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

合集下载

女儿眼中的“党内的母亲”任弼时

女儿眼中的“党内的母亲”任弼时

女儿眼中的“党内的母亲”任弼时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4年第12期叶介甫任弼时(1904-1950),原名任培国,湖南湘阴人,1920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

任弼时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

他长期抱病工作,1950年10月2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46岁。

今年4月30日是任弼时同志诞辰110周年。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采访了任弼时的小女儿任远芳,她向我讲述了任弼时的那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党内的母亲”任弼时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坚定地维护党的团结,反对轻易搞“路线斗争”,从不偏听偏信,倾力抵制各种“左”右倾错误,因而挽救和保护了许多革命同志免遭迫害和杀害。

他在处理问题上周到细致,关心爱护干部,情系民众疾苦,待同志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考虑各方面的问题,所以很多同志遇到问题都愿意来找他解决,称他为“党内的母亲”。

1933年1月,执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临时中央迁到中央苏区根据地后,进一步推行其“左”倾错误政策,以“否定过去,打倒一切”的手法,在党内大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他们先在福建批“罗明路线”,接着在江西整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

任弼时当时虽然也执行了这些极左政策,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他仍坚持自己的看法,强调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而不推波助澜。

当时在敌后万(安)泰(和)边境地区负责青年工作的张爱萍,被一名“AB团”分子供认为“AB团”总部负责人。

有位领导同志决意要逮捕张爱萍,并把材料送给了任弼时。

任弼时不相信这一口供,因为他熟悉张爱萍的历史。

张爱萍在上海做过秘密工作,曾几次被捕,以后又到红军工作,负过伤,后来又负责青年工作,这些不是一个“AB团”分子能做到的。

因此,他提出对于这样的重大案件,“不应只凭口供,应该从他此一时期的工作检查中来找根据”。

他要时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的顾作霖去万泰地区进行调查。

湖南任弼时故居导游词(四篇)

湖南任弼时故居导游词(四篇)

湖南任弼时故居导游词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任弼时同志故居参观。

很高兴有机会给大家讲解。

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使您对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的卓越领导人任弼时同志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您现在所看到的这栋民宅,便是任弼时同志的故居,____年任弼时同志就诞生在这里。

这栋民轧建于清代,系土木结构,上下分为三进,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史。

任家老宅原在河西冷水井,到了任弼时同志曾祖这一辈的时候,开始在这个地方营造新屋。

当时这房子就叫作“任家新屋”,一直到现在,仍然叫“新屋”,也就是说,这是一栋有三百年历史的老“新屋”了。

根据这栋房子的结构,我们不难想象,当年任家曾有过的辉煌和殷实。

这是因为任弼时同志的曾祖父是清朝的朝仪大夫,而且他从曾祖父以上酒代,都是朝廷命官,不过到他父辈的时候,家道开始衰落下来。

这边七间房子是祖上分给他们家的房子。

我们现在所在的房间是任弼时父母的住房,____年____月____日,任弼时同志就是诞生在这间房子里。

墙上的两张画就是他的父亲任裕道和母亲朱宜的像,父亲裕道,生于____年,卒于____年,享年____岁,是一位具有爱国热心的乡村教师,____年的时候,他曾到维新派所班的湘阴师范读书,结业后任小学的国文老师。

他性情温和,慈祥和蔼,而且在书法、绘画方面都具有一定的造诣。

任弼时同志从三、四岁开始,就由他父亲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因此任弼时同志在这方面都有相当不错的功底。

他父亲的这张画像,就是任弼时同志小学毕业是给父亲画的,相当不错吧!母亲朱宜是长沙唐田人,生于____年,卒于____年,想念____岁,她勤俭持家,忠厚贤道。

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

现在我们来到任弼时同志夫人陈琮英同志的住房。

陈琮英同志系长沙新桥人,生于____年____月,曾任____机要局长等职务,是为数不多的参加了红军长征的女红军之一。

这是厨房和吃饭的房间,相当于现在的客厅。

另外一间就是任弼时同志小时候读书的房子。

【名人故事】任弼时脱险

【名人故事】任弼时脱险

【名人故事】任弼时脱险清朝末年,中华民国初期,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有许多英雄豪杰,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故事。

有一位名叫任弼时的将军,曾经在战场上多次脱险,成为一代传奇。

任弼时生于1868年,出身贫寒,却有着过人的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的性格。

他年少时就立志投身革命,参加了许多反清复明的活动。

他曾经在一次抗击清军的战斗中,受了重伤,但他却没有退缩,而是义无反顾地坚守阵地,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这一次的战斗,让他声名鹊起,成为众多义士之中的一员。

在之后的几年里,任弼时参加了许多抗清斗争的战斗,他一次次地冲锋陷阵,身先士卒,英勇无畏,被誉为“抗清第一骑兵”。

在一次围剿中,他的部队被清军包围,形势十分危急。

任弼时面对着几倍于自己的敌人,他却毫不畏惧,率领部队奋勇抵抗,最终成功突围,保住了自己的部队。

这一次突围的壮举,让任弼时的名声更加响彻中华大地。

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努力地投入到革命的斗争之中。

他开始组织自己的部队,发动群众,积极策动革命斗争。

他以其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为革命的事业贡献了许多力量。

正是因为他的活跃,引起了清朝政府的警惕。

他的部队在一次行动中,遭到了清军的严密围剿。

这一次围剿非同小可,清军调集了大批兵力,将任弼时的部队团团围住,形势十分危急。

在这个关键时刻,任弼时显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他设法打通了和外界的联系,得到了一些外界的支援。

在外界的帮助下,他的部队得以坚持下来,一次次地击退清军的进攻。

清军并没有放弃,他们调来了更多的兵力,形成了对任弼时部队的全面围剿。

任弼时深知情势的严峻,却并没有丧失信心,他决心带领自己的部队冲出重围。

在一次夜袭中,任弼时带领部队冲破了清军的围困,大获全胜。

在逃跑的过程中,他们遭到了清军的追击,形势十分危急。

在这个危急时刻,任弼时决定采取一种大胆的举措,他命令部队分乘散兵,以分散的方式逃脱追击。

这种“各走各的路”的举措,成功地迷惑了清军,最终使得他们成功地逃脱了追击。

人民的骆驼:任弼时

人民的骆驼:任弼时

人民的骆驼:任弼时作者:廖慧贞来源:《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年第11期任弼时,1904年4月30日出生在湖南省湘阴县一个乡村教员之家。

青年时代,受五四运动的影响,满怀激情地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

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个被称为“骆驼”的人。

一、忠贞不渝——随时准备奉献生命大革命时期,任弼时担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总书记。

1927年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大革命失败后,任弼时冒着生命危险,到各地开展恢复党的地下组织工作。

1928年10月,他作为中央巡视员到安徽,由于叛徒的出卖,被国民党县党部逮捕。

审讯中,敌人采用“踩杠子”、施“夹棍”、跪铁链等酷刑,将他折磨得几次昏厥,但他始终没有暴露真实身份。

1929年11月,任弼时在上海主持江苏省委工作时又被租界巡捕逮捕,他乘巡捕不注意,吞掉了身上的文件,敌人查不出他的真实身份,施用了惨无人道的电刑,竟在他的背上烙出两个拳头大的窟窿,苏醒后的他仍坚不吐实。

他在狱中鼓励战友们:我们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要经得起考验,随时准备用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

在与党内错误倾向的斗争中,任弼时坚持革命原则,勇敢捍卫真理。

1927年党的五大以后,任弼时向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提交了一份挽救时局的《政治意见书》,指明其阶级调和论的危害,强烈要求中国共产党独立地武装工农群众,发动土地革命,气得陈独秀把《意见书》撕得粉碎。

党内同志深感任弼时的观点正确,在同年8月的八七会议上,选举任弼时进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23岁的任弼时成为党的历史上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

1936年,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仗着人多势众和红军总政委的权势,胁迫任弼时同流合污,与党中央分庭抗礼。

任弼时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头脑冷静,方法慎重,与朱德、刘伯承、贺龙、关向应、徐向前等同志一起,同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行为进行了坚决斗争,团结了多数同志,促成了三大主力红军的胜利会师。

任弼时在延安

任弼时在延安

采任弼时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从1940年初到1947年初,他在延安工作、生活了七年时间。

在这段时期,任弼时襄助毛泽东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直接参与许多董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负责调整机构,建立一整套规章制度,参与领导延安整风运动,筹备与主持党的七大,指导重建青年团,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I刘明钢调整机构,建立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1940年3月26B,任弼时和周恩来一起乘飞机飞越冰雪覆盖的西伯利亚,从莫斯科回到延安。

毛泽东、李富春、蔡畅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欢迎大会。

任弼时1938年春被派往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负责人。

在莫斯科工作的两年中,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思念着战友。

如今,他终于踏上了朝思暮想的黄土地,看到一派朝气蓬勃的新气象,感到分外兴奋。

自16岁参加革命以来,任弼时长期浪迹天涯,四海为家,这次回到延安,才开始了真正的"定居”生活O回国不久,任弼时就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负责中央书记处的常务工作,并主管中央组织部、西北局和工青妇的工作。

任弼时之所以被委以重任,胡乔木是这样分析的:一是资历老。

早在"八七”会议上,任弼时就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后来担任过中共苏区中央局组织部长、中共湘赣省委书记,是老资格的中央领导人;二是红二方面军领导人,代表着一个方面;三是从共产国际回来的。

除了这三点外,胡还写道:“这里有一些微妙的关系,其他的人起不了他当时起的作用。

”对于这些"微妙的关系”,胡解释是:“任弼时是中国党自己产生的领导人。

”1940年10月,任弼时与张闻天等搬到杨家岭,和毛泽东住在一起,便于直接协助他的工作。

当时,张闻天还是中央负总责,但他的主要精力放在理论研究方面。

虽然中共中央搬到延安已有三年多,但各个单位却没有得到很好地整合,中央直属机关,如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西北局均在兰家坪,由中央负责人一人管一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互不统一。

作文素材-中学小学课外阅读-历史知识任弼时的死因,去世真相

作文素材-中学小学课外阅读-历史知识任弼时的死因,去世真相

历史知识:任弼时的死因,去世真相1949年4月12日抱病代表中共中央向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作政治报告,并被推举为团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月中,开始在北平西郊玉泉山休养。

1949年5月8日出现昏迷症状,经医生诊断,脑部血管已有器质性变化,眼底有小的出血点。

任弼时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中共中央刚进北平,就于1949年4月18日作出决定:任弼时必须休息。

决定当天,他就在医生陪同下,住进了玉泉山休养所。

5月,休养中的任弼时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趋向恶化,出现前所未有的昏迷症状。

正因为如此,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他没能登上天安门城楼,而只好在玉泉山通过收音机来听隆重盛典的实况转播。

斯大林了解到任弼时的病情后,主动派了一个苏联医疗专家组到中国。

苏联医疗专家们为任弼时做了认真的检查。

在会诊的报告上,苏联医疗专家们写道:“……严重的高血压症,脑血管有明显硬化之症,心脏初期机能障碍,肾初期硬化,肝脏肥大,可能引起新陈代谢障碍;并有糖尿病,但尚不严重……”因此,专家们建议任弼时到苏联进行治疗。

任弼时于1949年12月初抵达莫斯科,先是在克里姆林宫医院,经过了20多天的治疗后,转往巴拉维赫疗养院疗养。

到1950年春季,任弼时的健康已经恢复得相当不错。

身为中共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当别的领导人政务纷繁、旰食宵衣之际,自己却始终作为一个病号,成天与医生和药剂打交道,涉足范围不出病房和疗养院,内心十分苦恼。

所以当他病情有所好转,便急切地要求回到祖国,与战友们一起分担繁忙的政务。

5月,克里姆林宫医院再次为任弼时做了全面检查,认为他在苏联的医治和疗养已显成效,可以回国适量地参与工作。

5月28日,任弼时从苏联回到北京,他带回了克里姆林宫医院的体检报告。

当时主管中央保健委员会的傅连璋看了苏方的体检报告后,随即给毛泽东及中共中央拟写了一份有关任弼时病情的报告。

回国恢复工作后,忙碌的工作使病情加剧,终于不治在初回国后的一段时间,任弼时遵照医生建议,每天只是在家“练习工作”,不过2~4小时。

任弼时

任弼时

国籍: 中国出生地: 湖南湘阴(今属汨罗市)出生日期: 1904.04.30信仰: 中国共产党 主要成就: 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的第二天,即10月26日晚,他长时间研究战局并思考对策,病情突然恶化,次日去世。

他勇于同党内各种不良倾向作斗争,却从不整人。

他向共产国际强调“毛泽东才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这对当时的共产国际表态支持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起到重要作用。

任弼时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党员中,任弼时是出身“青年团”的年轻的老革命家,后来又一直以刻苦坚韧著称。

这位有着“骆驼”性格的坚强战士,少年时期身处思想活跃却生产水平相对落后的湘境,决定“毕业之后,欲志于工业”,走工业救国之路。

这一愿望固然是好的,然而他成年后看到——若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改变,兴办工业以强国并无可能。

从而走出国门,到苏俄寻求真理,最后走上了终生革命的道路。

中国革命之所以艰难,不仅由于外部敌人强大,同时也在于内部消极因素众多。

任弼时在党内之所以长期受到普遍敬重,在于他勇于同各种不良倾向作斗争。

这种斗争又不是过“左”地整人,而是抱着帮助同志、治病救人的态度。

任弼时在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一直坚定地支持毛泽东。

1938年赴莫斯科时,他向共产国际强调“毛泽东才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这对当时的共产国际表态支持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起过重要作用。

但是,他又不因此询私情,对江青一直坚持原则,不给特殊照顾,康生一类人对他一直是敬畏交织。

任弼时能严格要求别人,恰恰在于自己一身正气,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正如古语所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更令不从。

”任弼时同志两次被捕受严刑,第一次受到头顶窑块、膝跪铁链和“老虎凳”等酷刑;第二次电刑在他背上烙出两个拳头大的窟窿。

任弼时陈琼英结婚照大革命失败后,任弼时长期担负着到各地恢复党的地下组织的危险工作。

1928年末,他作为中央巡视员到安徽接头时被捕,国民党当局却未搞清他的身份。

任弼时

任弼时

任弼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2004年由王保华担任导演、任远志(任弼时长女)担任总监制,联合著名演员王健、古月、王伍福等拍摄了同名电视剧。

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湘阴(今属汨罗市)出生日期:1904.04.30逝世日期:1950.10.27 信仰:中国共产党主要成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原名:任培国目录简历生平简介大事年表同名电视连续剧基本信息演员名单原声音乐分集剧情纪念邮票简历生平简介大事年表同名电视连续剧基本信息演员名单原声音乐分集剧情纪念邮票展开编辑本段简历任弼时相关著作1920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7月任团中央总书记。

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国共合作破裂后,1927年8月7日出席在汉口召开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积极主张土地革命,当选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

1928年在中共六大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

1931年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35年11月与贺龙率红二、红六军团长征,长征中坚定地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同张国焘的分裂行为作斗争,力促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937年林彪、任弼时、聂荣臻(前左起)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华北分会委员、八路军政治部主任,和朱德、彭德怀等率八路军开赴山西前线抗战。

1938年3月,代表中共中央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系统地汇报中国抗战形势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和任务,阐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共产国际的理解和支持。

1940年3月回国后参加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

1941年9月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协助毛泽东领导整风和大生产运动,并受中央委托主持《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工作。

1943年3月与毛泽东、刘少奇组成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书记处。

任弼时语录

任弼时语录

任弼时语录任弼时语录:勤奋与坚持的力量勤奋与坚持是成功的关键,这是任弼时先生一生秉持的信念。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

在他的一生中,他始终坚持勤奋工作,不断追求进步,为中国的独立和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任弼时先生常说:“勤奋是成功的基石。

”他深知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付出,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勤奋是一种态度,是对工作的责任心和热情的体现。

他在党的建设和革命事业中,始终以身作则,带领党员和群众一起奋斗,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不懈努力。

任弼时先生还强调:“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他认为,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才能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他在党内斗争和革命斗争中,多次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

正是因为他的坚持,才能够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取得重大的胜利。

勤奋与坚持的力量不仅体现在任弼时先生个人的成就上,也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上。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为党的建设和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勤奋和坚持,激励着无数的党员和干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勤奋和坚持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从任弼时先生的言行中汲取力量。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只要我们保持勤奋和坚持的态度,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正如任弼时先生所说:“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以任弼时先生为榜样,发扬他的勤奋和坚持的精神。

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个人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勤奋工作,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任弼时先生的一生是充满了勤奋和坚持的力量。

他的言行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功。

让我们以任弼时先生为榜样,发扬勤奋和坚持的精神,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任弼时的使命担当

任弼时的使命担当

初心•使命丨》任弼时的使命担当Q陈彦霏任弼时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在他30年的职业革命生涯中,始终秉持“骆驼精神”,在长期复杂的革命斗争中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真理,敢于斗争,顽强拼搏,直至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他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光辉典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从任弼时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使命担当是其革命一生的牢固支点。

勇于担重1934年夏,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保存革命力量,中革军委电令红六军团撤出湘赣革命根据地西征,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路。

红六军团的西征行动是一次秘密行动,知道的人不多,就是知道要进行西征的萧克、王震等湘赣苏区高级领导,也完全不知道为何要撤离湘赣苏区以及这次西征的真正原因。

作为湘赣苏区和红六军团主要领导的任弼时,领悟到了中央的真实战略意图,勇敢坚定地挑起了重担。

8月7日,南方正值酷暑,任弼时、萧克、王震等率红六军团9700多人,告别湘赣苏区,开始了战略突围行动,从江西遂川的新江口、五斗江和横石一带出发西征。

红六军团西征的历史,是_部悲壮的历史。

红六军团官兵们接到中央命令不久,迅即突破遂川敌军封锁线,后经湖南桂东、资兴、郴县、桂阳、新田、零陵、嘉禾等县和广西北部,进入贵州。

红六军团逬入贵州后,面对的是与湘赣苏区完全两样的环境。

“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山高路险,指挥机关又没有详细的军用地图,而被彭德怀称为“只知道图上作业的战略家”李德,往往根据不可靠的情报或在地图上画直线规定红六军团行动路线,而且不准改变。

这就使得在湘桂黔3省被敌人围追堵截的红六军团大大削弱了机动性和灵活性,甚至几番与敌人遭遇,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10月到达黔东印江县木黄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会师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胜利会师时,红六军团仅剩下3300多人。

红六军团突围西征历时78天,跨越湘、赣、桂、黔省境5000多里,冲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历尽干辛万苦,探明了沿途国民党军兵力的虚实,查明了道路民情,在群众中播下了革命火种,完成了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进行侦察、探路的先遣任务。

不为人知的任粥时做人的课文分折

不为人知的任粥时做人的课文分折

不为人知的任粥时做人的课文分折2012年是任弼时同志诞辰108周年,他离开我们已有近62年了。

他是1950年10月27日逝世的,当时年仅46岁,可谓英年早逝,令人痛悼!他是中共七大选举出来的中央书记处五大书记(即、刘少奇、、、任弼时)之一,在我国革命斗争和创建新中国伟大事业中立下了不朽功勋。

由于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去世了,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他都不甚了解。

去年,《百年潮》第8期刊登过《任弼时同志关心中央书记处特别会计科》一文,有个青年党员读过那篇文章后对我说:“任弼时同志在影视上见过,知道他是党的一位领导人,但详情不太清楚。

”想想我曾在团中央办公厅秘书科工作,参与了召开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即今天的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具体会务工作,有幸聆听过任弼时同志的教导。

他去世后,党中央责成团中央抽调七八名干部筹建任弼时同志纪念馆,我是其中之一。

为此,我曾陪任弼时同志的夫人陈琮英同志访问等同志,收集有关任弼时同志在几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宝贵资料,并进行相关展览的布置,历时一年多。

就在这时,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要进行大规模建设。

中央考虑到建立一个纪念馆开支太大,因此决定停建纪念馆。

由于这段经历,我觉得有责任向广大青年同志简单介绍我亲历的一件小事,以作纪念。

任弼时同志是湖南省湘阴县人。

1904年4月30日生在一个贫苦的教师的家庭里。

1922年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任青年团中央书记。

1927年在党的五大上,被选为党的中央委员。

1930年底,在上海参加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此后,他先后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湘赣边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等地参加革命斗争,并参加了长征。

七七事变后,任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

1940年回延安,参加中央书记处工作。

在中共七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并在第一次中央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

1950年10月25日突发脑出血,经抢救无效两天后逝世。

任弼时:惊险的赴俄之旅

任弼时:惊险的赴俄之旅

任弼时:惊险的赴俄之旅1898年,清朝政府派任弼时为中国特派团团长,前往俄罗斯进行外交使命,考察和商议关于中国东北地区及东三省的问题。

这次外交使命对任弼时来说,是一次充满了艰险和挑战的旅程。

任弼时被派往俄罗斯之前,已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外交官和政治家。

他出生于湖南长沙,曾就读于舆传学院,在早期就对国际政治和外交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精通多国语言,尤其是英语和法语,这使得他在国际交往中能够与各国政要进行沟通。

任弼时一直致力于中俄关系的发展,他在晚清政府的外交部门任职期间,多次率领团队参与中俄边界谈判,为中国维护领土主权做出了重要贡献。

任弼时此次赴俄之旅,却是他在外交生涯中最为艰险的一次。

1898年5月,任弼时率领中国特派团启程前往俄罗斯。

他们的路线是从中国内地通过海参威口岸,转乘轮船前往俄罗斯东北部的庙沟。

这段路程被称为“北纬铁路”,是建设在极寒地区的一条重要交通干线,但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加上地理条件的恶劣,使得任弼时一行人在途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危险。

在北纬铁路上,任弼时一行人遭遇了雪崩、暴风雪等自然灾害。

雪崩发生时,他们只能躲在车厢里等待营救。

暴风雪来袭时,他们往往只能藏身在车内,等待天气好转才能继续前进。

这种极端的天气条件,使得任弼时一行人时常面临着生命的危险,但他们没有放弃,坚持走完了整个北纬铁路。

任弼时一行人到达庙沟后,继续乘坐轮船前往俄罗斯的首都圣彼得堡。

他们所乘坐的轮船是一艘腐朽的老船,航行速度缓慢,船况也十分糟糕。

船上的设施简陋,餐食也十分简单,乘客们时常面临饥饿和寒冷的困扰。

轮船在海上还遭遇了恶劣的天气,风浪使得船只晃动不止,乘客们晕船呕吐不断。

在这样的环境下,任弼时一行人十分辛苦地度过了漫长的航程。

终于,任弼时一行人到达圣彼得堡。

在这里,任弼时与俄罗斯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会谈和商议。

他们商定了东北地区的划界问题,也商讨了关于中国东三省的开发和合作等议题。

任弼时在会谈中表现得非常坚定和有力,为中国争取了许多利益和权益。

爷爷任弼时: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人

爷爷任弼时: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人

/任继宁▲ 任弼时▲ 任弼时和家人合影爷爷任弼时: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人参加中央军委在北方的国民革命军遭到了众多军阀和帝国主义军队的反攻。

这时,党中央通知爷爷任弼时到北京出席中共中央特别会议。

在会议上,党中央决定“建立一强有力的军委”来负责党的军事工作。

这就是中共中央的早期军委。

会议决定军委由张国焘、王一飞、任弼时三人组成。

就在爷爷任弼时在北京开会的时候,奶奶陈琮英在王一飞的陪同下,到达上海。

距这一次相见,他们分别六年。

奶奶陈琮英告诉爷爷,她在他们分手之后,考入半工半读的自治职业学校,文化水平提高了。

爷爷非常高兴。

四月初,在上海一间简朴的亭子间里,他们结婚了。

组织上决定让奶奶担任机要交通员,把爷爷任弼时起草的文件和书信转交给其他中央领导,或是送到秘密排印厂。

在那时白色恐怖的情况下,交通员的工作是十分危险的。

每次奶奶陈琮英出去,爷爷总要百般叮嘱:“早去早回来,遇到有人盯梢,不要急着往家里跑,要想办法甩掉‘尾巴’;万一有人盘问,就说是乡下人,什么也不知道!”一次,爷爷的妹妹任培月到了上海,史海 History住在堂叔任理卿家。

奶奶陈琮英想去看看,爷爷任弼时总是说:“找个机会”。

这是因为爷爷担心暴露了自己工作机关的地点,为革命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所以连去看望亲戚也很小心谨慎……此时,南方政府北伐的工作准备就绪,革命形势日益高涨。

毛泽东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也即将开学。

爷爷任弼时撰写的《国民党第二次大会的结果》一文发表在三月十三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杂志上,以敦促国民党人实施议案草案,不要失信于民。

另一篇是在团的内部刊物上发表的《联合战线问题》。

在文章里他强调:“凡在有群众的地方,我们总须设法打进我们的势力。

”在理论上及斗争口号上不应出现妥协。

“对于他们的理论与错误,并不因此而停止批评,不过去批评他们的理论和错误时,仍须保持共同口号下联合战线之继续。

”“注意以引导国民党左派及无党派的学生代表参加工作,甚至可以使右派代表参加,但以能保持我们取得指导地位为让步的最低限度。

谦虚谨慎、勇于担责的任弼时

谦虚谨慎、勇于担责的任弼时

谦虚谨慎、勇于担责的任弼时◎史全伟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任弼时耐心、谦虚地听取干部、群众的汇报和意见,和风细雨地教育干部,积极幵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留下了不少佳话。

耐心、谦虚地听取干部、群众的汇报和童见任弼时说,自己的很多重要决策,都是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判断出来的。

“小事”从何而来?任弼时一贯的做法是,耐心、谦虚地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

不管你是反映情况、倾诉苦衷或提出建议,也不管你讲得正确与否,自己事先是否知道,他总是认真听取,不会轻易打断你的话。

这既是任弼时的工作作风,又是其政治智慧的体现。

丁玲回忆说,她到延安和任弼时初次相识时,觉得他样子蛮严肃,两只眼睛很有神,两撇短胡子,很有威风。

可一接触,却发现他非常平和,很容易就接近了。

他们从各自曾经就读的长沙明德中学、周南女中谈起,谈到社会上的一些事情,海阔天空,什么都说。

任弼时喜欢提问,而且根据讲话对1938年初,任弼时(左三)与丁玲(左四)等在山西洪洞马牧村象所讲的内容一再提问。

丁玲比较单纯,在任弼时面前更是什么顾虑都没有,就把心里话都很坦然地讲出来了。

1938年,康生曾说:丁玲如果到党校来,我不要她,她在南京被捕的那段历史有问题。

有人将这话告诉了丁玲,丁玲很生气,就给当时的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写信,让康生拿出证据来,并要求组织上作出结论。

不久,任弼时找丁玲谈话。

同过去一样,任弼时发问,丁玲一一作答。

他们像聊天一样,谈得很仔细。

丁玲当时一点没感觉到任弼时是在审查自己,更不知道是组织上委托任弼时来做这件事的。

后来,中共中央组织部对丁玲的这段历史作了结论,陈云、李富春亲笔签名。

结论作得很好,丁玲非常感激。

大革命时期即到苏联工作的师哲,从1930年起几乎每年都到共产国际去找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要求回国工作,但每次都被应13/Page付了氧1938年,他找到新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主要负责人任弼时,一口气汇报完十几年来在苏联的情况和问题,最后提出回国工作的要求。

【名人故事】任弼时脱险

【名人故事】任弼时脱险

【名人故事】任弼时脱险任弼时是一位著名的曲艺家,被誉为“中国戏曲之父”,他所创立的“二人转”和“评剧”在中国戏曲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任弼时年轻时,他曾经经历了一次生死关头,差点丧失自己的生命。

那是一天下午,任弼时正在演出,突然间场面陡然变得混乱起来。

原来是一个酒鬼闯进了剧场,一把抓住任弼时的脖子,大力扯着他的领带,几乎逼死了他。

当时的场面非常混乱,没有人能够救助任弼时,他感觉自己已经无力呼吸,眼看着生命即将消失。

幸运的是,当时正在场内的一位女子发现了此事,她毫不犹豫地跳上舞台,高声呼喊,把这个酒鬼吓走了。

女子名叫王玉霞,她是当时北京市电影机构的一名工作人员。

她对任弼时说:“我能体谅你的痛苦,也希望你能够恢复健康,继续唱我们中国传统的戏曲。

”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任弼时,他被女孩的勇气和热心所震撼,立即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之后的日子里,任弼时和王玉霞经常联系,他们相互分享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逐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很快,他们成为了恋人,并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两人的婚姻生活非常幸福,他们共同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唱段和曲艺节目,成为了戏曲界的佼佼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们的合作中,他们开创了后来广受欢迎的“评剧”,这项戏曲形式既兼有传统戏曲的特色,又具有当代的活力。

但是,这段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

不久之后,王玉霞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疾病——胰腺癌,令人痛心的是,她在不久之后离世了。

任弼时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感到十分沮丧,他陷入了长时间的抑郁之中,并几乎放弃了他的音乐事业。

然而,在王玉霞临终前的鼓励下,他决定坚持自己的梦想,继续致力于戏曲的创作和传承。

他创作了大量的曲艺作品,把戏剧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探索了新的表演手法,丰富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

任弼时逐渐成为了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艺家,他的贡献得到了国家和民众的高度评价。

他活到80多岁,终其一生都在为中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不懈努力。

爷爷任弼时的最后岁月

爷爷任弼时的最后岁月

爷爷任弼时的最后岁月作者:任继宁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4年第4期文/任继宁2004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任弼时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

他说:“任弼时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任弼时同志16岁参加革命,46岁英年早逝。

”他“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位主要领导人”,“是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作为任弼时唯一的孙子,我当时作为家属也正在会场,聆听着胡锦涛同志的讲话,感受着会场热烈的气氛,心情无比激动。

一个月以后,我也从美国留学归来,报效祖国。

1969年我出生时,爷爷已经去世有1 9年了。

我在奶奶陈琮英这位坚定的老红军身边长大,在—起生活了近30年。

在爷爷110周年诞辰即将来临之际,谨以此文作为对爷爷的深切怀念。

悉心指导青年团工作1949年3月,爷爷和中央进入北平后,爷爷代表党中央主要肩负着筹备召开青年团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青年大会的重任。

团代表大会召开前夕,爷爷将他亲自起草的长达12000多字的关于青年团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送交毛泽东审阅。

4月6日早晨,他写信给毛泽东:“毛主席写了一个准备四月十号(今天已是六号)在青年团代表大会报告的草稿,因为这是代表党的说话,务请你在六号、七号两天之内抽时间阅正一次敬礼弼时”。

毛泽东认真审阅后批示:“看过,同意。

”1949年4月1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隆重开幕,来自各条战线上的青年同志们欢聚一堂。

毛泽东欣然为大会题词:“同各界青年一起,领导他们,加强学习,发展生产”。

朱德出席了大会的开幕式,爷爷抱病向大会作政治报告。

在会上,他向代表们介绍了当前的革命形势。

他指出:全国解放为期不远,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特别是以工业生产来巩固中国的独立与统一。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1950年10月27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在北京逝世(1904年4月30日生)。

任弼时,湖南湘阴人。

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任团中央书记。

中共五至七大当选为中央委员。

1931年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

长征途中,先后任红六军团政治委员会主席和红二方面军政委。

和张国焘另立中央、分裂红军的路线作过坚决斗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

1943年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共七大继续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

1949年被推为团中央名誉主席。

此后因病休养,不幸英年早逝,终年46岁。

?1984年4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任远远的纪念文章《爸爸对我们的言传身教》:我的爸爸任弼时,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时期的艰苦漫长岁月,积劳成疾,在他年仅46岁的时候,患脑溢血,于1950年10月27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那时我才10 岁,但爸爸的音容笑貌和对我的教诲,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1940年3月,爸爸结束了在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的工作,回到了延安。

就在这一年的12月19日早上4点钟,我出生了。

妈妈告诉我,我出世后1小时,爸爸就从杨家岭赶到了中央医院。

他高兴地抱起了我,几次想在我的脸蛋上亲一亲,也许是怕那无情的胡子扎着我,几次都没舍得。

爸爸对我们的感情,既是亲子之爱,又是从他的革命职业中产生的。

爸爸和妈妈生了9个子女,5个夭折于革命战争年代。

爸爸、妈妈还时常想起这些同革命共患难过的孩子。

我7岁时,爸爸为我写了大字模:小孩子要用心读书,现在不学,将来没用。

让我每天写一张,爸爸每天给我划圈打分。

有一次,我写完大字,爸爸正忙着看文件,我把大字本给爸爸,请他为我划圈打分,因爸爸太忙,划了几个圈,就说:你写完了,去玩吧!讲完又看起文件了。

爸爸,你还没有打分呢!我说。

这时爸爸歉意地笑了,又认真地看了一遍,并打了分。

毛泽东和任弼时的革命情谊

毛泽东和任弼时的革命情谊

毛泽东和任弼时的革命情谊作者:***来源:《新湘评论》2024年第09期档案故事:1950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名誉主席任弼时同志在北京病逝。

10月30日,任弼时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举行。

11月,《任弼时同志逝世纪念集》出版,毛泽东为《纪念集》题词:“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是一份书法档案,原件长53厘米,宽34厘米,中央档案馆保存有手稿,湖南省档案馆保存复制件。

中央档案馆将其编入《毛泽东题词墨迹选》(人民美术出版社、档案出版社1984年5月版)。

今年4月30日,是任弼时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特发此文,以志纪念。

1950年10月27日,任弼时同志因突发脑溢血,生命定格在这一天。

就在逝世的前两天,他还一连数小时参与研究朝鲜战局,部署抗美援朝。

任弼时同志1904年4月30日出生于湖南湘阴县塾塘乡(今属汨罗市)唐家桥,名培国,号二南。

从16岁参加革命到46岁逝世,任弼时始终都是不知疲倦,忘我工作,把全部生命和精力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

叶剑英元帅在悼词中说:“任弼时同志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

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者,是我们党最好的党员,是我们的模范。

”10月28日清晨,毛泽东来到北京市景山东街任弼时住所门前,为战友送行。

当灵车缓缓驶离,毛泽东追忆起多年战友情深,不禁潸然泪下……毛泽东和任弼时的革命情谊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1915年,任弼时初小毕业考入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的时候,毛泽东已经在这所学校里就读两年了。

这时的毛泽东已经是学校的风云人物,他在师生中传播革命思想,组织进步学会。

受到进步思想影响,五四前后,任弼时参加了毛泽东参与组建的俄罗斯研究会,之后走上革命道路。

两人有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志向,特别是在長期的革命战争中共同战斗,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成为亲密战友。

谦虚谨慎勇于担责的任弼时

谦虚谨慎勇于担责的任弼时

谦虚谨慎、勇于担责的任弼时史全伟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任弼时耐心、谦虚地听取干部、群众的汇报和意见,和风细雨地教育干部,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留下了不少佳话。

耐心、谦虚地听取干部、群众的汇报和意见任弼时说,自己的很多重要决策,都是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判断出来的。

“小事”从何而来?任弼时一贯的做法是,耐心、谦虚地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

不管你是反映情况、倾诉苦衷或提出建议,也不管你讲得正确与否,自己事先是否知道,他总是认真听取,不会轻易打断你的话。

这既是任弼时的工作作风,又是其政治智慧的体现。

丁玲回忆说,她到延安和任弼时初次相识时,觉得他样子蛮严肃,两只眼睛很有神,两撇短胡子,很有威风。

可一接触,却发现他非常平和,很容易就接近了。

他们从各自曾经就读的长沙明德中学、周南女中谈起,谈到社会上的一些事情,海阔天空,什么都说。

任弼时喜欢提问,而且根据讲话对象所讲的内容一再提问。

丁玲比较单纯,在任弼时面前更是什么顾虑都没有,就把心里话都很坦然地讲出来了。

1938年,康生曾说:丁玲如果到党校来,我不要她,她在南京被捕的那段历史有问题。

有人将这话告诉了丁玲,丁玲很生气,就给当时的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写信,让康生拿出证据来,并要求组织上做出结论。

不久,任弼时找丁玲谈话。

同过去一样,任弼时发问,丁玲一一作答。

他们像聊天一样,谈得很仔细。

丁玲当时一点没感觉到任弼时是在审查自己,更不知道是组织上委托任弼时来做这件事的。

后来,中共中央组织部对丁玲的这段历史作了结论,陈云、李富春亲笔签名。

结论作得很好,丁玲非常感激。

大革命时期即到苏联工作的师哲,从1930年起几乎每年都到共产国际去找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要求回国工作,但每次都被应付了事。

1938年,他找到新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主要负责人任弼时,一口气汇报完十几年来在苏联的情况和问题,最后提出回国工作的要求。

和以前大不相同,师哲的讲述不但一次都没有被打断,任弼时还当即找来共产国际干部处处长核实情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弼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2004年由王保华担任导演、任远志(任弼时长女)担任总监制,联合著名演员王健、古月、王伍福等拍摄了同名电视剧。

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湘阴(今属汨罗市)出生日期:1904.04.30逝世日期:1950.10.27 信仰:中国共产党主要成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原名:任培国目录简历生平简介大事年表同名电视连续剧基本信息演员名单原声音乐分集剧情纪念邮票简历生平简介大事年表同名电视连续剧基本信息演员名单原声音乐分集剧情纪念邮票展开编辑本段简历任弼时相关著作1920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7月任团中央总书记。

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国共合作破裂后,1927年8月7日出席在汉口召开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积极主张土地革命,当选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

1928年在中共六大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

1931年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35年11月与贺龙率红二、红六军团长征,长征中坚定地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同张国焘的分裂行为作斗争,力促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937年林彪、任弼时、聂荣臻(前左起)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华北分会委员、八路军政治部主任,和朱德、彭德怀等率八路军开赴山西前线抗战。

1938年3月,代表中共中央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系统地汇报中国抗战形势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和任务,阐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共产国际的理解和支持。

1940年3月回国后参加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

1941年9月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协助毛泽东领导整风和大生产运动,并受中央委托主持《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工作。

1943年3月与毛泽东、刘少奇组成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书记处。

1945年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

1946年后,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转战南北,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制定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和开展土地改革工作。

1949年初,指导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被推选为团中央名誉主席。

任弼时对事业和工作恪守着“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的准则,长期抱病工作。

过度劳累使病情突然加重,1950年10月2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46岁。

叶剑英同志非常中肯地评价说:“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

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者,是我们党最好的党员,是我们的模范。

”中国共产党创建几个月后,就有一位不满十七岁的青年成为党员——此后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奋斗三十年,并在四十年代与毛、刘、周、朱并列,成为领导全党的“五大书记”之一,这就是任弼时;他虽英年早逝,其精神却在党内影响至深。

编辑本段生平简介任弼时,1904年出生于湖南湘阴县一个贫苦教员之家。

5岁就随父亲读书,7岁入明德小学,12岁去长沙考入师范附属高小,后入长郡中学,在校内受五四运动影响,积极参加游行宣传等爱国活动。

青年时期的任弼时同志1920年,他因家境困难无法继续学业,联系旅法勤工俭学未成,便加入毛泽东、何叔衡组织的俄罗斯研究会,准备去那里勤工俭学。

经研究会介绍,他到上海参加俄语学习班,在那里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1921年春,任弼时与刘少奇等一同赴苏俄。

他们通过赤白军交战的火线,历经种种艰辛到达莫斯科,进入培养革命干部的东方劳动者大学。

1922年初,任弼时转为中共党员,1924年秋回国。

此时,苏俄局势艰难,开始他一天只能领到200克黑面包,却忍饥刻苦地学习了马列主义理论。

回国后他到上海,在共青团中央工作,因张太雷长期离职,两年间由他代理中央书记。

当时他才二十来岁,却敢于向党中央领导陈独秀提意见,有一次气得陈独秀把他的意见书当面撕碎。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内同志深感他与陈独秀争论时的观点正确。

“八七会议”上他被选入政治局,成为党史上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

随后四年间,他一直从事地下工作。

1931年,任弼时进入江西中央苏区,因缺乏经验犯过“左”的错误,后来通过实践又在工作中大力纠“左”。

1933年,任弼时奉派湘赣边区,在长征中是红六军团和后来的红二方面军的最高政治领导人。

1937年秋,任弼时随八路军总部东进抗日前线,在政治方面负总责,翌年春又作为中共代表赴莫斯科争取国际支持。

194O年,他回延安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从人事安排到谁吃大灶、中灶、小灶都要管。

由于处理问题周到,待同志和蔼可亲,被称为“党内的老妈妈”。

1945年,中共在延安召开“七大”时,任弼时任大会秘书长。

会后,他与毛、刘、周、朱并列为中央五大书记。

1947年春,他拖着病体与毛泽东、周恩来转战陕北并担任中央支队司令员。

行军每到一处,他都要亲自安排住房,布置警卫,组织物资供应,还参与决策研究。

时称他是中央队伍中身体最差的一人,又是最忙的一人。

1948年春,中央进入河北西柏坡。

任弼时的血压很高,心律又严重不齐,却仍时时支撑着协助周恩来工作,协调各战略区的物资调配和后勤支援。

1949年3月,他随中央进入北京,主持召开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赴苏联治疗。

1950年4月回国后,他没按医嘱休息,立即投入工作。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的第二天,即10月26日晚,他长时间研究战局并思考对策,病情突然恶化,次日去世。

他勇于同党内各种不良倾向作斗争,却从不整人。

他向共产国际强调“毛泽东才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这对当时的共产国际表态支持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起到重要作用。

任弼时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党员中,任弼时是出身“青年团”的年轻的老革命家,后来又一直以刻苦坚韧著称。

这位有着“骆驼”性格的坚强战士,少年时期身处思想活跃却生产水平相对落后的湘境,决定“毕业之后,欲志于工业”,走工业救国之路。

这一愿望固然是好的,然而他成年后看到——若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改变,兴办工业以强国并无可能。

从而走出国门,到苏俄寻求真理,最后走上了终生革命的道路。

中国革命之所以艰难,不仅由于外部敌人强大,同时也在于内部消极因素众多。

任弼时在党内之所以长期受到普遍敬重,在于他勇于同各种不良倾向作斗争。

这种斗争又不是过“左”地整人,而是抱着帮助同志、治病救人的态度。

任弼时在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一直坚定地支持毛泽东。

1938年赴莫斯科时,他向共产国际强调“毛泽东才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这对当时的共产国际表态支持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起过重要作用。

但是,他又不因此询私情,对江青一直坚持原则,不给特殊照顾,康生一类人对他一直是敬畏交织。

任弼时能严格要求别人,恰恰在于自己一身正气,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正如古语所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更令不从。

”任弼时同志两次被捕受严刑,第一次受到头顶窑块、膝跪铁链和“老虎凳”等酷刑;第二次电刑在他背上烙出两个拳头大的窟窿。

任弼时陈琼英结婚照大革命失败后,任弼时长期担负着到各地恢复党的地下组织的危险工作。

1928年末,他作为中央巡视员到安徽接头时被捕,国民党当局却未搞清他的身份。

在押解途中,他巧妙地把被捕消息和预定的假口供托人带给在上海的妻子陈琼英,以便配合组织营救。

审讯时,他受到头顶窑块、膝跪铁链和“老虎凳”等酷刑,却咬定编出来的假身份。

敌特按他所说到上海查对,因组织上已有安排,未露破绽,三个月后获释。

1929年末,他在上海主持江苏省委工作时,又被租界当局逮捕。

他乘巡捕不注意,吞掉了身上的文件,只被搜出一张月票,而票面上写的使用人住处已是火灾中烧掉的房子,无从查对。

外国警探怀疑有假,便使用电刑,竟在他背上烙出两个拳头大的窟窿。

任弼时苏醒后仍坚不吐实,这种顽强态度使捕房更感到他像共产党,继续关押拷打。

幸亏周恩来领导的特科通过关系营救,才使他获释。

此后多年,他经常感到头晕和身体虚弱,加上日夜劳累、血压高,看东西时常眼花。

长征时,他领导红二方面军,年仅三十出头,可是干部战士们从外貌看多以为他已有五十岁。

任弼时也经常向身边的人表示,自己活不长,所以抓紧时间工作。

任弼时同志手迹任弼时担任中央秘书长时,正值陕甘宁边区经济最困难的时候。

党中央号召军民开展大生产,任弼时以身作则,并向三五九旅的王震旅长要了一部纺车。

他在工作之余,就像村妇一样盘腿而坐,练习纺线,成绩提高很快。

1943年,他参加中央机关在杨家岭举行的军民纺线比赛,获得了第一名。

中央机关的同志说起任弼时,都认为他一向正派公道,在原则上从不让步。

一次,江青买了些不该买的东西要求中央特会科报销,并耍泼大吵大闹。

任弼时支持管财务的同志坚决顶住,江青在闹到掀翻了桌子,最后由识大体的毛岸英过来收拾了房间。

毛泽东得知后,对任弼时的这种态度表示赞同。

江青却长期怀恨在心,直到“文革”期间还对任弼时的家属进行迫害。

1947年,贺龙曾感慨地说过:康生是外向人物,要名誉、要地位,花里胡哨;任弼时是内向人物,他是向内发展的,即在自己身上多下工夫,提高思想认识,加强修养。

贺龙的这段话,反映了当时的干部们普遍厌恶康生这种人,而对任弼时则由衷敬仰。

编辑本段大事年表1904—19201904年4月30日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塾塘乡唐家桥(今属汨罗市)的一个乡村教师家庭。

名培国,号二南。

1909年随父亲任裕道寄宿课读湖南省公立作民两等小学堂。

1911年正式进入湖南省公立作民两等小学堂读书。

1912年1月28日以学年总平均84.17的最优等分数获得作民两等小学堂修业文凭。

1914年随父亲到塾塘乡任氏序贤初等小学住读。

在此年的作文《民生在勤》、《自立》中分别写道:“用本国之货以挽回利权,则民生何至日艰矣!”;“世界之人皆以自立为要,吾国四万万同胞欲保国家非自立不可”等。

1915年夏序贤初等小学毕业,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高等科。

1916年10月加入一师附小组织的学艺会谈话(即“演说辩论”)部。

11月参加湖南省长沙教育会举行的追悼蔡松坡(蔡锷)大会。

会后作文《追悼蔡公松坡感言》,慨叹:“吾人可不急起直追,继公之志乎!”12月参加湖南省立第一师范高小部及国民部联合会操。

后作文《说体操之利益》道:“国何以强,强于民;民何以强,强于身;而身何以强,体操锻炼而强之也。

”而国民教育“于德育、智育之外,并重体育”,以“养成其协同尚武之精神,坚忍耐劳之习惯,活泼强健之身体。

欲以救人民之文弱,国家之衰微也”。

1917年继续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高等科学习。

1918年秋高小毕业,考入长沙私立明德中学十七班就读。

11月参加湖南各界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提灯会。

会后作文《提灯会纪事》道:“退而思之,我国之庆祝,止负协约之名而无协约之实,亦可愧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