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检查
临床 脑脊液 检验 标准
临床脑脊液检验标准一、颜色和透明度脑脊液的颜色应呈现无色或轻微黄色。
透明度应清晰,无浑浊或沉淀物。
二、压力测定脑脊液的压力应在正常范围内,通常为0.69-1.96kPa(70-200mmH₂O)。
压力过高或过低可能提示颅内压异常。
三、细胞计数和分类脑脊液中的细胞计数应在正常范围内,通常为(0-5)×10⁶/L。
细胞分类应包括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异常的细胞计数和分类可能提示感染、炎症或其他病理情况。
四、蛋白质测定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应在正常范围内,通常为0.15-0.45g/L。
蛋白质含量升高可能提示炎症、感染或其他病理情况。
五、葡萄糖测定脑脊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应在正常范围内,通常为2.5-4.5mmol/L。
葡萄糖含量降低可能提示感染、炎症或其他病理情况。
六、氯化物测定脑脊液中的氯化物含量应在正常范围内,通常为120-130mmol/L。
氯化物含量降低可能提示结核性脑膜炎等疾病。
七、细菌学和真菌学检查脑脊液应进行细菌学和真菌学检查,以排除感染性疾病。
通过培养和涂片等方法,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或真菌感染。
八、寄生虫和包囊虫抗体检查对于疑似寄生虫感染的患者,应进行寄生虫和包囊虫抗体检查。
通过检测抗体水平,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寄生虫感染。
九、免疫学检查脑脊液的免疫学检查可以用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免疫状态。
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补体等指标,可以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十、肿瘤细胞检查对于疑似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患者,应进行肿瘤细胞检查。
通过检测脑脊液中的肿瘤细胞,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脑脊液实验室检查
02
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的方法
腰椎穿刺术
01
定义
腰椎穿刺术是一种通过腰椎间隙插入针头抽取脑脊液的方法。
02 03
操作步骤
在无菌条件下,患者取侧卧位,背部与床面垂直。选择腰椎间隙,局部 消毒后,用带针芯的穿刺针穿透皮肤和椎间韧带,进入蛛网膜下腔,抽 出针芯,缓慢抽取脑脊液。
注意事项
腰椎穿刺术是一种有创性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如颅内压 升高、脊柱畸形等。术后需平卧4-6小时,以防低颅压头痛。
小脑延髓池穿刺术
定义
小脑延髓池穿刺术是一种通过枕骨大孔穿刺小脑延髓池抽取脑脊液的方法。
操作步骤
在无菌条件下,患者取侧卧位,头部前屈。选择枕骨大孔部位,局部消毒后,用带针芯的穿刺针穿透皮肤、肌肉和椎 骨,进入小脑延髓池,抽出针芯,缓慢抽取脑脊液。
注意事项
小脑延髓池穿刺术风险较高,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如脊柱畸形、颈椎外伤等。术后需平卧2-4小 时,以防低颅压头痛。
04
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细胞计数
正常值一般在(0-8)×10^6/L,若 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提示存在中枢神 经系统感染、肿瘤、脑出血等疾病。
葡萄糖测定
正常值一般在2.8-4.5mmol/L,若葡 萄糖含量降低,可能提示细菌性脑膜 炎或真菌性脑膜炎。
蛋白质测定
正常值一般在0.15-0.45g/L,若蛋白 质含量升高,可能提示炎症、肿瘤或 脑脊液循环障碍。
差。
检查后的护理与观察
休息观察
患者在接受脑脊液检查后应卧床休息,观察是否有头痛、恶心、 呕吐等不适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饮食护理
患者在检查后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过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免 加重身体负担。
《诊断学》第9版课件—脑脊液检测
3.凝固性 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纤维蛋白原浓度有关。 当脑脊液蛋白质浓度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 (1)化脓性脑膜炎病人脑脊液在1~2小时内呈块状凝固。 (2)结核性脑膜炎病人脑脊液在12~24小时内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 (3)神经梅毒病人脑脊液可有小絮状凝块。 (4)蛛网膜下隙梗阻病人的脑脊液呈黄色胶样凝固。脑脊液同时存在胶样凝固、黄变 症和蛋白质-细胞分离(蛋白质明显增高,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的现象,称为FroinNonne综合征,这是蛛网膜下隙梗阻的脑脊液特点。
3.氯化物 (1)氯化物降低 ➢ 细菌或真菌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结核性和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急性期、慢性感染的急性发作
期,其中以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氯化物降低最明显 ➢ 在细菌性脑膜炎的后期,由于脑膜有明显的炎症浸润或粘连,局部有氯化物附着,使脑脊液
氯化物降低,并伴有蛋白质明显增高 ➢ 呕吐、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病人,由于血氯降低,其脑脊液氯化物浓度亦降低 (2)氯化物增高:主要见于尿毒症、肾炎、心力衰竭、病毒性脑膜炎或脑炎病人。
2.脑脊液标本采集的时机 不同疾病的脑脊液标本采集时机对诊断的影响较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而诊断性穿刺时机的选择一般由有经验的医生来决定。
3.注意事项 (1)腰椎穿刺前一定要向病人解释穿刺的目的、意义和风险,强调医患合作的重要性,必要时使 用镇静剂。 (2)脑脊液标本采集有一定的创伤性,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时 避免损伤微血管。
《诊断学》第9版课件—脑脊液检测
主讲人:XXX
脑脊液(CSF)是充满各脑室、蛛网膜下隙和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其中大约70% 来自脑室脉络丛的主动分泌和超滤,其余30%由室管膜和蛛网膜下隙产生,通过蛛网膜绒毛回吸 收入静脉。
脑脊液检查
检查内容
(一)一般性状检查 亦称理学检查( physical examination ),其内 容包括: 1.颜色(color):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 病理状态下可有如下改变: (1)红色:提示脑脊液中含有一定量血液, 主要见于穿刺损伤所致出血、蛛网膜下腔或脑 室出血。前者红色逐渐变淡,离心后红细胞全 部沉至管底,上清液则无色透明。如为蛛网膜 下腔或脑室出血,则三管均呈一致的红色,离 心后上清液呈淡红色或黄色。
(3)蛛网膜下腔梗阻:椎管内梗阻(炎症、 肿瘤、外伤、粘连等)时,使CSF蛋白质吸收 障碍,含量增高。梗阻严重时,可高达30g/L 以上。 (4)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脑脓肿 及颅内血肿等,因脑脊液循环障碍,使蛋白质 吸收减少而增高。 (5)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伴血脑屏障 通透性增加:如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慢 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神经梅毒、 多发性硬化症、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
适应证、禁忌症及标本采集
一、适应证: 1、脑膜刺激征阳性(颈强直、Kernig/s sign、 Brudzinski/s sign)。 2、疑有颅内出血。 3、疑有脑膜白血病或脑膜癌病。 4、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等症状和 体征而原因未明者。
二、禁忌症 1 、有明显颅内高压症状(剧烈头痛,吐射样呕吐, 视神经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 2 、有颅后窝占位性病变或伴有脑干症状(瞳孔改 变如散大、缩小、不等大)、球麻痹(眼外肌麻痹致 眼球运动障碍及上睑下垂)者。 3 、病人处于休克、极度衰竭或濒危状态及局部皮 肤有炎症时。 对颅内压明显增高者,如必须检查,应先采取降压 措施,待颅内压降低后再进行检查,并缓慢采取少量 脑脊液,以免发生脑疝。
临床意义:CSF蛋白质增高见于: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如化脓性 脑膜炎时显著增加,定性为3+-4+,定量多为110g/L,最高可达50g/L;结核性脑膜炎中度增 加,定性多为2+-3+,定量多为0.5-5g/L,可高 达10g/L;病毒性脑膜炎轻微增加,定性常为 ±-+,定量多为<1g/L。 (2)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性脑脊液 使蛋白含量增高,常见于高血压合并脑动脉硬 化,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动脉炎、血液 病及脑肿瘤等。
脑脊液检查
感染性 细菌 病毒 支原体 非感染性 外伤 化学刺激 肿瘤 风湿
检查内容
一般性状检查 化学检查 显微镜检查 细菌学检查
一般性状检查
漏出液 渗出液
颜 色
透明度 比 重
淡黄色
清晰透明 小于1.018 不易凝固
黄色或其他颜色
呈不同程度混浊 大于1.018 易自行凝固
显微镜检查-细胞学检查
细胞计数
正常无RBC,有少量WBC 穿刺外伤RBC:WBC=700:1 参考值
成人 (0~8)×106/L 儿童 (0~15)×106/L
细胞分类
正常为淋巴、单核细胞(3:1)
显微镜检查-细胞学检查 Clinical significance
CNS感染性疾病
CNS肿瘤性疾病
脑寄生虫病
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均匀血性,RBC/WBC,N 出血>2~3d,吞噬细胞
显微镜检查-细菌检查
直接涂片或离心沉淀薄涂片 培养/接种
疑为
化脑→G染色,镜检
结脑→静置24h,薄膜涂片抗酸杆菌染色
隐脑→涂片+印度墨汁染色,见未染色的荚膜
常见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表7-1
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
正常含量极微(血脑屏障),大部分为白蛋白
病理增加,为球蛋白
蛋白定性试验(Pandy试验)
正常:阴性/弱阳性(>0.25g/L) 参考值:腰椎穿刺 0.15 ~0.45g/L
蛋白定量
2022年医学专题—脑脊液检验-2
炎脑脊液LDH无明显减低甚至进一步增高。因此,测定脑脊液LDH变 化可作为判断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和预后的指标(zhǐbiāo)。
脑脊液中LDH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血脑屏障受损时,脑脊液 中LDH同工酶以LDH2、LDH3增高为主,如粒细胞增加则以LDH4、 LDH5增高为主。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四页。
(2)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细胞数中度增高,多不超过500X106/L。在发病初期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数天后中性粒细胞迅速下降(xiàjiàng)转变 为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特点是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同时存在。
第三十页,共四十四页。
(3)病毒性脑炎、脑膜炎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四页。
三、脑脊液检查临床应用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拟
诊为脑炎或脑膜炎的患者,通过(tōngguò)腰椎穿刺观察脑脊液压力,
留取脑脊液标本进行理学检查、显微镜检查、化学检查、免疫
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查,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
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四页。
2、细胞分类(cell differential count):
正常脑脊液中主要为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两者约为7:3,可含极少中性粒细胞。偶尔 (ǒu ěr)可见软脑膜和蛛网膜细胞、室管膜细胞、脉络膜细胞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四页。
临床意义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可分为急性(jíxìng)炎症渗出期、亚急性(jíxìng)增殖期和修复期。 在急性(jíxìng)炎症渗出期呈粒细胞反应; 亚急性(jíxìng)增殖期呈激活淋巴细胞或单核吞噬细胞反应; 修复期则呈淋巴细胞反应。
脑脊液检查与分析
腰穿注意事项
是否腰穿?
应通过观察病人意识、精神状况、眼底、生命体征等疾病发 生发展过程并结合CT/MRI影像学检查综合考虑
如有颅压高,且估计为脑弥漫性病变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为进一步诊治,可以按下列方法慎重穿刺:
◆ 穿刺前半小时内先脱水 ◆ 穿刺时选细针,成功后退出针芯至针尾后迅速接测压表 ◆ 测压表连针身一起迅速拔出,针眼用消毒方纱压迫 ◆ 取测压接管内的脑脊液送检 ◆ 操作要快速,并严密观察病人的情况 ◆ 术后根据压力情况调整医嘱,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脑脊液中葡萄糖降低较有意义,见于
●化脓菌、结核菌、真菌性脑膜炎时,被破坏的脑膜细胞释放出葡萄糖 酵解酶,将糖酵解为乳酸,使糖含量降低;感染可引发中枢神经系统代 谢改变,其代谢产物抑制了血脑屏障的膜携带运转功能,使从血液进入 脑脊液的葡萄糖量减少 ●癌肿,尤其是脑膜癌病,由于癌细胞代谢活跃,可将葡萄糖迅速酵解; 而癌细胞本身就能使碳水化合物发生不正常代谢,并可以阻止糖通过血 脑屏障。癌肿转移时,糖含量可降至零 ●脑的囊虫病、血吸虫病、肺吸虫病、弓形体病等寄生虫感染 ●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血糖症如胰岛细胞瘤、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过量 等均可致脑脊液糖含量降低 ●其它如神经梅毒、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中枢神经系统结节病、鼻 咽癌、高颈位脊髓病变的深度X线或60Co放射治疗,或脑脊液留置太久 等,均可引起脑脊液糖降低
脑脊液检查在临床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中枢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有极其 重要的意义
腰椎穿刺术
临床上采集脑脊液最常用、最安全的方法 侧卧位腰椎穿刺术
手术程序:摆体位—选穿刺点—消毒铺巾—皮内皮下及韧带 浸润麻醉—进针(切口朝上,针身垂直脊背平面略向患者头端方向
缓进,针穿黄韧带及硬脊膜时有落空感,再进少许,逆时针转动针身 90°使针尖切口朝向患者头部,拔针芯脑脊液滴出。如无液体滴出,
脑脊液送检规范标准最新
脑脊液送检规范标准最新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是存在于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的无色透明液体,其送检对于诊断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脑脊液送检的最新规范标准:一、样本采集1. 采集前应确保患者处于平静状态,避免情绪波动或身体活动影响样本质量。
2. 采集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使用一次性无菌腰椎穿刺针。
3. 采集量一般为10-20毫升,分装至两个无菌试管,一个用于生化和细胞学检查,另一个用于微生物学检查。
二、样本处理1. 采集后立即送检,避免样本暴露于室温过长时间,以免影响细胞活性和生化成分。
2. 如不能立即送检,应将样本置于2-8°C冷藏,但不宜超过2小时。
3. 避免剧烈摇晃或离心,以免破坏细胞形态。
三、样本检测1. 细胞计数:评估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和分类。
2. 生化分析:检测蛋白质、葡萄糖、氯化物等含量。
3. 微生物学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等。
4. 免疫学检测:如有必要,进行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检测。
四、结果解读1. 结果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2. 注意区分生理性变化和病理性变化,避免误诊。
五、质量控制1. 实验室应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体系。
2. 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检测技能和质量意识。
六、安全措施1. 严格遵守生物安全规范,防止交叉感染。
2. 处理样本时,工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3. 废弃物应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置。
七、记录和报告1. 详细记录样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采集时间等。
2. 报告应清晰、准确,包含所有检测项目的结果及必要的解释说明。
八、患者指导1. 向患者解释脑脊液检查的目的、过程及可能的风险。
2. 提供术后护理指导,如需要时指导患者如何缓解穿刺部位的不适。
以上规范标准旨在确保脑脊液送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脑脊液检查篇
第四章脑脊液检查一、概述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是一种分布于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内的比重为1.005的无色透明细胞外液,95%的脑脊液在侧脑室形成(部分为主动分泌),成人脑脊液总量为110~200ml(平均130ml),平均日产量约520ml。
脑脊液主要是由血循环经脑脉络膜丛和脑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滤过而生成的血浆超滤液,与血浆相比,其蛋白、脂质与钙含量较低,而氯化物、叶酸与镁的含量较高。
在血、脑脊液和脑之间分别存在血-脑脊液屏障和脑脊液-脑屏障,统称为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
脑脊液循环(人体第三循环)通路为:从大脑半球深处的两侧脑室经室间孔(Monro氏孔)进入相邻间脑的第三脑室,向后经中脑导水管(Sylvius氏管)通向桥延脑背方的第四脑室,最后经四脑室外侧孔(Luschka氏孔)和正中孔(Magendie氏孔)流至各脑池和脊髓蛛网膜下腔。
脑脊液的回吸收主要由突入脑上矢状窦的蛛网膜颗粒(Parchioni颗粒,约占80%)和脊髓静脉的蛛网膜绒毛实现,也存在经室管膜、脑和脊髓软膜以及沿脑和脊神经鞘进入淋巴管和血管周围间隙的少量吸收途径。
脑脊液的作用有:缓冲外力对脑、脊髓、神经根等的影响;调节颅内压力和平衡脑血流量,在容积固定的骨性颅腔中,各占一定比例的脑组织、血液和脑脊液在一定范围内可相互调节平衡;充当清除中枢神经系统某些新陈代谢产物与毒素的媒介;营养脑神经。
近年来,随着基础与临床医学在生化学、细胞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迅速发展,脑脊液检查在临床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穿刺方法(一)腰椎穿刺术临床上采集脑脊液最常用、最安全的方法为侧卧位腰椎穿刺术,手术程序为:摆体位,选穿刺点,消毒操作进针,取脑脊液送检,术后医嘱与观察护理。
患者一般左侧卧位,低头弯腰屈髋抱膝,术者取其双侧髂嵴上缘连线与脊柱中线交点即第3~4腰椎间隙为穿刺点,常规消毒带手套铺孔巾,1~2%普鲁卡因(皮试)或0.25~0.5%利多卡因约2ml在穿刺点做皮内、皮下及韧带浸润麻醉。
《脑脊液常规检查》课件
处理过程中需要保持无菌操作 ,以避免污染。
处理后的脑脊液样本应尽快送 至实验室进行检查,以获得准
确的结果。
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细胞计数、蛋 白质测定、糖测定、氯化物测定等。
氯化物测定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氯化物 含量,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代谢性疾病 或酸碱平衡紊乱等疾病。
糖测定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糖含量,有 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或低血糖等疾 病。
细胞计数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白细胞数 量,以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或感染。
蛋白质测定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蛋白质 含量,有助于判断脑脊液的渗出和漏出 。
03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临床应 用
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膜炎
脑脊液常规检查可检测到 白细胞计数升高,尤其是 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可 能存在脑膜炎。
脊柱病变
如果患者存在脊柱病变,如脊柱骨折、脊柱肿瘤等,进行 脑脊液常规检查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导致感染等并发症。因 此,这类患者应避免进行此项检查。
05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未来发 展与展望
脑脊液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
01
基因测序技术能够检测脑脊液中 的基因突变,有助于诊断和预测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瘤、神经退 行性疾病等。
诊断颅内肿瘤
脑癌
脑脊液常规检查可发现肿瘤细胞,有助于诊断脑癌。同时,脑脊液压力和成分的 变化也可提供线索。
转移性肿瘤
对于疑似转移性肿瘤的患者,脑脊液常规检查可检测到肿瘤细胞,有助于确定肿 瘤的原发部位。
04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注意事 项与禁忌症
注意事项
01
检查前准备
在进行脑脊液常规检查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用药情况,特别是
长期使用的药物。此外,患者应避免在检查前进行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
脑脊液常规检查课件
脑脊液细胞计数异常
总结词
脑脊液细胞计数异常是指白细胞计数超过正常范围,可能由感染、肿瘤、自身免 疫性疾病等引起。
详细描述
白细胞计数增多常见于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而计数减少则可能与免疫缺陷 、放射治疗等有关。同时,红细胞计数增多提示出血,肿瘤细胞计数增多则提示 肿瘤可能性。
脑脊液生化指标异常
总结词
新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检测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检测技 术在脑脊液常规检查中得到广泛 应用,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生物标志物检测
通过检测脑脊液中的生物标志物, 有助于更早地发现神经系统疾病,
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为脑脊液常 规检查提供了新的手段,有助于 发现遗传性疾病和个性化治疗。
目的
通过脑脊液常规检查,可以了解 脑脊液的成分变化,协助诊断中 枢神经系统疾病,评估病情和预 后。
脑脊液的产生与循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产生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每天 约产生1000-1500ml。
循环
脑脊液通过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 腔内的脉络丛进行循环,最后通过蛛 网膜颗粒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脑脊液的生理作用
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
01
在采集脑脊液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以减少感染
的风险。
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监测
02
在采集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
呼吸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03
在采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的血管、神经等组织,以
免造成不必要的并发症。
检查后的护理与观察
手术治疗
探索手术治疗对脑脊液循环的影响,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健康评估》脑脊液、浆膜液及生化的检查教案
《健康评估》脑脊液、浆膜液及生化的检查教案第一章:脑脊液检查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脑脊液的正常成分和主要功能。
使学生掌握脑脊液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培养学生对脑脊液检查操作的基本技能。
1.2 教学内容脑脊液的正常成分和主要功能脑脊液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脑脊液检查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脑脊液的正常成分和主要功能,脑脊液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实践操作法:演示脑脊液检查的操作步骤,学生分组练习。
第二章:浆膜液检查概述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浆膜液的正常成分和主要功能。
使学生掌握浆膜液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培养学生对浆膜液检查操作的基本技能。
2.2 教学内容浆膜液的正常成分和主要功能浆膜液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浆膜液检查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浆膜液的正常成分和主要功能,浆膜液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实践操作法:演示浆膜液检查的操作步骤,学生分组练习。
第三章:脑脊液生化检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脑脊液生化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使学生掌握脑脊液生化检查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2 教学内容脑脊液生化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脑脊液生化检查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脑脊液生化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实践操作法:演示脑脊液生化检查的操作步骤,学生分组练习。
第四章:浆膜液生化检查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浆膜液生化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使学生掌握浆膜液生化检查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2 教学内容浆膜液生化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浆膜液生化检查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浆膜液生化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实践操作法:演示浆膜液生化检查的操作步骤,学生分组练习。
第五章:脑脊液和浆膜液生化检查在临床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脑脊液和浆膜液生化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使学生掌握脑脊液和浆膜液生化检查结果的解读和分析。
5.2 教学内容脑脊液和浆膜液生化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脑脊液和浆膜液生化检查结果的解读和分析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脑脊液和浆膜液生化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脑脊液检查及临床意义Ppt
• 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加,提示患者血 脑屏障受破坏,常见于脑、脊髓及脑膜的 炎症、肿瘤、出血等以及脑软化、脑退化 性疾病、神经根病变和引起脑脊液循环梗 阻的疾病等,当脑脊液中蛋白质在10 g/L 以上时,流出后呈黄色胶冻状凝固,而且 还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是蛛网膜下腔梗 阻性脑脊液的特征。
网膜形成,取此膜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阳性率较高。
(3)凝块或薄膜:收集脑脊液于试管内,静置12~24小时,正常脑脊液不形成薄膜、凝块和沉淀物。 脑脊液中白细胞如超进300×106 / L时可变为混浊; ③ 修复期呈淋巴细胞反应。
• 1.一般性状检查 采用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可提高检出率。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此时脑脊液细胞病理学变化分三个不同时期: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此时脑脊液细胞病理学变化分三个不同时期: 采用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可提高检出率。
脑脊液检查及临床意义Ppt
一、适应证和标本采集
•
1.适应证
•
① 有脑脊膜刺激症状时可检查脑脊液协助诊断。
•
② 疑有颅内出血时。
•
③ 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等症状和体征而
原因不明者。
•
④ 疑有脑膜白血病患者。
•
⑤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椎管内给药治疗、手术前
腰麻、造影等。
•
要严格掌握禁忌证、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做眼底
• ② 黄色:可因出血、梗阻、郁滞、黄疸等引起。 陈早性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由于红细胞缺乏 蛋白质和脂类对膜稳定性的保护,很易破坏、溶 解、出血4~8 小时即可出现黄色。停止出血后, 这种黄色仍可持续3 周左右。椎管梗阻如髓外肿 瘤,格林-巴利综合征,当脑脊液医学教育 网收集 整理蛋白质量超过1.5 g/L 时,颜色变黄,其黄色 程度与蛋白质含量呈正比。化脓性脑膜炎、重症 结核性脑膜炎时,因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 而呈淡黄色或黄色。
脑脊液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解读
01
02
03
红细胞计数
正常值范围为0-8/μL,若 超出正常范围,提示可能 存在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 出血。
白细胞计数
正常值范围为0-5/μL,若 增高,提示可能存在脑膜 炎、脑膜癌等感染或肿瘤 疾病。
蛋白定量
正常值范围为0.150.45g/L,若增高,提示 可能存在脑膜炎、脑肿瘤 、脑梗塞等疾病。
多发性硬化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IgG指数升 高。
视神经脊髓炎
脑脊液IgG指数升高,可发现IgG鞘内 合成。
诊断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脑萎缩
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正常,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脊髓病变
脑脊液外观、颜色、透明度及压力等指标可出现异常,细胞计数和蛋白质含量可出现异常。
04
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结果解 读
脑脊液的收集与处理
脑脊液收集后应立即进行处理, 包括离心、取样、检测等步骤。
离心是将脑脊液中的细胞和杂质 去除,取样是将需要的部分取出
用于检测。
检测项目包括常规、生化、免疫 学、细胞学等,根据具体情况而
定。
03
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的临床 应用
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膜炎
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升高,病原学检测可发现病原体,如细菌 、病毒等。
脑脊液免疫学检查结果解读
IgG指数
用于鉴别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是来自脑实质还是血液。正常值范围为0.7-1.0,若高于 正常值,提示可能存在多发性硬化等疾病;若低于正常值,提示可能存在脑外伤、脑肿
瘤等疾病。
寡克隆带检测
用于诊断多发性硬化的特异性指标,若阳性,提示可能存在多发性硬化。
其他特殊检查结果解读
饮食注意
《脑脊液检测》课件
脑脊液的生理作用
保护大脑和脊髓:脑脊液填充在脑和脊髓周围的空隙中,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 营养供应:脑脊液中含有营养物质,可以供给大脑和脊髓。 废物清除:脑脊液可以带走大脑和脊髓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维持脑压:脑脊液可以维持脑压的稳定,防止脑组织受到损伤。
脑脊液检测的意义
诊断神经系统疾 病:如脑炎、脑 膜炎、脑肿瘤等
脑脊液检测结果的判读与临床意义分析
脑脊液检测结果包括细胞计数、蛋白质含 量、葡萄糖含量等
葡萄糖含量异常可能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代谢性疾病等
细胞计数异常可能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肿瘤等疾病
脑脊液检测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 学检查等综合分析
蛋白质含量异常可能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脱髓鞘疾病等
脑脊液免疫学检查:通过 免疫学方法检测脑脊液中 的抗体、补体等免疫成分
脑脊液分子生物学检查:通 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脑脊 液中的基因、RNA等分子
脑脊液检测的临床 应用
脑脊液检测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脑脊液检测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脑脊液检测可以检测出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生物标志物 脑脊液检测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神经系统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脑脊液检测可以辅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
脑脊液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脑脊液检测可以检测到感染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 脑脊液检测可以提供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依据 脑脊液检测可以评估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 脑脊液检测可以指导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方案
脑脊液检测在其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脑炎:通过检测脑脊液中的白 细胞、蛋白质和葡萄糖水平, 可以诊断脑炎
04
脑脊液的蛋白质含量:正常范围为1545mg/dL,异常可能提示疾病
脑脊液影像学检查
目 录
• 脑脊液影像学检查概述 • 脑脊液影像学检查的方法与技术 • 脑脊液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 脑脊液影像学检查的局限性 • 脑脊液影像学检查的未来展望
01
脑脊液影像学检查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脑脊液影像学检查是一种通过观 察脑脊液循环和流动情况,评估 脑部结构和功能的医学检查方法 。
评估脑部损伤程度
要点一
颅脑损伤
脑脊液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颅脑损伤的程度,帮助判断病 情和治疗方案。
要点二
脊髓损伤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脑脊液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脊髓受损 部位和程度。
辅助诊断神经系统疾病
多发性硬化
通过观察脑脊液中免疫指标的变化,有 助于辅助诊断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系统疾 病。
VS
神经退行性疾病
超声波检查
总结词
实时、无创、无辐射、低成本
详细描述
超声波检查利用高频声波显示脑部结构,具有实时、无创、 无辐射、低成本的特点,常用于脑部肿瘤、脑血管疾病和新 生儿脑发育情况的筛查。
03
脑脊液影像学检查的临床 应用
诊断脑部疾病
脑肿瘤
脑出血
通过脑脊液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脑肿 瘤的存在,并对其位置、大小和形态 进行评估,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
总结词
无辐射、高分辨率、多角度成像
详细描述
核磁共振成像பைடு நூலகம்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使体内的 氢原子发生共振,从而产生信号,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并可以从多个角 度观察脑部结构。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总结词
快速、无创、高空间分辨率
详细描述
计算机断层扫描利用X射线对头部进行多角度扫描,生成脑部的二维图像,具有 快速、无创、高空间分辨率的特点,常用于脑部急性出血或颅骨骨折等疾病的诊 断。
脑脊液检查的意义与结果解读
脑脊液检查的意义与结果解读脑脊液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手段,通过分析脑脊液中的成分和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一些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
本文将就脑脊液检查的意义和结果解读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检查方法。
一、脑脊液检查的意义脑脊液位于脑脊液腔内,它与脑组织密切相关,对神经系统的功能有重要的影响。
脑脊液检查主要通过采集腰椎穿刺时的脑脊液样本,来评估患者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具体来说,脑脊液检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1. 诊断疾病:脑脊液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多种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如脑膜炎、脑脊髓炎、脑肿瘤等。
通过分析脑脊液中的细胞、蛋白质、糖类等指标,医生可以鉴定出病原体感染和炎症反应的存在,确定病因,进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 观察疾病进展:脑脊液检查可以提供一系列指标,帮助医生判断神经系统疾病的进展情况。
例如,在脑脊液中发现恶性细胞可以提示脑膜瘤的恶化;脑脊液中的蛋白质指标变化可以反映炎症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3. 评估治疗效果:脑脊液检查可作为治疗效果的监测手段之一。
通过定期检测脑脊液中炎性指标的变化,如白细胞计数、蛋白质水平等,医生可以判断治疗是否奏效,进而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二、脑脊液检查的结果解读脑脊液检查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检查方法,结果需要经过专业的化验和解读。
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脑脊液检查指标及其结果解读:1. 糖类:正常情况下,脑脊液中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其浓度应与血液中的糖浓度相似。
如果腰椎穿刺后检测到脑脊液中糖类浓度异常降低,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
2. 蛋白质:正常脑脊液中的总蛋白质浓度较低,通常小于0.45g/L。
若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升高,可能暗示存在炎症或神经系统疾病。
3. 白细胞:正常脑脊液中的白细胞数目较少,通常为0-5个/μL。
如果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可能提示患者存在感染或炎症。
4. 形态学检查:通过显微镜下观察脑脊液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恶性细胞、结核杆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检验项目
(四)细菌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 直接涂片或离心沉淀取沉淀物制成薄涂片 疑为化脓性脑膜炎, 疑为化脓性脑膜炎,作革兰染色后镜检 疑为结核性脑膜炎,将脑脊液静置24小时取所形成 疑为结核性脑膜炎,将脑脊液静置24小时取所形成 24 的薄膜, 的薄膜,涂片作抗酸染色镜检 疑为隐球菌脑膜炎,则在涂片上加印度墨汁染色, 疑为隐球菌脑膜炎,则在涂片上加印度墨汁染色, 可见未染色的荚膜 培养或动物接种法 (九)常见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表4-4-2 P337 常见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二、检验项目
2、透明度:清澈如水:正常 透明度:清澈如水: 混浊: 混浊:细胞数增加 细菌繁殖 混浊的程度因疾病的轻重或性质不同而不同 细胞数轻度增多:日光微尘现象(病毒性脑膜炎、 细胞数轻度增多:日光微尘现象(病毒性脑膜炎、流行 性乙型脑炎) 性乙型脑炎) 细胞数中度增多:毛玻璃样混浊(结核性脑膜炎) 细胞数中度增多:毛玻璃样混浊(结核性脑膜炎) 细胞数显著增多:明显混浊(化脓性脑膜炎) 细胞数显著增多:明显混浊(化脓性脑膜炎)
总结
标本采集 一般性状检查 化学检查 显微镜检查 细菌学检查
正常脑脊液为何种颜色?病理情况下有几种颜色改变? 正常脑脊液为何种颜色?病理情况下有几种颜色改变? 各见于哪些疾病? 各见于哪些疾病? 正常脑脊液是否会发生凝固? 正常脑脊液是否会发生凝固?病理情况下有几种凝固形 式? 试述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及蛋白质升高的临床意义 试述脑脊液中葡萄糖正常值及降低的临床意义 试述脑脊液中氯化物正常值及降低的临床意义 试述正常成人脑脊液中细胞数及增多的临床意义 试述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的化学检查有何异常
一、标本采集
腰椎穿刺术 小脑延髓池穿刺: 小脑延髓池穿刺:蛛网膜下腔梗阻 脑室穿刺: 脑室穿刺:婴儿 穿刺成功后先测CSF压力,正常侧卧位压力为0.78穿刺成功后先测CSF压力,正常侧卧位压力为0.78CSF压力 0.78 1.76KPa(80— ),或40-50滴 若压力超过200 1.76KPa(80—180mmH2O),或40-50滴/分,若压力超过200 放出CSF的量不应超过2ml 留在三个无菌小瓶中, CSF的量不应超过2ml, mmH2O,放出CSF的量不应超过2ml,留在三个无菌小瓶中,每 瓶约1 瓶约1-2ml 第一瓶:因常混入血液, 第一瓶:因常混入血液,用作细菌学检查 第二瓶: 第二瓶:用作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第三瓶: 第三瓶:细胞学检查
二、检验项目
(三)显微镜检查: 显微镜检查: 细胞计数:正常CSF中无RBC, 细胞计数:正常CSF中无RBC,仅有少量白细胞 CSF中无RBC 参考值:成人(0-8)×106/L 参考值:成人( 儿童( 15) 儿童(0-15)×106/L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细胞增多
二、检验项目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化脓性脑膜炎:明显增加,数千× /L, 化脓性脑膜炎:明显增加,数千×106/L,中性粒细胞为 主 结核性脑膜炎:中度增加,不超过500×106/L,中性粒细 结核性脑膜炎:中度增加,不超过500× /L, 500 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同时存在 病毒性脑炎:轻度增加,不超过1000× /L, 病毒性脑炎:轻度增加,不超过1000×106/L,淋巴细胞 1000 为主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中度增加,淋巴细胞为主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中度增加,
二、检验项目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正常或稍高,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正常或稍高,淋巴细胞为主 如发现白血病细胞, 如发现白血病细胞,确诊脑膜白血病 脑寄生虫病:高,嗜酸性粒细胞为主 脑寄生虫病: 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见RBC、WBC、 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见RBC、WBC、N。如出血超过2-3 RBC 如出血超过2 天,可发现含有RBC或含铁血黄素的吞噬细胞 可发现含有RBC或含铁血黄素的吞噬细胞 RBC
二、检验项目
(二)化学检查: 化学检查: 1、蛋白质检查: 蛋白质检查: 蛋白定性试验(Pandy试验 试验) 蛋白定性试验(Pandy试验) CSF中蛋白质与石炭酸结合生成不溶性蛋白盐而出现混浊 CSF中蛋白质与石炭酸结合生成不溶性蛋白盐而出现混浊 或沉淀 参考值:阴性/ 参考值:阴性/弱阳性 蛋白定量试验 与生物碱等蛋白沉淀剂作用产生浑浊 参考值: 参考值: 0.20腰椎穿刺 0.20-0.45g/L 0.10小脑延髓池穿刺 0.10-0.25g/L 0.05脑室穿刺 0.05-0.15g/L
思考题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二、检验项目
4、压力: 压力: 压力升高: 压力升高: 颅内感染性病变(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颅内感染性病变(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颅内非感染性病变(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 颅内非感染性病变(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 颅外因素(高血压、动脉硬化) 颅外因素(高血压、动脉硬化) 压力降低: 压力降低: 脑脊液循环受阻 脑脊液流失过多 脑脊液分泌减少
二、检验项目
2、葡萄糖测定: 葡萄糖测定: CSF中葡萄糖来自血糖,约为血糖浓度的2/3(60%), CSF中葡萄糖来自血糖,约为血糖浓度的2/3(60%), 中葡萄糖来自血糖 2/3 其含量受血糖浓度、 其含量受血糖浓度、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脊液中糖分解速 度的影响。 度的影响。 参考值:2.5-4.5mmol/L 参考值:2.5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糖含量减少有重要的意义 化脓性脑膜炎:明显减少或缺如,敏感性55% 化脓性脑膜炎:明显减少或缺如,敏感性55% 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中度减少 脑膜白血病、梅毒性脑膜炎: 脑膜白血病、梅毒性脑膜炎:轻度减少
二、检验项目
3、凝固物: 凝固物: 正常CSF静置24h不会凝固,如果发生凝固, 正常CSF静置24h不会凝固,如果发生凝固,则为病理现 CSF静置24h不会凝固 凝固主要有三种形式: 象。凝固主要有三种形式: 蛛网样凝固:结核性脑膜炎(将CSF静置一夜,于液面形 蛛网样凝固:结核性脑膜炎( CSF静置一夜, 静置一夜 成纤细凝块,此膜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阳性率高) 成纤细凝块,此膜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阳性率高) 块状凝固:化脓性脑膜炎(CSF抽出1 2h形成明显凝块) 块状凝固:化脓性脑膜炎(CSF抽出1-2h形成明显凝块) (CSF抽出 形成明显凝块 胶样凝固:CSF浓缩(脊髓肿瘤、蛛网膜下腔梗阻) 胶样凝固:CSF浓缩(脊髓肿瘤、蛛网膜下腔梗阻) 浓缩
二、检验项目
(2)黄色:又称黄变症 黄色: 脑室、蛛网膜下腔出血,因为RBC溶解→Hb破坏 RBC溶解 破坏, 脑室、蛛网膜下腔出血,因为RBC溶解→Hb破坏,释放氧 Hb而产生黄变 化Hb而产生黄变 血清中胆红素超过256μmol/L CSF中胆红素超出过 256μmol/L或 血清中胆红素超过256μmol/L或CSF中胆红素超出过 8.6μmol/L,引起CSF黄染 8.6μmol/L,引起CSF黄染 CSF 椎管阻塞(如髓外肿瘤),多神经炎、脑膜炎时,由CSF 椎管阻塞(如髓外肿瘤),多神经炎、脑膜炎时, ),多神经炎 中蛋白含量升高(>1.5g/L) (>1.5g/L 中蛋白含量升高(>1.5g/L)而呈黄变症 乳白色:多因白细胞增多所致, (3)乳白色:多因白细胞增多所致,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 炎 棕色或黑色 见于中枢N系肿瘤, 或黑色: (4)棕色或黑色:见于中枢N系肿瘤,如脑膜黑色素瘤 绿色: (5)绿色:见于绿脓杆菌性脑膜炎
二、检验项目
3、氯化物检查: 氯化物检查: CSF中氯化物含量较血液高1/3 CSF中氯化物含量较血液高1/3 中氯化物含量较血液高 参考值:120— 参考值:120—130mmol/L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氯化物减少 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102mmol/L 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102mmol/L 化脓性脑膜炎:102— 化脓性脑膜炎:102—116mmol/L :102 低氯血症
二、检验项目
(一)一般性状检查: 一般性状检查: 1、颜色:正常为无色透明液体,病理情况下可呈现各种异常 颜色:正常为无色透明液体, 色泽 红色: (1)红色:常因出血引起 出血引起症状 穿刺损伤出血 脑室、蛛网膜 脑室、 下腔出血 穿刺过程 始→血, 后→无色 始→终, 均为血性 离心观察上清液 无色 黄色 镜检RBC 镜检RBC状态 RBC状态 正常形态 皱缩
二、检验项目
临床意义:蛋白含量增加: 临床意义:蛋白含量增加: 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 化脓性脑膜炎时, 化脓性脑膜炎时,蛋白质高度增加 结核性脑膜炎中度增加 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轻度增加 脑脊液循环障碍 脑部肿瘤 椎管内梗阻(脊髓肿瘤、蛛网膜下腔粘连) 椎管内梗阻(脊髓肿瘤、蛛网膜下腔粘连) 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 胶原血管疾病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
第四章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 排泄物、
第四节 脑脊液检测 Leabharlann 332诊断学 肾内科 赵学兰
2010.10
内容
标本采集 一般性状检查 化学检查 显微镜检查 细菌学检查
第四节 脑脊液检测
脑脊液(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是存在于脑室及 fluid,CSF) 蛛网膜下腔内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大约70% 70%来自脑室系统脉 蛛网膜下腔内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大约70%来自脑室系统脉 络膜丛的超滤和分泌, 络膜丛的超滤和分泌,其余由脑室的室管膜和蛛网膜下腔所产 生,通过蛛网膜绒毛回吸收入静脉。正常成人:90-150ml,新 通过蛛网膜绒毛回吸收入静脉。正常成人:90-150ml, 生儿:10-60ml。CSF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 生儿:10-60ml。CSF主要功能: • 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界损伤 • 调节颅内压力变化 • 供给脑、脊髓的营养物质,并运走代谢产物 供给脑、脊髓的营养物质, • 调节神经系统碱储量,维持正常PH值 调节神经系统碱储量,维持正常PH值 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