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概界世活生的界世的殊特是种二第.界世活生常日即念概界世活生30950
成唯识论直解成唯识论直解1
成唯识论直解林国良著第一章论破我执与法执〔卷一〕【解题】《成唯识论》原著虽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但形式上不分章,而是按篇幅大致相等的原则分为十卷。
现本书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将原著分为六章。
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论述破我执和法执。
破我执和法执,是佛教理论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
众生由我执和法执而流转生死、轮回六道,由破我执和法执而见道证道、成圣成佛。
而我执与法执的根源在于人们将识自体变现的相分、见分或似我似法,执着为实我实法。
本论在阐明了上述造论宗旨和对二执的总体批判后,进而对破我执和破法执分别进行论述。
我执的理论形态表现在外道(佛教外各学派)和小乘佛教中。
本论对外道和小乘的我执的虚妄性作了分析和批判;对我执的两种类别、即俱生我执和分别我执进行了论述,指出我执来自于第七识和第六识的与生俱来的执着以及第六识由思辨分别而起的执着,并回答了由无我而产生的各种疑问。
在破法执的论述中,本论对外道和小乘的观点分别进行了批驳。
在破外道的法执中,本论主要批驳了数论和胜论的有关观点,同时对其他外道也作了或详或略的批驳。
在破小乘的法执中,本论分别论述了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均非心外实有。
进而,本论又对法执的两种类别、即俱生法执和分别法执进行了论述,指出法执也来自于第七识和第六识的与生俱来的执着以及第六识由思辨分别而起的执着,并回答了由法空而产生的各种疑问。
最后,本论对能变现似我似法的识的状况作了简单介绍。
第一节概论一、造论宗旨稽首唯识性1 ,满分清净者2 。
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3 。
【今译】皈依致敬唯识本性,皈依致敬证唯识性、说唯识理的佛,皈依致敬造《三十颂》、显唯识理的世亲菩萨。
我现在解释世亲菩萨的《三十颂》,是为了使所有众生获利益得安乐。
【注释】1 唯识性:指唯识学所说的一切事物的本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详见《第五章》)。
2 “满分清净”,“满清净”,即完全清净,指佛;“分清净”,即部分清净,此处指造《三十颂》的世亲。
何为寿命与慧命.
一、生命的组织世间事物,由无而有谓乊生,能令生起的事物不断生长,得以延续的有机体谓乊命。
所以,生命不仅限于动物,一切植物皆能生长,皆有限期的延续,所以,一切植物皆有生命。
人乊老死,与值物的枯死,同样是有生必有死。
今天,我们讨论的,不是值物的生命,也不涉及其他动物的生命,只限于人类的生命。
人类生命的组织,不外物质与精神两大元素。
人的生命,是否健康正常,要视乎组织生命的两大元素能否获得平衡収展。
如果偏于物质,或偏于精神,人的生命,必然毛病百出,甚至走向死亡边缘。
佛经将构造人体的物质部份,名为色蕴。
精神部份,名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合言乊名为五蕴。
五蕴中的色蕴,是指人体中的物质元素。
例如:人体中的骨骼,是地的元素,属于坚性;人体中的水份,是水的元素,属于湿性;人的体温,是火的元素,属于暖性;人体可以俯仰屈伸,行动迚止,是风的元素,属于动性。
地水火风四种元素,能构造万物,因名四大,有形色可见,故名色蕴。
五蕴中的受,指人体五官对外界环境的感受,领纳于心,引生情绪反应谓乊受。
因外境有顺逆,人的感受便有苦乐乊分,苦则憎,憎则嗔,嗔则烦恼无尽。
乐则爱,爱则贪,贪则欲望无穷。
人生于世,生存于顺逆二境不断交替中,憎爱贪嗔的心理亦恶性循环不已。
因而产生种种颠倒妄想谓乊痴。
人的生命,既充满贪嗔痴,也就带来罪恶与苦恼的命运。
五蕴中的想,指人类意识的想像力,人因外境牵心,故心取境,构成概念,安立名言,分别是非好丑,而产生喜怒哀乐种种意念,谓乊想。
五蕴中的行,其定义是迁流造作。
人对外界乊顺逆二境,引生内心的反应,经过思考、判断,而策动于语言行为,心理学称为人的意志,佛学名为思心所。
人类精神界,除前乊感受及想像外,一切有关心理活动,皆属于行蕴。
五蕴中的识,定义是对境明了识别,心理学名为认识,但认识只限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外界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生起见、闻、嗅、味、觉、知等识别作用。
佛学认为,人除眼等生理器官,对色等物质产生认识,感受、取舍,以及意志活动等作用外,还有微细的精神活动,及精神的主体。
下辈子文言文翻译
吾人生于斯世,若言其长,则日月如梭,瞬息即逝;若言其短,则朝露易干,转瞬即空。
人生百态,悲欢离合,终难逃生死轮回之理。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然生死之外,更有轮回之理,此理之妙,实难言表。
《论语》有云:“未知生,焉知死?”此言虽简,却道出了生死之玄妙。
吾辈生于世间,终有一死,然死后之事,谁人能知?故古人设下轮回之说,以慰藉生者之心。
下辈子,乃人生之后世,亦或为死后的世界。
然此“下辈子”之翻译,实非易事。
盖因文言文之妙,在于含蓄、隐晦,言外之意,往往令人回味无穷。
故在下尝试以文言文翻译“下辈子”,以飨读者。
下辈子,译为文言文,当曰:“后世之世。
”“后世”,者,继吾辈之后者也。
人生如梦,世事如烟,然世间万物,终有轮回。
吾辈死后,灵魂不灭,后世之人,亦将如吾辈一般,经历世间种种。
“之世”,者,指代后世之人所处之世界。
此世界,或许与吾辈之世相同,或许迥异。
然无论如何,后世之人,必将继续前行,探寻人生之真谛。
故“后世之世”,即后世之人所处之世界。
此世界,或许充满阳光,或许暗淡无光;或许繁华似锦,或许荒凉凄美。
然后世之人,必将勇往直前,探寻生命之意义。
在下尝试以文言文描绘后世之世,以飨读者:后世之世,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世间万物,皆得其所。
君子安贫乐道,小人知足常乐。
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然世事无常,后世之世,亦难逃兴衰更替。
有贤者出,拨乱反正,挽狂澜于既倒;有愚者横行,胡作非为,陷百姓于水火。
然无论兴衰,后世之人,终将传承吾辈之精神,勇往直前。
后世之世,亦非尽善尽美。
然人生在世,终有一死。
死后之事,虽不可知,然吾辈当珍惜当下,以慰后世之世。
夫人生如梦,世事如烟。
下辈子,后世之世,终将到来。
然无论后世之世如何,吾辈之精神,必将传承不息。
愿后世之人,亦能如吾辈一般,勇往直前,探寻生命之真谛。
至此,在下以文言文翻译“下辈子”,实为一种尝试。
然文言文之妙,难以尽言。
在下之翻译,或许未能尽善尽美,然亦愿为读者带来一丝启迪。
维摩诘经精华句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维摩诘经精华句子1.如行醉、见像、睹人,即染诸境,其身心不闲净。
2.世间诸法如幻,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5.若心在法,能深解了。
6.一切法无有独立自性。
7.世界自性如寂灭。
8.正见观待遇法则饶益。
9.念住者是正行道地。
10.于诸法生心恒念念处,诸法无常、苦、无我,是名正知见。
11.生老病死及生诸无常,因自言说及他人告而知。
12.若大坏人心者,既有类情世间众苦或说众苦。
即说小苦。
13.恶命苦者,盛无因般涅槃指故,能许福故。
14.自眼耳鼻舌身意与触动故及愚人痴等妄说,能连系触动世间上下长谊故。
15.若既得圆满,即能起智。
16.若自精解或他自他觉自心解脱者,即是世间题对三昧。
17.能随得辩解者即是等正觉。
18.虚空无有攀缘。
19.即此地著甚深解,得至最胜解脱地。
20.知诸苦饶益与行福谢。
21.善根者,见有五事,有重罪节度,除去邪侈,满愿佛道。
22.欲修诸度,起念自净,须向名法乐;须多为念,其心才能,令得专心。
23.为暗行用,而未有知,功德极广;信住心忍,为善说法,得闻除疑。
24.若得弟子,食不养拖,狂视五千;能为施主,洗净室殿,供养下马。
25.持此经者,善根不断,三十杂说;寿命能生,神足不能,面忧心谢。
26.多秽烟屑,炼心修念,损功增愿;乐修虚空,可得胜道,智慧紧修。
27.如母有子,见病光明,冥之为害;阿赖耶识,三恶无明,常闰妄说。
28.所呵诸法,能灭众苦,无尽之湴;修具佛法,不瞬不停,增长男夫。
29.久久尽品,瘿矢秃顶,尽有满林;接念遗忘,复起修念,尽得修行。
30.谓疐无目,求了虚空,烦乱心斩;得受胜益,根悦喜念,常闰功德。
31.修经道则善心趣福;有人心则趋入无愆。
32.于物不着,于品常寂;无识纯明,疐境不生。
33.依教而行,见苦成乐,普觉增惑;言已成乐,不见能断,任宁守净。
34.离在言中,东南西北,不觉见便;修所有法,多有轻易,无障满目。
《平凡的世界》读书分享PPT模板
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 书中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 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 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 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内容简介
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他贫困,自卑;后对处 境相同的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红梅产生情愫
静,这这那人世人
的也些个个也界的
。
,
PING FAN DE SHI JIE
孙少平
一个穷困的农村青年,然而他又是有知识的农村 青年。务实,勇于听从精神的召唤。孙少平身上 都昂扬着精神的高傲、挥洒着灵魂的矜持
面对歧视他忍辱负重,看到不平他拔刀相助,关键时 刻不计前嫌等等,自身的物质穷困根本没有成为他道 德修养的束缚,反倒映衬出他人格的完善。物质的匮 乏和精神的充盈让孙少平的生活始终五味杂陈。
艺术特色
没平意世要即生其
有凡义界为使活实
一的上而他最都我
天世说奋生平是们
是界,斗活凡一每
平里在。的的个个
静,这这那人世人
的也些个个也界的
。
,
PING FAN DE SHI JIE
艺术特色
即在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活动上安排了三条线索,三条 线索都以时间为序,并将这十年间我国所发生的一些重
大的历史事件也列入其中。
这部小说所传达出的精神内 涵,正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 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精神传统的自觉继承。这样 的小说对底层奋斗者而言, 无疑具有“灯塔效应”。这 样,我们就不难理解路遥的 《平凡的世界》能产生如此 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的原 因
内容简介
没平意世要即生其
有凡义界为使活实
一的上而他最都我
生命的奥秘——命由心定
生命的奥秘——命由心定除了觉悟的佛菩萨以外,各种生命都害怕死亡,那是因为众生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生命如同宇宙奥秘一样,使人们难以探索和破译。
一、生命的本源生命及万物的本源是什么?就是宇宙那个无形无象、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如如不动的本性。
生命的阴性物质是来自宙心发出的灵光(光子流)。
生命的阳性物质是由被称为“宇宙蛋”的光团爆炸后,能量转化,阴极生阳,转化为肉眼可见的阳性物质。
我们生存的银河系,可能就是由传说中的“盘古大帝”这个宇宙蛋的爆炸而形成。
阴阳两种物质都源于道。
生命就是由阴(灵体)阳(肉体)两种物质组合而成。
不同的是,相对来说,低级生命呈现以阳为主,高级生命呈现以阴为主。
所谓的“高级”或“低级”只是运行速度的不同,并无高低之分。
生命既然都来源于宇宙本性,那么,说明每一个众生原本就有佛性。
众生来到这个世界,可是,在这个世界上,物质对精神的诱惑力太大,众生误以为这个世界的东西都是实有可得的。
整天向外追求,久而久之,也忘记了自己原本就俱有的佛性,迷惑颠倒的久了,也和内在的真我本性失去了联系。
由于长期在红尘这个舞台上游戏人生,也忘记了自己原是为了发挥佛的力量,加持这个世界的使命,甚至否认佛的存在。
这就是物质对心理的作用和转化。
这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是心物辩证关系中,物对心起的转化作用,可见物对心的作用和转化之力也非同小可。
但是,众生毕竟都有佛性,灵魂的深处储存着过去的佛种,因此,万事万物都具有宇宙的真我本性。
为了寻找这个真我本性,所以众生在找不到自己的本性之前,永远不会满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永远不会满足的原因。
但是,众生不知道,他要找的那个真我本性就在自身之中,万物皆有,本来早已俱备。
却一直向着外界的方向,追求外面物质世界的东西,来填补内在永不满足的空虚。
彻悟祖师语录
彻悟祖师语录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
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
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
复次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
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如此,念佛非净心之要乎。
一句佛号,俱摄悟修两门之要。
举悟则信在其中,举修则证在其中。
信解修证俱摄,大小诸乘一切诸经之要罄无不尽。
然则一句弥陀,非至要之道乎。
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
终日不变,终日随缘。
夫不随佛界之缘而念佛界,便念九界。
不念三乘,便念六凡。
不念人天,便念三途。
不念鬼畜,便念地狱。
以凡在有心,不能无念。
以无念心体,唯佛独证。
自等觉已还,皆悉有念。
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无有念出十界外。
以十法界,更无外故。
每起一念,为一受生之缘。
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
若此心能与平等大慈大悲,依正功德,以及万德洪名相应,即念佛法界也。
能与菩提心六度万行相应,即念菩萨法界也。
以无我心,与十二因缘相应,即念缘觉法界也。
以无我心,观察四谛,即念声闻法界也。
或与四禅八定,以及上品十善相应,即念天法界也。
若与五戒相应,即念人法界也。
若修戒善等法,兼怀瞋慢胜负之心,即落修罗法界。
若以缓软心,念下品十恶,即堕畜生法界。
或以缓急相半心,与中品十恶相应,便堕饿鬼法界。
若以猛炽心,与上品十恶相应,即堕地狱法界也。
十恶者,即杀,盗,淫,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贪,瞋,邪见,是。
反此,则为十善。
当密自检点日用所起之念,与何界相应者多,与何界相应者猛。
则他日安身立命之处,不劳更问人矣。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
即其现处,当体即心。
凡在有心,不能无境。
不现佛境,便现九界之境。
不现三乘之境,便现六凡之境。
不现天人鬼畜之境,便现地狱境界。
佛及三乘所现境界,虽有优降不同,要皆受享法乐而已。
三界诸天所现之境,但唯受用禅定五欲之乐。
人道之境,苦乐相间,各随其业,多少不同。
第十八课声闻四果
第十八课声闻四果第十八课声闻四果佛弟子,闻佛小乘声教,悟四谛之理,断三界见思惑,入于涅槃者,皆属声闻僧。
声闻僧,自凡夫位,修到阿罗汉位,乃出三界,这中间,须历四向,证四果,然后成办,并非一蹴可几。
三界内的见惑 (1) 和思惑 (2),能使一切有情,迷乱颠倒,不能出轮回,了生死。
所以小乘圣者,必须断见思惑,此断见思惑的次第,也即是历四向,证四果的次第。
第一是须陀洹向,及须陀洹果。
译为入流,谓初入圣流也;又译逆流,谓逆生死之暴流也;又译预流,谓得预圣人之流也。
此位须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方证得之,当未断尽时皆为向,已断尽为果。
第二斯陀含向,及斯陀含果。
译为一来。
谓其当于欲界的天上人间,各来受生一度也。
此位除断尽三界见惑外,须更断欲界思惑前六品,方证得之,当断一至五品时皆为向,已断尽第六品为果。
第三是阿那含向,及阿那含果。
译为不来或不还,谓不再来或不再还于欲界也。
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证得之,当断第七八品时皆为向,已断尽第九品为果。
第四是阿罗汉向,及阿罗汉果。
此含三义:一为杀贼,谓杀尽烦恼贼也。
二为应供,谓道高德重,为世福田,堪受人天供养也。
三为不生,谓永入涅槃,不再受分段生死也。
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并色无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3),方证得之,未断尽上二界七十二品时皆为向,已断尽则为果。
小乘行人,修至阿罗汉,即是已断尽三界见思惑,历四向,证四果,具六神通(4),入无学位(5),所事已办(6),不受后有(7),为声闻乘中,最崇高的圣者矣。
【注释】(1) 见惑是迷理之惑,属于各种妄见,由邪分别而起之我见边见等妄惑也。
见惑品数,小乘俱舍,立八十八,大乘唯识,立一百十二。
(2) 思惑是迷事之惑,由贪嗔疑等迷情,染著世间事物而起之妄惑也。
思惑品数,有八十一,即欲界五趣为一地,色界四禅天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天为四地,共九地,每地九品,合八十一品。
(3) 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共八地,合七十二品思惑。
《椤严经》注音版卷二
《椤严经》卷二尔ěr 时sh í阿ā难n án ,及j í诸zh ū大d à众zh òn ɡ,闻w én 佛f ó示sh ì诲hu ì,身sh ēn 心x īn 泰t ài 然r án 。
念ni àn 无w ú始sh ǐ来l ái ,失sh ī却qu è本b ěn 心x īn ,妄w àn ɡ认r èn 缘yu án 尘ch én 分f ēn 别bi é影y ǐn ɡ事sh ì。
今j īn 日r ì开k āi 悟w ù,如r ú失sh ī乳r ǔ儿ér ,忽h ū遇y ù慈c í母m ǔ。
合h é掌zh ǎn ɡ礼l ǐ佛f ó ,愿yu àn 闻w én 如r ú来l ái ,显xi ǎn 出ch ū身sh ēn 心x īn 真zh ēn 妄w àn ɡ虚x ū实sh í,现xi àn 前qi án 生sh ēn ɡ灭mi è与y ǔ不b ù生sh ēn ɡ灭mi è,二èr 发f ā明m ín ɡ性x ìn ɡ。
时sh í波b ō斯s ī匿n ì王w án ɡ,起q ǐ立l ì白b ái 佛f ó:我w ǒ昔x ī未w èi 承ch én ɡ诸zh ū佛f ó诲hu ì敕ch ì,见ji àn 迦ji ā旃zh ān 延y án 、毗p í罗lu ó胝zh ī子z ǐ,咸xi án 言y án :此c ǐ身sh ēn 死s ǐ后h òu 断du àn 灭mi è,名m ín ɡ为w éi 涅ni è槃。
广论概要(图表)
《菩提道次第广论》是以引导学人证入菩提佛果为根本目的,而成办此佛果须修大乘。
今略宣三士道修法概要,欲令学人知晓下、中二道非为究竟,是为渐次引导学人趋入上士大乘菩萨道修习之前方便,故於初机学佛人,当明佛法之“总别之相”为要。
“总相”即宏观上的一个大格局、大构架,或者说一个总的目标。
“别相”即为在建立此总体目标的宏伟蓝图中,对於各各阶段每一细节具体的实施方法。
比如,要盖一栋百层摩天大厦,从最初入手建造时心中即应对此有一个完整、清晰的概念,若对此总相不明了,急于求成,匆忙下手,随意草草打一地基,便兴建楼层,如此所建楼层必相应於最初所造地基,或十层、二十、五十……不等,然欲达最初安立之百层,绝无可能,强盖之,必有倾塌之忧。
若要达到百层目的,还需翻倒重来,所谓欲速则不达。
故於事之最初了达“总别之相”极为重要!佛法亦是如此,应如论云:“具慧者,理从最初即入大乘。
”如是我等学人於最初入佛法之修习即应以菩提道果为所愿境,虽於道次第中,三士法类应依次如量修习,而相续之中应以大乘佛法之核心“菩提心”为根本。
若具此心,即入大乘佛子之数,则所修一切法类,无论上供一灯一花,下施畜生一抟之食,皆为成佛正因,乃至於睡梦之中亦可增长善根;非此,则任其修习几许深广大法,皆堕为世间有漏善法,流转三有,或唯成办小乘果位之因。
《华严经》云:“善男子,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种子。
”又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故任修何法皆应励力策发此心。
愿我乃至生生世世中获得具足七德之善趣愿我出生立即遇正法具有如理修行之自由愿我能令上师生欢喜日日夜夜之中行正法愿我悟法后修精华义彼生越过三有之大海愿我能为众生传妙法成办他利无有厌倦心愿我能以无偏大事业令诸有情一同成正觉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经中说‘人天七德’:‘种姓高贵、形色端严、长寿、无病、缘分优异、财势富足和智慧广大。
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身及诸根后半句
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身及诸根后半句能于念顷。
住无量亿劫。
身及诸根。
后半句是无有增减。
出自《大教缘起》,原文如下:
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镜,影畅表里,现大光明数千百变。
尊者阿难即自思惟,今日世尊色身诸根悦豫清净,光颜巍巍,宝剎庄严,从昔以来所未曾见。
喜得瞻仰,生希有心。
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最胜之道。
去来现在佛佛相念,为念过去未来诸佛耶?为念现在他方诸佛耶?何故威神显耀、光瑞殊妙乃尔,愿为宣说。
于是世尊,告阿难言:善哉善哉!汝为哀愍利乐诸众生故,能问如是微妙之义。
汝今斯问,胜于供养一天下阿罗汉、辟支佛,布施累劫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功德百千万倍。
何以故?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
阿难,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
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难值难见,如优昙花,希有出现。
汝今所问,多所饶益。
阿难当知,如来正觉,其智难量,无有障碍。
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
身及诸根,无有增减。
所以者何?如来定慧,究畅无极。
于一切法,而得最胜自在故。
阿难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律天疏《唯识三十颂》
律天疏《唯识三十颂》2002年5月5日下午开始校对韩老所译律天《唯识三十论疏》,同时对《唯识三十颂解说》进行第二次校对。
——————————唯识三十颂解说第一卷顶礼妙吉祥童子!为了对不理解和错误理解人(1)、法无我的人们,无颠倒地宣说人、法无我,作唯了别识(2)三十论。
宣说人、法无我,又是为了断离烦恼障和所知障。
贪着等诸烦恼是从我见生起的,通达人无我,是身见的能对治,能够断离身见;而如果断离身见,就能断离一切烦恼。
也要了知法无我是所知障的能对治,所以能够断离所知障。
断离烦恼障和所知障又是为了获得解脱和一切智。
诸烦恼是获得解脱的障碍,所以如果断离烦恼就能够获得解脱。
所知障是证入对于一切所应知之智的障碍,是不具有染污的无知(4),如果断离所知障,则遍于所应知的一切行相,能够证入无染着、无挂碍之智,因此可以获得一切智。
其次,固执于法和人的人们不能很好地真正如实了知唯心,由宣说法、人无我,应能使逐步悟入具有果之唯了别识,[293]所以写作此论。
再次,有些人认为,所知也像辨别识那样是实体;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辨别识也像所知那样,在世俗中有、而在胜义中无,为除遣这两种偏执的说法而作此论。
一、“我和法的假安立,所有种种的生起,”颂前可以补充一句话:“在世间和论典中。
”“它们转为辨别识,”“它们”是指“我和法的假安立”。
因为能够假安立我和法,所以叫做“我和法的假安立”,也就是“我”的假安立和“法”的假安立。
所说“种种”,是说有众多行相:我、生命、生长者、意生、人类等,这些就是“我”的假安立;诸蕴、界、处,色、受、想、行、识等,这些就是“法”的假安立。
这两种假安立,就转成了辨别识。
为什么说我或诸法不是在真事上的假安立呢?因为除了转成的辨别识以外,没有诸法和我。
所说“转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转变为其它,在因刹那灭的同时,获得与因刹那不离的果体,就叫“转为”。
此中,如果分别为我等的习气充分滋长、和分别为色等的习气充分滋长,就会从阿赖耶识中生起显现为我等和显现为色等的分别。
八识规矩颂讲义PPT课件
识不恒不审,唯第七亦恒亦审。由功能不同,
有心意识不同异名。
.
12
何谓规矩?
八识行相各各不同,前五识用现量缘三性 的性境,第六用三量三性缘三类境,第七 缘非量境,一第八缘根身、器界、种子性 境都有规短,不得紊乱。
八识心王相应心所,各有定数,也是规短。
八识三界九地活动范围,亦有一定规矩。 八识转成四智,各有范围,是为规矩。
能变。是名为心、意. 、识了。
7
识的定义
识者,就是对所缘境的明了分别,就是 认识,也就是由器官内外激发而产生认 识作用,特指第六意识,又名分别事识, 故说‘了别’是识的定义。
识是凡夫的本质,以无明为内相,故无 自觉:以贪爱为外相,也就是根本愚痴 相,发展而执取一切,如执(十二缘起 相)以为我相,就是的识的了别作用。
《一唯识论》说:“性境不隨心,独影唯从见,帶质 通情本,性种等隨应”,这就是是三类境的根本區 别。
前五识与第六同时意识,所缘是性境。就是有实种 子所生,有实在自体,自守其体,不隨心生,名为 性境。
有三不隨的特徵:一,性不隨,不隨能缘之性。二, 种不隨,不隨见分种生。三,系不隨,不隨能缘界 系。
.
10
识的作用是了别
八识皆可名识,然识的就是明了分别,是识 的作用,又是定义,但八识的了别有所不同。
如前五识,以现量缘性境,起自性分别。
第六识用三量缘三世,及缘非量三性境,了 别功能的殊胜。第七识,是错误了别非量境。
第八识以现量缘性境,亦是自性分别,所以 八识皆得名识。
.
11
八识从功能受称不同的异名。
.
8
识有几种?
一,眼根对色,名为眼识,二,耳根对声,名为 耳识,三,鼻根对香,名为鼻识,四,舌根对味, 名为舌识,五,身根对触,名为身识,六,意对 法尘,名为意识,七,末那对第八见分执我,名 末那识,八,阿赖耶对根、身、噐界、种子,名 为藏识。
涅盘:无余涅盘是灭尽一切三界有
涅槃:无余涅槃是灭尽一切三界有第一篇声闻涅槃第二章声闻涅槃之闻熏第六节无余涅槃是灭尽一切三界有无余涅槃并非有境界之境界,乃是无境界的非境界;因为二乘圣人证涅槃而在舍寿入涅槃以后,都是“不更受生”的,从此永无任何境界存在,十八界全部灭尽,例如《别译杂阿含经》卷10 记载云:佛告犊子:“如来世尊,于久远来诸有见者,悉皆除舍,都无诸见,虽有所见,心无取着。
所谓见苦圣谛,见苦集谛,见苦灭谛,见至苦灭道谛,我悉明了;知见是已,视一切法皆是贪爱诸烦恼结,是我我所,名见取着,亦名骄慢。
如斯之法,是可患厌,是故皆应当断除之。
既断除已,获得涅槃,寂灭清净,如是正解脱诸比丘等,若更受身于三有者,无有是处。
”1 语译如下:【佛陀告诉犊子说:“如来世尊,于久远劫以来,凡是三界有的种种见解,全部都已经灭除舍弃,都没有任何三界有的种种见解,虽然在三界度化众生之时心中依旧有所明见,但是心中并没有丝毫的执取或贪着。
我所说看见苦圣谛,看见苦集谛,看见苦灭谛,看见能够使学人到达苦灭的正道圣谛,我全部明白了知;了知及看见这些正理以后,看待一切法全都是贪爱等种种烦恼结使,全都是三界我与我所,名之为因见而摄取、执着,也名之为因为自我的存在而生起骄慢。
像这样的三界我等等法,都是求涅槃之人认为的过患而厌恶者,由于这个缘故全部都应当断除掉。
既然已经全部断除之后,便获得涅槃,迥无六尘诸我而寂灭清净,像这样真正解脱的许多比丘等,如果说他们还会再度受身于三有之中的话,是没有一点点正确道理的。
”】又,非想非非想处是众生的最后存在处所,涅槃则是一切众生的边际,非三界境界。
意思是说,到了涅槃非境界中,便不会有任何众生存在的了,所以五阴众生身中的意识心是不可能进入涅槃非境界中存在的,否则涅槃即是众生境界而非出三界有的非境界了,例如《别译杂阿含经》卷15 明文记载:佛告赤马天子曰:“如是!如是!若有不生老死,不出不没众生边际,实无是处。
若欲知者,众生边际即是涅槃,若尽苦际,是即名为得其边际。
仓央嘉措
“我被俗世隐瞒,转身时又被自己撞倒。 从莫须有的罪名起步,行色简单,心术复杂。 这时,恋人们腾出最敏感的地方,供我痛心。 而我独坐须弥山巅,将万里浮云一眼看开。”
地 空
天下大事,无始无终。窥视我的人,转眼便立地成佛。
水空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 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 事过重,而走不动。
火空
红尘中到处都是无辜的爱,男女老少连夜在自己的内心遇 难。人么不知道心中无事才是最重要的事,世上最远也远 不过隔世之爱,再近也近不过自己与自己相邻。丧钟响了, 人人都故意迟到。
风空
《那一天》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这一世,转山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பைடு நூலகம்
《十戒诗》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问曰众行门中既云大小不等理事有殊。所感生相亦乃
问曰:众行门中,既云大小不等,理事有殊。
所感生相,亦乃悬异。
然则观想忆念二门,修各不等。
其所感相,同耶异耶?问:众行门中说到,种种修行在发心、见解、修行等上有大小差别,有理修、事修等的深浅差异,由此所感的往生境界相也相差悬殊。
那么观想和忆念两门也有各种修的差别,所感的往生相相同还是不同呢?答曰:皆不同也。
故永明曰:九品往生,事非一等。
或游化国,见佛应身。
或生报土,见佛真体。
或一夕,而便登上地。
或经劫,而方证小乘。
或利根钝根。
或定意散意。
或道悟迟速,而机器不同。
或花开早晚,而时限有异。
又慈云曰:虽分九品,犹是略分。
若更细分,亦应无量。
回答:观想和忆念门,由于修的因缘有异,往生的果报自然有差别。
所以永明禅师说:九品往生在事相上并非一律齐等,而是有千差万别。
有的往生后游于化国,见佛应身,有的生于报土,见佛真体。
有的一晚就登地了,有的经劫才证小乘。
而且,往生者有利根钝根、定心散心等的差别。
有的悟道快,有的悟道慢,这也是由于根器不同所导致的。
莲花开也有早有晚,在时间上也有差异。
慈云忏主也说:往生虽然分成九品,但这还只是略分,如果要细分,也应该有无量品类。
问曰:极乐只是同居,本非实报。
何谓或生报土,见佛真体耶?禅上人又问:极乐只是同居土,而不是实报土,怎么说“或生报土,见佛真体”呢?答曰:你将谓同居之外,别有实报耶?当知三土,不离同居。
特身境受用,递递不相同耳。
如经云:弥陀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等。
古师曰:此实报身也。
回答:你认为在同居土之外别有实报土吗?要知道,方便、实报、寂光三土不离同居,只是往生圣贤的色身、境界、受用等有一层一层的差别。
如经中所说:阿弥陀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等。
从前的法师说:这就是实报身。
又霅川曰:极乐国土,四土不同,岂但极乐为然。
荆溪云:直观此土,四土具足。
如当时华严海会,不离逝多林。
而诸大声闻,不知不见,即此类也。
再者霅川说道:极乐国土有上下不等的四种土。
在极乐一土中已经具足四土,有上下不同的境界。
佛学常见辞汇
佛学常见辞汇一灭一地一异一灯一时一明一持一衲一食一谛一智一路一化一化五味之教一心一心三观一心三惑一心三智一心不乱一心归命一心合掌一心称名一业一业所感一如一如顿证一行一行三昧一实一实观一实乘一实相一实相印一实无相一实圆宗一实圆乘一实圆顿一念一念万年一念三千一念不生一念业成一念随喜一念相应一念相应慧一法一法句一法印一法妙一法界一法界心一空一空一切空一刹一刹那一相一相智一相三昧一相法门一乘一乘经一乘之机一乘菩提一乘圆教一乘究竟教一乘显性教一夏一夏九旬一真一真地一真如一真法界一真无为一真一切真一期一期无常一体一体三宝一体三身自性佛一道一道法门一小劫一中劫一中一切中一大劫一大车一大事因缘一日经一日三时一代教一代五时佛法一佛土一佛乘一佛世界一佛净土一切智一切智人一切智句一切智地一切智忍一切智者一切智相一切智智一切智藏一切智无所畏一切时一切经一切法一切法第一彼岸一切如来一切如来决定印一切诸佛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一切诸佛秘藏之法一切诸法一切有为一切有部一切有情一切万法一切义成一切世间一切种识一切种智一切唯心造一三昧一回忌一合相一说部一音教一弹指一微尘一转语一阐提一阐提迦一来向一来果一即三一即六一即十一即一切一九之生一九之教一月三身一四天下一四句偈一字三礼一字不说一尘不染一尘法界一处四见一超直入一锤便成一境三谛一莲托生一生补处一生入妙觉一假一切假一位一切位一断一切断一多相容不同门二入二力二义二凡二土二门二心二见二业二众二光二因二如二执二行二衣二观二余二利二序二忍二戒二护二报二求二证二识二身二际二和二明二果二苦二修二受二持二觉二语二食二乘二悟二根二流二教二谛二惑二智二答二道二罪二障二漏二德二檀二藏二世二世间二边二边三际二边中间无碍二足二足尊二空二空观二空真如二禅二禅天二无记二无我二无我智二无常二色身二应身二我见二我执二法身二胁士二皈戒二烦恼二真如二般若二解脱二种戒二种证二种施二种爱二种病二种三宝二种心相二种比丘二种世间二种出家二种布施二种生死二种因果二种自在二种佛土二种佛境二种声闻二种我见二种供养二种罗汉二种涅槃二种般若二种资粮二种寂静二种清净二种精进二种菩萨二种菩萨身二种菩提心二十部二十犍度二十二根二十五有二十五神二十五菩萨二十八天二十八部众二百五十戒七大七众七华七有七识七使七宗七空七垢七逆七趣七聚七支七支戒七佛七佛八菩萨七宝七宝狱七贤七贤七圣七证师七叶岩七圣财七圣觉七转识七金山七法财七法不可避七方便七加行七觉分七七斋七遮罪七种语七种辩七种无上七种布施七种不净七种忏悔心七重金山七常住果七菩提分七等觉支七陀罗尼七十五法七见二疑二无明八天八寒地狱八热地狱八会八邪八弃八味八宗八定八念八法八苦八轮八觉八迷八重八音八倒八海八难八智八堕八辈八教八梵八触八慢八遮八缠八辩八魔八圆八段八段五篇八相八相成道八大八大龙王八大地狱八大明王八大菩萨八大自在我八不八不净八不中观八不中道八海八难八智八堕八辈八教八梵八秽八慢八遮八缠八辩八魔八圆八段八段五篇八相八相成道八大八大龙王八大地狱八大明王八大菩萨八大自在我八不八不净八不中观八不中道八不正观八不显实八风八世风八圣八圣道八正道八忍八忍八智八识田八识心王八识体一八识体别八识二无我八戒八戒斋八戒斋八种胜法八分斋戒八种施八种谬八种法八种胜法八种别解脱戒八背舍八除入八胜处八部众八部鬼众八福田八福生处八灾患八妄想八游行八句义八支斋八变化八中洲八神变八颠倒八惟无八解脱八叶印八叶院八叶中尊八叶中台八叶莲台八叶莲花八叶肉团心八位胎藏八寒八热八功德水八功德水想八十种好八十诵律八十一品思惑八十八佛八十八品见惑八万法门八万法藏八万细行八万威仪八万四千八万四千病八万四千光明八万四千尘劳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相好九众九识九恼九经九界九结九病九莲九难九想九僧九漏九横九辩九有九有情居九世九世间九地九地九品之惑九品九品行业九品净土九品觉王九品莲台九无学九华山九净肉九类生九种大禅九因一果九山八海九次第定九显一密九十六术九十六种外道十心十王十见十业十号十师十利十忍十戒十身十使十恩十恶十缠十障十智十佛十圣十德十魔十苦十轮十念十念处十念往生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地心十力十力明十方十方刹十方净土十方业普现色身十因十因十果十习因十如十如是十如来地十来十来偈十夜十夜念诵十善十善巧十善戒十善十恶十善业道十善菩萨十度十度三行十界十界一念十界互具十界权实十界唯心十界一心平等大念十玄十玄门十支论十普门十长养十法行十法界十斋日十烦恼十无二十无碍十无尽戒十无尽藏十甘露王十甘露明十胜行十乘观十重戒十重无明十大愿十大弟子十不二门十不善业十波罗夷十波罗密十种仙十种佛十种自在十种行愿十种观法十种供养十种依果十种智力十种智明十种众生十种不净十种现益十种善知识十种方便十种方便戒十种方便学处十种有依行轮十遍处定十发趣心十金刚心十金刚心向果十个量等身十万亿佛土十莲华藏世界十一位十一想十一苦法十一切处十一遍使十一遍行惑十二入十二支十二处十二地十二光佛十二因缘十二有支十二行相十二行法轮十二法入十二重城十二无为十二门禅十二分教十二头陀十二真如十二部经十二缘门十二缘起十二愿王十四根十六心十六行十六行相十六观门十六神我十六知见十六罗汉十六游增地狱十八天十八界十八空十八罗汉十八层地狱十八不共法人人天人见人执人道人身人空人空观人非人人我见人我执人师子人无我人无我智入入心入空入信入圣入灭入观入世入世法入法界入我我入入住出三心了生了因了悟了义了义经刀途力忍力波罗密三力三土三心三火三光三印三多三有三行三衣三观三达三余三忍三戒三报三灾三识三味三和三学三性三明三果三武三苦三举三修三受三垢三施三毒三衍三觉三语三根三途三病三难三教三断三尊三际三使三智三禅三缘三道三量三想三照三福三缚三障三境三漏三疑三德三慧三檀三乐三大三大部三大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三分三分别三支三支比量三车三车家三世间三世佛母三世觉母三世诸佛三世不可得三世无障碍智戒三业三业供养三业相应三皈三归三归五戒三因三因三果三因佛性三论三论宗三佛三佛土三佛子三佛身三佛性三佛语三身三身三德三身如来三身佛性三身寿命三宝三宝藏三法三法印三法身三法轮三法无差三祇三祇百劫三空三空门三空不空三空观门三空摩地三经三经一论三贤三贤四善根三轮三轮相三轮世界三轮体空三辈三辈九品三昧三昧印三昧佛三昧耶三界三界眼三界藏三界九地三界八苦三界火宅三界空花三界唯一心三界二十八天三相三相续三种有三种相三种爱三种常三种禅三种三观三种大智三种见惑三种世间三种布施三种回向三种成佛三种圆融三种悔法三种忍行三种身苦三种供养三种念佛三种法相三种律仪三种清净三种菩提三种阐提三种慈悲三种精进三乘三乘教三部三部经三部秘经三密三密加持三密相应三密瑜伽三谛三谛圆融三聚三聚净戒三聚圆戒三摩三摩地三摩半那三摩地法三摩耶道三藏三藏教三藏法师三藏十二部三七日三庄严三自性三具足三净肉三念处三念住三恶道三烦恼三颠倒三能变三般若三资粮三通力三杂染三菩提三三昧三三摩地三不退三不善根三不坚法三不净肉三无为三无性三无差别三无漏学三无漏根三善根三善道三善知识三平等地三平等观三平等戒三时教三时业三时年限三一二乘三十二相三十三身三十五佛三十六鬼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法三千三千净行三千实相三千性相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转法轮三生成佛三长斋月三会说法三周说法三品忏悔三解脱门三摩三耶三佛三耶三菩三藐三佛陀三藐三菩提大大士大心大咒大空大身大劫大姊大我大戒大种大雄大师大德大千大千世界大定大定智悲大觉大觉母大乘大乘心大乘戒大乘宗大乘法大乘经大乘教大乘三藏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结集大慈大慈尊大慈大悲大悲大悲咒大悲菩萨大悲阐提大悲三念住大人相大沙门大比丘大众部大三灾大菩提大菩萨大妄语大宝积大明咒大法雨大法鼓大法螺大势至大寂定大恶象大涅槃大摄受大度师大施主大藏经大灌顶大方等大方广大方广佛大地法大地善法大梵天大梵天王大圆觉大圆镜智大海众大海印大海十相大海八不思议大小二乘大小互入大白牛车大自在天大阴界入大日三部大日如来大事因缘大恩教主大般涅槃大随烦恼大善知识大施无畏者大烦恼地法大不善地法小机小劫小根小乘小乘戒小乘法小乘经小乘涅槃与大乘涅槃小三灾小随烦恼小烦恼地法上人上方上乘上座上根上慢上界上界天上二界上求下化下方下地下乘下根乞士乞食万万字万行万劫万境万法一如万法无滞万法唯识万德洪名子断子缚女天女僧女居士女六欲习气习性习种性凡夫凡愚凡小凡小八倒凡圣一如凡圣同居士口四口定口轮口密口业口业供养尸城尸弃佛尸罗尸罗不清净尸罗波罗蜜千手千手经千手真言千手神咒千手观音千手二十八部千如千如是千佛千佛名经千部论师千辐轮相己证己身弥陀唯心净土工巧明已今当已知根已达大德义净马鸣马头观音广长舌广长轮相广博身如来丈六应身飞行皇帝飞花落叶木鱼公案太虚反忍手印心心王心光心马心冰心印心地心师心灯心行心观心田心空心作心戒心证心识心咒心宗心波心经心垢心要心香心乘心珠心通心智心缘心量心源心猿心缚心心心心数心所心所有法心佛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心性心性三千心法心法身心相心相应行心行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心解脱心意识心生灭门心用四分心即是佛心不相应行法中有中观中劫中谛中尊中阴中阴身中阴了生中道中道义中道观中道实相中道第一义谛中千世界中后不食中随烦恼开士开会开光开显开荤开悟开眼开演开遮开经偈开山祖师开甘露门开示悟入开三显一开权显实开缘说法开元三大士不定不空不二不二之门不二法门不动不动地不动法不动明王不动如来不生不生断不生不灭不死不死门不退不退土不退地不退转不退菩萨不断光不断常不与取不见举不但中不忏举不还向不还果不净肉不净行不净观不净说法不共业不共法不共无明不共佛法不共般若不住相不住生死不老不死不通忏悔不过中食不清净施不增不减不即不离不变真如不变随缘不可思议不可说不可说不动灭无为不染污无知不相应行法不思议变易生死双运双流仁者仁王仁王会仁王经法仁王菩萨仁波切五力五见五乐五宗五众五尘五行五观五过五忍五没五识五辛五性五家五明五法五苦五受五品五祖五结五衍五觉五食五悔五悭五痛五烧五衰五通五欲五盖五眼五惑五葬五障五境五智五大五大龙王五大使者五大明王五阴五阴魔五阴世间五阴盛苦五位五位百法五戒五戒法五戒二十五神五时五时八教五时说法五味五味禅五轮五轮际五浊五浊恶世五浊增时五逆五逆罪五乘五乘齐入五恶五恶趣五根五根本五教五教十宗五蕴五蕴非有五蕴皆空五趣五趣地五趣杂居地五部五部律五部大论五部秘经五部般若五部禅经五部灌顶五部大乘经五无间五比丘五台山五正行五杂行五利使五坚固五神通五如来五具足五法藏五百戒五八识五念门五钝使五种禅五净肉五净居天五种衲衣五种说人五种散乱五种不退五种比量五种布施五种邪命五种问难五种供养五种净食五种念诵五种法师五种法身五种甚深五种不应施五种增上缘五类天五类法身五重玄义五重唯识五处供养五家所共五相成身五停心观五俱意识五所依土五分法身五分法身香五十一位五十二位五十三佛五十三参五十八戒五五百年五百大愿五十六亿七千万岁六入六门六即六处六如六妄六尘六舟六因六忍六时六识六物六界六相六祖六衰六贼六通六难六瑞六境六蔽六方六方证明六方护念六大六大观六趣六趣轮转六喻般若六和六和敬六和合众六慧六念六念处六垢六垢法六度六度万行六道六道四生六道轮回六根六根本烦恼六欲六欲天六欲四禅六成就六妙门六斋日六著心六随眠六观法六观音六法戒六种印六种住。
阿赖耶识的名言-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阿赖耶识的名言1.国王阿赖耶识曾说过,念者与念处者是一体。
2.阿赖耶识曾说过,心无念处即为涅槃。
3.国王阿赖耶识曾说过,唯有无分别心方可觉悟真理。
4.阿赖耶识曾说过,世间万物皆是因缘聚合的结果。
5.国王阿赖耶识曾说过,放下执念方能达到心灵的自由。
6.阿赖耶识曾说过,欲望是造成苦难的根源。
7.国王阿赖耶识曾说过,善良的行为可以净化心灵。
8.阿赖耶识曾说过,一切皆为虚幻,没有永恒的存在。
9.国王阿赖耶识曾说过,舍弃自我才能真正体验到真实的幸福。
10.阿赖耶识曾说过,善与恶都源于人的内心。
11.国王阿赖耶识曾说过,离开烦恼的思绪,心灵才能得到宁静。
12.阿赖耶识曾说过,慈悲的力量能够拯救一切苦难。
13.国王阿赖耶识曾说过,不要陷入对过去和未来的执念,只要活在当下。
14.阿赖耶识曾说过,没有什么比内心的平静更为宝贵。
15.国王阿赖耶识曾说过,理解他人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
16.阿赖耶识曾说过,忍耐和宽容是心灵的美德。
17.国王阿赖耶识曾说过,修炼佛法需要毅力和决心。
18.阿赖耶识曾说过,凡事皆为因果循环,善恶皆有回报。
19.国王阿赖耶识曾说过,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能够带来无尽的快乐。
20.阿赖耶识曾说过,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内心的和谐。
21.真实的阿赖耶识是无量无边的,只是因为迷执而看不到。
22.痛苦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于自己内心的执着。
23.放下执着,就可以解脱痛苦。
24.人生是一场梦境,觉醒的人会懂得珍惜。
25.一切都是短暂的,珍惜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26.仁爱和慈悲是迈向解脱的重要道路。
27.修行是一个逐渐摆脱痛苦束缚的过程。
28.通过观照自己的心灵,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29.善意和宽容是照亮生活的灯塔。
30.真正的自由来自于对欲望的超越。
31.不要让执着控制你的人生,要学会释放。
32.每一次的觉醒都是一次涅槃的体验。
33.内心平静的人才能在动荡中保持冷静。
34.心灵的宁静可以带来无尽的喜悦。
35.每个人都应该去追寻自己的内心,那里是智慧的源泉。
披寻记10
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第三之七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
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第三之七三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四
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第三之七五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六
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第三之七七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八
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第三之七九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一○
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第三之七一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一二
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第三之七一三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一四
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第三之七一五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一六
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第三之七一七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一八
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第三之七一九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
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第三之七二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二
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第三之七二三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四
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第三之七二五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六
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第三之七二七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八
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第三之七二九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三○
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第三之七三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三二
註一金陵本作「攝」
註二金陵本作「時運盡」,今依緣起經改之。
註三同上
註四披尋記作「名色」
註五披尋記作「名色」
註六金陵本無「生」字
註七披尋記作「受」,成唯識論原文作「捨」
註八披尋記作「二種」,卷九十三原文作「三種」
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第三之七三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思考黄建军(三江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要: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也是道德教育的新取向。
是道德教育促进人格完满发展的新方向。
但是,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作为新的发展方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误区。
因此,有必要对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这一理念进一步探究,以促进道德教育更好的实行。
关键词:道德教育;生活世界;回归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对中国教学中一些现实问题的批判与思考,教育研究者们展开了对现行道德教育理论以及道德教育活动的深入反思与讨论,提出了道德教育应“回归生活世界”这一理论。
“回归生活世界”于是成为道德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
得到了广泛的响应。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当前的道德教育中存在着大量的对于学生尊严的歧视,个性的压抑等各种不人道的现象。
甚至可以说在某方面道德教育已成为压抑人性,摧残心灵的代称,道德教育中本应有的人文关怀难以实现。
在这样的情景下,“回归生活世界”的主张所蕴含的人文关怀,自然吸引着追求理想道德教育的人们。
正如前苏联伦理学家德罗布尼兹认为:道德是渗透在人的全部生活中间的,道德教育必须向全部生活开放。
让学校道德教育从抽象化、空洞化的理想说教王国里走出来,让学生体验生活和生命的乐趣。
可以说实施“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已成为我们时代的重要主题。
但道德教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还存在许多误区。
“回归生活世界”是回到经验的,可感知的日常生活世界,还是回到胡塞尔所说的先验的生活世界?我们能用日常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取代科学世界的道德教育吗?道德教育如何重构并超越生活世界?等等诸多问题不免给我们带来一些理论的难题和实践的困惑。
因此,有必要对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这一理念进一步思考,只有这些问题得到了沉思,道德教育才有可能找到“回归”的可行之途。
因为真正地把握住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的精神实质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回归生活世界,回到本真的道德教育上来,我们必须做出艰苦和细致的努力。
一对“生活世界”理论的解读在20世纪,西方的一些重要哲学流派一致的特点就是表现出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
从总体上看,这些哲学流派的生活世界理论存在两个不同的倾向。
第一种倾向是对日常生活世界积极的价值态度,以胡塞尔等为代表。
他们着眼于拯救处于深刻危机和异化之中的科学世界、技术世界、艺术世界等非日常生活世界,将日常生活世界作为价值和意义的源泉,试图为人类重建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
胡塞尔在其晚年的名著《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实现了其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确立了其生活世界的理念。
第二种倾向是对日常生活世界持消极的价值态度,以海德格尔等为代表。
他们对被现代工业文明所招致日常生活世界的全面异化及其自在状态做出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创立了“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旨在激励人们反抗日常生活世界的异化状态,创立自觉的、人道化的日常生活。
在众多的生活世界理论中,以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念影响最大。
在他看来,现代社会面临着人生与具体生活发生分裂的巨大危机,人生的意义成为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他把人生的意义定位在生活世界里,主张人要重返生活世界。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有三种含义:第一种是狭义的生活世界概念,即日常生活世界。
第二种是特殊的世界的生活世界概念,指人们各自的实践活动领域所构成的特殊世界。
第三种是广义的生活世界概念,指与人有关的一切世界。
[1]胡塞尔也阐释了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关系。
他指出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中的一部分抽取出来加以理论化、形式化的结果;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是历史的统一,这一统一是通过生活世界中的交往活动而实现的。
因此,所谓生活世界就可界定为是指人们生活其中的现实的、具体的、通过经验能被经验到的世界。
从对“生活世界”的理论描述中可看出:“生活世界”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是属于人的、极具感性色彩的人的现实生活场景,不是一个抽象的、以僵死凝固的知性逻辑为基础的、僵化的、纯粹科学的客观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多向度的、主体间共有的世界,而不是单向度的、由抽象符号所构成的封闭世界。
现实中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千差万别。
在我们看来,生存、活着首先要满足的是生理需要,这是人活着的物质基础。
但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还有精神需要,需要有道德生活,道德是构成生活的根本要素,或者如米尔恩所言是“生活的构成性规则”[2],与生活无法割离,所以人要过道德的生活。
一句话,没有道德,人就无法生活,生活也就不再是人的生活。
生活是道德的沃土,道德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也就无所谓道德。
弗兰克纳也认为生活高于道德“道德是为了人而存在的,并非人为道德而存在。
”[3]二“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构建“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理念的提出,意味着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就是为了克服知识性德育的学术性、思维性和人际封闭性,主张在人际关系背景里,通过人际互动与交往实现道德教育的现实性、人际性、多向性,在主体当下的真实生活过程中通过道德的生活而进行的道德教育。
它具有真实性和实践性。
生活不能只是思,生活是需要过的。
通过练习游泳而学会的游泳是真实的,通过道德的生活而具有的道德同样是真实的。
从生活中学习的道德是“德性之知”,而不是“见闻之知”,是生活的结晶,是可以直接化为德行的真实品质。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生活教育理论的代表。
他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并对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生活教育运动。
陶先生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严重脱离社会生活的死教育“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学生被管制在学校这个狭小的空间了“就好像一致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4]。
所以,应对学校和学生进行解放,以社会为学校,以此时此地的社会生活为教育,在亲自从事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把教学做统一起来。
一个人只要受到了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他才能够适应最基本的正常道德生活。
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它必须与生活交织、渗透在一起。
巴雷特也说:一个人只能通过生活学习,不能通过推理学习。
生活中的道德教育要求我们的道德教育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最后要回到生活。
回到生活实际上是道德教育的目的。
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在道德教育上,而在生活,在美而善的生活。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克里夫·贝克认为“不应该把道德看成是目的本身,而应看成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
”[5]“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理念认为学校日常生活是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生活中的道德教育主要是指充分的利用日常生活,使道德内化,使德性提升。
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的道德教育,首先是从日常生活出发、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并回到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
日常生活世界有三个基本的层次:消费生活、交往活动、观念活动。
学校中大量的日常交往都属于日常生活的范围。
与学习生活的每日更新不同,同学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有着重复性的特征,这种交往不是在一个开放和变异的空间展开,而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展开,交往主体也是相对固定的,交往的内容也无外乎一些日常琐事和日常感受。
同学之间的日常交往也同样是凭借传统、习惯、经验和日常感受等基本要素维系的,虽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立根基础,但天然情感却是这种日常交往的基石。
一个学生与另一个学生友好交往,往往不是出于理性和功利的思考,而是出于自然的情感。
我们不能只注重学校中人与人之间的制度关系,而忽略了以伦理道德为调控的许多人与人的交往与互动。
“日常生活先天地就是对人的最基本的教育”[6],学校日常生活教育是道德体验的根本途径。
特别是当我们不能取得整个社会生活大环境的改善时,必须提倡建设道德系统的日常生活环境。
如同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教育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或者盲点一样,日常生活和学校日常生活也是道德教育研究的“荒芜之地”,现在看来,基本上在道德教育研究的视力域之外。
其实,据实际观察,学校制度教育也不可能深入、渗透到学校社会关系的每一个角落。
在制度之外,学校日常生活中还有大量精神的、心理的、感情的非制度的人际交往与互动需要去进行体验与感悟,包括学校核心道德价值取向的形成、良好教育气氛的孕育和健康同伴关系、同伴群体的建构等,这些同样是道德教育的切入点与生长点,是生活中道德教育的用武之地。
“回归生活世界”道德教育理念认为要克服道德教育与生活相脱离的状态,有效促进生活中道德教育的建立,只有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和自然之境中,对其学习、交往和日常生活方式以及各种生活境遇做出具体指导,他们才能够领悟到在封闭的教室和书本上很难感受到的鲜活的世间乐趣,达到道德境界的实质性提升,体验到海德格尔所描绘的“诗意人生”。
道德是一种生存智慧,生活是道德教育源泉、动力和归宿。
三“回归生活世界”实践的困境与探究主张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应该说是解决当前道德教育尴尬的一种努力,但在回归过程中许多问题依然晦涩不明。
首先我们就必须追问的是应以何种生活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在胡塞尔那里,“生活世界”并不是“经验实在”的世界,而是“先验现象”的世界,是主客未分的,原初的,先验的,而我们借用现象学的“生活世界”的意义来批判当前的道德教育中的异化的现象的时侯,却把一种道德教育追求的人文关怀的“生活世界”当做经验意义的“生活”,但这种生活能替代科学的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干预吗?从教育的视角来看,生活是多向的,有些生活是积极的、健康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而有些生活不仅没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甚至是具有负面效应和反教育意义的,不健康的和不道德的生活只能培养出不道德的人格。
所以,对以何种生活为基础的追问也是必要的。
道德教育应立足于客观真实的生活世界或直面现实生活本身,从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角度对生活进行审视以充分挖掘不同生活之教育意义:一方面,真实的社会生活环境是不可回避的,它是生活的本来面目,道德教育就处于整个社会生活之中。
任意美化、涂抹或无视生活之本来面目的做法不是出于某种目的的故意欺骗就是出于其他方面的原因。
现实的生活不是人间天堂,生活中也有丑陋和罪恶、卑鄙和残暴,对这些消极方面的回避并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现实的道德人格,在某种意义上,道德教育不仅要使人学会扬善,更重要的是要使人具有高度的善恶分辨力,正视恶、自觉地抵制和消除恶。
另一方面,道德教育应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尽可能体现其积极有为的一面,围绕道德的改善和人的生成这一主题来利用生活、改造生活和干预生活。
道德教育并不是不假思索地完全适应于生活,更不是要把道德教育和生活直接等同起来,甚至是像原始社会那样把道德教育消弭在生活之中,以生活来取代道德教育。
学校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途径,但这种生活应该是在学生的自觉自愿的状态下进行的,是他主动与人进行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