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用磁共振产业和技术发展现状
2023年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医学影像设备是医学影像技术的核心,通过检测和记录人体结构和功能
的影像信息,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医学影像设备是
医疗器械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保健服务中具有重要作用,广泛
应用于放射学、超声、核医学、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多个领域。本文将从市场概况、市场发展趋势、中国市场前景等角度对医学影像设备行业进行分析。
一、市场概况
医学影像设备市场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市场,根据设备分类,可分为超声、X射线、CT、MRI、放射性同位素等多个子市场。在这些子市场中,以X射线、CT、MRI设备为主导,占据医学影像设备市场的主流地位,市场占比分别为35%、25%、18%。目前,美国、欧洲、日本是世界医
学影像市场的主要消费市场。
二、市场发展趋势
1.医疗设备数字化趋势
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已成为全球医疗设备行业的主流趋势,医学影像数
字化技术的应用不断拓展,包括 PACS、DICOM、RIS、CV金融信息处理软件等各种技术与设备,使得医学影像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
显示和输出等各个环节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医学影像设备的工作方式。
2.高端影像设备市场需求升级
随着医疗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呈现出高端化、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高端医学影像设备需求不断提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趋强,需求方向不断转移,从过去的增量市场转向提质市场,市场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3.信息化与人工智能应用趋势
全球及中国MRI行业现状分析
全球及中国MRI行业现状分析
一、MRI行业发展概况
1、定义及构成
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简称MRI)是一种先进的人体无损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人体各个部位疾病的诊断。MRI设备主要有五大部分组成,即主磁体、梯度系统、射频系统、谱仪系统和计算机及其他辅助设备,其中主磁体、梯度系统、射频系统为MRI设备的核心硬件,覆盖MRI设备成本达90%以上。
MRI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产业研究院整理
2、发展历程
由于MRI没有辐射影响,具有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在临床运用中尤其适用于脑组织成像,在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氏症、癌症等疾病的诊断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从发展阶段看,MRI行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MRI成像的发展历史
资料来源:联影医疗招股书,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医学影像设备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医学影像设备行业上游主要包括原料与零部件生产,市场较为分散,涉及的行业有电子元件、原材料、软件系统、新兴技术等领域,生产核心元器件的中国本土厂商数量较少,主要依赖进口,导致进口上游核心元器件供应商对国产中游医用医疗设备厂商具有较高的议价能力。中游为各类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以及服务的相关行业,MRI位于医学影像设备行业中游环节。下游应用包括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体检机构等。
医学影像设备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产业研究院整理
2、下游
目前,国内医学影像设备行业需求客户主要是医疗机构。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013至2022年期间,全国医院数量从2.47万个稳步增长至3.7万个,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6%。
磁共振加收
磁共振加收
【实用版】
目录
1.磁共振加收的背景和原因
2.磁共振加收的具体流程
3.磁共振加收的注意事项
4.磁共振加收的优缺点分析
5.我国磁共振加收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正文
一、磁共振加收的背景和原因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科研和教学等领域。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各类磁共振设备也不断涌现。磁共振加收,即磁共振成像设备的附加接收器,主要用于扩展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功能,提高成像质量和效率。
磁共振加收的背景主要源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以及临床需求对磁共振成像提出的更高要求。磁共振加收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提高成像速度:磁共振加收可以提高数据采集速度,从而缩短患者的检查时间。
2.提高成像质量:磁共振加收可以提高信噪比,从而提高成像质量。
3.拓展成像功能:磁共振加收可以实现多种成像方式,如扩散加权成像、波谱成像等,从而满足不同临床需求。
二、磁共振加收的具体流程
磁共振加收的具体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需求分析:根据临床需求,确定需要进行磁共振加收的类型和功能。
2.设备选型:选择适合的磁共振加收设备,需考虑设备的性能、兼容性和价格等因素。
3.安装与调试:安装磁共振加收设备,并进行设备参数的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技术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磁共振加收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5.质量控制:进行定期的质量控制检查,确保磁共振加收设备的性能稳定。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3、产业集中度低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多数为小型企业, 导致整个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较低。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很多企业无法实现规模 效益,从而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
四、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对策提出
1、加强政策支持为了推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政府需要加强政策支持。 一方面,通过加大对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的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另一方面,完善医疗器械采购政策,给予国产医疗器械更多的市场机会,促进 国内企业的发展。
一、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现 状
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2019 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了约5200亿元,预计到2022年将超过7000亿 元。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医 疗水平的提高。
2、产业链结构不断完善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 策
目录
01 一、我国医疗器械产 业的发展现状
03
三、我国医疗器械产 业发展的对策
02
二、我国医疗器械产 业存在的问题
04 参考内容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产业成为了全球范 围内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国民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快速发展的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本 次演示将分析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
技术创新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此,政府和企业需 要共同努力,一方面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 能力,另一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政府采购等,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四、结论与展望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发展迅速,成为全球第 二大医疗器械市场。未来,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驱动和进口替代的加速,中国医 疗器械行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然而,企业也需面临技术差距和品牌认可度不 足等问题,需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政策方面,建议 政府继续加大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扶持力度,优化政策环境,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行业背景
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包括医疗设备、高值耗材、低值耗材与 体外诊断四大领域。其中,医疗设备占比最大,市场规模超万亿元。目前,我国 医疗器械行业整体竞争力逐渐提升,国内企业数量众多,但龙头企业逐渐崛起。
二、发展现状
1、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国内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医疗器械市场需求持续 增长。其中,医疗设备市场增长迅速,尤其是高端医疗设备如人工关节、心脏起 搏器、磁共振等需求量大增。
三、趋势分析
1、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随着医疗器械市场的不断扩大,参与竞争的企业越来越多,市场竞争将更加 激烈。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 品牌建设,提升售后服务水平。
2021年中国核磁共振设备(MRI)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2021年中国核磁共振设备(MRI)行业市场现
状分析
一、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
目前临床应用较广的医学影像设备包括X线成像(DR)、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超声等四类,由于所采用的技术不同,这四类设备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差别较大。近年来我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截至2020年市场规模大大156亿美元,2016-2020年CAGR为15.1%。
二、中国核磁共振设备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核磁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作为一种分析手段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到1973年才将它用于医学临床检测。为了避免与核医学中放射成像混淆,把它称为磁共振成像术(MRI)。据统计,我国MRI保有量从2016年的7307台增长至2020年10713台,2016-2020年CAGR为10%。
销量方面,中国MRI设备年销量由2018年的1750台增加到2020年的2346台,增长率由2019年的11.9%上升到2020年的19.8%。综合考虑中国医院数量持续增加和设备更新换代对MRI的需求,国家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发展投入要求,分级诊疗落地实践等多种因素驱动,预计,未来三年中国MRI设备销量增幅将维持15%左右,2023年中国MRI市场销量将达3641台。
进出口数量方面,2015-2020年我国MRI进口量在350-400套左右,2015-2020年我国MRI出口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截至2021年1-7月我国MRI进口量为206套,比2020年同期增加63套;出口量为827套,比2020年同期增加了333套。
2023年医用磁共振设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医用磁共振设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近年来,医用磁共振设备行业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医用磁共振设备主要应用于医疗临床诊断、研究等领域。相比之下,传统的医疗诊断设备如X射线、CT等设备辐射大,对机体造成一定危害,而磁共振设备则无辐射危害,且可以以三维立体的方式观察人体内的组织、器官等,具有高分辨率、直观、无创、安全等特点,广受医疗机构和患者的青睐。
在全球范围内,医用磁共振设备市场竞争已日趋激烈。市场上主要的医用磁共振设备生产企业有GE、西门子、菲利普斯、通用等医疗设备巨头公司,以及日本瑞迪、瑞思迈等医疗设备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在提高产品品质、多元化的产品线、定制化的服务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优势。此外,在全球医疗设备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崛起显示出了巨大的机遇。
在中国市场,医用磁共振设备的发展迅猛,在医疗市场的份额也逐年增长。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医疗服务需求量也相当大,且政府在医疗领域的扶持政策较为积极,这为医用磁共振设备的发展提供了商业机会。除此之外,随着中国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患者对磁共振诊断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
然而,医用磁共振设备的高昂价格一直是市场发展的瓶颈,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此外,设备成本高、对环境的要求较高、技术门槛较高等也是行业内的一些问题。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磁共振设备生产造价可能会降低,而且普及率将日益提高。
总体而言,医用磁共振设备行业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2024年磁共振设备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磁共振设备市场发展现状
引言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医疗设备技术,已经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磁共振设备市场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关注的增加而持续发展壮大。本文将对2024年磁共振设备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包括市场规模、市场趋势以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内容。
市场规模
磁共振设备市场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以来,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全球磁共振设备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十亿美元。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1.医疗技术的进步: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和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创
新,磁共振设备在人体解剖学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人口老龄化趋势: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群体对医疗
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磁共振设备在老年人的慢性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磁共振设备市场在老年人群体中需求旺盛。
3.新兴市场的崛起:发展中国家在医疗设备领域的投资不断增加,新兴市
场的需求成为磁共振设备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市场趋势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磁共振设备市场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1.高性能磁共振设备的需求增长: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医疗
服务的要求提高,高性能磁共振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性能磁共振设备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快的扫描速度和更准确的诊断能力,能够满足更加复杂的医学需求。
2.移动磁共振设备的兴起:移动磁共振设备在许多场景中具有便利性和灵
活性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选择采购移动磁共振设备。移动磁共振设备可以满足偏远地区和紧急救护场景中的诊断需求。
2023年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3年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医学影像设备是医疗行业中的一种重要仪器,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设备越来越受到医疗行业的青睐。本文将就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情况进行分析。
一、市场总体情况
据市场研究机构统计,预计到2022年,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527.6亿美元,其中以医用CT和医用MRI设备为最大市场。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消费者对医疗保健和医疗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医学影像设备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发展。此外,医学影像设备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也会促进市场发展。
二、市场细分情况
1. 医用CT设备市场
医用CT设备市场重点放在医疗行业中。这类设备通过X射线技术来获取人体内部的或生物样本的横截面图像,常用于诊断疾病,如肺癌、肝病、颅内出血等。目前,高端的医用CT设备可以进行三维重建和图像行走等复杂操作。医用CT设备的市场份
额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 医用MRI设备市场
医用MRI设备市场与医用CT设备市场相比也非常大,MRI设备利用原子核的自旋
来获取人体内部的二维和三维表面图像,可以帮助医生进行高质量的疾病诊断。由于MRI设备提供了更高的图像分辨率和更精确的图像信息,市场份额有望持续增长。
3. 医用超声设备市场
医用超声设备市场目前还是医学影像设备行业中比较成熟的市场之一。这种设备通常采用超声波的技术,可以检测体内器官和组织的形态、功能以及血流情况。医用超声设备也可以制作出3D图像和3D动画,协助医生进行更好的病情诊断和治疗。由于价格便宜、操作简便和大规模生产,医用超声设备的市场份额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也将继续保持增长状态。
核磁共振行业发展简析
核磁共振行业发展简析
0.导言
目前,磁共振成像仪主要朝高场强和低场强两极发展。 高场强MRI 成像仪的市场多
被一些跨国公司占据;在低场强领域
,国内有公司在从事生产,但大多数依靠国外技术 ,
且图像质量、成像速度仍然不足,价格偏高。与此矛盾的是,国内医院对磁共振设备的 需求缺口还很大。
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在医用核磁共振仪行业的普及率相对较高,而目前我国医院 拥有核磁共振仪的仍相对较少。为此,国家“十二五”科技中长期规划都提出要重点发 展医疗诊断设备。
1. 医用核磁共振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从全球医用核磁共振行业发展来看,
2010年到2013年间中国核磁共振行业的装机
量保持了增长态势。 而行业的新增医用核磁共振市场也保持了一定的增长。 2012年,全
球新增核磁共振达到了
1.5万台,同比增长了 13.64%,全球医用核磁共振的总装机量达
到了 14.68万台(见表1)。从生产方面来看,2010年到2013年间中国市场的医用核磁共 振生产规模保持了增长态势。
■忖I 万・
20】0年
2011^
如】2斗
20IJ4O1
H
143
ISA
17.9W4 11P 25% 13.13%
IJ9
132
1.5 0.42
10.92%
13.64%
iUfi 来源:SfNOIMEX
* 2. 201$年上半年中国医用核血共振迸出口规甜
冷编码
品容
舆一季度出口金籾
第二孚鳖出口金联
**018131(1 啜盘的茯逮胆琳:诫件:罠置 47GS\439
WI8IJW
核鸣丼拣応赠袪W 的苓件
30213BI7
27510787
HS 第码
品桔
翦一季曆进口鱼甜
中国医用磁共振产业和技术发展现状
[ 关键 词] 磁共振成像 ;产业;技术 ;对策 第一作者简介 : 李坤成(9 5 ,男 ,博士 ,教授,博 15 一)
士生 导 帅 。
通 讯作 者 :
cor . n Cn
Cur e t ns on r nt s at m agne i e o t c r s nanc ndus r a nd ei t i la
李 坤 成
作者单位: 首都 医科大学 宣武 医院医 学影像 学部 放 射 科 , 10 5 003 [ 摘要 ] 本 文 重 点 回 顾 MR 设 备 和 技 术 的 发 展 历 程 ; 展 望 未 来 几 年 MR 技 术 的 I I 发 展趋势 ;分析 中国医用磁 共振 产业 存在 的主要 问题 ,并提 出相应 的对 策 与 建议 。
sr t i ndad i ei c or a ew i t e q si sa v e e e ph ie taegesa v c na c d nc t h ue ton bo ew r m h asz d. Ke y wor s a nei e o n ei a i ; nd sr ; c ni u s Sr t ge d M g tcr s na c m gng I u ty Te h q e ; tae is
—
—
—
—
—
—
—
—
_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
一、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成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器械需求量逐年上升,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未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部分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医疗设备方面,中国已经成功研发出多种高端医疗设备,如医用直线加速器、磁共振成像装置等。在耗材方面,中国生产的医疗耗材质量逐渐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同时,中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也不断提高,推动行业技术水平不断进步。
三、国际化程度加深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开始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产品质量、生产工艺等方面得到大幅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同时,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也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
四、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销售和使用等环节。同时,对医疗器械的监管力度也不断加强,
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障公众用械安全。
五、创新力驱动发展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以创新力驱动发展,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在医疗设备方面,中国已经成功研发出多种新型医疗设备,如便携式心电图机、智能康复设备等。在耗材方面,中国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推动医疗耗材的升级换代。同时,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也在智能化、数字化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中国磁共振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磁共振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简称MR
医用磁共振的优势
医用核磁共振检查是将人体置于均匀磁场当中,通过物理办法让人体质
子发生共振,再收集不同组织发出的能量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获得任意方向、角度解剖病变的国内MR
从全球范围来讲,MR
就国内而言,由于在技术上,国产高端磁共振设备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
仍然存在明显差距,进口品牌仍然占据了我国中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7 成。而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临床实用型1.5T 超导磁共振设备,与国外同档次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当,能够满足大中型医院的日常诊断需求。目前国产的超导磁共振整机
厂家有东软、朗润、联影、奥泰、安科、万东等,其中只有联影用的是自研磁体。
数据显示,从2011 到2015 年,我国1.5T 磁共振设备年销量从408 台增加到771 台,年复合增长率为13.6%,而3.0T 磁共振设备年销量由146 台增加到228 台,年复合增长率为9.3%,主要用户限于科研机构和大型医院。另外,我国每百万人口磁共振设备拥有量从3.3 台增加到了6.6 台,但是作为第一人口大国,这样的数量仍然远远小于日韩等邻国,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磁
共振市场的巨大潜力。
根据火石创造的医疗器械系统提供的数据,在医疗磁共振成像设备(MR 其中,
近年来医疗器械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十三五中国家为医疗器械的创
2022年磁共振设备发展分析:老设备提前“退役” 新设备成市场需求
2022年磁共振设备发展分析:老设备提前“退役” 新设备成市场需求
如今,临床医生不借助体外诊断和医学成像手段,几乎无法对疾病进行确诊。而在众多医学成像手段中,磁共振(MRI)技术设备的推广应用速度极快。
据悉,截止2022年8月28日,国产磁共振有效注册证数量达到132个。
如此多的企业竞争国内市场,他们能盈利吗?将来的前景如何?
据2022-2022年中国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猜测报告统计,2022~2022年,我国磁共振设备年销量从892台增加到1507台,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1%;共振设备保有量从4381台增加到9089台,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7%;每百万人口磁共振设备拥有量则从3.3台增加到了6.6台。
尽管如此,我国人均磁共振设备拥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尚难满意医疗需求。将来,我国磁共振设备市场有较大进展空间。
磁共振成像是20世纪80年月进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医学成像诊断技术,是继计算机断层成像(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从技术层面,磁共振设备分为低端、中端、高端三档。
中端市场:增长最快
中端磁共振设备市场,主流产品是临床有用型1.5T超导磁共振设备。其作为高场强磁共振设备,可完成血管造影、神经病学、心脏病学检查等多种临床应用,尤其适用于前列腺疾病、脑膜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疾病的早期定性分析和治疗规划。而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临床有用型1.5T超导磁共振设备,与国外同档次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当,能够满意大中型医院的日常诊断需求。
《报告》显示,2022~2022年,我国1.5T磁共振设备年销量从408台增加到771台,年复合增长率为13.6%。随着超高场强磁共振设备新技术逐步被移植到1.5T磁共振设备上,后者成为最成熟的机型。
2022年国内磁共振市场现状分析和预测
2022年国内磁共振市场现状分析和预测自1978年第一套磁共振系统在位于德国埃尔兰根的西门子讨论基地的一个小木屋中诞生至今,磁共振已成为了医生对疾病进行确诊的必备工具。在众多医院中得以快速的推广和应用。
磁共振介绍
磁共振(MR)成像是一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与CT扫描相比,磁共振成像参数多、扫描速度快、组织辨别率高、图像更清楚,而且检查过程对身体完全无害。
磁共振技术从诞生至今,全球只有三个大的超导磁体工厂——通用、西门子和飞利浦,这三家磁共振设备的龙头企业几乎垄断了磁共振成像技术。
虽然中国国内也有8、9家企业在做磁共振,但是核心部件超导磁体均只能从日本进口。据某磁共振厂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超导磁体属于战略资源,这三家龙头企业生产的磁体还从来不外售,只有日本一个工厂,每年会将产能过剩的磁体出售给中国企业。这家工厂一年的磁体产量也仅仅是200个左右。这些缘由也使得磁共振成像检查费用始终居高不下,一大部分中国老百姓没法选择这种最健康的检查手段。
国内磁共振市场现状
始终以来,在磁共振成像领域,有两个进展趋势,一个是超导
方向,又称为高场,场强一般在 1.5T-3T 之间,国际上主要的生产厂商包括GE、西门子、飞利浦等国际公司;一个是永磁方向,又称为低场,场强在 0.2T-0.35T 之间。
《2022-2022年中国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猜测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MRI市场规模为36.5亿美元,西门子、飞利浦和通用市场占有率达到80%左右。就国内而言,超导磁共振需求量约800台/年,以市场均价500万元/台估算,目前国内磁共振(医用、科研)市场容量约40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中国医用磁共振产业和技术发展现状
李坤成
目前,由于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CT 装机数量显著增加,已经普及到县级以下医院,普通X 线的应用范围逐渐缩小,超声成为临床主要筛选检查手段,需求大量增加,伴随其小型化进程,有可能成为临床医师的工具,PET 和SPECT 的临床需求有所增加,但设备仅装备到三级医院。而MRI 具有软组织对比分辨力最高,无创伤、无射线辐射危害,可直接行任意方位层面成像,成像参数多、信息量大,一次检查可获得解剖、生理、病理、器官运动、组织灌注及活性、代谢、心理和认识等信息,实现“一站式”检查。所以,MRI 具有极强的研究能力,伴随其技术进展,MRI 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全球装机量逐年增加。
我国首台MRI 设备于1985年安装于广州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我国第一台永磁型MRI 扫描仪由深圳安科公司1989年生产,20多年来虽然先后曾经有个别国内公司组织生产场强1.5 T 的超导型设备,但是时间不长,生产数量有限,没有形成批量生产规模。迄今为止,国内厂商仍然以生产永磁型低场强(多数场强为0.3 T 左右,低于0.5 T)磁共振机为主。
1 MRI设备和技术的发展
回顾MRI 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历程,可见MRI 设备和技术发展有以下趋势:
(1)MRI 的主磁场强度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从最初0.16 T(甚至0.04 T),逐步升高至0.35 T ,再经0.5 T 升至1.0 T ,然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上世纪90年代)稳定在1.5 T(个别公司曾经生产过2.0 T 的设备),而21世纪初3.0 T 磁共振问世,经过10年发展,技术逐渐成熟,我国2002年装备首台3.0 T 设备,至2010年末全国装机量已经达到近200台。
(2)伴随主磁场强度的不断提高,其接受线圈也历经体线圈、表面线圈、正交线圈、相控阵线圈、多通道(甚至全身一体化)线圈的发展历程。
(3)虽然MRI 具有多优点,但是其扫描速度较慢,为其主要不足之处。近年来MRI 的扫描速度逐年加快,主要通过梯度场场强不断提高,切换率逐渐加快和并行采集技术来实现秒级、屏气扫描或者获得实时动态图像。扫描速度慢是制约MRI 临床应用的瓶颈问题,科学家仍然进行不懈的努力以缩短总检查时间。期间还出现过双梯度发射场技术。
(4)目前MRI 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磁体方面,包
·6·
括推出短磁体、大孔径磁体,以提高被检查者舒适度,降低“幽闭恐惧”发生率,大孔径磁体还有助于实现MRI/PET 一体机。此外,由于冷头技术的进步,高场强磁体已经实现“零液氦”添加,可以每3~5年添加一次液氦,使运行成本大为降低。
(5)近年来MRI 设备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射频多通道发射方面,以使激发野更为均匀,降低图像变形和伪影。
(6)在现有技术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优化脉冲序列和扫描参数,编制新的图像后处理软件和简化操作流程,使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2 MRI技术发展预测
未来几年MRI 的技术进步可能仍然沿着上述主线继续展开。其次,MRI 与其他种类影像学手段相结合的一体化设备是MR 发展的另外一个发展方向。例如:MRI 与聚焦超声的一体化设备,应用磁共振进行诊断并确定实体瘤的部位,然后引导聚焦超声进行体外消融治疗,该设备将高强度聚焦超声与磁共振实时测温技术相结合,单次治疗即可快速、安全、彻底消融肿瘤。MRI/PET 设备将显示成像参数多、信息量最大的MRI 和反映代谢、功能最为敏感的PET 结合,必将成为最强大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在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得到巨大突破。这种集两种技术于一体的设备必将不断问世和完善。
此外,磁共振引导下的活检逐渐在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前列腺、乳腺等器官,在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诊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外科手术室安装MRI 设备,可以用MRI 对外科手术进行实时监控和探测,在术中和术后即刻进行疗效评价,以指导外科医生完全、准确地切除病灶。目前该方法已经进入临床实用阶段,国内已有4家大型医院安装1.5 T 或者
3.0 T 的术中MRI 设备。
众所周知,分子成像(molecular imaging ,MI)是医学影像学的研究热点和未来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而分子成像的发展一直与特殊对比剂密不可分,借助研发的特殊对比剂,MRI 可进行分子影像检查,例如:近年来出现的淋巴结成像,将超微超顺磁性铁颗粒与携带特殊基因的物质结合,可以应用MRI 显示其转染率,并检验提高转染率方法的有效性。将超微超顺磁性铁颗粒与干细胞结合,可监测干细胞的迁徙和增殖。
3 我国国内磁共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3.1 主要问题
(1)关键技术依赖进口,无核心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2)厂家规模有限,实力不足,利润较低,研发投入很低;
(3)没有提早进行1.5 T 超导MRI 设备的研发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错失发展良机。3.2 对策和建议
(1)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针对关键部件和技术的联合攻关研究;
(2)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以企业为主体,组织产、学、研、用协作体,在联合开发研制MRI 新产品方面,开创新的机制;
(3)组织研发人员积极申报发明专利,争取获取自主知识产权;
(4)立即积极组织场强1.5 T(最好同时组织3.0 T)超导MRI 设备的研发;
(5)同时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中低端设备,尽快在县级医院普及应用MRI ,以替代射线类有辐射危害的技术。
李坤成教授简介:
李坤成教授师从刘玉清院士,医学博士毕业、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主管的《磁共振成像》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数字医学影像工程与技术学组组长、北京市医学影像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北京市医学学科领军人才、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 “十”层次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曾获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