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晏子使楚》复习学案2精品教育.doc
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晏子使楚》学案 2(精品)
《晏子使楚》学案2
一、学习目标
1.学认10个会认字,练习写好8个会写字,积累好词好句。
2.体会晏子的话语中所表现出的聪明和机智,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2、重点难点
1.重点: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2.难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3、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
四、参考资料
纪国金壸
齐景公到纪国故地游玩,得到一个金壶,打开来看,里面有朱砂文书,写道“无食反鱼,勿乘驽马。
”景公说:“说得好啊!按照这话的意思,吃鱼不吃另一面,是因为讨厌鱼的腥味;骑马不骑劣马,是嫌它不能跑远路。
”
晏子说:“不是这样,臣觉得这八个字里面包含的是治国的道理:吃鱼不要翻过来,是说不要把民力用尽吧!不要乘坐驽马车,是说不要把小人安在身边吧!”
景公问:“纪国有这样的文书,为什么还会灭亡呢?”晏子答道:“它的灭亡自有原因。
我听说,君子有了至理名言,就把它悬挂在大门上。
可是纪国有这样的良言,却把它当成水灌进壶里,它不灭亡还有什么好结果呢?”。
《晏子使楚》学案
《晏子使楚》学案班级和学号姓名 .学习目标1.掌握难读字音,通读文章。
2.疏通文句,掌握重点文言实、虚词,读懂文章内容。
3.通过对课文的解读,说出自己对晏子人物形象的认识。
4.学习晏子机智的辩才,并能在特定的情景中流畅、简洁地说出一段巧妙的应答话语。
资料链接1.晏子简介名婴,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
春秋后期茂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从公元前556年开始,他继承父亲的官职,在齐灵公、庄公、景公时历任卿相,掌管齐国政治,讲究礼仪,以“节俭力行”著称。
由于晏婴的“节俭力行”符合于墨家的宗旨,晏婴就为后来墨家所推崇。
2.《晏子春秋》资料链接《晏子春秋》中记录了不少有关晏子的轶闻逸事,柳宗元认为这部书很可能是“墨子之秆有齐人者为之”,大约是战国中期墨家学派的人收集有关晏婴的言行,编辑成书的。
它文学性很强,有不少记叙生动的散文,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一、初读文章1.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傧.()者临淄.()比肩继踵.()诣.()王酒酣.()曷.为()与熙.()也2.熟读课文,注意句子的停顿、语气、重音。
方法链接文言停顿的规律:可在主谓间、动宾间、句首状语、表停顿作用的词语后等可停顿。
示例:吏二/缚一人诣王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其/实味不同3.初读课文后,你认为文中记述了晏子出使楚国时遭受了几次刁难?你能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这几次刁难及晏子应对的语句吗?二、疏通文意(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1)晏子使.楚(2)楚人以.晏子短.(3)延.晏子(4)使.子为使.(5)三百闾.(6)张袂.成阴(7)比肩继踵.(8)齐命.使(9)各有所主.(10)其贤者使使.贤主(11)婴最不肖..2.掌握下列重点句子的翻译。
(1)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2)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3)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4)齐命使,各有所主。
初四复习《晏子使楚》学案
《晏子使楚》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字词句的翻译。
3、学习晏子机智善辩和不卑不亢的精神。
一、要点梳理(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诣王()曷为者也()枳()缚()(二)填空本文选自《__________》。
晏子,名婴,__________(朝代)著名政治家。
《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的。
晏婴,春秋后期齐国著名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三)重点字词释义晏子将使楚。
( )楚王闻之,( )谓左右曰(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 ),吾欲辱之( ),何以也(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 ),臣请缚一人( ),过王而行( )。
王曰:‘缚者何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 )?’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 ),吏二缚一人诣王( )。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 )”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 ),其实味不同( )。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 ),寡人反取病焉。
( )”(四)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1、缚者曷为者也?()2、圣人非所与熙也()(五)一词多义(举出相应的例子)坐:(1)坐在(口技人坐屏障中)(2)通“座”,座位(满坐寂然)(3)犯罪(何坐?坐盗方:(1)正;(2)将要过:(1)经过;(2)犯过失;(3)过错病:(1)辱;(2)困苦不堪为:(1)相当于“于”,当;(2)做;(3)变成四、古今异义词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实:古义:今义:(六)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2、吏二缚一人诣王3、橘生淮南则为橘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八、重点语句翻译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教案2
《晏子使楚》精品教案第一章:晏子使楚的背景与意义1.1 晏子的生平介绍1.2 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1.3 晏子使楚的意义与价值第二章:故事梗概与主要人物2.1 故事梗概2.2 晏子的人物形象2.3 楚王的人物形象第三章:故事情节分析3.1 晏子出使楚国的准备3.2 晏子与楚王的第一次交锋3.3 晏子与楚国的第二次交锋第四章:晏子的智慧与口才4.1 晏子应对楚王的策略4.2 晏子的辞令与口才4.3 晏子如何运用智慧化解危机第五章:故事的影响与启示5.1 晏子使楚对后世的影响5.2 晏子使楚给我们的启示5.3 如何从晏子使楚中汲取智慧第六章:晏子的外交策略6.1 晏子对楚国的深入了解6.2 晏子的外交策略与手段6.3 晏子如何赢得楚王的信任第七章:晏子与楚国政治文化7.1 晏子对楚国政治文化的洞察7.2 晏子如何适应并影响楚国政治文化7.3 晏子在楚国的政治活动第八章:晏子的道德品质与风范8.1 晏子的忠诚与爱国心8.2 晏子的道德品质与榜样作用8.3 晏子的风范与影响力第九章:晏子使楚的故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9.1 晏子使楚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9.2 晏子使楚在现代文学的研究与影响9.3 晏子使楚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启示第十章:晏子使楚的教育意义10.1 晏子使楚在教育中的价值10.2 如何将晏子使楚融入课堂教学10.3 晏子使楚对学生品德教育的启示第十一章:晏子使楚与文化交流11.1 晏子如何通过使楚促进两国文化交流11.2 晏子在楚国的文化传播活动11.3 晏子使楚对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第十二章:晏子的思想与理念12.1 晏子的政治思想12.2 晏子的道德理念12.3 晏子的教育观念第十三章:晏子使楚与其他历史事件的联系13.1 晏子使楚与春秋时期的国际关系13.2 晏子使楚与其他历史事件的关联性13.3 晏子使楚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十四章:当代视角下的晏子使楚14.1 晏子使楚在当代的启示14.2 晏子使楚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应用14.3 晏子使楚对当代外交的借鉴意义第十五章: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15.1 晏子使楚的教学设计案例15.2 晏子使楚在课堂上的实际应用15.3 学生反馈与教学效果评估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晏子的生平背景:了解晏子作为齐国贤相的身份,以及他的政治智慧和文化修养。
《晏子使楚》文言复习教案
欣赏课文中的文学技巧和艺术特色,如对比、夸 张、讽刺等手法的运用。
作业布置及要求说明
01
02
03
04
背诵全文
要求学生背诵全文,加深对课 文的理解和记忆。
翻译重点句子
挑选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翻 译,巩固文言文翻译技巧。
分析人物形象
写一篇短文,分析晏子或楚王 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
思考讨论题
忠诚爱国
作为齐国的使臣,晏子始 终坚守国家利益,不惜一 切代价维护国家尊严和荣 誉。
能言善辩
晏子的言辞犀利、逻辑严 密,善于运用语言艺术达 到自己的目的,展现出卓 越的辩论才能。
楚王形象塑造
骄横跋扈
楚王在文中被描绘为骄傲 自大、不可一世的形象, 对弱小的国家不屑一顾。
狡诈多变
楚王善于运用权谋和诡计 ,时而威胁利诱,时而软 硬兼施,试图迫使晏子屈 服。
该文是《左传》中的一篇,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 国,以自己的智慧和辩才成功应对楚国君臣的挑衅和侮辱,维护 了国家尊严的故事。
作者简介
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 )人,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时 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 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 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
重点段落解读
晏子与楚王的交锋
详细解读晏子与楚王的对话和交锋,展现晏子的机智和应对 能力。
晏子的比喻和讽刺
分析晏子使用的比喻和讽刺手法,揭示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 的表达方式。
文章风格与特点
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富
《晏子使楚》文言复习教案
《晏子使楚》文言复习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案目的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复习《晏子使楚》这篇文言文,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本章节主要包括对《晏子使楚》这篇文言文的基本内容进行回顾和复习,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关系、重要句子和词语的理解等。
第二章:故事情节回顾2.1 晏子使楚的背景回顾晏子使楚的故事背景,了解晏子是齐国的使者,前往楚国进行外交使命。
2.2 晏子与楚王的对话回顾晏子与楚王的对话内容,理解晏子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应对。
2.3 晏子与楚国大臣的辩论回顾晏子与楚国大臣的辩论过程,理解晏子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第三章:人物关系分析3.1 晏子与楚王的关系3.2 晏子与楚国大臣的关系分析晏子与楚国大臣的关系,理解晏子如何应对不同观点和大臣的挑战。
第四章:重要句子和词语的理解4.1 重要句子的解析选取几个重要的句子进行解析,解释句子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4.2 重点词语的解释解释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
第五章:复习活动5.1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晏子使楚》的理解和感受,互相提问和解答疑惑。
5.2 阅读理解练习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复习和巩固对文言文的理解。
5.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晏子和楚王等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和体验故事情节。
第六章:文言文阅读技巧回顾6.1 词语推断回顾文言文中词语推断的方法,如从上下文、成语、词义演变等角度推断词语的含义。
6.2 句子结构分析回顾文言文中句子结构的分析方法,如主谓宾结构、定状补结构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
第七章:文言文翻译练习7.1 句子翻译选取几个重要的句子进行翻译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翻译方法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2 段落翻译让学生选取文言文中的一个段落进行翻译练习,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理解能力。
第八章:文言文写作指导8.1 文言文写作要素回顾文言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如句式、用法、修辞等,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要素进行文言文写作。
《晏子使楚》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初三第一轮复习教学案《晏子使楚》复习目标:1.读准句读,并掌握重点词语意思及重点语句翻译。
2.分析晏子的性格,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晏子出使楚国时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复习过程:1.导入复习课,明确复习内容。
2.自主复习,掌握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意思,内容的理解等并找出疑难。
3.质疑讨论。
4.老师释疑后学生再读。
5.检测巩固(口答)6.总结评价附知识点梳理:一、掌握下列重要词语意思。
楚王闻之.齐之习辞..何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者也吾欲辱之齐人固.善.盗.乎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所以..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寡人反取病.焉...然者.何得无二、掌握下列多义词。
为.其来也(相当于“于”)楚王闻之.: 代晏子将要出使楚国这个消息何为.者也(做)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的橘生淮南则为.橘(是)吾欲辱之.:指代晏子生于淮北则为.枳(变为,变成)婴闻之.:这件事所以然.者何(这样)为其.来也(他,指晏婴)然.往来视之(可是)其.实味不同(它们,指橘和枳)三、掌握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缚者曷为者也 2.圣人非所与熙也四、掌握下列重要语句的翻译。
1.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3.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4.齐人固善盗乎?5.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6.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五、重要问题探究。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这则故事通过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诬齐人为盗的阴谋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的才能和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
2.本文是如何刻画晏子和楚王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对比衬托,通过语言描写,表现晏子机智勇敢、灵活善辩的政治家风度,楚王趾高气扬、自作聪明、傲慢自大。
晏子与楚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人物形象。
3.楚王和臣下的计划,是针对晏子的,还是针对齐国的?请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来说明。
《晏子使楚》文言复习教案
《晏子使楚》文言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晏子使楚》。
(2)理解《晏子使楚》的文言文表达和句式结构。
(3)掌握《晏子使楚》中的重点字词和成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了解《晏子使楚》的文言特点。
(2)运用翻译技巧,理解并翻译《晏子使楚》中的难点句子。
(3)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
(2)学习晏子的智慧和勇敢,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晏子使楚》的文言文表达和句式结构。
2. 《晏子使楚》中的重点字词和成语。
三、教学难点1. 《晏子使楚》中的难点句子翻译。
2. 理解晏子的智慧和勇敢。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晏子使楚》的原文和翻译版本。
2. 准备相关的文言文知识资料。
3. 准备晏子的故事和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介绍晏子的背景和故事。
(2)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 学习《晏子使楚》原文:(1)学生朗读原文。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语气。
(3)学生对比分析原文和翻译版本,理解文言文表达。
3. 学习重点字词和成语:(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字词和成语。
(2)学生通过查字典和资料,理解字词和成语的含义。
(3)学生举例使用字词和成语,进行口语表达。
4. 翻译难点句子:(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翻译技巧,理解难点句子。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难点句子的翻译。
(3)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总结与拓展:(1)学生总结《晏子使楚》的学习收获。
(2)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拓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回答问题等,评估学生的积极性。
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提问和练习,检查学生对《晏子使楚》的文言文表达、重点字词和成语的掌握程度。
3. 翻译能力:评估学生在翻译难点句子时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关注学生的翻译准确性和语言流畅性。
《晏子使楚》复习学案2
《晏子使楚》复习学案2
《晏子使楚》复习学案2
《晏子使楚》复习学案
一、试译《晏子使楚》并完成下列各题。
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王曰,何坐?②吏二缚一人诣王
③其实味不同④寡人反取病焉。
2、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4分)
①缚者曷为者也?②圣人非所与熙也。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话回答)。
4、根据本文看出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到此事后,很不高兴,于是把家里的粮食分给灾民,把装粮食的器具放在路边,自己步行去见齐景公说:“连续下了十七天的雨,百姓寒冷时不能得到短衣御寒,饥饿时不能得到糟糠充饥,步履艰难无法行走,四处张望无处诉说。
君王不怜悯百姓,日夜饮酒,让百姓饥饿穷困却无处诉说,我(晏婴)的罪过实在是太大。
《晏子使楚》学案(定稿)
11.晏子使楚第二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学习方法】综合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通过读、思、辨、演等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悟晏子以巧妙的语言维护国家和个人的尊严。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回顾课文内容,思考:楚王为何想为难晏子?(提示:可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在汇报的过程中,要用上“请大家看课文的第自然段的……,我是从这里知道的”句式)2.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你有什么疑惑?合作探究1.快速浏览课文的三、四、五自然段,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
A、找出晏子反击楚王侮辱的句子,做上标记。
B、反复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文段相应的位置。
(提示:抓住语言中的逻辑关系,或者重点词语如“水土不服”,以及修辞手法等进行体会)C、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探讨自己的体会。
2.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A、找出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进行体会。
B、从人物的语言中分析。
C、把你的认识与组员分享。
学完这篇课文,你的收获是:拓展延伸有一次,爱国将领吉鸿昌在街上走,一个美国人走过来傲慢地说:“我去过一个岛,岛上就缺中国人和猪这两样东西。
吉鸿昌听了,不紧不慢地说: ,才会弥补这个缺陷。
达标检测1.读拼音,写生字。
huǎng jǔ bì qiú撒()规()()国()犯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安()()业()肩接()得意()()实()()说挥汗()()()不()色3.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使”的意思是;“敝”的意思是。
(2)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是因为()A想说实话,但又不知该怎么说好;B引诱楚王把自己想要说的话说出来(3)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
教师备课必备: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教案二
教师备课必备: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教案二《晏子使楚》是一篇富有哲理思考的文章,孩子们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和处世之道。
在教授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内容,教师们不仅要做好充分的备课,还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地学习。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古代寓言故事《晏子使楚》,了解古代的世道和人性。
2.学会分析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4.加强语文阅读能力,理解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子。
二、教学重点1.领会故事中的哲理2.理解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子三、教学难点1.把握故事中的情节2.掌握表现人物性格的描写语言四、课前准备1.认真阅读故事《晏子使楚》2.准备教案和教材3.准备PPT4.准备课堂互动游戏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故事中的一场战役,引导孩子们关注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2.阅读故事让同学们在PPT上观看《晏子使楚》的动画,有老师讲解和解释文章的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让孩子们在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文章的主题——与人和睦相处。
3.讨论交流让孩子们在小组内自由讨论关于文章的内容,学生之间讨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并提出他们的疑惑和矛盾。
教师引导孩子们在探讨的过程中理解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4.巩固语言知识让孩子们分组抽取文章中的关键短语,通过捉虫,让更多的关键词被引入学生的视野,巩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一些句式结构,加深孩子们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
5.课堂互动游戏让孩子们通过游戏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游戏,如记忆游戏、环节游戏等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6.总结在总结环节,教师可以与孩子们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通过总结,让孩子们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晏子使楚》学案2
《晏子使楚》(一)
学习目标: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2、能复述课文故事;
课前学习: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熟读课文。
第一块:能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1:四大组认字比赛,说说字的读音和释义。组织比赛,参与比赛。
出字,认字,读读写写。
教学反思
第二块:理解释义,复述故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你帮我、我帮他,大家一起说故事。巡视,指导,参与。
互帮互助,复述故事。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识记文中字的读音和释义,把《晏子使楚》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晏子使楚》(二)
学习目标:能通过表演感受到晏子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能言善辩的才智。
课前学习:回忆课文中某些字词的读音和释义,回忆故事大概内容。
第一块:复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1:有问必答:学生自出题,学生抢答。组织问答。
一问一答,复习课文字词的读音和释义。
教学反思第二块Biblioteka 语文活动:晏子模仿秀。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2:《晏子使楚》原形重现(晏子模仿秀)。组织讨论,表演,评价。
讨论,交流,表演,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收集晏子的其他故事或其他古代外交家机智善辩的故事,
《晏子使楚》学案2(北京课改七年级下)
《晏子使楚》学案学习目标: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晏子使楚的故事;提高文言文解读能力。
2、体会晏婴机智的辩才,学习他维护国家尊严从容应对的谈吐机智。
学习重、难点:1.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人物形象和情节分析。
2.难点:学习他维护国家尊严从容应对的谈吐机智。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一)资料链接学习提示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大夫。
公元前556年,开始辅佐齐灵公,后又辅佐庄公、景公,堪称“三朝元老”。
他主张诛不避贵,赏不遗贱,重视生产,提倡蚕桑,反对厚赋重刑。
在我国劳动人民心目中晏子是智慧的化身,他以足智多谋和能言善辩为世人所称道。
战国时,有人将他的言行编成《晏子春秋》一书。
(二)预习提示1、读课题:“使”的意思是:“晏子使楚”的意思是:2、翻译下列词语或句子习辞避席为其来也:何坐实熙反取病焉:左右所以曷为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齐人固善盗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3、能独立复述这两个故事二、新授课导入:辩论使人睿智,睿智使人语言犀利。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其实,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政治家、外交家在维护国家尊严的关键时刻,表现出了超人的智慧,同时也表现出他们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优秀品质。
晏子正是这样的一位政治家和外交家。
(一)、检查预习:字词句子、课文内容(二)、自主学习请大家看课文。
请你将认为应积累的词圈点起来,不清楚的地方请打上“?”号,能用自己的话将课文翻译成文思考: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故事。
2、在楚强齐弱的态势下,晏子出使楚国,遭到楚王的侮辱,就不足为怪了。
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结果都被晏子巧妙地反击了。
思考:(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2)、晏子是如何反驳的?(3)、晏子的哪些话说得很精彩?精彩在什么地方?3、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楚王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从楚王的身上,我们又应该获得哪些警示?(三)、合作交流1、小组讨论:(1)、各自的疑难,仍不能解决的派代表上台板书出来。
【精品】初中语文24、晏子使楚_学案2word版
《晏子使楚》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晏子及《晏子春秋》。
2、扫除文字障碍,熟读课文。
3、能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学习重点:能正确疏通文意。
学习流程:流程一、导入(积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曾经有一个美国记者问周恩来总理:“我们美国人总爱仰着头走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总是低着头走路?”周恩来略加思索后回答:“走下坡路的人,总是仰着头走路,走上坡路的人自然是低着头走路了。
”这个记者听后,倍感羞愧。
其实,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政治家、外交家在维护国家尊严的关键时刻,表现出了超人的智慧,同时也表现出他们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优秀品质。
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子正是这样的一位政治家和外交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他相关的课文。
流程二、自主学习。
(一)认识晏子及《晏子春秋》(参看课下注释1并用心识记)①晏婴:(前?——前500)字平仲,春秋时夷维邑(今高密)人。
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继父为卿。
先侍奉灵公3年,竭力建树新功。
继之辅佐庄公,颇受重用。
后因谏阻伐晋,庄公不听,遂辞官耕于海滨。
及庄公被杀,景公即位,又被起用,并任相国。
晏婴为国为民,无私无畏,直言敢谏,恪尽职守,并且擅长外交辞令。
《晏子春秋》中“晏子使楚”的故事流传千古。
晏子出使的背景:楚强齐弱②《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载春秋末期齐相晏婴思想言行的著作。
有内外篇共八卷,二百五十章。
作者已不可考。
全书多半记载的是晏婴的生活、思想和行为。
其文章篇幅短小,但首尾完整。
善于组织事件,展开矛盾冲突,富有故事性。
语言生动简练,行文畅达明快。
(二)根据课下注释,准确把握重点字词,试译课文。
晏子使.楚。
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子何为使乎?”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最新《晏子使楚》文言复习教案-word文档
《晏子使楚》文言复习教案期中复习——文言文(晏子使楚)一、复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生字、词的解释;2、准确翻译重点句子;3、理解课文内容;4、完成拓展练习。
二、复习重、难点掌握文中重点生字、词的解释;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三、知识点回顾⑴整体感知《晏子使楚》这则古诗开头即点明事情的起因:晏子将使楚,楚王欲辱之,楚王的手下献计欲共同侮辱晏子。
晏子到出国后,楚王及手下按计划上演一出诬齐人为盗的假戏,而机智、善变的晏子则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事实,用类推的方法进行反驳,挫败楚王的阴谋⑵通假字圣人非所与熙也(“熙”通“嬉”,开玩笑)????? 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⑶古今异义寡人反取病焉(病:古义指辱;今义为疾病)??? 何坐(坐:古义指犯罪,今义为坐下)⑷文章结构: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起因)——楚王和手下预谋侮辱晏子(发展)——晏子反驳楚王(高潮)——楚王低头认输(结局)晏子:机智、善辩、勇敢的政治家、外交家⑸写作技巧:展示了高超的语言艺术晏子既要反驳楚王的诬蔑,又不能激怒楚王,因此在反驳时,他“避席”以对,显示其庄严的态度。
但在说话时,又非常注意把握分寸,寓刚于柔,把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的语言,用模棱两可、揣度、疑问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婴闻之”留有余地,用“得无”“邪”等一类虚词,使语气变得委婉,既维护了祖国得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
晏子在反驳过程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义正词严而又不卑不亢地折服了楚王,显示了睿智的思维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十分成功晏子:机智勇敢、灵活善辩的政治家风度,不辱使命、有理有节的外交家风度跃然纸上。
楚王:趾高气扬、自作聪明、傲慢自大的神态,“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窘态表现无余四、知识检测㈠重点生字、词义使:???????????? ?????谓:? ?????????????3.习辞:?????????????坐:??????????? ??????5.缚:???????????? ??6.避席:????????????? ???熙:???????????? ?????8.诣:??????????? ???9.固:????????????????㈡常考句子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子使楚》复习学案2
《晏子使楚》复习学案
一、试译《晏子使楚》并完成下列各题。
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王曰,何坐?②吏二缚一人诣王
③其实味不同④寡人反取病焉。
2、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4分)
①缚者曷为者也?②圣人非所与熙也。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话回答)。
4、根据本文看出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阅读下列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
公饮酒,日夜相继。
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
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
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①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百姓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②无走,四顾无告。
君不恤民,日夜饮酒,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婴之罪大矣。
”
选自《晏子春秋》有改动。
注:任器①:装粮食的器具。
敝撤②无走:步履艰难无法行走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三请,不见许②晏子闻之
③徒行见公曰,④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
2、试译下列句子:
①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
②君不恤民,日夜饮酒,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婴之罪大矣。
3、根据上文看出晏子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试译上文。
附:译文:
齐景公时,连续下雨十七天。
齐景公却夜以继日地饮酒。
晏子请求给灾民发放粮食,多次请求,都没有得到齐景公的允许。
齐景公命令柏遽巡视全国,招纳善于歌舞的人。
晏子听
到此事后,很不高兴,于是把家里的粮食分给灾民,把装粮食的器具放在路边,自己步行去见齐景公说:“连续下了十七天的雨,百姓寒冷时不能得到短衣御寒,饥饿时不能得到糟糠充饥,步履艰难无法行走,四处张望无处诉说。
君王不怜悯百姓,日夜饮酒,让百姓饥饿穷困却无处诉说,我(晏婴)的罪过实在是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