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导论
(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方法。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导论
本讲主要内容:
一、旗帜道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 二、以史为鉴: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三、时过境迁:效法“苏联模式”没有出路 四、警惕陷阱: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 五、人间正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唯 一正确的选择
第三,民主社会主义者积极提倡“经济民主”、“社会 民主”,却从来不把实现民主同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联系 在一起。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导论
2.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践没有触动资产阶级所有制的 根基
民主社会主义者认为,实现社会主义不必以实行生产 资料公有制为前提,也不必以公有制占主导地位为前提。 德国社会民主党基本纲领明确宣布:“生产资料的私人所 有制有权得到社会的保护,只要它不妨碍社会公正的确 立。”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家甚至把私有制看作是“民主 的因素”和“自由的表现”,在他们看来,如果消灭了私 有制,也就消灭了人的自由!民主社会主义所提倡的“混 合经济”、“所有制多元化”,实际上是以私有制为主体 的,这也就决定了其他的所有制形式只能处于从属的地位, 只能环绕与适应资产阶级私有制的运行并为其服务。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导论
3.民主社会主义所倡导的“公平分配”不能消除资 本主义的两极分化
民主社会主义者企图在 维护私有制的基础上,通 过经济政策和财产政策的 调节实现“收入与财产的 公平分配”,使人人都能 “过着一种没有不光彩的 依赖和没有剥削的自由生 活”。这是一种不切实际 的幻想。
邓小平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2012级研究生专用,36课时,按12周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导论(3课时)本讲教学目的要求:1.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2.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3.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基本要求4.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1.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进步旗帜二、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形成就2.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2. 学习本课程的方法本讲思考题:1.通过教学谈谈你对中国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2.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说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
3.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与优点。
本讲参考书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第1—17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2.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3课时)本讲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
2.把握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3.认识走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1.当代中国国情概述2.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1.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2.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1.始终坚持科学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3.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坚持统筹兼顾本讲思考题:1.通过教学谈谈你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已经整理好的3、4)
1. 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的地理性封闭特征对今天中国的现代化有何借鉴?中国文明由于其地理性的封闭特征,尤其优越性,也有其不足之处。
中国历史上总的趋势为统一,而西方文明总是不断的分裂中越分越小。
由此也可以看出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性。
清朝实行的海禁是为了防止人口流失,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却被鸦片战争打开了大门。
2. 论述中华文明在突变中崛起的超强能力和在繁华中的腐变性及其现实意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富不过三代正式这个问题。
是每一个王朝总是在走向灭亡中循环往复。
中国历史上在内忧外患中曾出现过多个鼎盛王朝,最终结果够在安逸中走向覆亡。
为了防止这样的循环持续下去,我们必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处理。
正如黄培炎问毛泽东的“黄氏周期问题”。
延安之行,黄炎培在赞叹中国共产党领导有方的同时,用了三个晚上与毛泽东促膝谈心,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借此机会,他提出了一个在他心中困扰已久的问题:历史兴亡周期率黄炎培问毛泽东:“当共产党执政后,没有了战争的压力,也没有反对党的监督,党员思想必松懈,继尔形成惰性,当享乐成风之时,你怎么解决权力腐败,跳出这个政党存亡的周期?” 毛泽东铿锵有力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这就是‘民主’,即人民群众的监督。
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历史告诉我们,独裁与强权是没有出路的,民主才是救国救民的唯一出路。
但是对于实现民主的过程与形式还有许多问题值得当今社会慢慢探究。
3. 论述中华文明的制度创新能力与当今改革的关系?中国制度改革不足,并且总是失败。
中华文明的特点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文明源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一)悠久性: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
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
举世公认,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
(二)持续性:中华文明自从产生以来就持续不断、一脉相承的发展到现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导论
三、如何才能学好这门课程呢?
首先,学习理论要同了解历史实践、总结历史经验结 合起来。 其次,学习理论要同了解当前的现实结合起来。
再次,学习理论要同自己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
姓名 :
学号:
专业: 应用型学习
评价方式
班级: 自 评
学 生 互 笔 口 评 试 试
教师评价 成果 性 考试 操作 合作 性 考试 实 训 实 岗
•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 • 主义譬如一面旗帜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没有过时
二 、 关于教材的几个说明
• 1、从98方案到05方案的转变 • 2、教材的主题、主线与重点
主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主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3、教材的逻辑结构
教 学 环 节
学 生 自 评
学 生 互 评
教师评价 笔 试 口 试 成果 性 考试 操作 合作 性 考试 实 训 实 岗
做 学
做 学
教
研
教
研
训
做 勤 期 末 考 评
训
做 勤 期 末 考 评
国家精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简
介
• 由国家教学名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汪青 松教授主持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 安庆师范学院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公共必修课。从1998年至 今,经历了从院重点课程—院精品课程—省重点课程—省精品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的发展历程。2008年,该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 该课程在多年的持续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具有 强烈敬业精神的教师团队。课程组现有教师19人,其中高职人员占 63.16%,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78.95%。 • 该课程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是以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引领教学。确立 了教师通过教书、教人、教心、教行,促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理论与实践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四教”与 “四真”理念。 二是以丰硕的教研科研成果支撑教学。近5年来,课程组主持人和成 员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规划项目等20多项项目,出版专著、教材10多 本,在国家重要刊物上发表教研和学术论文100多篇。三是以独特的 课程实践活动贯通教学。开展到农村、到企业、到社区、到学校的 “四到”与实验、实训、实习、实岗的“四实”实践活动,较好地实 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讲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讲义导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 1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 - 1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 1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途径............................................................ - 4 -3.未来新社会发展阶段和基本特征................................................................ - 5 -(二)列宁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思想................................................................ - 7 -1.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 7 -2.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路径探索.......................................... - 10 -3.苏联模式的形成和影响.............................................................................. - 11 -(三)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 - 14 -1.探索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14 -2.提出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 15 -3.提出社会主义的矛盾学说.......................................................................... - 1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及特色......................................................... - 16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四个阶段................................................... - 16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特点........................................................... - 17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 18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 - 18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意义.......................................................... -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怎样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处于什么地位?有什么重要意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首先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硕⼠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硕⼠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提⽰(供2013级免费师范⽣教育硕⼠学习使⽤)⼀、该课程的内容结构及主要内容提⽰(⼀)简⽬导论第⼀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第⼆讲中国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三讲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第四讲中国特⾊社会主义⽂化建设第五讲中国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第六讲中国特⾊社会主义⽣态⽂明建设第七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第⼋讲当代中国与世界(⼆)细⽬(其中⽤⿊⾊字体的是本次学习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整个课程中标⽰的有16个重点,有关章⽬后⾯的阿拉伯数字为重点内容序号)导论⼀、中国特⾊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1.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2.中国特⾊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1)1.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2.中国特⾊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发展1.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历史成就2.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社会主义四、学习本课程的⽬的、意义和⽅法第⼀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1.当代中国国情概述2.当代中国的历史⽅位⼆、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1.准确认识我国发展⾯临的阶段性特征2.紧紧抓住和⽤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三、坚定不移⾛科学发展道路(2)1.始终坚持科学发展2.坚持以⼈为本3.促进全⾯协调可持续发展4.坚持统筹兼顾第⼆讲中国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概述1.经济和经济建设2.中国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3.中国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中国的经济体制改⾰1.经济体制改⾰的基本特点2.经济体制改⾰的基本要求和原则3.经济体制改⾰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三、中国的经济发展(3)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式2.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对外开放(4)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2.扩⼤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3.推动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第三讲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概述1.政治和政治观2.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理论3.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5)1.始终⾼举⼈民民主的旗帜2.坚持党的领导、⼈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3.坚持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5.完善社会主义法治6.不能搞“三权分⽴”和多党制三、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6)1.政治体制和政治体制改⾰2.中国政治体制改⾰的成就3.中国政治体制改⾰的任务和要求4.政治体制改⾰与政治稳定第四讲中国特⾊社会主义⽂化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化建设概述1.⽂化和⽂化建设2.中国特⾊社会主义⽂化理论3.中国特⾊社会主义⽂化发展道路4.中国特⾊社会主义⽂化制度和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建设(7)1.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2.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三、提⾼国家⽂化软实⼒(8)1.⽂化软实⼒是综合国⼒的重要组成部分2.推进⽂化传承、借鉴与创新3.推动中华⽂化⾛向世界四、深化⽂化体制改⾰1.深化⽂化体制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深化⽂化体制改⾰的主要任务第五讲中国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9)1.社会建设2.中国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3.中国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制度和体制⼆、保障和改善民⽣1.民⽣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原因2.保障和改善民⽣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三、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10)1.正确处理⼈民内部⽭盾2.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盾3.维护社会公平正义4.加⼤收⼊分配调节⼒度5.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1.当前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2.提⾼社会管理科学化⽔平第六讲中国特⾊社会主义⽣态⽂明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态⽂明建设概述(11)1.⽣态与⽣态⽂明2.中国特⾊社会主义⽣态⽂明建设理论3.中国特⾊社会主义⽣态⽂明建设的⽬标和意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1.⼈⼝资源环境问题制约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2.控制⼈⼝数量、提⾼⼈⼝质量的基本国策3.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2)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四、中国应对全球⽓候问题的主张第七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概述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党的建设⾯临的新课题新考验(13)1.党的建设⾯临的“四个考验”2.党的建设⾯临的“四个危险”3.加强党的执政能⼒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三、提⾼党的建设科学化⽔平(14)1.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程2.提⾼党的建设科学化⽔平的⽬标任务第⼋讲当代中国与世界⼀、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当今世界正处在⼤发展⼤变⾰⼤调整时期⼆、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的历史性变化1.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益紧密2.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三、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外⽅针政策(15)1.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2.当代中国的对外⽅针政策四、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16)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及内涵2.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复习思考题1.改⾰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有了极⼤提升,2010年国内⽣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但我国⾯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分艰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导论
导论
1 2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方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与实践是紧紧围绕 这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 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 义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 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 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 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 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从组成部分讲,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LOGO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
课程介绍
必修课程,2学分
主要是在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背景下,分专题研 究和介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 题,深化和拓展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 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选修课程: 硕士研究生须从以下两门课程中选择1门作为选修课程
1、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增强辨别大是大 非的能力
政治参与要合法、有序、理智。拥护党的领导,作 出正确的选择。
2、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关心国家前途,提高 执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自 觉性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件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 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 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他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 社会的太暴力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 “工人阶级不是要实现什么理想,而只是要 解放那些在旧的、正在崩溃的资产阶级社会里孕 育着的新社会的因素。” ——马克思
导 论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的有关思考: ●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重视商品经济、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经济管理体制的思想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双百方针)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等思想等。
导 论
二、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
改革开放30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 引领下,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长期、快速、 稳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 国力增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 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并正在 向更高水平的小康迈进
导 论
被欧洲工人阶级从资本主义社会胎胞里解 放出来的社会主义: ——生产力极大发展 ——社会占有生产资料 ——社会用计划调节生产(无商品经济) ——国家逐渐消亡 ……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导 论
大饥荒以及由此引发的“新经济政策,列宁 开始意识到:俄国的现实条件,不可能建成马克 思所描述的社会主义。 “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今 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列宁
导 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它与中国的现代化命运结合在一起,是实 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社会 实践) 第二,它与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结合在一起,是创 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理 论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及思考题答案完整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及思考题答案完整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导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一)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1.两大主要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2.中国共产党担当起领导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中国共产党担当起来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集中体现为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两大历史任务间的关系(1)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前提。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也是保证国家强大、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物质基础。
4.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1)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在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2)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正确把握好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3)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前进的伟大旗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体现为三个紧密联系)(1)将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起来。
(2)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起来。
(3)将国家的安危荣辱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起来。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中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2013年版)目录 (2)导论 (3)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34)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3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 (3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制度和体制 (35)二、保障和改善民生 (36)1.民生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36)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 (36)三、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37)2.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 (38)3.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8)4.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39)5.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9)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40)1.当前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40)2.构建社会管理体制 (40)3.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41)思考题 (41)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42)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制度 (4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4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4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43)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44)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目标 (44)2.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44)3.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 (45)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5)1.当前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 (45)2.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45)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 (46)四、应对重大环境问题挑战 (46)1.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47)2.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 (47)3.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承载力 (47)4.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化 (47)思考题 (48)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力量 (48)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 (49)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 (49)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主要内容 (49)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 (50)1.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考验” (50)2.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危险” (51)3.增强“四种意识” (52)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52)1.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 (53)2.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主线 (53)3.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任务 (54)4.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54)思考题 (55)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 (55)一、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56)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56)2.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56)二、当代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57)1.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57)2.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57)三、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外方针政策 (58)1.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 (58)2.当代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 (59)四、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59)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及内涵 (59)2.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60)思考题 (61)目录导论一、当代中国的主题和基本问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三、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二、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和制度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三、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四、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制度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与竞争力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二、保障和改善民生三、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制度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四、应对重大环境问题挑战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力量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建设理论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一、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二、当代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三、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外方针政策四、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导论教学基本要求1.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主题和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xw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导论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第七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课程基本要求学位课,36学时没有复习题,主要靠听课课堂有点名,作为最后给定成绩的依据之一期末闭卷考试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什么是主题?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一、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而这一任务,历史地落在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身上。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在中国传播并赢得中国革命的成功?简单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特点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双重作用的结果。
即马克思主义的“普照之光”与中国先进分子的执之以求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因地制宜。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阶级性和实践性;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守:一代人,一件事,一辈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近代中国走过的历程——完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创了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新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完成了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中国走向富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应该如何进一步发展?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在此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坚持以往正确的方向。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践进一步结合,也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必须把握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中特理论与实践研究(整理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〇讲、导论1、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Answer:①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指在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基础上,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这三件大事分别指的是: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必须把握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指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指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并创造政治和历史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也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物质要求。
这就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个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个任务。
这两大历史任务息息相关,不能分割,并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③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
两个一百年,即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
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续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④牢牢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要清醒认识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Answer: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简介
第三讲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讲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讲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学习参考书(注明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关系教研室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二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联系实际,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质内容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讲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讲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课程
主要
内容
第一讲导论
第二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第五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实践(实验)环节
无
主要教材
序号
性质
教材名称
编著者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课程类型1讲授类2.研讨类拟授课教师
王勇、刘志锁
课程总学时
36
开课学期
1
课程总学分
2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有较好的把握,对社会主义改革不同模式及其结果有全局性的了解并且能够做出判断。联系实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结合自身专业,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不懈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本思考题
思考题导论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
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在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为我们完成后一个历史任务创造政治和历史前提。
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是我们进行第一个历史任务的根本目的,也是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奠定物质基础实现全面小康,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奋斗目标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续和发展,它又是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牢牢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要清醒认识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
从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踏上了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征程。
在这个伟大的历史征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这一变革实现了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
在旧中国的废墟上,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阔步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
硕士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硕士研究生了解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史,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重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内容及其作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的自觉性。
二、教学方式教师课堂讲授、讨论交流和相关实践教学相结合。
三、教学时数36学时四、成绩构成和考核方式平时成绩10分,期末成绩90分,开卷考试。
五、教学参考材料邓淑华主编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胡锦涛纪念建党90周年讲话及与课程相关的各种资料。
六、教学内容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导当代中国不断前进的伟大旗帜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形成过程:从改革开放初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反思到1982年12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再到13大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再到17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高举起的主要标志:从党的12大到党的17大,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题目中始终不变的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构成:从17大的“两大构成”到胡锦涛建党90周年的“三大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作用:当代中国一切进步的根本原因,当代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渊源和理论基础1、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理想: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合理性和局限性;2、西方近四百年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贡献和历史局限性;3、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
重点讲授基本原则和东方社会理论(即落后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4、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贡献:主要讲授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考。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国际环境和实践基础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从斯大林模式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毛泽东对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后来的经验教训;3、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问题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浪潮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