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师互动

合集下载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促进课堂互动?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促进课堂互动?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促进课堂互动?成立良好师生关系,促进课堂互动:教育专家视角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的基石,而积极的课堂互动则是学生深度学习的保障。

如何建立起良好师生关系,并以此为基础促进课堂互动,是每个时代教育工作者都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策略1. 坦诚关爱,建立信任基础教师要真诚地关爱学生,注重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眼神交流、微笑、鼓励等,可以建立亲近感和信任感。

2. 平等尊重,共同营造民主氛围师生之间应建立起平等尊重的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热情鼓励学生先发表观点,营造温馨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允许学生犯错误,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

3. 积极沟通,促进相互理解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状态,并及时给予回应和帮助。

热情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创造和谐良好的沟通氛围,可以促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4. 充分展现专业,树立榜样力量教师要展现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严谨的教学态度、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教学技巧,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

积极主动学习,持续提高专业能力,为学生树立榜样力量。

二、进一步促进课堂互动的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巧妙运用多媒体、游戏、案例等手段,使课堂充满活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参与度。

2. 问题导向,引导深刻思考教师要精心设计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分享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促使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培养和训练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丰富互动形式,拓宽参与途径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课堂活动,比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丰富课堂互动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参与的途径,积极主动发挥自己的才能。

4. 及时反馈,帮助和鼓励进步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针对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试论问题情境教学中的四性

试论问题情境教学中的四性
摘 要: 创设问 题情景, 实现师生互动, 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 一种手段。本文作者结合 自身的工作实
践, 就问题情景教学的新颖性、 双向性、 适应性、 灵活性作 了有理有据的探索。 关键词: 灌愉 互动 启发 中图分类号: C6 2. 4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637 一 324X(2( 6) 一 一 一 一 ) X 2 35 36 0 2
试论问题情境教学中的“ 四性”
SuP V I. 7 O SeP. 20 6 0
种双向交流与传统的单向传递有本质的差别, 前者, 教师是 学生的引路人, 后者, 教师是真理的化身。创设问题情境教 学是真正让学生“ 起来, 活” 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 高见” 。 教师也可发表见解 , 并非强求学生绝对接受, 师生之间允许 存在观点、 思维方法的分歧 , 相互驳斥甚至争辩均属正常。 比如我在上“ 法律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 这一节 时, 涉及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个人奖 励, 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 : 大学生张华为了救掏粪老人英勇 献身, 社会上对这一事情议论纷纷, 大家想一想, 张华这种行 为究竟值不值? 问题一提出, 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开来, 我 顿时灵机一动, 让学生开展一场辩论赛。正方:张华救老人 值;反方:张华救老人不值。然后 , 我让学生举手示意同意哪 一方观点, 结果很令我诧异, 赞成“ 张华救老人不值” 的学生 占了大多数。不过, 我当时并没有说什么。我想:他们一定 有自己的理由, 我让他们准备五分钟, 最后辩论开始了。正 方围绕着“ 张华救老人这种英勇献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应该得到发扬” 展开辩论。反方一位学生说, 国家培养张华 这样一个大学生付出了大量的财力、 物力, 而且毕业工作后 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虽然他英勇救老人这种献身精神 可敬可亲, 但从长远的意义来说太不值了。顿时, 我心里有

三段五步教学模式

三段五步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课互动质疑——释疑教学法三段五步教学模式思想政治课互动质疑——释疑教学法是以多维互动为形式,创设良好的互动氛围。

以问题为核心,以质疑和释疑为内容,探究方法和知识形成有机统一的教学法。

经过初中思想政治课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总结了一些基本的教学模式来优化政治课教学,现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和总结。

根据教学研究实践,我们基本归纳为互动质疑——释疑教学三段五步教学模式。

三段指:课前质疑互动——课中质疑释疑互动——课后评价再疑互动。

五步指:自学质疑互动,创设问题情境——质疑互动,问题定向——探究问题,释疑互动——训练迁移互动,建构知识——评价再疑互动,拓展延伸。

互动质疑——释疑三段式教学这三个阶段是根据学习的一般规律即预习、学习、复习这三个阶段分别提出要求的,符合科学的学习规律,实现这三个环节的互动就能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使师生更密切的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思想指导和总体构思。

第一阶段:课前自学质疑互动。

这种不仅对学生,也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首先要求学生课前自学提出问题并记录在专用的问题本上,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质量越高,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能力越强,便于教师评价学生方式的多样性。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自学质疑培养了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发现问题,这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途径。

其次,这也要求教师要自觉质疑,以一个学生的角度来学习,考虑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去备学案,根据教学的条件及学生的实际思考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出现的问题。

第三,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质疑情况和教师的自学质疑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实现师生的自学质疑互动,教师根据分析情况确定质疑的方向,即质疑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最后根据确定的方向来决定质疑情境的创设。

因此课前质疑互动为下一阶段的质疑——释疑互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第二阶段:课堂质疑释疑互动。

课堂教学是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师生互动发现、解决问题的主要场所。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有效互动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有效互动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实现有效的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我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让学生参与备课教师备课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的心理状况,即“备学生”。

学生参与教师的备课是教师关注学生的外显形式,能使教师真正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设计教学过程,能在课堂上达到师生“和谐共振”的理想境界。

教师要本着信任与尊重、理解与支持、启发与鼓励的原则,充分利用学生的长处,放手发动学生,让他们制订学习方案,让他们独立自主地先行解决课后思考和练习,让他们在参与备课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确保学习质量,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积累知识的习惯,促进学生广泛阅读,扩大信息量。

如在组织《春》教学前,师生围绕“收集赞美春天的文章”议题,共同找到了很多写春天的诗歌和文章。

实践证明,让学生提前进入备课环节有利于课堂教学。

二、创设问题情境即创设与教学目的内容、学生认知结构有关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进入思维探究的佳境。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疑点,根据课堂发展的情态,逐步提高创设问题情境的层次。

问题情境可以由教师单独创设,也可以由师生共同创设,甚至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创设。

如在教《第一次真好》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尝试自己提出问题,他们提到了“为什么第一次真好”“为什么要珍重第一次”“是不是所有的第一次都是好的”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读懂全文的过程。

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既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深刻性,又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它能促使学生在思索探究中创新。

三、引导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觉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我构建的过程。

自主探究在学生充分运用老师所提供的和学生自己在课堂外所搜集的资料的基础上展开,整个课堂教学以学生在质疑基础上的讨论问题为主旋律,帮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对人、事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创设多维情境落实_多维互动_教学_浅谈创设情境对互动教学的作用

创设多维情境落实_多维互动_教学_浅谈创设情境对互动教学的作用

教 育 战 线77INTELLIGENCE创设多维情境 落实“多维互动”教学——浅谈创设情境对互动教学的作用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 李庆德摘 要:通过多种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激发学习内因,从而在思维的碰撞中共享和构建知识。

关键词:互动情境 体验 感悟 碰撞 共享记得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名很漂亮的话:“当你把学校教给你的所有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

”这句话足够让我反思了。

钱钟书先生在《谈教训》一文中有一句精彩的话:“有学问能教书,不过得有学问;没有学问而偏能教书,好比无本钱的生意,那就是‘艺术’了。

”当然就我个人认为,此话也许有失偏颇,但至少说明一点: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体作用逐渐隐蔽、逐渐减少,而让学生凸现出来,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感悟,去探究、发现、创新;而不能总是抱着、抚着,甚至是“灌”着。

教师怎样以自己的“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甚至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

”,这才是我们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本源。

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进行“多维互动”教学就是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

一、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学问,学问,要学必须问。

自主创新性学习和质疑问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比较复杂的知识点,如果教师一笔带过,又难免有些敷衍;而如果教师才思妙想,设置一个堪称精妙的情境,结果只为了提出诸如“1+1”之类的小问题,那就有点小题大做,很费精力,因此,必须在创设问题情境上下功夫,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知识点。

在教学中我常常设计有矛盾、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触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

当学生渴求知识达到“欲罢不能”的境界时,才引入新课,师生共同积极主动地探求问题的原因,当茅塞顿开、幸福地达到未知的彼岸时,教师又提出更好的解题方法和好的记忆办法。

学生常处在问题情境中,会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态度和情绪。

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还表现在围绕学习任务,利用情境,在学生理解教材,掌握规律的关键处设障立疑,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深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发现问题的实质,以解决教学难点,丰富感性认识,并为向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教学中如何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

教学中如何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

教学中如何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质量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知识的有效传递和思维的拓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师生互动效果不佳的情况。

那么,如何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呢?以下是一些值得探讨的策略和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师生互动质量的基础。

教师要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和需求,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友善。

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教师也要展现出自己的亲和力和幽默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与教师进行互动。

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课外拓展等,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直接影响着师生互动的质量。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和挑战性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同时,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适中,既要让学生感到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能让他们感到过于困难而产生畏难情绪。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法、小组合作法、案例分析法等。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课堂提问策略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使其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层次性。

问题要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

论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论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论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问题情境创设也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来探讨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一、对学生的重要性1.1 激发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保持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设计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问题情境创设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通过设计多样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动脑筋,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1.3 培养创新思维1.4 提高知识运用能力通过问题情境创设,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和应用方式,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

1.5 增强合作与交流能力问题情境创设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组成小组,一起讨论、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增强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2.1 提高教学水平问题情境创设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设计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情境,教师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和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

问题情境创设也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他们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2.2 丰富教学内容2.4 促进教学改革问题情境创设也有助于促进教学改革,通过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教师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果。

问题情境创设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

数学教学如何实现师生互动

数学教学如何实现师生互动

数学教学如何实现师生互动互动式的教学即指在教学中,师生之间通过积极参与、互相感应、共同促进的双向沟通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果,师生互动起着主导作用。

互动式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各中学教师认可和采纳。

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如何实现“师生互动”呢?1. 师生互动,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只有平等参与,交往双方才能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首先是师生完全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怎样才能有师生间的平等呢?1.1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对话的教学本质观。

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是人类交往活动中更特殊的一种,因此,交往可看作教学过程的一种本质。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我—你”关系,教师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是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交融。

1.2建立秩序、变通、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

我们的课堂教学由于师生有灵性的参与,应该充满了感性的成份,应该具有勃勃的生机。

首先,课堂教学是师生交互活动的过程,交互活动不断地进行,课堂就将发生不断的变化和意外。

教材教案等一切文本的意义都具有不确定性,师生皆可对之进行不同的诠释与解读,进行不断的界定和再界定。

教学过程还其本来面目,应该是多元变通,动态生成性的。

2. 师生互动,要彻底改变师生的课堂角色,变“教”为“导”、变“接受”为“自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间共同协作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互动的直接体现。

要求教师从已经习惯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

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

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合作主要是体现在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学”上。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植物生长的问题情境创设
情境:在一堂关于植物生长的课上,老师为学生准备了一盆盛开着的鲜花,让学生观察花朵的结构,并且问:“为什么花儿的颜色会如此美丽?是因为什么原因?”学生不断提出各种猜测,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探讨,最终引出了颜色素的概念。

情境:老师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小动物的食物,如草、肉、水果等,并且问:“你们观察到了不同的动物都吃些什么吗?为什么它们会选择吃这些食物?”学生可以通过比较观察,尝试自行挖掘动物饮食的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情境:老师为学生准备了水、冰块和蒸汽,并且问:“我们平常见到的水可能会变成哪些状态?它们与水有什么不同?”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讨论,认识到水的状态可以是液体、固体和气体,从而探讨水分子间的关系。

情境:老师为学生讲解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和自转,并且问:“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四季的变化?”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日照角度的改变,来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同时也可以接触到太阳光线对地球的影响。

情境:老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夜晚看不到光?”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可以逐渐了解到光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同时也能明白光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

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更容易培养出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一、开场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通过一些情境创设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

下面我们来一起设计一些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看看如何将课堂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情境一:日常生活中的量的比较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进行量的比较吗?学生:比如什么地方呢?老师:比如在购物时,我们需要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然后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商品;在做菜时,我们也需要比较不同食材的重量,保证食材的搭配合理。

那么今天我们来模拟一下在超市购物的情境,看看该如何进行量的比较。

(老师准备了一些不同商品的价格、重量等数据,让学生们用这些数据进行比较和计算)通过这个情境,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了量的比较的重要性,也锻炼了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境二:游戏中的几何知识运用老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一起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需要用到几何知识,看看谁能最快地解答出来。

(老师设计了一个几何知识题目,要求学生们在游戏中进行解答)通过游戏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情境三: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老师提出一个实际情境,比如交通拥堵问题,让学生们通过数学建模来解决)通过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学生不仅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能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情境四:数学游戏竞赛通过数学游戏竞赛,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六、结语通过以上的情境创设,我们可以看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情境创设也能够让学生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希望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多多尝试情境创设,让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创设情境师生互动优化高中政治课堂

创设情境师生互动优化高中政治课堂

创设情境师生互动优化高中政治课堂【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教学过程也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至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

【关键词】创设情境;师生互动;高中政治;课堂效率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营造自主、合作、探索的空间无疑显得很重要。

而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师生互动是营造这一空间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良策。

那么在新课改指导下如何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呢?1.精彩导入,激发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前提。

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青少年的学习目的与兴趣是相辅相成的。

一旦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才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先声夺人,则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1 用材料导入。

一个寓言故事、一篇文章、一首歌曲、一部电影、一则笑话都可以成为绝好的材料,经过处理加工、去粗存精,并赋予材料以新的生命力和针对性,为我所用。

以其形式新颖、语言幽默和形象生动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如在《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这框中我用了《爱我中华》这首歌导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再比如在讲述高二哲学“人生价值的含义及特点”这一框时,先用多媒体系统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配以他的生平事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热情。

然后问几个学生是什么时候开始思考人生价值的,进而分析“价值”的含义。

创设问题情境 有效促进师生互动

创设问题情境  有效促进师生互动

t a h r— t d n it r ci n o p o t a e e t e are . e c e su e t n e a t t r mo e n f c i c ri r o v
F o t e c e t n o u p  ̄ie e u a in le v r n n ,p — r m h r ai fa s p o v d c t a n io me t t o o o i zn e a ir o e e e a d i s i t d n s t u si n mii g b h vo f ta h m n n p r su e t o q e t e o t et r ea p c s f h s et x l r ec e t no wa e e s h e s e t ei u e p o et r a i f h ot s o h o a r n s
Ke wo d p o l m s u t n t a h r— t d n i tr c in y r s rbe i a i ; c e su e t ne a t ; t o e o ef ci e e s f t n s e v
种宽松 、 宽容 的学习氛 围, 给学 生以“ ” 爱 的启迪 和“ ” 情 的 感染。 12 培 养 学 生 的质 疑 能 力 . 爱因斯坦说过 :系统 的提出问题 比解决 问题更是 必不 “

A to ’ a d esF t n r ay col2 0 0 iu hj n , uh r d rs u a i r ho3 2 0 , w , ei g S i Pm S , Y Z a
C ia hn
可少 的。” 只有 教师不断地创设支持性 的教 育环境 , 断地 不 优化 问题 环境 , 培养 学生的质疑 能力 , 调动学 生 的积 极性 、 主动性 、 创造性 , 才能使学 生 自觉地参 与到持性教育环境 ,允许 学生有按 自己的意愿 进行 活动 的自由与选择 的权利 , 能使学生产生积 极的欲望 , 是促 进师 生互动的前提条件 。

浅议师生互动方式

浅议师生互动方式

浅议师生互动方式“师生互动”是一种教学观念,也是一种教学的行为方式。

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

从形式上看,有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个人与小组之间的互动、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动、小组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等;从内容上看,有情感上的互动、智力上的互动、思维上的互动、认知上的互动等。

如今,中职生素质普遍不高,学习兴趣低,对教师的教学可以说是一种挑战。

如何进行师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值得每个任课教师去思考。

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做到: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以及学生间情感活动与认识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

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多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让他们亲历知识的原始思维过程,获得发现的欢乐。

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课堂教学哪能成功呢?在愉快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从中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和信任,缩短了师生间距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恰当的情感交流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产生理想的效果。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是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赞赏地点点头,肯定性的言语,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等等。

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师不仅只是传道授业者,还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协调者、解答疑惑的人。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师生互动。

1.留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及创造的机会。

如何在课堂中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

如何在课堂中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

如何在课堂中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更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生本互动。

互动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课堂如果缺少互动就缺少了生命的气息和生命的灵动。

为了达到师生互动我们通常采用的方式可以有:情景设置法、设问法、分组讨论、引导阅读法、热点讨论、网络学习、辩论、演讲等。

师生互动是课堂互动的重要一环,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它强调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相遇、生命的碰撞,追求师生之间的对话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有了新的变化,教师都乐于去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这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

一、创设乐学情境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前提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

二、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为核心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要在课堂有效的时间与空间里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的组织尤其重要。

三、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为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

四、捕捉有效的生成资源为契机数学教学中的生成必须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的结果方能理解为生成。

没有思考而生成的内容都应视为无效的泡沫。

五、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

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

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师生互动的关键因素七、激活创新思维是实现师生互动的根本归宿师生互动的最终目的是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在师生互动中,激活思维,发散思维,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思考其中的得失,最终达到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总之,课堂互动有效教学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

教师工作计划——提高课堂互动性的具体措施和实践建议

教师工作计划——提高课堂互动性的具体措施和实践建议

教师工作计划——提高课堂互动性的具体措施和实践建议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互动性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重点。

作为初中生,我们正处于知识积累和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而课堂互动性对于我们的学习效果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课堂互动性,并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实践建议。

一、营造积极氛围,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氛围是影响课堂互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积极、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笑容与亲和力教师的笑容和亲和力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关注。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保持微笑和友善的态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课堂的温馨和愉快。

1.表扬与鼓励表扬和鼓励是提高学生自信心和参与度的重要手段。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1.游戏与互动游戏和互动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式是影响课堂互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导致课堂互动性差。

因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性。

具体措施如下:1.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分组,设置探究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和研究。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发展。

1.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是一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创设课堂情境的方法

创设课堂情境的方法

创设课堂情境的方法在教育教学中,创设合适的课堂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那么,我们如何创设一个优质的课堂情境呢?以下是一些方法供参考:1. 利用多媒体技术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和趣味性。

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展示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从而直观地展示知识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创设问题情境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主动思考,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利用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可以将学生置身于一个虚拟的场景之中,让他们更好地体验和理解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或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互动和对话来体验不同角度的情境,从而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4.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思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利用实践性任务将学生置身于实践性任务中是创设课堂情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问题、掌握知识。

通过实践性任务,学生不仅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还能够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创设一个优质的课堂情境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尝试各种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好的体验。

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通过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师教学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通过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师教学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通过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师教学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保证学生自学探究有时间,又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有所感知、在感知中能够自悟、在自悟中产生疑问,而且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科学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知识中有所感知、在感知中能够自悟、在自悟中产生疑问,而且要科学指导学生的自学方法,真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此谈谈笔者的几点认识和体会: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习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渴望获得知识能力与肯定的情绪色彩相联系的积极的意识倾向。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营造自主、合作、探索的空间无疑显得很重要。

而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师生互动是营造这一空间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的良策。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维、学会学习能力的有益尝试。

时政资料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

我们平时引导同学们从《半月谈》等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以党的报告、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为线索,把一年的热点问题整理成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专题,引导学生依据热点的内在联系,制定网络表。

热点整理和网络构建的过程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发展;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多种能力;锻炼意志,培养高度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学互动也促进了老师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师互动
摘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为学生打开思维的空间,实现师生有效互动。

文章从五个方面举实例论证了问题情境教学对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物理教学问题情境师生互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采用的活动策略。

根据教学目标,如何创造良好的课堂活动环境,营造师生相互配合、共同探讨问题的活动氛围,创设师生互动的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课堂应该像一个大舞台一样,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师生共同合作,表演出精彩的节目。

一、创设问题情境要新、趣
围绕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问题要新颖、有趣味。

这样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会有很大帮助,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教师善于质疑,要富有启发地提问,引起学生探新寻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所提问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趣味,又要有一定的难度,激发学生动脑思考,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质疑问难。

比如:“有一天,一位学生早上起来吃蛋时,发现昨晚不小心把熟蛋和生蛋混合了,在不敲破它们的情况下,他无法分辨。

于是,他急切地到校询问物理老师,老师引导他从惯性方面着手思考。

指出:
熟蛋里的蛋白和蛋黄是固体,构成的是一个实心整体;而生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如果我们采用同样大小的力旋转两个蛋,可以看到他们旋转的快慢不同,旋转时间长短也不同。

生蛋里是液体与固体蛋壳不能构成整体,由于惯性,仍然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于是阻碍了蛋壳的旋转,使其转得慢一些,时间就长一些。

在讲授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时,我故意带了一把吉他、一个鼓和一把二胡,学生兴趣浓厚。

同时我弹奏了一曲,并提出了这样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

“同学们见过器乐合奏吗?你看舞台上多姿的乐器有长的、圆的、有金属的、竹子的、有吹的、拉的、打的、形状不同,构造各异,可是都能发出美妙动听的音乐,同学们想一想,它们为什么能发生呢?各种乐器发声的方式虽不一样,但在发声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这个现象是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振动。

”然后我让学生找身边的能发声的物体一一互相示范,总结。

这样,自然而然地归纳出了物体在振动时会发出声音。

二、创设问题情境要论、辩
问题讨论合作学习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的具体体现。

虽然有些讨论内容并不十分深奥,甚至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有些浅显,但是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充分理解讨论的意图,使用好每一个讨论问题,循序渐进,拓展问题讨论的内容,则对于增强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较强的问题意识,发现和提出有探索价值的物理问题,树立敢于置疑、勤于思考的精神,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无疑大有裨益。

比如在声音一章复习总结时,我提出一个问题,一个人在哪些情况下听不到声音呢?我让同学们分8个组,看哪个组提出的结论最多,最合理,并通过竞赛,比时间哪组最快。

同学们展开讨论。

经过一番讨论,甚至争论,得出了四种结果:物体不在振动,响度太小,频率太低或太高,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

每一次讨论其实就是学生相互提问,相互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只是作归纳总结。

这样,学生自然就能轻松掌握知识,比教师直接讲授效果好。

三、创设问题情境要实、活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要实、活,就是要实际贴近生活。

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从生活出发提出新颖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思维。

这就叫“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思维,常常从“疑”“趣”“情”入手。

所谓“疑”,即给学生造成一个疑点或悬念,以激发动机,使之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所谓“趣”,即增强趣味性,活跃思维;所谓情,即用生动活泼的情节和故事感染学生,引发共鸣,师生共同进入角色。

我在讲述“摩擦力”时问:“有一列火车停在车轨上,一个小孩子能不能推动它向前运动?”话刚说完,同学们先窃窃私语,而后哈哈大笑,认为小孩子怎能推动这样重的火车呢,也有的认为能推动。

我又启发:“同学们好好想一想,到底推不推得动呢?”教室里静了下来,同学们积极思考,“推得动,能推动。

”“不仅能推动火车,还能推动地球呢。

”“想一想,什么也能推动,但是条件得满足。

”教室里又热闹起来。

这时,我讲述“推动还是推不动,不是取决于
外力的大小,而是取决于物体与接触面的摩擦力的大小”,自然把摩擦力引了出来,这堂课学生学得特别认真,理解透彻。

四、创设问题情境要探、究
在创新教学过程中,学生是问题的探究者,他们是在自己的探索实践活动中发现、创新的。

可见,探究是进行创新教学的关键一环。

探究起源于问题。

因此,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两点: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提出新颖、多面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和求异思维,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鼓励、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课堂上一定要营造提问的环境,提供提问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想问、敢问、善问。

坚持实践第一,教、学、做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创。

坚持这一原则,一要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生产、贴近高科技;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活动。

另外,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结果,在学生活动和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比如对于科学家怎么使得火箭上升,又怎么实现返回着落,怎么克服地球大气的等高端问题,中学生能够解决。

让学生自问自答,师生一起探究整个过程,包括力学、电学、热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对科学产生了兴趣,觉得科学没有离我们太远,有些问题原理我们仔细分析也能搞懂。

五、创设问题情境要主、次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要有主和次,就是民主和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
的差异,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启发,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

这是主体教学的重要保证。

权威抑制学生,主体教学需要民主。

缺乏民主的教学,学生无法进入主体状态。

贯彻这一原则,必须做到以下两点:(1)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视学生为朋友,平等相处,态度和蔼可亲,做到“导而弗牵”、“强而不抑”;(2)教师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思路,一起讨论,相机诱导,不搞“一言堂”。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既存在共性又存在个体差异性。

因此,我们既要从共性出发统一要求,又要从个性出发,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

将课堂教学、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使不同类型和水平的学生都能主动发展、充分发展。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它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只要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会学习的能力,就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中国物理网.问题教学理论,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