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地理考试重要知识点汇总
2012届高考地理知识梳理《亚洲》
亚洲1、日本的气候——海洋性显著的季风气候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异:本州北部和北海道属温带季风气候;本州南部和九州、四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具海洋性特征:冬季较为温和,夏季较凉爽,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小。
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
降水量多且季节分配均匀。
东西两岸降水形式和季节分配不同。
东部太平洋夏季多雨,西部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雪。
有特殊天气现象-梅雨和台风。
2、电子工业分布的区域因素A、地理位置优越B、气候适宜,洁净优美的环境C、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多D、交通便利3、分析日本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条件有利:自然的: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富;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1)日本农业多采用小型机械,精耕细作,注意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
3)劳动力丰富。
(4)历史悠久,多精耕细作的经验。
不利:旱涝灾害频繁4、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不利条件:国土(市场)狭小;矿产贫乏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工业基础好;岛国多优良港湾5、克拉运河对泰国的影响;对我国具有的经济意义开挖运河对泰国的影响:它可以为泰国民众创造就业机会;能为国家创收。
泰国因此成为海运枢纽,会加大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经济。
如果开凿克拉运河,对我国来说将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1)、运河不仅可以运油,还可以运输其他货物,而且将改变欧亚贸易路线。
2)、它可以使我国对欧洲、非洲贸易航程缩短,节省时间和运费,运输安全性得到提高。
6、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地区及区位因素分析。
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小的地区,主要有四大工业区----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7、分析湄公河的水文特征(从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水力资源分析)(见书)8、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之国”(原因?)9、东南亚的物产(1)热带经济作物丰富。
(种植园农业)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金鸡纳、蕉麻、胡椒、木棉等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2012年高考地理知识点
2012年高考知识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紫外光短波,红外长波。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色、冕三层地球自转角速度各地相等,15°/h(两极除外)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同纬度,线速度相同;两极为0自转地理意义①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②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
东早西迟。
③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⑴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约为23.5o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
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⑵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① 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③ 四季更替;④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光照图的判读⑴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⑵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⑶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四个关键的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⑷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2012高考文综复习-地理必背考点大全(7)
2012高考文综复习-地理必背考点大全(7)29、温室效应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②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③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④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30、绿化的环境效益:①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②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③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第四单元水环境1、水回圈: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上内回圈。
②水回圈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②我国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7.洋流的分布(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2012新课标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湘教版)
1 世界地理1.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1)五种基本陆地地形——————见上图↑(2)海底地形①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②大陆坡:大陆架外缘的巨大陡坡,水深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
③洋底地形:大陆坡外,由洋盆、海沟、海岭等地形构成。
2.七大洲重要的经纬线及面积3.七大洲地形和气候特点4.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5.世界主要地区概述(1)西亚和北非①重要的地理位置:地处两洋(大西洋与印度洋),三洲(亚洲、欧洲与非洲)五海(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之地,另外还有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与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与地中海)、霍尔木兹海峡(沟通波斯湾与阿拉伯海)等海峡控制着海上交通。
②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最多的地区。
石油主要分布于波斯湾及其沿岸,所产石油大部分通过海运输往美围、西欧以及东亚地区,该区也为我国最重要的石油进口地区。
③水资源与农业:由于本区地处副热带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2)东南亚①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问,是连接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②中南半岛:北部地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水能资源丰富。
③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峰岭众多,多火山地震。
④农业:以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为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和热带经济作物产地。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①地形:高原面积广大;东南高,西北低;海岸线平直。
②气候类型: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而且南北大致对称。
自赤道向南北两侧依次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
③社会经济:人口增长速度快,粮食供应不足,以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为主,为单一的商品经济。
(4)欧洲西部①气候: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陆轮廓、地形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本区海洋性气候显著。
②经济:工业发达。
以制造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畜牧业发达。
2012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的含义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异:⑴地理环境的差异: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012年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及地理教学大纲
2012地理高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目录第一讲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与地球的圈层结构. 3 1.1 地球与地图 (3)第二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与地球的圈层结构 (4)第二讲地球的运动 (6)第三讲晨昏线图与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9)第四讲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与大气环流 (17)4.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17)4.2大气环流 (18)第五讲气候与天气系统及全球气候变化 (19)5.1 气候 (19)5.2天气系统 (21)5.3全球气候变化 (22)第六讲地球上的水与地表形态的塑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2)6.1自然界的水循环 (22)6.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23)6.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4)6.4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5)第七讲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67.1山地的形成(内力作用为主) (26)7.2河流地貌的发育 (28)7.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8)第八讲人口的变化 (30)8.1 人口数量变化 (30)8.2人口的空间变化 (30)8.3 人口的合理容量 (31)第九讲城市及城市化 (32)9.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32)9.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32)9.3 城市化 (33)第十讲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3)10.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33)10.2 农业地域的形成 (34)第十一讲农业及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5)11.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35)11.2 工业区位的选择 (35)11.3 工业地域的形成 (36)11.4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37)第十二讲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加入中国铁路图)、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3812.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38)12.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39)12.3 中国铁路图 (39)12.4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40)第十三讲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 (41)13.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41)13.2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43)13.3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45)第十四讲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47)1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47)1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48)14.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49)第十五讲世界地理总论(补充区域定位) (50)第十六讲世界地理(东亚——南亚) (58)第十七讲世界地理(中亚——非洲) (61)第十八讲世界地理(欧洲——北美) (63)第十九讲世界地理(拉美——两极) (67)第二十讲中国地理总论(人口、民族、自然环境、资源、经济) (71)第二十一讲中国地理(南方——北方) (79)第二十二讲中国地理(西北——青藏) (83)第二十三讲旅游地理 (85)第二十四讲自然灾害与防治 (88)第二十五讲环境保护 (91)第一讲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与地球的圈层结构1.1 地球与地图形状一、地球半径赤道二、经线、纬线、经度、纬度1、半球划分:南北半球—0°即赤道,东西半球—20°W,160°E2、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3、飞行问题一般方向经纬网(同一经线、同一纬线、不同经线)指向标概念三、地图三要素比例尺表示大小比较(缩放)图例和注记四、等高线地形图1、概念2、判读(间距、疏密、形状、示坡线、特殊等高线)3、运用(水系、水文、气候(水热状况、坡向、迎风坡、背风坡、阴坡、阳坡)、大坝、码头、公路、引水、农业)4、相对高度和海拔、坡度、井的深度相对高度 (n-1)d≤H<(n+1)d坡度 tanα=h/l井的深度 h=a-b(地下潜水深度=地面海拔-潜水海拔)相对高度式中,要求等高距相同,如果等高距不同,就直接在图上读两者取值区间,再交叉相减5、如何绘制地形剖面图(1)画一条与剖面线等长的水平基线(2)确定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3)在剖面线上标出各点,一一对应到水平基线上,标出各点高程(4)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第二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与地球的圈层结构1.2 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012高考地理热点:自然地理必背考点总结
2012高考地理热点:自然地理必背考点总结【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2012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梳理(必修1)
以某恒星为参照,地球自转360°,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叫1个恒星日;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以太阳为参照,地球昼夜交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时间24小时;
3.自转速度:
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为赤道处一半;
除极点外,地球各地点自转角速度相等,15°/小时;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计算:时刻东加西减;每隔15°,相差1小时;(相邻一个时区,相差一个小时);
实际使用时间是北京时间,指北京所在东8区区时,即东经120°的地方时;(不是北京地方时)
(3)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作图)
偏向规律: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偏;
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手心向上,中指顺着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指向为偏转方向)。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结晶水汽化,带到地表凝结降雨形成海洋;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维持地表温度;②地球上大气、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如煤石油、水能等;
2.太阳大气分层:由里到外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层;
3.太阳活动主要标志:黑子和耀斑;
黑子出现在光球层,周期11年,它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出现在色球层,它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①许多地方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周期有相关性(正相关或负相关);
②干扰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
③干扰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
④带电粒子流与两极高空大气摩擦,产生极光现象;
三.地球运动(自转)
1.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2012高考地理总复习必备知识
2012高考地理总复习必备知识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道是(巴拿马运河)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是(≥10的积温)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秦岭山脉的地理意义是(我国南北方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人中稀少的是(亚马孙河流域地区)地壳的平均夺取度约为(17千米)关于亚洲河流(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我国自然地理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和地形)我国陆上邻国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我国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香港)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和自由贸易港西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的原因是(有广阔的温带草原和山地牧场) 决定美国硅谷式业区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知识和技术)导致臭氧层变薄的人为因素是(泄漏到大气中的氟氯烃类化合物增多)美国的阳光地带是指(南部西部工业区)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苏伊士运河)的收入是埃及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欧洲,北美洲)关于南美洲自然资源的叙述(水能资源以巴西高原最多)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海洋水汽能深入大陆)►►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分界线1、气温:1月份0℃等温线2、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3、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4、降水:年降水量800mm年等降水量线5、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6、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7、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8、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9、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10、河流: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大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含沙量小11、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12、地形: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
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13、区域: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14、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15、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区域界限1、地理分区上: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012年高考地理专题答题要点总结精要
2012年高考地理专题答题要点总结精要2012年高考地理专题答题要点总结精要前言:一个不规范的字词可能导致整个句子表达错误一句不规范的话语可能导致整段文字失去意义一、等值线专题(一)、等高线地形图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故登山选择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的地方,爬坡容易.二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 / 水平实地距离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3.地形剖面图的读图方法:起点、终点、高点、低点的海拨高度,其次为坡度的变化。
4.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5.等高线与地形状态:山脊——等高线向海拨低处突出(等值线向低值方向突出处为高值区),山谷——等高线向海拨高处突出(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6. 确定某地为盆地(山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向四周成放射状),表明地势中间低(高),四周高(低).等高线值愈往中心愈低(高).7.陡崖的相对高度的计算:等高线图上任意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可根据(差值计算公式)(n-1)d≤⊿h<(n+1)d (其中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
8.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9.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10.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11.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坝长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
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
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高考地理考纲梳理
2012届高三地理高考考纲梳理第一部分自然地理考点一: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天体概念●各种天体特征●天体系统的概念●天体系统的层次●太阳系八大行星●八大行星的运动特性●地球存在生命原因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意义●太阳大气分层及各层的特点●太阳活动的标志和周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太阳辐射的世界分布规律和中国分布规律●解释太阳辐射量最大值出现在北回归线附近的沙漠地区及青藏高原地区而不是出现在赤道地区的原因●解释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量最丰富地区的原因●解释四川盆地成为我国太阳辐射量最贫乏地区的原因●分析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和原因,据此得出什么结论●我国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高频考点)●地球自转的概况(方向、周期、线速度、角速度)及意义●地球公转的概况(方向、周期、速度,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运动意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会准确判断晨昏线●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区时地方时的计算方式●区分北京时间和北京的时间,知道世界时●准确判断自然日界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掌握昼长的计算公式、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黄赤交角的度数、产生的原因、黄赤交角意义●黄赤交角变化(变大、变小、为零)引起世界地理事象如何变化●准确表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准确表述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阳光房、阳光花园、太阳能热水器、山脉阳坡阴坡的判断、确定地方时、判断日影的长短和朝向、计算楼距等。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划分的依据●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震波的特点●准确记好岩石圈的范围●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组成及特点●地震知识、地震分布、成因、震级、烈度的概念,影响烈度的因素、地震如何避灾减灾、地震诱发的其他灾害有哪些●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地震波的利用:勘探石油●地壳厚度分布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是什么?地球地壳最厚的是哪里,地壳最薄的洲是哪个考点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地壳物质循环●准确画出并理解地壳物质循环图各个环节,理解各类岩石的转化●记好各类岩石的代表性岩石,准确理解各类岩石与矿产的关系:岩浆岩----金属矿产,沉积岩----煤炭、石油、化石●准确简要的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高频考点)●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及例子●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及分布地区●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新月形沙丘的判读●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六大板块名称、范围,理解生长边界和消,特别关注板块运动的交界的地理事物(裂谷、山脉、海洋等)●关注板块运动与地震、火山、地热的关系●准确判断地质构造中褶皱(背斜、向斜)、断层(地垒、地堑)●理解应用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准确解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准确判断河流的凹凸岸(平面图、剖面图)以及利用3、大气的受热过程●准确画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图,简述大气的受热过程●简述温室效应的地理原理●近地面大气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与垂直分布规律●准确画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过程●简述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掌握热力环流的常见形式(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准确理解风的受力图,会在地图上(等压线图)准确判断方向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高频考点)●画出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位置,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掌握大气降水的类型和影响降水的原因●掌握影响气温的因素●准确掌握北半球海陆冬夏气压中心的变化和名称●准确比较东亚和南亚季风环流的具体知识---季风气候(分布、特征、风向、成因)●准确判读等压线图(判断高低气压、海陆、季节、风向、风力)●准确判断垂直高度上等压面图●扎实掌握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根据材料准确判断气候类型(气候判断三部曲)●会根据气候(风向、光照)准确进行城市规划,对工业和住宅区进行合理布局●掌握逆温知识(分布、成因、危害)5、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高频考点)●准确画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示意图●理解锋面的特征●准确描述三种锋的天气特征(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掌握冷、暖锋面天气时气温与气压的关系●准确列出我国三种锋的代表性天气及具体时间、分布地区●注意区分三种锋面天气的异同●掌握锋面气旋知识注意锋面气旋冷暖锋分布规律,南北半球锋面气旋的区别●掌握气旋与反气旋的知识(南北半球示意图,气流运动的区别、对天气的影响及具体例子)●掌握台风(热带气旋)结构图,会在图中判断风向及准确描述各部分天气特征●简述台风的影响6、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高频考点)●掌握陆地水体类型●准确画出水循环的过程图,理解各个环节含义●准确描述水循环的过程●理解水循环的意义●河流的补给类型及地区分布●准确理解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相互补给关系●会准确判读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反应的主要内容和分析原因)●掌握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掌握城市建设对城市径流的影响●掌握坎儿井知识●准确描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南水北调的原因、路线、影响分析●全球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掌握以下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华北缺水、华北春旱、西北干旱、长江流域伏旱、华南冬旱、澳大利亚盆地干旱、西亚北非干旱、我国西南地区的干旱●分析比较发达地区和国家与发展中地区与国家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特点并比较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准确掌握赤潮、咸潮的成因、分布和危害●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危害及措施●分析以下河流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简述罗布泊的干枯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频考点)●掌握世界洋流分布及名称,理解洋流分布规律●掌握判断洋流流向和性质的方法(高高低低)●准确记好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准确记好四大渔场及成因●准确理解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并举例●掌握北印度洋、直布罗陀海峡船只不同季节、不同航向船只的航行状态●根据水温线准确判断寒暖流●掌握影响盐度的因素(不同纬度,比较水温,同一纬度分别位于大陆的东岸和西岸比较洋流或沿岸的气候)●掌握厄尔尼洛现象产生的原因,对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三大盐场的形成条件考点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掌握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三种途径(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地理环境中容易受干扰和受干扰比较少的因素●掌握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高频考点)●准确描述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正确理解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这句话●掌握世界荒漠带形成的四种原因(撒哈拉沙漠、南美西部荒漠、中亚和我国西北、南美的巴塔哥尼亚荒漠)●准确描述西北、东部季风区、西南、青藏高原、西欧、西亚和北非、中亚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西南水能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描述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东北森林破坏,西南乱砍滥伐,陡坡开垦,西北过樵、过牧、过垦,三江平原湿地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高频考点)●准确掌握重要气候下的自然带名称●掌握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原因和具体分布●掌握非地带性分布的影响因素和具体分布●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准确判断山地阴坡、阳坡、迎风坡和背风坡●掌握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温度、降水、地表起伏—平坦的缓坡,积雪易遭受风吹失,雪线较高,陡坡,容易发生雪崩,雪线下降)考点四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山岳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及原因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准确表述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的影响●我国如何抑制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碳排放的目标,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分析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认识自然资源、区分自然资源的类型●化石燃料的分布及其开发利用(分布、开发与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合理开发与利用的措施)●掌握和可再生能源的类型、优缺点和我国主要分布●掌握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异同●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环境问题●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我国耕地现状及解决措施●正确分析长三角、珠三角和西北地区耕地不断减少的原因●简述生态退耕的类型、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什么要退耕还湖●我国是否存在石油安全问题,简述原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角度。
2012高考地理备考重要知识点
2012高考地理备考重要知识点2012年高考地理备考攻略一、考纲变化1. 考试范围的增减移“七删除” 自然地理中删除“在不同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自然灾害与防治中删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删除“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义务教育地理中“地球与地图”删除“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世界地理中删除“海底地形”,删除“主要气候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删除“不同尺度区域(如地区、国家)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对策”,乡土地理中删除“安徽主要自然灾害”。
“四增加” 人文地理中“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增加了“及其成因”,自然灾害与防治增加“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世界地理中增加“陆地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加“气候类型分布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二前移”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前移,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前移。
2.试卷结构的微调地理增加一道选择题,第Ⅱ卷原则上不超过15小题,地理综合题原则上5道。
3.题型示例选择题中新增例题例1、10、11、15;非选择题中新增例题例1、4、6、8。
4.总体感悟中学地理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关注地理学科的发展和地理知识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通过高考试题创设的新情境,突出以能力测试为导向,倡导多角度、多层次地审视地理问题。
二、备考攻略高考复习冲刺阶段要以“考纲”作引领,梳理重点、难点知识,让学生熟悉考点,掌握每个考点所包括的内容、要点以及层次,切实做到准确、系统、深刻。
1. 把握主干知识-------系统地归类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强调书本知识识记准确,紧扣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初中和高中地理一体化复习。
2012高考地理考前知识梳理素材
2012高考地理考前知识梳理地理高考点题:知识点——1.农业:区位\地域类型\问题及治理。
2.大气:热力作用\天气系统\气候\大气环境问题。
3.自然灾害与防治:气象、地质问题尤其是滑坡泥石流的分布、原因、解决。
4.地质作用。
5.河湖的水文水系特征6.五大区位。
7.人口与城市图——1.澳大利亚。
2.德国。
3.南美洲。
4.盆地比较。
答题规范——1.不懂就按生活常识分出要点,再用地理专业语言表述。
2.半懂就先答可确定的要点,并陈列在前,后面要点据题意发挥。
3.分点分行;特征描述分阶段。
4卷面整洁,保持行距。
5.回答意义影响类和条件分析类问题时,注意应答出好或不好两方面。
综合题应注意逻辑性:弄清各点先后顺序;不出现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地理综合题要点自然地理(地形气候河湖景观)一、位置1、经纬度位置:半球;五带或纬度带温度带;政区。
2、海陆位置:大陆;海或洋。
二、地形1、地形类型及分布(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2、地势(据流向判断)3、特殊(冰川、喀斯特、海岸线曲折等)三、气候(光热水)1、气候类型及特征2、大陆性或海洋性强3、特殊(季风、对称、半环状、地形影响等)四、河湖1、名称及位置2、水文:流量、水位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流速或落差3、水系(流水河):流域面积、流程、流向、水能、水系形状、河网密度、河道宽深弯度五、景观1、植被2、土壤六、资源1、矿产:铁矿等2、能源:煤、石油等(天然气、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潮汐能等)3、其它:土地(林草耕)、水、气候(光热水)、生物、海洋、旅游等。
七、灾害1、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暴雨或洪涝、风沙、干旱等2、地质灾害: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3、其它: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匮乏、森林破坏等)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光化学物污染等)人文地理(区域发展:位置+自然因素如地气农水资能+社会经济因素如人交市科历政+区域特征)八、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农业生产技术如机械\化肥良种\冷藏保鲜)1、农业地域类型及产品2、农业区及区位九、工业(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信息基础如农业工业;政策国防偏好惯性协作;环境污染;原料能源土地水源环境)1、工业地域类型及产品2、工业区及区位十、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1、名称及位置2、区位(分布及原因)十一、人口(经济交通政治;气候地形河流;历史)1、区位(分布及原因)和迁移(方向及原因、影响)2、人种、语言、宗教、民族。
(地理)必背2012高考考点
2012 高考地理必背考点第一单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地球运动专题1 、天体的类别: 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 )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 )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地理】2012高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考试知识点总结一、自然地理部分(一)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导读】从近年高考命题规律看,本部分内容侧重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时区和日界线的计算,晨昏圈,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侧重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日照图几乎是必考内容。
本部分内容从考查的形式上,有两个规律:一是直接以日照图或结合区域地理知识来考查,二是联系实际,以社会热点问题或现实生活情景作为试题的素材,或提供隐性信息,综合考查考生对地球日照图、经纬网、太阳直射点、晨昏线、季节与时间计算等核心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试题举例】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热情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
回答1,2题。
1.2007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
目前,人类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是(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增多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2.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
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答案】1.A 2.B【解析】1.本题考查了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太阳活动的标志及影响。
太阳活动对气候、电离层、地球磁场有影响,而对流星没有影响,所以选项B错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与耀斑,所以选项C错误;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耀斑、太阳风,所以选项D错误;通常,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出现频繁的地方和时期,因此选项A正确。
2.本题主要考查生命存在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行星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必要的液态水、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所以选项B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一、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地球的普通性八大行星中的普通一颗(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物理性质、运动特征)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二)、日地关系日地平均距离 1.496亿千米,约1.5亿千米(一个天文单位)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分界线;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约11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二、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干洁空气的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生命活动必需;构成生物体成分;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酸雨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着,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线。
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
人类的保护伞。
(二)对流层大气的热力状况和大气运动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选择性吸收、反射(无选择性)、散射。
辐射定律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属长波辐射。
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射回地面的部分。
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
大气的保温效应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保温作用全球的热量平衡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由高压垂直指向低压。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越大(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垂直于风向右侧,南半球垂直于风向左侧。
低纬度小,高纬度大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是有个交角,斜穿等压线。
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斜穿等压线,指向低压;高空与等压线平行。
左右手法则。
热力环流的典型案例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海平面等压线低压中心,高压中心。
低压槽、高压脊、鞍部。
大气环流的意义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赤道低压、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地高压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位移大致来说,对于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冬季主要气压中心(1月,北纬60度)亚洲高压(亚欧大陆)、阿留申低压(北太平洋)和冰岛低压(北大西洋)夏季主要气压中心(7月,北纬30度)亚洲低压(亚欧大陆),夏威夷高压(北太平洋)亚速尔高压(北大西洋)季风的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亚)②②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南亚)季风的典型分布地区东亚季风(西北、东南风);南亚季风(东北、西南风)。
三、海洋(一)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海洋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
热容量很大。
海岸带从滨海平原到大陆架之间的广阔区域。
海岸带与人类活动全球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60千米的范围内。
人-海岸相互作用阶段①很少干预②开始干预③海岸开发④海岸管理海水热量的收入、支出太阳辐射、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因素太阳辐射、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
海水温度的空间变化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表层海水温度变化较大,1000米以下深层海水温度变化不大。
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海洋面积广,水量大,而且热容量又很大。
海水中主要盐类物质氯化钠、氯化镁。
盐度的概念1000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
大洋平均盐度:3.5%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降水量、蒸发量、洋流(寒流、暖流)、河流淡水汇入(径流量)。
盐度最高的海区和最低的海区红海(亚非交界)、波罗的海(北欧附近)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风浪、海啸)、潮汐(大潮和小潮)、洋流洋流的概念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洋流的成因分类风海流(大多东西方向)补偿流(大多南北向)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
风海流的成因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
并受地转偏向力、海岸轮廓影响。
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副热带为中心)北半球为顺时针流动,南半球为反时针流动。
大陆东岸暖流、西岸寒流中高纬度大洋环流(副极地为中心)仅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大陆东岸寒流、西岸暖流北印度洋洋流的分布规律冬逆夏顺。
冬季自东向西流(东北季风),夏季自西向东流(西南季风)。
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千岛寒流、阿拉斯加暖流。
赤道逆流(补偿流)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
南印度洋的洋流分布南赤道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北大西洋的洋流分布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
拉布拉多寒流、东格陵兰寒流。
南大西洋的流流分布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
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②高高低低规律判断寒暖流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增盐,寒流减温减湿降盐)②海洋生物(四大渔场,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③污染④航海(顺流逆流)(二)、海洋开发和海洋环境的保护海洋资源的分类化学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能源。
各类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化工;养殖、增殖;深海锰结核;潮汐和波浪发电。
渔业资源的形成因素大陆架阳光集中、河流带来营养物质、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
世界主要渔业国中国、日本。
(温带海域冬季底层海水上泛,主要渔业国在温带地区)世界渔场分布北太平洋、东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东北大西洋、东南大西洋海洋矿产资源分布大陆架(石油、天然气)滨海(砂矿、金属矿产)深海海底(锰结核)海洋空间利用的特点复杂性和特殊性(海洋气象多变、深海环境差、海水腐蚀性等)海洋空间利用的方式交通运输、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
着名海峡马六甲、霍尔木兹、直布罗陀、英吉利、麦哲伦、白令、曼德、土耳其着名运河和港口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鹿特丹、香港、新加坡、纽约、神户等腹地港口的服务区域。
主要海运航线北大西洋、北太平洋、欧亚澳、好望角、北美东岸经巴拿马运河至西岸世界围海造陆的典型地区荷兰、日本、澳门。
海洋环境问题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
海洋污染的产生原因陆地上的生产过程(废弃物、冷却水、杀虫剂、石油渗漏)海洋污染的危害危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
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海岸工程建设、围海造田、过度捕捞、自然环境变化。
石油泄漏清污方法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
领海宽度、国际海底资源。
领海(主权)、专属经济区(资源管辖权)12海里,200海里。
四、陆地(一)陆地的组成物质及物质循环岩石圈的范围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矿物的概念单质或天然化合物。
岩石的概念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矿产的概念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
主要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
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
常见岩石玄武岩、花岗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板岩。
地壳物质循环规律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二)地质作用、板块构造学说地质作用的概念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地质作用的分类内力作用(地球内部热能)、外力作用(太阳辐射能)。
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的两种类型及其影响水平运动(褶皱、裂谷海洋)为主、升降运动(海陆变迁、地形起伏)。
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
板块交界地壳活动。
板块运动形成地貌。
六大板块的名称亚欧、非洲、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板块。
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貌生长-张裂(裂谷、海洋),消亡-挤压(海沟、岛弧链、褶皱山脉)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海岭和断层(大多在洋底)、海沟(海洋)和造山带(大多在陆地边缘)(三)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外力作用和外力地貌地质构造的概念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
地质构造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下降岩块)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的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因槽部物质坚实,成为山岭。
断层构造分布的实例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华山、庐山、泰山。
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断层(不利于隧道、水库等工程)。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冰川地貌类型U形谷,冰蚀湖流水与风力作用所塑造的地貌类型黄土高原、瀑布、峡谷、冲积扇、三角洲、喀斯特;风蚀洼地、沙丘等。
(四)陆地水与水循环水资源的概念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陆地水的分类地表水(江河水、湖沼水、冰川)和地下水(潜水、承压水)陆地水的基本来源大气降水。
静态水资源冰川冰、内陆湖泊水、深层地下水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潜水埋藏在地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受外界影响大,水位变化大承压水在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受外界影响小,水位稳定。
我国东部河流的径流变化雨水补给为主,河流径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
我国西北河流的径流变化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补给高水位补给给低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