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造福人类说课稿
17、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说课稿)-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17、科技发展造福人类说课目的本节课是2019年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第十七课,全文围绕着科技发展为人类带来的便利和影响展开,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并增强对科技的敬畏之心,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科技产品,同时还需要把握本节课的思政特色,理解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辩证关系。
教学内容及方法1. 人们的生活依赖科技产品•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科技产品,如手机、电视、电脑等,认识科技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讨论、教师举例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科技的进步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如方便交通、通讯、节省时间等;•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引出科技发展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在对比科技的好处和目的后,深刻体会到科技发展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人类生活需求。
2. 科技产品也存在一定的危害•通过示例、互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科技产品带来的不良影响,如沉迷于游戏、影响健康、隐私泄露等,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科技产品;•教师提出“科技进步、安全在先”的原则,引导学生警惕科技产品潜在的安全隐患,了解科技的责任和社会责任。
3.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关注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实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如人文关怀、环保、保护隐私等;•教师通过讲述科技企业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责任经验,使学生了解企业应该呈现的社会形象,懂得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并引导学生养成科技用品的正确使用方式。
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学生生活中接触的科技产品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互动环节,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对科技产品的功能和安全隐患进行讲解,教育学生科技进步、安全在先的原则,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科技产品;•要求学生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思考科技的发展,引导学生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科技发展造福人类》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科技发展造福人类》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是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课。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科技发展的历史、科技的未来趋势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图片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认识到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科技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技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科技产品有初步的了解。
但他们对科技发展的历史和未来趋势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认识还处于初步阶段,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操作来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学会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技、追求真理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科技发展的历程,科技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2.教学难点:科技发展的未来趋势,如何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科技发展的历程和成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科技产品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回答相关问题。
3.案例分析:展示一些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科技的作用和价值。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科技发展的未来趋势,以及如何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激发学生对科技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道德与法治《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三课时《科技让梦想成真》说课稿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科技让梦想成真》说课稿——《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三课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的第三课时《科技让梦想成真》。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本课的编写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主题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 5条"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本课从科学的求真精神人手,引导学生认识科技是人类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
在此基础上,以三次工业革命为线索,向学生介绍科技对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学生形成善用科技的意识。
学生可以通过了解人类在飞行方面的探索历程,认识到科技是人类实现梦想的重要力量。
本课共有三个话题的教学内容。
第一个活题"对世界的不断探索",以"目心说"、中外航海家的故事和"进化论"为典型事例,向学生展示人类有识之土迫求真理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让学生感悟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科学进取精神,第二个话题"科技改变世界",通过介绍三次工业命的突出成果,让学生明白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提醒学生辩证地看待科我的作用,形成"等用科技"的意识。
第三个话题"科技让梦想成真",选取人类的飞行梦为切入点,教导学生不仅要积极憧憬美好生活,编织梦想,还要以广博的科学知识、坚定的科学精神和开放的科学思想去实现梦想。
二、说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搜查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
科学技术造福人类说课稿

科学技术造福人类说课稿沤山小学考波桥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体验为基点,通过介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科学、爱科学的行为实践中。
教学设计力求使扎根在“生活体验”沃土中的自豪情感,在学生身上结出美丽的热爱科学之花!一、说教材《科学技术造福人类》是泰山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我们爱科学”的第1课。
这一课从科学技术的福音、科学技术的力量这两方面,通过了具体的事例,以体验为基点,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热爱科学之情,让他们为科技的发展感到自豪和骄傲。
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科学技术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科学技术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行为目标:激发学生的热爱科技之情,让他们为人类科技的进步感到自豪和骄傲。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热爱科技之情,让他们为人类科技的进步感到自豪和骄傲。
(三)、教时安排:一课时二、说学情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有一定的科技教育的基础,本单元承接小学其他年级,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较高的起点切入,把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产生的巨大生产力。
二、说教学方法“教”最终是为了达到“不教”(叶圣陶语)。
教师的教在于相机诱导,不在于全盘授予。
本教学设计以体验为基点,通过介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科学、爱科学的行为实践中。
教学设计力求使扎根在“生活体验”沃土中的自豪情感,在学生身上结出美丽的热爱科学之花!三、说学法课堂教学要做到教学同步,教学互动,师生互动。
学生学习要由过去旧式的“吸收---储存---再现”转向走“探索---转化---创造”的学习新路子。
为此,我指导学生用“明确目标要求——整体感知理线索——通过对比多思——课件结合多想象——课外实践炼能力”的方法来学习本课。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17《科技发展造福人类》说课稿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17《科技发展造福人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科技发展造福人类》这一课是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科技来造福人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改变,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善于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科技产品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他们对科技发展的全面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科技如何造福人类的理解也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从多个角度去认识科技发展的意义,并激发他们积极利用科技来造福人类的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科技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科技如何造福人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学生能够培养善于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利用科技来造福人类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科技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科技如何造福人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的意义,并激发他们积极利用科技来造福人类的意识。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思考、讨论和实践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案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科技产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教学活动一:观察和思考。
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案例,思考科技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教学活动二: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科技发展的认识和体会。
4.教学活动三:实践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利用科技产品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思考如何利用科技来造福人类。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科技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科技如何造福人类等内容,通过关键词和图示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科技造福人类》(第一课时)优秀说课稿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科技造福人类》(第一课时)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科技造福人类》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册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科技对环境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技知识,对科技产品有较高的兴趣。
但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全面认识还不够,对科技与环境、科技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还需进一步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以及科技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对科技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以及科技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科技对环境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科技产品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呈现几个关于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科技的作用,讨论科技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3.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科技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以及科技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分享与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提高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全面认识。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1-2课时说课稿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 8 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1-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是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展示了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和改变,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科技产品有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能够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但是,学生对于科技发展的利弊可能还没有深刻的认识,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认识科技发展的利弊。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对科技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科技发展的利弊以及如何正确看待科技发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科技产品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兴趣,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科技发展的利弊。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科技发展的看法和体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科技发展。
5.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科技发展的利弊,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利:方便快捷、提高生活质量弊:可能带来的问题正确看待科技发展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对科技发展的了解程度以及正确看待科技发展的能力。
8《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三课时(说课稿.) -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8《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三课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和贡献,激发学生爱国、敬业、乐观向上的精神;2.能够描述科技的发展历程以及科技的应用场景;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抽象、创新等能力。
二、教学重点1.科技对人类的影响;2.科技的发展历程;3.科技的应用场景。
三、教学内容1. 科技对人类的影响科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不仅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也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手段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
•交通工具:汽车、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的发明,让人类的出行变得更加快捷、便利,缩短了地球村的距离;•通讯工具:手机、电视、互联网等通讯工具的发明,让人们在信息时代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医疗技术:精准医疗、基因治疗等医疗技术,改善了人类的健康状况,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生产技术:自动化、机器人等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 科技的发展历程科技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
人们在掌握了火、轮、农业等基本手段后,开始利用工具和机械手段来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科技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蒸汽机、电气化技术、人造卫星等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兴起,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今科技的发展更加快速和多样化,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3. 科技的应用场景科技的应用场景无处不在,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生活场景:家庭娱乐、智能家居、在线购物等;•工作场景:生产制造、高新技术、人力资源等;•公共场景:智慧城市、交通运输、公共安全等。
除此之外,科技的应用还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环境、改善社会福利、推动创新发展等。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实践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和应用场景;2.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或实验验证,激发学生思考、发现、创新的能力;3.讨论式教学法:通过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等互动交流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表达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造福人类说课稿
沤山小学考波桥
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体验为基点,通过介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科学、爱科学的行为实践中。
教学设计力求使扎根在“生活体验”沃土中的自豪情感,在学生身上结出美丽的热爱科学之花!
一、说教材
《科学技术造福人类》是泰山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我们爱科学”的第1课。
这一课从科学技术的福音、科学技术的力量这两方面,通过了具体的事例,以体验为基点,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热爱科学之情,让他们为科技的发展感到自豪和骄傲。
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科学技术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科学技术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行为目标:激发学生的热爱科技之情,让他们为人类科技的进步感到自豪和骄傲。
(二)、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热爱科技之情,让他们为人类科技的进步感到自豪和骄傲。
(三)、教时安排:一课时
二、说学情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有一定的科技教育的基础,本单元承接小学其他年级,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较高的起点切入,把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产生的巨大生产力。
二、说教学方法
“教”最终是为了达到“不教”(叶圣陶语)。
教师的教在于相机诱导,不在于全盘授予。
本教学设计以体验为基点,通过介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科学、爱科学的行为实践中。
教学设计力求使扎根在“生活体验”沃土中的自豪情感,在学生身上结出美丽的热爱科学之花!
三、说学法
课堂教学要做到教学同步,教学互动,师生互动。
学生学习要由过去旧式的“吸收---储存---再现”转向走“探索---转化---创造”的学习新路子。
为此,我指导学生用“明确目标要求——整体感知理线索——通过对比多思——课件结合多想象——课外实践炼能力”的方法来学习本课。
五、说教学程序
有序、紧凑、合理,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所作的教学程序,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使其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这样设计本课的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回顾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在资料展示体验中引发情感萌动,提高道德认识
活动二、在小组讨论中激起情感波澜,陶冶道德情感
活动三:在新旧对比中强化情感体验,形成道德情感
三、主动探究。
在大力提倡“热爱科学”的今天,学习本课意义犹大。
在学习本课前,我让学生结合实际,通过家庭介绍了解科技的进步带来的变化,给新课教学铺垫更广阔的空间。
在新课教学时我让学生以“自愿组合、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讨论:科技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引导学生适当合理展开想象,自由地说自由地议,再选出小组代表进行辩论。
在学生充分地议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纳整理,最后用课件出示两者关系,让学生加以对比。
六、说板书设计
科学技术造福人类
科技:提高了生产效率
提高了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