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
第5课 三大改造
14.1945年殷氏夫妇创办糕点厂,新中国成立后生意兴旺。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殷氏夫妇最有可能的状况是
(D
)
A.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糕点厂被国家没收
D.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回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解决“一些新的矛盾” 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的实质。
措施:进行三大改造(或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 主义改造)。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了生 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材料二 1956年,私营企业家积极配合了政府的决 策,其中,北方的代表人物是乐松生,他是百年药号同 仁堂的总经理,南方的领头者则是上海申新公司的荣毅 仁,一时人称“北乐南荣”。——《跌荡一百年》
材料一 1953年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 在农村,主要是土改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 的需要。手工业经济分散,劳动分散,劳动生产率低……在城市私营工商 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使党不得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业、 手工业生产领域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中央党史研 究室《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课后提升
知识点1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青海中考)20世纪5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
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其中,
“三改”是指对哪三个方面的改造( C )
①农业 ②工业 ③交通业 ④手工业 ⑤资本主义工商业
三大改造
手工业改造方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改造实质: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化为 社会主义公有制。
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第二目,交流思考: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 什么时候开始的?其主要形式和政策是什么? 什么时候完成的?
点拨归纳 1954年 公私合营
和平赎买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 公私合营的高潮
农 业 生 产 合 作 社
穷棒子精神
1952年秋,河北遵化王国范领导的合作社,23户 贫农,全社仅有一只驴,入社三条腿,还有一条腿是 别社的,农民家里是一穷二白,生产资料极为缺乏, 人们称这个社是“穷棒子社”但就是这么一个穷棒子 社,不依靠政府的财政,依靠自己的劳动,去离该村 35里的深山打柴,1952年冬季到1953年春季共打了 400多元的柴,帮助一些困难户解决了生活问题,还 为社里添置了1头牛,一只驴,30只羊,一辆铁轮车, 还有一些生产资料。到了1953年冬季,社里又添置了 1头骡子,5头牛,2只驴,65只羊,12只猪,1辆铁轮 车,还有喷雾器等生产工具。毛泽东听说后,豪情满 怀地说:“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 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 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
无数年的土地梦终于实现了!!!
有了自己的土地, 王国范生产时的干劲 分外足,动员全家男 女老少齐上阵,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种、耕种到灌溉,早
出晚归,勤勤恳恳。
下面出现的数字都是当时真实 的数据,来算算吧!
当时3亿农民,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耕畜, 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7÷3≈2.3(亩)
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4、下列事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A.没收官僚资本企业 B.土地改革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工商业公私合营
三大改造的历史
三大改造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改造,分别是农村改造、城市改造和体制改造。
这三次改造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也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福祉。
一、农村改造农村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
这一改造目标是解决土地问题,推动农村的社会主义化。
在这个过程中,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被广泛实施。
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打破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使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充分释放。
而农业合作化则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实现了农村经济的集体化,增加了农民的劳动生产力,并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农村改造的成功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城市改造城市改造是中国城市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重要一步。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城市面临着人口过于拥挤、住房不足、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
因此,城市改造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城市改造包括了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在城市规划方面,中国政府注重统筹规划,加强城市布局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在城市建设方面,中国大力发展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了城市的居住品质和竞争力。
在城市管理方面,中国政府加强了城市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了城市运行效率。
城市改造的成功为中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三、体制改造体制改造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进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
这一改革目标是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体制改造包括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等方面的改革。
在经济体制方面,中国政府推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加强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在政治体制方面,中国政府加强了法治建设,完善了国家治理体系,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在社会体制方面,中国实施了社会保障制度,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促进了社会公平和稳定。
体制改造的成功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结起来,农村改造、城市改造和体制改造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重要改革。
解读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解读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柳合青“三大改造”指1953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的实质是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含义: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2.原因:①土地改革完成后,土地归农民个体私有,分散的小农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如不便于机械化作业,不利于兴修水利等农田基本建设,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等。
②小农经济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工业化的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粮食的需求逐年增加,为了保证工业化的资金来源,必须对农业现状进行改造。
③农村出现了新富农阶层,农民有两极分化的危险。
当时,农村重新出现了高利贷,甚至出现了典让和出卖土地的现象。
3.方式: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走生产合作化道路。
4.过程: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①“互助组”的特点是组内农民集体劳动,但土地所有权仍归农民私有,产品按农民私有土地进行分配,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②“初级社”是将土地交给合作社统一经营,除按劳动日分配收入外,主要按照入股土地进行分配(入股的耕畜等也享有一定的分配权),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
③“高级社”的特点是把土地交给合作社统一经营,按劳动日分配收入,废除入股土地分红,实质上废除了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耕畜等作价充公),因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5.结果:到1956年底,农民的个体私有制经济被改造成了公有制经济,确立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西部部分地区至迟在1958年底完成改造)。
由于要求过急,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强迫命令,违反自愿原则的情况;组织形式简单划一,缺乏激励机制,影响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1.含义:通过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问题:答案: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相关阅读】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必须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为了把原先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
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
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到1954年底,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数已经透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在商业方面,则在国家掌握一切重要货源的状况下,透过使私营商业执行经销代销业务的方式向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转变。
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
11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对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
这时,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最后地断绝了资本主义和农村的联系,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条件已经成熟。
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好处的重大步骤。
第5课三大改造
农业
改 造 前 性 质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个体农民 私有制
个体手工业 私有制
资本主义 私有制
改 造 社会主义集 社会主义集 社会主义公有制 体公有制 后 体公有制 性 质 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完成
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1956年 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 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 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 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到1956年 底全国建立 了75.6万个
农业生产 合作社,
入社农户达 1.1亿,占 农户总数的 想一想:农村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96.3%
小农经济已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手工业的改造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 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 改造。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似, 主要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 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到 里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 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
改造 (生产资料私有制 1、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公有制
)
2、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行
赎买政策。逐步发展企业的 公 私合营。
巩固练习
动脑筋
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 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 三大改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 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 主义的基本制度.
三大改造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
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合作社
公私合营
①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 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②但分散经营使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 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1953~1956年底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 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 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 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赎买政策
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 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的是赎买政 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 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 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 会主义改革的创举。
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
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
上海部分工商业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天津 青年资 本家宣 誓积极 接受社 会主义 改造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 向毛泽东送喜报。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同仁堂的商标
同仁堂的新貌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 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 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 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 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 初步阶段。
报名参加合作社。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 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百分之90以上的 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 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三大改造
第5课《三大改造》教材分析:三大改造,讲述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意义及存在的缺点等。
三大改造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教学目标: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2、国家对资本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3、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4、通过分析“为什么要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等问题,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力,明确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及意义,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其主要形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
教学难点:赎买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过程: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一)农业合作化背景:①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②但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使得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方式: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即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成就: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手工业合作化时间: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方式: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似,主要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即手工业合作化。
成就:到里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二、公私合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时间:1954—1956年对象:资本主义工商业方式:公私合营、赎买政策政策:赎买特点:和平过渡。
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摘要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关键字:三大改造,背景,局限性,历史意义一、简要历史背景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1953年9月,中共中央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至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二、为何改造1、当时中国状况:1949年10月建国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当时的中国由于内战、社会主义和国民政府的掠夺,经济变得很脆弱,直接表现为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运输阻塞。
经济萧条,百废待兴,可以用“一穷二白”来概括。
2、我们的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带领人民实现共产主义,而前提自然是要先进入社会主义。
3、关于农业改造:建国后,在新的解放区域还有3亿多的百姓没有土地,于是有了土地改革,当时的土改政策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为减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阶级,以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早日恢复发展农村经济,实行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土改后农业方面的形态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不符合社会主义制度下得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以把农民的土地私有改造为合作公社化的土地公有就是必然的了。
4、关于手工业改造:当时的手工业,就其生产方式及发展现状而言,它的生产条件十分落后,如果不将古老的生产方式改造为近现代生产方式,我国的手工业将遇到许多困难。
当时,毛泽东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三大改造
历史意义
广州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 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 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 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政治上社 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 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 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农业合作化高潮
(4)可是,正在这时,浙江对合作化却采取了‚坚决收缩‛的 方针。一下子解散了共约四十万农户的大批合作社。 (5)在批判小脚女人之后,毛泽东认为《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 论》已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合作化要大发展,这是农民群众的 要求;2.晚解放区、山区、落后乡、灾区都能发展;3.少数民族 地区也可以办社;4.没有资金、没有大车、没有牛、没有富裕中 农参加也可以办社;5.‚办社容易,巩固也不难‛;6.没有农业 机器不能办社的迷信也能完全破除;7.合作社不能随便解散;8. 如不赶快上马(办合作社),就要破坏工农联盟等等……。 (6)正是由于对农民两个积极性的误判,由于对小脚女人的批 判,促使农村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掀 起了高潮。
二〃把生产资料 私有制转变为社会 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 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 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三大改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叫农业合作化运动
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 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 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1953年,先后发布了《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 作的决议 》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 ,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 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到1956 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三大改造
1951年党中央发出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定》,要求在重视发挥 个体经济积极性的同时,提倡农民按照资源互利的原则组织起来,发展生产。 这时南崔庄三位共产党员率先站了出来,组织了一个由7户贫农组成的互助组。 当时全组只有7头小毛驴,麦收时全靠人担和小车推,外边有人讥笑他们是 “穷大组”、“扁担队”、“蚂蚱驴”。1953年,村里的18户社员成立了南 崔庄第一个农业合作社。又有人说:“火车不是推的,太行山不是垒的。鸡 毛能上天?吹吧!”这番话很快传遍了全村,合作社就在这样的非议和质疑 中步步前进着。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
1、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哪三个行业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方法进行 改造?什么时候改造进入高潮?
3、三大改造什么时候基本完成? 完成了什么巨大的历史转变?有 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农业合作化 手工业合作化 公私合营
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经济情况如何?
Hale Waihona Puke 面对困难,南崔庄合作社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坚决干到底,非叫鸡毛上天 不行。”他们团结一心,互助互济,并大胆改进耕作技术,秋收一算账,合作社 的谷子平均亩产101公斤,远远高于其他互助组的平均亩产80公斤,合作社取得 了胜利,鸡毛上天了!1955年9月南崔庄支部书记、合作社领导人张怀德,在一 次经验交流会上,兴致勃勃地介绍了全村“鸡毛上天”的事。当时安阳地委干部 宋斌全及时写出了题为《一个实现全村合作社的范例》的调查报告,发表在《河 南日报》上。这篇调查报告,引起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关注,他把这篇文章选入 了正在编辑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并亲笔写了重要按语,将标题 改为“谁说鸡毛不能上天”。毛主席在按语中指出:“这一篇很好,可以说服很 多人。这个地方的党组织,从来没有动摇过;在合作社的这边站着共产党,他们 应如同安阳县南崔庄的共产党人那样,坚决地支持合作社。”“鸡毛不能上天, 这个古代的真理,在社会主义时代,它已经不是真理了,穷人要翻身了,旧制度 要灭亡了,新制度要出世了,鸡毛确实要上天了。”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5课三大改造1、什么是三大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实质是什么?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2、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远动?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土地改革以后,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需要。
它的主要形式是农业生产合作社。
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实行赎买政策。
其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4、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存在的缺点是,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5、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三大改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第六课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1、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我国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2、八大正确地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新变化”指的是什么?“新变化”指的是:国内的主要矛盾,使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基于对国内情况的正确分析,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4、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三大改造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私人生产资料转变为合作社集体所有,资产阶级大多数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3)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一、引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性变革。
这三大改造分别是农业集体化改造、国有化改造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本文将对这三大改造进行详细探讨。
二、农业集体化改造农业集体化改造是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一步,其目的是使农村的生产资料变为集体所有,同时实现农民的规模化经营和协作化生产。
在农业集体化改造过程中,通过土地改革、农村经济组织建设等手段,逐步实现集体经济的形成。
农业集体化改造的核心任务有三点:1.土地改革: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将土地从地主阶级手中收回,并分配给农民集体所有。
2.经济组织建设:建立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村经济组织,实现农民的集体经营和协作化生产。
3.技术支援: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先进技术、科学管理知识和人才支援,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效益。
农业集体化改造的实施对于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有化改造国有化改造是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将生产资料转变为国家所有,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形式。
在国有化改造过程中,通过国家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逐步将私人资本主义生产资料转变为国家所有。
国有化改造的核心任务有三点:1.国有企业的建立:通过国有化改造,建立起一批国有企业,实现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
2.私营企业的转变:将私营企业逐步转变为国有企业,消除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3.国有经济的发展:通过国有经济的发展,逐步取代资本主义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地位。
国有化改造的实施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生产力和保障人民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下列工作:1.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宣传和舆论引导等手段,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大改造
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与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的提出 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问题采用 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逐步把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改造为社会 主义企业,并认为收购在当时已经日益缩小,不必再列为一 个形式。这样,国家资本主义就只包括低级形式的加工订货、 统购包销和高级形式的公私合营两种形式了。毛泽东同志在 讨论过程中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出这个总路线 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 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报告”也 提出了,不仅要把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工商 企业;而且要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政策 上,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政策是团结、教育、改造。
意义:就“一五”期间的客观经济状况而言,优先发展
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决定了建立以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 管理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又决定了三大改造的 必要性及其可能性;同时,三大改造的提出与工业化还存 在相悖的一面,即脱离生产力水平的改造速度和改造目标。 三大改造对工业化的积极作用包括:在基本建设投资金额 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维持了资金和物资的基本平衡和市 场的基本稳定;在当时的环境下,帮助私营企业克服生产 任务和原材料不足等困难等。其消极作用包括:经过对资 改造,私营企业也同原有公营企业一样,难以进行独立的 经济核算,影响了品种的更新、质量的提高和固定资产的 更新;使农业增长速度放慢,从而也影响了工业化的速度 等等。三大改造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在不同年度作用的程度 不同。在“一五”期间特别是前4年,积极因素是主要的; 1957年以后,消极因素逐步占居主要方面,这种消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突出。
四、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湖的到来 一九五五年下半年,全国各地出现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陈云和陈毅 在全国工商联扩大会议上提出两点:(一)为了解决“吃苹果”与 “吃葡萄”的矛盾,今后公私合营将有计划地按全行业进行;(二) 在利润的分配上,从“四马分肥”改为按资本每年给予定息。让全国 工商业联合会在全国范围内发表推动工商界接受改造的宣言。一九五 六年一月,工商界要求全行业公私合营。这首先是在首都北京发动起 来的,接着上海、天津等城市也纷纷行动起来。资本家在敲锣打鼓、 放鞭炮声中,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为什么会进行得这么顺利? 首先是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对资本家做了大量教育工作,使许多资本 家认识到,资本主义必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资本家要掌握自己的命 运,只有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在党中央的带动之下,各省、市委和地 委都大力地在做这项工作。其次,各地工人群众在党的教育和全国总 工会的推动下,纷纷起来推动资本家实现公私合营。资本家之接受全 行业公私合营,从多数人来说,是迫于形势的。这就是当时所流传的 “大势所趋,不得不走”。再次,资本家中的进步分子,在这次运动 中也起了作用。他们认为, 与其后合营,就不如早合营。
第五课 三大改造
报名参加合作社。
集体耕作
穷棒子精神
1952年秋,河北遵化王国范领导的合作社,23户贫农,全社 仅有一只驴,入社三条腿,还有一条腿是别社的,农民家里是一 穷二白,生产资料极为缺乏,人们称这个社是“穷棒子社”但就 是这么一个穷棒子社,不依靠政府的财政,依靠自己的劳动,去 离该村35里的深山打柴,1952年冬季到1953年春季共打了400 多元的柴,帮助一些困难户解决了生活问题,还为社里添置了1头 牛,一只驴,30只羊,一辆铁轮车,还有一些生产资料。到了 1953年冬季,社里又添置了1头骡子,5头牛,2只驴,65只羊, 12只猪,1辆铁轮车,还有喷雾器等生产工具。毛泽东听说后,豪 情满怀地说:“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万万穷棒 子,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 又强的国家吗?
赎买政策(创举)
赎买的形式有两种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 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 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 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 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 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 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 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 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毛泽东亲自主持编 写了怎样办合作社的 书,这使得农业合作 化进入了高潮。到了 1956年,90%以上 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 并完成了从初级社到 高级社的过渡,这比 毛泽东的计划早三年。 农业合作化完成。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似, 主要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 主义集体所有制。
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1、改造的内容: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改造的方式:建立合作社,赎买。
3、改造的目的:实现把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4、改造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建交一、近代史上美国的侵华步骤:1.追随英法、协同侵略。
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
向中国走私鸦片,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中美《天津条约》等,以攫取侵华特权。
19世纪60年代觊觎我国领土台湾。
2.独立的“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19世纪末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但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时,因忙于美西战争而错失时机。
为加深和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即在承认列强在华侵略权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
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
3.一战期间和20年代,与日本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
一战间美国扶植黎元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
4.“扶蒋反共”政策。
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凭借强大的实力,美国力图称霸世界。
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二、现代史上中美两国关系1.1949年~1972年的全面对抗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拒绝承认,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2.1972年中美关系走向和解、建交和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签订上海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问题上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
3.发展到今天的合作与斗争相交织(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但美国始终未放弃霸权政策,在中美关系上围绕着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百般刁难中国,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
三大改造课件
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人民的 生活质量。
05
三大改造的异同点
三大改造的相同点
背景
三大改造都发生在20世纪50年 代,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过渡的时期。
目的
三大改造都是为了实现中国的 社会主义建设,建立社会主义 经济体系。
内容
三大改造都涉及到生产关系的 变革,包括农业、手工业和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三大改造课件
目录
• 引言 • 农业改造 • 手工业改造 •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 三大改造的异同点 • 三大改造的意义与影响
01
引言
背景介绍
三大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为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结合 中国实际情况,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初步探索。
当时中国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技术水平低等,因此 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通过公私合营、赎买政策等措施 ,逐步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社
会主义轨道。
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转变,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经济发展。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的 工业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化。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影响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 设奠定了基础。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 制的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06
三大改造的意义与影响
三大改造的意义
改造了中国的经济结构
三大改造使中国的私有经济和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公 有经济,实现了经济的整体改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三大改造实现了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从封建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进一步巩固了社会 主义制度。
三大改造”具体指( )。
三大改造”具体指( )。
三大改造:对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国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三大改造”后期,由于发展速度过于迅猛,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仪式
代表们向新当选的国家领导人热烈祝贺
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刘少奇 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毛泽东在审阅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刘少奇作宪法草案的修改报告
刘胡兰烈士的母亲胡文秀、著名演员郭兰英 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大改造指的是?
农业
资本主义 工商业
手工业
改造的原因是 什么?
改造的形式 又是什么?
一、三大改造
1、含义: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 业 2、时间:1953——1956年 3、改造方式: (1) 农业 背景: 个体小农经济生产力低下,无 法满足 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工业化的需 要。 目的 :提高农业生产力
全鸭席
总结
三 大 改 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 义工 商业 利用、限制、改造 公私合营 合作社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基 本 确 立
公有制
私有制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 、地点? 2、会议通过了哪一部法律? 3、这部法律的内容有哪些呢? 4、这部法律的性质?
二、一、第一部国家根本大法的颁布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时间:1954年9月 地点:北京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我国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 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 度的初步建立。 (2)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农民结队报名入社
对入社的牲口合理议价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青年资本家宣誓积极接受社会 主义改造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 向毛泽东送喜报。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形式:个体生产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 (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 形式: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生 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 形式:“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 由加工订货向公私合营过渡、
4、性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的 社会主义改造。 5、缺点:过急、过快、工作过粗 6、意义:
1、内容: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 治制度,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 政的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 行使权力的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 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②规定了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 3、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 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 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精装本表决票样
为什么说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 的宪法?
该宪法明确规 定了我国的社 会性质,并肯 定我国的根本 政治制度。 从法律上规 定了我国的 社会主义方 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