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3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试卷第2页,共13页第II 卷(非选择题)一、语言表达(题型注释)1、请你对下面这幅漫画的画面进行描述,不超过 100 字;然后用一句话写出它的寓意。
画面描述: 寓意:二、(题型注释)2、依次填入下列一段文字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随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人们的教育观也在发生变化,① ,② 。
③ ,④ ,⑤ ,更好地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①需要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来 ②以便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③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依旧挂在嘴边 ④将其与现代教育结合 ⑤效果却常常不尽如人意 A .①②③⑤④B .④②③⑤①C .①⑤③④②D .③⑤①④②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特朗普此前的一系列政策引发巨大争议和政治动荡,把这次演讲看得很重,认为这是美国新总统集中阐述施政纲领、缓解国会种种顾虑的一次难得机会。
B .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在经历了近一年的行业爆发式增长之后,随着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行业监管趋严,我国的网络直播行业进入平稳增长。
C .在马云看来,浙商是当今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商帮。
制定浙商的规矩、树立浙商的形象,能帮助浙江的民营企业家走好经济发展的长远道路,适应现代商业的规则。
D .《Lion 》这部影片反映印度走失儿童现象,表现出人道主义精神,影片将落脚点放在普世化的亲情描述上,深刻的内涵使其成为一部优秀的叙事片。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都不恰当的一组是①2016 年马来西亚年度汉字为“贪”,新加坡年度汉字为“变”,日本年度汉字为“金”, 2016 年中国“汉语盘点”结果也呼之欲出。
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摸底(零诊)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1
kg、 电荷量为 q 110 C 的小环 (可
9
6
视为点电荷)静止释放.已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BC 构成正三角形,若静电力常量 k 9 10 N.m2/C2,重力 加速度 g=10 m/s2。求: (1)小环释放后,在 C 点杆对小环的作用力大小; (2)小环滑到 D 点的速度大小.
16(8 分)如图所示,在一半径为 R 的网形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 面向外.一束质量为 m、电量为 q 的带正电的粒子沿平行于直径 MN 的方向进入匀强磁场.粒 子的速度大小不同,重力不计.入射点 P 到直径 MN 的距离为 h,则: (1)某粒子经过磁场射出时的速度方向恰好与其入射方向相反,求粒子的入射速度是多大? (2)若 h
2 ,g=10m/s2,求: 3
(1)0~0.3s 内棒通过的位移; (2)金属棒在 0~0.6s 内产生的热量.
18(14 分)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 xoy 的第一、四象限区域内存在两个有界的匀强磁场: 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I、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II,O、M、P、Q 为磁场边界和 x 轴的 交点 OM=MP=L.在第三象限存在沿 y 轴正向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q 的粒 子从电场中坐标为(﹣2L,﹣L)的点以速度 υ0 沿+x 方向射出,恰好经过原点 O 处射入区域 I 又从 M 点射出区域 I(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 . (1)求第三象限匀强电场场强 E 的大小; (2)求区域 I 内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 (3)如带电粒子能再次回到原点 O,问区域 II 内磁场 的宽度至少为多少?粒子两次经过原点 O 的时间间隔 为多少?
第 4 页 共 9 页
四、本题共 4 小墨,共 43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 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运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 (8 分) 如图所示, 在竖直平面内有两个等量的异种点电荷, 其电荷量大小为 Q 2 106 C, 固定在同一个水平直线上相距为 L 3 10 m 的 A、B 两点.在 AB 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有固 定光滑竖直绝缘杆, 在 C 点有一个质量为 m 2 10
成都七中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带详细答案
成都七中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语文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按题号涂卡,双选题不涂卡,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一、论述类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
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受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一一汉字产生了怀疑。
“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
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遇到两个挑战。
一是外语教育的挑战。
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
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
二是信息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
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
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
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
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
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为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成都七中高2017届高三下期入学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儒”本来是亡国遗民宗教,所以富有亡国遗民柔顺以取容的人生观,所以“儒”的古义为柔懦。
到了孔子,他对自己有绝大信心,对他领导的文化教育运动也有绝大信心,他又认清了那六百年殷周民族同化的历史实在是东部古文化同化了西周新民族的历史——西周民族的新建设也都建立在“周因于殷礼”的基础之上——所以他自己没有那种亡国遗民的柔逊取容的心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这个新运动的新精神,这不再是那个“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的柔道所能包涵的了。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我颇疑心孔子受了那几百年来封建社会中的武士风气的影响,所以他把柔顺的儒和杀身成仁的武士合并在一块,造成了一种新的“儒行”。
孔子曾说:“刚毅木讷,近仁。
”可见,孔子提倡的儒道是刚毅勇敢,担负得起天下重任的人格。
这是一个新的理想境界,绝不是那治丧相礼以为衣食之端的柔懦的儒的境界了。
《论语》记载了一次对话——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又记着一条有趣的故事——“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这便是当时人们对于孔子的观察。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孔子的新精神,是古来柔道的儒所不曾梦见的新境界。
但柔道的人生观,在孔门也不是完全没有地位的。
那种谦卑的态度,虚心的气象,柔逊的处世方法,是几百年来的儒者遗风,孔子从来不曾抹煞这一套,他只是不承认这一套是最后的境界,也不觉得这是唯一的境界罢了。
《中庸》中有子路问“强”一节,这里说的话,无论是不是孔子的话,至少可以表示孔门学者认清了当时有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又可以表示他们并不菲薄那“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的柔道,他们看准了这种柔道也正是一种“强”道。
一个人自信甚强,自然可以不计较外来的侮辱;或者他有很强的宗教信心,深信“鬼神害盈而福谦”,他也可以不计较偶然的横暴。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1959年激光发明,令人们开始畅想激光通信的未来,但实际研究困难重重。此时高锟就职于国际电话电报公司设于英国的标准通讯实验室,他坚信激光通信的巨大潜力,潜心研究,致力于寻找足够透明的传输介质。
妻子黄美芸难以忘怀,那段时间高锟很晚回家,年幼的子女经常要在餐桌前等他吃饭,他哄她:“别生气,我们现在做的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事情,有一天它会震惊全世界的。”专家们起初认为,材料问题无法逾越。33岁的高锟在论文中提出构想,“只要把铁杂质的浓度降至百万分之一,可以预期制造出在波长0.6微米附近损耗为20dB/km的玻璃材料”,这一构想一开始并未引起世界关注。几年间,面对各种质疑,高锟不仅游说玻璃制造商制造“纯净玻璃”,更远行世界各地推广这一构想。1976年,第一代45Mb/s光纤通信系统建成,如今铺设在地下和海底的玻璃光纤已超过10亿公里,足以绕地球2.5万圈,并仍在以每小时数千公里的速度增长。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零诊考前训练题组(一)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高三零诊考前训练题组(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 题。
无论是先秦儒家还是汉代儒家,都积极肯定“现世”生活的正面价值,主张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生命格局中,实现“内圣外王”的理想。
总的来说,此两阶段儒学关注的重心皆在社会的政治伦理方面,而非个人的心性修养方面。
众所周知,源于印度的佛教本是一种“出世型”定教,其思想性格与儒学强烈的“入世”倾向是格格不入的。
在佛教传入前,儒学作为一种本土思想在中国已很发达且根深蒂固,这使得佛教必须做出一定程度的“性格调适”,否则很难在中国扎根立足。
印度的大乘佛教本有中观、瑜伽行和如来藏三大学派,后来只有如来藏一系在中国生根并祓发杨光大,正是因为如来藏强调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的思想与儒家主流的“性善论”“人皆可为尧舜”等说法较为接近。
而由唐代高僧慧能创立的禅宗,宣扬“心即是佛”“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把大乘佛教不舍世间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使得佛教日益世俗化、人间化。
佛教的这种中国化,拉近了它与中国人的心理距离,禅宗也因此得到快速传播与发展。
然而,佛教与儒学毕竞有着无法逾越的价值鸿沟:宋代的“尚文”政治,大大促进了士大夫经世精神的复苏;加之异族欺凌所激起的民族意识高涨,一批儒者举起韩愈的“辟佛”旗帜,掀起了新一轮的排佛浪潮。
文坛领袖欧阳修称佛教为“魔教”,呼吁儒者要“修其本而胜之”。
儒家的批判使得一些禅门大师极力弥缝儒、释二教之异,为佛教辩诬。
如云门宗禅师契嵩作《辅教篇》认为儒、佛二教皆出自“荃人之心”。
他以佛教的“五戒”“十善” 比附儒家的“五常”,强调僧人必须对父母尽孝,力陈佛教符合“王道”,在“正人心”“兴善止恶”等方面可辅助儒教治理天下。
诚如学者所言,《中庸》《大学》等著作之所以恰恰在宋代被“发掘”出来,并一跃成为承载“道德性命”奥义的儒家经典,主要不是新儒家“返之六经而后得之”的结果,而是契嵩等高僧大德儒者化、士大夫化的结果。
“熙宁变法”之前,宋儒大体上还保持着内圣外王的义理格局。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二诊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人:高2013级语文备课组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1至4页,第Ⅱ卷(非选择题)4至7页,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组是A.影片/片段惭怍/咋舌穴位/戏谑夹袄/汗流浃背B.稽首/滑稽箴言/缄默框架/眼眶抵押/扺掌而谈C.作坊/作揖通缉/编辑狙击/咀嚼闷热/闷闷不乐D.风靡/奢靡桔梗/拮据沏茶/堆砌生肖/惟妙惟肖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提纲威胁白璧微瑕在所不惜B.涵养蜡黄歪门斜道不省人事C.销毁泄密形迹可疑闲情逸志D.帐篷布署要言不烦首屈一指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网络文学走过十年之路,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B.细雨笼罩着金黄的油菜花,真是春风化雨呀!让人不禁想起陆游的诗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C.通过反复地朗读作品,阅读者可以走出文字的困扰,探幽索隐,深得个中三昧,而不会生吞活剥那些参考资料。
D. “铁道部拆分后,票价会不会涨?人事会怎么安排?”肩扛摄像机、手持话筒采访“两会”的小记者煞有介事,提问很专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的发掘现场将对中外人士开放,这不仅可以让人们看到遗物出土时的情况,人们而且可以了解考古发掘工作的过程。
B.美国《预防》杂志刊文指出,年龄在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如果每天买菜、煮饭、干家务活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他们的身体会更健康。
C.国际能源机构认为,从现在到2015年这段时间内,世界将可能出现石油供应紧张并由此引发油价飙升的情况。
D.“最美丽城市”的指标是根据城市的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筑个性、整体协调、文化底蕴、自然环境和公众口碑等方面评分的。
5.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经检查,该车货物夹带装有毒品的包裹,警方当机立断,将车上人员和货物全部。
成都2017届二诊语文word版含答案
成都2017届二诊语文word版含答案成都市2014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 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①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那个时期文化知识的主体是由王室贵族垄断的王官之学;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下移,产生了脱离王室贵族垄断的诸子百家之学。
自汉代以来,学术界有一个影响很大的学术观点:诸子百家之学出于西周王官之学。
班固《汉书·艺文志》转引刘歆《七略》提出了诸子百家可能是来源于周朝官守的学问,各学派均与西周王官之学有知识学问上的渊源关系。
但是,近代以来,这一观点受到了挑战,特别是胡适针锋相对地提出“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他认为诸子之学的产生是由于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已经脱离贵族统治集团的天下之治的轨道,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士人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而就形成了不同学派。
②当我们考察诸子起源问题时,会发现近代以来学界将诸子起源简单归结为“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其实是并不合适的。
从学术资源、文化背景来考察诸子之学,应该说诸子之学确实是源于西周的王官之学。
诸予百家不同学派的知识基础和文化渊源,离不开王官之学的学术文化母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之学出于王官”的说法是有一些依据的。
但另一方面,从诸子之学所欲解决的问题意识、建立理论体系的思想焦点来考察诸子之学,可以发现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均是与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动荡、社会失范、诸侯争霸的现实关怀有关,诸子之学提出的思想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亦可以说“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
③这一个视角特别能够说明儒家的起源。
强调“诸子之学出于王官’’,是肯定儒家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的渊源;强调“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是肯定儒家有非常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和政治功利追求。
儒学的形成离不开这两个方面的考察和探寻。
在先秦诸子中,真正能够将西周时期的王官之学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之学结合得最好的正是儒学。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热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热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在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的“礼运”篇中,作者借孔子之口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就是没有私心和阴谋诡计,抢劫偷盗与乱贼暴徒亦已灭绝,即使夜不闭户也安然无事的“大同之世”。
大同之世的基本特点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即天下乃天下人共同的天下,从而区别于以世袭制度、“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等为特色的“天下为家”,即某个人及其家族将天下据为己有的时代。
公天下代表了儒家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
儒家力图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功夫,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境,其根本目标就是希望成就一个道德理想国——大同之世。
儒士集团天下为公的取向不仅是早期儒家就已揭明的理想,而且是后世儒者进行社会批判不得不遵循的基本点。
清初黄宗羲正是在与天下为公的理想之世的比较中,对世袭社会中仅仅立足于自己一家一姓之私利的君主予以了无情的鞭笞。
宋代朱熹据此对家天下时代做出了批评性反省,他批评唐太宗“无一念之不出于人欲”,而且认为相比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时代,世袭社会“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
尽管其言论并未直接包含社会批判的内容,但是我们从张载著名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中,依然不难看出一个真正的儒者超越一家一姓的家天下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与气度。
与此形成明显对比的是,传统社会帝王家族的根本追求则是“天下为家”,即以维护一家一姓对天下权力、财富乃至民众的独占和维护一家一姓“永久”的世袭为根本目标。
这就不能不与儒士集团的理想追求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
而由于儒士集团虽以“道”的化身自任,但却无位、无势,在实际的社会政治生活中,根本不是有位、有势的帝王家族及其所代表的权势集团的对手,其“以道抗势”的行为除了在有限的范围内与程度上纾缓家族专制的暴虐之外,根本不可能对现实的社会人生真正发挥儒者所自我期许的影响和作用。
2020年3月6日四川省成都市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成都七中二诊模拟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下期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D(“两种行为区分明显”错,在实际的幕府制度发展史上,“辟”就既是政府行为,又是长官的私人行为。
)2.C(“普遍只有单纯的主宾关系”错,此两例是论证幕僚制阶段也存在着幕友制。
)3.B(A.两种制度区别在于入幕之士是否“在被主官举荐后,纳入官僚体系”;C.主宾关系的形成与主官能否署幕客为佐僚无因果关系;D.“分属”错误,绝对化,事实上两个阶段两种形态都有;“导致”错误,主客体颠倒。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4.D(A项,“一直侧重”说法有误,材料第一句话就指出非典之后“新闻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开始发生变化:从‘如何包’转到了‘如何报’。
”另外,“消极信息容易引起公众的恐慌”是“一些新闻主管部门”的认识,不一定是普遍事实。
B项,“正面宣传为主”“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封锁”的报道模式适用于建国之初,险恶的国内外局势,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资讯手段尚不发达,信息渠道单一的国情下,而不再适用于当下。
C项,根据原文,应为“流言的流传程度”而非“流言的产生”。
)5.A(逻辑错误。
根据原文,“把握好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报道的度,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见前者不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6.①新闻主管部门:加强方向调控,避免社会舆论主体的缺位。
②媒体:及时、准确地报道,消除公众疑问,呈现事件全貌。
③政府:落实政策的执行,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实施社会心理疏导。
(每点2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7.B(描写嵩山、小径、古柏不是与书院冷清对比,而是作为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书院)8.“根”是指嵩阳书院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书院流传下来的教育精神。
(3分)“功德”指书院传承丰硕的教育成果:①教学与研究并重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
②自由开放、尊重个体发展的教育思想。
③民主和谐、以德化人的教育理念。
【含答案】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6月高考热身考试语文试题
成都七中2016—2017 学年下期高2017届热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两卷答案均应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黑格尔说,‚真正有价值的悲剧不是出现在善恶之间,而是出现在两难之间。
‛眼下,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关系。
没有什么比谈论人工智能更酷炫的了。
但问题在于,许多科幻电影、电视剧都设想了最终机器人终将取代人类的悲惨结局。
最近霍金就再次表示了这种担忧。
其实,无论是科幻电影中的桥段,或是霍金的担心,某种意义上,更像是对于人类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
这种不确定,既源于对人工智能理解上存在的不确定性,也在于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制度可能造成冲击的不确定性。
其实,现在所有的人工智能技术,都是基于对人类智能的简单、粗糙的模仿。
即使像所谓的‚神经网络‛这样的名称,听着特别玄,但它与人类神经系统的真实情况,还是要差上很多级别,它们仍然只是建立在神经元连接机理的粗浅抽象上的数学模型。
并且,目前所有的人工智能产品,都局限于某个极窄的范围之内,不要说超级智能,即使是简单的跨界,也要做出很大的调整,才能实现。
当然,你可以说,还是存在某个时刻,人工智能就是变得比人类聪明了。
我们假设真的存在这种可能,那意味着人工智能需要具备某种意识,不管这种意识是否跟人类相同。
如果没有这种意识,人工智能为什么要来消灭人类呢?为什么一定要与人类为敌呢?更何况,人类现在对于自身的意识、伦理、思想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又是什么,尚不清楚。
如果机器真能自主产生意识,那也只能说,这是宿命。
相较于这种可能性非常微小的威胁,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制度产生的冲击。
这种冲击,并非人工智能的主动行为,而是当其改变目前的生产行为方式后,人类社会自身适应、调整自身制度的努力所带来的改变。
四川省成都市2017级高中毕业班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讲评课件 (共19张)
18.C (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 “围 绕……为”句式杂糅,二是 “为中国音 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为成都打造 ‘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语序不当。 A 项句式杂糅,B项语序不当,D项语序 不当。)
19.A (根据上下文关系以及后文论述 的重心是 “成都”可选 A。)
20.
① (同时)也是 ② (随着)经济 ③ (甚至)不低于 ④ (也)有利于 ⑤ (以)达到 (1点1分,共5分.)
诗歌鉴赏
书怀寄中朝往还 杜牧
平生自许少尘埃,为吏尘中势自回。 朱绂久惭官借与,白头还叹老将来。 须知世路难轻进,岂是君门不大开。 霄汉几多同学伴,可怜头角尽卿材。
15.后两联,怎样的情感?分析。
①仕途艰难的抑郁。颈联说朝廷对天下打开了 大门而自己仕途难进,其实是反嘲自己不获重 用,表达了仕途艰难的抑郁。(2分)
③尾联写自己的同窗好友都在朝廷做了大 官,看似称赞居高位者必有其材,实则表 露自己对未受重用的不满。(2分)(意思相 近即可)
小说阅读
7. A (霍克医生重视对年轻人的 救治并非出于“为自己医生生涯划上 圆满句号”。)
8.人物形象?
①医术高明。作为医生,从医几十年从 未出现过任何医疗事故; ②枪法精准,冷血无情。作为狙击手, 战争时期293人死于他的枪下; ③存良知,知忏悔。用救死扶伤的方式 来为自己战争时期做过的事、犯下的错 赎罪。(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零诊考试评讲
我不相信命运,我只相信我的手。因为 它不属于冥冥之中任何未知的力量,而只 属于我的心。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 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
——毕淑敏
选择题答案:
1-3:DCA 4-5:DA 7:A 10-12:ABD 14:C 17-19:CCA
2020届四川省成都市2017级高三下学期二诊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成都市2017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㊁现代文阅读(36分)1.(3分)㊀A(绝对化.)2.(3分)㊀A( 长期战乱 应为 长期战乱导致士族及士族文化毁灭 ,宋代成为平民社会的原因,还包括国家对百姓和城市管控的放松.)3.(3分)㊀B(A, 其财富都转移到了平民手中 推断错误;C,强加因果;D,唐只是半世袭的士族社会)4.(3分)㊀A( 就往往会束手无策 错误.)5.(3分)㊀C( 正是因为经历了 ,我国的应急能力才能够提升 说法有误.)6.(6分)㊀①政府方面:态度重视,党中央总揽全局,各级政府组织落实,确保能迅速组织联防联控.②应急体系建设方面:非典后,我国在应急政策㊁医疗救治体系㊁信息通报㊁疫苗研制等方面加强建设,不断完善,为快速有效防控提供了政策㊁设施等方面的保障.③民众方面: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相互支援,积极应对,保证了各项措施能快速有效地开展落实.(每点2分,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7.(3分)㊀A( 表达了自己对城市不断扩建㊁无边无际的否定 分析错误.)8.(6分)㊀①城市不断扩大,点与点之间越发遥远,人不得不放弃步行而借助交通工具(2分);②城市规划与建设,忽视体恤行人的细节,让人无法养足,无法漫步;(2分)③街道缺乏趣味与温情,道路缺乏有力量的落点,失去了漫步或行走的价值.(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9.(6分)㊀第一问:引号表示有特殊含义, 失足 在此特指 失去双脚 ,有 失落 失去支撑 的含义(2分).第二问:本句强调路对于有意义的行走的价值(2分).如果双足缺乏有力量的落点,亦即所走的道路没有价值,那么不但肉体会退化(1分);精神也无法通过行走而找到依托(1分).二㊁古代诗文阅读(34分)10.(3分)㊀C11.(3分)㊀D( 秀才 在汉代是察举人才的科目,与后代科举考试的 秀才 含义并不相同)12.(3分)㊀D( 不善计谋 不妥;是诬陷萧望之对朝廷不敬,而不是诬陷他儿子对朝廷不敬.)语文 二诊 参考答案㊀第1㊀页(共3页)。
2017-2018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二诊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都七中2017-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本试卷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两卷答案均应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模.式/模.板针灸./内疚.电饭煲./桥头堡.少.安毋躁/稍.纵即逝B.肋.骨/勒.令挑拨./衣钵.夹.生饭/蓝夹.袄瞠.目结舌/瞋.目而视C.兴.奋/兴.致侮辱./被褥.倒.装句/追悼.会拈.花惹草/沾.亲带故D.着.凉/着.手纤.手/倩.影会.计师/刽.子手两栖.明星/独辟蹊.径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何偿爆冷门曲意逢迎毛骨悚然B.打鱼发详地举步维艰安分守己C.旗杆金刚钻疾风劲草犯而不校D.腥臊白内障相辅相承过犹不及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上班高峰时段,一辆运渣车在三环路上发生侧翻事故,交通、消防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处置..。
B.因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政府也由服务的生产者、提供者转变为管理者、监督者,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治理模式。
C.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教育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显得不够重视,孩子也没听进去,效果自然会差一些。
D.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文史基础知识贫乏、外语尚未过关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高校自主招生选拔的对象主要以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艺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
B.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灰霾天气给人体健康带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C.人们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集体忧虑,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公众对浪费时间的深深自责以及对生命消逝的无尽怅惘。
2017届成都二模语文试卷评讲ppt课件
作者用“鹿的穷途”作为标题的用意
• ①结构上,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1 分)文章以“行人追杀 野鹿”事件引入,接着分析产生暴行的原因,然后分析此次 事件表现出的“群集”效应,让文章的议论结构更严谨。 (1分)
• ②内容上,点明文章主要内容:关于“行人追杀野鹿”引发 的议论; (1 分)同时揭示人类可能像鹿一样被施暴而走向 穷途, (1 分)引起人们对自身群体暴行的警醒和反思。 (1分)
25
• 15.(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26
• 16.C(①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 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②方兴未艾: 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本句感情色彩与语境中的失业势头相矛盾;③半斤八两:旧 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多含贬义;④计日程功:程,计算。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 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⑤席不暇暖:连席子还没有来 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后形容很忙, 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
• ③艺术效果方面,意蕴丰富,吸引读者,发人深省。 (1 分)
7
• 10.A(权:代理、兼任) • 11.C(时初建太学,亡旧规,凭吏省记,吏缘为奸。 纶厘正之,其弊稍革。 ) • 12.C(并非秦桧死后才又重新为官,罢职后一年, 为兴国军知军。 )
8
(1)高宗躬亲政事,收揽威柄,召诸贤 于散地,诏命填委,多纶所草。(6分)
29
• 19.示例:妈妈鼓励你尝试用筷子夹起生活的喜 乐年华,是一种传承(2 分) (点明是妈妈的行为 1 分,点出关键词传承 1 分。) • 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一块她爱吃的菜, 是一种感恩.(3 分) • (点明是你的行为 2 分,点出关键词感恩 1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下期高2017届“二诊”模拟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两卷答案均应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中国古代文化以伦理文化为主,最重“礼义”,礼的精神彰显于道德观,礼的形式则所谓“衣冠礼仪”,“文章光华”。
而“道德”一词,重在“德”,“道”是通往“德”的途径。
道德崇高而广大,然古人讲究“践履”(即实践),所以示知广大民众,德教最初或最基本归于一字:孝。
“孝者,教也”,教育之教的字源来自孝,所以《孝经》中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于古代的农耕经济,极重血缘与家庭,而孝敬父母,友于兄弟(所谓的“孝悌”)为其思想核心。
孔子教弟子,也重一“孝”,以之为本,但如何将个体的“孝”发展为“孝文化”,将孝的教育转化为孝的情怀,由此,古人提出了“孝养”“孝顺”与“孝敬”三层次的义理。
《孝经》说:“百善孝为先。
”孝如何表现,首在“养”。
古代是农耕经济,生活取资劳作,“孝”字取“子”负“老”形象,“养儿防老”,天经地义。
今天的老人已有社会保障,但作为儿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养之义不可丢,养之心不可无,落实到物质层面也是必需的。
由此“孝养”的生发,中国文化极重“养”,我们讲“养胃”“养气”“养生”,古人如孟子也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于是我们谈胸襟谓之“涵养”,讲文明称有“修养”,实际都由“孝养”而来。
然而,孝仅限于“养”可否?《论语·为政》所载孔子答弟子问的一段话:“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是生存之“养”,还是孝道之“养”,前者同“犬马”,后者乃“人伦”,所以关键在一“敬”字,做到了“孝敬”,才是孝文化的核心,人对“孝”有了“敬畏”之心,才能内化为道德的情怀。
古代所推崇的“二十四孝”,其中虽有偏颇,但大多数的故事,显然是这一情怀的形象化表述。
在“孝养”与“孝敬”之间,还有“孝顺”,《礼记·中庸》记载孔子曰:“父母其顺矣。
”说的是子女对父母之依“顺”中的孝“义”。
孔子说孝敬,敬,就是敬畏,所以宋代理学家为人、治学,无不倡导“居敬”,这是由孝义的敬畏,扩展到对人生与事业的敬畏。
而中国文化经典中为何反复强调“敬”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纯粹性宗教的缺失有关。
清人沈德潜编《古诗源》收录第一首诗是相传帝尧时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上帝的无奈,是中国人自主力量觉醒的时代强音,但同时从反面理解,人无敬畏之心,往往会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
这也是先贤之所以重道德自律与反省,乃至“敬畏”的意义之所在。
当然,这种孝敬的道德情怀并非“唯我”的,而在于推扩,这就是《孟子·梁惠王上》中引述孟子的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这已将个人道德提升到一种社会道德。
这种推扩功能,又以个人道德为中心形成完整的社会道德体系。
《大学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宋人朱熹以此教学,视为“大学八条目”,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节选自许结《经典阅读与人文情境》)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先提出“孝养”“孝顺”“孝敬”三层次的义理,后对各层次义理进行了详细论述,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
B.论述有关孝的义理时选文由个体的“孝”到“孝文化”,层层递进,体现了孝的教育转化为孝的情怀的过程。
C.论述“孝敬”时,采用了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通过生存之“养”与孝道之“养”的对比,论证了“敬”的意义。
D.“教”的字源来自孝,反映了古人德教的出发点;《大学篇》选文则体现了德教的实践要以个人道德的修炼为中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养气”“涵养”“修养”这些说法,实际都由“孝养”生发而来,这反映出农耕经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B.农耕经济时期,生活取资劳作,“孝养”老人,提供保障,天经地义,但这还未生发成“孝道”的伦理文化。
C.有别于动物的生存之养,人对养有敬畏之心,并内化为人的道德情怀,因而孝敬是中国古代孝文化的核心。
D.宋代的“居敬”,把孝义的敬畏扩展到对人生与事业的敬畏,理学家们在为人和治学中无不倡导“居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十四孝”故事虽有偏颇,但大多形象化表述了孝敬情怀,所以对德教、对中国的伦理文化有重要意义。
B.人无敬畏之心,往往会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所以中国先贤重视通过道德自律与反省来让人产生敬畏之心。
C.孝敬的道德情怀由个人道德向社会道德逐渐推扩,最终形成的以个人道德为中心的完整的社会道德体系。
D.朱熹认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
一个人不能正心诚意修养自身就不能做到家齐、国治。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12分)材料一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
“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
”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
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
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
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选自2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附图:材料二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CG)共同发布了《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
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是,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素。
《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
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
超过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时47.3%和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
(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材料三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
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
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
亦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是交叉的。
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实的可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
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
(来自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有删改)4.下列针对上诉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A.三则材料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热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人才回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B.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报道,客观地介绍了海外留学人才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积极回国创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C.第二则材料是调查报告,反映了海归人才在回国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为他们在国内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指明方向。
D.第三则材料是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杨振宁回归中国国籍这一事件彰显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分析合理的两项是(4分)A.我国出国留学及留学归国人数逐年增加,出国人数和回国人数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这样的发展趋势将持续下去。
B.在吸收海归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源自我们在人才管理中“编制过死,编制偏紧”的体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
C.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归,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成果,有助于中国科研从项目到建制与国际接轨。
D.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在耄耋之龄转为中国公民,虽然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出贡献,但他们为更多的海外精英做出了积极示范。
E.当前,无论是回国创业还是入职国内企业,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可以很好的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6.请综合三则材料归纳我国当前出现“海归”热潮的主要原因。
(5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
(14分)鹿的穷途王开岭①曾经,《齐鲁晚报》以《行人疯狂追杀野鹿》为题披露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目击者称——一头从刘公岛“偷渡”出境的野生梅花鹿在威海市郊登陆后,竟招来行人追杀。
于是,光天化日下,一场索命与逃亡的马拉松开始了:野鹿沿公路狂奔,越过2米高的围墙,躲进一所小学里,众人紧跟跳入;小学校长欲打110报警,疯狂的逐鹿者夺过电话叫嚣,“抓住杀了,鹿血,鹿肉都值钱,能卖两万块!”并警告“少管闲事”。
后来,鹿被堵在了一间乒乓球室,警方赶到后,场面仍无法控制,仍有人高吼“野鹿谁捡归谁!”情势危急,警方只好与刘公岛林业部门联系,直到鹿主赶来,事态才稍有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