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会城市国际化水平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成都国际化建设短板与对策研究

成都国际化建设短板与对策研究

成都国际化建设短板与对策研究成都是中国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其国际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

本文将从成都国际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短板出发,提出对策研究,以期为成都国际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一、成都国际化建设的现状成都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

成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是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是西部地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成都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是中国的文化名城之一。

近年来,成都国际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在国际交往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还在国际会议、国际贸易、国际旅游等方面迅速发展壮大。

与此成都国际化建设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需要加强研究和解决。

1. 国际交往能力不足。

虽然成都是西部地区的国际化城市,但在国际交往方面与国际一线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成都与国际一线城市之间的国际交流和合作还不够密切。

2. 人才引进力度不够。

作为国际化城市,成都在引进国际人才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吸引更多的国际优秀人才来成都工作和生活。

3. 文化软实力不足。

虽然成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但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交融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升成都的国际文化影响力。

4. 国际会议和国际贸易活动较少。

成都作为国际化城市,国际会议和国际贸易活动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吸引国际会议和国际贸易活动来成都举办,提升成都在国际会议和国际贸易方面的地位和影响力。

5. 国际旅游市场发展不平衡。

虽然成都的国际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在吸引国际游客和提升服务水平方面还有待加强,成都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三、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现状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复杂过程。

改革开放近30年来。

中国城市化发展极为迅速,城镇人口比重已由1978年的18.6%提升到2005年的43.3%,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50%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是,我国城市化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据世界发展报告统计资料,2000年,全世界城市化水平已达47%,中等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一般都在50%以上,高收入国家为79%。

我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水平相差甚远。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1,全国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差距过大我国城市分布相对集中在东部地带,东中西三大地带呈现明显的梯度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从城市数量看,2000年全国667个城市中,东、中、西部分别为300个、247个和120个,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4.98%、37.03%和17.99%。

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比中、西部地区明显要快。

尤其是在沿海地区的珠三角、宁沪杭、京津唐等大城市群区域,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集聚了中国大量的财富、劳动力与高新技术,使沿海许多城市经济繁荣,市场活跃,生活水平提高,环境逐步改善,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中部地区正处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西部地区仍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2、生态环境恶化,资源问题严重城市中聚集了大量的工业企业及人口,但由于工业的粗放型发展和人口的高度聚集,污染物的排放量激增,造成了大气污染、垃圾满城、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短缺、噪音不绝和光磁污染等各种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城市的生态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从水资源来看,随着城市大生产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大量增加,加之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了江河表面水的丰盈,超量和无度的开采又造成地下水的枯竭。

同时。

禁而不止的工业污染和污水的超标排放,致使江河湖泊和水源地以及地下水水质遭受严重污染,使得我国66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面临水资源问题,200多个城市水资源严重不足,有的城市被迫限量供水。

中国城市化水平之国际比较

中国城市化水平之国际比较

中国城市化水平之国际比较李京文/吉昱华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有关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的关系,理论界的判断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有观点认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有观点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略有滞后,但还在正常范围内;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存在着隐性超城市化。

下表可见1999年世界收入类别国家GNI 、按PPP 调整的GNI 以及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1999年城市化率为32%,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比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比中下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比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

考虑到中国1999年人均GNI 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NI 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无法就中国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得出中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的结论。

1999年,中下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NI 和按购买力平价调整的GNI 为1200美元和4250美元,分别高于中国420美元和700美元,如果考虑到中国正进入一个加速城市化的阶段,1995—2001中国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1.44个百分点,中国的人均GNI 如果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达到1200美元需要5年多的时间,五年中如果中国城市化水平以年均1.44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则五年后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39.2%,低于中下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同样无法得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结论。

如果使用购买力平价调整的人均GNI ,中国的城市化的滞后程度大约不到8个百分点,同样无法支持严重滞后的观点。

如果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东亚和太平洋国家,情况就更为明显。

1999年,该地区人均GNI 和按购买力平价调整的GNI 分别为1010和3740美元,城市化水平为34%,与中国的情况大体相当。

如果运用2002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1999年,中国城市化率为34.78%,高出世界银行判断2.78个百分点,如果我们认可这个判断,则上文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分析将得到进一步的支持。

国际化街区调研报告

国际化街区调研报告

国际化街区调研报告国际化街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国际化街区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发展模式,对于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和分析国际化街区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对城市的影响,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本次调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国际化街区的定义和特点、国际化街区的发展现状、国际化街区对城市的影响等。

采用的调研方法包括文献调研、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

三、国际化街区的定义和特点国际化街区是指集中了大量国际化企业、国际金融机构、文化交流中心、高端商务和住宅建筑等的区域。

国际化街区通常以高楼大厦为特点,设计现代化且均衡,配套设施齐全,具有活力和创新性。

四、国际化街区的发展现状国际化街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热点之一。

以纽约的曼哈顿和伦敦的金融城为代表的国际化街区,已经成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和商业中心,吸引着全球资本和人才的聚集。

而在亚洲地区,以上海的陆家嘴和新加坡的滨海湾为代表的国际化街区也在迅速崛起,吸引着国际知名企业的设立和投资。

五、国际化街区对城市的影响1. 经济影响:国际化街区的发展会带动城市的经济增长,吸引国际资本和知名企业的进驻,提高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2. 文化影响:国际化街区的多元化和开放性,为文化交流和艺术创作提供了平台,丰富了城市的文化活动。

3. 社会影响:国际化街区的建设使得城市变得更加国际化,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和创业者,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六、发展趋势预测1. 国际化街区将会继续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特别是在亚洲地区的新兴经济体中,如中国、印度等。

2. 随着人们对城市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国际化街区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打造更加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3. 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成为国际化街区建设的重要方向,通过运用新技术推动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的智慧化程度和效率。

七、结论和建议本次调研发现,国际化街区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对城市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盘点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6大城市堪称世界大都市

盘点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6大城市堪称世界大都市

盘点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6大城市堪称世界大都市
Econman财经观点 07-14 08:51
第一名:北京。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它吸引了许多跨国企业来这里投资兴业,许多国外科技、管理人才活跃在北京,并且凭借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北京吸引全世界的游客前来旅游,成为了真正的国际大都市。

第二名:上海。

经过不断发展,上海如今已经成为了世界的金融中心和国际都市,在上海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前来经商、求学和旅游的外国人。

而且,近几年上海举办了许多国际盛会,进一步强化了国际都市形象。

第三名:广州。

广州是中国最早的开埠通商口岸,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目前据说在广州生活着超过数十万外国人。

他们有的是来投资经商,也有的纯粹是为了体验广州文化,但无论如何,广州作为中国与世界联系最紧密的城市之一,其国际化程度毋庸置疑。

第四名:深圳。

深圳是中国的科技之都,在这里有许多知名的大型科技企业,他们从全世界招揽人才,并吸引其中的优秀者到深圳总部来工作。

在深圳,据说最多的外国人是印度IT工程师,其次是欧美科技新锐。

得益于此,深圳这几年的国际化步伐也大大加快了。

第五名:杭州。

经过了G20峰会之后,杭州这座城市在国际化方面颇受认可,优良的发展环境和成型的经济体系,都令世界各国的商界人士看好杭州的未来,所以很多老外跑到杭州来做生意。

第六名:天津。

天津也是中国较早开放的商埠,外向型经济较为发达。

尤其是离北京太近,所以可以充分享受到北京释放出来的红利。

因此,天津的国际化程度虽然不是最高的,但也紧随在北京之后,未来前景也十分值得期待。

建设全球化城市与城市国际化战略研究

建设全球化城市与城市国际化战略研究

建设全球化城市与城市国际化战略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设全球化城市和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展的重要目标。

而这些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努力,更需要城市内外各行各业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本文将探讨建设全球化城市和城市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性、现有问题和发展方向。

一、建设全球化城市与城市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性随着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不断扩大,国际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全球化城市和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全球化城市可以为其居民提供更广阔的机会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其次,城市国际化战略可以带来更多的外部投资和技术支持,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全球化城市和城市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也有利于我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趋势,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和交流。

然而,与建设全球化城市和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相伴随的也是不少问题和挑战。

下面将就这些问题作出分析。

二、现有问题与挑战1、基础设施方面的不足在建设全球化城市和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资源分配的不均等,不少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面临严重的不足。

比如说,一些城市的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系统都还比较落后,影响了城市运转的效率和质量。

2、城市人才储备不足对于全球化城市和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来说,人才是其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然而,很多城市在人才储备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如此一来,就难以把城市打造成为有影响力的全球化城市,更难以吸引来自其他国家的投资和技术支持。

3、城市的文化和宣传推广存在问题城市的文化和宣传推广是其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一些城市在这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比如说,一些城市的宣传方式单一、内容陈旧,难以吸引到更多的外来人才和投资。

此外,一些城市的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因为缺乏专业化的开发推广而无法有效地发挥其潜力。

三、发展方向建设全球化城市和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和城市资源等多个因素。

成都国际化建设短板与对策研究

成都国际化建设短板与对策研究

成都国际化建设短板与对策研究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国际化城市,在国际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

本文将从城市形象、城市环境、城市服务等方面分析成都国际化建设的短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城市形象短板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大对成都国际品牌的建设力度,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

加强标志性建筑和景点的整体规划和统一宣传,打造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城市形象。

加强对外传播,深挖成都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成都的城市环境基础相对薄弱,环境治理和保护还存在一定的短板。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严重,交通基础设施滞后,城市交通效率低。

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空气质量和水质量不佳,城市绿地和环境保护还有待加强。

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足,垃圾和污水排放问题严重。

成都在城市服务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城市公共设施供给不足,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的国际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缺乏国际化服务人才和体系。

城市对外国资本和企业的吸引和服务力度不够,缺乏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和服务保障。

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国际化城市,在国际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许多短板和问题。

要加快国际化建设步伐,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需要在城市形象、城市环境、城市服务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加大力度推进相关工作,不断提升成都的国际化发展水平。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成都能够在国际化建设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国际化进程作出更大的贡献。

城市国际化发展的路径研究

城市国际化发展的路径研究

城市国际化发展的路径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在当今世界,城市国际化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城市国际化是指城市作为一种地区性经济发展方式,在国际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能力。

城市国际化的发展是城市经济转型、提升城市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城市国际化研究方面,需要寻找一条合适的路径。

本文将介绍城市国际化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城市国际化的发展路径,提出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建议。

一、城市国际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城市国际化是指城市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参与国际市场和社会交往,发挥作为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的内在能力并不断提高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

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性在于它推动了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发展,促进了城市的文化传播和城市形象的提升,同时也扩大了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上以更高的姿态参与竞争。

城市国际化也是一种城市发展的趋势,城市国际化的高度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

二、城市国际化的发展路径(一)发挥城市所在地区的优势城市国际化的第一步是要发挥城市所在地区的优势,因为城市所在区域的自然、人文、社会等方面的优势,是影响城市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城市所在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地理、历史、社会甚至气候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城市国际化的发展。

(二)提升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城市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城市的文化与历史,因此,提升城市的文化影响力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城市可以通过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文化展览、文化艺术团体、文化产业等来扩大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在国际上传播城市文化与历史,展示城市发展的魅力。

(三)加强城市的城市品牌建设城市品牌是城市形象的代表,是推动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方面。

城市品牌的建设需要注重城市的整体形象,整合城市的资源,推广城市的特色,吸引国际投资和旅游等方面的资源。

城市品牌的建设是城市国际化走向成功的重要路径。

(四)促进城市的市场化改革和开放市场化经济和开放政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城市可以通过加强市场化改革和开放政策,拓展城市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某地区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的调研报告

某地区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的调研报告

某地区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的调研报告研究方案:某地区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的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城市国际化是指城市在全球化进程中与外界发生联系并对外界产生影响的一种现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城市国际化发展已成为各国和学者研究的热点。

本调研报告旨在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从综合角度对某地区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进行深入调研,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分析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内外因素,探讨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研究某地区城市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3)调查某地区城市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4)提出促进某地区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了解城市国际化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成果。

(2)实地调研:选择某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当地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具体情况。

(3)访谈调研:与当地、学者、企业代表等进行面对面访谈,了解他们对城市国际化发展的认识和看法。

(4)数据分析:收集城市国际化相关的统计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揭示城市国际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三、方案实施1. 阶段一:问题调研和文献研究(1)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了解已有的城市国际化发展理论和研究成果。

(2)分析城市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形成研究框架。

2. 阶段二:实地调研和访谈调研(1)选择某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城市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2)与当地、学者、企业代表等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城市国际化发展的认识和看法。

3. 阶段三:数据采集和分析(1)收集某地区城市国际化相关的统计数据,包括人口流动、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

(2)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揭示某地区城市国际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4. 阶段四:方案制定和推广(1)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某地区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与有关部门和机构进行交流和沟通,推广研究成果,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国家统计局关于第八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的通报

国家统计局关于第八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的通报

国家统计局关于第八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
结果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
•【公布日期】2006.08.23
•【文号】国统字[2006]178号
•【施行日期】2006.08.2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奖励
正文
国家统计局关于第八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的
通报
(国统字[2006]17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
经第八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终审,并公示通过,本届成果奖共评选出获奖课题论文类成果96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55项。

获奖专著5部,其中,一等奖1部,二等奖4部。

获奖信息技术应用类成果18项,其中,软件类成果一等奖空缺,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论文类成果一等奖空缺,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获奖统计教材13部,其中,一等奖1部,二等奖5部,三等奖7部。

获奖博士论文类成果12篇,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11篇。

现将获奖名单予以通报。

国家统计局
二OO六年八月二十三日
第八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

城市国际化评价与路径研究

城市国际化评价与路径研究

一、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主流,城市国际化的浪潮开始席卷整个世界。

尽管近年来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但全球化大潮不可挡,融合大趋势未变。

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哪个城市会是一座孤岛,融入世界是推进城市国际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随着城市国际化建设进入一个探索新阶段,我国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国际性城市是代表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建设国际性城市是中国把握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构建新发展格局、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因此,推进城市国际化发展亦是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提高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二、文献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国际化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单一指标的评价和综合指标的评价。

有关单一指标的评价研究,对于城市国际化的评价,早期的国外学者Castells (1996)[1]重点关注国际交往的流量,Beaverstock和Taylor (1999)提出国际化城市是现代服务业的集合地,美国学者Sassen (2001)从企业区位选择的角度研究城市国际化;国内学者叶贵勋和金忠民(2000)则强调城市基础设施对于其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

关于多维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目前对城市国际化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有《世界级城市名册(GaWC)》《伊斯坦布尔世界城市年会指标体系》《全球化城市指数(GCI)》等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

国内方面,在上海、深圳等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引领下,成都、宁波、青岛等城市也立足自身实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国际化指标体系。

城市国际化评价与路径研究武戈,陆忠洋(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122)摘要:城市国际化是城市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实需要,也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从经济实力国际化、枢纽能力国际化、人居环境国际化、人文交流国际化等四个维度共27个指标,构建城市国际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进行评价分析。

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摘要]构建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定量研究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基础。

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由基础指标和核心指标构成,基础指标主要包括经济规模与结构、居民生活水平与质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与教育水平指标,核心指标主要包括贸易国际化、生产与投资国际化、技术与信息国际化、人员国际化指标。

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从横向比较的结论是:天津滨海新区在居民生活水平与质量、国际外资引进指标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唯一欠缺的是经济实力稍显不足,说明天津滨海新区未来应重点加强对硬实力方面的建设;从纵向的国际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天津滨海新区作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城市国际化的初级阶段,目前处于中级阶段,并且发展潜力巨大。

[关键词]城市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天津滨海新区引言随着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城市国际化目前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国际化城市被看成城市发展的高级形式,不少国家或地区均将城市的国际化或全球化作为其全球化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内容。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是天津滨海新区实现新阶段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根据国家对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要求以及滨海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滨海新区作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功能要显著增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区;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基本形成,成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科技创新领航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地位基本确立,成为国际化港口城市的标志区;宜居生态型新城区框架基本建立,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和谐社会首善区。

而要实现上述目标,无不与提升国际化水平密切相关。

本文设计了一套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天津滨海新区城市国际化水平进行了测评,通过国际化大都市绝对量评价方法,综合城市间差距分析和实现程度分析总结出天津滨海新区在国际化大都市中的差距,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来进一步提升天津滨海新区国际化水平。

调研报告:成都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经验和启示

调研报告:成都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经验和启示

调研报告:成都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经验和启示近年来,成都国际化建设成效显著,国际化水平迅速提升,已经成为国内国际化建设最受瞩目的城市之一,总结其经验举措将为我市当前正在推进的城市国际化提供有益借鉴。

一、成都与我市国际化主要指标比较“十二五”时期,成都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推进全方位开放的有利契机,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城市国际影响力保持了持续上升的良好势头,部分国际化水平指标已经大幅度领先,而这些领域正是我市下步推进城市国际化需要着重补齐的“短板”。

二、成都推进城市国际化的主要举措和经验一是高度重视城市国际化建设,坚持以城市国际化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十二五”期间,成都始终将城市国际化作为发展主线,围绕“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目标,坚持“全域开放”战略,着力推动交通通信枢纽功能、国际交往功能、宜人城市功能的国际化,并明确了每年国际化建设的主题,其中,2012年是国际化窗口建设年,2013年是国际会展突破年,2014年是国际交往拓展年,2015年是宜人环境提升年,2016年是国际品质优化年。

“十三五”规划又继续将城市国际化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确立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为“初步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

二是加强规划引领,制定出台了《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纲要(2012—2016年)》、《国际化城市建设2025规划》等政策文件。

通过规划明确每个阶段城市国际化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有规划、有步骤、统筹协调地推进城市国际化的各项工作。

在“十二五”国际化建设的基础上,成都又制定出台了《国际化城市建设2025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具有通达全球能力的内陆开放门户城市、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亚洲内陆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具有高度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具有一定带动引领作用的国际创新型城市、具有较优城市生态环境和多元包容性的国际生态宜居城市等五大行动计划。

三是健全制度保障,每年对城市国际化建设的成效和不足进行评估。

成都国际化建设短板与对策研究

成都国际化建设短板与对策研究

成都国际化建设短板与对策研究【摘要】成都作为西部大城市,国际化建设存在着短板问题。

本文从成都国际化建设现状、面临的短板问题和影响因素出发,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优化城市形象与文化传播两项对策。

加强国际交流可以拓展成都的国际影响力,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优化城市形象和文化传播可以增强城市吸引力,促进国际化建设。

通过对短板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提出的对策,希望能够为成都国际化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帮助。

展望未来,成都将在国际舞台上更加活跃,吸引更多国际资源和合作机会,实现全面的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成都国际化建设,短板问题,对策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城市形象,文化传播,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成都作为西部大开放的重要区域和经济中心城市,近年来在国际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成都来说,加快推进国际化建设,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的重要任务。

探究成都国际化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寻找有效的对策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对成都国际化建设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面临的短板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优化城市形象与文化传播等对策措施,旨在为成都国际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成都国际化建设的短板问题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引导成都城市发展的方向,推动成都向着更加国际化、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1.2 研究意义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近年来国际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成都面临着国际化建设短板问题亟待解决。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分析成都国际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影响成都国际化建设的因素,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可以帮助政府部门更好地制定战略规划,推动成都国际化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对企业和社会各界也具有指导意义,促进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际接轨。

基于全国31个省会城市综合水平评估分析

基于全国31个省会城市综合水平评估分析

基于全国31个省会城市综合水平评估分析浙江工商大学黄可遇、朱维芳、陈国浩摘要:本文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时代的背景下,对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的综合实力建立综合评价评价体系。

通过人口规模、工农业规模、经济水平、公共设施、生态环境等八个方面相关的二十个指标对各城市2008年数据进行分析。

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全国这具有代表性的31个城市做综合水平评价分析,并对这三种方法的数据处理结果作了比较和详尽分析。

此外,本文还提出各城市发展中仍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关建议。

关键字:综合水平评估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1课题背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发展是当代时代的潮流,是解决我过所有实际问题的关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源于制定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张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为主线,把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个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过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方向。

经过30多年的全速拼搏,我国经济总量明显增加,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关于城市“国际化”的探讨(网)

关于城市“国际化”的探讨(网)

“国”、“际”、“化”——关于城市“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的探讨近年来,在中国城市建设中,出现了一种追求“国际化”的热潮,据统计,中国目前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提出建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口号,有655个城市在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向世界”。

2010年8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获国务院批复,未来10年深圳定位,除了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还将是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个“国际化”城市。

应该看到,这种一哄而上追求“国际化”的风潮本身,是一个不太国际化的现象。

事实上,世界上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比如纽约、伦敦、巴黎、香港等,很少把“国际化”本身当做城市发展目标,通常他们都是由于各种原因,经过多年自然发展,“客观上”发展成为国际都市,而“国际化”的头衔,也大多是事后外人概括总结出来,只是一种事实的描述,而不是一种事前的愿景目标,也不是一种必然的赞美或者炫耀。

中国对于“国际化”的这种关注和追求,可以视为一种特定的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心理偏好,在最近一个关于国际城市的沙龙上,一位澳大利亚专家说,“我很奇怪的是,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都在强调‘本土化’的时候,这里却突然如此高调地提出‘国际化’的目标,很值得关注……”这就首先引出一个问题:中国的这种国际化偏好究竟是怎么来的?关于“国”(… national …)1、为什么推崇国际化?探究国人近年来的“国际化”热,恐怕还是要追溯到我们这个“国”自身的特殊性——包括中国近现代的历史遭遇、几种现代化努力中特定的历史记忆、曾经面临的特定的国际处境,以及我们自身特定国体、政体下形成的特定的社会心理等等……应该说,我们把“国际化”当做口号,应该是对过去某些特定国家取向和走向的一种纠偏,具体而言:1)摆脱战败衰落历史国人所谓的“国际化”,隐含着重新加入强国俱乐部,重返世界中心的意味。

因为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国势堕入谷底的时代,国人感受中,“国际”就是“列强”的代名词,直到今天“国际”二字在中国人的理解中,主要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而不是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或穷国。

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研究报告篇一:深圳市国际化发展近期行动计划研究报告深圳国际化城市行动计划报告深圳市XXXXXXXX委员会深圳市XXXXXXXX中心二零一一年二月说明鉴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和《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XX—2020)》中都强调了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发展目标,结合XX年大运会筹备等近期工作要求,XX年9月27日,许勤常务副市长在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干部大会上,要求市规土委组织对深圳国际化城市进行研究,认为深圳应该制定一个“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行动计划”。

规土委随即委托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该项研究工作。

项目组首先开展了三方面的基础研究,一是对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已经走过的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二是系统地收集整理了有关国际化城市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三是对深圳现有国际化水平与香港、新加坡进行了多方案比较评价。

在完成了上述三项工作的基础上,XX年12月26日,规划国土委与研究中心共同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邀请深港两地的六位专家就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XX年1月21日,项目组向委主管领导作了阶段成果汇报,会上领导强调了国际化城市行动计划的制定要站在全市角度进行整体考虑,应主要解决?为什么?和?干什么?两个方面的问题,并要求项目组于3月初完成一个向市领导的汇报稿。

该报告就是根据上述要求完成的。

报告主要由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想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起初,?为什么?的问题并未纳入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认为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已很明确,本次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如何实现目标和近期该做什么的问题。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广泛的讨论,感到从深圳特区未来使命和世界级都会区发展两个角度对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进行再认识很有必要。

第二部分是想回答深圳与国际化城市目标之间的现实差距问题,这是行动的基础。

第三部分是想回答有关?干什么?的策略性问题,为本次行动计划的制定明确方向和重点。

中国城市化水平及省级差异分析

中国城市化水平及省级差异分析

中国城市化⽔平及省级差异分析⼈⽂地理学作业《中国城市化⽔平及省际差异分析》中国城市化⽔平及省际差异分析摘要:改⾰开放以来, 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但城市化⽔平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业化⽔平,随着21世纪经济的⾼速增长,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在⼤步向前,⽬前中国城市化⽔平与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城市化⽔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为此,了解中国城市化⽔平及通过区位熵的⽅法来分析中国城市化⽔平的省际差异。

关键词:城市化省际差异区位熵⼀、中国城市化⽔平城市化是指⼈⼝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是社会⽣产⼒发展到⼀定阶段,农村⼈⼝转化为⾮农村⼈⼝,⼈⼝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

⼗六⼤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2002年⾄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市⼈⼝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

2011年,城市⼈⼝⽐重达到51.27%,⽐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市⼈⼝为69079万⼈,⽐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乡村⼈⼝65656万⼈,减少了12585万。

根据中国六次⼈⼝普查数据,历次⼈⼝普查城市化⽔平依次为:12.84%,17.58%,20.43%,25.84%,35.39%,47.5%。

以上是中国历次⼈⼝普查城市化⽔平表和中国城市化⽔平国际⽐较表。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化⽔平在稳步提⾼,但从国际⽐较来看,中国的城市化⽔平与发达国家相⽐差距较⼤, 与⼀些发展中国家相⽐也较落后。

中国城市化⽔平虽有所提⾼,但城市化⽔平依旧偏低,城市化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平。

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临的⼀个重要的社会结构转换过程。

它⼀⽅⾯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另⼀⽅⾯⼜是衡量经济发展⽔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化⽔平越⾼的地区, 经济就越发达。

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多、规模的不断扩⼤, 中国城市化⽔平有了很⼤提⾼,⾄2011年中国城市化⽔平已达51.27%。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 。( ) 3 第三产业 的高度增 长。 ( ) 4 高端 制造业 中 心。 () 5 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 , 尤指深水大港与国际航空港 。 () 6 城市人 口达 到一 定标准 , 常为 50万 人。萨森 通 0 分别于 19 - 19 9 1 94年从企业 区位选择 的角 度来研 究城
关 键 词 :国际化水 平; 界城 市; 世 因子分析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 .3 3 2 1 )4 0 5 .3 0 3 26 (0 10 . 0 1 0 中图分类号 :F 9 20
0 引 言
在当前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区域间交流越来 越频繁的形势下 , 城市 国际化已是不可 逆转 的潮流 。
收 稿 日期 :2 1 00—1 0—1 ;修 回 日期 :2 1 0 2 0 1— 5—1 8
1 城市 国际化排名计算及 比较分 析
( 中国人 民大学 区域与经济研究所 , 北京 10 7 ) 0 8 2
摘要 :城 市国际化 不仅是 一个结果更是一个与其他国际城市逐 步接 轨的过程 , 此过程 中, 在 通过 与其他城 市的
物质 、 文化 与信 息的交流 , 实现城 市发展 利益 的最大化 。在 目前城 市 国际化 比较 研 究的基础上 , 对现有 方法的 不 针 足 , 用因子分析 法 , 运 进行 了分 因素排 名比较 分析和 综合得 分排 名的分 类比较分 析 , 最后根 据综合得 分通过 类 间距 法将所有省会城 市分为三类 , 并提 出各类城 市在不 同城 市国际化发展 阶段应 选择 不 同的发展 策略。
水平研究 。李立勋 于 19 94年提 出: 城市 国际化是指
城市经济 、 社会 、 文化 的发 展与 国际经济、 社会 、 文化发 展的联系与融合 , 成为 国际发展体 系的有机组成 部分 , 并根据专家打分法设计 了一套指标体系 ; 孙革 在 19 96
且并不 只是表现 城市国际化不仅是 一个结果 更是一个 与国际城市逐 步 年指 出了城市国际化是一个大 的趋势 , 而是各 方面齐 头并进 , 面地 发展 ; 全 姚 接轨的过程 , 是在经济、 政治、 文化 等领 域更 多地参 与 国 在经 济发展 上 , 0 0年认 为: 城市 国际化是指城市在人 、 、 、 财 物 际交流进而与世界 融为一体 的过程 。对 于一个发 展 蓉 于 20 中的城市而言 , 这一过程 的 目标 不一定 是非要 成为世 界 信息及整体文 化等方面进 行跨 国界 的相 互往来与 交流 城 吸引力影 响到 国外 的过 的政治经济文化 中心 , 而是 在于通 过各种形 式 , 在适 当 活动的洪流中, 通过 与其他城 市 的物质 、 文化与信息等 方面 的交流 , 实现城 市发展利 益
的最 大 化 。
程 以及国际性城 市 的形 成过程 ; 薛德升 于 20 0 6年对 广东省 内部分地级城 市国际化水 平做 了比较研究 。综
合 国内学者观点 可得如 下结论 : 1 城市 国际化具有 普 () 遍性。每个城市在发展 的过程 中都会 遇到 国际化 的问 题, 只是程度有所 不 同。( ) 2 城市 国际化 具有 动态 性。 城市国际化强调 的不是最终的结果 , 关键是 在参 与这一
1 对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及 直辖 市( 港澳 台西藏 除 市 的国际化 水平。萨森认为一个 城市 的国际化水 平表 策。( ) 的国际化水平进行 了分 因素得分排名研究和综合得 现在该城市的经济控制力 , 产品和市场 的创新性上。当 外 ) 并做了对应分析。( ) 2 对于指标权重 , 我们 前西方学者对城市 国际化 的研究 集 中在 国际城市 区域 分排名研究 ,
动态过程 中使得 当地城市 的国际化水平得到提 高 。 目前 , 国内的城市 国际化水 平 比较研究 中 , 普遍存 在以下几个倾 向 :1 多是 国内与国外城市 比较 , 国内 () 而
城市问跨行政 区的横 向比较不多 。( ) 2 在各项指标 的权
重确定方面 , 大多采取专家打分 , 乏数据计量。( ) 缺 3 在 分析方法方面 , 只是得 出综合得分排 名 , 并未在 各细分 层面分析 ; 政策建议部分 没结合城 市的具体发 展 阶段 , 有的放矢 。针对上述 问题 , 我们在下文提 出相应思路对
第3 0卷 第 4期 21 0 1年 8 月
地 域 研 究 与 开 发
ARE S AR AL RE E CH AND DE L ME VE OP NT
V0 . 0 No. 13 4 Au g.2 1 01
中国省 会 城 市 国 际化 水 平 比较 研 究
张 可 云 ,项 目
城市国际化最初是 由苏格 兰城市规 划师格迪 斯 于 11 95年提出的 , 国地理学家霍 尔在 16 英 96年对 国际化 城市这一概念给出了经典解释 : 专指对世界或大 多数 国
家有着经济 、 政治、 文化影 响 的国际大都市 。在 此基础 上 , 国学者弗雷德曼 18 美 9 6年提 出“ 世界城市假说 ” , 并用 以下 6项指标来衡 量城市 的国际化 水平 : 1 主要 () 的金融中心 。( ) 国公 司及 国际性机 构组织 总部所在 2跨
以及城市 网络方面。国内学者对 城市 国际化 的研究 始
通过 因子分析法将得 出的特征根对整个 矩阵 的贡献率 际化最终得分情况把结果 分为 3个层 次 ( 世界城 市 , 国 际城市和区域 中心城市 )分别提出应对策略 。 ,
3 根据各城市 国 于2 0世纪 9 0年代初 , 大致可分为两类 , 一类是对 国际化 作为该指标 占整个指标体系的权重。( ) 指标体系结构的研究 , 一类是对具体某个城 市的国际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