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第一篇《道家和道教的区别》
道教与道家
道教与道家蒋贤森2152001037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
从历史来看,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也曾混为一谈;现在也仍然有人主张将二者等同起来。
然而,如果将道家理解为由老子、庄子开创,并在魏晋被重新发明的哲学思想流派,将道教理解为于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那么,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理论就是道家思想。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
道家作为一个哲学思想流派,其思想流变与代表人物应是它被解说时最重要的内容;魏晋之后道家思想的传承流变,现在看来还是模糊而难以说清的,但它对历代学者文人的影响却仍是依稀可辨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狭义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
道教神学与道家思想的异同,确实一言难尽。
试举一例:道教所谓长生不老,成仙通神,老、庄并未言及,也不能视为老、庄思想的合理的引申,甚至可以说,与自然之道亦不无悖逆。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
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
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
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
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
道家是先秦时期的学术派别之一。
道教是东汉才形成的一种民间多神宗教信仰。
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道德经》中做了详细的阐述。
老子和庄子从未说过自己是道家,一切只是后人对他们的划分归类。
所谓道家的概念,一直到西汉的《论六家要旨》中才被第一次提出。
而道教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方仙道。
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
知道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
其中一个教团就把老子神化成了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
唐朝皇室追认老子李耳为李氏先祖。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确定了道先、儒次、佛末的三者次序;唐太宗再次申令道先佛后;唐玄宗时,道教达到极盛,实际上这种神仙崇拜也是后人对老子的一种绑架,后人求仙问道是为了追求长生久视、长生不死,而老子、庄子一直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根本无所谓衰老和生死,所以道教的追求和道家思想是相悖的,道家只是为道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文化背景而已。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
道教与道家的区别“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
从历史来看,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也曾混为一谈,现在也仍然有人主张将二者等同起来。
道家与道教并不是一回事,而这有很大的区别。
一、道家与道教产生于不同的时代.道家由老子、庄子开创的哲学思想流派,在春秋末年创立,而道教则形成于东汉末年,源于张陵所创的五斗米教。
这就是说,在道教形成之前,道家己出现相当长的时问,人才辈出,流派纷呈,并形成了先秦和汉初道家发展的两个高峰.即便在道教形成以后,道家与道教仍然有各自不同的传承谱系。
二、道家与道教有各自不同的代表人物。
即使同一个人物在道家与道教之中也具备了不同的个性特征.就前者来说,道家的代表人物在先秦有老子、庄子、杨朱、宋钘、尹文、列子等,汉代有曹参、窦太后、刘安、严君平等。
道教的代表人物有张角、张陵、张鲁、葛洪、陶弘景、王重阳、成玄英等,这两类人物相互之间是不能替代的。
就后者来说,以老子为例,道家中的老子是一个现实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道教中的老子则成为太上老君,是一个宗教教主,两者的性质显然是不一样的。
三、道家与道教的性质不同。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道家仅仅是一种思想文化流派,而道教是一个宗教团体,两者在文化形态上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
道家作为一个哲学思想流派,其思想流变与代表人物应是它被解说时最重要的内容。
魏晋之后道家思想的传承流变,现在看来还是模糊而难以说清的,但它对历代学者文人的影响却仍是依稀可辨的。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狭义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
前者具有人间性、世俗性,它存在于思想领域,作为一种思想文化流派,它以现实的智慧之光照耀人间。
而道教则不同,它不仅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即具有思想信仰,同时有严密的组织与宗教活动,并试图以一种超人间超现实的力量来改造世界,包括求得人的永生。
道教与道家的区别
思想境界不同
• 清静无为,化归自然。 • 长生不老,成仙通神
从事的人群不同
• 文人,中上层人士。 • 农民,被压迫的下层人士。借以排泄对压 迫,平穷的不满。
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同
• 对文人气质的影响不同 1.中国历朝历代的文人都在某种程度上有出士 的思想。入世与出示反应了儒道两种思想 集于中国文人身上的矛盾性。 2.道教主要是影响中下层人,大部分时候是让 下层人民敢于受苦。虽然最初道教是一个 反政府的宗教。但其却开创中国的农民革 命奠定一个悲哀的先河——农民压迫农民
道教与道家的区别
1.大多数人对道教与道家的概念很模糊,混为 一谈 2.道教与道教事实上区别很大
起源不同
• 道家起源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文化繁 荣时期。其本师经天纬地,治国理事的学 说 • 道教起源于东汉末年,本质是一种农民思 想,只是被冠以超自然的家 《老子》《庄子》为核心文献。追求 个人思想上与肉体上的双从解放。 • 道教《老子》《抱朴子》《南华经》并与 谶纬神学 玄学紧密结合
知道第一篇《道家和道教的区别》
道家聊,到家了!茶火新,山水渺,聊一聊,才知道!导读:道家和道教的区别与联系?各自的代表人物有哪些?道家与道教,单从外表看来,好像不可分离,而在实质上,却大有不同。
区别一:起源上道家:秦、汉以前,道,只是先哲试图解释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是怎么来的,我们是怎么来的。
所以才有老子在《道德经》开篇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吾未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先不论这些观点对错与否、科学也否,可看出“道”并不是一门玄学,更非故弄玄虚,它和霍金的《时间简史》在本质上区别并不大,都是思想家们对我们生活空间的一种思考。
老子生活的周朝时期,并未出现所谓的“诸子百家”,孔子也曾游学老子,留下黄河之畔关于水的浩叹!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道”家思想在整个华夏文明史的源头性地位!道教:道作为一种宗教,却始于汉代,兴于唐宋,元、明时期的全真教,没于清末,而于当代重新走入人们的精神领域。
道教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
作为道教最终形成的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太平经》的流传,一是张道陵的五斗米道。
《太平经》,即《太平清领书》,于吉、宫崇传于东汉顺帝时期。
东汉灵帝时,张角奉《太平经》传教,号为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信徒遍布天下九州。
后来黄巾起义失败,太平道日趋衰微。
同样是在东汉顺帝时,张陵学道于蜀郡鹄鸣山,招徒传教,信道者出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
其孙张鲁保据汉中多年,后又与最高统治当局合作,使得五斗米道的影响从西南一隅播于海内,遂为道教正宗。
区别二:理论系统上道家:以老、庄为首的道家思想,崇尚自然、无为,最好的状态就像水一样,因势而为,宁处“众人之所恶”,“功成弗居”,庄子更是觉得有用的树多被砍伐,无用乃大用!人与自然浑然一体,返璞归真,不争、不辨,达到物我交融的永恒状态,即所谓“抱朴守一”。
道教: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道教的长生并不想道家思想里面交融于自然、顺应天性的永恒,而是通过一定的“术”、丹药来使自己长生,通过修炼而达到仙人的境界。
道教与道家有何不同呢
道教与道家有何不同呢道教与道家有何不同呢道教与道家有何不同呢?看看下面的道家常识吧!道家与黄老道教,完全是以道家的学术思想做内容的宗教,道家学术思想的内容,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原始宗教思想、哲学思想、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的总汇,笼络贯串中国文化上下古今的大成。
虽然道家与道教,在宗教色彩上,有时混淆不清,但在实质上,道教与道家,却大有异同之处。
可是,一般习惯,对道家与道教的分野,区别不清,随便就加它一顶迷信的帽子,把它送入海上三山,可望而不可及,列为虚无缥渺之间了。
关于道家的学术思想,纪晓岚曾经从好的方面来看,评定它是“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当然,任何一种学术思想,正如天下事与物一样,都有正反、好坏的两面,道教学术思想,固然广博精微地综罗百代,但它流传久远,加上驳而不纯的结果,便变成“支离破碎,怪诞杂乱”,可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就抛弃一个传统文化的无尽宝藏,那是非常荒谬的举动。
现在为了尽量简化地介绍道家与道教,首先须要提出道教与道家的渊源。
道家学术思想的形成,把它简单地归纳分类,约有四个来源所组成:(1)黄、老学术。
(2)老、庄思想。
(3)隐士思想。
(4)方士学术。
道教宗教学术思想的形成,也简单地把它归纳分类做四个来源:(1)渊源于道家学术思想。
(2)发生于政治社会的演变。
(3)促进于外来宗教的刺激。
(4)基本于神秘学术的迷恋。
讲到道家的学术思想,在秦、汉以后,往往以黄、老并称,或老、庄具列,做为道家的宗祖。
所谓黄,便是指黄帝;老,当然就是老子,但无论是黄、老并称,或老、庄具列,我们普遍地都知道老子的确算是道家宗祖,如果拉上黄帝做为道家的宗祖,在一般的习惯上,便有信与不信的了。
凡是笃信道家的,自然毫无疑议,如果不信道家的,便訾议百出,笑它是不经之谈。
其实,笃信道教的,却也未必承认黄帝为道教的创始者呢!究竟黄帝算不算道家的宗祖?而且他取得道家宗祖的资历,又有何根据呢?一般引证古书,号称为黄帝的著述,如医药书籍的黄帝《内经》,以及道家流传用于兵法或谋略学的黄帝《阴符经》等,历来学者,几乎都公认是后世的伪书。
道家与道教之辨
道家与道教之辨一般习惯,我们对道家和道教的分野混淆不清,对二者的认识也存在诸多误解。
比道家与道教既有渊源又有很大的差别。
“道家”主要以哲学、学术思想学派而著称,“道教”则以宗教形态而存在,二者呈现不同的思想、文化特征。
试图对二者关系进行一番初步、简要的探究和鉴别,以厘清笼罩在我们心中的误解的云团。
标签:道家;道教;渊源;差别一般习惯,我们对道家和道教的分野混淆不清,对二者的认识也存在诸多误解。
比如一说道家,我们定会和“出世”的隐退消极思想相连。
而提起道教,势必会给它扣上迷信的帽子。
我们试图对二者关系进行一番初步、简要的探究和鉴别,以厘清笼罩在我们心中的误解的云团。
一、历史溯源(一)道家最早在先秦出现。
一提起道家,我们自然把它和老庄等同起来。
但是无论老子学派还是庄子学派,从未自称道家。
实际上“道家内部众多的倾向大体上可以分为老学、庄学、黄老学三个派别”,“仅用老庄是不足以概括的”[1]。
直到西汉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才第一次提出“道家”的概念。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又对道家做了规范的定义。
以上所谓的道家,更多是指黄老思想的道家,而不是老庄道家。
而现今学术界惯于称老庄学派为道家是一种后起的学派分类概念。
魏晋时期才开始老庄联称,将其视为道家的学术分类才得到公认,后来一直延续了下来。
南怀瑾先生把道家学术思想的形成,简单归为四个来源:黄、老学术,老、庄思想,隐士思想,方士学术[2]。
(二)道教南怀瑾先生认为,道教宗教学术思想的形成可简单归纳为四类:渊源于道家学术思想、发生于政治社会的演变、促进于外来宗教的刺激、基本于神秘学术的迷恋[2]。
道教的形成相对较晚。
在东汉顺、桓帝时期,张陵在巴蜀地区草创五斗米道;灵帝时,张角创太平道,标志着早期道教的产生。
而“道”与“教”又是何时并称起来的呢?从现存文献来看,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汉代张鲁撰《老子想尔注》,不过那时人们习惯上仍称民间道教为“黄老道”,或者具体地称为五斗米道、太平道等,对上层神仙方术称为神仙家。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与联系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与联系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
道家思想成形于先秦时期,直到东汉末“黄老”一词才与神仙崇拜这样的概念结合起来。
就本身来,这种崇拜和道家思想没有相关联的份,老子、庄子都是以相当平静的心态来对待死亡的引起两者相关联的原因可能是在道家文字中描述了对于领悟了“道”并体“道”的长生者的意象。
所以就道教老子为宗又追求修炼成仙的本质来说荒谬的,这是一直以来认识上的误区东汉时期以道家思想为本的王充著有无神论作品《论衡》,对汉末流行的神仙方术进行了全批判,在中国思想史上获得了很高地位。
在西方,道家与道教被统称为Taois ,以Religious Taoism(道教)和Philosophical Taoism(道家)将他们区分开来。
西方者普遍认为道教是纯哲学的道家思想落腐败的产物,而道教支持者认为道和道家在思想上有互补之处。
【道教简释】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
东汉时形成,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
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
后又分化为许多派别。
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
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
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
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
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
以《道德经》(即《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
奉三清为最高的神。
要人脱离现实,炼丹成仙。
道教的第一所国家级道观位于洛阳上清宫。
【道教历史发展】我国古代先民认为万物有灵,进而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灵魂的崇拜,祖先的崇拜,慢慢发展到祖先与天神合一,成为至上神的雏形。
鬼神崇拜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已存在。
先民们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岳,皆视为有神主宰,因而产生敬畏感,乃对之顶礼膜拜。
那时先民们除认为万物有灵而产生自然崇拜外,还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因而又产生了对鬼神的崇拜。
各种丧葬礼仪和祭鬼、驱鬼仪式随之逐渐形成。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1、性质不同:道家是先秦时期的学术派别之一,而道教是直到东汉才形成的一种民间宗教。
2、特点不同:道教和道家区别很大道教最大特点是修养身心,长生者视做神仙,而道家却是以清净无为为宗旨去掉了神仙信仰和神仙修行,道教就不成其为道教了无论道教在哲学和医学等方面有多大的贡献,道教所有的理论都服务于成神仙这个目标,道家只是一个哲学流派。
3、联系不同:道家虽然是道教中途追认的先祖,但在理论上道家对道教的建立是有贡献的。
道教是一起自民间的宗教,在其创立阶段,道教的首要理论任务就是如何排除其他理论的干扰,为道教自身的理论建构扫清障碍。
道教道家两者的代表意义不同,道家代表的是一种人的思想,只是对人的认知想法有着一定的影响,而道教则为宗教组织,具有自己的信仰和一些宗教仪式,并提出了修行飞升成仙的内容。
你说不同吧,可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道教是依托在道家的思想之上创立的,道教中更是把老子成为三清中的太清道德天尊,把庄子称为南华真人,由此可见道教与道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他们的形成年代和传承谱系不同,道家是由老子庄子开创的哲学思想体系,形成于春秋末年,代表人物在先秦有,老子,庄子,杨朱,尹文,列子等,汉代有曹参,窦太后,刘安,严君平等,道教是由张道陵在东汉末年所创,初始为五斗米教,代表人物有,张角,张道陵,张鲁,葛洪,陶弘景,王重阳,成玄英等。
道家和道家的代表人物相互之间是不可替代的,在道教形成之前,道家已经出现相当长的时间,人才辈出,流派纷呈,先秦和汉初道家发展达到了高峰,为日后道教的发展打下了充实的基础。
道家仅仅是一种思想文化流派,其思想流变与代表人物应是他被解说是最重要的内容。
道教作为一个宗教团体,它不仅仅具备了则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同时也有严密的制度和宗教活动内容,其包含知识十分庞大,除去鬼神思想占卜巫蛊,神仙方术等,还有易经,养生,药学和各种斋醮科仪,这些都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和传承下来的古人智慧,其形成之规模,内容之广阔,已经超越了世界上的任何一门宗教,既然有如此强大的历史文化做后盾,道教离兴盛的日子还会远吗?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看见道教的强大与兴盛,它也一定能够赶超佛教,因为只有它才是我们中国的本土宗教,它的兴盛也会为我们的国家带来繁荣和富强。
道家和道教的区别和联系
道家和道教的区别和联系推荐文章道家和儒家的区别热度:道教和佛教开光的区别热度:道家和儒家的区别和联系热度: iPhone原装电池和非原装的区别热度:等保和分保的区别热度:道家和道教是同一种东西吗?看名字就知道了,当然不是。
前者是先秦时期出现的一个学术流派,后者是东汉时期才形成的一种民间宗教。
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就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一、道家和道教的根本旨趣不同。
道家与道教旨趣的不同集中体现在生死观上。
老子虽强调爱身长生,但他所说的“长生”,本意是长寿,不是永生,《庄子》以生死为气之聚散,乃自然之道,生不足喜,死不足悲,顺之而已。
总之,道家淡漠于生死。
道教不然,它把长生不死、得道成仙作为最核心的信仰,孜孜不倦地追求这一目标,相信经过炼养,人可以在活着的时候就脱胎换骨,从生理上超凡入仙,永享仙寿。
道家的生死观是“顺乎自然”,付之命运;道教的生死观是“反乎自然”,自作主张。
二、道家与道教对鬼神的态度不同。
道家高唱天道自然无为,否认有主宰人间的神灵存在。
老庄之学的产生在一定意义上保持了无神论的传统。
道教扭转了道家的上述倾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回到了宗教,崇拜神灵和仙人。
道教由于将世界二重化和崇拜神仙而具有了真正的宗教性,成为一种宗教体系。
道家则始终是非宗教的学术派别。
老子、庄子,作为古哲人看待便是道家;作为仙真看待便是道教。
《老子》、《庄子》、《列子》、《淮南子》等书,作为古代哲学著作去研究和继承发扬便是道家,作为神谕丹书去领悟和信仰便是道教,其间的差别,并不难分辨。
三、道家和道教的存在方式不同。
道家作为一种学术文化只存在于思想意识领域,以其智慧与美学的力量打动人心,影响社会,只拥有思想传播的手段,道家人物之间的来往仅以思想观点投合为连接,没有固定的组织系统。
道教不止有确定的思想信仰,还拥有相应的宗教组织和活动,有教徒、宫观、科仪、制度,有采药、炼丹、占卜、符箓、咒劾、斋醮等活动。
因此道教就不止是一种意识形态,也形成现实的物质力量,是一种社会综合体系。
道家与道教不是一回事
道家与道教不是一回事道教尊奉道德天尊也就是鼎鼎大名的太上老君为教主,太上老君的原型就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老子,也有说法称老子是太上老君在人间的化身。
虽然老子被奉为道教教主,但道教却并非老子所创建。
需要注意的是,道教和道家虽然有关联,但却不是一回事,一定要区分清楚。
道教是宗教,道家是思想流派。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有五千言的《道德经》传世。
道教的正式产生通常以五斗米道的出现为标志。
五斗米道,即天师道,于东汉时期由张道陵所创立,尊奉道家创始人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作为传教经典。
因而张道陵被普遍认为是道教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老祖天师”,也正是威名远播的张天师。
道教以道家思想作为哲学依据和理论根基,讲求尊道贵德,倡导崇拜神仙,祈求长生久视,追求羽化登仙。
在民间,许多人对道教的了解不是源于道教经典,而是来自神话传说和武侠小说。
在众多武侠小说中,有两大道教武林宗派最为著名,一个是武当派,另一个是全真教。
在金庸先生笔下的《射雕英雄传》中,全真教掌教王重阳是第一次“华山论剑”的获胜者,其座下有七位武功超群的弟子,江湖人称“全真七子”,天罡北斗阵名震天下。
全真教,亦称全真道,是道教著名派别之一,创教祖师王重阳及其弟子“全真七子”历史上都确有其人,而且都是来历不凡、道行高深的道士,并多有著作流传后世。
“全真七子”分别为马钰、丘处机、谭处端、王处一、郝大通、刘处玄和孙不二。
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想必非丘处机莫属。
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丘处机被描写成一位正义果敢、武功高强的道长,后来还当上了全真教的掌教。
历史上真实的丘处机确为一代高道。
丘处机,道号长春子,人称长春真人,追随全真道祖师王重阳学道。
他内修心性、外修功行,持规守戒、苦行修道,堪为道士榜样,深受世人敬仰,成为全真道第五任掌门人。
丘处机不仅精通道法,而且文采不凡,有诗文著作传世,非凡就曾在书店中见到过《丘处机集》。
丘处机带领弟子到各地传道弘法,反响很大,影响深广,因而受到宋朝、金朝和元朝等皇室的高度重视。
道家与道教之辨
道家与道教之辨道家与道教之辨陈军(陕西师范大学,西安710062)摘要:一般习惯,我们对道家和道教的分野混淆不清,对二者的认识也存在诸多误解。
比道家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又对道家做了规范的定义。
以上所谓的道家,更多是指黄老思想的道家,而不是老庄道家。
而现今学术界惯于称老庄学派为道家是一种后起的学派分类概念。
魏晋时期才开始老庄联称,将其视为道家的学术分类才得到公认,后来一直延续了下来。
南怀瑾先生把道家学术思想的形成,简单归为四个来源:黄、老学术,老、庄思想,隐士思想,方士学术[2]。
(二)道教南怀瑾先生认为,道教宗教学术思想的形成可简单归纳为四类:渊源于道家学术思想、发生于政治社会的演变、促进于外来宗教的刺激、基本于神秘学术的迷恋[2]。
道教的形成相对较晚。
在东汉顺、桓帝时期,张陵在巴蜀地区草创五斗米道;灵帝时,张角创太平道,标志着早期道教的产生。
而“道”与“教”又是何时并称起来的呢?从现存文献来看,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汉代张鲁撰《老子想尔注》,不过那时人们习惯上仍称民间道教为“黄老道”,或者具体地称为五斗米道、太平道等,这个“老”劣。
这恰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
这一认识成果影响到一般学术界,《新唐书·艺文志》和《宋史·艺文志》就分列道家和神仙家。
宋马瑞临在《文献通考》看到托名为道家者“杂而多端”的特质。
直到现代,在经受西方宗教学的洗礼后、人们有了初步的现代宗教概念后,才开始从理论上正式区分道家和道教。
(二)现今学者从理论上对二者做区分1937年出版的我国学者傅勤家的《中国道教史》是国内第一部道教通史。
而对道家与道教关系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各种学术著作论述得很多,但都没有达成圆满结果。
一种观点是把二者视为一个整体。
有学者认为二者是理与教的关系,如胡孚琛认为,道家与道教有共同的文化渊源:母系社会的原始宗教观念。
他提出二者之外,还应该有个“道学”的概念:“道学应指中国传统文化中以老子的道的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的学术系统,其中包括道家、道教、丹道三个了这一成果,利用和改造了道家思想,完成了宗教性质的改造,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而又系统的神学。
道教
科技
• 化学——“还丹”化学反应“丹砂烧之成水 银,积变又成丹砂” • 黑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 医学:1葛洪《抱朴子》、《肘后备急方》 (天花,肺结核,免疫法);陶弘景《视 农本草经集注 》孙思邈《备急千金方》 《千金翼方》2 ,道家养生衍生出各种强 身健体的武术气功,太极拳、形意拳、八 卦掌,内家拳(张三丰)。
道教四大名山
湖北武当山
江西龙虎山
四川青城山
安徽齐云山
泉州清源山
道教影响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 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以得道成仙与道合真为终极目标, 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家庭和睦,相信修 道积德者能够幸福快乐长生久视。道教对中国的学术思想、 政治经济、军事谋略、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国民性格、 伦理道德、思维方式、民风民俗、民间信仰等方面都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先生曾深刻指出“中国根柢全在道 教”。
徐福
• 徐福:秦时方士,世界上最早的航海家,探险家,琅砑人(今山东胶 南,诸成一带),是道家医学的创始人。
东方朔
• 东方朔:西汉方士,字曼青,西汉时平厌次(今山东陵县)人。著有 《神异经》,《海内十洲记》等书,精通道家命相学,医药学。人称 “仙人”。
张道陵
• 张道陵:东汉人。他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实际创立者,东汉沛 国丰人(今江丰县)是中国道教史上著名的张天师。
基本教义
尊道贵德,天人合一——道教最高信仰 敬天法祖,寻仙访道——道教神仙崇拜 天人感应,天道承负——道教善恶报应 性命双修,返璞归真——道教修炼秘诀 上善若水,柔弱不争——道教为人品质 清静寡欲,自然无为——道教处世方式 我命在我,不在天地——道教逍遥精神 忠孝节义,仁爱诚信——道教伦理道德 福禄寿喜,吉祥如意——道教民俗风情 仙道贵生,济世度人——道教核心宗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教创世理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教活动准则 天人同构,阴阳协调,形神共养,统筹兼顾——道教养生原理 丹道修真,服药炼气,积德行善,建功立业——道教成仙途径
道家与道教有何不同
道家与道教有何不同导语:我们知道道家,也听说过道教,究竟这二者是否相同?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道教是以长生不老之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土固有的宗教,它用神仙不死之道教化信仰者,劝人通过养生修炼和道德品行的修养而长生成仙,最终解脱死亡,求得永恒。
道教与道家不同,道家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流派,而道教是宗教,但二者之间又有联系,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道」为道教所继承改造,道家创始人老子被道教塑造为太上老君,《道德经》和《庄子》既是道家典籍,又成为道教的「真经」。
道教在多方面继承改造了道家的东西,继承显示出与道家的联系,改造则显示了区别。
可以说,道教与道家的价值取向根本上还是不同的。
按照後世的划分标准,一般把道家的发展阶段分为:先秦老庄道家,秦汉黄老道家,魏晋玄学道家。
魏晋以後,道家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不复存在,道家被道教取而代之。
所以魏晋以後人们所说的道家,除了确指先秦和汉魏晋道家以外,多指的是道教。
即便是人们常说的'「唐代钦定道家」,其骨干多是道教中人物,实际上也是道教。
因此可以说,魏晋以後道教取代了道家的地位,在社会上扮演角色,发挥功能作用。
美国学者唐纳德·毕肖普教授主编的《中国思想导论》一书指出:「认为道教是作为纯哲学的道家思想的普遍堕落和腐败的产物的看法是毫无道理的,我们应用另一种眼光来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道教的思想体系中包含了道家的哲学思想所缺少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对於人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例如,道家诉诸心灵或理性,而道教却诉诸於人的情感、情绪或情趣。
道教充分普遍而又巧妙地利用人的敬惧、神秘和惊异等感觉,而道家却对此熟视无睹。
」不仅看到道教与道家的差异,而且认为两者是互补的,道教对於一般人的现实生活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要认识和理解道教,必须明确区分道家与道教,同时又不要忘记二者间的密切联系。
什么叫“道家”?什么叫“道教”?道家与道教有何区别?
什么叫“道家”?什么叫“道教”?道家与道教有何区别?
道家,据《辞海》解释,是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
道家学说以自然天道观为主,强调人们在思想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政治上则主张“无为而治”,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对孔子的“仁”、“义”、“礼提出了批驳。
其后,道家思想与名家、法家相结合,成为“黄老之学”。
汉武帝时,“废黜百家,独尊儒学”,道家之说渐微。
魏晋时玄学兴起,以王弼、何晏等人为首,以老庄之学解释儒家经文,促成儒、道结合。
佛学传入中国后,又以老庄诠释佛典,有释道合流之势。
总之,道家思想是作为学术而存在的一个流派。
道教是中国最早的本土宗教,源于古代的神仙信仰和方仙之术。
东汉顺帝时(125~144),祖天师张道陵在江西龙虎山炼“九天神丹”,后在四川鹤鸣山创立“正一盟威之道”,立24治为道教定型化之始。
张道陵创立道教奉老子为道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太平经》为主要经典,以奉道守戒,修仙得道为最终目标,由此可知,道教与道家学说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道家与道教的根本区别是:道家只是纯思想和理论的学术派别,而道教则是有系统完整的教义思想,有严密的组织体系,有特殊的宗教活动仪式,有严格的教规戒律并有宫观庙宇为依托的宗教组织。
(编辑/一凡)。
道家和道教的根本区别
道家和道教的根本区别道家思想的起源,很多人归于老子,其实道家思想,有很多都是老子总结前人思想,变成自己思想辩论的一点。
在历史上,有同样思想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
当时齐国的丞相晏子,齐国国王说要给予他一块封地,可晏子当时并没有接受,在晏子看来,给予他的并不是一块封地,而是灾难、祸害。
自己如果接受了封地,那么就等同于害了自己。
同样的事情,也在楚国曾发生过。
当时楚国国王想封一个人为朝中大臣,但是那人并没有接受,而是当场就拒绝了。
认为这是一个祸害,自己接受官禄,去担任大臣,是会害了自己的。
说的就是清净无为,以尘世为秕糠,以富贵为物累,一心向往无何有之乡。
这些前人的思想,最后都被老子所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总结成为了道家一派的思想。
而道教,起源于民间巫术,当时盛行自然崇拜以及鬼神崇拜,道教内很多的方术,都是由民间吸纳的,最后变成了自己的‘招牌’。
而古代对于鬼神、自然的崇拜,给道教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也。
”出处——《左传·襄公七年》“肆类于伤敌,禋于六宗,望于山川,偏于群神。
”《尚书.尧典》当时的人民都崇拜神灵,经常给自己祈福,避免灾祸,希望在往后的一段时间里,都风调雨顺。
但是祭拜神灵是要究竟方式的。
后来就有了巫祝这种职业,掌管祈福消灾。
而道教则是吸收了这些方术,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并传承下去。
道教依附于道家思想上,对道家思想加以利用。
道教依附于道家理论,自然而然就需要把老子奉为道教的尊神,开始不断的神话老子,奉习《老子》,到最后老子居然成了混沌之气所变。
“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
”——《老子铭》在道教早期的时候,很多人都分不清楚道家和道教。
于是很多人就会把两者混为一谈。
而当时道教也并没有解释什么,他们觉得这对于自己的发展,百利无一害,乐于大家这么误会下去。
只有不接受道教思想的人,才会把道教和道家进行区分。
其实很多人会把两者混为一谈,也并不奇怪。
道家的道名词解释
道家的道名词解释
(原创版)
目录
1.道家与道教的区别
2.道的含义
3.道家学说中的道
4.道的引申涵义
5.道家对道的理解与应用
正文
道家与道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道家是一个哲学学派,而道教则是一种宗教信仰。
道家学派起源于我国先秦时期,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
而道教则在汉代形成,它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宗教体系,信仰的神仙和修炼的方式与道家学派有一定的关联。
道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
道家认为,万事万物皆遵循道,道是宇宙生成、发展、变化的根本原理。
道家学说中的道,既有客观的宇宙之道,也有主观的生活之道。
客观的宇宙之道指的是宇宙的生成、运行和消亡的规律,而主观的生活之道则是指人们在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道的引申涵义包括了道路、方法、原则等。
在道家学说中,道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它指引着人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生活的真谛。
道家认为,只有领悟道,才能把握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从而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地。
道家对道的理解与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顺应自然,道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们应当顺应这些规律,而不是强行改变。
二是无为而治,道家主张在治理国家时,要尽量减少干预,
让事物自然发展,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是修身养性,道家认为,只有修炼自己的品德,才能真正领悟道的内涵,从而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地。
总的来说,道家学派的道是一种宇宙观和人生观,它既是客观的宇宙规律,也是主观的生活智慧。
道家与道教之异同
道家与道教之三异先说其异。
一、道家和道教的根本旨趣不同。
道家之旨,在凝炼生命的深度,提高精神境界的层次,最终目的是实现精神对现实的超越,获得审美的享受、理性的满足和心理的安宁,也就是说,让人跳出躯壳内之“小我”,实现与宇宙大道同体的“大我”,最看重心灵自由的价值。
道教炼养形神,内丹与外丹,以及种种道术,最终目标都在求得个体生命的永存,让人摆脱短暂的“俗我”,实现长生之“仙我”,因此最看重个体生命延续的价值。
换句话说,道家与道教旨趣的不同集中体现在生死观上。
老子虽强调爱身长生,但他所说的“长生”,本意是长寿,不是永生,“死而不亡者寿”的“不亡”指不被人遗忘,还是承认有死的,并且为避祸患之倡“无身”之说。
《庄子》以生死为气之聚散,乃自然之道,生不足喜,死不足悲,顺之而已。
更有甚者,“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外疒内丸)溃痈”(《大宗师》),透露出厌生情绪。
总之,道家淡漠于生死。
道教不然,它把长生不死、得道成仙作为最核心的信仰,孜孜不倦地追求这一目标,相信经过炼养,人可以在活着的时候就脱胎换骨,从生理上超凡入仙,永享仙寿。
葛洪站在道教立场上批评庄子:“以存活为徭役,以殂殁为休息,其去神仙,已千亿里矣”(《抱朴子·释滞》),于此可知两家之差距甚大。
我们可以说,道家的生死观是“顺乎自然”,付之命运;道教的生死观是“反乎自然”,自作主张。
道教有句名言:“我命在我,不在于天”(《养性延命录》引仙经)。
不信死生有命,不信因果前定,力抗有生必有死的铁则,一心要通过后天的努力突破生死大限,这是道教所独有的精神,道家和儒家不具有,其他宗教也不具有。
长生成仙说在先秦道家著作里只是次要成分,主要来自流行于社会的神仙方术。
道家向道教转化的过程中,长生成仙思想的大量涌入并占据枢要地位,是发生质变的关键一步。
二、道家与道教对鬼神的态度不同。
道家高唱天道自然无为,否认有主宰人间的神灵存在。
老庄之学的产生在一定意义上保持了无神论的传统。
中国文化史上,道家与道教的区别与联系
中国文化史上,道家与道教的区别与联系道家与道教的区别道家和道教是有区别的道家是先秦时期的学术派别之一, 而道教是直到东汉才形成的一种民间宗教春秋战国时期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 而老子和庄子从未自称是道家直到汉代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才第一次提出道家的概念《汉书·艺文志》对道家作了规范的的定义, 后人经常引用书中说的“ 道家者流, 盖出于史官, 记成败存亡祸富古今之道, 然后知秉要执本, 清虚以自守, 卑弱以自持, 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这个道家更多是指黄老思想的道家, 并不是专指老子和庄子学术界习惯把老庄学派称为道家, 这是一种后起的学派分类观念东汉时期严君平的《老子指归》中开始有了以老庄为道家的倾向魏晋时期开始老庄联称, 魏晋后期以老庄为道家的学术分类办法得到承认, 这样形成了今天以道家专指老庄的观念“道”与“教”并称, 现存文献中首见于汉代《老子想尔注》“ 真道藏, 邪文出, 世间常伪技称‘ 道教’ , 皆为大伪不可用”川老子和庄子是哲学家, 并未创立任何宗教, 而老子和庄子被拉进道教, 其人其书被受尊崇是汉代以后的事情因此, 作为先秦哲学家的老子和庄子与道教是没有直接关系的道教出现以后, 它是一个有教义、宗教仪式、固定的信徒和信奉经典的宗教组织, 虽然有理论思想但并不是一个哲学流派。
道教内容庞杂, 南朝梁刘腮在《灭惑论》中说, 道教“ 上标老子, 次述神仙, 下袭张陵”宋马瑞临在《文献能考》卷二二五说“ 道家之述, 杂而端” 一般认为, 道教起源古代的巫术在古代生活中, 人们逐渐形成了天神、地抵和人鬼的神灵系统道教承袭了这种鬼神思想, 成为道教神灵的组成部分古人卜笠可以断吉凶、巫师可以交通神鬼的思想, 也被道教吸收其次, 道教源于神仙思想和神仙方术神仙方术没有系统的理论, 但神仙家信仰的方术被道教承袭, 神仙方术演化为道教的修炼方术, 神仙方士演化为道家的道士第三, 道教源于纬神学徽是宗教性的预言“ 诡”为隐语, 预决吉凶“ 纬”是相对与于儒家经典而言, 是用俄的方法和阴阳五行思想来解释儒家经典, 推验吉凶这些思想被道教吸收, 成为道教的符筑思想和方术思想第四, 道教源于黄老思想黄老中的神秘思想很多,加上黄老之学的神仙方术, 长生不老和阴阳五行思想, 东汉时期已经将黄帝和老子神秘化, 这些成为道教的前身。
“道家”和“道教”的区别
“道家”和“道教”的区别很多人提到“道家”就会认为是“道教”,“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
实际上从历史来看“道家”和“道教”虽然存在多方面的联系,但它们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首先,“道家”是由老子、庄子开创,并在魏晋被重新发明的思想流派,而“道教”是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其次,“道家”作为一种思想流派,崇尚大道,主张惟道是从、道法自然,主要从事的是学术活动和其他政治文化活动,奉《道德经》、《庄子》、《黄帝四经》等为经典,而“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将道家人物神化以提高其知名度,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追求的是长生不老,其主要典籍是《道藏》。
第三、“道家”无为自化,重视不言之教,没有严格的组织和师承关系,但“道教”却非常讲究师承关系,有教徒与组织,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
第四、“道家”(尤其是黄老道家)虽然提倡兼容百家,但都是以“道家”为主,融会贯通而成,而在“道教”那里,更多的却是“以丹解道”、“以儒解道”甚至“以佛解道”,传统民间信仰的意味很浓。
第五、“道家”分为老庄派、黄老派和杨朱派,除了老庄派有一些隐世思想外,黄老派和杨朱派都是积极用世的,但“道教”受到佛教影响,极力宣扬出世思想。
因此,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理论就是道家思想。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最初是由张道陵,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张天师”创立于东汉时期的五斗米道(天师道),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
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
它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今道教主要分为:全真派和正一派两大教派。
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
尊“道”为最高信仰,而道的尊高和伟大,其最高体现就是“德”,所以,道教在“尊道”的同时也“贵德”,道教的“道”与“德”一起,共同构成其教理的核心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聊,到家了!茶火新,山水渺,聊一聊,才知道!
导读:道家和道教的区别与联系?各自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道家与道教,单从外表看来,好像不可分离,而在实质上,却
大有不同。
区别一:起源上
道家:
秦、汉以前,道,只是先哲试图解释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是怎
么来的,我们是怎么来的。
所以才有老子在《道德经》开篇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吾未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先不论这些观点对错与否、科学也否,可看出“道”并不是一门玄学,更非故弄玄虚,它和霍金的《时间简史》在本质上区别并不大,都是思想家们对我们生活空间的一种思考。
老子生活的周朝时期,并未出现所谓的“诸子百家”,孔子也
曾游学老子,留下黄河之畔关于水的浩叹!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道”家思想在整个华夏文明史的源头性地位!
道教:
道作为一种宗教,却始于汉代,兴于唐宋,元、明时期的全真教,没于清末,而于当代重新走入人们的精神领域。
道教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
作为道教最终形成的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太平经》的流传,一是张道陵的五斗米道。
《太平经》,即《太平清领书》,于吉、宫崇传于东汉顺帝时期。
东汉灵帝时,张角奉《太平经》传教,号为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信徒遍布天下九州。
后来黄巾起义失败,太平道日趋衰微。
同样是在东汉顺帝时,张陵学道于蜀郡鹄鸣山,招徒传教,信道者出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
其孙张鲁保据汉中多年,后又与最高统治当局合作,使得五斗米道的影响从西南一隅播于海内,遂为道教正宗。
区别二:理论系统上
道家:
以老、庄为首的道家思想,崇尚自然、无为,最好的状态就像水一样,因势而为,宁处“众人之所恶”,“功成弗居”,庄子更是觉得有用的树多被砍伐,无用乃大用!人与自然浑然一体,返璞归真,不争、不辨,达到物我交融的永恒状态,即所谓“抱朴守一”。
道教: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道教的长生并不想道家思想里面交融于
自然、顺应天性的永恒,而是通过一定的“术”、丹药来使自己长生,通过修炼而达到仙人的境界。
但并不是说,道家和道教没有联系,汉、魏以后的道教,是以
道家学术思想的内容做中心,采集《书经》系统的天道观念,加入
杂家学说与民间的传说信仰,构成神秘性的宗教思想,狭义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
道家和道教的代表人物: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
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
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
道家思想其他的代
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
道家倡导自然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
下期内容会详细讲述,公认的道家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老子,伊尹,庄子,列子,许由等。
道教虽奉老子为祖师,但其主张与老子、庄子的思想并不完全
一致,标志性事件主要有:
东汉顺帝时(126年-144年),于吉、宫崇传《太平清领书》(即后来所谓《太平经》)
东汉灵帝时,张角奉《太平清领书》传教,号为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
东汉顺帝时,张陵学道于蜀郡鹄鸣山,招徒传教,信道者出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
张陵之孙张鲁据汉中,后又与最高统治当局合作,使得五斗米道的影响从西南一隅播于海内,遂为道教正宗。
东晋建武元年,葛洪著《抱朴子》,是道教理论的第一次系统化。
南北朝时,寇谦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建立了“北天师道”,陆修静建立了“南天师道”。
金朝时,在北方出现了王重阳创导的全真道。
而同时,原龙虎山天师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合并为正一道,尊张天师为正一教主,从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南有正一两大派别的格局。
明代时,永乐帝朱棣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对祭祀真武的张三丰及其武当派大力扶持。
此时,道教依然在中国的各种宗教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道家创始人:张道陵(画像)
下期开始将讲述道家思想代表人物的逸闻趣事,从而从一个侧面
看到华夏文明千年前的灿烂。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现在,中国经历了
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而中国人的思想却从人演化而成奴隶。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身体奴化的解放,而中国人思想的奴化,
何时才能解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