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孙权劝学教案

【部编】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孙权劝学教案

第4课孙权劝学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弄清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弄清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难点】梳理本文实、虚词的用法,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当堂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关羽就是群雄中的一位大英雄。

但他最终败在东吴的一位将军之手,可想而知这位将军定有非凡之处,这位将军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他有关的一篇文章。

【板书文题:孙权劝学。

】新课讲授一、资料助读。

【课件出示关于作者和作品的情况,然后,教师指名阅读,其他学生听读,加深印象。

】1.关于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字君实,他在政治上是保守派,顽固地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因而曾自请任西京御史台(御史府长官),退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

谥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

2.关于作品。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3.关于背景。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卷六十六,题目是编者加的。

所叙故事发生在三国之初。

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东吴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军,不久周瑜病死在江陵。

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谋佐,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

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形成了曹、刘、孙三家鼎峙的局面。

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4.关于人物。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吕蒙(178—220),字子明,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名将。

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3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3

《孙权劝学》教案3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对话描写,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语气、神态和心理,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2.使学生懂得“善劝”“好学”的重要性。

3、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勉励同学要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2)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法学法设想:1.朗读法。

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可听读、齐读、思读、分角色读等。

2.表演法。

将本课设计为以学生表演故事情节,教师适时点拨教学形式,领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再现人物形象。

3.讨论法。

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习惯,使学生懂得“善劝”“好学”的重要性。

4.竞赛法。

进行快速背诵竞赛,激发学生的赶超意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伤仲永》一文,文章写方仲永从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古人年长始学,学有所成的文章,它就是《孙权劝学》。

(二)、初读熟读课文1.范读。

《孙权劝学》究竟怎样劝吕蒙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文章,听的时候注意掌握字、词的读音,注意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

2.齐读课文,熟悉内容。

理解下列列词语的意思当途:当道,当权辞:推辞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见往事:了解历史。

理解下列成语并学会运用。

吴下阿蒙:吴下,指吴县,现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张已荣升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刮目相待:刮目,擦擦眼,意思是改变旧看法,用新眼光看人。

(例句)经过刻苦学习,小海的成绩突飞猛进,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理解下列重点句子的含义。

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词义,识记文学常识,疏通文意,培养阅读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抓住关键语句,深入品味人物对话,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学会划分文言句子的节奏。

3、学习吕蒙虚心接受意见、努力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抓住关键语句,深入品味人物对话,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学会划分文言句子的节奏。

2、学习吕蒙虚心接受意见、努力学习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说到三国,不由得让人想起“滚滚浪花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鼎立时期,英雄辈出,刘备、曹操、孙权可谓水火不容,但是,曹操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

能让对手如此赞叹,可见孙权非同一般。

孙权手下有员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信赖。

可是他就是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

现在孙权又来劝说了,今天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

2、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居涑(sù)水乡,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晚年自号迂叟。

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

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

3、了解作品《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

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上起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贯串了1362年间的史事。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所以命名为《资治通鉴》。

4、检查预习(1)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和通假字。

卿( qīnɡ)涉猎( shè liè)岂( qǐ)邪( yé)遂( suì)孰若( shú)(2)一词多义当{当涂掌事(掌管,担当)但当涉猎(应当)以{蒙辞以军中多务(用,拿)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连用,可译为“认为”)(3)古今异义孤{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三)情感目标在学习中深入理解开卷有益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词语及作家作品。

2、品析生动传神的人物对话。

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和久必分”。

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

其手下有一员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的信赖。

可他不爱读书,吴王多次劝说,他总(过渡语)大家能告诉我学习文言文的第二要素是-------“译的顺畅”。

三、译一译PPT4:翻译方法:保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名等,可照录不翻译。

替换: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调整:调整倒装句的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充:补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删除: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师:大家结合书中的注释和手中的工具书疏通文意,同桌和前后位之间相互讨论,提出质疑。

过渡语:一组读原句,一组翻译。

PPT5:全文翻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分别几天,就应当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请同学们对照PPT的翻译,对自己翻译的不全面的地方进行补充。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案【五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案【五篇】

【导语】本⽂选⾃《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撰《资治通鉴》的⽬的是想让后⼈通过历的⼀些的失吸取教训从⽽更好的治理国家。

⼩编整理了七年级下册语⽂《孙权劝学》教案【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导⼊。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孙权劝学》它选⾃《资治通鉴》,同学们先看⼀下《资治通鉴》的相关知识。

关于司马光,同学们都知道他砸缸的故事,下⾯再了解⼀下。

⼆、感知课⽂ 1.学习⽂⾔⽂最重要的是朗读。

朗读要求读准字⾳,把握节奏,读出感情。

下⾯⽼师读⼀下,同学们要听准字⾳、停顿。

2.好,请同学们看⼤屏幕,看看这⼏个字怎么读。

3同学们,该你们来朗读了!千万要注意读准字⾳,还要把握好节奏。

4.好,下⾯谁愿意给⼤家展⽰⼀下你的朗读才能啊? 5.下⾯,让我们来了解⼀下⽂章⾥的⼈物! 孙权(182-252)即吴⼤帝。

三国时吴国的建⽴者。

字仲谋,吴郡富春⼈。

公元200年,兄孙策死后,他18岁便继承了孙⽒政权,据守江东。

208年与刘备联合,⼤败曹操于⾚壁。

222年夷陵战役,吴军⼤败蜀汉军队。

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

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吕蒙(178-219),字⼦命,三国时吴国名将。

安徽⾩南⼈,少依孙策部将邓当。

邓当死代领其军。

后从孙权攻占各地。

曾随周瑜、程普等⼤破曹操于⾚壁。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

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占领荆洲。

不久病故。

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

字⼦敬,临淮东城⼈。

出⾝⼠族,为孙权所敬重。

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破曹军于⾚壁。

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6.理清了⼈物关系,下⾯我们来疏通⽂意。

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来疏通课⽂,有问题尽量在⼩组内解决,若组内有疑难,则提出来全班解决。

有哪个词哪句话不理解,提出来 请同学们看⼤屏幕。

还有两个成语出⾃本课,看⼤屏幕;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的⼈. ⽬相看): ⽤新的眼光来看待.希望同学们能把它们积累下来,并熟练运⽤。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设计(四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设计(四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设计教学重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可通过朗读来揣摩领会人物形象,让学生进行讨论来理解课文。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课文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

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

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

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

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学生齐读课文。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见往事:知道以为:认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辞十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结友。

5.概括情节:劝学~就学一议论~结友。

6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理解: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测一笔带过。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五、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思考讨论: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设计(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熟读,疏通文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举例:孙权劝学的原因除了关心国家大事,还体现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学生需要通过课文细节,理解孙权的这一性格特点。
(3)文化背景的融入:理解古代劝学文化,需要学生对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举例:课文所处的三国时期,战乱不断,学习成为提高个人能力、为国家作出贡献的重要途径。学生需了解这一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孙权劝学》的基本内容、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劝学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主动去学习,提升自己。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大家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但我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意见分歧较大,导致讨论时间过长。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次课堂中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让学生们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讨论效率。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能够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但仍有个别学生对劝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为了加深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打算在课后布置一道思考题,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学习的重要性,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孙权劝学》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增强语文学科素养。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的思维能力,通过孙权劝学的事例,激发学生对学习价值的思考,提升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备课方式:图文结构式(4.孙权劝学)
学校:蟠龙中学执教:陶智教材内容: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型方式:平台互动式课时形态:标准课
教学
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2.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
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1.本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
2、很多同学都谈到了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古人在学习上还有哪些说法值得借鉴?
3.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小结:大家这一节课一定有许多收获,无论是课堂表现、问题回答,还是课文学习,能不能说出来,我们共同分享?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让学生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利用视频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了解时代背景,人物形象。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更可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野,促进思维的发展
让他们团结协作,锻炼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点讲可以帮助学生完善相关知识点学习。
1、翻译下列句子
a蒙辞以军中多务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e、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辨析一词多义
卿今当涂掌事蒙乃始就学但当涉猎
3、辨析古今异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大卡,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结果点讲以上问题,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四课孙权劝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四课孙权劝学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孙权劝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孙权劝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树立远大志向”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翻译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翻译练习的结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孙权劝学》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文言文阅读理解和文章主旨的认识。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孙权劝学》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仍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学生们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在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式时,我尽量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部分内容仍需要进一步强化和巩固。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孙权劝学》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别人劝你努力学习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孙权劝学的奥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文言文《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本文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是学生所务必体会的重要方面。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 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理解积累词汇。

2 理解文章内容,背诵课文,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3 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品味文章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剪裁内容的表达效果。

[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玩味语言;竞赛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勉励同学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重点与难点:1 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揣摩人物对话,感受故事中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是教学的重点。

2 教学的难点是美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读出人物的个性,读出文章特有的韵味。

理解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体味这段话的情味。

教法与学法:1 朗读法。

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齐读、散读,分角色朗读等。

在反复朗读中,理解文意,体味对话描写,最终实现美读课文。

2 竞赛法。

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可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包括辨字音、析词义、翻译等,分步落实文言知识,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打印好的相关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视频)同学们,“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曲熟悉的旋律把我们带进了三国这一段久远的历史,多少英雄豪杰用他们的智慧、勇毅演绎了一幕幕荡气回肠的故事。

这些故事依然呈现在我们眼前,仿佛就在昨天。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孙权与吕蒙的一个生活小故事——《孙权劝学》。

(板书课题)二、学习课文老师建议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学习,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宣布竞赛规则并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激情。

(一)朗读大比拼明确目标任务:字音准确,停顿恰当,能流利朗读课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5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5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掌握文中涉和的常用文言词语。

2、过程和方法目标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测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3、情感目标同学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1、揣测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2、联系生活,让同学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趣引读1、故事导入: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

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

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

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身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2、作品介绍: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同学自主阅读课文下注释。

)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1、读一读:认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全班齐读。

解读:边大声朗读课文边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讨论。

释疑: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语句。

故事复述。

2、议一议: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测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

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溢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4《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4《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4《孙权劝学》教学设计4.《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

2.分析人物对话,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重难点】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

(重点)2.分析人物对话,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难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孙权是谁?劝学,劝的是谁?二、初读课文:1.读对字音;卿(qīnɡ)岂(qǐ)邪(yé)孰(shú)遂(suì)更(ɡēnɡ)2.读准节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读懂意思。

1)对照注释,解释字词。

但当涉猎:但:只。

孙权接着怎么劝?疏通: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大有所益。

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明确:现身说法如何才能让吕蒙感受到读书很有诱惑力?“大有所益”朗读时要怎么处理?5.孙权再三劝说,他成功了吗?吕蒙反应?(乃就)6.吕蒙开始学习了,那么他的成效怎么样?疏通:鲁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这让鲁肃感到?所以,要用什么语气来读鲁肃的话?(惊讶、惊叹)7. 吕蒙听了后的反应?疏通句子: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想象吕蒙当时说这句话的神情。

可见吕蒙的自豪、自信。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8.人物形象。

鲁肃与吕蒙结友(爱才)吕蒙,善于听取意见,有行动力孙权,善劝,耐心9分角色朗读,明确写作特色分角色朗读,感受劝学的经典对话。

这个故事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让我们感受到孙权的劝有方,吕蒙的学而有成的?(对话,侧面描写)10.启示介绍《资治通鉴》。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2、解释加点的字词
卿今当涂掌事(当涂:)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务:)见往事耳(见:)
蒙乃始就学(乃:)及鲁肃过寻阳(及:)(过:)
3、翻译句子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下列句子读什么语气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作答
①学独译
②互学小组内合作,明确答案(1号展讲,其他同学用红笔修改翻译,先完成三个小组加2分,按照一个小组一句话,去板演)
③展全班展讲(以3号或者4号展讲)
④点师评价、点拨
识读
识记
大声
朗读
注音
夯实基础
培养
朗读能力合作意识
展讲能力
识记
表现能力
文言文
积累
合作意思
展讲能力

5


(1)孙权为什么要劝说吕蒙学习?
课标要求
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议的文言文。
安全教育
教学楼内文明言行,肃静,有序,单列靠右走
评价方式
积分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分钟
第一课时
(一)导:“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曲《临江仙》唱尽了三国英雄人物,今天我们就随着朵朵浪花,走进破黄祖、救主公、败关羽的东吴英雄——吕蒙,吕子明(板书课题)
吕蒙:(178-219),三国时吴国名将,字子命。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不久病故。(2分钟)
2、作者及作品介绍
(1)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分析孙权劝学的方法,并从中提炼出对现代学习的启示。
-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举例解释:
-对于文言文阅读理解的难点,可以通过对文中具体句子和段落的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孙权劝学的深层含义。例如,孙权说“蒙读书,务求其意,勿求其文”,这里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意”与“文”的区别,即理解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求取真正的知识和思想,而不仅仅是文字本身。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分析《孙权劝学》的人物形象和劝学方法,提升审美情趣和文化理解能力。
3.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言文内容,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锻炼表达与沟通技巧。
5.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培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1.针对重点难点内容,采用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进行讲解,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实物演示等辅助工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课堂讨论环节的引导,确保讨论内容紧扣教学目标,提高讨论的实效性。
4.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发言,提高自信心。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将孙权劝学的方法运用到我们的学习中”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孙权劝学》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别人劝你学习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劝学的奥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2.找出鲁肃与吕蒙的对话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学生先试读,体味语气。
(鲁肃是十分惊异,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吕蒙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得自豪,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
(二)概括文章主要情节,理解编者所加题目的准确性。
本文写了三位英雄之间发生的故事。请大家概括主要情节。
3他生点评。
四、写学习启示拓展性阅读
讨论交流——发言
五、课堂总结。
请一组同学示范朗读。教师、同学点评、指导
再请一组同学示范朗读。教师、同学点评、指导。
总结、强化对人物语言中蕴含的情感的理解。
(参考)
1..找出孙权的语言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不可不学”双重否定句,语气坚决,不容推辞,语气应加重;“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隐隐可见不悦的神情和责备的意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现身说法,循循善诱,言辞恳切,应读的得语重心长。)
教师板书: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
为什么编辑为本文所加题目为“孙权劝学”呢?是否以偏概全。
明确:
1、孙权劝学是本文详细叙写的内容;
2、吕蒙的学习过程写得十分简单,侧重于表现他听劝;
3、鲁肃赞学,证明了孙权劝学的成效。
吕蒙为什么能听从孙权的劝说呢?
孙权劝导得法: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指导学习方法,以自己为例,现身说法。说明孙权善权。
2、简介几个三国人物:孙权、吕蒙、鲁肃。
3、指导学生翻译课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记重要字词的含义,准确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4、学生自主翻译和交流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教学德育:
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以“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两个成语,导入新课学习。

这两个成语出自我国一部著名的史学著作——《资治通鉴》
2、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
《资治通鉴》由司马光支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三国到五代1362年的历史。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二、整体感知
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2、对照注释,自读理清课文情节。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辞学——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大惊——结友)
3、复述故事
三、品味语言
1、思考:课文以什么方式展开故事情节?(人物对话)
2、请同学们和你的同桌分别扮演孙权与吕蒙,模拟人物的语气进行对话,讨论孙权究竟为什么要说这些话,该以什么神态、语气说。

3、请三个同学分别谈谈他们对三句话的理解,主要说说应该运用什么语调,语速,读出什么情感来,以符合人物身份,能达到规劝目的,谈完试读。

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容推辞,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③“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这样说有何作用?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

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4、孙权劝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

吕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学,效果如何?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值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

5、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四、课文总结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五、扩展训练
解释“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并造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