200体验磨练9年福建高考数学试卷的分析与思考

合集下载

2009年高考数学教学反思

2009年高考数学教学反思

2009年高考数学教学反思伊春区二中刘福义通过这一年来的教学以及对这次高考试卷的分析,本人有如下体会:第一轮复习应以课本为主,同时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培养和训练。

课本是教与学的蓝本,是知识和方法的重要载体,也是产生高考题的主要来源。

相当数量的基本题源于课本,即使是综合题,也是基础题的组合、加工和发展,离开课本的复习必然是天源之水,无本之木。

通过本人的观察与分析,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答题中的一些失误,并不是因为缺乏灵活的思维与敏锐的感觉,而恰恰是因为对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还存在某些欠缺,甚至有所偏废所致。

如何发挥课本的作用呢?首先,在复习每一课题的时候,必须重温课本中相应的部分,不仅弄懂课本中提供的知识和方法,还要弄清数学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对习题要再做一遍(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其次,在解高考训练题或模拟题时,如果遇到障碍,应该具备优先向课本请教的意识,通过课本查明知识和方法上的缺陷,尽可能把问题回归到课本中的例习题。

其三,在复习和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会积累很多解题经验和方法,其中不乏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要注意从课本中探寻这些经验、方法和规律的依据。

其四,关于解题规范和表达方式,应以课本为主,写得过于详细,耽误时间,写得过于粗略,会失去过程分,以课本中的例题为榜样便可恰到好处。

第二轮复习注意两点:第一,把知识形成系统,便于考试时提取和应用;第二,让情境变为熟悉,从而降低试题的思维水平,并通过这些做法提高自身对试题的适应程序。

大家都清楚,数学训练题实在是多,如果教师与学生一味解题讲在题海中疲于奔命,而不注重联系性、系统化,最终是得不偿失,当然也不能做过得过少,以致于学生无经验、无背景、无感知,最后只会失去系统。

另外,第二轮复习也是对第一轮复习的补充和第三轮复习开场,因此应注重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和潜在的错误分析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很好地发现第一轮复习中的不足并及时补充,适应注意引导学生作习题时把自己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提出严格要求,做完一题后,要有足够的时间反思,充分挖掘其中价值,为第三轮复习养成好的思维定势。

2009年高考数学试卷(福建卷)评析

2009年高考数学试卷(福建卷)评析
实 现 “ 改 革 者 受 益 ” 的诺 言 . 让 析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的能 力 ,实 现 对 考 生 创 造 能 力的 号杏 等 .与此
命 题关注高考 的 目的和性质 ,关注试题 选材 的合理性 ,试 同时 ,命题坚 持从 学科 整体意 义的高度 考虑 问题 ,许多试题都 题 背 景 公 平 , 大 多 数 试 题 设 问 科 学 ; 问 题 设 置 坚 持 能 力 立 意 , 强 调知识 间的交叉 、渗 透和综合 , 币 检删考 生是否具备一个
文 标准 ( 实验) 以下 简称 《 准》 、(0 9年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 学 的 主 干知 识 . 科 卷 的 6道 解 答 题 分 别 取 材 于数 列 、统计 与 概 》( 标 ) ( 0 2
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 课程标准实验 版) 》、《 建省普通高 中新课 率 、三 角 函数 、空 间几何 、函数 与导 数 、直线 与圆锥 曲线 等 , 福
目的 .
() 3 适度创新 ,关注过程.
创 新 性 问题 是 考 查 考 生 自主 地 灵 活 应 用 相 关 知识 分 析 问题
试 卷突 出高中数学 课程 中最 基础 、最 核心 的 内容 ,充分关 和解决 问题 的思维过程 的最好素材 . 试卷配置了适量的 、没有现
牟画 薮蕾 2 9 菇1妇j 3 薮事 o 毒 ’ 2 o 童
程教学要求 ( 数学) 为指导 ,以 (0 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 理 科 卷 必 考 部 分 的 5道 解 答 题 分 别 取 材 于 统 计 与 概 率 、空 间 几 》 (0 2 国统一 考试 ・ 福建 省数学考试说 明》 ( 以下 简称 《 试说 明》 为 何 、三角 函数 、直线 与圆锥 曲线 、函数 与导数等 ,主干知识 在 考 ) 依据 ,结 合福 建省普 通高 中新课 程 的教学 实 际 ,试 卷在 结构 、 文科 卷 中 的 占分 比例 约为 8 %,在理 科 卷 中 的 占分 比例 约 为 8 题型及其赋分 比例等方面均与 《 考试说 明》 保持一致. 命 题本着 “ 平稳过 渡 、适度 创新 ”的原则 ,较好地处 理新

09年福建高考数学试卷评析

09年福建高考数学试卷评析

09年福建高考数学试卷评析王华文今年高考数学命题把重点放在高中数学课程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上,试卷紧紧地围绕“双基”,对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能力进行重点考查,特别是对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查,主干知识的占分比例在文科卷中约为88%,在理科卷中约为79%。

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差距拉大,理科体现新颖,比以往更有难度;而文科比去年难度降低,多为传统型考题。

整体上来看,理科考题灵活多变,难度比近两年试卷有所提高,体现能力立意。

创新、综合能力要求高,选择填空的综合度有所上升,如填空11题对复数考查要分三步完成,15题应用合理推理找到规律进入应用数学知识进行验证。

理综数学题目还体现了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结合。

在解答题的设问上体现创新,如16题,要求学生结合背景的概念统计问题。

18题三角应用题,背景比较新颖。

解答题题目设置强调区分度,本次试卷中每道解答题都进行梯式设问,题目难易都有,对不同层次考生进行区分。

如理科20题,三次多项式函数,考生需以导数为基础,观察函数图像的变化趋势,寻找临界状态,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推测论证,这也是着重考查考生的归纳、探究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突出主干、适度覆盖,如解答题16-20题分别考查学生的概率统计、立体几何、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导数、函数,突出考查了6大主干的5大主干知识,而数列在选择填空中加以体现。

本次试卷比以往试卷更为注重对考生应用能力的考查力度,第8、12、18题都取材于考生熟知的生活实际,要求学生以学到的数学知识为载体,牵引到应用能力的考查。

注重创新,但也关注本质。

理科全卷题目灵活多变,难度比近两年高考有所提高,更加关注对知识本质含义的考查,如理科9、10、15、20题。

此次数学考试中呈现的特点也提示,考生如果只记公式等,不知道如何产生,将影响考试结果。

为此,在教学中要开始侧重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良性思维习惯和能力,平常多鼓励学生寻找多种解题思路。

2009年福建省高考文科数学第22题的解题分析与反思

2009年福建省高考文科数学第22题的解题分析与反思

得( 1 + 4 ) 。 +1 6 k X + 1 6 k 一 4 =0.
2 0 1 4 年第 1 、 2 期
福建 中学数学
2 1

= 1 6 y 。
4 Y 。


表 示一 条 直线 ,这 条直 线 过 定 点 ( 1 0

0 ) ,且

4 y 0 ( 3 x 0 — 1 0 )
c : + 吾 = l ( a > 6 > 0 ) 的 左 顶 点
和 上顶 点 D , 椭 圆 C的右顶 点为 B , 点 是椭 圆 c上 位于 x 轴 上 方 的动点 ,直线 A S,B S与 直线 , : =




又 ( 2 , 0 ) ,故 直 线 B 的方程 为 =一 ( 一 2 ) .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椭 圆及其位置关系等基础
知识 ;考 查 推 理论 证 能 力 ,运 算 求 解能 力 ;考查 数
线段 心 取 最
形结合 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以
及化 归与转 化思 想 .
小 值为昙 .
点评 以斜率 为参 变量 ,建 立 的 函数是 学 生熟悉
本题分三个小题 . 第1 小题最简单, 易得椭 圆c 的方程为 + Y = 1 .第 3 小题受第 2 小题 的影响 ,
解法 l ( 设线法 ,以斜率为参变量构造直线方 程,建立函数关系)因为直线 A S斜率存在 ,可设其
I Y:k ( x +2 ) , 由
由已知 A, S, M 三 点共 线 , 可得 ,即


再 由 B, S, N 三 点共 线 , 同理 可得 1 0 ,

对新课程数学高考复习教学的实践与认识_兼谈2009年福建高考试题

对新课程数学高考复习教学的实践与认识_兼谈2009年福建高考试题

对新课程数学高考复习教学的实践与认识兼谈2009年福建高考试题林新建(福建漳州一中 363000)对于新课程的首届高考复习该如何进行,我把一些体会提供给大家,供同行们在新课程高考复习中借鉴.1 复习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1.1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高考复习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能够对高考复习的课程资源做出正确的判断、恰当的取舍和合理的运用,这样高考复习的课堂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保证效率的最大化.一般来说,高考试题主要有4个来源:(1)课本是试题的基本来源,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大多数试题的产生都是在课本的基础上组合、加工和发展的结果(如2009年高考福建理科第8题就是课本例题的简单改编,将天气预报中每一天下雨的概率改为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2)历届高考题成为新高考题的借鉴,特别是全国题,它的发展变化在各省市命题中起引领作用.(3)课本与课程标准的交集成为新高考题的创生地带,不能忽视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理念、新内容对命题者的影响.(4)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问题为高考题的命制提供背景,这既是高考考查潜能的需要,也是命题者学术背景使然.此外,当包括向量、导数等新增内容在内的考查内容常规化后,竞赛题将成为一个参考(如2009年高考福建理科15题:五位同学围成一圈依序循环报数,规定:第一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为1,第二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也为1,之后每位同学所报出的数都是前两位同学所报出的数之和;!若报出的数为3的倍数,则报该数的同学需拍手一次.已知甲同学第一个报数,当五位同学依序循环报到第100个数时,甲同学拍手的总次数为.其考查的其实是竞赛中的整除(或同余)问题).这些来源启示我们,高考复习应该在考试大纲的统领下,在课本、课程标准及其相关资源、历届高考试题、初高等数学的衔接地带这几个方面去开发课程资源.1.2 对模块的整合问题新课程高中数学实施模块教学,实施模块教学后的学生,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数学方法的掌握上,明显弱于实施模块教学前的学生,很多学生头脑中一片模糊,比如:大部分学生看不到数列、三角与函数的联系,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不知直线与圆和圆锥曲线同属解析几何.由于高考复习要求积点成线,织线成网,即将各个知识点用恰当的方法串联起来,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也就是教师平常要求学生清清楚楚几条线,不能模模糊糊一大片,进而通过知识之间的联系,使知识形成网络,学生一旦触及某个知识点,便能迅速遍及其余,因此,新课程高考复习应对模块整合作出要求,以线性教学方式为好.1.3 课堂的讲授方式问题经过了三年的高中新课程实验,多数的教师已经有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即上课时应有较多的启发,应多开展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探究、小组讨论等,应避免直接向学生∀灌#.但高三的复习课大量地涉及例题分析、点评及习题、试卷的讲评,因此,教师如何讲课就成了非常关键的问题.复习课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似乎是很难兼顾.我们采用的∀焦点访谈#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多数题目其解法是∀入口宽,上手易#,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这些点被称为∀焦点#,其余的则被称为∀外围#.我们大可不必在外围处花精力和时间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而只要在焦点处发动学生探寻突破口,通过访谈,集中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意志在细微处磨砺.通过访谈实现学生间、师生间智慧和能力的互补,促进相互的心灵和感情的沟通.如2009年高考福建理科20题:已知函数f(x)=13x3+ax2+bx,且f'(-1)=0(∃)试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b,并求f(x)的单调区间;(%)(略).本题入手容易,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b后, f(x)为只含参数a的三次函数,在确定单调区间时有通法 求导法.但本题有两个∀关键点#: (1)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否过关;(2)如何分类,即分类标准的确定,对于考生来说,这是难点,是复习教学中应该重点∀访谈#的∀焦点#.1.4 教学资源的整合问题由于新课程高考复习的特点,教师进行复习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与高考命题趋势研究,无疑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提高高考成绩的一条有效捷径.而这项工作劳心费力,时间跨度长,单靠个人完成效率很低,准确率也很差,必须用集体的力量去解决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由此,必须打破教师单兵作战的困境,由备课组全体教师来做好各种资料的整合.例如,我们发挥备课组的集体力量,在优化复习方案上的作法是:根据学科复习计划,将主干知识划分为若干个复习单元,每个单元由一位教师负责,要求必须在开课前一周以文本形式做出本单元的复习方案草案,再将该方案拿到备课组会议上讨论,这样做不但能完善复习方案,更重要的是,以该方案为话题,使备课组内的每位教师畅所欲言,集中大家的灵感和成功经验,再结合学生实际,可使方案达到最优化、最适合学生.各位教师以该复习方案为框架,结合个人教学特点和班级实际,适当取舍或补充,做出优化调整.2 对新课程高考复习教学的实践与认识2.1 关于回归课本高考复习必须以课本为主,课本是知识体系的浓缩,反映的是知识间的经典关系,是高考试题的参照系和源泉.从今年福建高考数学试题可以明显看出,选择1至7是属于∀一捅就破#的题型,主要考查了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计算解题方法,所以对课本知识点的复习要全面到位,并理解到位.课本中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都需要扎扎实实地吃透、消化,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2009年高考福建理科12)某校开展∀爱我海西、爱我家乡#摄影比赛,9位评委为参赛作品A 给出的分数如茎叶图所示.记分员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算的平均分为91,复核员在复核时,发现有一个数字(茎叶图中的x)无法看清.若记分员计算不失误,则数字x应该是作品A8899923x214本题不少考生的答案为91,其原因在于对课本中茎叶图的概念理解不到位.(2009年高考福建理科16)从集合1,2,3,4,5的所有非空子集中,等可能地取出一个.(∃)记性质r: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之和为10,求所取出的非空子集满足性质r的概率;(%)记所取出的非空子集的元素个数为 ,求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 .本题考生出错率极高,主要原因也在于考生对课本中等可能性事件的概念理解不到位.非空子集共有31个,即基本事件的总数为31,每个子集被取出的可能性是相同的,而不管其中元素的多与少.如何回归课本呢?不是简单的重复,可以指导学生做到以下6点:(1)在复习每一课题时,必须联系课本中的相应部分.不仅要弄懂课本提供的知识和方法,还要弄清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揭示例、习题之间的联系及其变换.(2)在解高考训练题时,如果遇到障碍,应有查阅课本的习惯.通过课本查明我们在知识和方法上的缺陷,尽可能把问题回归为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3)在复习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会积累很多解题经验和方法,其中不乏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要注意从课本中探寻这些经验、方法和规律的依据.(4)注意在复习的各个环节,既要以课本为出发点,又要不断丰富课本的内涵,揭示课本内涵与高考命题之间的联系.(5)关于解题的表达方式,应以课本为标准.很多复习资料中关键步骤的省略、符号的滥用、语言的随意性和图解法的泛化等,都是不可取的,应通过课本来规范.(6)注意通过对课本题目改变设问方式、增加或减少变动因素和必要的引申、推广来扩大题目的训练功能.现行课本一般是常规解答题,应从选择、填空、探索等题型功能上进行思考,并从背景、现实、来源等方面加以解释.2.2 关于数学思想数学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思想.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也是高考数学命题的显著特点之一.只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把数学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各个阶段的复习中,要结合具体问题不失时机地运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其进行多次再现、不断深化,逐步内化为自己能力的组成部分,实现∀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化.如2009年高考福建理科14题:若曲线f (x )=ax 3+ln x 存在垂直于y 轴的切线,则实数a 取值范围是.解:f '(x )=3ax 2+1x(x >0),令f '(x )=0得:3ax 2+1x =0,a =-13x 3.因为x >0,-13x 3<0,所以a <0.本题为方程恒有解问题,通过分离参数将方程有解问题转化为函数值域问题求解,考查了化归与转化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2.3 关于合情推理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实践和实验的结果,以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等猜测某些结果的推理过程.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性的推理,而合情推理却是符合情理(经验)但并不具有必然性的推理,它既涉及到推理者的观察、试验、分析和过往的相关经验,又涉及到知觉重组、表象的分解与组合、联想、想象、直觉等思维形式.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有不完全归纳、类比和直觉等.数学需要演绎推理,但从科学发现的角度来说,更需要合情推理.大多数数学概念的提出和数学定理的发现,先是通过实验、观察、估算、类比、不完全归纳、联想、想象、直觉猜测等合情推理的方式提出假说,然后经过演绎推理的论证才得出来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结论.(2009年福建理科10)函数f (x )=ax 2+bx+c(a &0)的图象关于直线x =-b2a 对称.据此可推测,对任意的非零实数a,b,c,m ,n,p ,关于x 的方程m f (x )2+nf (x )+p =0的解集都不可能是A.1,2B.1,4C.1,2,3,4 D .1,4,16,64本题考查合情推理.可将给定方程化为f (x )2+sf (x )+t =0,由于f (x )为二次函数,根据对称性,若有解,其解必然关于x =-b2a 对称,由此可知解集都不可能是D .又如2009年高考福建高考理科19题,它涉及的正是我们在解析几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三种运算(坐标、向量、逻辑),我们选择什么?特别是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时,如何调整运算?从本题不难看出,区分能力的关键就在运算的合理性上.选择何种运算,用什么公式转化,转化的时机,这些都离不开直觉、估算和视角转换,离不开合情推理.再如2009年高考福建理科20题,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凭什么想到k MP-f∋(m)=0对应的位置可能是临界点,又凭什么推测∀满足k MP-f∋(m)=0的m就是所求的t的最小值#.这样一追问,就不难发现,解题者的心目中一定有一个以满足k MP-f∋(m)=0的m为所求最小值的预期.先猜想,后证明,这是数学发现的思路,也是最见数学功力,最能体现能力立意的地方.这里关键是猜测!猜测什么?猜测最终结果,猜测达到最终结果的中间结果.对一个真正的问题,我们可以说结果是算出来的,是证出来的,因为算和证是终结性的表达,是必须履行的手续.但履行手续前是需要实质性工作的,这个实质性的工作就是猜测.为什么说猜测是关键呢?因为一旦猜测了某种结果,我们就有了方向,由条件到结论的方向.而且当由条件到结论不能直接到达时,我们还会有多样性的对策,比如数学归纳法、分析法和反证法.数学归纳法需已知条件和结论,分析法由结论到条件,反证法先要否定结论.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关于结论猜想,都必须进行合情推理.2.4 关于通性通法所谓通性通法,是指具有某些规律性和普遍意义的常规解题模式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通性通法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学生应该重点掌握的方法,从高考数学试题可以看出,高考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通性通法的考查.在复习时,教师要着意通法,引导学生运用通性通法解题.如:2009年高考福建理科18题的(∃)已知三角函数图象,求A, 值.考查解这类题的基本方法 基本量法,这是求解问题的通性通法. (%)考查解三角形的基本方法 知三求二(通性通法).考生若能发现已知MN=5,(MN P=120),则只需再设一个角,如设(PM N=,则可得:P N=5sinsin120),MN=5sin(60)-)sin120),MN+ P N=5sin(60)-)sin120)+5sinsin120),本问题则迎刃而解了.在2009年福建理科19题第(%)问的求解中,将直线方程代入圆锥曲线方程,整理成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它是求解解析几何问题的通性通法,它考查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这种通性通法在高中数学中是很多的,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求最值的一般方法:配方、作图、截段,等等.在2009年福建理科20题的求解中,在确定单调区间时有通法 求导法,求导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通性通法,它有规范的方法和规定的步骤.2.5 关于数学探究∗考试大纲+要求命题者精心设计好三种题,这无疑是创新的生长点,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三种题是:考查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的试题;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试题;研究型、探究型、开放型试题.考纲要求精心设计的这三种题,是对命题者的要求,同时也警示我们,必须改变复习方式.研究型、探究型、开放型试题只能用研究性学习来应对,很难设想用知识归类、题型训练的方法可以解决高考试题改革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要让学生在复习中经历数学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2009年高考福建理科15题考查考生对新情境题的探究能力,若考生能发现第4n个数为3的倍数,又共有5个人报数,5与4互质,其最小公倍数为20,则不难得出本题答案为10020=5.。

福建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福建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福建高考数学试卷分析16、创新题,主要考等比中项公式,属于难题。

三、综合题17.已知等差数列的其中两项(第一、三项)。

(1).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属于数列一(定义和性质)中的两个等号型。

直接利用数列通项公式解答。

(2).考查数列前n项和公式,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注意舍去增根。

18.将圆锥曲线与导数的几何意义结合考查(1).考查导数的计算及导数几何意义。

(2).考查抛物线的准线及圆的标准方程。

19.考查频率的计算及列举法求概率。

20.考查线面关系中垂直关系的证明,以及求四棱锥的体积。

21.考查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以线性规划为载体考查三角函数最值。

22.(1)考查对数的计算;(2)考查含参函数的单调区间;(3)考查函数图象交点问题,利用最值问题解答。

高考数学理科一、选择题1、考察集合与复数,主要是复数的计算,属于容易题。

2、考察简易逻辑,充要条件中的主旨小范围推大范围,属于容易题。

3、考察三角函数,二倍角公式,属于容易题。

4、考察概率,几何概型中的面积比,属于容易题。

5、考察积分,基本的积分运算,属于容易题。

6、考察二项式定理,第项的公式,属于容易题。

7、考察圆锥曲线,离心率,根本上考的是椭圆和双曲线的定义,属于易偏中题。

8、考察线性规划和数量积公式,属于中等题。

9、考察函数奇偶性,属于中偏难题。

10、考察导函数的运用,属于难题。

二、填空11、考察程序语句,属于容易题。

12、考察立体几何,求体积,属于容易题。

13、考察概率,属于中等题。

14、解三角形题目,属中等题。

15、创新题,主要考新定义题型,属于难题。

三、综合题16.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以及求三角函数解析式。

17.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到点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圆的标准方程;考查直线的对称问题,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具有探究性含义。

18.考查应用性问题,利用导数求利润最大化问题。

19.考查数学期望与分布列,概率统计的实际应用。

2009年福建省高考数学文科试卷的总体分析与思考

2009年福建省高考数学文科试卷的总体分析与思考
20 0 9年第 7 期
福 建中学数 学
福建省教育厅重点课题 < 新课 程背景下高考数学命题 改革研究 >研究成 果 ( 二十六 )
2 0 年福建 省高考数学文科试 卷的总体 分析 与思考 09
林 爱升 林金 沂 2福建省 莆田第六中学 ( 5 l 1 31 1 ) 1福建省莆 田市涵江职业 中专学校 ( 5 1 1 3 1l ) 20 0 9年的高考数学试卷是我省实施课标课程后 的第一份“ 课标 卷” 是对我省课标课程改革 的一次真 。
1 .试卷分析 试卷按照相 关规 定 ,吸取五年来我省 自主命题 的成功经验 ,有较好的区分度 ,无偏题 、怪题.命题 稳 中有 变,稳 中有新 ,试题重视对基础知识 的全 面
考察 ,注意文理科 的差异 ,突 出能力立意 ,有利于


1 ,l .2 l 5 1 8 ,1. 1. 1,2 ,2 .2 ,9 1 2 9 0 1 2

须计算出g÷ = > 即可 () 1 0 获取正确答案了 2 .
试卷关 注从数学 学科 的整体 意义和思想价 值立
意 ,注重通 性通 法。淡化特殊技 巧 ,对 中学数 学教
试题 坚持 能力 立意 ,突 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 考 查分值达 16分 .此外 ,试卷在 “ 2 集合 ‘ 法初 算 步” 线性规划”平 面 向量” 复数 ”推理 与证 明” “ “ “ “ 处均 设置 了一道选择题 或填空题 ;涉及新增 内容的试题
高校选拔人才 ,对今后我省高 中数学教学 与高三复 习具有指导意义. 1 试卷题量 与分值 分布分析 . 1 表一 :主干知识考查分布表
章 节 题 号 1 函数 ,函 数与 导数 . 2 立体 几何初 步 . 3 .解 析 几何 2 . 1,1 .2 .8 1 5 1 5 0 0 .1 。2 4 2 .2

高三数学试卷分析与反思800字

高三数学试卷分析与反思800字

高三数学试卷分析与反思800字一、试卷分析作为高三开学后的第一次一模考试,本试卷整体结构及难度分布合理,贴近全国卷试题,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包括基本运算)和数学基本思想,对重点知识作了重点考查,主要检测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解题的一些通性通法。

试题力求创新。

理科和文科试题中有不少新题。

这些题目,虽然素材大都源于教材,但并不是对教材的原题照搬,而是通过提炼、综合、改编新创为另一个全新的题目出现,使考生感到似曾相似但又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分析思考才能解答。

二、答卷分析通过本次阅卷的探讨和本人对试卷的分析,学生在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下几点:1、客观题本次考试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着重加强对分析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送分题几乎没有,加大了对知识综合能力与理性思维能力的考察,对于我们这类学生答题比较吃力,客观题得分较低,导致总分低。

2.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不熟练.3.审题不到位,运算能力差,书写不规范.审题不到位在的第18题表现的较为明显。

这是一道概率题,由于审题不到位致使将概率模型搞错、在(Ⅰ)问中学生出现结果重复与遗漏的现象严重导致后面全错,还有不会应用数学语言,表达五花八门。

在考生的试卷中,因审题不到位、运算能力差等原因导致的书写不规范问题到处可见.4.综合能力不够,运用能力欠佳.第21题为例,这道题是导数问题(Ⅰ)求单调区间,(Ⅱ)求恒成立问题(Ⅲ)最值问题"由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较弱,致使考生不知如何分类讨论,或考虑问题不全面,导致解题思路受阻。

绝大部分学生几乎白卷。

5.心态不好,应变能力较弱.考试本身的巨大压力,考生信心不足,造成考生情绪紧张,缺乏冷静,不能灵活应变,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甚至会而不得分的情形常可见到三、教学建议后阶段的复习,特别是第二轮复习具有承上启下,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作用,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讲练、检测等要求较高,如何才能在最后阶段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满意的效果?从这次的检测结果来看:1、研读考纲和说明,明确复习方向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关注考试的最新动向,不做无用功,弄清了“不考什么”后,还要弄清“考什么”,做到“有备无患”。

福建高考数学试卷分析-教学文档

福建高考数学试卷分析-教学文档

2019年福建高考数学试卷分析篇章一:文理科试题猜题命中(类似)的题目理科:共117分,只要你加入我们一对一,这些题目你肯定能轻松搞定一、选择题:1、2、3、4、5、6、8二、填空题:11、12、13、14三、解答题:16(数列与三角的交汇)、17(圆锥曲线前置)、18函数的应用、19(概率与统计)20、立体几何中涉及特殊点问题。

21、选做题文科:共113分,只要你加入我们一对一,这些题目你肯定能轻松搞定一、选择题:1、2、3、4、5、6、7、8、9二、填空题: 13、14、15三、解答题:17(数列求通项及求和)、19(概率与统计)、20(立体几何证明及求体积)21、三解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2、导数的应用篇章二:文理科各知识点考查明细高考数学文科一、选择1、考察集合,集合中的交集,而且题目中集合的元素只有整数,属于容易题。

2、考察复数,复数计算中的值,属于容易题。

3、考察简易逻辑,充要条件中的主旨小范围推大范围,属于容易题。

4、考察抽样调查,分层抽样,要明白分层抽样就是按比例抽取样本,属于容易题。

5、考察算法程序,这道题属于算法中比较普遍的类型,把最初赋予的值进行循环计算,属于容易题。

6、考察二次函数,判别式,属于容易题。

7、考察概率,几何概型中的面积比,属于容易题。

8、考察分段函数,根据自变量的范围代入相应的解析式,属于中等题。

9、考察三角函数,二倍角公式和特殊角的值,属于中等题。

10、考察导数和不等式,导数中的极值,再用均值不等式,属于中等题。

11、考察圆锥曲线,离心率,根本上考的是椭圆和双曲线的定义,属于中偏难题。

12、创新题,主要在考数集,难点在负数的正余数的理解,属于难题。

二、填空13、考察向量,向量乘法法则,属于容易题。

14、考察解三角形,面积公式及特殊三角形,属于容易题。

15、考察立体几何,线面平行问题,属于中等题。

16、创新题,主要考等比中项公式,属于难题。

三、综合题17.已知等差数列的其中两项(第一、三项)。

对福建高考数学解析几何试题的评析与思考

对福建高考数学解析几何试题的评析与思考

对福建高考数学解析几何试题的评析与思考邹黎华(福州十一中,福建福州350001)摘要:在新课标、新考纲和新考试说明的精神指导下,高考数学科解析几何试题与以往大纲课程背景下考查形式和内容,有了显著的变化,这些试题不论在考试评价、命题研究还是高考复习,都成为专家、教师探讨的重点、热点,也是高考命题改革的一块试验田.本文通过对2009年到2012年的福建省高考数学理科解析几何试题的评析,考点统计,揭示这些试题是如何贯彻课程标准,反应考试说明的意图,进而反思教师在解析几何的教学与高三复习,反思高考这一专题的命题.关键词:课程标准;数学高考;解析几何;评析与反思前言福建省从2006年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从2009年开始在新课标、新考纲和新考试说明的精神指导下,高考数学科的新课程卷也呈现其崭新的一面.其中解析几何与以往大纲课程背景下考查形式和内容,有了显著的变化,出现了不少的精彩试题.不论在试题评价、试题研究还是高考复习,解析几何成为专家、教师探讨的重点、热点,解析几何试题成为高考命题改革的一块试验田.本文通过对2009年到2012年的福建省高考数学理科解析几何试题的评析,希望能够为一线教师的教学、高考复习和命题专家提供有益的思考.1.解析几何考查综述1.1《考试说明》对解析几何考点的解读1.1.1解析几何的考点与要求(A:了解;B:理解;C:掌握)1.1.2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核心内容是直线和圆以及圆锥曲线.解析几何用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几何问题代数化,用代数的语言描述几何要素及其关系,进而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运用代数的方法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分析代数结果的几何含义,解决几何问题.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是解析几何的核心.在解题的过程中计算占了很大的比重,对运算求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首先应强调确定几何图形的几何要素,根据几何要素,用代数方法刻画几何图形,推导出几何图形的方程.其次,强调用“几何”来引导代数的恒等变换的计算,不要把解析几何变成纯粹的形式推导.由于平面向量可以用坐标表示,因此以坐标为桥梁,可以使向量的有关运算与解析几何中的坐标运算产生联系.用向量方法研究解析几何问题,主要是利用向量的平行(共线)、垂直关系及成角研究解析几何中直线的平行、垂直关系及成角.平面向量的引入为高考中解析几何试题的命制开拓了新的思路,为实现在知识网络交汇处设计试题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解析几何试题适当关注与向量、解三角形、函数等知识的交汇,关注对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特殊与一般思想的考查,关注对整体处理问题的策略以及待定系数法、换元法等的考查.1.2 2009——2012福建省高考数学(理科)解析几何试题考点分布统计 新课程背景下的解析几何的考查,最核心的思想是注重考查学生在数形结合思想基础上的图形探究能力,强化自主探究,淡化数值推理运算.形式上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圆锥曲线部分突出了定义和图形、几何性质的研究,强调多曲线的综合,显化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3考点分析 ①试题结构平稳,题量均匀.每份试卷基本上是1道小题(2010年2道)1道大题,平均分值19分,理 科考查权重181212%250+=,应考分值18分,实际情况与理论权重基本吻合; ②涉及知识点广.虽然解析几何的题量不多,分值仅占总分的13%,但涉及到的知识点分布较广,覆盖面 较大;③涉及曲线类型较全.每份试卷至少涉及三种以上的曲线,2011年涉及到四种曲线;④注重与其他内容的交汇:四份试卷解析几何试题中,有三份试题与向量的内容交汇,有一份试题内容与 导数交汇.2. 2009——2012福建省高考数学(理科)解析几何试题评析 2.1客观题评析例1:(2009年)过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F 作倾斜角为45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若线段AB 的长为8,则p =________________.【试题评析】要求抛物线标准方程中的一个参数p 的值,只要构造一个与p 有关的方程即可.根据已知条件,可根据弦长8AB =列出方程.具体操作时,可根据弦长公式列方程,亦可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列方程,但计算量是有差别的.本题主要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 例2:(2010年)以抛物线24y x =的焦点为圆心,且过坐标原点的圆的方程为( ) .A.22x +y +2x=0B. 22x +y +x=0C. 22x +y -x=0D. 22x +y -2x=0【试题评析】因为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1,0),即所求圆的圆心,又圆过原点,所以圆的半径为r=1,故所求圆的方程为22x-1)+y =1(,即22x -2x+y =0,选D .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以及圆的方程的求法.例3:(2010年)若点O 和点(2,0)F -分别是双曲线2221(0)x y a a-=>的中心和左焦点,点P 为双曲线右支上的任意一点,则OP FP ⋅的取值范围为 ( ) .A .)+∞B .[3)++∞C . 7[-,)4+∞ D . 7[,)4+∞ 【试题评析】OP FP ⋅ 中涉及三个点,其中,O F 是定点,P 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所以,可以考虑建立OP FP ⋅与P 点坐标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已知双曲线的焦点坐标可以求出待定系数a ,再由P 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可以用P 的横坐标x来表示P 的纵坐标y ,从而建立OP FP ⋅与P 点横坐标x 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求函数的值域求出取值范围.本题主要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例4:(2011年)设圆锥曲线Γ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F 2,若曲线Γ上存在点P 满足1122::4:3:2PF FF PF =,则曲线Γ的离心率等于( ).A.1322或B.23或2C.12或2 D.2332或 【试题评析】要求圆锥曲线的离心率,可以转化为求圆锥曲线中,a c 之间的关系,由于题干中没有指出具体是何种圆锥曲线,故要分类讨论,在不同曲线背景下,根据已知1122::4:3:2PF F F PF =即可得到,a c 之间的关系,从而求出离心率.本题主要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例5:(2012年)双曲线22214x y b-=的右焦点与抛物线x y 122=的焦点重合,则该双曲线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等于( ).A .5B .24C .3D .5【试题评析】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即可求出其焦点坐标,亦为双曲线的焦点,从而求出其标准方程中的待定系数b 的值,进而求出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答案.本题主要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从以上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我省解析几何的客观题重点考查直线方程、圆的方程,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简单的几何性质,计算量不大,但突出对解析几何本质的理解,强调运算求解能力与推理论证能力,重视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或中档题. 2.2主观题评析例1(2009年)已知,A B 分别为曲线222:1(0,0)x C y y aa+=≥>与x 轴的左、右两个交点,直线l 过点B ,且与x 轴垂直,S 为l 上异于点B 的一点,连结AS 交曲线C 于点T .(Ⅰ)若曲线C 为半圆,点T 为圆弧 AB 的三等分点,试求出点S 的坐标;(II )如图,点M 是以SB 为直径的圆与线段TB 的交点,试问:是否存在a ,使得O,M,S 三点共线?若存在,求出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试题评析】第一问只要抓住Rt ABS ∆,利用已知条件,即可求解.要注意的是对T 点的位置分两种情况 讨论.第二问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判断参数a 的存在性.这类问题的逻辑思路是假设a 存在,根据满足 的条件,,O M S 三点共线建立与a 有关的方程,由方程解的存在情况确定a 的存在与值.本题考查了推理 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以及分类与整合的思想.本题的亮点 是根据,,O M S 三点共线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有建立方程不同的方法,就有了不同的解法,此法在具体解题中,要利用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求出相关点的坐标,这与学生平时习惯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 的训练不同,规避了解题模式,突出对解析几何基本方法的考查. 例2(2010年)已知中心在坐标原点O 的椭圆C 经过点A (2,3),且点F (2,0)为其右焦点. (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是否存在平行于OA 的直线l ,使得直线l 与椭圆C 有公共点,且直线OA 与l 的距离等于4?若存在,求出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试题评析】第一问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待定系数法,根据已知两个条件,列出两个方程,从而求解; 二是利用椭圆的定义和已知条件求出2a ,再由已知c 的值求出b ,从而求得椭圆方程;第二问是开放性问 题,判断满足题设的直线是否存在.从逻辑思维的角度考虑,假设直线l 存在,则l 应满足三个条件①//l OA (可求k );②l 与椭圆有公共点(可建立k 与b 的不等关系);③l 与OA 的距离等于4(可建立k 与b 的 相等关系),而确定一条直线只需两个条件即可.因此,可利用l 满足其中两个条件求出,再检验是否满足 第三个条件,从而得出l 是否存在.这样,本题有多种不同的解法.本题主要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 证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本题的亮点是,背景学生熟悉,试题入 口宽,可以用不同的想法和解法解决,使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都能做题,提供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 例3(2011年)已知直线:,l y x m x R =+∈.(I )若以点M (2,0)为圆心的圆与直线l 相切与点P ,且点P 在y 轴上,求该圆的方程; (II )若直线l 关于x 轴对称的直线为l ',问直线l '与抛物线2:4C x y =是否相切?说明理由.【试题评析】第一问可以有两种解法:一是利用l 与圆相切于y 轴上一点,求出切点,进而求出圆的半径,从而确定出圆的方程;二是利用待定系数法,由已知条件列出两个方程,从而确定出圆的方程.第二问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判断直线'l 与已知抛物线是否相切.在研究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时,通过联立方程,根据m 取不同的值情况判断判别式的符号,从而确定直线'l 是否与已知抛物线相切.本题主要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本题的亮点是用方程的工具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体现了“以数释形”的“解析”思想.本题不论是题设背景,还是问题设置都是学生所熟悉的,解题的运算量适中,但却能体现解析几何的本质思想和方法.例4(2012年)如图,椭圆)0(1:2222>>=+b a by a x E 的左焦点为1F ,右焦点为2F ,离心率21=e .过1F 的直线交椭圆于B A ,两点,且2ABF ∆的周长为8. (Ⅰ)求椭圆E 的方程.(Ⅱ)设动直线m kx y l +=:与椭圆E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P ,且与直线4=x 相交于点Q .试探究: 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定点M ,使得以PQ 为直径的圆恒过点M ?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试题评析】第一问由已知条件,根据椭圆的定义和离心率的定义即可求解.第二问难度较大,是一个探 究性的开放试题,判断是否存在满足题设的定点.解决此题要突破两个关键:一是由图形的几何特征,判断出若定点存在,则必在x 轴上,二是,题设要求“以PQ 为直径的圆恒过点M ”应转化为“0MP MQ ⋅=对满足一定关系的,m k 恒成立”,这里一定关系是指l 与椭圆相切22(430)k m -+=.从逻辑的角度想,有两种做法:一是根据“0MP MQ ⋅= 对满足一定关系(即22430k m -+=)的,m k 恒成立”,得出一个关于x 的方程对于满足22430k m -+=的,m k 的恒成立.从而求出定点坐标;二是先通过两组,m k 具体值,得到两个圆方程,求出它们与x 轴的交点,从而找到定点(1,0)M ,再证明点M 满足0MP MQ ⋅=.本题主要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本 题的亮点是体现代数方法对解决几何问题的作用,同时体现图形的几何性质对代数运算的方向和运算量的 减小的作用,在推理论证上,体现不同思维方式引发不同的解题方法,对区分不同数学思维层次的学生有 很好的作用.从以上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福建省高考数学理科解析几何的解答题的考查无论从知识点、能力点、 还是数学方法、数学思想都符合福建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对解析几何的要求,以学生熟悉的曲线类型为背 景,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为重点,以开放式的设问方式为主要形式,在解析几何与向量、函数、 不等式等知识点的交汇处设计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着重考查学生对解析几何基础知识、核心思想和数 学通法的掌握,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对中学解析几何的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3.思考3.1从教学的角度思考:通过对四年解析几何的试题分析,进一步坚定在教学中要扎扎实实地讲好直线、圆、圆锥曲线及其几何性质等基础知识.教学中要学生先通过画图,直观地理解要解决的几何问题的几何意义,再转化为代数问题求解,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很容易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解析几何的方法;在研究圆锥曲线时,弄清楚曲线方程和参变量的几何意义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运用代数方程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在解决几何问题之后,要回到几何意义的理解上.几何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也是问题解决之后的落脚点,要避免让学生陷入代数的恒等变形而不理解其几何含义.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要突出几何要素,注重几何要素的代数化,要在几何要素的引导下进行代数的恒等变形,要让几何图形帮助我们思考问题、确定恒等变形的方向、简化计算,体会几何直观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3.2从高三复习备考的角度思考:①认真研读《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明确高考对解析几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要求,使复习工作有的放矢;②重视解决解析几何问题通法的训练.从试题分析中可以看出,直线方程、圆的方程,圆锥曲线的方程和基本性质(基本量)是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一定要熟悉基本方法,而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及其引发的各类问题是主观题的考查热点,要通过典型例题的操作、讲解,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思路,思考策略和通行通法,此外,要注意解析几何与其他数学内容的交汇,加强知识整体性的认知,锻炼学生在对参数的运算处理和面对繁杂的数学式子变形时应有的沉着心理和坚强毅力;3.3从高考试题命制的角度思考:通过分析发现一些商榷的问题,例如四年解析几何的主观题的第二问都是采用开放式的设问方式,探究存在性的问题,显得“稳定有余”,“变化不足”;考查的切入点可以再丰富一些,比如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范围问题都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载体.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研究这几年外省新课程卷解析几何试题时,就很有启发性.比如2010年安徽卷理科19题,该题入题口宽,既可用传统的联立直线与曲线,从方程的角度解决,也可利用点在曲线上的本质,用整体运算、对称运算的方法求解.再比如2011年上海卷理科23题,主要涉及到中学最常见的几个轨迹,通过定义点到线段的距离这一新概念设置了三个问题,特别是第三问,呈现给学生三个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选择答题,当然不同层次的问题,评分也不一样,体现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试题将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这一解析几何的本质方法通过新定义的方式得到了精彩演绎.这些命题的思路都值得我们借鉴.总的说四年解析几何的试题命制是成功的.很好的贯彻了“关注交汇,注重探究,规避模式,强调应用,体现理念”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和“立足基础、关注过程、突出探究、强调应用、追求‘开放’与‘多样’”的教学指导思想.命题立足学科知识本质,降低试题整体难度,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的掌握程度,努力体现对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的要求,以发挥试题对推进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编.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数学考试说明[M]. 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3]王尚志.数学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名师评点福建省高考质检数学试卷

名师评点福建省高考质检数学试卷

名师评点福建省高考质检数学试卷考查主干知识设置开放试题点评人:泉州市南安一中特级教师林少安数学卷连续了2009年省质检的特点,坚持以能力检测为主导,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在考查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差不多方法的同时,注重对考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题突出了数学学科的特点,贴近教学实际,既注重全面,又突出重点,重视知识内在联系之余,强化对中学数学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试题对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考查,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数列、空间几何、直线与圆锥曲线、统计与概率等主干知识的占分比例在文理科中约为87%。

试卷有4个特点:突出能力立意,关注数学素养。

注重以知识为载体检测考生的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

“五个能力”和“两个意识”在试卷中都有所涉及。

理9(即理科卷第9题,下同)、文16(即文科卷第16题,下同)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数学素养。

理19、文21需运用合情推理,查找规律,进而运用所学知识予以验证,有效地测量出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的能力。

把握数学灵魂,强调思想方法。

试题能注重学科内涵,突出学科特色,突出对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考查,涉及中学时期显现的重要数学思想和方法。

理15考查概率统计最本质的内容,表达了必定与或然思想。

关注过程考查,适度探究创新。

试卷合理地设置具有一定思维量的开放性、探干脆的试题,有效地考查考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试卷既有条件开放的试题,如理20、文20,要求考生依照题目要求探究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存在;也有结论开放性问题,如文19(3),符合题设条件的结果不止一种。

理17新颖的设问方式是命题专门好的尝试,改变了传统立体几何的考查模式,提供四个条件,要求考生从中选择两个条件求解,考生需在过程中进行分析和论证,判定所给四个条件的等价性。

理19、文21要求从一个专门曲线所具有的性质,运用类比推理,得出另一个专门曲线是否具有同样的性质,同时推广到同一类曲线的一样性问题,也需要考生经历尝试、归纳、猜想与推证的过程。

2009年高考福建数学理科卷功能分析

2009年高考福建数学理科卷功能分析

1福建省松溪县第二 中学 ( 5 50) 330
2福建省松溪县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5 5 0) 330
很好 的教 学导 向作用 .试卷在科 学地发挥试题 的导 向功能方面形成 了以下几个特点 :
众所周知 ,课标课程知识 有两大特 点 :一是 块
状 ,以模块形 式呈现 ;二是面广 。增加了许 多新 知 识点.这 些特点 ,使得 可供高考命题 依托 的着眼点 很多 ,高考命题的空间 比往 年要 大.本 文拟 以 2 0 09 年高考福建数学理科卷 为范本 ,分析其相 关功能.
以下问题 : (i) 若对 任意的 m∈(x ), f , 线段 MP与 ,
曲线 厂 均 有异于 M, () P的公 共点 ,试确 定 t 的最小 值 .并证 明你 的结 论 ;(i i)若存在点 Q(, () , n 厂")
20 年 高考福建数 学理 科卷功能分析 09
肖坤 明 熊成华
结合思想 、化归与转 化思想 、分 类与整合思想等 多
问 , 是有一 定难 度的试题 ,这些试题并不 是每个 就
学生都能顺利 完成 的 。只有数 学素养和 思维能力较 强的学生才 能继续 完成这些试题 .为学有余 力的学
种数 学思想 .对于第 ( I I)问 ,在第( 问的基础 上 , I )
1 0 9年试题 的导 向特点 .2 0 试题 的导 向功能主要体现在 :对学生学 习方式
11 入窠 臼 倡 导刨新 .不
试卷在 强调主干 知识 的同时 ,重视一 些孤 立知
识 ,回避了一些被 炒作 的知识 ,如理科卷 三视图 , 线性规划.柯 西不 等式 。 直方图等知识点 的消失.新 增知识 的考 查 自创新路 ,角 度广 ,视角新 ,是试卷 亮点之一.如第 8题 的随机数表 蕴含 着考 查学 生对 新 定义 的理解和观察 能力 ;第 1 题集合 中的概 率又 6 包含着组合 与统计等 .

课标课程高考福建卷压轴题的探析与启示

课标课程高考福建卷压轴题的探析与启示

福 建 中学数 学
2 1 第 l 期 00年 l
例 9 (00 年高考福 建卷 ・ )对于 具 有相 同 21 理 定义 域 J [ )的 函 数 f x ()和 gx (), 若 存 在 函 数 () + ( = b k, b 常数 ) 为 ,对任 给 的正数 ,存 在 相 应 的 ∈D , 使 得 当 ∈ 且 > 时 ,总 有 D
从而 探 究 出运 动 变化 中 、 m取 最小 值 时对 应 的“ 临
( Ⅱ)令 a 1 设 函数 f() X ,2X <X ) =- , x 在 l X (l 2 处 取 得 极 x , (: ),
界点” ,即线 段 MP的斜 率与 曲线 _ 在 点 P处 切线 厂 ) ( 的斜率 之 差等 于 0时对应 t 的最 小值 、曲线 f x 在点 ()
参 考文 献
… 1沈翔 .数 学新 题型 研究 .上 海 :华 东 师范大 学 出版社 ,20 03 【】 定华 ,查建 国 ,陈嘉 驹 。高 中数 学能 力 型问题 研 究 .上海 :上海 教 2奚
例 1 (00 0 2 1 年福建省高三质检卷 ・ 已知f x 理) ( )
是 定义在 [,] 的函数 ,其 图象是一 条连 续不 断 的 口b上 曲线 ,且 满 足 下 列 条 件 :① I 的值 域 为 G ,且 厂 ) (

点定理为背景入题考查学生短时间内的学习理解能 力 .此类试题对 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性有很好的考 查作用. 例 l (0 0年 高考 四川卷 ・ ) 已知 函数 1 21 理
, ,
财 称 直
=…
为 曲 线
f() 二+ lx( >0 ,fx 的导 数是 厂 ) 对 x =X + an X ) () .

2009年福建理科高考数学word版带答案解析

2009年福建理科高考数学word版带答案解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数学(理工农医类)选择题:本小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函数()sin cosf x x x=最小值是A.-1 B.12-C.12 D.11.【答案】:B[解析]∵1()sin22f x x=∴min1()2f x=-.故选B2.已知全集U=R,集合2{|20}A x x x=->,则U Að等于A.{ x ∣0≤x≤2} B { x ∣0<x<2} C.{ x ∣x<0或x>2} D { x ∣x≤0或x≤2} 2.【答案】:A[解析]∵计算可得{0A x x=<或}2x>∴}{02CuA x x=≤≤.故选A3.等差数列{}na的前n项和为nS,且3S=6,1a=4,则公差d等于A.1 B 53 C.- 2 D 33.【答案】:C[解析]∵31336()2S a a==+且3112=4 d=2a a d a=+∴.故选C4.22(1cos)x dxππ-+⎰等于A.π B. 2 C. π-2 D. π+2 4.【答案】:D[解析]∵2sin(sin)[sin()]222222xx xxπππππ=+=+--+-=+-原式.故选D5.下列函数()f x中,满足“对任意1x,2x∈(0,+∞),当1x<2x时,都有1()f x>2()f x的是A .()f x =1x B. ()f x =2(1)x - C .()f x =x eD ()ln(1)f x x =+ 5.【答案】:A[解析]依题意可得函数应在(0,)x ∈+∞上单调递减,故由选项可得A 正确。

6.阅读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结果是A .2B .4 C. 8 D .16 6.【答案】:C[解析]由算法程序图可知,在n =4前均执行”否”命令,故n=2×4=8. 故选C7.设m ,n 是平面α 内的两条不同直线,1l ,2l 是平面β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α// β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 A.m // β 且l //α B. m // l 且n // l 2C. m // β 且n // βD. m // β且n // l 2 7.【答案】:B [解析]若1212//,//,.,.m l n l m n αλλβ⊂⊂,则可得//αβ.若//αβ则存在122,//,//m l n l λλ⋂ 8.已知某运动员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低于40%。

2019年高考福建数学考试说明学习体会

2019年高考福建数学考试说明学习体会
❖ 解析几何试题应淡化对图形性质的技巧性处理,关 注解题方向的选择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适当关注 与向量、解三角形、函数等知识的交汇,关注对数 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特殊与一般思 想的考查,关注对整体处理问题的策略以及待定系 数法、换元法等的考查.
❖ (6)概率与统计
❖ 概率与统计包括随机事件,等可能性事件的 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古典概 型,几何概型,条件概率,独立重复试验与 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的 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抽 样方法,总体分布的估计,正态分布,线性 回归等.
数列问题在考查演绎推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在高考的数列试题中,有的是从等差数列或等 比数列入手构造新的数列,有的是从比较抽象的数 列入手,给定数列的一些性质,要求考生进行严格 的逻辑推证,找到数列的通项公式,或证明数列的 其他一些性质.在这里,虽然也有一些等差或等比 数列的公式可以应用,但更多的是应用数列的一般 性质.这些问题对恒等证明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要求考生首先明确变形目标,然后根据目标进行恒 等变形.在变形过程中,不同的变形方法可能简化 原来的式子,也可能使其更加复杂,所以还存在着 变形路径的选择问题.
❖ (3)三角函数
❖ 三角函数是继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之后学习的又一基本初等函数,主要包括三 角函数定义,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 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 式以及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三 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三角形及其应用.
❖ 三角函数知识集知识性、工具性于一体,学 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更应当重视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探究, 关注三角知识的应用,关注解三角形及其应 用.
❖ 解析几何问题着重考查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利用 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基本特点和性质.因此, 在解题的过程中计算占了很大的比重,对运算求解 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计算要根据题目中曲线的特点和 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利用曲线的定义和性质 将计算简化,讲求运算的合理性,如“设而不求”、 “整体代换”等.

福建省高考课标卷中函数试题的分析与思考

福建省高考课标卷中函数试题的分析与思考

信 心 .因此 ,教 师 应充 分 利 用学 生 的成 功 的愿 望 , 在 各 个环 节 给 以学 生 匹配 的数学 问题 ,先让 学 生尝

大小 ; ()若 a 4 2 =3 3, C 5,求 b. = 笔者 尝试 过对文 科 生数 学考试 提 出“ 第二次考 试

点“ 甜头 ” ,感 受一 点成 功 的喜悦 ,唤起学 生 自信 ,
想 的学 生 成 绩 提 高 了 ,说 明他 们 掌 握 的 知 识 更 多 了 .这样 ,增 加 了文科 生学 习数 学 的信 心 , 自暴 自 弃 的学 生也 相对 减 少 ,因为 他们 有机 会 合 格 ,有 机
[] 2秦洪银 .新 课 程理 念下 高 中数 学作 业有 效设 计 的研究 【】 问 ,20 J.学 09
与 对 数 函数 的 和 函数 的 切 线 性 质 及 函 数 零 点 存 在
性.
今年 ( 4 理 )分 段 函数 ( 次、对数 函数 )的零 二
分成抽象函数、初等函数、复合 函数、初等函数的 四则 运算 函数等 四大 类 的研 究 方法 .
近年 来 随着 课标 课 程 对 学 生学 习主 动 性 、探 究
( 4 ,7 0) 1
福建省 高考课标 卷 中函数试题 的分析 与思考
蔡 良灏 福 建 省厦 门松柏 中学 (602 3 11) 识 点 进行 综 合 考察 已成 为高 考考 查 学 生数 学 能力 的

函数 是高 中数学 的主 要 内容 ,是 学 生进 一 步 学 习数 学 的基础 ,能充 分 体现 数 学 的思 想 方法 ,体现
百分” 的要 求 . 即试卷 讲评 之后 , 求学 生争取“ 要 满
然 后 因势 利导 , 由浅入 深 ,螺 旋 上 升 .当然 ,笔 者 所 认为 的体验 成 功 ,表 面 上 似乎 降低 了对 文科 生的 要 求 ,实 质是 以退 为进 、让 文科 生稳步 前行 .

2019年福建省高三理科数学答题分析

2019年福建省高三理科数学答题分析
2019 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
理科数学答题分析
1.已知集合 A x y ln x 1 , B= x | x2 4≤0 ,则 A B
A.x x≥ 2
B.x 1 x 2 C.x 1 x≤2 D.x x≥2
【答案】C. 【考查意图】本小题以集合为载体,考查函数的定义域,集合的运算等基础知识,考查运 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学运算核心素养,体现基础性和综合性. 【答题分析】只要掌握集合的含义及运算,会求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 集,即可解决问题;或者利用特殊值排除错误选项,亦可解决问题.
)
,导致错误.
66
【难度属性】易.
7.已知 a 2 , b 5 5 , c 7 7 ,则
A. a b c
B. a c b
C.b a c
D.c b a
【答案】A.
【考查意图】本小题以实数的大小比较为载体,考查幂函数、对数函数等基础知识,考查
推理论证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思想,考查数学抽象、数学运
解法三:因为 a 2 10 25 10 32 , b 5 5 10 52 10 25 ,所以 a b ,
解法一:由于 ln a ln 2 ln 4 , ln b ln 5 , ln c ln 7 ,所以构造函数 f (x) ln x ,
24
5
7
x
因为
f
(x)

1 ln x2
x
,所以当
x e, 时,
f
(x)

0

f
(x)
在 e, 上单调递减,
所以 f (4) f (5) f (7) ,即 ln a ln b ln c ,所以 a b c ,故选 A.

2019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数学(理)解析版

2019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数学(理)解析版

2019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数学(理)解析版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数学〔理科〕第I 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假设复数z 满足i zi -=1,那么z 等于〔 〕A 、i --1B 、i -1C 、i +-1D 、i +1考点:复数的运算。

难度:易。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复数的计算,直接套用复数运算公式即可。

解答:i i z -=1 111)())(1(--=--=---=i i i i i i 。

2. 等差数列}{n a 中,7,10451==+a a a ,那么数列}{na 的公差为〔 〕A 、1B 、2C 、3D 、4考点:等差数列的定义。

难度:易。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复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d n a a n )1(1-+=。

解答:273104211=⇒⎩⎨⎧=+=+d d a d a 。

A 、0,00≤∈∃x e R x B 、22,x R x x >∈∀C 、0=+b a 的充要条件是1-=baD 、1,1>>b a 是1>ab 的充分条件考点:逻辑。

难度:易。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复逻辑中的充要条件的判定。

解答:A 中,,R x ∈∀0>x e 。

B 中,22,4,2x x x x ===∃,22,x x x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福建高考数学试卷的分析与思考郑秀云(福建省漳州一中)摘要:本文剖析了2009年福建省高考数学文理科试卷的五大特点:主干突出;注重能力;适度创新;合理开放;强调应用。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今后高考复习建议:夯实三基,合理建构;提升能力,适度创新;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强化思维过程,提高解题质量;提高试卷的讲评效果;求精务实,提高课堂效益;学会反思,提升学习能力。

关键词:创新、应用、能力、思想方法、建构2009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题包括文理试卷各一份。

两份试卷均以新课程标准和2009年福建省考试说明为依据,试卷针对我省各地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学数学在思想方法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和2009年福建高考考试说明的精神。

20 09年高考数学试题从整体看,贯彻了“总体保持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在强调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新课标的方向上指导了中学教学,继续稳步向前推进素质教育。

试卷既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重点考查,也注重了对能力的考查。

从考生的反映看试题难度题目偏难,尤其是最后几道大题考查深入较难,有较好的梯度和区分度,有利于高校选拔;坚持重点内容重点考,考潜能,考数学应用,在“知识的交叉处命题”有新的突破,且没有片面追求知识及基本思想、方法的覆盖面,反映了新课程的理念,试卷注重对常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通性、通法的考查,注重认识能力的考查,注重创新意识,稳中求新,新中求活,活中凸显能力。

一、2009年福建省高考文理科数学试题的特点分析:试题淡化特殊技巧,在充分考查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前提下,突出对考生数学能力和素养的考查,注意发挥开放性、探索性试题的评价功能,突出数学本质,倡导“多思少算”。

试卷主要有5方面特点。

1.立足基础,突出主干命题把重点放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上,充分关注考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中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思想方法、基本概念和常用技能。

试卷对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能力,特别是对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进行较为全面地考查,主干知识的占分比例在文科卷中约为88%,在理科卷中约为79%。

2.着眼选拔,注重能力命题坚持能力立意,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各种能力,并关注对不同难度层次问题的设计,突出“淡化层次内的区分,强化层次间的区分”的评价理念。

如文16与理15,需运用合情推理,寻找规律,进而运用所学知识予以验证,有效地考查了考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坚持从学科整体意义的高度考虑问题,许多试题都强调知识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注重检测考生是否具备有序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并能从中提取相关的信息,有效、灵活地解决问题。

3.适度创新,关注过程试卷关注对考生自主、灵活地应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的考查,设计了适量的、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的创新性问题,以基础知识为基本素材,着重考查考生创造性地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理科第10题以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为载体,考查给定方程的解集特征,问题的解决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用,需要考生经历探求解集中元素间关系的整个思维过程;文科第16题和理科第15题的解决,需要考生经历尝试、归纳、猜想与推证的过程。

4.合理开放,倡导探究命题关注发挥开放性、探索性试题的作用,合理设置了具有一定思维量的开放性、探索性的试题,有效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

试卷中既有条件开放的试题,如理17、理19、文22是“存在型”探索性问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探索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存在;又有结论开放性问题,如理18是方案设计问题,符合题设条件的方案不止一种;还有解法开放的试题,如理18、理19、理20、文19、文21及文22等都有多种解法,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以不同的思考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殊途同归”。

5.注重本质,强调应用命题注重数学的学科本质,关注数学知识的合理应用。

试题既考查了数学知识在学科内的应用,如文科第19题考查三角恒等变形和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的简单应用;又考查了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理科第8题和理科第18题等题取材于考生熟悉的学习、生活实际,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不仅考查了考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水平,而且以这些知识为载体,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现实情景的能力。

二、对今后高考复习的启示与思考:(一)夯实三基,建立良好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体系课本是考试内容的载体,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学生智能的生长点,是最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只有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构建数学的知识网络,以不变应万变。

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的指导思想下,高考数学试题虽然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不会考查课本上的原题,但对高考试卷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如理科第8题,不少高考题就是将课本题目进行引申、拓宽和变化,高考试题千变万化,异彩纷呈,但无论怎样变化、创新,都是基本数学问题的组合。

所以,对基本数学问题的认识,基本数学问题解法模式的研究,基本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理解,乃是数学复习课的重心。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基础题、中档题不需要题海,高档题题海也是不能解决的。

在第一轮复习中,切忌“高起点、高强度、高要求”,所谓“居高临下”,往往投入很大,收效甚微,甚至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要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切实抓好“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最基础的知识是最有用的知识,最基本的方法是最有用的方法。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课本,夯实基础。

以课本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识、方法,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揭示其内在联系与规律,从中提炼出思想方法。

在知识的深化过程中,切忌孤立对待知识、方法,而是自觉地将其前后联系,纵横比较、综合,自觉地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融代数、三角、立几、解几于一体,进而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高效的有机认知结构。

(二)提升能力,适度创新考查能力是高考的重点和永恒主题。

教育部已明确指出高考从“以知识立意命题”转向“以能力立意命题”。

新大纲提出能力是指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数学实践能力、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能够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做出思考和判断。

其中理性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是数学的一种综合能力,需将思维、运算、空间想象有机结合去完成的一种复合型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更高层次。

逻辑思维能力在解题中表现为:①领会题意、明确目标;②寻找解题方向和有效解题步骤;③正确推理和运算,表述解题过程。

能力的培养首先应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思想方法的渗透。

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有助于能力的提高,思想方法的掌握有助于广泛迁移的实现。

实践能力在考试中表现为解答应用问题。

创新是指在新的问题情境中,综合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和研究,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和处理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汇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

(三)强化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思想。

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也是高考数学命题的显著特点之一。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最高层次上的概括提炼,它蕴涵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能够迁移且广泛应用于相关科学和社会生活。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适用于数学全部内容的通法,对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必然要与数学知识考查结合进行。

只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把数学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各个阶段的复习中,要结合具体问题不失时机地运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其进行多次再现、不断深化,逐步内化为自己能力的组成部分,实现“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化。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可分为三类:一是具体操作方法,如配方法、消元法、换元法、迭代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特值法、待定系数法、同一法等;二是逻辑推理方法,如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类比法、探索法、解析法、归纳法等;三是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与整合的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等。

在复习备考中,要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课、每一套试题中去,任何一道精心编拟的数学试题,均蕴涵了极其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果注意渗透,适时讲解、反复强调,学生会深入于心,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考试时才会思如泉涌、驾轻就熟,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的始终,因此在进入高三复习时就需不断利用这些思想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而并非只在高三复习将结束时去讲一两个专题了事。

(四)强化思维过程,提高解题质量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充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注意多题一解、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多题一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一题多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一题多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

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构建知识的横向联系,又养成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当处理的题目达到一定的量后,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

一节课与其抓紧时间大汗淋淋地讲三道题,不如愉快宽松的引导学生探讨完两道题。

我们提出“教师跳进题海,学生跳出题海”。

教师有计划的精心研究全国各地的高考题和模拟题,从中精选和改编部分面目新,质量高,难度适中,针对性强的试题,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训练,讲评,以少胜多,提高效益。

对学生要求“会、对、快”,“会”即有方法,会动手;“对”即准确,指解答正确;“快”强调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题量。

只有会,才有可能得分;只有对,才能得满分(指某道试题);只有快,才能多得分(指整套试卷)。

在复习中,首先要训练学生解题有“办法”,能动手,但决不满足于此,尤其对“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眼高手低”的现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要从审题的仔细、思维的严谨、表述的规范、计算的准确等方面下功夫,做到“会做的不丢分”。

要尽可能稳中求快,对基本题提高熟悉程度,才有时间去思考新题、难题,对基础题、中档题要清楚明白,准确熟练,对难题要量力而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