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泽治疗杂病验案举隅

合集下载

李飞泽应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心力衰竭经验

李飞泽应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心力衰竭经验

•302•浙江中医杂志2019年4月第54卷第4期方药运用李飞泽应用枳实薙白桂枝汤治疗心力衰竭经验郑萍红|李飞泽“李浩洋李洁'1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院浙江舟山3160002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关键词心力衰竭枳实薙白桂枝汤医案李飞泽主任中医师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工作30余年。

笔者有幸跟师侍诊,现将其应用枳实薙片桂枝汤治疗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病机治法CHF可归属为中医学“心悸”“痰饮”“喘证”等范畴,现代医家大多认为CHF以阳气虚衰为本,以血脉瘀滞、痰饮不化为标,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上多从温阳化饮治疗。

李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CHF虽然以心阳亏虚为本,但阳气痰饮郁积于胸中的矛盾点不容忽视,如果一味地温阳,容易犯虚虚实实之戒,往往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即温阳不成功,反而助长邪气。

故治疗上主张在宣畅胸中气机、消痰化饮的同时,佐以温助心阳之品,从而达到虚实同治的目的。

而枳实薙白桂枝汤的方义正切合CHF的病机,故可用来治疗。

2用方化裁李师应用此方常随患者合并症加减变化。

心率缓慢或伴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常辨证为兼有心肾阳虚,加麻黄、附子、仙灵脾、鹿角胶各10g,细辛3g;心率快,窦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者,辨证为阳虚兼有邪热扰心,去桂枝,加黄连6g,莲子心3g,苦参10g;若胸闷明显,咳逆倚吸不得卧,端坐呼吸,胸腔或心包有轻、中量积液,加尊苗大枣泻肺汤(尊茁子10g,大枣15g),车前子30g,茯苓、防己各10g;若舌质紫黯,舌下络脉曲张明显,胸前区隐痛,刺痛感,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辨证为兼夹瘀血,加丹参饮(丹参20g,砂仁4g,檀香3g),延胡索20g,当归、川莒、赤芍各10g,如效果不佳者,加水蛭3g,土鳖虫10g,三七粉6g;若仅表现为心气亏虚,加生黄茂、茶树根各30g,红*基金项目:浙江省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计划李飞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编号:GZS2017026;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李飞泽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整理传承研究,编号:2019ZB134#通讯作者:李飞泽,E-mail: 景天20g,甘松10g;若舌质偏瘦、舌苔少,阴虚症状明显者,加生脉饮(生晒参9g,麦冬10g,五味子5g),鲜石斛12g;若病久胸胁满闷.情绪焦虑,加玫瑰花、香附、陈皮、合欢皮各10g;若舌苔厚腻,心下痞,按之闷痛者,加小陷胸汤(黄连6g,半夏10g,全瓜篓30g),苍术、佩兰各10g;若兼有失眠,加夜交藤30g,茯神、秫米各10g;若兼有大便稀澹,辨证为心脾阳虚,加理中丸(党参、炒白术各10g,干姜、炙甘草各9g),赤石脂、石榴皮各10g o3医案举隅何某某,男,76岁。

舌诊“肝郁线”之临证浅析

舌诊“肝郁线”之临证浅析
杂忠 2 0 1 7年 3月 5 2卷 第 3

1 69
诊 法 求 索
舌诊 “ 肝郁 线 ” 之 临证 浅 析
陈 琳 李 飞 泽 李 洁 浙 江 省舟 山市 中医院 浙 江 舟 山 3 1 6 0 0 0
摘要 肝郁线 可归属到 舌诊 的 范畴 作者通 过 多年 的临证 观察 , 认 为舌 面两侧 上 出现的细 长粘腻 的唾 沫线
或 竖条状 浅痕 , 均 可称 作肝郁 线 , 并且部 分患者 可于舌 面一侧 出现该 线 、 文章从理 论依 据 、 临床证治 、 用药
体 会和验案 举隅四个 方面对肝郁 线作 了浅析 明清以后的 医家 大多认 为舌面 两边在脏腑从 属上 为肝胆 所
主, 内经》 中亦明确 了肝经与舌之 间的联 系; 临床上舌诊“ 肝郁线” 患者基 本可分为肝郁 气滞型和肝郁脾 线 中 医学术发掘 确了“ 舌之 尖 属心经 , ……两旁肝 J j n ” 的再脏腑 分 , 并
成为后 世舌 五脏分 区法 的依 据 。 其后 的 医家中 , 梁 瑜
i - t 彦晖教授 K期 临 『 术观察基 础 l 提出“ 肝郁线 ” 这 慨念 . 定 义为 向I 从 j f J ! ! J l …现 的 仃粘腻感 } l 细 而 的唾液线 I 禾上发现 彳 丁 肝郇症状 表现的患者 …现 比 例较- 岛. 笔 者 阅 r相关 资料 义献 . 并结 合 自身t h 6 ' i i E 经 验, 试 埘肝郇线作 一 浅述
2 . 1 中医古籍 对舌边 与肝胆 关 系的认识 : 明代 下肯堂
f l - ( ( 镜・ c 仑口
》 r f 1 有“ 儿痫 俱 于舌 ……舌 总 论》 中才J F式 明
情 志抑郁 、 忧愁寡炊 、 多思焦虑等乐 力加 身的表 州 . 叮伴 见时常叹息 、 胁 肋或乳 房胀痛 , 舌苔薄 白, 舌面 肝郁线 ,

李飞泽运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李飞泽运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李飞泽运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经验江明辉1陈琳2江梦玲3李飞泽2关键词慢性胃炎;香砂六君子汤;李飞泽李飞泽是浙江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及科研30年,学验俱丰。

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内科疑难杂症,临床诊治慢性胃炎尤具特色,辨证准确,用药精当,疗效颇佳。

笔者有幸侍诊,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慢性胃炎临床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其最主要病因,此外,尚有胆汁反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等药物、乙醇摄入及自身免疫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胃炎)等[1]。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

李飞泽老师结合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喜食生冷、肥甘厚味等特点,认为慢性胃炎主要由饮食失宜、七情过极、劳倦过度、素体亏虚、久病不愈等导致脾胃虚弱,故常见胃脘痛、乏力、痞满、纳差等症候;脾胃虚弱导致运化失常,受纳无权,升降失司,肝气横逆,气机失调,故又常见呕吐、呃逆、嗳气、泛酸、胁痛、腹胀等兼症。

故慢性胃炎多为本虚标实,其核心病机为脾胃虚弱,气机失调,此为本;在核心病机的基础上,兼夹寒、湿、热、郁、痰、瘀等不同病理因素,此为标。

2治疗经验针对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李老师认为治疗慢性胃炎重在补益脾胃、调畅中焦,治当甘平助运,如甘腻峻补,反碍脾胃气机。

临床上常用香砂六君子汤益胃畅中为主方,执简驭繁,并兼顾寒、湿、热、郁、痰、瘀等不同致病因素,灵活化裁。

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古今名医方论》,由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木香、砂仁化裁而来。

方用四君子汤益气健脾,陈皮、半夏降逆化痰,砂仁、木香温中行气止痛[2]。

诸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温中行气之功,运用得当则脾胃气虚、痰阻气滞之证除。

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保护胃黏膜,调节胃平滑肌活动,促进胃液分泌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各型胃炎的治疗[3]。

李老师运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各型慢性胃炎有以下几个特色:2.1常易砂仁为豆蔻粉豆蔻与砂仁同具芳香化湿、行气温中之功效,《开宝本草》谓其:“主积冷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

升降散临床应用举隅

升降散临床应用举隅


升 一 降, 内外通 和 1 , 杂 气 之 施川 , 广泛用于 内外杂病 的治疗 , I
按 六 腑 “ 以通 为 川 , 以 降 为
顺” , 大肠 为六腑 之 一 , 患 肯便 秘 多 年, 浊 阴不降 , 污浊 蓄积 , 郁 滞 于 内,
流 毒顿 消 矣 ” 方 研 匀 成散 , 以黄 疗效确 切 备受推 崇 。
洒、 蜂蜜 渊匀冷服 , r 1 I 痫 即止 .杨栗
…释方 义为 : 储 为 I j 『 , 蝉 蜕 为 臣,
气机不 畅 , C 机受 阻 , 不通则痛, 【 大 J 卢某 , 女, 3 0岁 , 2 0 1 6 敏乳房 胀 痛 ; 机小畅, 肝失疏泄, 蜜 为 导, 六法俱 衙 , 方 乃成 、偶 蚕味 年 4月 1 8 ¨初 诊 。患 者 r 1 述 便 秘 则致 烦躁 埸怒 、 J J 经 量 少。 脉 均
萤黄 为佐 , 大 黄 使 . 米酒 为引 , 蜂 1 . 1 便秘 案 气薄 , 喜燥 湿 , 得天地 清化 之 多年 , 多次 服用润肠 通便 药 , 仍效 果 为佐证 。木案 【 f I 患 者大便 干 、 烦躁 、 气, 轻 浮 升阳 『 } I 之 , 敝 能胜风 除 小 .平 素易烦躁 , 经量 少 , 乳膀 胀 舌 红脉 弦数 均 为气 郁证 之 象 , 百病 } { I , 清 热 解有 , 弓l { I J 于 口, 散 痛 ll 质红 , 苔 腻 , 脉 弦 细 数 生于 气 , 气 订余 便 是 火, 《黄帝 内
所 以能祛 风 而 胜 湿 , 饮露 得 阴 之 金 1 0 g 7刹 , 水煎 , 每 天 1刹 , 分早
※基 金 项 目 山 东 省 自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N o . 2 0 0 9 Z R B 1 4 0 5 6 ) ; 山东省 巾医药科 技发展计 划 项 目( N o . 2 0 0 9 —1 1 9 ) ; 山 东 省 中 医药 科 技 发 展 汁划 重 点项 目 ( N o .

李冀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内科杂病验案举隅

李冀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内科杂病验案举隅

[ 3 ] c f i M, N a p o l i t a n o D, Mo r a n d i M, e t a 1 . R e c u r r e n t r e s p i r a t o r y p a p i l - l o ma t o s i s :c u r e n t a n d f u t u r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J ] . C l i n R i s k Ma n a g ,
关键词: 升阳益胃汤; 李 东垣 ; 李冀 ; 学术经验 中图分类 号 : R 2 4 9 . 8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2— 2 4 0 6 ( 2 0 1 6 ) 0 6— 0 0 7 6— 0 3
升 阳益 胃汤原 载于 金元 时期易 水学 派 主要 代 表人
物李 东垣 所 著 的 《 内外 伤 辨 惑 论 》 一 书, 由黄 芪 二 两 、 人参 一两 、 白术 三 钱 、 白芍 五钱 、 半夏一两 、 柴胡三钱 、
防风 五钱 、 茯苓 三 钱 、 泽 泻 三钱 、 羌 活五 钱 、 独活五钱 、
黄连 一钱 、 陈 皮 四钱 、 甘 草 一 两组 成 。上 为粗 末 , 每服





2 0 1 6年 1 1月第 3 3卷第 6期
Vo 1 . 3 3, No . 6, No v . 2 0 1 6
I n f o r ma t i o n o n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三钱 至 五钱 , 加生 姜五 片 , 大 枣两枚 , 用 水 三盏 , 煎 至一

李飞泽从心论治汗证临证经验

李飞泽从心论治汗证临证经验

浙江中医杂志2020年4月第55卷第4期•287 •李飞泽从心论治汗证临证经验+孙有朋1李飞泽-陈琳2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2舟山市中医院浙江舟山316000关键词汗证从心论治临证经验李飞泽《黄帝内经•素问》曰“阳加于阴谓之汗”[1],汗为中 医学五液之一,由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

若汗出 异常即为汗证,究其病机不外乎阴阳失调,腠理开阖失 常1乇历代医家都对汗证有着详尽研究,通过汗出部位、时间等将汗证分做自汗、盗汗、头汗、偏身汗出等,对汗 证的病机及治疗常从卫表不固、阴虚内热、湿热内蕴等 角度立论,亦有医家从瘀血论治。

李飞泽主任中医师悬 壶30余载,兼听博采,融各家学说于一炉,学术思想独 特精炼。

笔者从旁侍诊,有幸聆听李师对汗证的认识。

李师认为,汗液分泌与肺之通调、肾之开阖、脾之 运化、肝之疏泄等均相关,而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汗 为心之液,故总体来说汗出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阴液受心阳温煦而为汗,同时又受心神的调摄。

故汗证 虽原因各异,但心病所致尤多。

临证中也常见素有心 病经治疗后主证不显而仍有汗出者,或心之气血阴阳 受损、脉络瘀阻而以汗出为主诉者;现代医学也常见 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病患者在有胸闷气短症状 的同时伴有汗出。

李师认为此类汗证源于心病,从心 论治可获良效。

现将其从心论治汗证的诊疗经验总结 如下。

1心气不足、惊悸汗出——开心玉屏汤主之《黄帝内经》有云:“心气虚则悲。

”心主血脉、主神 志,若劳心劳神、过度忧思或久病失养损伤心气,气不 固津则汗出,心气受损则惊悸胆怯、疲乏倦怠、失眠少 寐等。

李师治疗此类心气不足之汗出,方用益气养心、固表敛汗之开心玉屏汤加减,此方系李师临证自拟经 验方,由人参、茯苓、远志、石菖蒲、黄芪、防风、白术、浮小麦、瘪桃干组成。

方中人参、茯苓、远志、石菖蒲取 自开心散,开心散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为补气安神、**基金项目:浙江省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计划李 飞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编号:GZS2017026;浙江省中医 药科技计划项目李飞泽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整理传承研究,编号:2019ZB134U通讯作者:李飞泽,E-mai1:1092109103@ 宁心定志之名方;黄芪、防风、白术取自玉屏风散,功 能益气实卫以敛汗;另加浮小麦、瘪桃干共奏养心敛汗之功。

李凤翔教授疑难病验案举隅

李凤翔教授疑难病验案举隅

愈 。为 了巩 固疗 效 , 天 1剂 , 院 1月未 发 , 院 。 每 住 出 按 : 属 过 敏 性 哮 喘 , 当 于 中 医 “ 吼 ” 一 般 称 为 此 相 哮 , 哮证 , 一种 发作 性疾 病 。它 的诱 因是多 方面 的 , 时方 是 《 妙 用 ・哮证 》 :哮 喘之 病 , 邪 伏 于肺俞 , 窠结 于肺 说 “ 寒 痰
难病 例治 验数 则 , 以飨读 者 。 例 1 .患者 , , O岁 , 9 9年 7月 就 诊 。主 诉 : 女 6 17 食 入 即吐 2月 余 。患 者 素 有 胃痛 病 史 , 冷 、 怒 即犯 , 遇 遇 二、 三天后 可 自行好 转 。近两 个月 并 非 胃痛 而 唯感 胃不 容纳 食物 , 食人 即吐 , 或停 一 两小 时吐 , 吐物无 积 滞之 呕 腐臭 味 , 有黄 绿 色苦 水 , 体 消瘦 很 快 。曾服 大 量 止 但 身 吐 中西药 物 , 院 2个 月 , 液 维 持 , 势 不 减 , 员 病 住 输 病 动 人剖 腹探查 , 者不 同意 。刻 诊 : 患 患者 有时 胃痛 , 后顿 吐 感 舒适 , 面容 憔 悴 , 骨瘦 如 柴 , 、 无 异 常 , 状 腹 , 舌 苔 舟 按 之腹 壁柔 软 、 压 痛 , 无 大便 少 , 便 可 , 沉 细 而 微 。诊 小 脉 断为 胃失 和降 , 虚气 上逆 所致 。投 以旋 覆代 赭 汤加 味治 之 : 覆花 1 g 代 赭石 1 g 人 参 1 g 法 半夏 1 g 干姜 旋 0, 5, 2, 2, 6 , 甘草 1 g 陈皮 1 g 木 香 3 , 壳 1 g 大 枣 4枚 g炙 0, 0, g枳 0, ( 去核 ) 。水 煎 多 次 服 , 次 1匙 , h内 服 完 。 连 服 2 每 4 剂 , 即停止 , 吐 间饮 以米 汤 , 后渐 改 为面 汤 , 量 多次 , 少 胃

李飞泽运用经方治疗心律失常经验

李飞泽运用经方治疗心律失常经验
常 临床 经验
心律失常是指 心脏冲动的频率 、节律 、起源部 位 、传 导速 或激动 次序 的异 常 ,为循 环 系统 多发病 。现代 医学 对 于某些 复杂 的心律失 常 ,在治疗 上有一定 难度 。中医 学 将 其归 属 于 “心 动 悸 ”“心下 悸 ”及 “惊悸 ”等 心 系病 证 。李 飞泽主任 中医师系全 国老 中医药专 家学术经验继 承工作指导 老师 ,悬壶 30余载 ,擅 长运用经方 治疗心 系 病 证 ,且 师古而 不泥古 ,结合脏腑 、气血辨 证 ,有其 自身 特色。笔者有幸侍诊于旁 ,受 益匪浅 ,现将 其用经方治疗 心律失常临床经验总结 如下 ,以飨读 者 。 1 从 肝 论 治 1.1 甘麦 大枣 汤和 里缓 急 ,柔肝安躁 :甘麦大枣汤 出 自 《金 匮要略》,肝苦 急 ,急食甘 味 以缓之 ,炙甘草 、大枣 味 甘缓肝 急 ,淮 小麦养 心阴 ,全 方具有缓 解患者 紧张情绪 作用 。李师认 为 ,甘麦 大枣汤 适用 于心脏 神经 官能症 所致 的心律失 常 。此类 病患往 往无器 质性病变 ,常感 身 体乏力 ,心 中悸 动不安 ,唉声叹气 ,郁郁寡欢 ,舌质 暗红 , 舌苔薄 白 ,脉 弦细。若 患者伴有胸 中满 闷不适 ,气短 不足 以吸 ,李 师常在甘 麦大枣汤基础上加橘枳姜 汤或茯苓 杏 f■甘 草汤 。前 者祛痰 除满 ,后 者利水安 神 ,若 痰水 皆有 , 则可二方共用 。 1.2 柴胡加龙 骨牡蛎汤和解 少阳,条 达气机 :柴胡 加龙 骨牡 蛎汤具 有和解少 阳,安 神定惊 的功效 ,李师用 以治 疗 临床 表现 为胸胁 苦满 ,口苦 、咽干 、目眩 、耳 呜 ,夜 寐 差 ,或者夜半 子时 易惊 醒 ,烘 热等 ,肝气郁结 ,邪居 少 阳 之证 的患者 。李师认 为气机郁 滞 ,三焦不利 ,经络不 通 , 故 患者 出现胸满 ,一身尽重 ,病甚 者 ,出现 不能活动 ,气 机不 畅 ,魂魄不安 ,出现烦惊谵语 。方 中铅丹 、龙骨 、牡蛎 起 到重镇 按魂之用 。唯铅 丹现 已不 用 ,李 师多 以磁 石替 代 ,磁石 重镇作用与之相仿 ,并且有聪 耳明 目之用 ,气机 不 利的患 者往往有 耳鸣 ,视物模糊 等不适症 状 ,可 谓一 举 三得

李飞泽益气调脂汤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经验

李飞泽益气调脂汤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经验

•644•浙江中医杂志2020年9月第55卷第9期李飞泽益气调脂汤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经验李洁李飞泽郝宗霞舟山市中医院浙江舟山316000关键词颈动脉斑块益气调脂汤李飞泽动脉粥样硬化是人类血管的自然生理过程,但它 却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动脉斑块是动脉 粥样硬化的严重阶段,尤其能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程 度。

其中颈部动脉斑块由于位置浅表易于检测,靠近 颅脑,血运重要,故而尤其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颈动脉斑块在中医学无针对性的病名,动脉可归 属于奇恒之腑的“脉”,故颈动脉斑块可属于“脉痹”“脉浊”。

《素问•痹论》曰“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

颈动脉斑块所引起的症状可有乏力、头晕、头昏沉、肢 体麻木等,归属于“眩晕”“中风”“头痛”等疾病。

疾病 的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病位主在血脉,本虚主要为肝、脾、肾之虚,标实主要为瘀血、痰浊、气 滞等多见。

1益气调脂汤方解李师认为从《内经》开始,就有人迎寸口脉诊法,人 迎脉即为现在颈动脉的位置,虽人迎脉的临床应用不如 寸口脉,但人迎的盛虚如同寸口脉亦代表了疾病的虚实。

就现代医学而言,颈动脉斑块的严重程度代表了疾 病预后。

李师认为,“脉者,血之府也”;睥胃者,气血生 化之源;肝者,主疏泄而藏血;肾者,藏精生髓也。

故肝脾 肾=脏功能失调,造成血的生成运化失常,血病及脉,则 发病。

病性以肝脾肾=脏虚为本,人迎脉实为标。

治以健 脾疏肝益肾,益气活血降浊。

李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针对颈动脉斑块的益气调脂汤。

方由黄芪、丹参、决明子、首乌、山楂、泽泻、地鱉虫组成。

方中黄芪健脾益 元气,丹参活血通经,合用以补气活血;决明子疏肝益 肾,利水通便;首乌补益精血;山楂健睥益胃,行气散瘀, 既能助丹参活血化瘀,又能助决明子、泽泻理气渗湿,通 畅气机,可绝生痰之源,又防痰盛致瘀;地鳖虫“善化瘀 血,最补损伤 '方中诸药归于三经,丹参、决明子、首 乌、山楂、地鳖虫均归肝经以柔肝活血降浊,黄芪、山楂 **基金项目:浙江省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计划李 飞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编号:GZS2017026;舟山市科 技计划项目益气调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 床疗效观察及对脂联素的影响相关性研究,编号:2017C31115归脾经行气健脾益气,首乌、泽泻归肾经以补益精血,利 水渗湿。

血府安神汤治疗社区老年人慢性失眠50例临床观察

血府安神汤治疗社区老年人慢性失眠50例临床观察

•804 •浙江中医杂志2019年11月第54卷第11期血府安神汤治疗社区老年人慢性失眠50例临床观察#江明辉1陈琳2李飞泽江梦玲3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2 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院浙江舟山3160003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桃花镇中心卫生院浙江舟山316100关键词血府安神汤慢性失眠临床观察在社区老年人群体中,慢性失眠极为常见,给老年 人的健康及生活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笔者近年来运用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李飞泽主任中医师的经验方血府安神汤 治疗社区老年人慢性失眠50例,疗效良好。

现报道 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1月在本院 就诊的社区老年慢性失眠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和对照组各50例。

治疗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 67. 67 ±5. 31岁;病程15.00 ±5. 60月。

对照组中男23 例,女 27 例;年龄 67. 97 ±3.77;病程 14.67 ±4.82 月。

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〇.05)。

1.2纳入标准:年龄在60 ~ 75岁之间;病程6个月以 上;近1个月内未采用药物或其他失眠治疗手段;符合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2版)m中的失眠 诊断标准:排除药物依赖,严重心、肝、肾等全身疾病患 者,肿瘤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1.3治疗组:运用血府安神汤治疗。

基本药方为:熟地 黄、龙齿各30g,桃仁、当归、赤芍、川芎、石菖蒲、远志、柴胡、枳壳、牛膝各l〇g,酸枣仁15g,桔梗6g,红花、甘草 各5g,琥珀(冲)4g,黄连3g。

上述药材用冷水煎,取汁 300ml,分早晚2次服用,150ml/次,每日1剂,28天为1个疗程。

1.4对照组:采用口服艾司唑仑片(华中药业股份有限 公司,国药准H42021522,规格lmg)治疗,lmg/次,1次/ d,睡前服用,28天为1个疗程:,*基金项目:浙江省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李飞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编号:GZS2017026;浙江省 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李飞泽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整理传承 研究,编号:2019ZB134# 通讯作者:李飞泽,E-mail:135870555110163. com 1.5观察指标:①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得 分与失眠严重程度呈正比;②日间功能损害积分,参照 前述诊断标准中日间功能损害指标,第1〜9项按照严 重程度,无、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分别得〇~ 4分,最 高36分,得分与日间功能损害程度呈成正相关。

李飞泽临证验案四则

李飞泽临证验案四则

胸 闷不适 半月余 。患者 半月 前 自觉心 慌 胸 闷不 适 , 自 服复 方丹 参片后 症状 改 善不 甚 明显 ,一周 前 查 心 电 图 示 : 工度 房 室 传 导 阻滞 ,室性 早 搏 。动 态 心 电 图示 :
室早 2 9 5 4次 ,5 7次 阵二 联 律 ,6 4次 阵 三联 律 。就 诊 时诉 时有 心悸胸 闷不适 , 口干 ,夜 寐欠 安 ,睡 眠 只有 4 小 时左 右 ,胃纳 一 般 ,二 便 尚调 ,舌 稍 红 、舌 下 脉 络紫 暗 、苔 薄 ,脉 细 结 代 。方 选 自拟 益 气 通 络 汤 加 味 。药 用 :炒 党 参 、南 沙 参 、北 沙 参 、麦 冬 、 当 归 、
调等 引起 。方 中玉 屏风 散 益气 固表 ;陈 皮 理气 使 补 而
生 黄 芪 、海 风 藤 、积 雪 草 、 玉 米 须 各 3 0 g 。水 煎 服 , 日1 剂 。服 药 7 剂 后 腰 酸乏 力 减轻 ,复查 尿 常 规蛋 白 + ,继 服 上 方 加 减 调 理 1 月 余 ,尿 蛋 白 已 除 。
川 芎 、丹参 、石 菖 蒲 、薤 白 、甘松 、茯 神 、柏 子 仁 各
浙 江 中 医杂 志 2 0 1 5年 3月第 5 O 卷第 3 期
李 飞泽 临证 验 案 四则
康 法 宝 李 飞 泽 ( 指导)
1 浙 江 中医药 大学第 三 临床 医学院 浙 江 杭 州 3 1 0 0 5 3
2 浙 江省舟 山市 中医骨伤联 合 医院 浙 江 舟 山 3 1 6 0 0 0 关 键词 心律 失 常 盗 汗 I g A 肾病 荨麻 疹 李 飞泽 医案
1 心 律 失 常
能生 津 、养 阴而清 虚热 ,二 则 益 气 助黄 芪 增 强 固表 之 功 ;石斛 、地 骨皮 养 阴 清热 ;浮 小 麦 、瘪 桃 干清 心 敛 汗 。阴血 生 ,虚热 除 ,卫 气 固 ,汗 自止 。

(六)白头翁汤——痿证,下肢湿疹,遗精,淋证

(六)白头翁汤——痿证,下肢湿疹,遗精,淋证

(六)白头翁汤——痿证,下肢湿疹,遗精,淋证66痿证——李改非医案金某,男,57岁,农民,1994年11月9日诊。

患者6个月前始觉两足心微热,趾麻,偶觉跖部刺痛,不能任地。

当地卫生所按“痹证”及“坐骨神经炎”屡服中药及消炎止痛,营养神经之西药,收效几无;后到当地县医院经查血象及脑脊液被诊为:“多发性神经炎”,遂住院静滴肾上腺皮质激素并口服水杨酸制剂、维生素等,经治10天之后不但双足不能步履,而且双手不能握物,神疲纳差。

由于病情日趋加重,加之经济亦颇拮据,遂要求出院而延诊于余。

时,患者四肢皮肤呈暗红色而干燥,搓擦可见皮屑脱落,指趾甲脆裂,双下肢瘫软不能完成屈伸动作,双上肢抬举不能超过20cm,四肢腱反射消失,精神萎靡,不欲饮食,舌质红苔黄腻,脉濡而数。

证属湿热浸淫,肌肉筋脉之肉痿、筋痿。

治宜清热祛湿,解毒化瘀。

处方用白头翁汤加味:白头翁20g,黄连10g,黄柏12g,秦皮10g,苍术12g,薏苡仁30g,川牛膝20g,木瓜15g。

上方每日1剂水煎,连服6剂,诸症见轻;效不更方,又服15剂后,可下床大小便和从事轻微体力劳动,食量亦增,去秦皮,加怀山药15g,茯苓15g,再进6剂以资巩固。

4年后随访,患者虽年逾花甲而仍身康体健。

解析:《伤寒论·厥阴病》:“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为治疗血痢之方剂,亦具有清利下焦湿热的作用。

本案为湿热浸淫,肌肉筋脉痿痹之证,殃及脾胃,则气血化生不足,治宜清化湿热为先,方用白头翁汤。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黄连、黄柏清热燥湿,秦皮味苦寒而性涩,具有收敛的作用,全方合用清热兼以收敛。

加苍术、薏苡仁、牛膝成“四妙”之用,共奏清热燥湿之效。

木瓜和胃化湿,性偏走下,疏经活络。

诸药合用,清热除湿解毒通络。

后加茯苓、山药,以健脾祛湿,助运纳食,药随证遣,标本兼治,故收效甚捷。

《经方验案评析》论:本案和上面抽搐与脏燥的那个医案病,应是相同的病理,尤其是抽搐。

门九章基于“功能五态”学说应用四逆汤治疗阳虚型慢性腹泻的临证思路探析

门九章基于“功能五态”学说应用四逆汤治疗阳虚型慢性腹泻的临证思路探析

名医传承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M a y.2024,V o l .32N o .9作者:赵水旺,E -m a i l :z h a o s h u i w a n g1@126.c o m 门九章基于 功能五态 学说应用四逆汤治疗阳虚型慢性腹泻的临证思路探析赵水旺(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四川达州635000)ʌ摘要ɔ 四逆汤首载于‘伤寒论“,主治少阴虚寒证㊂门九章教授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临床实际,在临证中提出 功能五态 学说,治疗多种疑难杂病疗效显著㊂该文主要探讨应用四逆汤治疗此类疾病的辨证方法与用方技巧,并选取门九章教授治疗阳虚型慢性腹泻的3个典型病例加以佐证㊂ʌ关键词ɔ 四逆汤;‘伤寒论“;慢性腹泻;门氏杂病流派;门九章中图分类号:R 256.34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915 四逆汤首载于‘伤寒论“,由附子㊁干姜㊁炙甘草3味药物组成,主治少阴虚寒证㊂本方以 四逆 为名,组方严谨,配伍精妙,临床应用广泛,针对内里阴寒之证,常能起沉疴,疗痼疾㊂门九章教授为国家首批中医学术流派 山西门氏杂病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名中医,平素善用经方,并在临证中结合实际提出 功能五态 学说,针对多种疑难杂病的治疗效果显著㊂本文基于 功能五态 学说,探析门九章教授应用四逆汤治疗阳虚型慢性腹泻的临证思路,并附验案3则,以飨同道㊂1 四逆汤方解‘素问㊃生气通天论“言: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㊂ 揭示阳气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即阳气为人一身之根本㊂阳气具有温煦㊁固卫㊁滋养等作用,若六淫侵犯,则阳气首当其冲,其中以寒邪伤阳㊁困遏阳气最甚㊂若阴寒直中少阴,此时阳气被遏,阴阳之气不能顺接,多见手足逆冷之证㊂此时法当回阳救逆,故仲景取 扶阳第一要药 附子,配以温中之干姜㊁中和之炙甘草合为汤剂㊂因本方专为阴寒阳遏之局而设,患者多以手足厥冷不温之四逆证为典型症状,故名为 四逆汤 ㊂并治太阴病时,‘伤寒论“言: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㊂ 此处 四逆辈 应为四逆汤㊁理中汤及附子汤等,可见只要病机为阴寒直中,无论少阴㊁太阴,均可选取四逆汤温阳,从而避免因寒邪进一步损伤脾肾之阳而导致寒厥之证㊂四逆汤为扶阳之基础方,白通汤㊁理中汤等也可视为本方之衍生方,故本方称为 补火种之第一方㊂四逆汤配伍精妙,药少力专,正如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所言: 附子力能补先天欲绝之火种 干姜之辛温而散,以为前驱㊂荡尽阴邪,迎阳归舍,故曰回阳㊂阳气即回,若无土覆之,光焰易熄,虽生不永,故又以甘草之甘,以缓其正气,缓者即伏之之意也㊂ 郑钦安认为四逆汤不仅专为少阴立法,阳虚阴寒者皆可使用,在阳虚证早期服用四逆汤还可以发挥既病防变的作用㊂门九章教授在临床治疗时,针对手足厥冷伴见其他阳虚症状如腹泻者,常使用四逆汤进行调护,并根据患者阳虚症状之轻重适当调整附子㊁干姜㊁炙甘草的剂量,使扶阳不至过用㊂2功能五态 学说在慢性腹泻治疗中的应用 功能五态 学说是门九章教授在继承门纯德先生学术思想基础上提出的创新学说,从功能状态角度对中医 证 的内涵进行解读,旨在加深对证的理解[1]㊂门九章教授认为 证 是人体在患病情况下的功能状态(简称 功能态 ),对于这种功能态的判别和调整是中医诊治的核心内容㊂ 功能五态 学说将功能态概括为功能不足㊁功能衰微㊁功能阻滞㊁功能不调及功能失常5种,功能不足态即人体脏腑阴阳气血不足的状态;功能衰微态即在病邪影响下,人体脏腑功能极度衰弱的状态,包括阳气及阴精亏耗;功能阻滞态即在气血及痰瘀等病理产物的阻滞下,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无法实现名医传承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M a y.2024,V o l.32N o.9的状态,此功能状态下正气常不虚,邪正交争而见阻滞之症;功能不调态即脏腑功能失调㊁生理功能紊乱的状态;功能失常态即脏腑组织变异,发生变态反应及其他恶性病变的状态[2]㊂慢性腹泻患者往往表现为功能不足态及功能衰微态㊂疾病前期,患者在内外因作用下出现脾肾之阳不足的状态,此时脾之运化㊁肾之气化功能均不足,故有腹泻表现㊂疾病后期,患者脏腑功能衰微,一身阳气受损严重,此时阳气优先抗邪及保护心阳,故脾肾之阳较虚,可见腹泻㊂‘伤寒论“记载: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㊂ 门九章教授认为仲景所谓的 逆 ,不仅指四肢厥逆㊁微循环障碍,还有阳气欲脱㊁胃气将绝的表现㊂门九章教授应用四逆汤治疗慢性腹泻时,以患者脏腑阳气不足或衰微为依据,对应功能不足态与功能衰微态,治疗原则为固护人体正气,振奋人体功能㊂四逆汤中附子兴阳逐寒㊁通行表里,干姜温中祛寒,助附子生发阳气,炙甘草益气温中,缓附子㊁干姜辛烈之性,兼固护胃气,诸药共奏兴阳温运之功㊂3验案举隅3.1病案1患者,男,50岁,2016年12月24日初诊㊂主诉:纳差㊁乏力2个月余,近2个月体质量减轻㊂现病史:患者2年前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并住院接受治疗,出院后间断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㊁水飞蓟等药物治疗,现因 纳差乏力2个月 至门诊就诊㊂既往史:否认㊂过敏史:否认㊂刻下症:面色晦暗,食后腹胀,未见呕恶,下肢水肿㊂舌淡体大,苔滑,脉沉弦细㊂查体:腹平坦,腹式呼吸正常,右上腹压痛阳性,肝区叩痛阳性㊂辅助检查:超声可见肝区回声增粗㊁分布不匀,血管纹理紊乱㊂肝功能检查:白蛋白40g/L,球蛋白31g/L㊂西医诊断: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㊂中医诊断:积聚,脾虚气滞证㊂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合理中汤加减㊂方药组成:木香6g,砂仁6g(后下),党参片9g(注:门九章教授应用经方时,除大病急症外,多易人参为党参,下同),麸炒白术9g,茯苓12g,姜半夏6g,陈皮6g,炙甘草6g,干姜6g㊂14剂,水煎,每日早饭前半小时服用,2日1剂㊂2017年1月13日二诊:患者饮食较前改善,腹胀减轻,下肢水肿减轻,但听闻朋友去世,心情低落,随后出现腹痛㊁呕吐㊁怕冷喜饮等症,大便呈水样,检查示白细胞下降,脉弦细㊂处方:①四逆汤[制附片6g(先煎),干姜4g,炙甘草4g]㊂4剂,水煎,晚饭前半小时服用㊂②香砂六君子汤合胃苓汤[木香6g,砂仁6g (后下),党参片9g,麸炒白术9g,茯苓12g,姜半夏6g,陈皮6g,炙甘草6g,猪苓6g,茯苓9g,泽泻5g,桂枝6g,苍术6g,厚朴6g]㊂4剂,水煎,早饭前半小时服用㊂两方轮流服用(第1㊁2日服①号方,第3㊁4日服②号方,以此类推)㊂2017年1月21日三诊:患者腹泻已止,腹胀消失,怕冷症状减轻,但仍自觉口干喜饮,纳差,胸憋闷,脉弦细㊂处方:①四逆汤[制附片6g(先煎),干姜4g,炙甘草4g]㊂7剂,水煎,晚饭前半小时服用㊂②胃苓汤[猪苓6g,茯苓9g,泽泻5g,麸炒白术9g,桂枝6g,苍术6g,厚朴6g,炙甘草6g]㊂7剂,水煎,早饭前半小时服用㊂③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木香6g,砂仁6g(后下),党参片9g,麸炒白术9g,茯苓12g,姜半夏6g,陈皮6g,炙甘草6g,紫苏子6g,款冬花6g,紫菀6g]㊂7剂,水煎,早饭前半小时服用㊂3方轮流服用(第1日服用①号方,第2日服用②号方,第3日服用③号方,以此类推)㊂2017年3月15日四诊:患者胸憋闷㊁口干消失,怕冷㊁腿水肿症状改善,仍纳差,大便较软但成形,脉沉弦细㊂处方:香砂六君子汤㊂方药组成:木香6g,砂仁6g(后下),党参片9g,麸炒白术9g,茯苓12g,姜半夏6g,陈皮6g,炙甘草6g,枳实6g,车前子6g(包煎)㊂14剂,水煎,早饭前半小时服用,2日1剂㊂为防腹泻,处以四逆汤[制附片6g(先煎),干姜4g,炙甘草4g]3剂备用,嘱患者自觉腹部不适时自行服用㊂1周后,患者电话告知腹泻症状在停服四逆汤3d后又出现,故嘱患者继续服用四逆汤㊂2017年4月13日五诊:患者怕冷症状减轻,大便逐渐成形,平日饮水较多㊂处方:①四逆汤[制附片6g (先煎),干姜4g,炙甘草4g]㊂14剂,水煎,晚饭前半小时服用㊂②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木香6g,砂仁6g (后下),党参片9g,麸炒白术9g,茯苓12g,姜半夏6g,陈皮6g,炙甘草6g]㊂14剂,水煎,早饭前半小时服用㊂两方轮流服用(第1㊁2日服①号方,第3㊁4日服②号方,以此类推)㊂2017年5月17日六诊:患者大便已恢复正常,但食后仍见轻微腹胀㊂处方:①四逆汤[制附片6g(先煎),干姜4g,炙甘草4g]㊂7剂,水煎,晚饭前半小时名医传承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M a y.2024,V o l .32N o .9服用㊂②香砂六君子汤[木香6g ,砂仁6g (后下),党参片9g ,麸炒白术9g ,茯苓12g ,姜半夏6g ,陈皮6g,炙甘草6g ,紫苏子6g ,款冬花6g ]㊂7剂,水煎,早饭前半小时服用㊂③胃苓汤[猪苓6g ,茯苓9g ,泽泻5g ,麸炒白术9g ,桂枝6g ,苍术6g ,厚朴6g ,炙甘草6g ]㊂7剂,水煎,早饭前半小时服用㊂3方轮流服用(第1日服用①号方,第2日服用②号方,第3日服用③号方,以此类推)㊂后期随访时,患者大便恢复正常,腹胀减轻,自觉精神状态较前好转㊂按语:本案患者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性属虚实夹杂,病机为湿浊(热)内蕴㊁气血壅滞㊂本病临床早㊁中期多见肝郁脾虚㊁脾虚湿盛㊁湿热内蕴㊁气滞血瘀证,后期常损及阴阳,故见肝肾阴虚㊁脾肾阳虚证㊂顽固性腹泻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能是早期肝癌的征兆[3]㊂本案患者处于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此时邪浊瘀滞,正气渐耗,久及脾肾㊂肝㊁脾㊁肾三脏同病,肝失条达,脾失健运,肾失蒸腾,则见消瘦㊁腹胀㊁腹泻之症,因治疗较为及时,故未见酒鼓㊁痞硬之症㊂本案患者脾肾已伤,故腹泻症状明显,且有肢冷㊁脉沉等四逆证㊂根据 功能五态 学说,患者已处于严重功能不足态,甚至肝功能已处于局部衰微态,伴见功能阻滞态,治疗应固护患者正气,振奋机体功能㊂门九章教授在应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肝病本证的基础上,选取四逆汤温脾肾之阳,通过恢复全身阳气以改善患者整体功能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㊂患者服药后腹泻㊁呕吐之症数日而愈,但为巩固温阳之功,又取原方继服㊂患者大便渐成形时,停服四逆汤后又出现腹泻症状,故继服四逆汤㊂本案提示,针对大病㊁重病后期,患者阳气损伤较为严重,甚至出现功能衰微态时,治疗须徐徐图之,并时刻关注患者的整体功能状态㊂此外,门九章教授在本案中还运用联合方组,即开具2张或以上处方,让患者交替轮服㊂这也是门氏杂病流派的临证特色法则之一,对于慢性疑难杂病的治疗效果颇佳㊂3.2 病案2 患者,男,58岁,2016年12月8日初诊㊂主诉:便溏10余年,加重1周㊂现病史:患者便溏10余年,每日5次,便质稀薄,排便不规律,近1周加重,伴胃脘部不适,遂至门诊就诊㊂既往史:否认㊂过敏史:否认㊂刻下症:面色少华,胃脘部不适,食后腹胀,偶见小腹胀,喜温喜按,饭后无腹胀㊂自诉平素纳差,饮水少,饮酒不多,怕冷,下肢冷明显,睡眠一般㊂舌淡,苔白厚,脉沉细㊂查体:腹平坦,腹式呼吸正常,余无明显异常㊂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㊂西医诊断:慢性腹泻㊂中医诊断:泄泻,脾肾阳虚证㊂处方:四逆汤㊂方药组成:制附片9g (先煎),干姜6g ,炙甘草6g㊂14剂,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次㊂2016年12月22日二诊:患者胃脘胀㊁怕冷症状明显减轻,食欲较前好转,睡眠未见改善,便质成形且较软,每日3次㊂效不更方,仍处以四逆汤口服,14剂,煎服法同前㊂2017年1月5日三诊:患者大便已成形,每日2次,较有规律(早晚各1次),四肢怕冷症状明显改善,纳可,腹胀少见,舌淡,苔略腻㊂予以理中汤治疗,方药组成:党参片9g ,麸炒白术9g ,干姜6g ,炙甘草6g ㊂10剂,每日1剂,煎服法同前㊂1周后,电话随访,患者腹泻症状消失㊂按语:本病患者为中老年男性,脏腑功能不足,加之平素纳差㊁便溏㊁怕冷等,故辨为脾肾阳虚证㊂脾阳受损可致相关脏腑运化失常,不能正常受纳水谷和输布精微物质,阳虚阴陷,水谷糟粕混杂而下致病㊂‘景岳全书“言: 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所主㊂ 慢性腹泻日久,除脾阳不振外亦可见肾阳亏虚表现㊂正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所言: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㊂ 太阴为阴中之至阴,脾肾之阳受损则不能温煦脾土,令人洞泄不止㊂基于 功能五态 学说,本案患者为功能不足态与功能衰微态,故法当兴阳,选取四逆汤以兴温脾肾阳气,振奋人体功能㊂患者服药后腹泻症状基本改善,阳气兴建有功,故选用理中汤以固护胃气㊂在 功能五态 学说中,兴阳温运㊁固护胃气为重要治法之一,可使脏腑功能正常运转,阴阳交转自如,阴气得阳气之温而不至寒凉,阳气得阴气之养而不至日耗,故疗效较好㊂3.3 病案3 患者,女,32岁,2017年1月19日初诊㊂主诉:胃脘胀痛不适1周㊂现病史:患者平素消化不良,近1周胃脘部胀痛不适,食后加重,下午两点后较明显,且伴有隐痛㊂患者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胃炎,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㊁替普瑞酮等药物治疗,但疗效不佳,且月经延后,量少,痛经,平素四肢冷,冷过肘膝,便溏,每日2~3次,遂至门诊就诊㊂既往史:否认㊂过敏史:否认㊂刻下症:面色萎黄,体形瘦弱,口干,口不苦,手指甲床发青,舌淡体大,(下转第87页)中西医结合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M a y.2024,V o l .32N o .9[5]王福玲.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涉及人类受试者的医学研究的伦理原则[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3):544-546.[6]‘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㊁小儿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2010年,重庆)[J ].中华儿科杂志,2011,9(2):116-117.[7]汪受传,李辉,徐玲.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㊃小儿鼻鼽[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4):1352-1355.[8]阮岩.中医耳鼻喉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33.[9]张亮.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6):24-26.[10]叶一骏.鼻三针结合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肺经伏热证37例临床观察[J ].中医儿科杂志,2021,17(5):83-86.[11]张驰,谌东曙,常小荣.推拿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5):126-129.[12]徐晓伟,李守栋.宣肺健脾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7):576-579.[13]装蕾,戴晓高.鼻通穴妙用[J ].河南中医,2014,34(6):11173-1175.[14]沈平,陈瑜,唐艳英,等.家庭干预对变应性鼻炎患儿免疫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6):74-75.[15]孙庆,贲飞,刘志浩,等.南通市变应性鼻炎及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2014,25(2):81-82.[16]乔建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63):按揉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推拿技术[J ].中国乡村医药,2012,19(5):91-92.(收稿日期:2023-01-08)[编辑:周荣荣](上接第55页)苔滑,脉沉弦细㊂查体:腹平坦,腹式呼吸正常,腹部无压痛㊂辅助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㊂西医诊断:慢性胃炎㊂中医诊断:痞满,脾胃虚弱证㊂处方:四逆汤㊂方药组成:制附片6g (先煎),干姜4g ,炙甘草4g ㊂14剂,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次㊂2017年2月2日二诊:患者自诉服药期间四肢温暖舒适,小腹暖适,其间月经来潮,自觉痛经较前减轻,胃胀仍见,但较之前减轻㊂处方:①四逆汤[制附片6g (先煎),干姜4g ,炙甘草4g ]㊂14剂,水煎,晚饭前半小时服用㊂②香砂六君子汤[木香6g ,砂仁6g (后下),姜半夏6g ,陈皮6g ,党参片9g ,麸炒白术9g ,茯苓12g ,炙甘草6g ]㊂14剂,水煎,早饭前半小时服用㊂两方轮流服用(第1㊁2日服①号方,第3㊁4日服②号方,以此类推)㊂2017年3月2日三诊:患者自诉胃胀基本消失,偶尔食凉后略有腹胀,四肢及小腹怕冷减轻,月经来潮时疼痛减轻㊂处方:理中汤㊂方药组成:党参片9g ,麸炒白术9g ,干姜6g ,炙甘草6g ㊂10剂,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次㊂调理2周后,患者诸症消失㊂按语:本病属于中医 痞满 腹泻 等病证范畴,因患者以胃部胀满不适为主症,故治疗以化痞行气㊁温阳为主㊂门九章教授考虑本案患者脾胃功能较差,并见阳气耗损之象,若治疗以行气消痞为主,可能有药倍功半之虑㊂基于 功能五态 学说,患者的状态对应功能不足态,兼有功能阻滞态,其中功能不足态为主要功能态,功能阻滞态为次要功能态,治宜扶正气,通运阻滞,振发机体功能,故先以四逆汤温周身阳气,再以香砂六君子汤行气消痞㊂此时阳气得以复兴,整体功能较前改善,患者痞满之症只需轻剂即可改善㊂香砂六君子汤中,姜半夏㊁陈皮㊁党参㊁麸炒白术㊁茯苓㊁炙甘草益气健脾,配以木香健脾行气,砂仁行滞消痞,在阳气未伤之时,消痞除胀之功甚矣㊂4 小结临床上,慢性腹泻多见于中老年人或术后㊁放化疗患者㊂此类人群多见中焦阳气虚弱,命门火衰,脏腑功能不足,表现为水谷不化㊁清浊不分㊁精微不行等症㊂针对此类患者,治疗除温养阳气外,还要固护患者脾胃之本㊂门九章教授基于 功能五态 学说应用四逆汤治疗阳虚型慢性腹泻取得显著疗效,指出无论是轻症还是重症患者,只要症见怕冷㊁四肢冷㊁脉沉细,辨证为脾肾阳虚,即可使用四逆汤温脾肾之阳,或以四逆汤为先遣方,温阳后再针对其他症状遣方用药,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㊂参考文献[1]李孝波,张东明.门氏中医经方传承实录[M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10.[2]门九章.门氏中医临证实录[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78-79.[3]卢继福.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16,31(23):3488-3489.(收稿日期:2022-12-04)[编辑:白晓晖]。

杂病验案3则

杂病验案3则

杂病验案3则
杨晨东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12(032)004
【总页数】2页(P415-416)
【作者】杨晨东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
【相关文献】
1.魏子孝应用露蜂房治疗内科杂病验案 [J], 黄珂;李庆娜;田艳红
2.庞宇舟教授活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验案撷萃 [J], 蓝绍航;陈秋霞;韦露秋;尚昱志;邢沙沙
3.刘沈林从脾胃论治杂病验案举隅 [J], 郦心瑶;谷雨
4.乐德行教授杂病证治验案举隅 [J], 克地日也·艾木都拉;翟鹏博;乐永红
5.李惠林运用黄连阿胶汤化裁治疗杂病验案3则 [J], 方泽彬;赵恒侠;熊倪;钟淑贞;李惠林(指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失眠辨治举隅

失眠辨治举隅

失眠辨治举隅
王禄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4(020)008
【总页数】2页(P1160,1164)
【作者】王禄
【作者单位】河南省中医院肛肠科,郑州 4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38.63
【相关文献】
1.赵和平从肝辨治失眠验案举隅 [J], 孙君阳;王媛媛;姚洋;汪宇
2.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治验(七)——辨治失眠、胃痛验案 [J], 李今庸
3.刘喜明运用经方辨治失眠验案举隅 [J], 刘娟;朱晓云
4.阳虚失眠辨治举隅 [J], 郑璇
5.周德生教授辨治失眠症应用药组配伍经验举隅 [J], 陈思肴;周德生;康蕾;彭岚玉;刘峻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氏眼科辨治五法临证举隅

李氏眼科辨治五法临证举隅

李氏眼科辨治五法临证举隅
李坤吉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1997(013)006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李坤吉
【作者单位】重庆市巴南区卫生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6.7
【相关文献】
1.沈绍功"家传种嗣五法"辨治不孕的临证经验 [J], 贾海骅;张宇鹏;张治国;韩学杰;李志更
2.李培旭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临证经验与验案举隅 [J], 华琼;任永朋;刘彦妍
3.顾宁教授"双心疾病"辨治思路与临证验案举隅 [J], 周颖;陈志亮;顾宁
4.辨治高血压五法临床举隅 [J], 张振雷;张燕;魏宏峰;张良骥
5.王寅教授应用“调畅气机法”辨治杂病临证举隅 [J], 罗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学举要》全文-古籍

《医学举要》全文-古籍

医学举要《医学举要》清•徐镛寒证医案发热恶寒,头疼身痛之暴证,人易辨之。

惟久郁肺经而成喘嗽,有似阴虚劳嗽者,不可不辨。

郡城西门外奚藕庄客幕于外,上年道途受热,曾患喘嗽,服自便而愈,今复患喘嗽,投自便而加剧,医亦概用清肺补肺,终不见效。

自疑为阴虚重证,彷徨无措,遂延予诊。

余为脉象见紧,似数非数,前患暑热,故自便可愈。

今患寒邪,故反增剧,用小青龙汤而愈。

郡庙道士徐兆奎久患三疟,坚不服药,二年方愈。

愈后冬月又病伤寒,壮热头痛,医疑冬温,误投辛凉之剂,即昏嘿不省人事。

医者以其昏嘿不省,以为热邪内陷,束身告辞。

其师杨承宗求治于予,予诊其脉,虚软无神,似数非数,亦为惊徨,但知其疟后中气素亏,复伤于寒,非冬温也。

即投温中之剂,一剂稍苏,二剂方醒,三剂乃安。

粥饮日渐增加,但膈中似有冷块,即于温中剂内加附子三分,始得平复,调理一月而安。

发斑医案发斑初用辛凉,继用咸寒,人人知之。

而阴斑之证,最不可误。

南汇承役许龙之子,身热发斑,有似火证,医用犀角等化斑套剂,病势转危,不省人事,口中歌唱不休,有时谵语。

余诊其脉,浮越无伦,按之不实,舌绛而润,并不燥渴,疑是阴证。

细询病因,其妻言未病时,大叫脚冷,其为阴证无疑。

遂用姜附等药冷服一剂,夜即安睡。

但元阳丧败之余,神疲倦怠者半月,服归脾汤二十余剂而愈。

火证医案火证清之,此其常也。

而有不得不急下者,最当坚决。

得胜渡范某,初病即昏沉,医用辛散,汗后不解,即惊徨推委。

余曰:汗之不解,治须下之。

前医曰:下之利不止奈何?余曰:右关沉实,攻下无虞。

用大承气合凉膈而愈。

南汇本城杨熙宗令郎,病疟寒热俱轻,饮食如故,守不服药之戒。

一日自神庙烧香而归,忽发狂言,似有神灵所作。

邀余诊视。

脉象沉郁,魄汗淋漓,未能审其果为热厥,不敢骤用寒凉,姑用胆星、竹沥与服,服下人事顿清。

询其近日所服何物,曰姜枣汤日服两次。

视其舌色,面白底绛,唇若涂朱,知为热邪无疑,时已三更,余见其病势稍持,约其明日转方。

天明复来邀诊,据述醒时未及三刻,旋又发厥,遂用犀角地黄汤合大承气,许其大便一行即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慢性心力 衰竭
润胖 大 , 边有 明显齿 痕 , 苔薄微 黄偏腻 , 寸关 脉 略数 , 重 按 无力 , 尺 脉沉。 辨证属脾 肾阳虚兼郁热之证 。 治 以温补
脾 肾, 佐 以固涩 , 兼 清郁 热 。 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炒 党参 、 附子 、 干姜 、
炒 山药 、 葛根 、 赤 石脂 、 石 榴皮 、 黄芩 、 炒 白术 各 1 0 g , 茯 苓、 生山楂各 1 5 g , 黄芪 3 0 g , 黄连 6 g , 甘草5 g 。 7 剂。 每日 1 剂, 水 煎服 。 复诊 : 药后大便 每 日l ~2 次, 口渴 、 口苦仍
子泻肺平喘 , 猪苓 、 茯苓 、 车前 子通 阳利水 , 佐 以丹参 、 益 母 草活血利水 消瘀 , 麦冬 、 五味子养 阴生津 , 以防利水过 甚 伤 阴之 弊 , 诸 药并 用 , 契合 本 病病 机 , 使 阳复 水 消瘀
l O g 。 7 剂。 药后 嗅觉基本 正常 , 过 敏性鼻 炎症状 缓解 , 随 访至今未 复发 。 按: 李 师认为 本病 多为 阳虚兼外 感 , 故常 以麻黄 附 子细 辛汤加 乌梢 蛇方为 基础 , 温 阳兼 散风 寒 , 往 往 收到
李 飞泽主任 中医师是 舟 山市名 中医 , 从事 中医药临
浙 江 中 医杂 志 2 0 i 7 年 4月 第 5 2 卷第 4 期
李 飞泽 治疗 杂病 验 案举 隅
李 浩 洋 李 飞 泽 。 ( 指导) 1 浙江 中医药 大学 第三 临床 医学 院 浙江 杭州 3 1 0 0 5 3 2 浙江省 舟 山市 中医院 浙 江 舟 山 3 1 6 0 0 0
疗, 疗 效不 理想 。 现 每 于饭后 即感 腹 痛 , 腹泻 每 日4~5 次, 稍进冷 食即加重 , 心情 急躁易怒 , 略有 口苦 , 乏力 , 舌
佳效 。 本例 患者在 此方 基础上加 乌梅 、 防风、 蝉蜕 、 僵 蚕
固表兼祛风 , 另患者肺气 亏虚 , 故用党参 、 白术 、 茯苓 、 桔 梗、 甘 草 以培 土生金 。 服 药后 出现鼻 腔分 泌物增 多 的现 象, 李师解释 为机体 内部寒气外 出之征象 。
按: 本例 患者长期 慢性 腹泻导 致机体 脾 肾 阳虚 , 脾
失 健运之能 , 情 志不畅 , 郁而化热 。 首诊治 以附子 理 中汤 合 葛根芩 连 汤温 肾健 脾 , 助 阳止 泻 , 兼 清气分 郁热 为基
础, 配伍 赤石脂 、 石榴 皮 固肠 止泻 , 炒 山药 、 生 山楂健脾
左室 射血分 数 4 9 % 。 辨证 为胸 阳不振 , 气 阴两 亏 , 水瘀 互 结, 治疗 当 以通 阳利水 , 益气 散瘀 。 处方 : 黄芪 、 益母 草 、
床、 科研、 教 学工作 3 0 余载, 临床 经验丰 富 , 对疑难 杂症 常有 独到见 解 。 笔 者跟师侍 诊 , 受 益匪浅 , 兹撷 取验案 3
则, 以飨 同道 。
1 慢性 结肠炎
王某 , 男, 6 3 岁。 2 0 1 5 年1 2 月2 3日来 诊 。 患 者 自诉
慢性腹 泻 1 0 余年 , 诊 断为慢性 结肠炎 , 后经过 中西 医治
车前 子各 3 0 g , 炒党参 、 丹参 、 猪苓 、 茯苓 各 1 5 g , 麦冬 、 附
子、 仙 灵脾 、 葶苈子 各 1 0 g , 五味 子 5 g 。 7 剂。 每 日1 剂, 水
煎服 。 药 后尿 量增加 , 复查N T — p r o B N P 1 5 0 p g / m l , 左室 射
尚可 。 l 天前 因受凉后 出现心慌 、 胸 闷加重人 院治疗 。 现 症见胸 闷心悸 , 伴有 双下肢 中度水 肿 , 口唇发绀 , 畏 寒怕 冷, 小便 短少 , 舌淡 白 , 边有瘀 斑 , 苔白, 脉沉数 , 重 按无
力。 实验 室 检查 : N 端 前 脑钠 肽 ( N T — p r o B N P ) 2 8 6 p g / m l ,
关键 词 李 飞泽 慢 性结肠 炎 过敏 性鼻 炎 慢性 心力衰竭 医案 剂, 水 煎服 。 药后患者 诉服用 上药 2 剂后 , 鼻腔流 出大量 清水 样分泌物 , 持续 3 天后 慢慢减 少 , 鼻塞 大为减轻 , 嗅 觉渐 渐恢 复 。 因其有 高血脂 病史 , 要求 同时用 中药 调理 血脂 , 在 此 方 基 础上 加 生 山楂 、 薏苡仁各 3 0 g , 绞 股 蓝
江某 , 男, 3 5 岁。 2 0 1 5 年1 2 月 5日就诊 。 患者有过 敏
按: 李 师认为心衰病 以心 阳气虚 , 血瘀 水停 , 且久 病
多有 伤阴为 病机及 特点 , 治疗 上应 以通 阳利水 , 益气 散
性 鼻炎 8 年余 , 西 医检查 证实 对多 种物 质过 敏 , 经治疗 效不佳 。 患者经常感 冒 , 体质较差 。 现症见 喷嚏 , 流 眼泪 ,
血分数 5 9 % 。 症状 缓解后 出院 。 继续服 上方 1 5 剂, 可做 一 些家务 劳动 。
助运 。 二诊时病久血 分热象 已现 , 故加 白头翁 、 马齿苋 清 热 解毒兼 凉血 , 配佛 手 、 枳壳 理气 消胀 。 诸 药并 用 , 阳复
热消, 痼疾而瘳 。
2 过敏性鼻炎
有, 时有 腹胀 感 , 饮食 欠 佳 。 上方 加 白头 翁 、 马齿 苋 、 佛 手、 枳壳各 1 0 g 。 继服 1 0 剂后症 状基本 消失 。 后 以香 砂六
君 子汤善后 。
张某 , 女, 6 5 岁。 2 0 1 6 年4 月 2日就诊 。 患 慢性 心力
衰竭 5 年余 , 反复 出现 双下肢水肿 , 西药 维持治疗 , 控制
瘀为主。 自拟 方益 气振 心汤方 中 以附子振奋 心 阳 , 黄芪
鼻塞、 鼻痒 、 流清 水样鼻 涕 , 嗅觉丧失 , 舌淡 红 、 苔薄白,
脉 沉细 。 辨 证属 肺 肾 阳虚 , 卫外 不 固型 。 处方 : 麻黄 、 附
善补胸 中大 气 , 仙灵 脾 温 阳而 不燥共 为君药 , 臣以葶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