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数与负数”教学反思
《正数与负数》教学反思(通用10篇)
《正数与负数》教学反思(通用10篇)《正数与负数》教学反思 11.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 会初步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将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4.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5.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教学建议一、重点、难点分析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以及有理数包括哪些数。
难点是学习负数的必要性及有理数的分类。
关键是要能准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以及要明确有理数分类的标准。
正、负数的引入,有各种不同的方法。
教材是由学生熟知的两个实例: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的。
比0℃高5摄氏度记作5℃,比0 ℃低5摄氏度,记作-5℃;比海平面高8848米,记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155米。
由这两个实例很自然地,把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把加“-”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一个中性数,表示度量的“基准”。
这样引入正、负数,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使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且还将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大小性质。
把负数理解为小于0的数。
教材中,没有出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
这是有意回避或淡化这个概念。
目的是,从正、负数引入一开始就能较深刻的揭示正、负数和零的性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
关于有理数的分类要明确的是: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分类结果应是不重不漏,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
二、教法建议这节课是在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基础上,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负数的从内容上讲,负数比非负数要抽象、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的'选择上,尽可能注意中小学的衔接,既不违反科学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则。
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概念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有理数与算术数的根本区别,有理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即算术数).这样,在理解算术数和负数的基础上,对有理数的概念的理解就简便多了.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明确有理数的分类时,可以有意识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理解分类的标准、分类的结果,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精品文档】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推荐word版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篇一: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与反思《正数和负数》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教学目标:? 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知道负数的写法和读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
? 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 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体会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体会负数的意义,通过描述性定义认识正数、负数和“0”。
教学过程:一、感受相反方向的数量,经历负数产生的过程。
1、回忆小学学过那些数:自然数,分数出示信息:看数的产生过程,现实中负数学习的必要。
2、引入负数的概念?3、总结正负数(1)这些数很特别,都带上了符号,它们是一种“新数”。
-9、-4.5等都叫负数; +7、+988等都叫正数。
你会读吗?请你读给大家听。
注意“-”叫负号,“+”叫正号。
(2)读给你的同伴听。
(3)把你新认识的负数再写两个,读一读。
下面让我们走进正数和负数的世界,进一步了解它们。
(板书课题)二、借助实际生活情境的直观,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
1、负数有什么用?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列数量。
(1向东走200米,用+200米表示;那么向西走200米元用表示。
2.说说实际问题中负数的确定(1.)表示海拔高度(2.)解释温度中正负数的含义(3)做练习三3、怎样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三、理解0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是正负数的分界。
2、0只表示没有吗?1).空罐中的金币数量;2).温度中的0℃;3).海平面的高度;4).标准水位;5).身高比较的基准;6.)正数和负数的界点;3、总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负数的分界。
正数和负数的教学反思
正数和负数的教学反思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正数和负数这一教学内容总是让我感触颇深。
每次讲授这个知识点,都像是一场充满挑战和惊喜的旅程。
还记得刚开始接触正数和负数教学的时候,我满心期待,以为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轻松地让学生们理解这个看似简单却又充满奥妙的概念。
然而,现实给了我一个小小的“打击”。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像往常一样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室,准备给学生们讲解正数和负数。
我在黑板上写下了“+5”和“-3”,然后开始讲解它们的含义。
我自认为讲得清晰明了,可是当我提问学生时,却发现大部分同学都是一脸茫然。
一个平时很活跃的学生举起手说:“老师,这正数负数太抽象了,感觉没啥用啊。
”这句话让我瞬间意识到,自己的教学方法可能出了问题。
于是,我决定改变策略。
我不再单纯地依靠黑板上的数字和枯燥的讲解,而是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入手。
我问同学们:“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天气预报?比如说,今天的气温是 5 摄氏度,明天的气温预计会下降 3 摄氏度,那明天的气温会是多少呢?”这时,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一个同学说:“那明天就是 2 摄氏度呗。
”我笑着点头:“对呀,这里的 5 就是正数,下降的 3 就是负数,通过正数和负数,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知道明天的气温变化啦。
”又比如,我提到了大家都喜欢的零花钱。
“假如妈妈给了你 10 块钱零花钱,这是正数。
但是你不小心弄丢了 2 块钱,这弄丢的 2 块钱就是负数。
那现在你还剩下多少钱呢?”通过这样贴近生活的例子,同学们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开始对正数和负数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在后续的教学中,我还组织了小组活动。
让同学们分成小组,去寻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正数和负数,并记录下来。
有的小组找到了电梯里的楼层标识,有的小组注意到了股票的涨跌,还有的小组发现了海拔高度的表示。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对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提高了他们观察生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正数和负数教案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优秀4篇
正数和负数教案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优秀4篇初一上册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在了解相反意义量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正负数的概念和学习正负数的意义。
2、使学生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学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正负数的概念难点:负数的概念三、教具投影片、实物投影仪四、教学内容(一)引入师:我们知道,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产生了1,2,3,4这些数,我们把它叫做什么数?生:自然数师:为了表示“没有”,又引入了一个什么数?生:自然数0师:当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不是整数时,又引进了什么数?生:分数(小数)师:可见数的概念是随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还存在着别类型的数呢?如吐鲁番盆地最低处低于海平面155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高出海平面8848.13米,我市某天最高气温是零上8摄氏度。
请学生用数表示这些量,遭遇表示困难。
师:为了能表示这些量,我们需要引入一种新数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1、1正数与负数](二)新课教学1、相反意义的量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投影片显示)(1) 汽车向东行驶2.5千米和向西行驶1.5千米;(2) 气温从零上6摄氏度下降到零下6摄氏度;(3) 风筝上升10米或下降5米。
引导学生明确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特征:(1)有两个量(2)有相反的意义请学生举出一些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
教师归结:相反意义中的一些常用词有:盈利与亏损,存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运进与运出,上升与下降等。
2、正数与负数师: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能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由师生讨论后得出: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读作正)号来表示,同时把另一种与它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读作负)号来表示。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对于《正数和负数》这一课的教学,我进行了一些反思:
首先,我认识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这个目标在课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了这些概念。
其次,我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我采用了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们一起讨论、探究正负数的表示方法和意义,这种方法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数学兴趣。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有些学生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练习。
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在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存在困惑,需要进一步解释和指导。
最后,我认为本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能够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拓展延伸,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我认为本课的教学还是成功的,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加强引
导和解释,同时注重练习和拓展延伸,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
认识正负数的教学反思8篇
认识正负数的教学反思8篇认识正负数的教学反思篇1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有利于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成功之处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负数,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中,首先出示一组短语或句子,让学生用意义相反的量进行表述。
例如:向前走200米;电梯上升15层;我在银行存入500元。
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表示的数来表示,当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时,原来所学的数无法进行表述,由此引入负数。
然后通过不同城市的气温对比感受生活中出现负数的必要性。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重点介绍温度计和海平面的的分界点,使学生明确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在教学中,首先介绍温度计的单位°c和°f,0刻度线表示0°c,也就是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从0°c往上数的刻度为零上度数,从0°c往下数的刻度为零下度数。
然后明确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m,把高于海平面的高度记为正数,低于海平面的高度为负数。
3、拓展数的范围,便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在教学中,首先把整数的概念拓展为正整数、0和负整数;数拓展为正数、0和负数。
这样教学利于学生把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进行归类、构建。
二、不足之处1、由于课件内容量大,导致习题的处理不及时,没有完成当堂的任务。
2、没有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没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改进措施加强对温度计的认识,通过对温度计上刻度特点初步感知意义相反的数量。
不要忽视对温度计上摄氏度与华氏度这两种刻度的区分。
至于两种温度有什么异同,可以作为课后拓展练习让学生自己去了解。
教会学生仔细观察刻度单位,能根据刻度上大格与小格的划分推算出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认识负数》教学反思《认识负数》教学反思。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篇一:《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要想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就要从这些矛盾的事物入手。
数学研究亦是如此。
奇与偶,正与负,左与右,一与众,直与曲,动与静等,是一组组对立概念,其中蕴含了对立统一、联系发展这些最朴素的哲学思想,如何通过我们的数学课堂向学生渗透这些思想呢?开始时,引出对立的一组矛盾,用一个数无法表达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怎么办?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矛盾,在数前用不同符号表达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使这对矛盾在符号化的思想下得到统一,让学生感受到符号的作用。
数学活动需要通过学生的操作实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一定的形式来完成,恰当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数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
但是,数学活动不是教学形式的花样翻新,更不是作秀。
课堂让学生通过对话、倾听、欣赏、互动和共享,实现了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数学活动必须关注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真切地体验、感悟和理解数学,引发数学思考,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
这样的活动才是数学课堂所需要的有效活动,才能全面地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
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真境界应是朴实无华、真实有效的。
它是真实、真效、真智慧的生动过程,是师生智慧共生的乐园!篇二:正数负数的教学反思认识正负数教学反思:上课开始我先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故事讲述的是“正负号”的有关知识,世界上著名的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季米特洛夫在评价一天的工作时说:“要利用时间,思考一下一天之中做了些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倘若是?+?,则进步;倘若是?-?,就得吸取教训,采取措施。
”这样一下孩子们的兴趣来了,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为了解决生活问题而需要掌握的一种数学知识,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这样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使学生的不同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我带孩子们走进了我国美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先到了我国地势最低的吐鲁番盆地,又到了我们比较喜欢吃的葡萄干的生产地“葡萄沟”,最后带孩子们去了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欣赏着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听着我给他们带来的新鲜的知识,其实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上当了,我已经把自己要讲的知识灌输到他们的脑子中了,孩子们的记忆里真的很超人,当我问到吐鲁番的地势怎样时?孩子们马上回答比海平面低155米。
《正数与负数》教学反思
《正数与负数》教学反思
在教学《正数与负数》的过程中,我觉得有一些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认为我在教学前没有很好地预习和准备教材,导致我对一些概念和例题的理解不够深入。
这给我的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我在解释一些难点和复杂的例题时,没有给学生提供清晰明了的解析和步骤。
这使得一些学生无法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方法,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其次,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的练习题不足,没有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实践和巩固。
这样,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被动听讲和接受知识,没有得到足够的练习和实践,也就无法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和方法。
另外,我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反馈和引导不够及时和精准,在学生遇到困难和错误时,我没有很好地给予指导和纠正,导致他们继续错误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通过多种方式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提高他们对正数与负数的理解和运用水平。
最后,我认为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正数与负数》是一个相对抽象和抽象的概念,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聊。
我应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和实际场景,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正数与负数。
综上所述,我在教学《正数与负数》这个内容上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教学前进行更充分的准备和预习,提供足够的练习和实践机会,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注意和改进这些方面,提高我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正数和负数(最新6篇)
教学反思:正数和负数(最新6篇)教学反思:正数和负数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
本课是有理数的第一节课时。
引人负数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学生头脑中关于数的结构要做重大调整,而负数相对于以前的数,对学生来说显得更抽象,因此,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
为了接受这个新的数,就必须对原有的数的结构进行整理,引人币的举例就是这个目的。
负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原有的数不够用了,书本的例子或图片中出现的负数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一点。
使学生接受生活生产实际中确实存在着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多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并且所举的例子又应该符合学生的。
年龄和思维特点。
当学生接受了这个事实后,引入负数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这个突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书本中的图片和例子都是生活生产中常见的事实,学生容易接受,所以应该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并且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就可以了。
教学反思:正数和负数2正数和负数的教学结束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这一章节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小组讨论、实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讲解正负数的相对性时,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我应该多花一些时间,通过更具体的例子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还有,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
在课堂提问和练习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的'来说,正数和负数的教学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我将以此次反思为契机,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正数和负数3在正数和负数的教学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深刻的体会。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教案及教学反思正数和负数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教案及教学反思——正数和负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够正确表示正数和负数。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运用正数和负数进行数学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敏感度。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2.难点:(1)正数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律。
三、教学过程1.导入(1)讲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引导学生关注正数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新课内容(1)讲解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2)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3)引导学生运用正数和负数进行数学运算。
3.练习与巩固(1)设计一些关于正数和负数的练习题。
(2)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
(2)引导学生思考正数和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运用。
2.在讲解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时,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
3.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让学生熟练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律。
5.不足之处:(1)课堂讲解时,可能存在部分学生听不懂的情况,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练习题设计不够丰富,需要增加更多有趣的题目。
(3)在课堂互动环节,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
五、教学建议1.在讲解正数和负数时,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2.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更多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需求,用心教学,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掌握正数和负数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通用13篇)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通用13篇)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1“正数和负数一”,主要目标是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中,我让学生举例说出已学过的整数、小数、分数引入今天学习的新的内容:正数和负数。
但在导入这个环节中,举例说数的过程太长、长多了,应稍微回忆举例就行了,而真正的负数的.起源和在生活中的举例和练习比较少。
一句话就是:概念说得不够清楚。
需要在下节课补充完整的:1、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数(除0外)。
2、在以前学过的数(除0外)前加上“-”号,就是负数。
3、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第3点是需要重点补充,要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完成。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2今天改完学生的作业,感觉特累。
学生的作业怎么这么不理想呀?原因在哪呢?六年级的学生对于正负数在四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现在是进一步体会正数与负数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负可以互相抵消。
在课堂当中,我认为学生对于这些知识都掌握得挺好的了,但是作业为什么会这样?如题:海拉尔某日的气温是-12℃——-3℃,求温差。
我班学生好多错的呀!有拿12+3的.,有拿-12-3的,有拿-3+12的……错误答案让人咋舌!现在仔细想象,在上课的时候,“温差”这一概念似乎过得太快,学生没有明确温差是“最高温度减最低温度”,而-12和-3谁大谁小?可能学生也有所忘却。
对于用“最高温度减最低温度”更是无从下手了。
而教材中也提到,在这里让学生掌握的是“正负抵消”,而不是让学生会正负数运算,学生只要能运用抵消的思想处理简单整数加法就可以了。
所以在这里,我想我能做的只有让学生借助自身经验,以及借助线段图和温度计去得出结论了。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3教后启示:1、在概念课的教学上,如果还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一些就更好了。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正数与负数的教案内容及任务怎么写正数和负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正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训练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归纳,让学生体会思维的一般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使他们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理解0表示量的意义。
正数与负数学习心得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数也是如此。
只有两种不同含义的数才能体现出事物相对的是与非。
比如:不同的两种家庭经济状况,一家在银行存款、另一家在银行欠款,存与欠是相对的正反两种含义。
存为正、欠为负。
在生活上,存与欠相对;在数学上,正与负相对。
如果只用简单的一种数表示,那么存与欠或正与负就会混淆不分。
再比如:不同的两种几何体,物体的(三维实体)体积叫正体;空间的(三维空体)容积叫负体。
正体和负体的性质分别是:正体的体积(不为零)大于零,并且体内只包含物质不包含非物质;负体的容积(不为零)大于零,并且体内只包含非物质不包含物质。
正体和负体的区别与正数和负数的区别相吻合。
例如,建筑施工前,在平整地平面设定正负零并以零为(水)平面时:平面的零上存在着的土方,须要清除的体积有多少通常称为正方。
也就是体积用正数来表示,正多少立方米为正体。
(因为世上没有最大的物体或最小的物质,所以正体没有最大也没有最小、而且不为零的特点)。
平面的零下存在着的空间,须要回填的容积有多少通常称为负方。
也就是容积用负数来表示,负多少立方米为负体。
(因为世上没有最大的空间或最小的非物质,所以负体没有最大也没有最小、而且不为零的特点)。
在体中,如果没有认识到正体和负体的话,那么就很难确认几何形当中的点、线和面所处的极限位置。
初中正负数教学反思
初中正负数教学反思在初中阶段,正负数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数学的基础知识,还是其他学科中的重要概念。
然而,在我参与的正负数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我发现学生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
在刚开始教授正负数时,往往只是简单的告诉学生正数表示正方向,负数表示反方向,而没有给出更具体的解释和示例。
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正负数的认知停留在了表面层次,没有真正理解其本质。
因此,在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向学生解释正负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加深他们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正负数的计算和运算中容易出错。
正负数的加减运算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往往能够掌握,但是乘除运算却较为困难。
他们容易混淆正数和负数的乘除规则,并且在计算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
我认为,这与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例如通过绘图、动手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负数的乘除规则,并且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他们的计算能力。
另外,我还发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遇到困惑和困难。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在解决正负数问题时,学生往往只是简单地运用公式和计算,而没有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因此,在教学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从更宏观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和比较,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此外,正负数的教学还应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例如通过与温度的关联、地理坐标、财务账目等相关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应用正负数。
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并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总之,在正负数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教学反思:正数和负数
教学反思: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正数和负数1《负数》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新增加的学习内容。
它是小学阶段数的教学从自然数、小数、分数范围扩大到了有理数范围。
《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负数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量”。
在教学新课时,我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素材,引导学生从例1中的主题图入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温度引入负数,让学生在生活实际背景中学习和感受正负数的意义。
然后通过例2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明白用正负数可以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从而让学生体验负数产生的原因,接着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正负数应用的实例。
如:飞机上升500米用+500米来表示,下降500米则用-500米来表示;小红向东走了20米用+20米来表示,向西走20米则用-20米来表示。
再次让学生体会引进负数的必要性,理解负数的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
这种生活化、经验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激发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受:一、关注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
需要。
因此在课的开始,我为学生提供一些熟悉的生活素材,让学生从身边熟知的生活现象出发,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解决如何记录、区分两种具有相反意义量的现实问题。
学生在记录及交流记录方式的过程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
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正、负数解释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精心设计数学问题,突破教与学的难点。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精心设计了数学问题,如:先提出如何能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引发学生思考,寻求区分两种量的方法。
并在交流记录方式的互动过程中,进一步启动问题:哪种记录方式更加简练呢?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提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觉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导读:范文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篇一:正数和负数的教学反思】“正数和负数一”,主要目标是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中,我让学生举例说出已学过的整数、小数、分数引入今天学习的新的内容:正数和负数。
但在导入这个环节中,举例说数的过程太长、长多了,应稍微回忆举例就行了,而真正的负数的起源和在生活中的举例和练习比较少。
一句话就是:概念说得不够清楚。
需要在下节课补充完整的:1、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数。
2、在以前学过的数前加上“-”号,就是负数。
3、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第3点是需要重点补充,要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完成。
【篇二:《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教学反思】许多教师认为“负数”这个单元的内容很简单,不需要花过多精力学生就能基本能掌握。
可如果深入钻研教材,其实会发现还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内容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
例3——两个不同层面的拓展:1、在数轴上表示数要求的拓展。
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和分数。
教材例3只表示出正、负整数,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学生表示出—1.5。
建议此处教师补充要求学生表示出“+1.5”的位置,因为这样便于对比发现两个数离原点的距离相等,只不过分别在0的左右两端,渗透+1.5和—1.5绝对值相等。
同时,还应补充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如—1/3、—3/2等,提升学生数形结合能力,为例4的教学打下夯实的基础。
2、渗透负数加减法教材中所呈现的数轴可以充分加以应用,如可补充提问:在“—2”位置的同学如果接着向西走1米,将会到达数轴什么位置?如果是向东走1米呢?如果他从“—2”的位置要走到“—4”,应该如何运动?如果他想从“—2”的位置到达“+3”,又该如何运动?其实,这些问题就是解决—2—1;—2+1;—4—;3—等于几,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初中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是极为有利的。
例4——薄书读厚、厚书读薄。
薄书读厚——负数大小比较的三种类型例4教材只提出一个大的问题“比较它们的大小”,这些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分为几类?每类比较又有什么方法,教材则没有明确标明。
五年级数学认识正负数教学反思(精选3篇)
五年级数学认识正负数教学反思(精选3篇)wtt收集整理的五年级数学认识正负数教学反思(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认识正负数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一步熟悉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在教学过程中,精心预设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创设了多个贴近学生认知规律且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生成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正、负数是两个相反的定义,在教学的时候,我着重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而能使学生更好地明晰正、负数的意义。
正、负数与0的关系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并且认清零在正、负数之间所处的位置是学生正确认识正、负数的关键。
我对本节课细细揣摩,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做得比较好的。
1、情境内容源于实际生活,由此深入展开对问题的探究。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记录数据,请同学们来记录下面两个班篮要球比赛的得分情况”,以活的真实情境为研究素材,呈现出不同的记录结果,透视出学生的原认知状态,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新问题的研究,既让学生充分感受了研究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又能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为实施有效的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收集生活中的有效素材,感受正负数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中,我收集生活中的有效素材。
从天气预报中听一听;在购物小票上认一认;根据各地的气温读一读;在实际生活中举例说一说……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明确正、负数表示两个正好相反的意义,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出正数可以表示增多、高于、正方向等意义,负数可以表示减少、低于、反方向的意义。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温度计这个教具“做足文章”,从温度计上读出温度;尝试写出温度—5℃、—20℃;在温度计上拨出指定温度;把温度计横放后抽象出数轴,这些都为学生认识正、负数提供了非常形象的依据,学生学习起来有具体的事例做依托,抽象的概念就容易理解。
正负数教学反思
正负数教学反思正负数教学反思1“正负数”被《标准》列入第二学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并作为小学数学的一个全新的内容编入了新教材中。
“小学生学负数,行吗?”“负数成了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该怎样认识,怎样教?”这对于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我认真领会新教材的意图,明白了《生活中的正负数》的教学是要求教师利用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从中体会到负数与原来学的数的意思不一样,逐步体会量的相反意义。
有了对新教材的'上述认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在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
本片段设计了几道有趣的题目让学生回答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记录得分与扣分的情况,通过创设这个学生较为熟悉的情境,很自然地引出了本课所要学的正负数。
二、借助信息,初步建立数学模型。
这是本课的重要环节。
我根据负数的特征及儿童认知发展水平,以大量的生活信息为载体,让学生体会到正负数和生活的联系以及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从而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正数、0、负数的知识结构。
三、深化对正、负数的认识。
该练习的设计具有思考性、灵活性、开放性和趣味性: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活动过程中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对正负数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灵活变通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利用本节课所学的正负数的意义,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希望:希望每位同学每天的学习收获都是正数,而没有负数。
正负数教学反思2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教师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展示了一组洪灾肆掠的图片,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会发现有警戒水位线,然后教师再呈现某市8月1日至7日的水位记录表,让学生说说表中的信息,学生通过观察发现8月2日至5日的水位都达到或者超过了警戒水位线,其余几日的水位都低于警戒水位线;细心的学生还发现只有8月2日的水位高于历史最高水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数与负数》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小学学过的数的基础上,通过“想简洁清楚的表示”实际生活中的相反意义的量,引入负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符号的优越性。
引入负数后,进而给出正数与负数的描述性定义,通过练习去具体认识正数、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曾碰到这样的学困生的答案“若前进1 00米记为+100米,那么-20米表示什么意义?”——“表示向左走20米”“表示后进20米”“表示减少了20米”,显然他们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上存在一定的理解不清。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应强调自主学习,注重交流合作,让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合作在对实际背景的探究过程中进行,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正负数的意义,并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探究、发现和创新并准确表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