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症”是种心理病
走入恐艾的恶性循环后如何脱离恐艾心理
Part Three
识别恐艾的恶性循环
恐艾心理与强迫行为
恐艾心理: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担忧 强迫行为:为了缓解焦虑而采取的重复行为或仪式 恶性循环:强迫行为导致短暂的安慰,但会加重恐艾心理 识别与打破:意识到强迫行为背后的焦虑,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师的帮助,获得专 业的指导和支持
参加相关社交活动 ,扩大社交圈子, 结交志同道合的朋 友
参加恐艾相关的互助小组
参加恐艾相关的互助 小组,可以与其他恐 艾者交流心得,互相 支持和鼓励。
互助小组通常会有专业 的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 师提供指导和帮助,可 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恐 艾心理。
参加互助小组可以让 你意识到自己并不孤 单,有许多人和你有 相似的经历和感受。
帮助。
心理健康网站: 访问专业的心理 健康网站,如简 单心理、壹心理 等,获取关于恐 艾心理的专业知 识和心理辅导。
在线课程和讲座: 参加关于恐艾心 理的在线课程和 讲座,了解相关 知识,增强自我 认知和应对能力。
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和建议
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寻求医疗机构或艾滋病防治机构的帮助和建议,了解更多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和信息 参加相关的心理辅导课程或工作坊,学习如何应对恐艾心理 加入相关的互助小组或社团,与有相同经历的人分享经验和感受,相互支持和鼓励
适用人群:适 用于恐艾患者 等有强迫行为
的人群
学会放松和应对焦虑
渐进性肌肉放松:缓解紧张 和不适感
深呼吸和冥想:放松身心, 缓解焦虑
应对焦虑的想法和行为:改变 思维方式,采取积极的应对策
恐艾症的形成原因
恐艾症的形成原因恐艾症全称艾滋病恐惧症(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恐惧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
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
姚老师在恐艾援助站接待恐艾来访者的过程中,他们患上恐艾症的原因各异,有上厕所液体溅到身体上引起恐艾的,有去洗浴中心推油后引起恐艾了,有的和网友发生关系后引起恐艾,有去找小姐后引起的恐艾,更有甚者看到艾滋病宣传就恐上了总之千奇百怪。
但是现实中存在着这样的人,喜欢嫖娼并且长期嫖娼的老嫖客,他们经常找小姐,常年累月下来,他们活得好好的,没有受到多少影响,没有焦虑、没有怀疑,没有去疾控中心一遍一遍的检查,没有到网上一遍一遍的去查资料,咨询专家。
如果问他们,他们并不害怕,他们会说我没那么幸运,这样的人大有人在。
还存在这样的人,疾控中心从事HIV抽血化验工作,他们不怕来化验的可能是HIV携带者,血液溅到他们身上,溅到他们伤口、嘴里;但是他们没有惶惶不可终日,整天分析自己会不会本感染,一遍一遍的去给自己测试。
更有甚者那些经常高危的人,比如小姐从业者,同性行为发生者者,并没有像我们恐艾患者,天天很恐惧,每天以艾滋病为中心,丧失了原来的生活,工作没心思做,什么都荒废了,他们危险的多,却没受到这么多影响。
为什么同样条件下别人不会,我们却成为恐艾症患者?总结下来有以下三个分类,和这三种不同原因第一种:缺乏艾滋病知识,或者受到网上错误信息影响,恐惧艾滋病。
这类患者,预后很好,只要让他们接受正确的艾滋病传染知识,去医院或疾控中心6周检查阴以后就可以脱恐。
第二种:因为看到艾滋病的恐惧,自己突然要面对这样的恐惧,内心的安全感受到重大冲击,内心不能很快的接纳适应,造成恶性循环,形成长期的摆脱不了恐惧,即使6周阴,8周阴甚者3个月阴还会恐惧。
这类患者不能仅仅靠告诉他正确的艾滋病知识会去检查阴单了能摆脱的,需要接受心理咨询师的指导,才能快速彻底的摆脱困扰。
恐艾心理咨询
恐艾心理咨询
在当今社会,恐艾症(恋恩恐艾综合症)的患病率越来越高,而恐艾心理咨询
正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恐艾症是一种与人际关系、爱情、性方面相关的心理障碍,患者在这些方面常常体验到强烈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恐艾症的表现
恐艾症的表现多种多样,可能包括对恋爱关系的恐惧、对性接触的恐惧、对亲
密关系的恐惧等。
患者可能因为害怕拒绝、受伤害、失去自由等原因而避开人际关系或逃避恋爱,同时也可能对性接触产生强烈的厌恶感。
这些表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交生活和情感健康。
恐艾心理咨询的重要性
恐艾心理咨询对于患有恐艾症的个体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找到根源并逐步克服恐艾症带来的困扰。
心理咨询师会倾听患者的内心话语,引导他们探讨自己的恐惧和焦虑,并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解决问题、培养积极心态,从而摆脱恐艾症的困扰。
恐艾心理咨询的方法
恐艾心理咨询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教育、情绪管理等多种形式。
认
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错误认知和消极思维,通过改变思维习惯来减轻恐艾症的症状。
心理教育则通过向患者传授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治疗的信心。
同时,情绪管理帮助患者学会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让他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反应。
结语
总之,恐艾心理咨询对于恐艾症患者来说是一种重要而必要的帮助。
专业的心
理咨询师将通过各种方法和技巧,帮助患者深入了解自己,逐步克服恐艾症的困扰,重获自信和幸福。
希望更多患有恐艾症的人能够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走出困境,迈向阳光的未来。
恐艾最权威的脱恐方法
恐艾最权威的脱恐方法恐艾症(恐爱症,HIV恐惧症)是一种精神疾病,患者对患艾滋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过度,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脱恐艾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要注意的是,以下方法仅供参考。
如果您或他人患有恐艾症,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心理咨询师进行个性化治疗。
1.认识艾滋病的真实情况恐艾症源于对艾滋病的误解和信息不足,可以通过深入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和治疗进展,以及现代医学对艾滋病的控制和管理措施,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
通过正确认识,可以减少对艾滋病的不必要担忧和恐惧。
2.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恐艾症往往伴随着焦虑和恐惧的情绪,建议患者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能够帮助患者理解并处理恐艾症背后的主观因素和心理问题,如恐惧和焦虑的根源,以及潜意识中的不安全感。
通过深入探讨和专业指导,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3.接受认知行为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治疗焦虑症的一种常用疗法。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和心理医生一起探讨患者对感染艾滋病的焦虑和恐惧的认知,并学习如何对这些认知进行重新评估和调整。
同时,通过逐步暴露来揭示患者的恐惧情绪,在安全和受控的环境中逐渐接触和面对与艾滋病相关的特定情境。
这些练习有助于患者逐渐减少对感染艾滋病的恐惧和不安情绪。
4.建立支持体系与恐艾症抗争的过程可能是艰难和挑战的,所以建议与家人和朋友之间建立一个稳固的支持体系。
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寻求亲人和朋友的支持和理解,能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并提供积极的支持和鼓励。
5.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身体和心理健康。
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和采用应对压力的方法(如冥想和放松训练)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此外,避免恶劣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滥用药物)可以有效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减少不必要的焦虑情绪。
总结起来,要想脱恐艾,我们需要认识艾滋病的真实情况,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尤其是接受认知行为疗法,建立支持体系,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何正确认识及克服艾滋病恐惧心理
如何正确认识及克服艾滋病恐惧心理恐惧是人类面临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正常的情绪,有助于人类遇到危险时,动员机体产生应激反应。
适度的恐惧对人类的生存是有利的,但不必要的、过分的恐惧却是有害的,是一种心理异常。
而恐惧症,则是在没有存在实际危险,却产生对其较长时间的恐惧情绪。
恐艾症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异常,它包括以下情形:不必要地过分担心自己会得艾滋病,或者毫无根据地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患者同时伴有一些情绪异常和行为异常,严重影响其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艾滋病恐惧症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心理疾病。
恐艾症也叫艾滋病恐惧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
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表现出精神抑郁、情绪变化多端、严重失眠、对周围事物淡漠、体重下降和周身不适等反应,不少患者认为自己的身体不适就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反复拨打热线电话咨询,或者反复去做艾滋病抗体检测,对阴性结果又持怀疑态度,总认为检测不准确或者现有试剂检测不出来自己的病毒。
恐艾主要原因之一是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缺乏了解或是一知半解的缘故,因此普及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是消除恐艾症的根本措施。
在日常来诊的人员中,绝大多数并未感染艾滋病,纯粹因恐惧而来。
根据临床实践中遇到的病例,我们认为这些病人可以大概分为四大类型:忧郁型:患者长时间担心自己得了艾滋病,逐渐出现情绪低落,少言不语,独行独往、疏远亲朋,对外界丧失兴趣、不想说话、不想活动、茶饭不思,夜深不眠,常常悔恨责备自己,对前途悲观绝望,丧失信心,产生自杀观念,甚至付诸行动。
焦虑型:经常担心自己可能感染艾滋病,六神无主,长时间的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惊慌多梦,喜欢拿艾滋病的各种症状对号入座。
有些人由于经常担心自己会得艾滋病,会出现长时间的心烦意乱、坐立不安,有时会突然产生莫名的紧张恐惧,并感到头晕、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哆嗦、烦躁不安,感到大难临头,自己马上就要完了。
恐艾最权威的脱恐方法
恐艾最权威的脱恐方法恐艾(Acrophobia)是指对于高处、悬崖、高楼等高度环境感到强烈恐惧的心理疾病,常伴有疑虑、烦躁、恐慌等不适感觉。
恐艾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来缓解症状。
本文将介绍恐艾最权威的脱恐方法,帮助患者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认识恐艾的成因对于治疗非常关键。
一般来说,恐艾的成因可以分为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生理方面可能是大脑中的一部分对高处的反应过度敏感,引发恐惧反应;心理方面则可能是由于过度的担心、焦虑、或者曾经遭遇过高处事故等经历所导致。
了解成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其次,药物治疗是恐艾的一种常见方法。
选择合适的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恐艾的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等。
然而,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单独使用药物治疗并不是最佳选择。
针对恐艾,心理疗法被认为是最权威的脱恐方法。
其中,认知行为疗法(CBT)是最常用的心理疗法之一。
CBT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和行为,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并以此应对恐艾的症状。
这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1. 曝光疗法:这是CBT的核心部分。
曝光疗法让患者逐渐暴露在让他们感到恐惧的高处环境中,从而帮助他们逐渐克服恐惧。
曝光疗法可分为系统性和渐进性两种。
系统性曝光疗法通过构建恐惧层次来进行,而渐进性曝光疗法则逐渐增加暴露的难度,帮助患者逐步适应恐惧环境并消除恐慌情绪。
2. 疏导焦虑情绪:CBT也会教授患者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方法,以帮助在高处环境中产生的焦虑情绪得到疏导和控制。
3. 逐步改变负面思维:恐艾的患者常常有一些负面的想法,比如“我会掉下来”、“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等,CBT会教授患者逐步改变这些负面思维,培养积极、现实的认知,减少对高处环境的过度恐惧。
此外,精神支持也是治疗恐艾的重要一环。
恐艾的患者常常感到孤立和无助,他们需要得到家庭和朋友的支持与理解。
恐艾症别忘了心理治疗
恐艾症别忘了心理治疗*导读:人们现在都恐癌,因为癌症的死亡率非常高,基本上患了癌症之后,就意味着在人世的时间越来越短了。
而艾滋病与癌症一样,患上之后基本上不能治愈,因此人们也会恐艾。
恐艾症是一种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需要心理治疗。
*应对恐艾症我们该做什么?面对这一人群,专家认为,心理疏导是最重要的。
艾滋病恐惧症者大多有过高危行为,这些行为确实会使艾滋病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行为是社会道德规范所不容许的,因而在内心深处,他们经常感受到道德的谴责和社会的压力,产生矛盾感、羞耻感、负罪感。
加之对艾滋病知识的一知半解,因而夸大艾滋病的传染性,把一些艾滋病症状与自己的感觉一一对号入座,使自己陷入深深的恐惧当中。
一些心理素质差的人更容易患艾滋病恐惧症。
这种病症也反映出了他们的性格缺陷。
面对这一群体,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摆脱艾滋病恐惧症的阴影。
*为什么会产生恐艾症?专家说,从目前接触的恐艾症患者看来,大部分都有过不洁性交、吸毒等高危行为,而且多半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他们也善于在网络上、现实中寻找解答,却依然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一知半解。
其实,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确实与吸毒、不洁性生活史等行为有关,有过这类高危行为的人就会在心理上产生恐惧感,害怕自己感染了艾滋病。
同时,艾滋病急性感染的初期症状类似感冒引起的发烧、头痛、淋巴结肿大,而恐艾症患者就会把本来是感冒引起的一些症状当成感染了艾滋病毒。
生活中要想远离艾滋病,可以说人人都能做的非常好。
一个词就能够摆脱艾滋病的威胁,这个词就是洁身自好。
不论是什么样的前提下,都不要随便与其他陌生人有性生活,性伴侣一定要固定。
这样一来,艾滋病毒的传播就会得到抑制。
恐艾症的表现症状
恐艾症的表现症状引言恐艾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属于焦虑症的一种。
它以对艾滋病毒感染的极度恐惧和焦虑为特征,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极度不安。
恐艾症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恐艾症的表现症状。
1. 症状概述恐艾症的症状主要包括身体症状和心理症状。
身体症状表现为生理反应的一系列变化,如心慌心跳、气短、出汗等。
心理症状表现为对艾滋病毒感染的极度恐惧和焦虑,包括思维困扰、社交障碍等。
2. 身体症状2.1 心慌心跳患者常常感到心慌心跳,即使在没有明显身体活动或紧张情绪的情况下,心跳依然加快。
这是由于患者的神经系统受到了恐惧和焦虑的刺激,导致心跳加速。
2.2 气短恐艾症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即使在轻度身体活动后也会出现气短的感觉。
这是因为焦虑状态下,患者呼吸频率增加,导致呼吸急促。
2.3 出汗患者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多汗症状。
焦虑状态下,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抑制,导致患者出汗增加。
2.4 肌肉紧张焦虑状态会导致患者的肌肉紧张,表现为肌肉酸痛、颈肩部紧绷等症状。
3. 心理症状3.1 思维困扰恐艾症患者通常会陷入对艾滋病毒感染的不切实际的担忧和思考中,如担心自己可能已经感染艾滋病毒,或者害怕被他人传染等。
这种思维困扰会占据患者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
3.2 社交障碍因为恐艾症,患者可能会避免与可能携带艾滋病毒的人接触,包括恋爱、性行为等社交活动。
这种社交障碍可能会导致患者孤立和自卑感的加重。
3.3 焦虑和恐惧恐艾症患者通常会出现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他们可能害怕去医院进行艾滋病毒检测,害怕感染艾滋病毒,害怕被社会排斥等。
这些情绪可能会导致患者长期的失眠、食欲不振、精神疲劳等问题。
4. 其他症状4.1 抑郁情绪恐艾症患者在长期的焦虑和恐惧中可能出现抑郁情绪。
他们可能感到无助、悲伤、沮丧,丧失对生活的兴趣和动力。
4.2 强迫症状一些恐艾症患者可能出现强迫症状,如反复清洗身体、反复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等。
恐艾症健康教育PPT课件
总结
总结
本课程帮助大家了解恐艾症, 并提供了应对的方法。 通过正确的知识和积极的行动 ,我们可以共同促进艾滋病防 控和社会公平。
总结
感谢大家参与本次恐艾症健康教育课程 !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恐艾症是指对艾滋病感染或艾 滋病毒(HIV)感染的极端恐惧 。
它可能是由于对艾滋病的误解 、不正确的信息和社会偏见所 导致的。
常见的恐艾染者接触产生的恐惧和回避 行为。 对与HIV相关事物的不合理恐惧。
常见的恐艾症表现
渴望避免与HIV感染者接触和交 往。
恐艾症的影响
恐艾症健康教育PPT课件
目录 引言 什么是恐艾症 常见的恐艾症表现 恐艾症的影响 如何应对恐艾症 总结
引言
引言
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恐艾症健康 教育课程! 恐艾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 问题,本课程将帮助您了解并 应对恐艾症。
引言
请在本次课程中积极参与,带着学习和 提问的态度。
什么是恐艾症
什么是恐艾症
恐艾症的影响
对个人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出现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 对与HIV感染者造成歧视和排斥,影响 社会公平和人际关系。
如何应对恐艾 症
如何应对恐艾症
寻求正确的信息和科学知识, 了解HIV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
接触正面的教育资源和可靠的 来源,以加强知识和消除恐惧 。
如何应对恐艾症
尊重和关怀HIV感染者,并促进包容和 理解的社会环境。
恐艾症也是病
答疑解惑作为感染科医生,本人也恐惧艾滋病,但我的恐惧另有缘由。
不久前,笔者接诊了一位在上海务工的20多岁小伙子,自称“不明原因发热”。
看诊时体温正常,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但言谈中有明显的焦虑情绪,多个检查结果也无异常。
在我诊断其为简单的病毒感染时,小伙子突然插话:“缪医生,我是不是得艾滋病了?还能活多久?”凭我的经验,知道故事即将开始。
于是小伙子叙述了半年前的一次误入歧途的故事,以及随后坚持不懈地查阅资料、不停地跑医院、固执地要求做各种检查的经历。
他用30分钟讲完了他的故事,我则用我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也花了半个小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开导,似乎让对方明白了他不是HIV 感染者。
一周之后,小伙子又挂了我的特需门诊号,主诉“上次看病有点紧张,还有几个问题要请教”,于是,我们又交流了三刻钟,围绕的话题则是:有没有可能是HIV 阴性的艾滋病。
第二次送走他之后我长舒一口气。
然而,再时隔1周,在我的预约患者名单里又一次出现了他的名字,这一次,我崩溃了!我恐惧了!又是长时间的交流,又是推心置腹的解释。
不过,最终我不得不把他“推给”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艾滋病诊治专家。
读者诸君,这个故事听起来很长,也很费劲,但我相信,你们已经明白,我接诊的这位病人就是病态,是严重的心理障碍,患了典型的“恐艾症”。
艾滋病恐惧症(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
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
患“恐艾症”的病人,通常有过高危性行为,男性多见,常常是在与暗娼发生哪怕一次性关系之后。
患者一开始对自己的行为有自责和懊恼等心理,慢慢地,矛盾、负罪和羞耻感等逐渐加深,很难消除;他们又多在事后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大量艾滋病相关知识,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艾滋病的某些症状和体征与自身“对号入座”,并因此而反复就医、反复检测,一定要“证实”或“否定”自己体内HIV 的存在。
恐惧症
恐艾症也叫艾滋病恐惧症,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表现出精神抑郁,情绪变化多端,严重失眠,对周围事物淡漠,体重下降和周身不适等反应,人因长期的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会产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因而就会发生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不少患者认为自己的身体不适就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反复拨打热线电话咨询,或者反复去做艾滋病抗体检测,对阴性结果又持怀疑态度,总认为检测不准确或者现有试剂检测不出来自己的病毒等等.恐艾原因之一是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缺乏了解或是一知半解的缘故,因此普及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是消除恐艾症的根本措施.恐艾者应该多了解一些艾滋病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并咨询专业医师或专家,积极克服疑病心理,早日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艾滋病恐惧症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心理障碍.随着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蔓延,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且目前没有可以治愈的有效方法,人们对艾滋病的关注和恐惧程度也不断提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对预防艾滋病有积极的作用.可一部分人的关注和恐惧程度都远远的超出了正常的水平,从而严重的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艾滋病恐惧症(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恐惧症)俗称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艾滋病恐惧症患者不仅仅是由于对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传播途径的片面性认识和错误理解,相当一部分人和本身的性格基础以及其他心理障碍有密切关系,尤其和焦虑障碍关系尤为密切.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可以是有过高危行为的人;也可以是没有过高危行为的人,恐惧完全出自自己的主观想象和联想.艾滋病恐惧症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焦虑型艾滋病恐惧症临床表现为想到或看到“艾滋病”这三个字及艾滋病的相关报道即出现紧张不安和烦躁;经常提心吊胆担心自己已感染或会被感染艾滋病;经常处于高警觉状态,如临大敌.同时也可能伴有各种躯体症状,如坐立不安,往复走动,唉声叹气等.焦虑型艾滋病恐惧症一般不会反复求医,四处检查,回避行为和逃避行为也不明显.此型艾滋病恐惧症通过艾滋病知识的教育和相应的心理治疗可以得到缓解.二,恐惧型艾滋病恐惧症临床表现的中心症状为恐惧.表现为对艾滋病及其与艾滋病有关的一切东西和场所的恐惧.如知道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于是对血液表现出极度的恐惧;对吸毒人员,性工作者及艾滋病人表现出恐惧反应;对医院里的针具,公共厕所表现出恐惧反应.在接触到所恐惧事物的时候会出现心慌,出汗,肌肉紧张,颤抖等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症状.恐惧型艾滋病恐惧症一般不会反复求医,四处检查,但回避行为和逃避行为较明显.此型艾滋病恐惧症仅通过艾滋病知识的教育效果不明显,需要结合针对于恐惧症的心理治疗.案例:小王,女性,大学生.大二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献血,回来后一直担心采血时所使用的针头不干净,怕自己被传染艾滋病.担心了2个星期后,开始对血产生恐惧,不仅见到血会紧张,就是想到血或者看见“血”这个字也会紧张.不敢去医院,回避所有可能会见到血的场合.如果哪个同学脸上长了青春豆挤破了出了血,她就会对这个同学产生恐惧,不敢和他说话,不敢接触他接触过的东西,尽量离他远点.慢慢的小王所恐惧和回避的东西越来越多,她不敢到学校的公共浴室洗澡,不敢使用公共厕所的马桶,对蚊子非常恐惧,因为咬过别人,会携带别人的血等.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学习.三,强迫型艾滋病恐惧症此型艾滋病恐惧症比较常见.临床表现为担心自己会被传染艾滋病,处处过分小心谨慎,极力回避各种可能被感染的场合.如不敢使用公共厕所,不敢接触血液制品等.而且伴有反复清洗行为,表现在当接触了自己认为可能被感染的物品后需要反复大量的清洗,如洗手,洗澡,洗衣服,或者当自己认为可能携带病菌的人接触了自己的生活用品后,需要反复的擦洗,甚至需要用酒精甚至消毒液进行擦洗.严重者需要带手套或口罩才能完成正常的日常活动,甚至终日闭门不出.严重损坏了患者的社会功能.患者可能知道这样完全没有必要(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但无力控制也无法摆脱,伴随强烈的内心冲突,非常苦恼.可同时伴有其他强迫症状.强迫型艾滋病恐惧症一般不会反复求医,四处检查,但回避行为和逃避行为比较明显,社会功能受损严重.此型艾滋病恐惧症通过艾滋病知识的教育效果不明显,需要结合针对于强迫症的心理治疗.案例:s先生,外企公司职员.小时候曾被狗咬过,当时没有注射狂犬疫苗.高三的时候,偶然看到狂犬病毒的潜伏期很长,于是开始担心自己会得狂犬病,整日处在担心和恐慌之中,无法专心复习功课.高三的暑假里注射了5支狂犬疫苗,这种担心得到缓解.大学的前2年一切正常.大三的时候,由于很多同学都开始谈恋爱,而且一部分同学还在校外租房子住,同寝室也有同学在校外租房子住.由于担心这些同学在校外的行为可能被传染艾滋病,于是对这些同学产生恐惧.不敢和这些同学接触.尤其时同寝室那个同学回寝室后碰的东西,他都不敢接触.如果这个同学碰了他的物品,要么是把该物品反复的清洗,要么干脆就扔掉.毕业后到一家美国企业工作,公司的中高层大部分是外国人.自己认为外国人的性态度比较开放,所以这些外国人身上可能携带艾滋病病毒.就尽量避免他们接触,如果和他们说过话,就要到卫生间反复的漱口;和他们握过手或碰到了他们碰的文件,也要到卫生间反复洗手;由于每天都要和这些外国人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即使没有直接接触,她也认为很空气中或者通过其他途径也会传染,所以每天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洗澡,而且需要洗很长时间.如果有同事到家里来玩,同事走后必须用酒精清洗同事做过的凳子和同事接触过的其他物品.自己认为可能带有艾滋病病毒的东西越来越多,如,怕自己的眼镜会传染,就反复的擦洗眼镜;尽量避免乘地铁,因为地铁上经常有外国人;不敢使用公共厕所等等.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艾滋病的资料,不但不能缓解自己的情况,反而有时更加严重.比如,某篇文章里提到某某途径可能传染艾滋病,即使他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情境,也会通过主观的想象和联想使自己焦虑和恐惧,进而需要进行相应的清洗或回避.四,疑病型艾滋病恐惧症此型艾滋病恐惧症最为常见.患者认为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因此反复检查,四处求医,经多次检查,结果为阴性仍不能消除自己的恐惧和担心.即使是权威机构的结果也不相信,怀疑检查过程的各个环节,事后反复回忆检查过程,如认为工作人员当时不够专心,认为检查时使用的器具没有消毒等等.整日奔波于各个医院.对和艾滋病类似的症状非常敏感,如一但出现发热,全身无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就认为自己得了艾滋病,极度恐惧,如临大敌,万念俱灰.疑病型艾滋病恐惧症主要表现在反复求医,四处检查,不相信检查结果,顽固地担心或坚信自己已经被感染了艾滋病.也可出现回避或逃避行为,但一般不明显最易得这个毛病。
“恐艾症”是心理障碍,洁身自爱最关键
“恐艾症”是心理障碍,洁身自爱最关键市疾控中心有关人员介绍,市艾滋病目前处于低流行状态,呈现三个特点,即疫情上升势头迅猛,自1997年以来,我市每年新发现的病例数年均增长率超过30%;患者以青壮年居多,20-49岁占85%,感染途径以性途径为主(占80%),男性患者占较大比例(占80%),职业前3位为工人、农民及商业服务人员;三种感染途径均有发现,性途径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由于性病人数的增多、感染者的流动、大量流动人口的影响,存在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
扬州艾滋病患者活得最长已达10多年目前,扬州艾滋病患者活得最长已达到10多年。
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科长孙琳说,“在生活中,我们要消除的是歧视。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向“零”艾滋迈进,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即“零”新增感染、“零”死亡、“零”歧视。
“最难做的就是零歧视。
”面对艾滋病人,有多少人能做到坦然?孙琳与艾滋病感染者打过无数次交道,了解他们内心的无助。
“他们最怕的就是公开身份,只要一暴露,工作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有位病人告诉医生是艾滋病患者,医生也不敢坦然给他看病。
”他说,在社会还没有完全消除对艾滋病患者歧视的情况下,艾滋病患者是不可能将自己完全暴露于公众面前,他们不得不在陌生人面前做起“隐形人”,这是一种无奈。
“消除歧视,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昨天,记者在市疾控中心艾滋病实验室了解到,该中心实施室全年日常的艾滋病毒检测要做到3000份以上。
“恐艾症”其实是一种心理障碍在市疾控中心等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常有些熟脸一次次来咨询。
据介绍,恐艾人群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为对艾滋病的无知而盲目猜疑的人群,认为周围可能藏有艾滋病病毒,自己随时都有可能被传染上;另一类是有过高危行为的人群,只要一发现头疼脑热,就会联系上艾滋病的某种症状,去进行HIV检测,即使结果证明并未感染也不相信。
专家表示,“恐艾症”其实是一种心理障碍,极其严重的恐艾症需要配合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治疗。
恐艾症怎么治疗
恐艾症怎么治疗
*导读:恐艾症即艾滋病恐惧症,此病源于人内心对死亡的恐惧,是心理疾病,因此,治疗恐艾症的主要方法也是心理治疗。
首先,在治疗恐艾症之前,患者要深入地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因为恐惧源于无知,他们大多数都是了解到一些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但又对其一知半解,将艾滋病妖魔化,使自己陷入恐惧。
深入地学习艾滋病,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恐艾症患者消除一部分的恐惧。
对艾滋病的恐惧,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就像对于癌症,每个人都会敬而远之。
而恐艾症患者是对艾滋病的恐惧十分的剧烈,导致影响了自己或家人的正常生活。
一般恐艾症初期的患者,都不会想到去接受心理治疗,他们可能并不认为者是一种病。
只有
那些一直无法摆脱恐惧感而感到痛苦的患者,才会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对恐艾症的心理疏导,可以归结成以下三个方面。
*相信科学检测
最科学的方法就是去医院检验,如果测试结果为阴性,不要再无谓地担心和猜疑。
患者应该相信科学的检验结果,连医生都不相信,那还能相信谁呢?
*不要相信症状
从医学的角度看来,出现艾滋病的症状并不能断定就是患了艾滋病。
恐艾症患者之所有有强烈的恐惧感,是因为出现了某些艾滋病的症状。
但医生提示,出现急性的艾滋病症状的条件是感染了大量的艾滋病毒。
这种情况在临床病例上是非常少见的。
而且艾滋病的急性症状没有特异性,因此,出现症状也可能是患了其他疾病,这足以说明症状并不可信。
*尝试转移注意力
将精力集中在工作或学习上,多关心家里人,参加户外运动以减轻忧虑和担心,你会发现,很多所谓的症状会在不久之后不治而愈。
恐艾终于熬过来了一点心得
恐艾终于熬过来了一点心得艾滋病恐惧症(简称“恐艾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很多人在经历了一次不安全的性行为或接触到血液后,会陷入深深的恐惧和焦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人逐渐走出了恐艾的阴影,他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以下是一位曾经恐艾的患者的心路历程,希望对同样遭受这种困扰的朋友有所帮助。
我曾经也是一个深陷恐艾泥潭的人,那段时间,我生活在无尽的担忧和恐惧中,仿佛每天都在走钢丝。
现在,我终于一步一步熬了过来,我想分享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同样受到恐艾困扰的朋友们带来一丝慰藉。
1.了解艾滋病知识:恐惧往往源于无知。
当我们对艾滋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它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以及检测手段时,恐惧感就会逐渐降低。
记得多关注权威机构发布的艾滋病相关信息,不要轻信网络谣言。
2.调整心态:恐艾的人往往容易陷入焦虑、抑郁的情绪,这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尝试调整心态,接受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关注当下,积极面对未来。
可以尝试进行心理疏导,如咨询心理医生、参加心理辅导等。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抵抗恐惧心理的能力。
同时,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与朋友、家人分享你的感受,寻求他们的支持和鼓励。
4.避免过度检测:恐艾的人容易陷入反复检测的怪圈,这不仅浪费金钱,还可能影响心理健康。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测,不要盲目追求“绝对安全”。
5.学会放松:尝试一些放松心情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缓解紧张情绪,降低恐惧感。
6.保持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恐艾,不要因为一时的恐惧而失去信心。
每个人的康复过程都是不同的,不要拿别人的经历来衡量自己。
通过以上几点,我逐渐走出了恐艾的阴影。
希望我的心得体会能对同样受到恐艾困扰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恐艾症科普宣传PPT课件
目录 1. 什么是恐艾症? 2. 恐艾症的影响及危害 3. 如何克服恐艾症? 4.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5. 艾滋病的常见误区与正确认知 6. 局部社区的防控与宣传工作 7. 全球艾滋病形势与中国的防治措施 8. 结语
1. 什么是恐 艾症?
1. 什么是恐艾症?
8. 结语
8. 结语
敦促大家共同努力:呼吁全社会关注艾 滋病防治,共同减少恐艾症的存在。
助力全球战胜艾滋病:加强国际合作, 共同致力于全球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4.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垂直传播:孕期母婴阻断、使用抗病毒 药物、纵向传播哺乳等预防措施。
5. 艾滋病的 常见误区与正
确认知
5. 艾滋病的常见误区与正确认知
非接触性传播:艾滋病不能通过日 常接触、共用餐具或空气传播。 社会歧视:不能将艾滋病与特定人 群或行为划等号,避免歧视和伤害 艾滋病患者。
3. 如何克服恐艾症?
科学防控:科学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 注射器等行为,有效减低感染艾滋病的 风险。
4. 艾滋病的 传播途径与预
防措施
4.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血液传播:避免注射毒品、不 共用注射器、使用无菌注射器 等措施。 性传播:等预防方法。
恐艾症概述: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 病及其传播方式恐惧的心理疾病。 症状表现: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感 到过度恐惧、焦虑和厌恶。
1. 什么是恐艾症?
背景信息:恐艾症的形成多与对艾滋病 的误解、歧视等心理因素有关。
2. 恐艾症的 影响及危害
2. 恐艾症的影响及危害
社会影响:恐艾症导致对艾滋 病患者的歧视和排斥,增加其 孤立感和心理负担。 心理健康:持续的恐艾症可能 导致个人心理健康问题,如焦 虑、抑郁等。
15分钟消除恐艾心理
15分钟消除恐艾心理恐艾症顾名思义也就是艾滋病恐惧症,艾滋病恐惧症是一种特定的、与艾滋病有关的神经症,表现为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和行为的异常。
随着艾滋病的传播以及艾滋病知识的普及,近年来恐艾症的患者有日益增多的趋势。
他们虽然不是艾滋病患者,但在艾滋病阴影的笼罩下,每天生活在极度的惶恐不安之中,为求得安全反复做艾滋病检验、反复求医,做大量的强迫行为,寻求心理上的安全和踏实感。
工作、学习、生活以及社交都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过着一种连艾滋病病人都不如的生活。
在这里我将向大家介绍恐艾症的来龙去脉,重点向大家讲授15分钟消除恐艾的心理办法,以期对恐艾症的患者带来有益的帮助。
一、什么是恐艾症?恐艾症是艾滋病恐惧症的缩写,是指由于对艾滋病的强烈害怕,而伴有不安、压抑、强迫、疑病等各种心理症状与行为反常的心理障碍,属于恐惧症的一种表现形式。
病人往往强迫性地怀疑自身已染上艾滋病病毒,并极度恐惧传染艾滋病并具有洁癖或强迫症状。
对艾滋病恐惧症心理治疗是必要的,但由于很多病人在早期并没有想到进行过心理治疗,所以不少人觉得自己并没有心理疾病,自己的担心也是很正常的,特别是对一些有过高危行为的人。
只有在多次治疗过后,仍然无法解除自己的焦虑与苦闷之后才会想到求助于心理医生。
二、为什么会出现“恐艾症”?一些求询者在发生高危行为后,因为没有性病艾滋病的基本常识或者一知半解,再加上一些网络宣传材料的误导,发现了艾滋病的一些表现与自身的"病症"十分相似时,便质疑自身感染了艾滋病。
他们对于血液检验的阴性结论会有很多疑惑,一般的说法都很难让他们完全信服,甚至还可能让他们产生不信任感。
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他们忧心忡忡,经常奔波于各大医院及各家检测门诊反复检查,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
三、恐艾心理严重如何自救对艾滋病的恐惧,即对患上艾滋病的恐惧,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可以通过提高认识、做好防范、积极转移注意力、自我放松训练、寻求家人帮助等方式来调整自己,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是艾滋恐惧症 该如何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什么是艾滋恐惧症该如何治疗?
导语:全球艾滋病感染率逐年攀升,非洲已成艾滋病的重灾区,伴随艾滋病的蔓延,越来越多人患上了艾滋病恐惧症,那么什么是艾滋病恐惧症呢?什么
全球艾滋病感染率逐年攀升,非洲已成艾滋病的重灾区,伴随艾滋病的蔓延,越来越多人患上了艾滋病恐惧症,那么什么是艾滋病恐惧症呢?
什么是艾滋病恐惧症?
艾滋病恐惧症(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恐惧症)俗称恐艾症,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异常: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
随着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蔓延,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且目前没有可以治愈的有效方法,人们对艾滋病的关注和恐惧程度也不断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对预防艾滋病有积极的作用。
可一部分人的关注和恐惧程度都远远的超出了正常的水平,不必要地过分担心自己会得艾滋病,或者毫无根据地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患者同时伴有一些情绪异常和行为异常,严重影响其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艾滋病恐惧症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心理疾病,它包括多种相关心理疾病。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艾滋病恐惧症患者不仅仅是由于对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传播途径的片面性认识和错误理解,相当一部分人和本身的性格基础以及其他心理障碍有密切关系,尤其和焦虑障碍关系尤为密切。
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可以是有过高危行为的人;也可以是没有过高危行为的人,恐惧完全出自自己的主观想象和联想。
艾滋病恐惧症通常在以下一些情形中出现: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恐艾症”是种心理病
│心理援助│XINLI YUANZHU0123456789文荆伟龙恐艾原因很多元如果某些人反复思考艾滋病这个事情,明知没必要,却总是僵持在对抗思考的过程中,也可能诊断为强迫性障碍。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石川介绍说,如果患者不认为反复思考艾滋病是没有意义的,而是非常相信自己的各种表现,如常见的发热、皮疹、息肉等症状表现,坚持认为自己得了艾滋病,尽管反复多次去各个医院检查,结果均显示艾滋病病毒(HIV)阴性,却始终不能打消疑虑。
这种情况就可以考虑诊断为疑病障碍。
目前,对恐艾症病因方面的研究尚不清楚。
石川认为,一方面可能是部分人发生了高危性行为,比如洗浴中心、娱乐场所等发生的性接触,当然并不一定是实质的性接触;另一方面可能与患者的人格特点、性格特征等有一定关系。
通常这部分人群性格比较内向,做事极其认真,追求完美。
事实上,恐艾症患者可以是有过高危行为的人,也可以是没有过高危行为的人,恐惧完全出自自己的主观想象和联想。
他们多是一些道德感很强的人,即“超我”很强的人,常保持着对艾滋病恐惧症(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恐惧症)简称“恐艾症”,其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精神科诊断术语,只是用来表述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也可能在某方面表现突出,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
46家庭科技2019·5JTKJ│心理援助│XINLI YUANZHU0123456789自己行为的道德批判。
缺乏科学认知无视检查结果大多数恐艾症患者对艾滋病的疾病表现和传播途径等知识不甚了解,容易出现错误认知和误区。
石川介绍说,恐艾症患者的常见表现有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也可表现为焦虑、惶恐不安、担忧害怕,甚至有对身体方面的焦虑和恐慌,常有心慌、气短、胸闷等表现。
通常所说的恐艾症,更多是疑病的表现,认为自己得了艾滋病,而无视医学结果的阴性表现。
恐艾症是什么
恐艾症是什么*导读:恐艾症是艾滋病恐惧症的简称,学名是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恐惧症。
具体指患者对艾滋病感到强烈的恐惧,病伴有情绪上的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
……要了解恐艾症是什么,下面一个真实例子能最能解释:小李,20多岁,曾是县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到上海工作,后来有过一段不检点的经历,去年他觉得自己染上了艾滋病,虽多次检查均为阴性,但他陷入“恐艾症”的阴影,失去了信心,最终沦为流浪汉。
恐艾症是艾滋病恐惧症的简称,学名是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恐惧症。
具体指患者对艾滋病感到强烈的恐惧,病伴有情绪上的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
恐艾症的最主要表现是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或者非常害怕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因此出现洁癖或强迫症。
早期的恐艾症症状表现为:强迫。
表现为不断反复地思考艾滋病会出现的症状可自己曾经发生过什么行为有可能会感染上艾滋病。
自己控制不住地思考,同时可能还会出现强迫的动作,像反复洗手,和对血液特别敏感等。
怀疑。
患者不仅怀疑自己感染到艾滋病,还怀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艾滋病患者。
日夜都担心自己会被身边的人传染,有的病人还担心家人被传染。
疑惑。
恐艾症的患者,不仅会怀疑,还会出现疑惑的怪异举动。
像一旦处于人群密集的地方,就害怕会感染艾滋病,因此拒绝与他人有任何接触,更害怕伤口和血液,表现得一惊一乍。
有的患者病情比较严重,会拒绝出门,拒绝参加集体活动。
患恐艾症的人,大多是曾经有过高危险的婚前或婚外性行为,导致自己总是担心感染到艾滋病。
另外这类患者对艾滋病一知半解,因而夸大艾滋病的传染性,或把艾滋病可能存在的症状作为艾滋病的特异性症状,与自己的感觉一一对号入座,使自己陷入深深的恐惧当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恐艾症”是种心理病
作者:荆伟龙
来源:《大众健康》2018年第12期
艾滋病恐惧症(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恐惧症)简称恐艾症,其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精神科诊断术语,只是用来表述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也可能在某方面表现突出,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
如果某些人反复思考艾滋病这个事情,明知没必要,却总是僵持在对抗思考的过程中,也可能诊断为強迫性障碍。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石川介绍说,如果患者不认为反复思考艾滋病是没有意义的,而是非常相信自己的各种表现,如常见的发热、皮疹、息肉等症状表现,坚持认为自己得了艾滋病,尽管反复多次去各个医院检查,结果均显示艾滋病病毒(HIV)阴性,却始终不能打消疑虑。
这种情况就可以考虑诊断为疑病障碍。
目前,对恐艾症病因方面的研究尚不清楚。
石川认为,一方面可能是部分人发生了高危性行为,比如洗浴中心、娱乐场所等发生的性接触,当然并不一定是实质的性接触;另一方面可能与患者的人格特点、性格特征等有一定关系。
通常这部分人群性格比较内向,做事极其认真,追求完美。
事实上,恐艾症患者可以是有过高危行为的人,也可以是没有过高危行为的人,恐惧完全出自自己的主观想象和联想。
他们多是一些道德感很强的人,即“超我”很强的人,常保持着对自己行为的道德批判。
大多数恐艾症患者对艾滋病的疾病表现和传播途径等知识不甚了解,容易出现错误认知和误区。
石川介绍说,恐艾症患者的常见表现有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也可表现为焦虑、惶恐不安、担忧害怕,甚至有对身体方面的焦虑和恐慌,常有心慌、气短、胸闷等表现。
通常所说的恐艾症,更多是疑病的表现,认为自己得了艾滋病,而无视医学结果的阴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