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的生长习性、栽培、收获加工
丹参种植方法及栽培技术
1、扦插种植
种植丹参可以采取扦插的方法,每年的4-5月份,将生长健康的丹参地上茎截取15厘米的长度,然后使用剪刀把靠近基部的叶片剪除,再将地上茎以10厘米的株距斜插入土沟中,等待新根长出3厘米后即可移栽。
2、播种种植
播种种植丹参时,要在每年的3月份或6月份,将颗粒饱满的种子以条播的方法播撒在田地中,覆盖一层薄土后,浇灌一次透水,提高环境的湿度,为了让种子尽快发芽,还可以向土面遮盖一层塑料膜。
3、分根种植
分根种植丹参可以在每年的2-3月份或11月份进行,选择生长粗壮、颜色红润、生长健康的一年生侧根作为种苗,将其折成6厘米长的根段后,以30厘米的行距栽种在土壤中,覆盖一层1.5厘米的土壤即可。
丹参的种植方法
丹参的种植方法
丹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种植方法如下:
1. 土壤选择: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最好是pH 值为6~7的土壤。
2. 种子播种:选择健康的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后,播种于土壤中,每亩播种量为30~40克。
3. 温度管理:适宜的种植温度为15~25摄氏度,夏季高温应进行遮荫保湿。
4. 施肥保湿:在生长期间要进行适量施肥,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5. 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病虫害对丹参的影响。
6. 收获加工:当丹参地上部分开始变黄,地下茎粗大时,可进行收获,将地上部分剪去后,清洗晾晒后即可使用或加工。
丹参种植技术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丹参种植技术1、概述(1)别名:红参、血参、赤参、紫丹参、红根等。
(2)生长特点:为唇形科植物丹参,以根干燥后供药用。
主产四川、山东等省,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随丹参中成药的研发和开发,用途进一步扩大,故全国用量琢年增多。
丹参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清心除烦等效用。
治妇女月经不调、冠心病(有扩张冠状动脉啬血流量的作用)症瘕、积聚、骨节疼痛、心烦内热、痈肿丹毒等症。
2、生长习性丹参原野生于林边地堰,路旁山坡等光照充足的地方。
怕涝,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地上部分生长最适合气温在20~26℃,平均气温10℃以下,地上部分开始枯萎。
抗寒力较强,初次霜冻后叶仍保持青绿。
根在气温-15℃左右、最大冻土深度40厘米左右仍可安全越冬。
种子一般在18~22℃情况下,保持一定湿度,约二周左右可出苗。
根段一般在地温15~17℃开始萌发不定芽与根,一般1周左右发新根,20天左右发不定芽。
人工栽培以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宜。
过粘或地砂的土壤不宜种植。
3~5月为茎叶生长旺季,4月开始长茎行秆,4~6月枝叶茂盛,陆续开花结果。
7月之后根生长迅速,7~8月茎秆中部以下叶子部分脱落,果后花序梗自行枯萎,花序基部及其下面一节的腋芽萌动并长出侧枝和新叶,同时基生叶又丛生,此时新枝新叶能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受伤或折断后能产生不定芽与不定根的特性,故在生产上应广泛采用根段育苗,是提高丹参产量的有效办法。
3、栽培技术(1)整地与施肥:选择排灌良好,pH值近中性,微酸或微碱性的土地。
每亩施圈或土杂肥1.5~2万公斤,捣细撒于地内,深耕30~40厘米,耙细整平,做90厘米宽平畦,畦埂宽24厘米。
播种时如土壤干旱,先浇水灌畦,待水渗下后再种植。
(2)繁殖方法:常有种子,扦插,分株,根段等繁殖方法。
现以根段繁殖产量高,生产上以根段育苗移栽和分株繁殖为主。
①种子育苗:7~8月种子成熟后,分期分批采下种子及时播种。
在整好的畦内,按行距12~15厘米,开1.5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掺砂均匀地撒于沟内,覆土搂平,稍加镇压。
丹参栽培技术
丹参栽培技术作者:韩晶锋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2年第04期一、生物学特性(一)生长发育特性丹参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
丹参植株高30~100 cm,全株密布淡黄色柔毛及腺毛。
渑池县丹参一般3月出苗返青,从出苗到现蕾为发棵期,从现蕾到茎叶不再生长为根旺盛生长期,之后进入根生长后期。
根的大小基本稳定,但质量仍在增加。
丹参4—8月开花,花后见果,果熟期7—8月,霜冻后地上部分枯菱。
(二)生态习性丹参为深根植物,适应性强,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耐旱,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中性或微碱性沙质壤土栽培为好;怕水渍,排水不良,易烂根;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
二、栽培技术(一)选地整地丹参栽培宜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以沙质壤土最为理想。
沙土、黏性土壤、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均不宜种植丹参。
前茬作物以玉米、花生、红薯等为宜。
播种前结合整地,每667 m2施入充分腐熟农家肥1500~2000 kg、过磷酸钙30~50 kg、饼肥50 kg作基肥,将三者混合堆沤后施入,深翻土地30 cm以上,整平耙细,做成底宽0.8 m、垄面宽0.5 m的高畦。
每3畦为1个单元,中间开挖排水沟,每隔20 m挖条腰沟,以保持排水畅通。
(二)繁殖方法丹参可采用种子繁殖、分根繁殖、芦头繁殖等多种方式,以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最为适用。
1.种子育苗。
育苗田选择排灌方便、阳光充足,前茬为小麦的地块,施足基肥,深耕后整平耙细,做成宽1.5 m、高12~15 cm的畦。
6月下旬至7月下旬播种。
种子选用6月以后成熟的种子,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忌用隔年陈种。
播种时将种子与细土按1:2比例拌合后均匀撒于畦面,轻耙镇压后用黑网覆盖,喷雾保湿。
每667 m2用种量8 kg。
播种后15 d,选择阴天或傍晚揭去黑网,让幼苗接受阳光照射。
出苗后,要做好除草工作。
丹参的栽培技术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丹参简介 • 丹参的栽培技术 • 丹参的病虫害防治 • 丹参的采收与加工 • 丹参栽培技术的改进与优化建议 • 丹参栽培技术的前景展望
01
丹参简介
Chapter
丹参的形态特征
01
根
丹参的根粗壮,呈圆 柱形或圆锥形,颜色 为棕红色或暗红色。
02
茎
丹参的茎直立,圆柱 形,紫色或浅绿色, 有细条纹。
发展趋势
为满足市场需求,丹参栽培技术向优质、高产、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同时加强对新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的 研发。
丹参栽培技术的科研进展与成果转化
科研进展
近年来,科研机构和高校加强了对丹参栽培技术的研究,在品种选育、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成果转化
为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政府和企业加大了对丹参栽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
贮存
丹参贮存时应注意保持干燥、通风、防虫蛀等措施。可以将 丹参放入干燥的仓库中,或者用塑料袋密封后放入冰箱冷藏 保存。同时,要定期检查丹参的干燥程度和是否有虫蛀等情 况,及时处理。
05
丹参栽培技术的改进与优化建 议
Chapter
种植品种的选育与改良
选育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提高丹参的品质和产 量。
采收时间
丹参的采收时间通常在秋季,具体时间为9-10月。此时,丹参的根部生长成熟, 药效最佳。
采收方法
在采收时,应选择晴天,挖出根部,注意不要挖断根条。挖出后,除去泥土和杂 质,将丹参晾晒至七成干,然后捆扎成束,继续晾晒至全干。
加工方法与贮存
加工方法
丹参的加工方法包括清洗、切片、晾晒等步骤。首先将丹参 根部清洗干净,然后用刀切成薄片,最后晾晒至全干。晾晒 时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以防药效流失。
丹参种植及采收
丹参种植及采收丹参别名红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具有活血化淤、调经止痛、被动淤生新等功效,对冠心病等有良好疗效。
丹参别名红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具有活血化淤、调经止痛、被动淤生新等功效,对冠心病等有良好疗效。
丹参易种,也要掌握技术,这样收益才高。
一、整地作畦宜选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种植。
每亩施厩肥2000公斤作基肥,深翻30厘米以上,耙细整平表土,做成宽1.2-1.5米的高畦或平畦,并开好排水沟系。
二、挖根繁殖秋末收获时,将生长健壮的丹参留在原地不挖,翌年3月再挖出根系分根繁殖。
挖根时,选择直径1厘米、粗壮、色鲜红而无腐烂的1年生侧根,切成5-6厘米长的根段,按株行距20厘米X30厘米穴栽,栽后覆土面2厘米厚,稍压实。
三、中耕除草丹参生育期内需进行3次中耕除草,第1次于5月份苗高15厘米左右进行,后两次分别于6月份、8月份进行。
四、追施肥料可结合前两次中耕松土施少量化肥促进生长。
第3次中耕松土时,追肥量要足,一般亩施复合肥40-50公斤,以捉进根部生长。
五、及时排灌丹参系肉质根,怕田间积水,故必须经常疏通排水沟,严防积水成涝。
但出苗期和幼苗期需水量较大,遇干旱应及时灌水六、摘除草薹对丹参抽出的花薹应注意及时摘除,以捉进根部生长,这是丹参增产重要措施。
七、防病治虫丹参参的病害主要是根腐病,7-8月高温地面积水易发生,可于发病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防治,现蕾期如出现棉铃虫,可用50%棉胺磷乳没1500倍液喷雾防治。
八、采收加工(一)种子采收加工丹参栽植后第2年开花结实,从5月下旬或6月初开始,种子陆续成熟。
种子成熟的顺序为自下而上,花序下部的种子先成熟,上部的种子后成熟。
种子要及时采收,否则会自行散落地面。
采种时,如果留种面积很小,可分期分批采收,可先将花序下部几节果萼连同成熟的种子一起捋下,而将上部未成熟的各节留到以后再采收。
如果留种面积很大,可在花序上有2/3的果萼已经退绿变黄而未完全干枯时,将整个花序剪下,再剪掉顶端幼嫩部分,留下中下部的成熟种子,在晴天太阳下曝晒3天,脱粒,扬净,晒干,装袋,放在凉爽通风干燥处保存备用。
【种植有方】丹参的栽培与采收加工技术
【种植有方】丹参的栽培与采收加工技术丹参的栽培与采收加工技术编者按: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
丹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具有活血祛瘀等功效。
本文对华北地区的丹参种植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包括从选地整地到田间管理再到采收加工等流程。
1.技术范围丹参为深根植物,喜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在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中等肥力的砂质壤土中生长发育良好。
——六月合本技术范围包括丹参栽培的选地整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及其产地加工方法。
2.适宜区域本技术适用于华北地区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栽培与采收加工过程。
3.技术内容【种植环境的要求】气候:丹参喜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在年平均气温17.15℃,平均相对湿度77%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在气温-5℃时,茎叶受冻害;地下根部能耐寒,可露天越冬,幼苗期遇到高温干旱天气,生长停滞或死亡。
土壤:丹参为深根植物,在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中等肥力的砂质壤土中生长发育良好。
土壤过于肥沃,参根生长不壮实。
土壤酸碱度近中性为好。
过砂或过粘的土壤丹参生长不良。
水分:在水涝、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会引起烂根。
【种植模式】单作和林下间作、玉米套作,轮作,不宜连作。
【土壤耕作与整地】基肥:腐熟土杂肥3000kg/亩、过磷酸钙25kg/亩、饼肥50kg/亩。
整地:丹参根深,入土约33cm以上。
因此,在前作收获之后,深翻土壤35cm以上,结合整地,施入基肥翻入土中。
于栽前,再翻耕1次,整细耙平,做畦。
平畦适用于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畦150cm,栽种丹参4行。
高畦适用于中厚土层地块,畦面宽140cm,栽种丹参4行,沟宽20cm,垂直高度25cm左右。
起垄适用于土层较浅的山岗薄地和水渍地,垄面宽60cm,沟宽20cm,种植丹参2行,垂直高度20cm以上。
4.播种与育苗移栽丹参一般采用种子直播、育苗移栽、根茎繁殖、扦插繁殖,具体播种育苗技术如下。
丹参丰产栽培技术
丹参丰产栽培技术一、技术概述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
它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疼,养血安神的功效,另外还有增强免疫力,保护肾脏等作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1、生长习性丹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沙,怕高温。
一15 0C也能在田间安全越冬。
2、栽培技术2.1选地整地。
根据丹参的生活习性,应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浇水方便、地下水位不高的地块,土壤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pH值6一8的沙质壤土。
土质薪重、低注积水、有物遮光的地块不宜种植。
丹参为多年生深根植物,种前施足基肥,一般亩施腐熟的农家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或磷酸一铰20公斤,硫酸钾15公斤,硫酸锌2公斤,使有机肥和化肥充分混合,深翻30一40厘米,耙细整平。
地块周围挖排水沟,使其旱能浇、涝能排。
2. 2种子处理。
把丹参种秋剪成5厘米左右的节段,粗宜短,细宜长,晾1-2小时使伤日愈合后,即可栽种。
2.3移栽。
春播后,幼苗培育75天左右即可移栽。
可春栽亦可秋栽。
春栽于5月中句,秋栽于10月下句进行。
宜早不宜迟,早移栽,早生根,翌年早返青。
栽种时,在畦面上按行距33厘米X 23厘米挖穴,穴深视根长而定,穴底施入适量粪肥作基肥,与穴土拌均匀后,每穴栽入种子繁殖的幼苗1-2株,栽植深度以种苗原自然生长深度为准,微露心芽即可。
栽后浇透定根水。
扦插苗每穴栽1株,按同样方法和栽植密度栽入穴内,亩保苗7000株以上。
2.4繁殖方式。
以分根、芦头繁殖为卞,亦可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
2.4.1分根繁殖。
秋季收获时,选择直径0. 7-1厘米粗、颜色紫红、无病虫害、发育充实的当年生丹参根作种根,湿沙藏至翌春。
早春3-4月,将种根切成4-6厘米小段,按行距株距深度35厘米X 25厘米X6厘米的规格,将切好的种根坚着放入穴中,一穴一段,大头朝上,切勿颠倒,覆土2厘米左右,不宜过厚,否则影响出苗。
每亩用种根50公斤左右。
用根段种植,开花晚,当年难收到种子,但根部生长较快,药材产量高。
丹参栽培、繁殖和管理技术
丹参栽培、繁殖和管理技术背景介绍丹参是一种药用植物,其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止血和降血脂。
在我国广泛分布,以华北、西南和江南等地为其主要产区。
丹参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半阴湿环境中,根系发达,呈粗肉质,茎高约1米左右,叶片呈互生对生形态,花呈淡紫色或白色,果实为棕色荚果。
但是,由于丹参的种植技术复杂,因此丹参相对来说并不是一种容易栽培的植物。
栽培技术土壤选择由于丹参较为讲究土壤,因此我们需要选择肥沃、疏松、排水性好,并且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同时需要保证土壤的pH值在6.0-7.0之间,是丹参生长的最佳土壤。
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需要慎重选定。
也可以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改良,例如加入生物有机肥等。
播种和移栽丹参的繁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播种,一种是移栽。
对于播种,需要选择在2-3月份进行。
首先需要将土壤打好,然后在土壤上播下丹参种子,再覆盖1-2厘米的泥土。
如果是移栽,则需要选择在3-5月,10-11月进行。
在移栽之前需要将丹参苗提前进行育苗,等苗子的根系发达到一定程度时,再进行移栽。
浇水和施肥在丹参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及时浇水和施肥。
丹参喜欢湿润的环境,因此需要保证土壤湿润,但不能过多。
一般来说,每周浇水2-3次就可以了。
在施肥方面,推荐选择如果使用有机肥,则可选择鸡粪、猪粪等有机肥料,每月施肥1次即可。
当然,也可以选择使用化肥,但是需要注意不能过量,否则会影响丹参的生长。
病虫害防治丹参的生长环境比较特殊,因此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干扰。
其中较为常见的病害为根腐病和叶斑病;常见虫害为蚜虫、蛴螬等。
为了保证丹参的生长,需要定期检查丹参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
在防治方面,可以选择使用农药进行处理,但不建议过度使用,对丹参的生长环境造成负面作用。
繁殖技术丹参的繁殖方式主要分为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其中种子繁殖是更加普遍的方式,但是繁殖效果不如分株繁殖。
以下是两种方式的详细介绍。
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是将成熟的丹参籽粒播种在适当的时期和地点。
【丹参种植】丹参生长过程是怎么样?
【丹参种植】丹参生长过程是怎么样?
丹参生长习性是怎么样?丹参生长过程有哪些特点?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丹参是多年宿根草本,一般在3~5月为茎叶生长旺季,4~6月枝叶茂盛,陆续开花结果,7月之后根生长迅速,8月中下旬根系加速分枝、膨大,此时应防止积水烂根,10月底至11月初,地上部分开始枯萎。
丹参种子小,长卵圆形,千粒重1.64克。
18~22℃下播种后15日左右出苗,当年种子出苗率70%~80%,陈年种子发芽率极低,寿命可保持2年。
无性繁殖时,根在地温15~17℃时开始萌芽,根条上段比下段发芽生根早。
实生苗幼苗期只生基生叶,当年很少开花,种子大多不成熟。
二龄实生苗开花结果,种子成熟饱满。
丹参的主根和侧根的断节都能萌生新植株。
当其萌发时,根上端断面的形成层萌发不定芽,下端断面萌生新根(侧根)。
根条的年龄、粗细、部位不同,对以后植株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
老根(前一年作种的根)萌发能力强,植株生长茂盛,但老根常空心,且须根多,产量低,品种易退化。
用一年生的细侧根或根条下段作种,萌发力弱,植株生长势差,新根条细,产量较低。
而一年生的粗壮侧根上中段繁殖力强,产量、品质都高,且不易退化,因此,生产上常用一年生的粗壮根条上中段进行繁殖。
根人土较深,可达70厘米以上,侧根全部直立或斜伸,无水平伸长的。
丹参根中丹参酮类有效成分在皮部含量高,在木质部中的含量极少,因此,栽培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增
加根系分枝,促使根系表面积增大。
丹参采收加工介绍
丹参采收加工介绍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
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
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长10〜20cm,直径0.3〜lcm 。
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
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
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苦涩。
栽培品较粗壮,直径0.5〜1.5cm 。
表面红棕色,具纵皱纹,外皮紧贴不易剥落。
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
1、根的采收。
根的收获可分不同时期进行。
分根繁殖、芦头繁殖和扦插繁殖的,可于栽培后当年11月或笫ニ年春季萌发前采挖。
种子繁殖的,于移栽后笫ニ年的10~11月或笫三年早春萌发前采挖。
由于丹参根质脆、易断,故应在晴天、土壤半干半湿时挖取,挖后可在田间曝晒,去掉泥土,运回进行加工,切忌用水洗根。
2、根的加工。
当根晒至五六成干时,把-株-株的根收拢,扎成小把,晒至八九成于,再收拢-次,当须根也全部晒干时,即成商品药材。
北方可直接把根晒干即可。
鲜干比为3.1~4.4:1。
南方有些产区在加工过程中有堆起'发汗'的习惯。
根据科学研究,采用堆起'发汗'的方法加工,会使丹参根中的-种有效物质丹参酮含量降低,故此法不宜采用。
-般亩产干货200~250千克。
以无芦头、无须根、无霉变、无不足7公分长的碎节为合格品。
以根条粗壮、外皮紫红色者为佳。
丹参养殖技巧与活血化瘀的功效
丹参养殖技巧与活血化瘀的功效丹参是一种珍贵的草本植物,也是中医药学中重要的药材之一。
它具有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清热解毒等功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肝脾胃病等疾病。
为了保证丹参的质量和产量,正确的养殖技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丹参的养殖技巧以及其活血化瘀的功效。
一、丹参的生态环境要求丹参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光照要求较高。
通常适宜种植在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的地区。
土壤方面,丹参喜欢喜碱性土壤,对土壤的肥沃程度有一定要求。
因此,在种植丹参前,首先应选择合适的地块,并对土壤进行改良。
二、丹参的繁殖与种植丹参可以采取苗木繁殖和播种繁殖两种方式。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需要有良好的育苗环境。
苗床要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避免过干过湿和过热过冷的情况。
同时,注意防治苗期的病虫害,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
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理。
常见的丹参病害有叶斑病、根腐病等,而常见的害虫有蚜虫、螨虫等。
可以采用合适的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引入天敌等。
三、丹参的管理与养护丹参生长期较长,因此在管理养护方面要加以重视。
对于丹参来说,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生长的关键。
要控制好田间的温湿度,防止发生严重的温度波动和蓄水过多的情况。
此外,适时施肥补充营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可采用有机肥或化肥进行追肥。
四、丹参的收获与加工一般来说,丹参的种植周期在2-3年左右。
当丹参的叶片变黄、干燥时,可以进行收获。
一般采用将丹参整株连根挖出,清洗干净后,进行晒干的方式来进行加工。
同时,要注意避免暴晒和受潮,以免影响质量。
丹参的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
丹参含有丹酚酸等成分,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
因此,丹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同时,丹参还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脾胃病等疾病。
总之,丹参的养殖技巧与活血化瘀的功效密切相关。
正确的养殖技巧能够确保丹参的产量和质量,而丹参的活血化瘀的功效为丹参赋予了重要的药用价值。
丹参的生长习性、栽培、收获加工
1、概述(1)别名:红参、血参、赤参、紫丹参、红根等。(2)生长特点: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xaBge.),以根干燥后供药用。主产四川、山东等县,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随丹参中成药的研究和开发,用途进一步扩大,故全国用量逐年增多。丹参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清心除烦等效用。治妇女月经不调、冠心病(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的作用)症瘕、积聚、骨节疼痛、心烦内热、痈肿丹毒等症。2、生长习性丹参原野生于林边地堰,路旁,山坡等光照充足的地方。怕涝,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地上部分生长最适气温在20~26℃,平均气温10℃以下,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抗寒力较强,初次霜冻后叶仍保持青绿。根在气温-15℃左右、最大冻土深度40厘米左右仍可安全越冬。种子一般在18~22℃情况下,保持一定湿度,约二周左右可出苗。根段一般在地温15~17℃开始萌发不定发芽与根,一般1周左右发新根,20天左右发不定芽。人工栽培以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宜。过粘或过砂的土壤不宜种植。3~5月为茎叶生长旺季,4月开始长茎秆,4~6月枝叶茂盛,陆续开花结果。7月之后根生长迅速,7~8月茎秆中部以下叶子部分脱落,果后花序梗自行枯萎,花序基部及其下面一节的腋芽萌动并长出侧枝和新叶,同时基生叶又丛一,此时新枝新叶能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根的生长。“立冬”后,植株生长逐渐趋于停止。丹参根在受伤或折断后能产生不定芽与不定根的特征,故在生产上应广泛采用根段育苗,是提高丹参产量的有效方法。3、栽培技术(1)整
丹参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 及根茎。
【产地】 栽培品主产于四川中江、平武等地。野生品四川 中江等地产者称“川野丹参”。近年来全国多数 省区均有栽培。
【采收与加工】 栽培品多在秋冬季采挖,野生品春、秋季采挖。 除去泥土和细根及须根,干燥。
气微,味微苦涩。
栽培品:根粗壮,直径0.5~1.5cm。外皮细致,不易剥落。 质坚实,断面平整,略显粉质或角质样
【化学成分】
主要含结晶性菲醌类化合物和水溶性酚酸类,这两类成分均 为丹参的有效成分。
结晶性菲醌类化合物:主要为丹参酮Ⅰ(tanshinoneⅠ)、丹 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丹参酸甲酯, 二氢丹参酮Ⅰ,次甲基丹参醌,二氢异丹参酮,1,2-二氢丹 参醌,丹参新酮及丹参醇Ⅰ、Ⅱ、Ⅲ,异丹参酮,异隐丹参 酮,丹参醌A、B、C,丹参新醌甲、乙、丙、丁, 萜萘嵌苯 酮,丹参螺旋缩酮内酯,丹参内酯等。
酚性酸类化合物:主要有3,4-二羟基苯基乳酸,即丹参素或 丹参酸甲。尚含丹参酸乙、丙,丹参酚酸,原儿茶醛,原儿 茶酸等。
【检查】
• 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水分不 得过13.0%。
• 重金属检测
【含量测定】
•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丹参酮ⅡA(C19H1803)、隐丹参酮和 丹参酮I不得少于0.25%。含丹酚酸B(C36H30016)不得少于3.0% 。
【性状鉴别】
上端为粗短根茎,有的残留茎基。
根圆柱形,有数条,略弯曲,有的具分枝,长10~20cm,直 径0.3~1cm。表面棕红色至砖红色,粗糙,有纵皱纹。
丹参栽培技术与管理
丹参栽培技术与管理丹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被广泛用于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等疾病。
丹参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对药材的品质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介绍丹参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
一、丹参的生态环境要求丹参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通常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500米的山坡地、丘陵地和沟谷地带。
丹参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喜欢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丹参对光照的要求不高,适宜在半阴半阳的环境下生长。
二、丹参的栽培方法1、选地选择适宜的土地是丹参栽培的关键。
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土地进行栽培。
2、翻地在选定的土地上,需要进行翻地和耕作,将土壤杂质去除,使土层更加肥沃。
3、施肥丹参对肥料的要求较高,应在栽培前进行施肥。
一般来说,可以在翻地后,施入厩肥或鸡粪,并加入适量的化肥,如磷酸二铵、硫酸铵等,提高土壤的肥力。
4、播种丹参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和秋季,春季播种时间为3-4月,秋季播种时间为9-10月。
播种前需要将丹参的种子进行浸泡,以提高发芽率和成活率。
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覆盖一层薄土,保持土壤湿润。
5、管理丹参的管理主要包括松土、施肥、浇水、除草、防病虫害等。
其中,松土可以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养分吸收能力;施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产量和品质;浇水可以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植株生长;除草可以减少对丹参的竞争,提高养分利用率;防病虫害可以减少病虫害对丹参的危害,保障产量和品质。
三、丹参的采收和加工丹参的采收一般在秋季进行,采用根和地上部分一起采收的方法。
采收后,需要进行清洗、晾晒和加工。
清洗时要注意不要损伤根部,晾晒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加工时需要进行切片、炮制等处理。
四、丹参的贮存丹参的贮存需要注意防潮、防虫、防霉等问题。
应将丹参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并定期查看和处理。
综上所述,丹参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对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栽培和管理,才能获得高产高质的丹参药材。
丹参怎么种 丹参什么时候收获.doc
丹参怎么种丹参什么时候收获丹参别名红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祛瘀生新等功效,对冠心病等有良好疗效,丹参易种,收益也较高。
那么丹参怎么种?丹参什么时候收获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丹参怎么种丹参以分根、芦头繁殖为主,亦可种子播种和扦插繁殖。
1、分根繁殖。
秋季收获丹参时,选择色红、无腐烂、发育充实、直径0.7~1厘米粗左右的根条作种根,用湿沙贮藏至翌春栽种。
亦可选留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在原地不起挖,留作种株,待栽种时随挖随栽。
春栽,于早春2~3月,在整平耙细的栽植地畦面上,按行距33~35厘米、株距23~25厘米挖穴,穴深5~7厘米,穴底施入适量的粪肥或土杂肥作基肥,与底土拌匀。
然后,将径粗0.7~1.0厘米的嫩根,切成5~7厘米长的小段作种根,大头朝上,每穴直立栽入1段,栽后覆盖火土灰,再盖细土厚2厘米左右。
不宜过厚,否则难以出苗;亦不能倒栽,否则不发芽。
每亩需种根50公斤左右。
北方因气温低,可采用地膜覆盖培育种苗的方法。
2、芦头繁殖。
收挖丹参根时,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粗根切下供药用,将径粗0.6厘米的细根连同根基上的芦头切下作种栽,按行株距33×23厘米挖穴,与分根方法相同,栽入穴内。
最后覆盖细土厚2~3厘米,稍加压实即可。
3、种子繁殖。
于3月下旬选阳畦播种。
畦宽1.3米,按行距33厘米横向开沟条播,沟深1厘米,因丹参种子细小,要拌细沙均匀地撒入沟内,益土不宜太厚,以不见种子为度播后覆盖地膜,保温保温,当地温达18~22℃时,半个月左右即可出苗。
出苗后在地膜上打孔放苗,当苗高6厘米时进行间苗,培育至5月下旬即可移栽。
南方宜于6月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出苗最高。
亦可于立秋前后播种。
4、扦插繁殖。
南方于4~5月,北方于7~8月。
先将苗床畦面灌水湿润,然后,剪取生长健壮的茎枝,切成长17~20厘米,将插穗斜插入土中,深为插条的1/2~1/3,随剪随插,不可久置,否则影响成苗率。
丹参栽培技术
丹参栽培技术我要打印IE收藏放入公文包我要留言查看留言添加人:admin 添加时间:2006-5-10[生长习性]丹参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土壤肥沃。
在自然条件下,生于低山坡、路旁、河边等比较湿润的地方。
在栽培条件下,若种子萌发和幼苗阶段遇高温干旱,会影响发芽率,会使幼苗生长停滞甚至造成死苗;若秋季遇持续干旱,会影响根部发育,降低产量。
丹参怕涝。
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土地上栽培,会造成叶黄根烂。
丹参耐寒。
茎叶只能经受短期零下5°C左右低温,而地下部却可安全越冬。
生育期光照不足,气温较低,幼苗生长慢,植株发育不良。
在年平均气温为17.1°C,平均相对湿度为77%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
适宜在肥沃的沙质土壤上生长;土壤酸碱度适应性较广,中性、微酸、微碱均可。
[栽培技术]丹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野生分布,因此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但栽培主产区位于河北、安徽、河南、山东、四川、陕西等省。
1、选地与整地丹参是深根植物,根部可伸入土层30cm以上,宜选择肥沃、疏松、土层深厚、地势略高、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
山地栽培宜选用向阳的低山坡。
丹参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土质黏重和低洼积水的土地不宜种植。
整地时,每亩施入厩肥1500~2000kg作基肥,将土壤深翻30cm以上,种植前,再行翻耙、平整作畦。
2、繁殖方法丹参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和分根繁殖。
生产上一般用分根繁殖,方法是作种栽用的丹参一般都留在地里,栽种时随挖随栽。
选择直径0.3cm左右,粗壮色红,无病虫害的一年生侧根于2~3月栽种。
也可在11月收获选种栽植。
按行距30~45cm和株距25~30cm穴栽3~4cm。
栽时将选好的根条折成4~6cm长的根段,边折边栽,根条向上,每穴栽1~2段。
栽后随即覆土,一般厚度为1.5cm左右。
据生产实践证明,用根的头尾做栽出苗早,中段出苗迟,因此要分别栽种,便于田间管理。
木质化化的母根作种栽,萌发力差,产量低,不宜采用。
丹参
丹参的栽培技术正常字体放大字体丹参,又名紫丹参、赤参,血丹参、红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
具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养心除烦的功能。
适用于月经不调、经闭、宫外孕、肝脾肿大、心绞痛、心烦不眠、疮疡肿毒等症状,系常用中药材,全国年需求量为410万公斤左右。
该品主产于安徽、山西、河北、四川、江苏、辽宁、河南,陕西、山东,浙江和福建等省,其栽培和加工方法如下:一、选地和整地丹参是深根植物,根部可深入土层0.3米以上。
为利于根部生长、发育,宜选择肥沃、疏松深厚、地势略高、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
山地栽培宜选用向阳的低山坡。
丹参对土壤要求不严,黄沙土、黑砂土、冲积土都可种植。
丹参为根类药材,生长期长,在整地时,先在地上施好基肥,尽量多施迟效农家肥和磷肥作基肥。
最好每亩施腐熟栏肥2500~40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
种植前,再进行翻耙、碎土、平整、作畦。
一般畦连沟宽2.5~3米,畦高15~25厘米。
在地下水位高的平原地区栽培,为防止烂根,需要开挖较深的畦沟;过长的畦,宜每隔20米距离挖一腰沟,以保持排水畅通。
二、繁殖方法种子繁殖:一般多用撒播,以采种当年芒种至夏至及处暑至白露播种最佳。
其苗床宜选用地势略高、土质疏松肥沃、浇水方便的土地.山区育苗,最好选择朝东或东南方向的山脚坡地作苗床,以减少日晒,利于出苗。
苗床先进行翻耕,并以沤腐的人粪尿作基肥。
泥土要打细,作高畦,畦宽1.3~1.66米。
然后将种子均匀浅播在畦面上,播后用脚轻踩一遍,使种子与表土紧贴(不必覆土),盖上一层薄薄麦杆,并经常洒水,保持湿润。
当幼苗具3~5片真叶时,如发现过密应进行间苗。
间出的幼苗可另行假植、培育。
期间注意浇水,并及时追施1~2次稀薄人粪尿,促进幼苗生长。
移栽时间以当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较为适宜。
移植前,在整好的畦面上以25厘米×25厘米的株行距开穴,穴深视幼苗根部的长度而定。
每穴栽种1~2株,栽种深度以微露心芽为准,不要过深,也不要使根头露土。
丹参种植流程
丹参种植流程
丹参是一种中药材,其种植流程如下:
1. 土地选择:选择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土地,最好是沙质土壤。
2. 施肥:在种植前,应施入充足的有机肥和复合肥,以保证丹参的生长发育。
3. 种植: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种植,将丹参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用土覆盖,深度约为1厘米左右。
种植密度一般为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
4. 管理:丹参生长期间需要注意灌溉、除草、松土、施肥等管理工作。
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5. 收获:一般在丹参生长2-3年后,于秋季进行收获。
将地上茎叶割去,留下根部,挖出丹参根,晾晒至干燥即可。
6. 贮存:收获后的丹参根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需要注意的是,丹参种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以保证丹参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也要注意防治病虫害,保证丹参的生长质量。
丹参的栽培技术
丹参一、概述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红根、血参。
以根入药,含丹参酮、隐丹参酮、鼠尾草酚、丹参新酮等。
喜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
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适中的沙质壤土为好。
性寒,味苦。
具有活血祛淤、消肿止痛、养血安神之功能,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等症。
主产于四川、河北、山东、陕西、安徽、山西等省,我国大部分省区有分布和栽培。
二、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
选择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栽培。
选地后每亩施有机肥3 500千克,深耕耙平,作宽1.5M的平畦。
2.繁殖方法。
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分根繁殖和种子繁殖,很少采用芦头繁殖和扦插繁殖。
(1)分根繁殖。
秋季收获时选色红无腐烂,直径约1 厘M的根条作种根,用湿沙储藏至第二年春栽种。
也可选生长健壮、无病虫植株作种株,待春季栽种时随挖随栽。
春栽于早春按行距30~ 35厘M、株距20—25厘M挖穴,穴深5~7厘M,穴底施入适量厩肥或土杂肥做基肥,与底土拌匀。
然后将种根切成5—7厘M长的小段,每穴栽l段,栽后覆盖草木灰,再盖细土约2厘M。
或采用地膜覆盖增加地温以培育种苗。
每亩需种根约50千克。
华北地区还可与冬小麦间种,小麦返青后在行间栽种,行距25~30厘M,株距20厘M,麦收后加强肥水管理,同样可获得高产。
(2)种子繁殖。
于3月下旬选阳畦播种,畦宽1.3M。
按33厘M横向开沟条播,沟深1厘M。
要拌细沙以均匀地撒入沟内,盖土以不见种子为度。
播后覆盖地膜保温保湿,出苗后在地膜上打孔放苗,苗高6厘M时间苗,至5月下旬即可移栽。
或于当年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或立秋前后播种。
山东采用麦茬育苗,第二年春季移栽。
(3)芦头繁殖。
收挖丹参根时,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切下粗根作药材,将径粗0.6厘M的细根连同根基上的芦头切下作种根,按行株距33厘M×25厘M挖穴,与分根方法相同,栽后覆细土2—3厘M稍压实即可。
(4)扦插繁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参的生长习性、栽培、收获加工
1、概述(1)别名:红参、血参、赤参、紫丹参、红根等。
(2)生长特点: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xa Bge.),以根干燥后供药用。
主产四川、山东等县,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随丹参中成药的研究和开发,用途进一步扩大,故全国用量逐年增多。
丹参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清心除烦等效用。
治妇女月经不调、冠心病(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的作用)症瘕、积聚、骨节疼痛、心烦内热、痈肿丹毒等症。
2、生长习性丹参原野生于林边地堰,路旁,山坡等光照充足的地方。
怕涝,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地上部分生长最适气温在20~26℃,平均气温10℃以下,地上部分开始枯萎。
抗寒力较强,初次霜冻后叶仍保持青绿。
根在气温-15℃左右、最大冻土深度40厘米左右仍可安全越冬。
种子一般在18~22℃情况下,保持一定湿度,约二周左右可出苗。
根段一般在地温15~17℃开始萌发不定发芽与根,一般1周左右发新根,20天左右发不定芽。
人工栽培以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宜。
过粘或过砂的土壤不宜种植。
3~5月为茎叶生长旺季,4月开始长茎秆,4~6月枝叶茂盛,陆续开花结果。
7月之后根生长迅速,7~8月茎秆中部以下叶子部分脱落,果后花序梗自行枯萎,花序基部及其下面一节的腋芽萌动并长出侧枝和新叶,同时基生叶又丛一,此时新枝新叶能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根的生长。
“立冬”后,植株生长逐渐趋于停止。
丹参根在受伤或折断后能产生不定芽与不定根的特征,故在生产上应广泛采用根段育苗,是提高丹参产量的有效方法。
3、栽培技术(1)整
地与施肥:选择排灌良好,pH值近中性,微酸或微碱性的土地。
每亩施圈肥或土杂肥1.5万~2万公斤,捣细撒于地内,深耕30~40厘米,耙细整平,做90厘米宽平畦,畦埂宽24厘米。
播种时如土壤干旱,先浇水灌畦,待水渗下后再种植。
(2)繁殖方法:常有种子,扦插,分株,根段等繁殖方法。
现以根段繁殖产量高,生产上以根段育苗移栽和分株繁殖为主。
①种子育苗:7~8月种子成熟后,分期分批采下种子及时播种。
在整好的畦内,按行距12~15厘米,开1.5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掺砂均匀地撒于沟内,覆土搂平,稍加填压。
土壤温润,一般播种后10~15天即可出苗。
每亩用种1~1.5公斤。
苗高9~12厘米时,移于大田。
起苗时隔一行起一行,留下的苗按株距9~12厘米定苗。
移栽地按行距24~30厘米,株距9~12厘米,挖9厘米左右深的穴,每穴栽2~3株。
栽后浇水,待水渗下后培土,压紧,以提高成活率,也可以7~8月间直播,按行距24~30厘米开沟。
方法与种子育苗相同。
每亩用种子1~1.5公斤。
当年播种,如浇水施肥等管理措施及时,生长良好,第二年年底收刨,亩产可达250公斤左右。
②分株:在早春或晚秋收刨丹参时,将根剪下供药用。
根据自然生长情况,大的芦头可分为3~4株,小的可分为1~2株或不分,一般根上部留3~6厘米(秋季收刨的须剪去茎秆)。
将分好的芦头按行距24厘米,株距21厘米,在已整好的畦地里,挖穴栽种,深度与原来的地里相同。
栽后立即浇水,待水渗下后培土压紧。
晚秋载种的,年前不能萌发新芽,在每墩上面盖高6~9厘米厚的土,既可防旱保墒,又能避免人畜踩伤幼芽。
早春分株栽后,也得培土压紧,及时浇水,即可成活。
③根段繁殖:早春收刨丹参时,即在“惊蛰”前后,选择向阳避风处,挖深30厘米,宽130厘米,长不定的东西畦向育苗池。
池底铺一层骡马粪或麦穰作酿热物,厚6~7厘米,上面再铺一层砂或炉灰,土杂肥或圈肥和土混合好的育苗土,厚10~15厘米。
在育苗池的四周用土坯或砖垒上北高南低的矮墙。
在“惊蛰”前后,选择粗壮、色鲜红,选0.5~1厘米粗,无病害的新根。
种根以根的上、中段为好,整理成肥,剪成6~7厘米长的根段。
有条件地区根下端可浸泡50ppmABT生根剂溶液中2小时后垂直或略倾斜插于育苗池内,株距1.5~2.5厘米,根上、下端不能倒置。
选用根段繁殖后存下老母根可按大田分株移栽方法种植在大田中。
扦插完后,覆1厘米厚的土,轻轻拍平。
然后用30~40℃温水喷洒池面,一次浇透,用塑料薄膜覆盖严密。
池墙上可架秫秸或竹竿,以防塑料布下榻。
为了防止夜间低温或寒流,覆盖稻草帘子,做到早晨揭,晚上盖。
育苗池要保持土地温润,浇水要选择温暖有阳光的中午进行,最好浇温水,浇水后及时将塑料薄膜盖好封固。
育苗池温度保持在20~25℃,约20天,幼苗萌发出土,30天新叶展露。
如池里温度超过30℃以上,则需及时通风温(一般揭开两侧薄膜即可)。
待苗高2~3厘米时,选择温暖有太阳的中午,揭开薄膜晒苗。
北方寒冷地区晚上仍需覆盖塑料薄膜,南方地区不用塑料薄膜覆盖。
苗高6~9厘米时即可移栽。
移栽时间常在“谷雨”前后。
整个育苗期40~50天。
④根段大田直播,选0.5~1厘米粗,色鲜红的根,在大田墒情好的情况下直播,保证根的上头向上,可提早发芽,提高产量,一般株行呀20*25厘米,每亩用鲜根35~50公斤,栽时用手现折
现栽,不可刀功。
(3)田间管理:①蹲苗:幼苗返青之后,要经常松土浅锄。
一般不浇水以利根向下深扎,使新生根向下生长,少出细侧根~和纤维根,以利提高丹参质量。
②排灌:移植后缓苗前应保持畦地湿润,确保成活。
成活后一般不浇水。
分株,根段繁殖的地块,若在春季收刨,需浇好封冻水。
雨季要及时排水,以防烂根。
追肥后要浇水。
③施肥:在开始现蕾雨季封垄之前,可结合中耕,每亩追尿素30公斤和复合肥15公斤,或磷酸二铵20公斤。
丹参根段繁殖的应重施基肥,促使丰产丰收。
④摘蕾:6~7月间,除留种子外,及时摘去花蕾。
⑤防治病虫害:丹参根腐病:是一种镰刀菌引起的根部病害。
5~11月发生,高湿多雨季节发病严重。
被害根先发生湿烂,外皮变黑,逐渐发展到全部根发黑,地上部分植株枯萎。
防治方法:注意雨季及时排水,发病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
丹参菌核病:是一种真菌病害。
病菌首先侵害基部、芽头及根顶部,变成褐色,逐渐腐烂。
病株上部茎叶逐渐发黄。
防治方法:做好选种育苗,发病初期,用50%氯硝胺可湿性粉剂0.5公斤加石灰15~20公斤,撒在病株茎基及周围土面。
蚜虫:40%蚜灭磷1000~1500倍液防治。
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数次即可。
银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
幼虫蛟食叶片,严重时叶片吃光,5~6月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在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或40%速杀硫磷1000~1500倍防治。
4、收获加工种子繁殖一般2~3年才能收获。
分株一般1年至2年即可收刨,管理措施得当,1年即可收获。
根段育苗移栽一年就能收刨,一般在“霜降”,到“立冬”之间或春季发芽之
前。
在畦的一端顺行深刨,防止刨断。
将根刨出后,去净泥土,晒干(防止雨淋或水洗)去净须根和附土,即可供药用。
每3公斤左右鲜根,可加工1公斤干货。
以条粗,色紫红,无须根,杂质少者为佳。
一般亩产干品400~5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