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经济学视角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探索——评《节能减排、结构调整与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低碳经济学概述
低碳经济学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日益严重,低碳经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低碳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学科。
本文将概述低碳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应用,并探讨其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1. 低碳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低碳经济学强调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性,旨在减少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
它鼓励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倡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改善能源效率。
这一学科研究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减少的双赢,为创造更环保的社会提供理论指导。
2. 低碳经济学的原则低碳经济学的实践基于以下原则:2.1 碳排放定价原则通过设立碳税和碳交易市场,引导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并鼓励转向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
2.2 可再生能源原则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使用,降低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减少碳排放。
2.3 节能减排原则推动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从而减少碳排放。
2.4 产业结构调整原则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环保产业发展,减少高碳产业的比重,实现经济的绿色转型。
3. 低碳经济学的应用低碳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下,各国纷纷采取行动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3.1 清洁能源发展许多国家制定了政策和法规,鼓励投资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3.2 碳市场建设通过建立碳交易市场,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排放情况交易碳配额,以达到碳减排的目标。
3.3 节能减排措施通过加强建筑节能、交通运输改进和工业流程的创新,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碳排放。
3.4 低碳技术研发投资和推动低碳技术的研发,如碳捕获和储存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等,为减排提供技术支持。
4. 低碳经济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低碳经济的实践对环境、社会和经济都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4.1 环境影响低碳经济的推广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大气污染和酸雨等环境问题的发生,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4.2 社会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为就业创造了机会,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
能源及可持续发展论文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能源与可持续发展ENER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课程论文THESIS OF CURRICULUM论文题目:论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学生姓名:杨诗婷学生学号:5131209007专业:经济学类指导教师: ___________ 李先令______学院係):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要 (1)弓I言 (1)1. 新能源概况 (2)1.1. 新能源的定义 (2)1.2. 新能源的特点 (2)2. 世界新能源发展情况 (3)2.1 •新能源发展现状和趋势 (3)2.1.1. 风电技术 (3)2.1.2. 太阳能技术 (3)2.13生物质能技术 (3)2.14地热、海洋能等技术 (4)2.2•新能源发展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4)2.3•新能源发展与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4)3. 我国新能源发展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5)3.1 •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成就 (5)3.1.1. 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 (5)3.】2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5)3.1.3•我国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 (6)3.14我国海洋能和地热能的研发进展 (6)3.2. 我国新能源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6)4. 我国新能源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 (7)4.1 •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总体战略 (7)42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 (7)4.2.1. 风能74.22太阳能 (8)423•生物质能利用 (8)4.3推动新能源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8)4.3.1. 国家立法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9)4.3.2•政府法规和配套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 (9)4.3.3•基础研究和自主技术研发 (9)4.34创新人才体系的培养 (10)参老文献 (10)论我国新能源的发展杨诗婷F1312001 5131209007电话:E-mail: @摘要能源是人类藉以克服困难,维持生存的原动力,譬如太阳给我们光热, 风吹动风车可以发电,燃烧汽油可用以推动汽车,使用瓦斯可以烹调、取暖,凡此种种如太阳、风、汽油、瓦斯等都是能源。
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研究
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研究一、本文概述《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当前绿色发展的理念、实践及其影响。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的理念和实践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出发,分析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发展历程、实践成果及其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推进全球绿色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本文将对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进行阐释。
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理念在当代中国得到了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
本文将梳理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发展历程。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随着认识的深入和实践的积累,中国逐渐形成了绿色发展理念,并在政策制定和实践中不断加以贯彻。
接着,本文将重点分析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成果。
在多个领域,如能源、交通、工业、农业等,中国都取得了显著的绿色发展成就。
这些实践不仅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
本文将探讨中国绿色发展理念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环境约束、技术瓶颈、政策执行不力等。
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理念和实践,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发展历程、实践成果及其面临的挑战,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和深化,离不开一系列理论基础的支撑和指导。
其中,最为核心的理论基础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环境伦理学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基石。
该理论强调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这一理念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发展分析
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发展分析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工业化进程加快,随着碳排放总量的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日益严重,极端恶劣天气在我国也是频频发生,高碳排放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基于这一背景,必须进一步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策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节能减排运动。
本文在对低碳经济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的意义,并重点探讨了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发展策略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经济快速发展,尤其高耗能制造企业快速成长,使煤炭、石油和其他能源的消耗过快,造成碳排放量继续增加,温室效应日益严重。
因此,必须进一步提倡全民参与节能减排,实施全国性的节能减排行动,特别对于高耗能的制造企业,要把节能减排理念渗透于企业运行全过程,促进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本文就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发展展开详细分析。
一、低碳经济概述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能源发展受到生态环境的羁绊也愈加明显。
在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的背景下,低碳经济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创新制度和技术为依托,倒逼产业转型,发展新能源,实现能耗下降,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统一,构筑经济发展新形态。
当前把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作为切入点,要转变以往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摒弃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把节能减排理念渗透到经济发展各个环节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资源使用率,进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实现[1]。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的意义第一,促进能源结构向低碳化发展。
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把煤炭变成更有效、更清洁的能源,是当前我国碳减排最为直接、最为切实可行的方式。
能源使用技术需要革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耗强度。
通过加强科技投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低碳经济政策等手段实现我国能源利用技术进步。
节约能源和减少碳排放的经济学分析
节约能源和减少碳排放的经济学分析在当今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和不可持续的能源使用方式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节约能源和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节约能源和减少碳排放究竟对经济有何影响?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在全球范围内,能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任何现代产业或生活中都需要大量的能源。
然而,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却将对全球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据统计,全球为了满足能源需求每年排放约32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发展中国家排放量占据全球首位。
这些排放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破坏生态平衡,危及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等。
因此,节约能源已经成为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碳排放的必要手段。
同时,它也能降低企业和家庭的能源开支,提高效率,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
二、节约能源的经济学实践然而,要想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真正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减碳排放,需要采取一系列经济学手段。
在这方面,市场机制和政策法规是最重要的两个手段。
1. 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机制来鼓励节约能源和减排市场机制是指通过价格机制来引导企业和个人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行为。
例如,将能源价格提高,推广以节约能源为原则的高效能源和低碳产品,并对那些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大的企业征收能源税或环保税。
这些做法既可以提高企业和个人的节约意识,也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2. 政策法规:鼓励企业和个人节能减排政策法规是实现能源节约和污染减排的重要手段。
例如,国家可以出台相关法律和规定,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各种措施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污染的减排。
例如,提供资金补贴、优惠税收、低息贷款等形式,通过引导和激励,促进企业和个人采用环保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节能减排意识和技能水平。
三、为什么需要减少碳排放?碳排放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过多的碳排放将导致全球气候的变暖和和海平面的上升,从而给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大灾难。
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现代工业和生活中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使得全球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降耗,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一、节能降耗技术的背景与意义全球能源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能源的供给短缺,二是能源的消耗过大。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开发节能降耗技术,改变能源的结构和使用方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为全球的工业和生活带来可持续和健康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环保和低碳,保护全球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二、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方向为了实现节能降耗,研究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
1. 能源结构转型能源结构的转型是节能降耗的根本,它可以通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使用或开发新型、清洁型的能源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降耗。
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2. 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利用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另一条主要的研究方向。
如:利用高效节能的锅炉、窗户、空调等设备,采用循环冷却和余热利用的技术,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3. 能源管理优化能源的管理和使用也是节能降耗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优化能源的供给和使用方式,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
三、节能降耗技术的具体应用1. 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中,可以通过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优化来实现节能降耗。
如使用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采用节能型设备,利用余热循环利用技术等。
2. 能源供给能源供给是实现能源节约和降耗的一个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建设更多新能源基地和加强对传统能源的开发利用来改变供给结构,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3. 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中,可以通过使用低能耗材料,改变建筑设计方案,合理使用天然光照和通风等方式来实现节能降耗。
四、未来趋势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22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浅谈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资源得到利用时资源的浪费是不可避免的,资源浪费的同时对环境的危害也是巨大的。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可是在人们对资源的利用仅仅在表面,许多人认为只要自己有资源就好可是你是否为后代想过呢?他们那个年代是否还会有资源呢?所以,1994年,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1996年,全国人大以最高法律形式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战略并列为国家基本战略。
1999年开始,每年中央都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
江泽民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共同课题,是人类社会的理性选择,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来说,无疑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内涵是什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英文定义,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fers to not only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without prejudice to future generations the ability to meet the demand. In other words, refers to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which is an inseparable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to protect the atmosphere of human survival, fresh water, oceans, land and forest and other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so that future generations can live and work in pea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oth links are not equival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requires strict control of population, to improve the population quality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use of resources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reallong-term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及其含义、古代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中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怎样的?可持续发展概念都拓展到哪些领域了呢?那么可持续发展是否具有可实施性呢?此文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描绘会一个我所认识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化工导论课程论文
浅析煤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摘要:煤炭资源是化工行业的能量来源,它具有不可再生特点,而化工是我国四大主要用煤领域之一。
煤炭除了作为燃烧原料外,还可以生产合成甲醇、电石煤制气等煤化工产品。
文章主要分析了煤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和对煤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煤化工行业节能减排问题对策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这与人们不合理的工业生产中是分不开的。
实施以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为基本内容的节能减排政策,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煤化工发展必须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煤化工业健康、洁净、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煤化工的快速发展,煤化工行业的节能减排问题成为了我国研究的热点。
1 煤化工产业现状1.1煤化工概述近几年我国煤化工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暴露出存在的问题。
以煤炭为原料的相关化工产业被统称为煤化工;具体是指煤炭经过化学加工处理转化为洁净能源、化工产品和材料的过程,煤化工工艺包括煤的低温干馏、高温干馏(炼焦)、煤的气化、煤的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以及电石乙炔化学、生产甲醇及其衍生煤基化学品等。
其中煤焦化、煤合成氨属于传统煤化工,而目前所热议的煤化工实际上是狭义的煤化工,主要是指煤制油、煤制醇醚和煤制烯烃新型煤化工。
1.2煤化工行业存在的问题首先,煤化工行业是资源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大型基础产业。
煤化工项目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和水资源;现代煤化工的技术是当今最为前沿的化工生产技术煤;化工项目是一个高投资项目,一般需要投入几十个亿甚至几百个亿。
其次,煤化工项目中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大,治理难度高。
另外,煤化工发展不仅要考虑煤炭资源、水资源、工艺技术和投资效益等,CCS( CO减排)将是制约煤化工发展瓶颈之一,应引起重视。
2煤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虽然煤化工产业以生产洁净能源代替了我国的石油化工产品,在石油价一涨再涨的情况下降低了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但是,煤化工同时也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它的每个工艺流程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污染物,稍不留意就会造成重大环境事故。
低碳经济学概论通用
低碳经济学概论通用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意识到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变化。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低碳经济并非仅是一个环保命题,也并非仅是一个经济命题,其实质上是一个发展问题、政治问题,是实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双赢”的根本解决办法。
经过认真组织培训学习《低碳经济知识读本》之后,所参与培训学员对什么是低碳经济?要怎么样在今后工作、学习中加以贯彻落实低碳学习生活理念?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低碳经济大环境下的低碳生活是提倡大家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做起,控制或者注意个人的碳排量,通过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
平时我们勤动手动脑,也可以实现"低碳"。
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废弃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实稍加裁剪,就可以轻松将它们废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储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叶包、化妆品之类的物品;还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头瓶、酸奶瓶制作一盏漂亮的台灯;喝过的茶叶渣,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还能改善睡眠……另外,将普通灯泡换成节能灯,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随手拔下电器插头……你看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是在为"减碳"做贡献。
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是在为"减碳"做贡献。
我们应该从节电、节水、节碳、节油、节气这种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们要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只要我们去行动,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达到低碳生活的标准。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培养低碳经济人才。
建立低碳经济人才激励机制
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励人才不断进步。
实施人才奖励政策
设立低碳经济人才奖励制度,对在低碳经济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 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
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为低碳经济人才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如晋升机会、岗位轮 换等,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加强低碳经济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
参与国际低碳经济合作项目
积极加入国际低碳经济合作组织,参与相关项目,提高我国在国际 低碳经济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引进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上先进的低碳经济经验和技术,促 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
开展示范活动
02
通过开展示范活动,展示低碳经济的成果和效益,推动低碳经
济的发展。
加强媒体宣传
03
通过媒体宣传,扩大低碳经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低碳经
济的发展。
03
政策建议二:加强能源结构调 整
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比例
减少煤炭消费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 逐步降低煤炭消费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通过制定明确的碳排放强 度目标,推动企业和个人 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经 济的发展。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通过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 ,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和 碳排放,推动低碳经济的 发展。
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图
培养国际化低碳经济人才
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高我国低碳经济人才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 交流能力。
能源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能源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能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石,能源结构的调整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能源的角度探讨能源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能源结构调整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能源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
一、能源结构调整的背景与必要性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传统的能源结构主要依赖于化石能源,不仅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而且逐渐出现供需紧张的情况。
因此,能源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在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旨在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并推动能源利用的高效化。
能源结构调整的背景和必要性在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并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此外,能源结构调整也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二、能源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能源结构调整将促进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通过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实现能源的清洁生产与利用。
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降低污染排放,还能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创新和技术进步提供更多机遇。
2.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调整也将推动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加大对清洁能源和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将产业重心向高效节能、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倾斜。
这将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
3. 降低能源成本与风险能源结构调整还可以降低能源成本与风险。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成本逐渐降低,而且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能有效降低能源供应风险。
此外,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技术,也能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损失,从而降低企业和国家的能源成本。
三、实现经济发展与能源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为了实现经济发展与能源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科学合理的能源政策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能源政策,鼓励和引导能源结构调整。
能源经济学的理论与应用
能源经济学的理论与应用能源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学科,旨在探究能源经济体系的运行机制,提供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能源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能源经济学的理论基础1. 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是传统经济学的基石,也是能源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能源经济学以能源的生产、消费和投入产出为研究对象,边际效用理论帮助我们理解能源在经济系统中的作用。
例如,当能源供应增加时,其边际效用递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会减弱。
2. 资源约束理论资源约束理论是能源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深刻影响。
通过资源约束理论,我们可以理解能源供需关系的紧张程度,从而制定合理的能源政策和管理策略。
3. 内外环境理论内外环境理论是能源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内因主要指的是能源技术、经济结构和制度等内部因素,外因则涉及政治、市场和环境等外部因素。
研究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助于理解能源经济体系的演变规律,为能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二、能源经济学的实际应用1. 能源供需分析能源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是能源经济学研究的重点。
通过对能源市场、价格、技术和政策等因素的分析,能够预测未来能源供需的变化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通过能源供需分析,我们可以评估替代能源的可行性,避免能源供给不足和价格波动给社会经济带来的风险。
2. 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能源价格是能源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研究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有助于理解能源市场的运作规律,并提供有关能源市场监管和调控的参考依据。
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还可以为企业和个人制定合理的能源采购和消费计划提供决策支持。
3. 可持续发展战略能源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环境的可持续保护是一个重大挑战。
能源经济学通过研究能源的有效利用、清洁生产和新能源开发等问题,为构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中国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1 刘 鹏 . 昕 . 汝 燕. 家体 育 场 雨 洪 利 用 初 步 设 计 简介 . 水 排 2 赵 郭 国 给 水 , 0 4,0( 2 0 3 7)
制领域并未形 成实用 的技术体系及 相应 的设 计规范 . 缺少 亦
中 国节 能 减 排 和 结 构 调 整 成 效 明 显
今 年 以 来 , 国 积 极 推 进 加 快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转 变 、 构 我 结 调 整 和 节 能 减 排 工 作 取 得 显 著 成 效 。 要 表 现 在 节 能 减 排 趋 主 势 向 好 , 次 产 业 结 构 不 断优 化 , 三 产 业 的 比重 有 所 上 升 ; 三 第 工 业 结 构 调 整 步 伐 加 快 , 耗 能 行 业 工 业 增 速 回 落 ; 域 发 高 区 展 协调性 增强 . 中部 和 西部 地 区规 模 以 上 工 业 增 长 明 显 快 于
地 地 势 北 高 . 路 逐 级 降 低 。 差 约 2 m。 有 雨 水 收 集 系 统 、 沿 高 8 储 存 净 化 系 统 和雨 水 利 用 系 统 ( 景 、 泉 、 化 、 路 冲 洗 、 水 喷 绿 道 环 境 卫 生 、 车 和 消 防用 水 )其 雨 水 综 合 利 用 图 4所 示 。 洗 ,
1 李海燕 , 伍 , 3 车 李俊 奇 , . 型 场 馆 雨 水 利 用 系 统 的 优 化 设 计 . 等 大 中
国给 水 排 水 ,0 6,2 1 ) 2 0 2 (0
…_ ’ 一_ l… +- ’ ● 。 ●. ¨ _ 。 l. 。 ●. ‘ ●_ 。… _一 ’ 1. . … I- … _・’ - … ,一 … ‘一 ’ _一 ● . 。 … .一… I ・ 。… ・一 … l・ ’ I_一 Ⅲ l 。 ●_・ … I* 。l¨。 。●t・- ‘… ・ ・‘● _ 。 ・- _ 。 ●一‘… ・ 一‘l| 一 ‘ l{ ‘ - J ‘
能源经济学与气候变化应对研究
能源经济学与气候变化应对研究能源经济学一直是经济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分支。
在人类社会中,能源是维持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资源,同时也是环境负担的源头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气候变化成为需要应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能源经济学与气候变化应对研究的关系。
一、能源经济学的范畴能源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研究能源供求、价格、分配以及能源政策与环境影响的经济学分支,它注重对于能源与经济的关系进行研究。
目前,能源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能源市场分析、能源消费与节约、能源环境政策、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能源经济学的发展与研究成果在全球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话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全球变暖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之下,能源经济学对于推进可持续发展、构建低碳经济模式,优化能源结构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能源经济学在气候变化问题中的作用气候变化对于能源经济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气候变化需要考虑到能源供应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能源经济学的研究也需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的影响。
在气候变化应对研究中,能源结构调整是重要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之一。
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能源结构及其调整方向不尽相同。
例如,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加强国内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选择。
但是,不同资源的转换与利用,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成本与效益的问题。
此时,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可以派上用场。
通过对于潜在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能够更好地指导能源结构的调整,降低气温变化带来的影响。
另外,气候变化也可能会对能源的供应与企业的生产带来影响。
例如,全球变暖会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干旱、洪涝、风暴等极端天气的发生率增加,这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了不小的危机。
因此,能源经济学也需要考虑到怎样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环境变化,保证能源供应和生产的稳定性。
三、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应对研究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保护和增强未来代人的发展选择能力。
能源经济学
能源经济学能源经济学是研究能源生产、消费、分配和利用等经济现象和问题的分支学科,以能源市场和能源政策为研究对象,涉及能源供求、能源资源配置、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一、能源经济学的背景及意义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能源一直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能源技术的发展等因素,全球对能源需求和使用的压力越来越大。
如果不能有效利用能源并减少能耗,将会给环境造成巨大的负担并引发能源危机,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能源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能源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和方法1. 能源需求理论能源需求理论研究消费者和生产者对能源的需求决策过程,以及国家和地区对不同能源需求的规划和管理。
常用的方法有需求函数的构建及分析、需求预测等。
该理论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能源消费者的行为决策,从而为政府制定能源政策和企业制定市场策略提供参考。
2. 能源生产理论能源生产理论研究能源生产者的行为和决策,探讨如何高效、稳定地供应能源产品和服务。
其核心包括生产函数、生产成本以及能源生产要素的投入和输出等。
该理论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3. 能源价格理论能源价格理论研究能源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价格趋势,以及影响价格的因素。
以供需理论为基础,能源市场价格的实际形成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生产成本、供需关系、国际市场情况、政策环境等。
该理论能够从市场角度分析能源价格的波动,为企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4. 能源政策研究方法能源政策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政策评估、风险评估、政策制定以及政策影响分析等。
能源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参与者和各种利益关系。
政策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更好地理解政策对市场和环境的影响,制定和实施适当的政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人类对环境的损害。
低碳经济下的能源管理与发展研究
低碳经济下的能源管理与发展研究随着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和国际社会对能源问题的关注度不断加深,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全球共同的目标。
能源的管理和发展,作为低碳经济的关键和基础,也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面对日益复杂的能源形势,如何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低碳发展?这是当前亟需探讨的问题。
一、低碳经济对能源管理和发展的要求低碳经济是指在节能和减排的基础上,发展能源经济和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
因此,低碳经济下的能源管理和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一是节能减排。
目前,全球大多数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制定了能源消费和排放的减量目标。
同时,各种行业都在探索和推广节能技术。
例如,节能灯具、智能家居、能源回收等等,都是现代节能技术的代表。
除此之外,发展新能源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可行方式。
例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这些绿色能源的使用,不仅可以降低碳排放,还可以抵消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二是优化能源结构。
在低碳经济下,能源结构需要向低碳、高效的方向转型。
这包括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广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以及加大能源技术创新和研发的力度。
同时,还需要着重发展能源互联网、智能能源、能源存储等新兴的能源相关领域,以期为实现低碳经济提供支持。
三是实现能源智能化。
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能源管理和发展也需要向智能化方向转型。
例如,使用智能电表、智能开关等设备,对能源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管和分析。
这不仅可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也可以减少能源浪费,从而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下的能源管理和发展之实践在当前,推进能源管理和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了全球专家学者的研究方向。
以下是几个成功的案例:一是德国的能源转型。
德国在能源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德国的能源转型计划,旨在到2030年将正在使用的电力100%转型为可再生能源。
为此,德国在能源技术、政策法规、智能能源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力的推进和创新。
德国的能源转型经验表明,积极探索并实施新型能源发展战略,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演变历程与发展趋势研究
节能减排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结构 的调整和优化,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 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03
提升经济效益
通过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企 业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推动产业升级
节能减排政策通过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推动传统产业 升级和转型,提高了产业附加值。
3
淘汰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
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淘汰高耗能、高污 染的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环保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公众 对环保工作的参与度和支持度。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对环保知识的宣 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 演变历程与发展趋势 研究
2023-10-29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演变历程 •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影响与效果 •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 政策建议与对策研究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02
03
未来发展需求
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促 进可持续发展等需求,我国仍需加强 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研究不足与展望
数据来源与精度
本研究主要基于公开数据和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可能存在数据不 全面或精度不足的问题。
政策评估的局限性
尽管本研究对节能减排政策进行了评估,但由于不同行业、地区 存在差异,评估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优化产业结构
节能减排政策对产业结构进行了优化,新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论文】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一、能源消费相关经济理论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传统的主要有三种: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这些理论的诞生及发展呈现出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的特征,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新的时代问题呈现在人们面前,如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有限的能源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能源需求的矛盾等等。
因此,只注重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其负面影响的传统经济理论已不足以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此基础之上,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应运而生,下面对两种新型经济增长理论进行简要地介绍。
(一)低碳经济理论当前,中国地区生产总值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二,但与此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却为全球第一。
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如何实现资源与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低碳经济的概念首先提出由英国政府在2003的能源白皮书,主要面对人类的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的压力。
低碳经济是典型的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产生废弃物少的经济发展模式。
具体来说,我们从以下几点来对低碳经济进行阐述。
1.大力开发低碳能源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以低碳技术作为动力支撑,积极开发“三低”的新型能源。
因此,要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使得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逐渐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低碳能源。
2.低碳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于实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脱钩”。
脱钩的基本含义是指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变量的增长率呈现分离状态甚至是相反方向的变动。
将脱钩理论运用到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当中,就可理解成能源资源的脱钩。
如下图所示:3.低碳经济是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之上赋予时代的特色后发展起来的,不是对传统模式的替代而是进一步的发展和升级。
它的发展并不是摒弃了一些传统的产业,而是运用低碳经济的思想将传统的“三高”产业发展成“三低”产业。
通过科技的发展,使得传统行业转变成低投入、高产出的新型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为经济转型提供源头上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经济学视角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探索*———评《节能减排、结构调整与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林伯强本文试图从能源经济学视角,以及探索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陈诗一教授的专著《节能减排、结构调整与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做一个粗浅的评价。
目前很多人(包括一些主流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经济可能还会有二十年的持续高速增长。
但是,他们的预测都是假定能源生产的持续扩张是没有障碍的,对环境问题也没有充分估计,因此这种预测有待商榷。
自1978年我国实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经济增长,已经习惯于每年的快速GDP增长和就业增长。
而大量耗能和环境污染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甚至还有很多人都还不太清楚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约束。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我国的能源稀缺(能源价格上涨)是个问题,但事实上我们的能源问题远远大于稀缺,因为还要加上大规模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随着能源生产成本的上升和能源价格的上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结合环境气候问题,能源和环境约束将会使经济增长受阻。
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经济可以持续发展的时间,还有我们的下一代可以分享多少财富和增长的果实。
尽管我们相信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政治稳定,应该可以解决经济增长中出现的问题,保持稳定快速的经济增长。
但是,能源资源稀缺,以及威胁日益增大的环境污染,却开始引发了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呼声。
那么,减低经济增长速度将会面临什么问题?面对人口的压力,我们必须保持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不断扩大,但经济增长和人口又面临着能源和环境的压力。
因此很明显,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预测并没有将能源和环境作为约束条件。
当一个国家从贫穷向富裕过渡时,经济增长需要最快,就业扩张需要最快,财富堆积需要最快。
因此,短期与长期的选择的结果往往是短期比长期重要,能源与环境资源通常无法得到战略上的考虑和保护。
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特征是,人们竭尽全力使用能源,如果有政府的帮助,就会竭尽全力使用低价能源,从而加速能源消费,造成能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强调科学发展观。
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探索过程应该是能源改革的过程。
与其他改革一样,我国能源改革是渐进性改革,但大多时候是属于被动的渐进性改革,因为都是出现问题才去改,或者矛盾积累过多,或者已经到不改革不行了才改。
即使改革,常常是幅度尽量小,或者比预期小。
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能源价格改革缓慢,且常常沦为被动的渐进性改革。
因为每次改革,政府都必须充分考虑所有的经济、社会、政治风险,才会确定改革和改革幅度。
但是,被动的渐进性改革是有成本的。
我国目前能源的矛盾基本上集中在能源价格,能源价格改革缺位已经在影响社会和谐、经济运行、宏观决策、节能减排、能源行业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等等。
科学发展观要求改变这一现状。
被动的渐进性能源价格改革的成本比较大。
能源既是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
现代社会中,它基本上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居民生活直接相关,导致了其重要性、复杂性和敏感性,改革过程中*林伯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邮政编码:361005,电子信箱:bqlin@xmu.edu.cn。
451存在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很多。
现实中,我们的能源价格改革常常会因为各种社会经济问题而淡化或搁浅,使改革因此丧失一些重要机会。
扭曲必然增加成本,主要是增加可持续发展的成本。
因为,如果没有可行的能源替代,不反映稀缺和环境成本的能源价格政策,将导致能源无效或低效使用,这意味着将来更高的能源价格,更多的排放,和更大的环境成本。
改革的时机很重要,可以影响改革效果和可接受程度,但是,我们需要强调,等待改革时机是相对的,除了改革时机本身的争议性,等待改革时机是个很不确定的事件。
对于能源价格改革来说,最好的时机是能源价格低廉的时候,现在看来,这个时候可能非常难等到,也很可能等不到了。
在新的战略转折点,谁能够占据新能源技术和低碳技术的制高点,谁就将主导未来全球的新一轮经济增长。
同样,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伊始,我国也将迎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机遇,这将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伟大时期。
为此,“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其中,节能减排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则被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科学发展是国家在全面了解和把握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情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方针,也给学术界提出了重要的理论研究课题。
陈诗一教授独立著作的《节能减排、结构调整与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以下简称《节能减排与发展方式转变》)一书从能源和环境的视角对我国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进行了初步回答,对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学理论内涵进行了新的探索,其出版可谓恰逢其时,因此,该书也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我的观察是,作者这几年在从能源和环境经济学视角探索我国经济转型和工业发展方式转变道路这一领域,勤奋耕耘成果颇丰,作为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总结,该专著应运而生。
笔者目睹了作者在能源和环境经济学领域的成长历程,深感欣慰,因此,欣然接受作者希望我能够为该书撰写书评的要求。
一、构建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学理论分析体系《节能减排与发展方式转变》开篇首章描绘了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学理论分析体系,以此作为全书内容提纲挈领的总领框架,从中引出各章节研究的具体问题、线索和思路。
我认为这应该是体现该书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
科学发展观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自然等各个方面。
从经济科学的视角看,科学发展可以体现为考虑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各种经济元素优化配置,以及各种经济政策综合实施的一个系统工程。
简单通俗地说,实现科学发展就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可持续方向转变。
那么,如何从经济学视角来讨论这种发展方式的转变呢?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作者将考察的视角集中在了全要素生产率(TFP)上,经济增长离不开要素的投入,投入要素可以通过水平扩张推动产出增长,表现为纯数量贡献;投入要素还可以通过流动重置和优化组合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体现为质量贡献,这种质量贡献在经济计量上可以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占产出增长的份额来表示。
如果要素数量贡献仍然大于质量贡献,那么这个经济体发展方式仍然是传统的;相反,如果质量贡献超过了纯数量贡献,则表明该经济体已经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跃升到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这和林伯强、牟敦国(2009)的观点如出一辙,即主流经济学关心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优化配置资源提高其利用效率以保持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
作者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反映了经济增长中“质”的部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
这里的难点是,全要素生产率不能直接获得,必须选择合适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度量。
传统研究往往只从劳动和资本这两个经典投入要素以及唯一的GDP产出指标入手来度量全要素生产率,很少考虑资源和环境因素,无视能源和污染对增长的影551响。
这背离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因为它恰恰是由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担忧所催生的,这样一个不全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度量值会误导我们对发展方式转变的判断。
正确的度量方法应该包容诸如能源、土地、环境污染等更多的投入要素和更多的产出指标,而且在处理不同要素时要能够合理反映它们不同的经济学特征,这样才能准确度量出全要素生产率,体现包容性增长的精神,为客观评价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科学的依据。
这是该书分析的基础。
作者总结现有文献,认为过去经济学家对能源变量的处理比较简单,通常把能源消耗看作新的投入要素,比如著名的KLEM模型。
环境污染变量在经济增长分析中的处理相对复杂,由于缺乏环境污染的市场定价,把污染计入生产成本比较困难。
因此,长期以来环境因素往往被研究者所忽视。
随着环境问题在经济发展研究中不可回避的共识渐强,许多文献开始把污染排放也作为投入要素来处置。
后来有些研究者发现了污染排放的产出特征,将其由投入要素改为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来处理,但是并没有和GDP等“好产出”进行区分处置。
直到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DDF)的环境规制行为分析模型(AAM)的提出,污染排放才不仅被看作副产品,而且被看作具有负外部性的“坏产出”以和“好产出”相区别,从方法论上第一次比较合理地拟合了环境因素的作用。
而且更重要的是,其在给定投入下尽可能增加“好产出”,且同时尽可能降低环境污染“坏产出”的思想正好使其成为从节能减排和低碳转型视角来分析科学发展的比较理想的经济学框架。
该书主要基于上述DDF-AAM框架,从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的经济学特征入手,试图解决其一直以来难以融入科学发展理论体系进行分析的难题,这是作者对经济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论突破的一个重要尝试。
这是一个兼容的科学发展理论分析体系,可以对多投入多产出进行分析,不仅如上所述可以纳入能源、土地等资源要素和环境因素进行分析,还可以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转变方式的其他一些基本要求诸如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开放等等都纳入该框架进行分析,该书对此也进行了部分尝试性的分析。
二、多角度探讨节能减排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题具体而言,《节能减排与发展方式转变》一书总共由十章内容构成,围绕节能减排促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从而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最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变的逻辑展开。
第一章除了初步勾勒出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学理论分析体系之外,还描述了中国的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演化历程,分析了传统增长模式的诸多弊端,由此引出当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
第二章通过历史数据来分析中国工业部门的经济转型情形。
该书选择工业部门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因为它是中国的主要能源消耗者和污染排放源,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在其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尤其突出。
作者在本章构造了38个工业两位数行业1980—2008年期间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库,该数据库是后面章节研究所依赖的主要信息源,也是该书的一大出彩之处。
第三章从环境变量作为投入要素的传统视角来进行增长核算分析,得出了生产率之外能源和资本要素驱动了改革开放期间中国工业增长的主要结论,劳动和污染排放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较低甚至为负。
作者认为不少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特征的重化工业行业仍旧处于要素投入推动的粗放型增长阶段,成为工业整体生产率进步的拖累。
第四章从节能减排视角研究结构调整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能够纳入能源和环境要素并克服传统方法弊端的新计量方法,对中国工业分行业经济发展中的结构调整效应进行了度量。
实证显示,节能减排能够助推结构调整,进而有效重置要素,推动生产要素从低效率行业向高效率行业流动,从而带动工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