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导学案
21.《女娲造人》导学案
21.《女娲造人》导学案《女娲造人》导学案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2.联想和想象的运用。
3.了解神话的特点,激发想象力。
自主学习1.作家作品袁珂,原名袁圣时,汉人,作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神话故事新编》、《中华文化集粹丛书·神异篇》等。
文体知识:神话是古代先民用拟人化的超自然的形象和虚幻的表达方式反映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认识的一种文学样式。
一定程度上表达出古代先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它的特点是:富于神奇的幻想和奇异的色彩;神话中的人或神都会具有超人力量;情节比较曲折,语言生动,形象鲜明。
中国的神话极为丰富,主要见于《山海经》《淮南子》等作品中。
神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开辟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
2. 创世神话关于________的神话,各民族的早期几乎普遍存在。
原始人由于生产能力的低下对于自然宇宙的由来是不可理解的,只有以他们贫乏的_________为基础,进行______和揣测。
于是,便产生出这种创世神话。
天地开辟神话,大体可以分为由______来开辟天地、由______化生万物和________演化而形成世界等三大类二、精读语段,品读细节1.速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文中表现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句子,读一读。
人类诞生前后世界有什么不同?2.你认为女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三、联想与想象训练女蜗为让天地间生气蓬勃起来而产生了造人的动机,并且不辞劳苦地用黄泥造人。
这大概是黄色人种的起源吧。
那么女蜗又是如何制造白色、黑色、棕色人种的呢?她还有其他造人的动机吗?请发挥想像,推断出女娲造人的新动机、新办法。
新动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小结合作探究答案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风俗通女娲造人袁珂人性化女娲造人想象力2.天地开辟生活经验想象神巨人自然精读语段,品读细节1. 标画出文中的以下描写:人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妈妈”女娲的心理及神态描写,如:女娲“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
《女娲造人》导学案
《女娲造人》导学案下面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女娲造人》导学案,一起来分享下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重要词语。
2、了解神话的特点。
3、了解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4、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体会想象与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领会神话的魅力。
5、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圈点批注;合作探讨,听说结合,研究拓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人类诞生的欢欣与愉快,感受创造的快乐,思索自身来源,珍爱生命。
2、激发探究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一、基础修行,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并调动知识储备或通过查资料了解神话。
1、填空。
(1)、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像的故事。
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和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2)、《女娲造人》选自《》,作者是。
传说中的女娲是神。
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它详细叙述了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女娲( ) 澄澈( )( ) 灵敏( )掘起( ) 掺和( ) 踪迹( )绵廷( ) 奔奔榛榛( ) 开僻( )气慨( ) 兴高彩烈( )3、请用下列短语仿写句子。
(1)神通广大——(2)眉开眼笑——(3)疲倦不堪——二、探寻脉络,整体驾驭4、用自己的话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5、仔细品味课后练习一中《风俗通》里两则短文,听朗读,在课文中划出短文中所没有的内容,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三、语言赏析、深层审美6、本文处处洋溢着怎样一种情感?你能否从选段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加以体会?7、这篇神话真实感人的地方,在于女娲造人过程中的心理和神态描写,试各找一个例句并分析其作用。
8、课文通过对女娲的描写,你觉得女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四、写法论道、哲思启迪9、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课文中哪些情节最能体现这一写法?五、情感体验,抒写心扉10、本文想像女娲造人的动机是“感到非常孤独。
《女娲造人》导学案
编号:常山二中七(上)语文设计:严丽慧审核:姚义华姓名组名评价
女娲造人
【作者背景】
袁珂,生于1916年,神话学家。
四川省新繁县人。
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等。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6. 全文中洋溢着怎样一种情感?
一、自主学习
1.chéng chè()生气péng bó()mǎng mǎng zhēn zhē()
yōu ɡuānɡ()mián yán()枯téng()
灵() mǐn shén通广大()
2.解释下列词语
莽莽榛榛:
澄澈:
绵延:
神通广大:
二、合作探究
1 .按内容和结构给文章分哪几个部分分别是?
2. 阅读完文章说说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3.女娲是如何造人其过程?
4.课文十三至十六段中采用哪些描写人物的手法?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5.课文中“晚霞不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属于什么描写,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实用的《女娲造人》教案四篇
•••••••••••••••••实用的《女娲造人》教案四篇实用的《女娲造人》教案四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女娲造人》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女娲造人》教案篇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生(有兴趣地齐答):喜欢。
师:有谁知道《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生1:传说古时候天和地连在一起,盘古一觉醒来,觉得太闷,便用力地把天托起来,把地使劲地蹬下去,天地便分开了。
盘古站了很久,他死后,身体便变成了天地间的各种事物。
生2:我想补充一点儿:盘古是用斧子将天和地劈开的,然后才是托起天,蹬下地。
生3:我再补充:盘古死后,他出的气变成了白云,他的额头、鼻尖变成了高山,一只眼睛变成了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了月亮,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海。
师:同学们真聪明!课外知识也挺丰富。
你们谁知道刚才讲的这个故事是属于什么体裁呢?生4:神话。
师:确实不错,这是一篇神话。
神话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不能正确地解释而凭借想象创造出来的。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女娲造人》(板书)。
《女娲造人》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开天辟地》之后。
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生5:女娲为什么要造人呢?生6:女娲怎样造人的?生7:女娲用什么造人?生8:女娲造人有何用?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
下面我们就自读一遍课文,看谁能够又快又好地答出这几道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师: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9:女娲因为孤独寂寞,为了在天地之间增加一点活力,所以决定造人。
生10:女娲因为临池照影,看到了自己的样子,才决定造一个和自己一样的生物,这就是人。
师:“临池照影”这个词语概括得真准确!这两个同学答案综合起来,就回答了女娲为什造人的问题,也即是造人的原因。
(板书:原因)谁还再发表自己的见解?生11:女娲是用黄泥造人的。
女娲造人教案15篇
女娲造人教案15篇女娲造人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神话的特点,体会想像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2、使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3、让学生体验人类诞生后的欢欣与愉快,感受创造的快乐,思索自身________,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理解神话丰富奇特的想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课型及教学思路】课内自读课文。
__浅显易懂,教师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文中洋溢的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并进行想像力的训练。
通过适当的拓展,让学生了解人类起源的科学解释。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随着岁月的流逝,你们在一天天悄悄地长大,你们的心灵也一天天丰富和成熟。
仰望苍穹,俯瞰大地,你们也许会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太阳为什么东升西坠,月亮为何有阴晴圆缺,小草为什么一岁一枯荣那么你们可曾想过我们人是从哪儿来的?这个朴素的问题从远古到今天,人们一直在探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老而迷人的神话,走进前人奇特瑰丽的想象世界。
二、了解神话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像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三、合作探究1、比较阅读:思考: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明确:⑴造人的具体过程;⑵人造出来后欢欣喜悦场面;⑶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⑷作者的评述;教师评价:可见作者高超的想像力。
2、找一找、谈一谈:找出文中表现人类诞生喜悦感的句子,谈一谈你的感受。
教师提示:体现了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又表现了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
人的产生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人类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爱,产生了人间的温暖。
人的出现使死寂的天地获得了生机,更充满了人间的温情爱意与天伦之乐,只有人才使这个世界充满温馨,充满爱。
女娲造人教案5篇
《女娲造人教案》女娲造人教案(一):女娲造人一、教学目标1、增强对人自身的思考与认识。
2、把握文章的资料,清晰地了解这个神话是如何展开想像的。
3、进一步把握神话的特点。
二、学生分析学生对女娲造人的故事或多或少有必须了解,故事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文章浅显易懂,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和研讨的兴趣。
本文能够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是自读潜力;二是联想与想像的潜力;三是对人的自身发展作进一步思考。
三、教学过程1、开门见山导入师:生命是怎样产生的?人类是怎样产生的?这些问题,千百年来,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各个民族都有关于人类起源的民间传说。
这些传说十分搞笑。
请学生讨论,发表见解。
出示课题《女娲造人》。
2、阅读译文,尝试想像师:我们一齐来看一看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看看此题中两则短文的译文。
这两则译文写了哪些资料?请加以概括。
概括的语言尽可能简洁,在能够说清楚的前提下,字数尽可能少一些。
请把概括资料批注在书上。
生:(独立阅读,概括批注)。
师:好,我们一齐来看看这两段译文有哪些要点。
生:能够从四个方面来概括:(1)天地无人;(2)女娲造人;(3)造更多的人;(4)婚姻育人。
师:这四点基本上能够概括这两则短文的主要资料,语言也很简洁。
我们看原文是十分简单的,没有生动的情节,但有人将这则短文扩展成一个栩栩如生、具有很强吸引力的神话故事。
要扩写这务必展开想像,加入一些资料。
请同学们合上书,围绕刚才提炼出来的四个要点,快速展开想像,自编一个神话故事,并在草稿纸上记录自己的故事提纲。
生:(构思自己的神话故事)。
师:大家相互讲,讲了故事后,请推荐一位构思奇妙、讲述生动的同学上台,把自己的故事奉献给全班同学。
生:(一位同学上台讲述故事)。
师:(点评。
点评的标准是:(1)故事是否紧扣了四个要点?(2)想像是否奇妙,大胆?(3)叙述是否生动?)3、阅读课文,比较想像师:我们自己编述了故事,也听了同学讲的故事,四川新繁有一位名叫袁珂的作家,他根据这四点资料编写了一个名《女娲补天》的故事,作家和我们都是根据同一个材料编的故事,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他编的故事有什么不同?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
《女 娲造人》 导学案
《女娲造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神话的特点和相关文学常识。
2、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复述女娲造人的过程。
3、体会神话中想象的魅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4、感受女娲的形象,体会她身上所体现的人类母亲的慈爱和伟大。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神话的特点,理解女娲造人的情节。
(2)分析女娲的形象特点。
2、难点体会神话中想象的奇妙,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三、知识链接1、神话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
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2、中国古代神话中国古代神话丰富多彩,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探索。
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这些神话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创造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女娲()澄澈()掺和()揉团()泥潭()2、解释下列词语。
神通广大:灵机一动:眉开眼笑:3、快速阅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合作探究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2、女娲是怎样造人的?3、女娲造人过程中,她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4、从文中找出描写女娲形象的语句,分析女娲是一个怎样的神?六、深入研读1、文中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比如女娲用黄泥造人,把人分成男女让他们自己繁衍后代等。
请找出你认为最富有想象力的情节,并说说它的神奇之处。
2、对比阅读《风俗通》中关于女娲造人的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
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说说本文丰富了哪些内容,体会作者的想象力。
七、拓展延伸1、发挥想象,假如你是女娲,你会用什么方法造人?2、除了女娲造人,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八、课堂小结1、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女娲造人》导学案
第21课《女娲造人》导学案课型:新授课主备人:陈强审核人:巩艳萍学习目标:1. 积累字词,掌握作者及神话等文学常识。
2. 整体感知故事情节,感受想象的作用。
3. 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教学重点:1.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2.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随着岁月的流逝,你们在一天天悄悄地长大,你们的心灵也一天天丰富和成熟。
仰望苍穹,俯瞰大地,你们也许会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太阳为什么东升西坠?月亮为何有阴晴圆缺?小草为什么“一岁一枯荣”?……那么你们可曾想过我们人是从哪儿来的?这个朴素的问题从远古到今天,人们一直在探寻。
二、预习自测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开辟.() 女娲.() 莽莽榛.榛() 揉.()掘.起( ) 澄澈..() 掺.和()2.解释词语。
澄澈:生气蓬勃:兴高采烈:疲倦不堪:莽莽榛榛:3.文体知识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通过想象进行解释的集体口头创作。
4.作者简介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
神话学家。
著述颇丰。
1950年,他的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
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中国民族神话词典》《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神话故事新编》《中华文化集粹丛书·神异篇》《山海经校注》《巴蜀神话》(合著)等20多部著作以及800余万字的论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二次备课1. 请你用口头语言,再现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讲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讲述,尽量投入感情,表述连贯,力求生动。
说明:同桌之间合作,互相讲述;推荐两三个同学当众讲述,鼓励借助肢体语言表现。
【展示交流】2. 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讨论交流】3.女娲是怎样创造出人类的?【讨论交流】4.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讨论交流】5.女娲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作者运用怎样的想象,塑造了这个既有着奇异神力,又有着丰富情感的女神?【讨论交流】四、展示交流,点拨归纳(根据学生展示情况,师生再次明确答案,点拨归纳。
《女娲造人》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女娲造人》导学案《女娲造人》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神话的相关知识,感受神话的魅力,体会联想和想象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2.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感知女娲的形象。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未知领域的兴趣。
〖学习重点〗1.体会联想和想象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2.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感知女娲的形象。
〖学习难点〗体会联想和想象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大家喜欢神话吗?你们熟悉的神话都有哪些?(盘古开天、夸父追日、钻木取火、女娲造人……)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明明知道这些故事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为什么?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
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抟土造人的神奇。
二、有关资料1.作者介绍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
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
著有《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史》《山海经校注》等,编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国民族神话词典》。
2.背景链接本文选自《神话故事新编》,原题为《女娲创造人类》,选入课本时改为现在的题目。
课文是根据《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
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色彩。
3.文体知识神话是由远古人民天真地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而产生的一种民间文学。
它以幻想的形式,借助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表现远古人民与大自然的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人们以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三、预习设计1.给加点的字注音开辟( ) 女娲( ) 莽莽榛榛( ) 澄澈( )( ) 掺和( )揉团( ) 掘起( )2.解释下列的词语⑴神通广大:⑵莽莽榛榛:⑶生气蓬勃:⑷兴高采烈:⑸眉开眼笑:⑹疲倦不堪:⑺一般无二:⑻绵延:3.阅读课文,复述故事四、探究课文1.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女 娲造人》 导学案
《女娲造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女娲这一神话人物形象。
2、理解并学习文中想象与联想手法的运用。
3、体会神话故事所反映的古代人民对于人类自身起源的好奇和探索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把握神话故事的内容,理解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2)分析女娲的形象特点,感受其伟大的创造力和母性光辉。
2、难点(1)体会神话中想象与联想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2)理解神话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类精神追求。
三、知识链接1、神话的定义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力的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2、中国古代神话的特点(1)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天地开辟、人类起源、英雄神话等。
(2)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3)往往蕴含着一定的哲理和文化内涵。
四、预习导航1、自主阅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并查阅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2、简要概括女娲造人的主要情节。
五、课堂探究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1)天地开辟以后,世间万物都有了,唯独没有人类,显得太过寂寞。
(2)女娲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2、女娲是怎样造人的?(1)用黄泥捏人:女娲先是用黄泥仿照自己的样子捏出了一个个小人。
(2)用藤条挥洒泥浆造人:后来觉得这样太慢,就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向地上挥洒,溅落的泥点也变成了人。
3、从文中可以看出女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1)具有创造力:能够想出造人的方法,并付诸实践。
(2)富有爱心和母性:她关心人类的繁衍和生存,为人类的诞生不辞辛劳。
(3)勤劳智慧:在造人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和改进方法。
4、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想象和联想的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想象: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如用黄泥捏人、用藤条挥洒泥浆造人等,都是作者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情景。
(2)联想:看到自己的影子,联想到造人的方法。
好处: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奇幻色彩,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女娲造人导学案
《女娲造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神话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对比赏析《女娲造人》与《风俗通》中的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想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一、“我”会自主学习
1.写一写你知道的神话故事。
(3个以上)
2.你认为神话是什么?
二、“我”会对比阅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1)试着翻译阅读提示中《风俗通》里两则短文。
(2)从内容、人物、情感等三个方面,任选一项,对比分析袁珂《女娲造人》与风俗通中的记载有何不同?
(3)结合你的理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女娲造人这个神话。
三、“我”会发挥想象。
假如你是新时代的“女娲”,现在由你来造人,你会怎样造人?你会造出什么样的人呢?。
《女娲造人》导学案
《女娲造人》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神话的特点,了解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2、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体会想象与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领会神话的魅力。
3、体验人类诞生的欢欣与愉快,感受创造的快乐,思索自身来源,珍爱生命。
4、激发探究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1、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体会想象与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领会神话的魅力。
2、激发和训练想象力。
3、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课前导学】(一)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像的故事。
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和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女娲造人》选自《》,作者是。
传说中的女娲是神。
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它详细叙述了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二)积累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女娲.()澄澈..()()灵敏.()掘.起()掺.和()踪.迹()2、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绵廷()奔奔榛榛()开僻()气慨()兴高彩烈()3.下列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A.捏了一些同自己相仿..的“泥娃娃”。
相仿:大致相同,相差不多B.盘古开辟..了天地。
开辟:建立,创立C.捏累了,就索性..用树枝蘸满泥巴在地上甩来甩去。
索性:干脆。
D.女娲又把男人和女人相配,让他们繁衍..子孙。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4.选词填空。
女娲看着自己亲手___的生命,非常高兴,便不停手地___人。
她日夜不停地___呀___,___累了就索性用树枝___满泥巴在地上___来___去,泥巴点子___到地上,立刻变成了人,布满了东西南北。
(发明制造捏造蘸涂揉扔甩掉溅落)5、请用下列短语仿写句子。
(1)神通广大——(2)眉开眼笑——(3)疲倦不堪——6、你能选择下列词语中至少三个连词成句吗?神通广大兴高采烈女娲澄澈幽光灵敏绵延毕竟(三)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女娲造人》教案(精选11篇)
《女娲造人》教案〔精选11篇〕《女娲造人》教案篇1教学目的:1、比拟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2、探究阅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3、拓展阅读,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教学重点:1、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2、把握想象的特点,尝试运用大胆合理的想象。
课前准备:学生: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老师:相关资料与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大家喜欢神话吗?你们熟悉的神话都有哪些?〔生答: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明明知道这些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为什么?〔生答:故事有趣、神奇,有神秘色彩,想象奇特……〕确实如此,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
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抟土造人的神奇。
二、比拟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1、请大家把书翻开到153页,齐读课后习题下面的词语。
然后小声读课文,考虑以下问题:①将课文与课后《风俗通》中的短文比拟阅读。
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②比拟后挑选,课文中哪些情节更能表达作者的想象力?有感情地读一读。
2、小组交流后明确:①大多数同学更喜欢课文。
袁珂的《女娲造人》是根据《风俗通》中的两那么短文改编的。
《风俗通》中的短文想象大胆,情节较简单,是故事的骨架。
袁珂的《女娲造人》在此根底上,想象更丰富,情节更详细,使得故事血肉饱满。
②更能表达作者的想象力的情节,如:女娲造人的动机、造人的过程、人类诞生后的喜悦感、女娲的喜怒哀乐……挑出语段品读,着重体会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3、给大家进步点要求,能不能用你的口头语言,再现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讲述,尽量投入感情,表述连接,力求生动。
说明:同位之间合作,互相讲述;推荐两三个同学当众讲述,鼓励借助肢体语言表现。
女娲造人导学案 共7页
《女娲造人》导学案【学习目标】 1、了解神话的特点 2、通过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力的作用 3、通过朗读,探究神话故事的魅力,并运用创造性想象改编神话【学习重点】 1、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2、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学习难点】激发和训练学生的想像力如引导学生对女娲造人的动机、方法等作另一种推【自主预习案】女娲()澄澈()()掘起() 掺和() 莽莽榛榛()()踪迹()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绵廷()奔奔榛榛()开僻()气慨()兴高彩烈()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像的故事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 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亲形象【课内探究案】、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同学们,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知识贫乏,人们对于一些自然和社 会现象,比如日月出没、电闪雷鸣、人类自身来源等,不能科学地解释,于是 被困惑的原始人便通过幼稚的想像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并且依照人类的 英雄形象,创造了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一个被幻想加工过的神奇世界便产生了 :山川日月风雨等自然事物都有一个专司其职的神灵;开天辟地后的盘古 1、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2)、本文选自体裁是 ,它详细叙述了 ,是 ______ (谁)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 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威武的太阳神每天乘坐羲和驾驶的车子绕天巡行…… 人,到底从何而来?思索着的远古人们用他们丰富的想像创造了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今天我们所要学的《女娲造人》(板书文题)就是袁珂根据中国古代神话而改写的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一)初读课文1、听一听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生字词2、记一记每学习一篇课文,我们首先都要积累一些新词在听读中,你圈点勾画了哪些生字词?你为什么觉得它们重要?(二)合作探究3、让学生仔细品味课后练习一中《风俗通》里两则短文,然后请一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短文中所没有的内容讨论整理归纳,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4、同学们刚才找出的几个情节,特别是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5、默读这几个情节,同学们看看哪里最见出作者的想象力,能否谈谈你的看法?6、讨论:结合文中想象的情节,体会女娲形象完成句式:女娲是一个的人7、女娲到底是神还是人?女娲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她是借助什么创造的 ?8、作者运用怎样的想象,才塑造了女娲这个既有着奇异神力,又有着丰富情感的女神?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1、亮一亮①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 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②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 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③妈妈!”④接着一阵兴咼米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⑤女蜗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9.选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体现了神话的什么特点?2、写一写现在请你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说你编的《女娲造人》(与袁珂比一比)【拓展检测案】、课内语段阅读①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②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③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A下一条枯藤,B入一个泥潭里,C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D,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E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④ 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 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1、解释文中加点字疲倦不堪(绝妙 (4、选段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手法?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5、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你能否从选段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说明、课外语段阅读 耶和华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出男人,往他鼻孔里吹一口生气,他就成了有灵魂的活人,取名亚当(希伯来语,意即 出自泥土”被造者 ”上帝派他看守伊甸园,只见他一人独居,没有帮手,就趁他沉睡之际,从 他身上取出一根肋骨,又把肉合起来,造成了一个女人亚当醒来,看见那女人 ,高兴地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亚当给她取名叫 夏娃”(希伯 来语,意为 生命之源”众生之母”两人赤身裸体,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伊 甸园6、分别给下面词中加点字注音8、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 、又把肉合起来,造成了一个女人B 、 人为破坏造成的新沙尘源,加重了沙尘暴迅速C 、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制造人类的方法D 、这种产品的实用价值正在逐步被发现和推广 9、选出下面表述不当的一项(A 、出自泥土”被造者”夏娃”生命之源”众生之母” 这几处的引号都表示特定称谓略睡一睡(幽光 2、选词填入文中的空白处(填序号即可) ①捏 ②搅 ③伸 ④挥洒 ⑤拉 3、第①段划线句属于描写,其表达作用是耶和华( )看守( )裸体( ) 肋骨(7、文中的两处括号起 的作用B、这是一段上帝造人”的神话故事C、这段《圣经》故事中的並当”和夏娃”是创造人类的始祖这是人们想像中美好的神话D、这段《旧约》故事中的並当”和夏娃”是人类的上帝虽为神话,却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答案【自主预习案】1、w a ch e ng ch e ju e ch a nm d ngzh e n j i2、廷一延奔一莽僻一辟慨一概彩一米3、( 1 )、神话想像幻想(2 )、《神话故事新编》袁珂神话女娲造人【课内探究案】3、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②、人造出来之后欢喜的场面;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④、作者的评述1、此题目的让学生明白这些情节是想象而得的让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到神话是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因无法对人类诞生做出解释时,但又想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想象来解决,这也正是神话故事的亮点2、如: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鼓舞的场面以及对女娲的人性化描写最见作者想象力,女娲作为 神”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哭、会假装生气,甚会灵机一动创造出人类,她得到了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哪里是神,分明就是 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态、人的智慧、人的生活体验从中我们看到了神话情节里想象的,但又是真实的,是合乎现实生活情理的然后针对喜”字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来感受人类诞生意义:如有了人类,大 自然才有了生机;有了人类,女娲不再孤独;有了人类,世间才有温情从而让学生明白生命的可贵,要珍爱生命等勤劳、慈祥、聪明、活泼、情感丰富、有伟大的神力(神)(想象)(明确:大胆奇特的想象,成就了女娲抟土成人、洒泥成人的神力;而合情 理的想象,赋予了女娲聪明勤劳、有喜有悲的人性这样才使得女娲的形象, 既神奇又符合人类社会的情理所以想象要大胆奇特,却又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不受限制,还要合情合理)选文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方法体现了神话借助想像和幻想把自 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特点【拓展检测案】1、 大致、简单忍受,能支持极、极端的幽暗2、 ⑤③②④①3、景物表现出女娲造人工作的辛苦4、 心理描写、行动描写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形象5、 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 ……妈妈' 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这句话就能体现出6、y e k a niu o l ei7、补充说明8.A 9.D 8、 合。
《女娲造人》教案模板5篇
《女娲造人》教案模板5篇《女娲造人》教案篇1【教学设计A】创意说明:这篇教学设计采用了“主问题”设计的理念。
学生带着主问题对全篇课文进行研读,在教师的点拨下,为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人物形象而进行圈点勾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智能活动及发言、讨论、辩析等表达活动。
教学步骤:一、积累一组词语学生自由地读课文,识别、积累词语。
1.雅词2.四字短语二、研讨一个问题1.主问题:女娲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要求:阅读全文。
综合全文内容,根据思考题表达见解。
自读课文,并拟出发言要点。
·她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
她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方法体现了“神”的威力。
·她是一个普通的“人”。
她有人的孤独感。
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她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
·她是一个活泼、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孩子。
当她看到自己的影子时,“就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这种口吻非常孩子气。
·她是一个勤劳的母亲。
·她是一个喜爱孩子的妈妈。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2.讨论:作者为什么把女娲塑造得更像一个“人”?作者把女娲塑造得更像一个“人”,这正是这篇童话真实感人的地方。
广阔的天地,莽莽的原野,死寂的气氛,使神通广大的女神感到了寂寞孤独,造人的愿望就显得自然而真实;水中映出的或“喜”或“生气”的面容,诱发了她的“灵机”,想象巧妙而富于人类经验;“妈妈”的呼喊,使死寂的天地间获得了生机,更充满了人间的温情爱意,以及天伦之乐。
“人”的产生,使女娲得到做母亲的自豪和欣慰;晚霞里,星光下,女娲的忙碌疲倦,正显露出一位母亲勤劳、智慧、伟大的身影。
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象的,但又是真实的,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娲造人》导学案执笔:马新情
【学习目标】
1、了解神话的特点。
2、了解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3、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体会想象与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领会神话的魅力。
【学习重难点】
1、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体会想象与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领会神话的魅力。
2、激发和训练想象力。
3、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学习任务一: 调动知识储备或通过查资料了解神话。
《女娲造人》选自《》,作者是()。
传说中的女娲是神。
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它详细叙述了()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二)学习任务二:积累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女娲()澄澈()()灵敏()
掘起()掺和()踪迹()
2、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绵延()奔奔榛榛()开僻()气慨()
兴高彩烈()
3、你能选择下列词语中至少三个连词成句吗?
神通广大兴高采烈女娲澄澈幽光灵敏绵延毕竟
(三)学习任务三: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初读感受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再读课文,体会作品主题。
探究品味,感受课文中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1)讨论:说说你对女娲的认识。
(2)跳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现对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句子,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3)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三、拓展延伸
运用想象,把成语“喜气洋洋”“眉开眼笑”构想成生动的画
面,并用文字描述出来。
(100字以内)
课后练习
1.注音并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掺着河水:
(2)勃勃生气:
(3)疲劳不堪:
2.“女娲心中非常满意,对自己的杰作反复欣赏,决定取名为‘人’。
”一句中“人”加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着重指出
D.讽刺或否定
3.“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一句中“这样”指代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