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主体互动教研共同体构建的探索与反思word精品文档9页

合集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中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得与失

中学语文教学中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得与失

中学语文教学中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得与失作者:白云波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48期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改下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加强生生共同探究,培养了学生自主参与能力,从而实现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探索文本知识,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随着时代脚步的前进,在新课改理念倡导下,语文教材更生活化、人文化、科学化。

作为新时代下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更新教育观念,更要钻研教材、开掘新的教育资源、探索新的更科学的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

因此,尝试运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于实施素质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认为合作探究式教学实践的过程应该分为三个阶段即:预习、展示、反馈。

分五个环节来实施即:(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二)展示目标,明确任务;(三)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四)精讲点拨,释疑解难;(五)分层训练,总结提升。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合作探究式学习呢?通过两多年的探索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布鲁纳曾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索、努力探究问题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古诗《泊秦淮》中,通过创设多种有效情境来探究诗歌的主题思想。

情境一:通过文字简明介绍作者——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爱国主义作家;情境二:多媒体演示南朝陈后主奢侈生活的画面;情境三:播放当朝官僚豪绅听歌饮酒作乐的录像;情境四:呈现诗人在船头忧愁悲愤的画面。

通过设置有效的情境,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涌动,探究主体的思维被激活,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互动与合作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互动与合作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互动与合作研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堂互动与合作研究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课堂互动和合作,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培养其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本文将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堂互动与合作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提高课堂互动与合作的方法。

一、课堂互动的重要性课堂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语言交流和思维碰撞。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堂互动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

具体来说,课堂互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积极的互动,教师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帮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相比于传统的单向教学,互动式教学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课程内容更感兴趣。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互动可以促使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互动中,学生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够通过交流和讨论,开拓视野,拓展思维的边界。

3. 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课堂互动,学生们不仅能够从教师那里获得信息,还能够通过与他人的互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与同学之间的讨论和合作,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课程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课堂合作的重要性课堂合作是指学生之间进行的合作学习活动。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堂合作能够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以下是课堂合作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生们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并在组内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促进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需要与组内成员进行交流和合作。

通过这种交流与沟通,学生们可以彼此倾听、相互沟通,进一步理解和消化课程内容。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可以共同探讨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并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这种合作与分享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语文教育共同体建设实践反思.docx

浅谈语文教育共同体建设实践反思.docx

浅谈语文教育共同体建设实践反思教育共同体在近些年的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常见,在教学发展过程中,教育共同体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除了教学资源上的共享,教育共同体还能够使得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学经验相互融合,产生“化学反应”。

当然,教育共同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为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更多的思路。

一、语文教育共同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学资源有差异组成教育共同体的初衷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互通有无,将不同教育主体的教学经验放在共同的资源平台上。

然而要认清一个事实,即不同的学校之间基本情况不同,以及在初始阶段得到的生源不同,会导致每一个学校有自身的教学进度,而这种教学进度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同步的。

作为一种共同发展的教育共同体组织,会要求学校之间尽量实现教学进度同步,这就会给某些学校和教师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教育资源丰富的学校,带着教育资源不足的学校,双方之间没有形成足够的合力,在某些情况下双方都没能享受到教育共同体所带来的便利。

2.不同学校之间的学生有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效果影响最显著也最难控制的一个因素就是学生。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自主意识的学生,而每一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特点都是不同的。

而且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能够达到的学习高度也有所不同。

教育共同体能够使教师最大限度地交换互相拥有的教学资源,可是却很难细致入微地帮助教育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在教育共同体的发展和合作过程中,常有一些教学资源比较贫乏的学校,盲目借鉴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的教学方法,生搬硬套的做法会使学生在一时间无法接受,这对学生的学习不利。

二、优化教育共同体的策略1.在教学结构上优化出新在教育共同体中,不同学校之间最适合交流的教学经验,就是对于教学结构的构建。

所谓教学结构包含了教育内容先后的安排,教育内容的添加与删减,以及应该在何时进行哪一种教学内容的讲解。

初中语文教研工作反思(3篇)

初中语文教研工作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深知语文教研工作的重要性。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教学工作中,我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然而,反思自己的工作,我发现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以下是我对初中语文教研工作的反思。

二、反思内容1. 教学观念的更新在语文教学中,我意识到教学观念的更新至关重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

为了适应新形势,我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观念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对学生的关注不够。

在教学过程中,我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也不足。

今后,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教学方法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我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法,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和探究。

这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将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教学内容的把握在教学内容上,我意识到要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关注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我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确保教学内容充实、系统。

其次,拓展课外知识。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承。

我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阅读经典名著,拓宽学生的视野。

再次,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评价的改进在教学评价方面,我认识到以下几点:首先,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过去,我过于依赖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今后,我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等,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评价要注重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反思与探索

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反思与探索

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反思与探索滨海县八滩第二初级中学李莉莉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营造生机勃勃的教学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语文合作学习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的学习;语文合作学习以宽容的心态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使学生身心愉悦,主动、积极地参加教学活动;语文合作学习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习都能得到发展;语文合作学习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互相激励,集思广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当前语文合作学习的现状在当前语文合作学习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学习成为“合座”学习。

部分教师将自身置身于教学的中心地位,没有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各自为阵,课堂讨论无序,合作学习呈现形式化的倾向。

首先,合作学习的时间不予保证。

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不敢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致使很多问题的讨论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探究,挫伤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

其次,小组分配随意。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品质、性别等因素,按“组内异质”的原则,科学划分小组。

而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有的小组优等生聚集,学习能力强,表达交流你争我抢,各不相让。

有的小组学习能力差,缺乏自信,难以完成任务。

最后,教师缺乏全面的评价。

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个体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合作小组的评价,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2、教师缺乏有效引导,学生盲目合作。

部分教师片面追求表面的热闹,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无所事事”,或忙看教案,思考下一环节,或踱来踱去,等待评判学生的学习结果,存在着缺位现象。

学生缺乏合作意识,教师没有进行有效引导,导致部分学生个人英雄主义作崇,只顾自己表达意见,讨论内容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脱离了教学主题;或围绕教学内容争论不休,谁也不服谁,你一言我一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或置身事外,即使有不同的见解也不加辩驳。

教研共同体语文主题学习交流活动有感

教研共同体语文主题学习交流活动有感

教研共同体语文主题学习交流活动有感教研共同体"语文主题学习"交流活动有感周菲在听闻我们即将全面铺开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不惊惶恐。

而今日有幸能走进洪老师和游老师的课堂,收获明确,甚是欢喜,我的惶恐也退去许多。

两节展示数学课课让我对语文主题学习有了更新的认识。

一、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不在于一课一得,而是从多角度思维探讨联结文章的整合。

洪玲老师的《读读说说走进鲁迅》展示课,我们明显感受不能获得,在这之前教师与学生共同作了有关鲁迅的阅读,自主地了解鲁迅的作品、为人、思想,师生齐心准备,共同成长。

教师在选择自修作品,其内容与生存环境贴近,主题十分鲜明,围绕"破坏者与被破坏者"一个中心、两种反面角色展开教学,中学教师引领孩子通过作品聊鲁迅,通过师生互动重点解析被压迫者的细微区别:一种是法海的反抗,另一种是阿Q的自我麻痹。

课堂中,三大组学生的故事讲叙环节,让文章学生有自由选择短文文章的权利,学生的表现也颇为耐人寻味。

在此堂课中发挥了学生合作探究合作精神,缔造了孩子语文基础,刻苦钻研了孩子文学兴趣,是一堂扎扎实实的文学课。

二、这是一种科技的思维,语文主题学习≠1+X,树立学生求异观念。

游园丽老师打破语文主题学习中的1+X的单一教学方式,采用以绘本阅读的教学方式,围绕"奇妙"为中心思想,展开为两个结合绘本桥段的结合阅读。

课堂上上教师指引孩子参与听,说,读,画,的过程,充分兼顾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方式,深刻地挖掘故事背后的意义,急遽捕捉故事的各类信息,让学生爱上阅读,善于观察,动手制作,敢于创新,乐于思考,是一堂新颖有趣的综合课。

三、跳出语文,融合人文,学习的最终归处是自我学习。

语文主题学习的指向固然是语文光茎学科,但不应当雷西县语文知识。

语文这门科目的设立绝不仅仅是灌输文学知识,灌输写作思维等等,它更是教育的一小类分支,为各阶段教育服务,为孩子的成长产品与服务。

初中语文教研共同体总结(3篇)

初中语文教研共同体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本学期初中语文教研共同体活动已圆满落下帷幕。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为了总结经验、展望未来,现将本学期初中语文教研共同体活动总结如下。

二、活动回顾1. 理念引领,明确目标本学期,我们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确立了“以学生为本,以教师成长为核心”的教研理念。

全体成员明确了教研目标,即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语文教育。

2. 专题研讨,共话教学本学期,我们围绕“语文教学策略”、“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主题开展了多次专题研讨活动。

通过集体备课、观摩课、评课等方式,教师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探讨了教学中的困惑,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教学观摩,取长补短本学期,我们组织了多次教学观摩活动,邀请了优秀语文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全体成员认真观摩,积极参与评课,从他人的教学实践中汲取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4. 课题研究,深入探讨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多个课题研究,如“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等。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深入探讨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为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5. 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本学期,我们要求教师们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反思不足之处。

通过反思,教师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成果展示1.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通过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全体成员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学生在语文素养、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 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本学期,教研共同体成员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拓宽了知识视野,提升了自身素质。

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

3. 教研成果丰硕本学期,教研共同体成员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探究的反思与构建

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探究的反思与构建

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探究的反思与构建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直观体现的,而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是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最直接的一环,或者讲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关键因素。

随着我校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结合我校实施“导学式教学”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及大量的听、评课活动,我发现,要使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真正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

1.小组合作探究的意义探究式教学运用恰当有助于建立民主、平等、开放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形成,有助于学生多维能力的培养。

(1)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建构。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有很多优越性。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学生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对理解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发展。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包括合作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包括学习成绩、情感等个性品质的发展)。

(3)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不再看学生后背,而是面对面围桌而坐,注重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学生主体性增强;(4)有助于学习形式和学生间关系的转化。

学生的学习形式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

2.小组合作探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的探究学习成为新课改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此它被语文老师越来越多地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处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创设和谐健康的课堂氛围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使沉闷的课堂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在实际教学操作过程中,由于教师设计问题没考虑学生实际,一味追求形式,缺乏适当的引导和调控,课堂往往出现雷声大,雨点小,表面沸沸扬扬,实际一无所获、问题不了了之或教师取而代之的情况。

初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究与运用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究与运用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究与运用〔教学反思〕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位接受教师灌输的相关教学内容以及考试内容,这样不仅不能援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也会导致学生陷于个人,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小组教学的方法展开教学,可以援助学生在增强自身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好的增强自身合作学习理念。

随着新课改要求的深刻提出和我校生本课堂的不断开展完善,学校要求教师采纳更为灵动高效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应的教学方法,更好的进行教学。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取合作教学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将学习内容进行串联,援助学生提升语文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能有效地调动课堂气氛,援助学生提升语文学习效率。

通过以上分析,明确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需要采取科学的小组合作方法,从而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为学生开展提供有效保证,具体教学实践分析如下。

〔一〕讲究小组合作学习中商量的时机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小组合作学习商量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人为本、因课制宜。

当学生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差较远时,当言语文字表达与学生的思维相互矛盾时,当学生所学内容只是纸上谈兵时,小组商量的效果就能得到更好的展示。

教师应当在遇到重点学习内容,中心段落以及学生简单存疑的环节展开小组商量。

例如,我在进行(我的叔叔于勒)这局部内容的教学时,就见缝插针的安排课堂商量环节,例如:课文中对于“我的叔叔于勒〞具体是如何描写的?“我的叔叔于勒〞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文章中主人公对于于勒叔叔的同情又能表达怎样的价值观?通过让学生展开这局部内容的商量,可以援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文章描写的不同角度,进而加深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我还进行提问:“人之初,性本善,菲利普夫妇的身上究竟有没有一两点闪光点呢?〞或者“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身边也有像于勒这样的亲戚,你会怎样看待他?〞学生对于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答案,通过对彼此答案的交流和分析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思考,进而更好地启发学生展开学习。

共同体同课异构活动反思

共同体同课异构活动反思

授之以鱼,授之以渔——共同体同课异构活动反思驿马初中语文学科马国华3月19日上午,我参加了七中共同体七年级语文初一下册《邓稼先》同课异构活动。

本次活动由七中张老师,十中范老师,五爱学校的梁老师,以及白北关的李老师分别对《邓稼先》的课文进行了充分的备课。

并逐一展示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及授课风格,整整一上午精彩纷呈,高潮不断。

下午,又由各个学校的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问题的设计都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而我在这次活动中也收获颇丰。

首先,从四位老师的精彩授课中,我学到了许多,李老师的课,问题的设计突出重点的探究,注重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概括各段大意,同时引导学生朗读优美片段,领会作者及主人公的人格魅力及精神品格。

并从中引发学生联想,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

整堂课酣畅淋漓,让人意犹未尽。

梁老师的课堂注重了学生的兴趣的激发,原子弹的爆炸让人对文章有了直观的感知,学生的兴趣由此激发。

而张老师的课循循善诱,逐步深入,问题的梯度设计,让学生的思维也变得逐步活跃。

对文章的重难点在不知不觉中逐一剖析。

范老师的课又注重了学生的基础,即字音字形的纠正辅导。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基础何来高水平。

其次,下午的议课,也获得了许多的启发,各位老师精彩点评也让我大开眼界,课文原来也可以这样处理。

比如说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向邓稼先学习,领会人物的优秀品质可以采用多种设计。

有的设计对话的形式,有的设计明星对比等等。

又比如段意的概括与理解,可以让学生加副标题的方式检测,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但是这些都离不开课本教材,正所谓万变不离其中。

各个问题的设计都是以教材的深入剖析为基本,各个问题的设计,重难点的突破都需要在熟读教材的基础上加以实施。

因此要多读教材,学会运作教材。

再者,语文作为学生的母语课,要注重学生语文修养的积累和培养,关注积累作家作品,字音字形,文化常识等,让学生通过语文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初中语文教研会反思(3篇)

初中语文教研会反思(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近日举办了初中语文教研会。

本次教研会旨在通过交流、研讨,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以下是我对本次教研会的反思。

二、教研会的主要内容1. 主题讲座本次教研会邀请了著名语文教育专家进行主题讲座,讲座内容涵盖了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策略。

专家从理论高度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2. 课堂教学展示教研会上,多位教师展示了精彩的课堂教学,涉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多个方面。

展示课教师教学设计新颖,教学方法灵活,课堂气氛活跃,得到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3. 教学经验交流在经验交流环节,多位教师分享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他们从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课后辅导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4. 问题研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会教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反思与体会1. 新课程理念需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将新课程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教学方法需不断创新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本次教研会上,展示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值得借鉴。

我们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教师专业成长需不断追求教师是教育质量的保证。

我们要注重自身专业成长,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拓宽知识视野,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4. 团队合作需加强初中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之间的密切配合。

我们要加强团队合作,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

5. 家校沟通需加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校沟通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初三语文学科协同教学总结与分享

初三语文学科协同教学总结与分享

初三语文学科协同教学总结与分享一、创设合作学习环境在初三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我意识到通过创设合作学习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主动参与。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组,形成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内的成员相互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任务。

2. 设计合作学习任务:针对不同的内容和学习目标,我设计了一系列适合合作学习的任务,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合作写作等。

这些任务要求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协作,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3. 提供资源和指导:为了支持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我为每个小组提供了相关资源和指导材料,并及时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反馈,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通过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积极活跃,彼此之间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同时,合作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整合跨学科知识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初三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我积极整合了跨学科知识,并将其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既能增加学科间的联系,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1. 结合历史文化:在教授古代文学时,我引导学生了解相关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例如,在教学《红楼梦》时,我向学生介绍了清代社会背景和古代婚姻制度的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2. 融入科学知识:我在教学中引入科学知识,让学生了解语言文字与大脑的关系,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思考语文学科的内涵。

例如,通过介绍大脑如何处理语言信息,我帮助学生明确了语文学科对大脑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整合跨学科知识,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科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还能够更好地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核心,他们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提高初三语文学科的协同教学水平,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中学语文主体互动教研共同体构建的探索与反思

中学语文主体互动教研共同体构建的探索与反思
主 体 互 动 教 研 共 同 体 的 模 式 流 程 是 : 确 立 主 题 — — 授 课 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 — — 研 讨 反 思 — — 课 堂 重
构— — 总 结提 升 教 研 员的 组 织 协 调 和 专 业 引 领 是 教 研 活 动
有效 开展 的保 障 :深入 的 交流
研 讨 和 深 度 的 思 想 碰 撞 是 促 进
的参 与 者 、 研究 者 ; 语 文 教 研 员 是语 文 教 研 活动 的 引领 者 、 参 与 者 “ 中学 语 文 主体 互 动 教研 共 同体 ” 的“ 主体 ” . 指 的就是 参 与 语 文 教 研 活 动 的教 研 机 构 的 语 文 教 研 员 与 中 学 一 线 语 文 教 师 传 统 意 义 上 的语 文 教 研 活 动仅有 一线语 文教师 . 而“ 中 学 语 文 主体 互 动 教研 共 同体 ” 的 教 研 活 动 则 由教 研 机 构 语 文 教 研 员 和 一 线 语 文 教 师 构 成 双 重 主体 。
中 学 语 文 主 体 互 动 教 研 共 同体 构 建 的 课 题 背 景


( 一) 改 变 教研 形 式 , 增 强 教 研 实 效 的需 要
依 据 我 国现 行 中学 体 制 . 学 校 教 研 组 织 多 为 同一 学 科 不 同年 级 教 师 或 同 一 学 科 同一 年 级 教 师 组 成 的 备 课 组 两 种 情 况 其 教 研 活 动 的 主体 均 为 同 一 所 学 校 的相 关 教 师 .由 于 人 际 关 系 的 极 其 熟 络 .在 实 际 教 研 活 动 中 容 易 出 现 形 式 主 义 倾 向. 缺 乏 深度 的研 究 和 思 想 的 碰 撞. 降 低 了教 研 活 动 的实 效 性 “ 中 学 语 文 主 体 互 动 教 研 共 同体 ” 则 由教研机 构 ( 教 师 进 修 学 校 )语 文 教 研 员 与 中 学 一 线 语 文 教 师 共 同组 成 由 于 语 文 教 研 员 的 特 殊 身 份 .其 直 接 参 与 中学 一 线 语 文 教 研 活 动 .

共同体教研活动反思总结(3篇)

共同体教研活动反思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开展了共同体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专题讲座等形式,为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提高的平台。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共同体教研活动,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围绕教材内容,进行了集体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共同研讨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确保教学效果。

2. 听课评课活动期间,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了听课评课活动。

通过听课,教师们对同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借鉴。

评课环节,教师们畅所欲言,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进行了客观评价,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3. 专题讲座我们邀请了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包括新课标解读、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技术应用等。

讲座内容丰富,贴近实际,为教师们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三、活动成果1.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共同体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得到了丰富和改进。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

2. 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高共同体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学习他人的机会,使教师们在交流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们学会了如何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活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等,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3. 教师团队凝聚力得到增强共同体教研活动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使教师们在共同的目标下,形成了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教师团队凝聚力得到增强,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反思与总结1. 活动组织方面(1)加强宣传,提高教师参与度。

在活动前,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共同体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对活动的认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明确活动目标,细化活动方案。

在活动前,我们明确了活动目标,制定了详细的方案,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语文教研共同体活动心得

语文教研共同体活动心得

时光荏苒,转眼间参加语文教研共同体活动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感收获颇丰,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还拓宽了教育教学的视野。

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语文教研共同体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

在活动中,我们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通过这种形式,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首先,共同体活动让我们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得到了更新。

在活动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如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

这些理念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其次,共同体活动让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得到了拓展。

在活动中,我们观摩了多位优秀教师的课堂,学习了他们的教学方法。

这些方法既有传统教学的优势,又有现代教学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最后,共同体活动让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得到了提升。

在活动中,我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个人的成长,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关注学生,以人为本参加语文教研共同体活动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关注学生,以人为本。

在活动中,我们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成长。

首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潜能。

在活动中,我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学会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其次,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感。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

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最后,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的品德、审美、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在活动中,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语文教研共同体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语文教研共同体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语文教研共同体的心得体会语文教研共同体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研共同体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研共同体的心得体会1在这次培训的过程中我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的生动、形象而精彩的讲座,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知识。

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我决定细品所学,总结所得,把此次培训的所学、所得用于现实教学中。

现将学习情况总结如下:更新理念、提高认识。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

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新课程改革作好对于一个小学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

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

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性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

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

对于必修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适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改进方法、提高效率。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小学语文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

整体把握小学语文新课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小学语文的主要脉络,而且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面对新课程。

语文教研共同体活动心得(3篇)

语文教研共同体活动心得(3篇)

第1篇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本学期的语文教研共同体活动已经圆满结束。

在这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多次教研活动,与同行们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分享教学经验,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本次语文教研共同体活动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共同学习,提升素养本次教研共同体活动以“提升语文教师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旨在通过共同学习、交流,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活动中,我们邀请了多位资深语文教师和专家学者为我们传经送宝,从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通过这些讲座,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还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交流分享,取长补短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交流分享活动。

大家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纷纷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做法。

在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同行们各有特色,有的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的擅长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通过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我找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同时,我也将自己的教学心得与大家分享,如如何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等。

这种交流分享的过程,不仅让我们收获了知识,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

三、反思总结,不断进步在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我们都会进行反思总结,回顾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收获与不足。

通过反思,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例如,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们讨论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反思,我们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最后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结合这些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有效建构教研共同体的实践探思

有效建构教研共同体的实践探思

有效建构教研共同体的实践探思教研共同体构建不再以任课教师作为唯一主体,教研结构教研员和学校驾驶共同组成双主体的特定教研活动组织,教研过程经历确立主题——授课观课——研讨反思——课堂重构——总结提升等流程,和传统的教研活动比较起来,教研共同体引领下的教研工作更具广度和深度,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十分有利。

本文尝试立足初中汉语教研工作实践,分析构建教研共同体的基本路径,旨在推动初中汉语教育改革目标落实。

标签:中学汉语;教研共同体;实践反思引言以教研组为基础单位开展汉语教研活动,在培养教师队伍和提升教研水平上作用显著。

但是就初中汉语教研活動实际情况来说,明显很多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教研组“研”的功能在日趋退化,对组员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不足。

新课改背景下,面临初中汉语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教研组也要寻找创新工作路径,提升教研工作品质是我们当前主要的任务,构建教研共同体是我们实现教研目标的关键举措之一。

1.确立主题教研共同体负责拟定学期活动实施方案和项目菜单。

每周组织一次教研活动,确定教学研究主题,比如教学设计讨论、教学技能展示、教学方法应用等,明确活动的主讲人、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经汉语教研员和全组汉语教师共同讨论、修订后确定实施[1]。

在选择主题内容的时候一般来说要结合单元教学内容组织集体备课活动,将学期教学内容与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构建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突出教学重难点,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综上确立教研主题,形成教研项目菜单。

这一环节中,汉语教研员主要负责教师重要专业技能项目的分解选择,汉语教研组组长主要负责学期教学重点、难点教研内容的筛选拟定,然后组织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研究并确定实施。

2.授课观课主讲人围绕确定的主题项目,规划教学设计,形成最终的教学方案。

然后制作教学可见,提供给全组教研员和教师,开设讨论课,教研员和全组教师到场观摩,进行课堂实录,对于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并有效改进[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主体互动教研共同体构建的探索与反思一、中学语文主体互动教研共同体构建的课题背景(一)改变教研形式,增强教研实效的需要依据我国现行中学体制,学校教研组织多为同一学科不同年级教师或同一学科同一年级教师组成的备课组。

两种情况其教研活动的主体均为同一所学校的相关教师,由于人际关系的极其熟络,在实际教研活动中容易出现形式主义倾向,缺乏深度的研究和思想的碰撞,降低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中学语文主体互动教研共同体”则由教研机构(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与中学一线语文教师共同组成。

由于语文教研员的特殊身份,其直接参与中学一线语文教研活动,既能发挥语文教研员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的作用,通过与语文教师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形成主体的有效互动,从而避免同校语文教师教研活动的形式主义,切实提高语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又能发挥语文教研员作为学习者、研究者的作用,通过语文教研员与语文教师,语文教师与语文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交锋,在碰撞中擦出思想火花,达成深度教研,促进共同成长。

(二)依托行动研究,促进专业发展的需要教研机构的语文教研员来自基层学校一线,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佼佼者,进入教研机构以后,又经历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深入的教学研究,是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兼具的专业人员。

但是,随着脱离实际教学岗位时间的增长,对课堂教学实践日渐生疏,对课堂教学的指导容易出现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深入基层观课研课,在行动研究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而语文教师虽然课堂教学娴熟于心,但容易产生经验主义、自我封闭,习惯性地拒绝更新理念,久而久之,其教学水平的提升和专业视野的拓宽受到严重的制约。

因此,语文教研员和中学一线语文教师,都有依托行动研究,促进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中学语文主体互动教研共同体的核心内涵(一)主体语文教师是语文教研活动的参与者、研究者;语文教研员是语文教研活动的引领者、参与者。

“中学语文主体互动教研共同体”的“主体”,指的就是参与语文教研活动的教研机构的语文教研员与中学一线语文教师。

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研活动仅有一线语文教师,而“中学语文主体互动教研共同体”的教研活动则由教研机构语文教研员和一线语文教师构成双重主体。

(二)互动“互动”是指参与语文教研活动的双重主体在教研活动中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由此产生改变的过程。

它包括语文教研员与语文教师之间的交互活动、语文教师之间的交互活动。

(三)教研共同体“教研共同体” 指的是由教研机构语文教研员与中学语文教师共同组成的实施教研活动的特定组织形式。

可以由语文教研员与一所特定中学语文教师组成教研共同体,也可以由语文教研员与区域内若干所中学的语文教师组成教研共同体,本文指前者。

(四)中学语文主体互动教研共同体“中学语文主体互动教研共同体”指的是由教研机构语文教研员与中学语文教师共同组成的,在教研活动中通过语文教研员与语文教师之间、语文教师与语文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交融、交锋,从而增强语文教研活动的研究性和实效性,促进教研机构语文教研员和中学语文教师共同成长的语文教研活动的特定组织形式。

三、中学语文主体互动教研共同体的模式流程教研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中学语文主体互动教研共同体的核心价值是立足课堂教学,依托行动研究,注重专业引领,促进专业发展,双重主体互动,实现共同成长。

在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建立了教研共同体的基本机制,即选定一所中学,由语文教研员与该中学语文教研组教师构成教研组织的双重主体,在语文教研活动中围绕特定研究内容,通过授课观课、反思研讨、课堂重构、总结提升等具体环节,展开深度研讨,通过相互交流、相互交融、相互交锋,使主体双方获得鲜明的教学启发,走向共同的专业成长。

在深入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经过实践探索和实验验证,初步建立了中学语文主体互动教研共同体“五环节”基本模式和一般流程:确立主题――授课观课――研讨反思――课堂重构――总结提升。

(一)确立主题由语文主体互动教研共同体拟定学期活动实施方案和项目菜单。

每周开展一次活动,每次活动确定一项研讨主题内容,如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一项教学技能的课堂呈现,一种教学方式的课堂应用等等,同时明确活动的主讲人、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经语文教研员和全组语文教师共同讨论、修订后确定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主题内容的确定是主体互动教研活动取得实效的基础性工作,主题内容的选择确定与一般意义上依据教材单元内容组织的集体备课不同,它取决于两个方面,即学期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即把每学期各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内容的研讨与教师重要专业技能的系统提升有机结合起来确定教研主题,形成互动教研项目菜单,有序、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从而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这一环节中,语文教研员主要负责教师重要专业技能项目的分解选择,语文教研组组长主要负责学期教学重点、难点教研内容的筛选拟定,然后组织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研究并确定实施。

(二)授课观课主讲人围绕确定的主题项目,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形成教学方案,制作教学课件,提交给教研员和全组教师,并开设教学研讨课;教研员和全组教师及时浏览、了解教学设计,并现场观课,对课堂教学如实记录,定格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思考改进的方法和策略,为课后的分析研讨提供客观依据和必要准备。

须提起注意的是,由于“课堂是错综复杂且变化多端的,要观察到课堂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不知道在寻找什么,就看不到更多的东西。

因此,课堂观察要求根据观察点的品质(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观察目的和内容等事先确定好观察点。

”这样才能有效观察到所要观察的东西,避免观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因此,必须根据活动目的和项目内容事先设计课堂观察量表,以使观察研究更具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

例如,以“教师课堂有效提问”主题项目的观课研讨活动,设计这样的观察量表:1.赞许肯定(知识性问题回答正确无误;非知识性问题回答有独到见解);2.鼓励引导(知识性问题回答不够全面、准确,但勇于发言;非知识性问题回答不尽合理,但敢于陈述);3.换人回答(学生回答不出或不愿回答,教师不置褒贬,改换其他学生回答);4.启发诱导(学生回答不出或不愿回答,教师提示、启发、诱导学生思考回答);5.自答自解(学生回答不出或不愿回答,教师直接自己解答);6.评价指正(①学生回答不够完整、不尽合理、不完全正确,教师自己给予评价、指正;②学生回答不够完整、不尽合理、不完全正确,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评价、指正);7.补充修改(①学生回答不够完整、不尽合理、不完全正确,教师自己给予补充、修改、完善;②学生回答不够完整、不尽合理、不完全正确,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补充、修改、完善);8.愤怒训斥(学生回答错误或不愿回答,教师愤怒、训斥);9.泛问泛答(设置的问题没有实际内容,没有实质意义,教师泛泛而问,学生泛泛而答,如会不会、懂不懂、对不对等等)。

10.自讲自解(教师没有设置提问,自己讲析,自我解答)。

在这一环节中,教研员主要负责根据教研主题项目编制观察量表并组织讨论,修改完善;教研组组长负责观察量表的统计分析。

这一环节主要为下面“反思研讨”环节教研活动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策略提供客观依据和数据支撑。

(三)反思研讨授课观课结束后,教研员和全组教师围绕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展开深入研究探讨,遵循“由教学事实追溯教学理念”的路径和原则。

“如果观课者基于自身既定的教学理念,勾勒出‘应该教什么’、‘应该怎么教’的蓝图,然后再审视‘这堂课教了什么’、‘是怎么教的’,遵循这种‘从理念到事实’的路径,授课者往往容易倾向于以观课者既定的教学理念为标准,审视教学行为,对教学设计作出细枝末节的修补,而忽视对自身教学理念的反思。

”“观课者与授课者在对话中认定教学事实,审视教学设计,继而追溯教学理念,即由‘是怎么教的’到‘为什么这么教’,从而思考‘该不该这么教’、‘该怎么教’。

遵循这种‘从事实到理念’的路径,授课者不再拘泥于对教学设计作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更倾向于对自身教学理念的反思,获得教学启发,丰富自身的实践性知识。

”在这一环节中,语文教研员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主动分析问题,提出改进策略,引导教师研讨,形成深度交流和思想碰撞;语文教研组(备课组)组长则更多承担主持人的角色,起到不断抛砖引玉,小结他人意见,贯串研讨过程的作用,推动研讨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课堂重构主讲教师吸收集体研讨意见,结合班级实际和自身特点,对教学设计作进一步的修改完善或对课堂教学进行重构,然后在另一个班级重新授课;也可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组织不同教师进行同课异构,或同一技能项目的不同呈现。

课堂重构、异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修改完善乃至对原来教学思路和设计方案的颠覆,使思路更加清晰,设计更加合理,更具创新性、多样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总结提升与首次授课后的反思研讨不同,这一环节是在围绕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内容两度课堂教学和整个教研活动过程进行客观回顾,对亮点和不足全面审视的基础上,着重针对特定问题和具体技能提出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和普适性的解决办法和提升策略,教研员和全组教师在活动中获得启发,促进专业的发展。

在这一环节中,语文教研员引领全组语文教师回顾总结过程、分析归纳问题,梳理办法策略,积累实践认识,实现理论升华,语文教研员和语文教师双重主体同时获得专业的成长。

四、构建中学语文主体互动教研共同体的理性反思(一)语文教研员的组织协调和专业引领是语文教研活动高效开展的保障。

组织协调,即协助语文教研组长理顺教研组与学校分管领导及教科室、教务处等职能科室的关系,争取学校层面的支持,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专业引领,即语文教研员在参与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中,对所研究的问题要精于思考,形成独到的见解,有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样才能启迪一线语文老师深入思考,深度研究,不断提高。

(二)深入的交流研讨和思想碰撞是促进双重主体专业成长的关键。

一般意义上的语文教研活动之所以缺乏实际成效和生机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缺少深入的交流研讨和思想碰撞。

中学语文主体互动教研共同体的教研活动,其核心在于“主体互动”,通过教研共同体内成员之间的交流、交锋,达到深入思考,精于设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寻求策略,解决问题,提高质量,促进成长的目的。

因此,形成深入的交流研讨和思想碰撞是教研活动取得实际成效的关键。

每次活动必须确定一个研讨中心,围绕中心生成若干具体问题,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三)课堂重构是检验语文主体互动教研共同体活动成效的重要环节。

历经教学设计、听课观课、研讨碰撞等一系列活动,教研是否具有实际成效,通过教学重构能够得到很好的检验。

对于课堂重构,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理念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二是与首授之课相比,存在问题是否得到纠正;三是有否出现新的亮点和精彩之处,课堂整体质量是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四是课堂教学,有无较高的目标达成度,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都有所进步和收获;五是相关教学技能是否得到娴熟的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