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成都二诊语文
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二诊模拟理科语文试卷G

1.默写(10分)(1)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长歌行》)(2)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4)乡泪客中尽,。
(孟浩然《早寒江山有怀》)(5)予独爱莲之,。
(周敦颐《爱莲说》)(6)杜甫《望岳》中的“,”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人生高峰。
(7)《石壕吏〉》一诗中,一句以对比的手法将差役的冷酷无情与老妇人的悲惨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名句填写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_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2.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3.时光交替,匆匆不待,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春意,正如《次北固山下》所写的:_____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着眼花草等植物,着意表达诗人主观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5.《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孔子提出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
8. 写出含有“春”的一个完整的诗句。
1.阅读课外选文,回答问题。
在那颗星子下——记我的中学时代舒婷①校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夹荫。
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
我的中学时代就是笼在这一片花雨红殷殷的梦中。
②我哭过、恼过,在学校的合唱队领唱过,在恶作剧之后笑得喘不过气来。
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③初一那年,我们有那么多学科,只是把功课表上所有的课程加起来就够吓人的,有十一门课。
当然,包括体育和周会。
仅那个崩开线的大书包,就把我们勒得跟登山运动员那样善于负重。
我私下又加了近十门课:看电影、读小说、钓鱼、上树……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把读书当玩了,还是把玩当作读书。
四川成都2014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含解析

四川成都2014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含解析)A 卷 ( 共 100 分 )第 I 卷 ( 选择题共 21分 )一、基础知识 ( 共 12 分 , 每小题 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纳罕(nà)堕落(duî)骸骨(hái )吹毛求疵(chī)B.栖息(qī)确凿(zá0) 磐石(pán)鳞次栉比(zhì)C.拮据(jū)嗤笑(chī) 倒坍(tān)鲜为人知(xiān)D.峥嵘(zhēng) 伫立(chù)秕谷(bǐ)锲而不舍(qiâ)2.下列句子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 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摇荡中张驰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B.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C.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D. 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撩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
3.结合语境,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B.五一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C.去年,成都市交警队招聘了许多交通协管员,在他们的协助下,交通拥堵的现象突然就戛然而止。
D. 不论是面对多么险恶的环境,人民军队将永远是共和国坚强的中流砥柱!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初三(甲)班没有被评为“文明班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该班级存在严重的轻视体育的现象。
B.中国足球队能否在2015年亚洲杯取得佳绩,征战巴西世界杯,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程度。
C. .文章的绯闻事件中,使马伊琍一句“恋爱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广泛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D.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成都市2014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成都市2014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 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 0分)一、现代文阅读(3 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①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那个时期文化知识的主体是由王室贵族垄断的王官之学;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下移,产生了脱离王室贵族垄断的诸子百家之学。
自汉代以来,学术界有一个影响很大的学术观点:诸子百家之学出于西周王官之学。
班固《汉书〃艺文志》转引刘歆《七略》提出了诸子百家可能是来源于周朝官守的学问,各学派均与西周王官之学有知识学问上的渊源关系。
但是,近代以来,这一观点受到了挑战,特别是胡适针锋相对地提出“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他认为诸子之学的产生是由于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已经脱离贵族统治集团的天下之治的轨道,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士人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而就形成了不同学派。
②当我们考察诸子起源问题时,会发现近代以来学界将诸子起源简单归结为“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其实是并不合适的。
从学术资源、文化背景来考察诸子之学,应该说诸子之学确实是源于西周的王官之学。
诸予百家不同学派的知识基础和文化渊源,离不开王官之学的学术文化母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之学出于王官”的说法是有一些依据的。
但另一方面,从诸子之学所欲解决的问题意识、建立理论体系的思想焦点来考察诸子之学,可以发现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均是与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动荡、社会失范、诸侯争霸的现实关怀有关,诸子之学提出的思想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四川省成都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四川省成都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2014-3-20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工卷(单项选择题)1至4页,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5至8页,共8页,满分1 50分,考试时间1 5 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O.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XXX一、(1 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精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肄业(yi)笑靥(ye)箴言(jian)溘然长逝(ke)....B.扎实(zha)麻痹(bi)鞭笞(chi)模棱两可(1 ing)....C.解剖(p6 u)媲美(pi)裨益(bi)扪心自问(men)....D.胚胎(pT)聒噪(g u6)粗犷(guang)引吭高歌(ha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磨砺幅员亲和力与日剧增B.端详博弈捅娄子食不果腹C.渔具婆挲座右铭沧海桑田D.跻身膨胀出洋像寥若晨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八保养汽车车漆,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打蜡,也就是通过研磨的方式将漆面细小划痕磨光,进而到达使漆面..光亮的美容效果。
B.以“巴金故居‟‟“坝上老华西"为代表的首批20个市级标识导示类文化地以及中心城区各区负责的30个区级文化地标,已经全部面市。
..C.如果说宋代文化具有深沉内敛的品格,那么宋代的瓷器无疑是诠释这一精神底蕴最好的注脚之一,而本I卷(单项挑选题,共27分)文所述的龙泉窑纸槌瓶即是具体而微的一例。
....D.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高2014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题语文试卷

高2014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题语文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机读部分”处。
第一部分阅读(70分)―、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次全国人大会议将审议、表决民法总则草案,这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大事件。
舆论对此总体上反应正面、热烈,但也有一些人泼冷水,其中“操之过急”论、“条件不成熟”论都比较典型。
众所周知,民法是离老百姓最近的法律,一个人一辈子都可能沾不到刑法的边,但每个人却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民法当中”。
一个国家只有民法完善了,并让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了,依法治国才算真的落到了实处。
中国1986年通过了民法通则,至今30年过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个人生活的维度前所未有,各种权利意识不断觉醒,完善民法因此成了当务之急。
这一立法的浩大工程无疑具有历史意义,它既契合了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所形成的社会权利关系面貌,也将对未来中国法治的进一步演进打下坚实基础。
世界上的立法没有一次是“百分百成熟”的,也几乎不可能管住立法之后长时间里的全部社会实践,否则的话,宪法就不会有修正案,各种法律也就不需修订了。
有人批评对编纂民法总则草案泼冷水的人说,没有民法的时候,他们说中国不重视法律;真的修民法总则了,他们又嫌修得太快了,质疑其质量。
总之,怎么都无法让他们高兴。
中国是不是很需要一部完整的民法典?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那么国家就应致力于民法典的编纂和施行,这当中如果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都是应当全力克服的,而不应把它们作为推迟民法典修订的理由。
民法总则针对了今天中国社会的大量关切,比如父母子女之间的抚养、赡养关系,胎儿权利,保护见义勇为的行为,保护个人隐私,网络世界的一些权利义务关系等等。
绝大多数老百姓对有一部民法典来保护他们的权利充满期待。
2014年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带答案)

2014年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带答案)2014年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编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阅读下面文字,请将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写在方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4分)青春年华,最值得珍惜。
这无价的光阴要用来做最有意义的事,万万不能等到diāo líng之时,再独自感伤,追悔莫及!青春,需要守望,需要zhàn fàng,更需要圆满人生价值!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2分)A.“扫黄打非”办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的“扫黄打非•秋风2014”行动今日启动。
B.不少网友心存疑惑:失踪的马航MH370航班调查和搜寻难道就这样不了了之?C.2014年博鳌论坛围绕《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主题展开讨论。
D.为了扩展旅游宽度,兴化将打造“春看菜花、夏赏荷花、秋看芦花、冬泡温泉”的旅游全景图,把4月的千岛菜花节向四季延伸。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使无数篮球迷无须紧盯屏幕也能欣赏到NBA比赛。
B.距中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初三学子当务之急的事就是回归课本,抓好基础。
C. Windowsxp正式宣告隐退,将冲击我国约2亿用户,危及他们的财产和信息安全。
D.党员干部只有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能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 分,①一④ 每题1 分,⑤一⑥ 每题2 分)①知而好问,▲ 。
四川省成都树德协进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出题人:高三语文备课组(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Ⅰ卷考生注意:Ⅰ卷为客观题,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对峙.zhì犒.劳kào 追本溯.源sù蓦.然回首mòB.侥.幸jiào 浇.水jiāo 不屈不挠.náo骁.勇善战xiāoC.监察.chá趁.机chèn披荆.斩棘jīng脸色刷.白shuàD.刹.那chà切.磋qiè正当.防卫dāng姗.姗来迟sh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朝廷调济贸然行事瞑顽不化B.惦量修炼生灵涂炭不假思索C.斑斓法碣如法炮制严惩不贷D.松驰困扰歪门邪道砰然心动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英勇而机智的荆轲策划了一个有始有终....的行动方案,为了吸引秦王赢政上钩必须砍下樊於期的头颅,作为看见时奉献的礼品。
B.有关部门整顿房地产市场,那些八字还没一撇......就热热闹闹售房的开发商,终于尝到了自己酿造苦酒。
C.文化领袖的形成,不只需要本人的天赋和努力,还需要一个让公众认同的过程。
任凭..一两件事,不足积累起文化领袖所需的声望。
D.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相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 。
___,____,____。
____。
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A.③②④⑥⑤①B.③①②⑤⑥④C.④①③②⑤⑥D.④③②⑥①⑤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语文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本试卷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两卷答案均应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模.式/模.板针灸./内疚.电饭煲./桥头堡.少.安毋躁/稍.纵即逝B.肋.骨/勒.令挑拨./衣钵.夹.生饭/蓝夹.袄瞠.目结舌/瞋.目而视C.兴.奋/兴.致侮辱./被褥.倒.装句/追悼.会拈.花惹草/沾.亲带故D.着.凉/着.手纤.手/倩.影会.计师/刽.子手两栖.明星/独辟蹊.径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何偿爆冷门曲意逢迎毛骨悚然B.打鱼发详地举步维艰安分守己C.旗杆金刚钻疾风劲草犯而不校D.腥臊白内障相辅相承过犹不及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上班高峰时段,一辆运渣车在三环路上发生侧翻事故,交通、消防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处置..。
B.因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政府也由服务的生产者、提供者转变为管理者、监督者,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治理模式。
C.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教育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显得不够重视,孩子也没听进去,效果自然会差一些。
D.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文史基础知识贫乏、外语尚未过关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高校自主招生选拔的对象主要以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艺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
B.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灰霾天气给人体健康带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C.人们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集体忧虑,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公众对浪费时间的深深自责以及对生命消逝的无尽怅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
部重要的兵书,中国古典军事文 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疑 古派一直认为《尉缭子》是伪书, 《尉缭子》也被长时期的冷落, 自1972年银雀山汉墓(创新设 计〃75页)出土文献证明 《尉缭 子》并非伪书。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李叔同,浙江平湖人,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法名 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 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 不仅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而且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 名人士。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 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把中国古代 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 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 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 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 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 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 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梦李白〃其二》 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迟子建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 家之一,出生于1964年,黑龙江人。主 要作品有《雾月牛栏》、《白银那》、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额尔古纳河 右岸》等,获得过“鲁迅文学奖”、 “冰心散文奖"、“茅盾文学奖”等文 学大奖,是当今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 2016年1月18日,迟子建的作品《群山 之巅》入选“《当代》长篇小说论坛” 年度最佳。2016年1月29日,迟子建作 品《群山之巅》入选“2015年度影响力 图书”推荐年度文学作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独憔悴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 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 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 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 积思成梦而作。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 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 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 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述而不作
出自《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 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述,阐述前人 学说;作,创作。指把古人的智慧心得加 以陈述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相信和爱 好古时候的东西(信而好古);只叙述和 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经史子集 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 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 史:史书,即正史; 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 集: :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