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复习计算题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计算题训练

模式1.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已知自变量、因变量,已知上年因变量原有数额,告知今年自变量的变化幅度,求今年因变量的变化。
方法1.明确相关量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2.掌握不同数量关系各自的计算方法1.明确相关量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经济计算题中涉及的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只有三种情况:成正比、成反比、没有关系2.掌握不同数量关系各自的计算方法两个量成正比,即同幅增减。
如: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若劳动生产率提高20%,即成为原来的(1+20%);则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也增加20%,即也成为原来的(1+20%)。
②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20%,即成为原来的(1-20%);则商品的价值量也降低20%,即也成为原来的(1-20%)。
两个量成反比,即二者的增减变化情况互为倒数。
如: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即成为原来的(1+25%);则商品的价值量为原来的1/(1+25%)=0.8,即减少20%。
②生产单位商品的劳动时间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成反比。
若生产单位商品的劳动时间缩短20%,即成为原来的(1-20%);则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为原来的1/(1-20%)=125%,即增加25%。
注意:甲乙两个量成反比,固然是甲增乙减,但并非是甲增加若干即乙减少若干,而应以互为倒数计算。
如币值与物价成反比,币值下降20%,则物价成为原来的,即1.25,涨幅为25%;而不能认为是“币值下降20%,则物价上涨20%”,那样计算绝对是错误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汇总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汇总一、变化关系二、专题复习(一)关于外汇汇率计算1.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我国通常采用 100 单位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如 100$=656¥。
3.本国汇率是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多少外国币,外币汇率是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多少本国货币。
4.已知人民币要折算成美元用除法,已知美元要折算成人民币用乘法。
(1)通货膨胀率与汇率的变化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假设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n。
若 M 国通货膨胀率为 x%,N 国币值不变,则现在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1+x%):n;若 M 国币值不变,N 国通货膨胀率为 y%,则现在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 n(1+ y%);若M 国通货膨胀率为 x%,N 国通货膨胀率为 y%,则现在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1+x%):n(1+ y%)。
(2)货币升值、贬值与汇率的变化货币升值、贬值都会带来汇率的变化。
假设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n。
若M 国币值不变,N 国货币升值 x%,则现在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 [n÷(1+x%)];若 M 国币值不变,N 国货币贬值 x%,则现在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 [n÷(1-x%)];若 N 国币值不变,M 国货币升值 x%,则现在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1+x%)]:n;若 N 国币值不变,M 国货币贬值 x%,则现在 M 国与 N 国的汇率比为:[m÷(1-x%)]:n。
(二)关于纸币发行量、纸币的购买力、货币贬值率、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的计算★公式:(1)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实际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差额/需额(2)纸币的购买力=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实际发行的货币量(>1 纸币的购买力增强,<1 纸币的购买力减弱)(3)货币贬值率=(实际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实际发行的货币量(三)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1)单价、售价、价格水平、某商品的价值——价值量;(2)商品的件数,数量,产量,销量——使用价值量;(3)某部门、某行业的价值,总价格——价值总量;(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4)某商家,某生产者,某企业——个别;(5)某部门,某行业,全社会——社会;注: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相同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word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大全,推荐文档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一•关于货币量、物价的计算公式公式一:流通中实际需要(应该发行)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公式二:纸币发行量=待售商品数量 价格水平X ( 1+通货膨胀率) 货币流通次数公式三.纸(货)币贬值率A=纸(货)币实际发行量一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公式六:物价上涨幅度=当前物价水平一原来物价水平 原来物价水平公式七」单位纸(货)币实际购买力=纸囂)该发际货行量公式八:商品新标价=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量量x商品原标价公式九:纸币实际购买力=卫釘 (CPI 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的简称。
)1 CPI二•关于商品价值量或价格的计算公式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企业等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社会劳动生产率经常表述为某部门、整个部门、整个行业、某行业的劳 动生产率。
公式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某种商品的总时间十商品总产量 公式二:新价值量 =原来价值量*( 1+x%)(注:x%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幅度,提高用 +,降低用-)公式三:单位商品价值量 =价值总额(量)十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 公式四:单位商品价格 =价格总额十商品总产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x ( 1+通货膨胀率) 货币流通次数 量 X 100%多发行纸(货)币量纸(货)币实际发行量X 100%公式四: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纸币实际发行量 一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需货 币量―量量 X 100%公式五: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多发行纸(货)币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 —X 100%量纸币贬值率A 1 —纸币贬值率A公式五:商品价格=商品价值十货币价值公式六:商品现在价格=商品原价X(1+通胀率或物价上涨率);商品现在价格=商品原价十(1-贬值率)公式七:物价上涨幅度=当前物价水平—原来物价水平原来物价水平公式八:单位商品新价值量=单位商品原价值量X(1+m%b (注:m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三•关于商品价值总量、价格总额的计算公式公式一:价值总量(价值总额、总产值)=单位商品价值量X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注:不管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全社会、整个行业、整个部门的价值总量都不变;某企业、生产者的价值总量与它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公式二: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X商品总产量(总数量)四•关于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的计算公式公式一:企业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原商品数量X (1 + X%) X (1 + y%)(注:x%为本年度该企业劳动者增加幅度;y%为本年度该企业个别劳动率增加幅度)公式二:全社会、行业、部门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原商品数量X (1 + x%) X (1 + y%)(注:X%为本年度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者增加幅度;y%为本年度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率增加幅度)五•股票价格的计算1.公式:(1)股票价格=预期股息(货币形式)右银行利率(2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百分比形式)股票面额X股份数右银行利率2.注意:预期股息有两种形式,算法不同;股票面额与股票价格也不同。
(word完整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2021年整理)

(word完整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word完整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word完整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word完整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word完整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
商品价值总量=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 商品使用价值量即商品数量。
二)例题分析:(全国大纲Ⅱ)假设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老多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
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A。
4元、4元、60万元 B。
6元、8元、90万元 C。
4元、6元、90万元 D。
8元、6元、120万元解:因为2009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50%;所以该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为6/(1+50%)=4元,社会价值即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所以不变为6元;价值总量=6×10(1+50%)=90万元.故选C 三)巩固练习:1、假定生产一个瓷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超经典)

经济生活计算题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整体上可归为两类:一是显形计算题,即进行具体数字运算的计算题;二是隐性计算题,即无需进行运算的计算题。
下面对经济常识几种常见的计算题进行归纳并举例分析。
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关键要注意:商品价值量只与“社会的”有关,和“个别的”无关。
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同时,要注意对题中的数量进行观察、计算。
例1. 如果现在1只羊=2袋大米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那么,一只羊可以换()A.1袋大米B.4袋大米C.3袋大米 D.2/3袋大米解析:例1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说明羊的价值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二倍,而且,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说明大米的价值量就不变,那么1只羊= 2/3袋大米。
正确答案是D。
二、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问题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
例2. 某国待售商品1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平均流通5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_____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4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______元纸币,这会引发______。
下列答案正确的是()A.4000、0.25、购买力降低B.2000、0.5、通货膨胀C.2000、2、纸币升值D.2000、0.5、购买力提高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ⅹ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由此公式可知,这一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ⅹ10)/5=2000亿元。
而这一年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为4000亿元,为实际需要货币量的2倍,所以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此时1元钱的购买力只相当于2000/4000=0.5元。
最新-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 新人教版 精品

题型一: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一、价值量、价值总量、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关系的计算;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比;与个别劳动时间关,与个别劳动生产率关。
2、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关,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关;与个别劳动时间成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比。
3、去年某厂生产某商品的价值量是A,产量为X;(1)如果今年该厂和全社会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均提高了B%,那么今年该厂生产的该商品的价值量为,产量为,价值总量为;(2)如果今年该厂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了B%,那么今年该厂生产的该商品的价值量为,产量为,价值总量为;例1:2018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
2018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A.0.75元B.0.80元C.0.85元D.1.25元例2: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
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A.4克B.8克C.16克D.32克二、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计算1、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2、纸币是由发行并的。
纸币的发行量应以为限,如果超出这一限度,将会出现。
例1: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
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A.1.8万亿元B.2万亿元C.2.2万亿元D.2.4万亿元例2: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次数与( )A.待售商品数量成反比B.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D.货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三、外汇汇率变动计算1、一个单位的外币兑换的人民币数量增加,意味着外汇汇率,人民币汇率,外币值,人民币值;2、一个单位的外币兑换的人民币数量增加,意味着外汇汇率,人民币汇率,外币值,人民币值;例1:欧元兑美元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A.中国对美国的出口B.欧元区对中国的出口C.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D.欧元区对美国的出口四、替代商品和互补商品关系的计算商品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表现在:(1)商品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2)某商品价格提高,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
高三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练习题

高三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A. 集体经济制度B. 公有制经济制度C. 混合所有制经济制度D. 私有制经济制度2. 以下属于市场经济特征的是:A. 生产资料公有制B. 计划经济为主导C. 供求关系调节资源配置D. 国家严格控制市场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A. 国家经济部门B. 集体经济部门C. 私营经济部门D. 混合所有制经济部门4. “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理念意味着:A. 经济建设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B. 控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是关键C. 生态环境保护要放在首位D.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A. 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B. 干预资源配置和市场行为C. 限制私营企业的发展D. 彻底取消经济计划与指令调度二、判断题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同一种经济制度。
(×)2. 在我国,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 中国共产党对国有经济的领导地位是不能动摇的。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全面放开经济,彻底放弃对经济的干预。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也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三、问答题1.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点包括:坚持经济建设是党执政兴国的中心任务,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民主广泛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全面推进。
2. 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主要特征。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其主要特征包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主要有以下原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对长的历史阶段,实现现代化建设任务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实现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及归类新人教版

值量仍为 40 元,价值总量应该为 4× 40=160 元。第三步求出交换价值总量。商品价值总量
160 元,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也因该是
160 元。所以答案应为 D。
小结: 解答此类问题,要求学生牢牢把握住: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
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而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个
解析:本题与上一题相似, 考查汇率的计算和利息率的计算, 综合性较强。 该题可分两步解:
第一步,先分别计算出按照美元和人民币存款的利息收入。根据利息计算公式,依据题意,
存入人民币,利息 =本金 7700×年利率 3% =231 元(税前利息);
存入美元,利息 =本金 1000 ×年利率 4%=40美元(税前利息)。
- 本金×利息率×利息税率) =3×本金×利息率 ( 1- 利息税率) =3× 7.70 × 4%( 1-20%)=0.7392
万元第三步,得出结果。本金 +税后利息 =7.70+0.7392=8.4392 万元。所以答案应选 C。
11、( 2007 北京)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
当 A 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 10%时, A 商品需求变动量为 30 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
A 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 10%、替代品价格下降 10%同时出现时, 那么, A 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 50 单位 B .减少 50 单位 C .增加 10 单位 D .减少 10 单位
解析:本题利用互补商品价格变化带来的供求变化,考察需求的交叉弹性。可以分三步
不变,仍然为 8 次。
第二步,依据公式,求出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总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么,此时的等式应是:1部手机=8个MP4。
分环节各个击破。先算出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增加时会换多少个以前的MP4,再算出生产MP4的社会 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它的价值量怎么变化,从而与以前进行 换算。
练习题一:假定生产一个瓷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 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现有甲、乙、 丙三家生产该种布的企业,他们生产一匹布的时间分别是5 小时、10小时、15小时。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家企业在30小时 里生产的布能分别换到 、 、 个瓷碗。( ) A、15 15 15 B、10 5 3.3 C、30 15 10 D、5 5 5
四、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问题
例:下列情况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是: ①某企业占用资金100万元,获利40万元;今年扩大资金 上升到150万元,获利为60万元②某企业的投资规模缩小 1/2,利润总量减小1/3③某企业占用的资金比以前减小 20%,利润总量没有变化④某企业规模扩大了10倍,利润 也增加了10倍。 A、① ② B、① ④ C、② ③ D、② ④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企
=C+V+M。公式中,C表示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V表示支付给工人的工 资等,M表示国民收入中支付给职工工资后的利润余额。由此可知,题中C 为5000亿元,V为1000亿元,M为(400+150)亿元。因此,该国在当年 创造的社会总产值=C+V+M=5000+1000+(400+150)=6550(亿元)。 而国民收入则是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余下的那部分 净产品,用货币表现就是净产值。用公式表示为:国民收入=(C+V+M)C=V+M,它表示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因此,该国在当年创造的国民收入 =V+M=1000+(400+150)=1550(亿元)。
八、关于存款利息的计算问题
例:某居民将3万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一年, 年利率为2.70%,到期扣除利息税(税率为20%) 后,该居民可得到的利息为 。 A、306元 B、810元 C、360元 D、648元
解析:根据公式:税后利息=本金×利率×
(1-20%)=3000×2.70%×(1-20%)=648 (元)。
据此分析:①项中利润与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均为 50%,所以经济效益不变;②项中企业规模和利润都减少了, 但后者的幅度没有前者大,这说明经济效益提高了;③项中 投入减少,但利润总量没有变化,这也是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的具体表现;④项中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变。 有时应该把复杂数字抽象为简明语言,有时应该把抽象难 懂的语言具体成直观的数字。比如选项④,将规模和利润都乘 以10,分式的值并没有改变,从而说明其经济效益没变。 练习题四:某银行某年共发放贷款5000万元人民币,平均年 利率是13%,在这一年中,共吸收存款4000万元,平均年利 率9%,在这一年中银行共支付职工工资、奖金等40万元, 其他开支130万元。这一年银行利润是______万元。 A、360 B、120 C、170 D、80
A、229.5元 B、85元 C、195.5元 D、340元
七、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问题
例:如果某工程师的月工资为5800元,则他需缴纳的个 人所得税为_______。
级数 1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X) X≤500元 汇率(%) 5
2
3
500元<X≤2000元
2000元<X≤5000元
10
15
210元
纸币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不能贮藏。所以,无论 发行多少纸币,它的总体购买力都只能与实际所需的金属货 币量一致。
练习题二:某国待售商品2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 价格150元,若当年该国多发行了250亿元纸币, 导致商品价格上涨25%,则当年该国流通中实际 需要的货币量应是 亿元,该年每1元货币平均 流通 次,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 A、1000 6 B、1200 3 C、1000 3 D、1200 6
关键是弄清分段后每一段的应税收入额。例如1600元 至2100元总收入段的应税额为500元,而不是2100元。不 足部分,以实际数值计算,如总收入只有1900元,则应税 额仅为1900元-1600元=300元。
练习题七: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农民工收 入也逐年上升。在成都某大型建筑工地当焊工的民工老许 2006年11月缴纳个人所得税218.5元,请算出他该月的个 人收入是多少元? ( ) A、2290 B、3890 C、4370 D、1818.5
六、关于增值税的计算问题(新增考点)
例:一般增值税税率为17%。某厂购进一批蚕丝(假 定这些蚕丝的生产者是第一个生产环节),支付货款 850元,增值税款144.5元。10天后加工成绸缎以 1500元卖给某商场。请问,该商场应为此支付____ 元增值税款? A、110.5 B、1610.5 C、255 D、175.5
解析: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是:企业商品销售额×税
率- 上一环节已纳税金。故该商场为此应纳增值税款 为:1500元×17%-144.5=110.5元。
增值税要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扣除前面环节 已缴纳的增值税款。
练习题六:若某制衣公司以2000元从该商场购得“例 六”中的那批绸缎,请问该公司应为此支付多少增值 税款?( )
练习题九: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
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一个月后,欧元升 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 前 ( ) A、多支付人民币0.5元 B、少支付人民币0.5元 C、少支付人民币2.5元 D、多支付人民币2.5元
十、关于商业银行利润的问题
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例:如果以前1部手机=2个mp4符合等价交换原则, 现在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生产 m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一部手机 可以换________mp4。 A、4个 B、6个 C、8个 D、10个 解析: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 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增加一倍,即手机的价值量增加一倍,那么,在 生产mp4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等 式应是:1部手机=4个MP4。而实际生产MP4的社会 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MP4的价值量减少一半,那
A、1000 1250
C、1000 1200
B、1200 1350
D、1400 1300
解析:纸币发行有自身规律,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来确
定。根据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商 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 次数,可知,这一年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0亿×150元) /6=1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由于该国政府多发行纸币使商品价格上 涨了25%,那么,这一年该国实际发行的纸币应为: 1000+1000×25%=1250(亿元)。
关键是弄清国民收入的外延。社会总产值扣除已消耗 的生产资料价值,余下的净产值都属于国民收入,包括上 缴的利税。
练习题五:某国某年的社会总产值为3000亿美元,当年 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为1500亿美元,发放工 资500亿美元,全国总人口为500万人,则该国当年的 人均国民收入为 ( ) A、20000美元 B、40000美元 C、30000美元 D、10000美元
解析: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
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升值前1美元能换的人民币为:8.11元×﹙1+2%﹚=8.2722 元。则100元人民币能换的美元为:100÷8.2722≌12.1美 元。
务必分清是本币汇率(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多少外国 货币),还是外币汇率(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多少本国货 币)。二者本质一样,但计算中的数值却不同,容易因为粗 心而弄错。
一定要明白,利息税是指利息收入的20%, 而不是本金的20%。
练习题八:2005年11月24日,财政部发布公告,决定发行 2005年记帐式(十三期)国债。本期国债期限7年,年利 率为3.01%,利息按年支付,2012年11月25日偿还本金并支 付完所有利息。如果某人购买此7年期国债10000元整,利 息每年支付一次,那么2012年11月25日到期,7年间本金 与利息合计总额应为 ( ) A、13010元 B、12107元 C、17000元 D、10301元
B、505元
C、480元
D、750元
解析: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它
对个人工资、薪金的缴纳是月收入扣除1600元后的余额。因 此,本题的具体计算为:首先确定该工程师的应税额: 5800-1600=4200元;其次明确各段税率 500×5%+1500×10%+2200×15%=505(元)。
业的经济效益用公式表示就是: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而企业利 润用公式表示则是: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经济 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利润)/生产成本=1+利润/生产成本。 可见,企业经济效益是否提高,不能只看利润是否增长,而要看利润与生 产成本之间的比值。如果利润增长的幅度超过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则说 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反之,则说明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了;如果二者的 增长幅度一致,则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变。
二、关于纸币发行量的计算问题
例:如果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 4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150元/件,在这一年里每1元货币 平均流通6次。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____ 亿元;如果该国政府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 了25%,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_____亿元纸币。
既可先算出预期股息(股票面额×预期股息率),再 除以同期存款利息率;也可先用预期股息率除以同期存款 利息率,再乘以股票总面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