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专题十七 科学探究题 (共
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专项训练题(附带有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专项训练题(附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实验室有一瓶常用的无色溶液标签模糊了(如图1)。
为确定该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提出猜想】猜想1:可能是氢氧化钠;猜想2:可能是碳酸氢钠;猜想3:可能是碳酸钠;猜想4:可能是氯化钠。
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钠稀溶液显碱性;②碳酸氢钠稀溶液不与氯化钙稀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亮同学取2mL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猜想1正确,猜想4不正确小丽同学取2mL该无色溶液与试管中,倒入3mL稀盐酸立即产生气泡猜想不正确(1)同学们一致认为小亮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请说出理由:。
(2)为确定无色溶液到底是什么,小强同学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2mL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氯化钙溶液,边加边振荡,观察到现象。
由此得出猜想3正确,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另取2mL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才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小丽和小强都是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为什么现象不尽相同呢?【延伸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强和小丽分别用下面的数字化技术分别测量密闭容器中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装置(所用的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浓度相同,稀盐酸的浓度也相同)。
小强和小丽分别从注射器中缓慢滴入盐酸,记录数据。
小强用图2装置得到的数据如图4,小丽用图3装置得的数据如图5。
【交流评价】(3)由图4图5可知,所用两种溶液碱性强的是(写化学式)。
(4)c点的溶质是。
(5)将图5和图4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判断b点的溶质是和。
此结论可以解释小强第二次实验开始时无明显气泡产生的原因。
(6)由图4可知,当稀盐酸加至80mL时,Na2CO3恰好完全反应。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1.竹炭包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除去冰箱、车辆中难闻的气味而广泛受到群众的喜爱,这种产品可以对室内甲醛、一氧化碳等气体进行吸附。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①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①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①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可作干燥剂。
①加热或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
【设计实验】将竹炭充分燃烧,检验其产物,以证明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1)A装置的作用。
(2)实验开始后,观察到D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说明竹炭中(填“含”或“不含”)有碳元素,写出C 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3)小明认为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替换原装置中的F装置,你认为(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
2.为使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视化”,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下列实验。
①、按图1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可视化”。
(1)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pH 7(填“>”“=”或“<”)。
(2)将稀硫酸缓慢注入瓶中并振荡,观察到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此时瓶中溶质(酚酞除外)一定有。
①、按图2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视化”。
(3)将注射器中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同时注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进行下列实验,使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可视化”。
(4)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利用数字传感器上的计算机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与溶液温度的图象,如图所示。
当加入盐酸mL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总结反思】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为了证明反应的发生,可以借助指示剂、测量温度变化、比较物质的溶解性、借助传感器等,提供间接的实验证据。
九年级化学科学探究题
A.温度差 B.重力差 C.浮力差 D.压强差 (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了启发,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A
B
C
A现象为
,B现象为
。
C现象为
,你认为以上设计不能达到实验要求的
(4)小明如果要确定硫酸铜是催化剂,还须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
后 化学性质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
【小结】
实验探究题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采用专题 形式在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的后阶段进行。通过中考习题, 讲练结合,进行实战模拟。让学生熟悉专题的内容,明 确专题的解题思路,提高实验探究题的解题能力,从而 打消学生对实验探究题的畏惧心理,让学生从容地应对 考试。
【例5】(呼伦贝尔中考)右图是空气中氧气 的体积分数测定装置。请完成下列各小题:
(1)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的
现象是
。
(2)猜想把止水夹打开后会看到的现象
是
。原因是
。
(测定空气组成)
(3)如果瓶中的水没有达到集气瓶体积的1/5,可能的原因
是
(至少写出三条)。
(4)从上述实验可以知道N2 的性是
A.把Mg、Zn 、Cu、Ag分别插入同体积、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中,比较四种金属的活泼性
B.加热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
C.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Na2CO3和BaCO3 D.按方案:NaOH+稀盐酸 NaCl +KNO3 NaNO3,制取NaNO3
【例2】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设计,能够实现的是 ( D)
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专项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专项试题一、科学探究题1.小竹同学对只含有X、Y、Z、W四种金属单质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图所示探究。
请根据实验流程回答问题:(1)滤液A中含有_________种溶质。
(2)若测得所得滤液C中含有X(NO3)2,则X、Y、Z、W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
(3)往无色W(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锌和铁的混合固体,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某班同学为验证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向盛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迅速用带导气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溶液。
同学们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忽略二氧化碳的影响):【提出问题】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2、NaCl和HCl猜想二:CaCl2、NaCl和Na2CO3猜想三:_____;【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反思拓展】最终同学们确认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
若将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道引起的危害是_____,你认为该废液的处理方法是_____。
3.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维生素C(C6H9O6)、碳酸氢钠( NaHCO3)、柠檬酸(C6H8O7)】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
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该气体的成分。
【查阅资料】CO是有毒气体,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二氧化碳通常状态下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于灭火。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H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2023-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
2023-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1.给含有氯化钠的水通电会发生如下反应:通电氯化钠+水氢氧化钠+氢气+氯气−−−→【提出问题】水是一种元素吗?【进行实验】同学们按照教材中的装置(如图1)进行了实验。
【收集证据】(1)实验中,同学们观察到电极附近有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切断装置中的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尖嘴口检验电解水产生的气体,观察到a管现象是;【讨论分析】(2)实验时,同学们先在水中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其目的是。
【得出结论】(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请你分析思考:和图2的装置相比,现行教材(图1)装置的优点是(任意写一点)。
进行该实验时,(填“能”或“不能”)将氢氧化钠换为氯化钠。
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实验室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性。
(5)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节约用水是爱护水资源的一种途径,请写出农业节约用水的一种具体做法。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证】图1是同学们设计的“蜡烛燃烧产物检验”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未画出)。
(1)点燃蜡烛,小广同学观察到、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交流讨论】实验中有同学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漏斗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炭黑。
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为验证一氧化碳,同学们又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2)实验前,先在玻璃管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3)将a端插入蜡烛的(填“内焰”“外焰”或“焰心”)。
(4)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模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
2023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
2023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1.二氧化锰和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都有催化作用。
为比较二者的催化效果,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m的值是___________,由图二可知:___________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催化效果更好。
(2)图一装置(不含数据采集系统)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夹住右侧导管口,___________,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68g5%的H2O2溶液在MnO2的催化下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还不够严密,其理由是___________。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某兴趣小组对金属镁的部分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Ⅰ.镁与氧气反应的探究【实验步骤】挤压双球管上右侧的滴管,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加热A处镁条。
【现象与分析】实验中观察到A处镁条燃烧,B处镁条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Ⅰ.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探究。
【实验步骤】挤压双球管上左侧的滴管,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加热B处镁条,可观察到B处镁条燃烧,有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产生。
查阅资料得知黑色固体为碳单质,白色固体是镁的化合物。
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假设与猜想】猜想1:白色固体是MgO猜想2:白色固体是MgCO3猜想3:白色固体是MgO和MgCO3【验证与结论】取适量B中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无气泡产生,白色固体消失,黑色固体不消失,则猜想1成立。
【反思与交流】(1)进行探究Ⅰ的过程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通过本实验,你对燃烧与灭火有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收集在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我们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科学探究题专题复习(共26张PPT)
寄语: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
愿: 同学们在中考的道路上挥洒汗水 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在中考中考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分数!
2、能够根据题目背景材料提出的问题 ,联想到相对应的化学知识,解答探 究性试题。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评价 得出结论
进行实验
实验与探究题考查的内容:
一、考查探究中提出问题或猜想的能力 二、考查设计和实施实验的能力 三、考查解释和表达科学探究结果的能力
解答科学探究题的基本方法
这瓶药品中可能含有: NaOH、Na2CO3中的一种
或两种
提出问题: 这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作出猜想: ①这瓶NaOH没有变质(只含NaOH);
②这瓶NaOH完全变质(只含Na2CO3); ③这瓶NaOH部分变质(含NaOH和Na2CO3 )。
设计实验: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实验方法和步骤 实验现象
允 许 以 权 谋 私,假公 济私,为 个人捞 取好处 ,损害 国家、 集体 和群众的利益
科学探究题专题复习
安徽省肥西县梁岗学校
课 题:科学探究题专题复习
授课教师:张道柱
年 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教材版本: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版教育出版社
科学探究题专题复习
梁岗学校 张道柱
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的几个环 节。
根本利益。 通 过 学 习 ,为 我明确 了如何 以实际 行动争 取做一 名合格 的共产 党员"。 光有 一个纯 洁 的 、 正 确 的入党 动机仍 是不够 的,递交 了入党 申请书 ,不等于 万事大 吉,关 键是如
何 在 工 作 中 体现党 的宗旨 ,做到全 心全意 为人民 服务。 全 心 全 意 为 人民服 务,就要 为振兴 中华忘 我工作 ,锐意进 取,勇 于创新 ,开创各 项工作 的 新 局 面 ;就 要正确 处理国 家、集 体、个 人的关 系,在 面临困 难和危 险的时 候,要把 人 民 的 利 益 摆在位 ,奋不顾 身,挺身 而出,甚 至牺 牲个人 的生命 。在物 质利益 面前,要 做 到 吃 苦 在 前,享乐 在后,公 私分明 ,克已 奉公,把 方便让 给群众 ,把困难 留给自己,绝不
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科学探究题
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科学探究题1.实验课上,勇往直前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正在进行“水的组成”的探究,请你参与!(提出问题)水是一种元素吗?(进行实验)同学们按照教材中的装置(如图1)进行了实验:(收集证据)实验中,同学们观察到电极附近有产生。
切断电源,打开b管顶端的活塞,在管口放置一根燃着的木条,会观察到。
(讨论分析)实验时,老师在水中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目的是。
(得出结论)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回顾历史】(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填标号)利用汞在空气中加热产生氧化汞等实验,第一次明确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A.门捷列夫B.拉瓦锡C.道尔顿D.阿伏加德罗【重温教材】(2)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1),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3)甲组同学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得图1装置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说明利用红磷燃烧(填“能”或“不能”)完全消耗空气中的氧气。
【实验改进】(4)乙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食品包装中的脱氧剂能吸收氧气,于是他们改用脱氧剂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3)。
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得该装置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
改进后的优点是。
【实践创新】(5)受乙组同学的启发,丙组同学采用有机玻璃管迅速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步骤如下:①取一根有机玻璃管,用橡皮塞将一端密封;①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玻璃管密封,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紧密分布在橡皮塞一端,待水滴不再移动后,水滴的最右端标为A脱氧剂的最左端标为O,如图5所示;①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水滴的最右端标为B,如图6所示;①用刻度尺测量,AB的长度为L1,BO的长度为L2。
丙组同学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专题十七-科学探究题-(共67张PPT)
与下面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对应。【拓展应用】根据控制 反应尤其是能随时反应并且随时停止的特点,发生装置 只能选择C,通过分液漏斗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一般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答案 【做出猜想】CaCO3 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的种 类不变 【交流反思】CaO能与水反应 【进行实验】(一)气泡放出 (二)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a(OH)2+CO2===CaCO3↓+H2O(或滴加碳酸钠溶液 Ca(OH)2+Na2CO3===CaCO3↓+2NaOH) 【拓展应 用】C、F
解析 (1)根据图和“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可知 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提供水蒸气;(2)用燃着 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 说明生成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密度小于空气,再根据反应 物为“铁与水蒸气”,则生成的气体是 H2;【猜想与假 设】能被磁铁吸引的只有Fe与Fe3O4,则猜想一Fe与 Fe3O4;又不可能只有Fe没有其他反应产物,猜想二是 Fe3O4;验证猜想一与猜想二,关键看是否含有Fe;【实 验探究】根据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进行设计实验: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固体全 部溶解,没有气泡冒出,剩余固体是Fe3O4;若固体全部
溶解,有气泡冒出,剩余固体是 Fe 与 Fe3O4。【实验结论】 根据“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 物和一种气体”和猜想,则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温 为 3Fe+4H2O=====Fe3O4+4H2;【反思与交流】该黑色 固体不可能是 Fe2O3,理由是 Fe2O3 是红棕色粉末。
【即时小练1】 (2013·河北,35,7分)乙炔(C2H2)气体和 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 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 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CaO;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猜想 三:Ca(OH)2。 他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科学探究题》专项试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科学探究题》专项试题一、科学探究题1.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固体,这些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反应温度不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可能是Cu或Cu2O,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但氧化亚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 为探究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他们提出了以下假设:假设一:红色固体只有Cu假设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假设三:红色固体中有Cu和Cu2O请回答有关问题:(1)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无明显现象,则假设_____成立;若看到溶液变成蓝色,且仍有红色固体,则能否支持假设三?_____(选填“能”或“不能”);(2)现将3克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后的溶液过滤,称得烘干后的滤渣质量为1.4克,则原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_____。
2.合金中除含金属外,也可以含有非金属。
已知某铝合金粉末除含铝、铜外,还含镁和硅中的一种或两种。
小冬设计实验对该铝合金粉末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硅不能与盐酸反应。
(2)铜、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铝、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得到相同的气体。
硅有氢氧化钠的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Si+2NaOH+H2O=Na2SiO3+2H2↑,足量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NaAlO2,则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提出猜想】猜想一:该粉末中除含铝、铜外,还含有镁。
猜想二:该粉末中除含铝、铜外,还含有硅。
猜想三:该粉末中除含铝、铜外,还含有________。
【设计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①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过量的___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放出粉末中还含有硅②取步骤①所得滤渣,加过量的______,充分反应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放出实验二_______略_______【实验结论】猜想三正确3.复习常见的碱的性质时,在老师引导下同学们进行了归纳,并设计了学案。
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科学探究题
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科学探究题1.在“探究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小科发现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后的试管内出现了灰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提出猜想】小科在老师指导下,猜想灰白色沉淀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①镁;①氯化镁;①氢氧化镁;①碱式氯化镁[Mg(OH)Cl]。
老师肯定了小科的猜想,并鼓励他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一:将上述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后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和灰白色滤渣;步骤二:取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镁粉末,粉末全部溶解;步骤三:取少量灰白色滤渣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无其他现象;步骤四:将剩余滤渣用蒸馏水充分洗涤。
取洗涤后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滤渣全部溶解,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分析及结论】(1)从步骤二可知,灰白色沉淀不可能是,因为。
(2)从步骤三可知,该沉淀中没有,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步骤四中将滤渣用蒸馏水充分洗涤是为了。
(4)根据实验探究可知,该反应产生的灰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
【实验思考】实验后小科继续请教老师得知,灰白色的碱式氯化镁(Mg(OH)Cl)受热易分解,生成氯化氢气体和一种氧化物。
小科于是把灰白色沉淀放进试管进行加热,并在试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石蕊试纸,则小科会看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化学兴趣小组联系生活实际作了如下探究:①.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烧杯中放有燃着的蜡烛和澄清石灰水,并罩上一玻璃杯。
(1)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火焰熄灭,且。
(2)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①.小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鳔产生了兴趣,并做了如下实验。
(3)将鳔浸在水里剪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他立即用法收集到了甲、乙、丙三瓶气体(连续多次操作)。
(4)将点燃的红磷迅速放入甲瓶中(装置如图2所示),等装置冷却后松开夹子,流入瓶中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4;往乙瓶中倒入一些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马上变浑浊。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实验(含答案)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实验一、选择题1.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A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B .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C .分解氯酸钾制氧气D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2.下列实验注意事项不合理的是( )A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B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浪费要放回原瓶C .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D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3.在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时,小明提出:固体石蜡可能需要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提出问题B .猜想与假设C .进行实验D .得出结论4.化学实验中常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到用量问题。
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g ~2gB .加热试管内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C .洗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试管水,振荡后倒掉D .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5.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B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C .电解水D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A .AB .BC .CD .D131223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B .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mLC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度角D .用完酒精灯后,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7.下面摘录的是某同学笔记上的部分内容,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碱中都含有金属元素B .用熟石灰可以中和含硫酸的废水C .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二氧化碳D .可用在氧气流中灼烧的方法除去氧化铜中的铜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炭粉(铁粉)-------- 将固体粉末在空气中灼烧B .CaO (CaCO 3) -----------加水,过滤C .CO 2 (CO) ---------------将气体点燃D .HNO 3 [Ba (NO 3) 2]----------------加入适量的 H 2SO 4溶液9.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中混有的HCl 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足量NaOH 溶液的洗气瓶B 鉴别溶液和NaOH 溶液取少许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C除去NaCl 溶液中混有的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D 分离和的固体混合物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A .AB .BC .CD .D10.某同学测定的下列数据不合理的是( )A .用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3摄氏度B .用50mL 量筒量取了4.34mL 的水C .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烧杯的质量为46.8g2CO 23Na CO 4CuSO ()2Ba OH 2CaCl 3CaCOD .用10mL 的量筒量取了5.0mL 的水11.小明在加热试管时,发现试管破裂了,于是他对试管破裂的原因提出下列分析,你认为错误的是( )A .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珠B .在加热过程中试管不小心碰到了酒精灯灯芯C .加热时试管夹没有夹在距管口1/3处D .加热时没有先预热12.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 .用活性炭软化硬水B .用100mL 量筒量取8.32mL 的水C .用电解水证明水的组成D .用蜡烛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3.今有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中不加二氧化锰,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在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均完全反应,得到的气体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4.已知某粗盐样品中含有Na 2SO 4、MgCl 2、CaCl 2等杂质,下列提纯过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通过a 操作得到的沉淀中有三种物质B .滤液中有三种溶质C .加入足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步骤④、⑤中过量的试剂D .步骤⑤中的试剂A 是碳酸钠溶液二、非选择题15.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错误操作不良后果A B A B倾倒液体时,瓶塞未倒 放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 用试管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 容器口塞橡胶塞时,把玻璃容器放在桌子上 16.为了检测香烟的危害,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人教版中考化学科学探究题专题练习(含答案)
科学探究题例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学生设计了如下一些实验并进行探究。
请你参与评价或帮助他分析完成相关问题。
Ⅰ.【探究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Ⅱ.【查阅资料】25℃(室温)、101kPa下,100g水可溶解0.1366gCO2。
Ⅲ.【提出问题】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多少?Ⅳ.【猜想假设】若各装置都能将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木炭燃烧都转化成CO2、烧杯中液体都足量,忽略导管中的空气和进入导管中的液体对测量的影响,则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应该约占集气瓶容积的_________。
Ⅴ.【实验探究】方案甲乙丙丁装置操作①关闭旋塞;②将足量的铜网加热至红热状;②将足量的红磷点燃;②将足量的木炭点燃;②将足量的木炭点燃;③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胶塞;④充分反应,待集气瓶中气温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旋塞;至烧杯中液面_____时记录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几分之几。
记录约1/5 约1/5≤1/5 约1/5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远小于1/5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Ⅵ.【反思交流】(1)当集气瓶中气温未冷却至室温即记录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为a,当集气瓶中气温冷却至室温后再记录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为b,则a_________b(填“>”或“<”或“=”)。
(2)丁方案所测数据与猜想假设数据基本吻合的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丙方案所测数据远小于1/5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以乙方案为例,试分析在测定过程中,对测定结果带来误差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两点)。
解析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知,若各装置都能将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木炭燃烧都转化成CO2、烧杯中液体都足量,忽略导管中的空气和进入导管中的液体对测量的影响,则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应该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十七 科学探究题 典题精练
专题十七科学探究题1.(2017·四川泸州,48,9分)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进行探究学习,完成下列各问:【实验探究】(1)A、B、C、D四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实验写出下列的两个化学方程式:①A中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D中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挖掘实质】如下图是A组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H++OH-===H2O【实践运用】(1)完成试验后,四组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再将废液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向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变为红色。
(2)溶液中的白色沉淀一定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废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4)为了验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我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解析(1)①A中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②D中的反应是碳酸钾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钾,方程式为:K2CO3+Ba(NO3)2===BaCO3↓+2KNO3;(2)无色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剂,变为红色,说明得到无色溶液为酸性,酸过量,亦说明白色沉淀不能溶于酸,由“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看,沉淀一定是硫酸钡;(3)由于反应后酸过量,则溶液中一定不能含有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4)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Ba2+和SO42-也不能大量共存;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
九年级化学科学探究题
九年级化学科学探究题一、探究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成分的差异。
1. 某同学对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这一结论产生了兴趣,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 实验步骤:- 取两个集气瓶,分别标为A、B。
- 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将呼出气体收集到集气瓶A中,直到集气瓶A充满呼出气体。
- 另取一集气瓶B,装满空气(盖上玻璃片)。
- 向集气瓶A和集气瓶B中分别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 实验现象:集气瓶A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比集气瓶B中的更明显。
- 实验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
- 解析:-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CO_2 + Ca(OH)_2=CaCO_3↓+H_2O。
当向集气瓶A(呼出气体)和集气瓶B (空气)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时,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更多,所以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更多,浑浊现象更明显。
二、探究蜡烛燃烧。
2.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 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 解析:- 石蜡能浮在水面上,根据物理中密度的知识,说明石蜡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 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碳化,因为外焰与空气接触最充分,燃烧最剧烈,温度最高。
- 冷而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燃烧产物中有水,因为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024年中考九年级化学复习提升训练:科学探究题
2024年中考九年级化学复习提升训练:科学探究题1.竹麻通过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浸泡以及打浆,抄纸等步骤可制得纸张。
兴趣小组模拟古代造纸术,他们将一定量的生石灰、K2CO3用足量的水溶解后,过滤得到澄清溶液。
澄清溶液中溶质是什么,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一:只有KOH;猜想二:含有KOH和;猜想三:含有KOH和Ca(OH)2。
【设计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猜想二不正确2、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少许溶液猜想三正确【交流反思】(1)步骤2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含有KOH和Ca(OH)2的废液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
小组同学在废水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并且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当烧杯中出现现象时,说明废水中已没有KOH 和Ca(OH)2。
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纯净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燃烧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容器中的碳粉已完全消失。
该小组对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提示]①氢氧化钠可以吸收除去二氧化碳气体;①浓硫酸能吸水。
[知识回顾]碳充分燃烧生成CO2,不充分燃烧生成CO[提出猜想](1)小红对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有_____(填字母)。
A.可能有SO2B.可能有CO C.可能有CO2D.可能有CO2和O2的混合气体(2)小明认为碳粉部分充分燃烧,还有部分没有充分燃烧,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实验探究1]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小明的实验设计思路:装置A的作用是,可观察到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
①若原气体中含有CO气体,则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E中气球作用是。
[实验探究2]小强认为容器中的气体是CO2和O2的混合气体,并进行实验改进和探究。
小强把小明实验中的氧化铁换成了铜丝网,并去掉E装置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