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复习
发酵工程复习知识点
.可编辑原料的定义:• 从工艺角度来看,凡是能被生物细胞利用并转化成所需的代谢产物或菌体的物料,都可作为发酵工业生产的原料• 具体:一般是含有可发酵性糖或可转化为可发酵性糖的物料,还包括前体物质等等 原料选择的原则1) 满足生产工艺要求:适合微生物需要、吸收利用、代谢产物生产 对生产中除发酵以外的其他方面,如通气、 搅拌、精制、废弃物的处理等所带来的困难最少 2) 满足管理和经济要求: 原料价格低廉(占成本的比例)• 原料资源要丰富,容易收集(60-70‘s ,石油烷烃生产谷氨酸) •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 原料要容易贮藏 3) 满足环保的要求 资源化 减少污染 常用原料种类• 薯类:甘薯、马铃薯、木薯、山药等 • 粮谷类:高粱、玉米、大米、谷子、大麦、小麦 、燕麦、黍和稷等(酒用原料) • 野生植物:橡子仁、葛根、土茯苓、蕨根、石蒜 、金刚头、香符子等•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米糠(饼)、麸皮、高粱糠 、淀粉渣等 • 糖蜜• 非粮食生物质原料: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 水果类原料:葡萄、苹果、山楂等 常用原料的化学组成• 碳水化学物:主要是单糖和双糖,发酵微 生物的碳源和能源。
一些多糖则需转化为单糖或双糖后才被利用• 蛋白质:蛋白质经蛋白酶分解后产生的多 肽或氨基酸,是糖化菌和酵母菌生长繁殖的氮源 • 脂肪:针对不同的发酵产品其作用有较大差别• 灰分:主要是P 、Mg 、K 、S 、Ca 等元素, 是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 糖蜜:英文名称: molasses定义:工业制糖过程中 ,蔗糖结晶后,剩余的不能结晶,但仍含有较多糖的液体残留物。
玉米浆:外文名corn steep liquor ,是制玉米淀粉的副产物,原料为玉米糁、水、玉米汁。
制造玉米淀粉须将玉米粒先用亚硫酸浸泡,浸泡液浓缩即制成黄褐色的液体,叫玉米浆,含有丰富的可溶性蛋白、生长素和一些前体物质,含大约40%~50%固体物质。
味道微咸,是微生物生长很普遍应用的有机氮源,它还能促进青霉素等抗生素的生物合成。
发酵工程章节复习资料
发酵⼯程章节复习资料第⼀章绪论1、发酵及发酵⼯程的概念1、传统发酵最初发酵是⽤来描述酵母菌作⽤于果汁或麦芽汁产⽣⽓泡的现象,或者是指酒的⽣产过程。
2、⽣化和⽣理学意义的发酵指微⽣物在⽆氧条件下,分解各种有机物质产⽣能量的⼀种⽅式,或者更严格地说,发酵是以有机物作为电⼦受体的氧化还原产能反应。
如葡萄糖在⽆氧条件下被微⽣物利⽤产⽣酒精并放出CO2。
3、⼯业上的发酵泛指利⽤微⽣物制造或⽣产某些产品的过程包括:1. 厌氧培养的⽣产过程,如酒精,乳酸等。
2. 通⽓(有氧)培养的⽣产过程,如抗⽣素、氨基酸、酶制剂等。
产品有细胞代谢产物,也包括菌体细胞、酶等。
发酵⼯程(Fermentation Biotechnology): 应⽤微⽣物学等相关的⾃然科学以及⼯程学原理,利⽤微⽣物等⽣物细胞进⾏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门科学。
2、发酵⼯程技术的发展⼤致可分为哪⼏个阶段,每段的技术特点是什么?1. ⾃然发酵时期:嫌⽓性发酵⽤于酒类酿造,好⽓性发酵⽤于酿醋、制曲。
2. 纯培养技术的建⽴:⼈⼯控制环境条件使发酵效率迅速提⾼。
3.通⽓搅拌好⽓发酵过程技术的建⽴:从分解代谢转为⽣物合成代谢,可以利⽤微⽣物合成积累⼤量有⽤的代谢产物。
4.⼈⼯诱变育种与代谢控制发酵⼯程技术的建⽴:遗传⽔平上控制微⽣物代谢。
5. 发酵动⼒学、发酵⼯程连续化、⾃动化⼯程:以数学、动⼒学、化⼯原理等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实现发酵过程的⾃动化控制的研究,使发酵过程的⼯艺控制更为合理。
6. 微⽣物酶反应⽣物合成与化学合成反应结合⼯程技术:可⽣产许多过去不能⽣产的有⽤物质。
3、发酵⼯业的应⽤范围1. 酿酒⼯业(啤酒、葡萄酒、⽩酒)2. ⾷品⼯业(酱、酱油、⾷醋、腐乳、⾯包、乳酸)3. 抗⽣素⼯业(青霉素、链霉素、⼟霉素)4. 有机酸⼯业(柠檬酸、葡萄糖酸)5. 酶制剂⼯业(淀粉酶、蛋⽩酶)6. 氨基酸⼯业(⾕氨酸、赖氨酸)7. 核苷酸发酵⼯业(肌苷酸、肌苷)8. 有机溶剂⼯业(酒精、丙酮)9. 维⽣素⼯业(VB2、VB12)10.⽣物能源⼯业(沼⽓、⽣物柴油)11.环境保护产业(废⽔⽣物处理)12.⽣理活性物质发酵⼯业(激素)13. 冶⾦⼯业(微⽣物探矿、⽯油脱硫)14.微⽣物菌体蛋⽩发酵⼯业(酵母、单细胞蛋⽩)4、发酵⼯业的特点与化学⼯程相⽐,发酵⼯程具有以下特点:1、发酵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物化学反应,与微⽣物细胞息息相关2、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进⾏,反应安全,需求条件也⽐较简单3、发酵醪(包括固相、液相、⽓相,还含有活细胞体或菌丝体),属⾮⽜顿流体,其特性影响因素很多,对发酵⼯程都有关联4、具有严格的灭菌系统,以防⽌杂菌污染如空⽓除菌系统、培养基灭菌系统、设备的冲洗灭菌等5、反应以⽣命体的⾃动调节⽅式进⾏,因此数⼗个反应过程能够像单⼀反应⼀样,在同⼀发酵罐内进⾏6、后处理阶段,为了适应菌体与发酵产物的特点,需采取⼀些特殊的⼯艺措施并选⽤合适的设备。
发酵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系统、活生物体及其衍生物,为特定用途面生产或改良产品或过程的技术。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
2、发酵技术由两个核心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涉及获得特殊反应或过程所需的最良好的生物细胞——微生物菌种(或酶);第二部分则是选择最精良设备,开发最优技术操作,创造充分发挥微生物细胞(或酶)作用的最佳环境——发酵工艺与设备。
3、工业生产上通过“工业发酵”来加工或制作产品,其对应的加工或制作工艺被称为“发酵工艺”。
4、发酵工程解决的问题:发酵工艺的工业生产环境、设备和过程控制。
5、上游工程包括优良种株的选育,最适发酵条件(pH、温度、溶氧和营养组成)的确定,营养物的准备等。
上游加工还包括原材料的物理和化学处理、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等问题,这里包括有物料破碎、混合和输送等多种化工单元操作以及热量传递、灭菌动力学和设备等有关工程问题。
优良发酵生产菌的特点:①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
②培养条件易于控制。
③生长速度快,产能高,发酵周期短。
④菌种纯粹,抗噬菌体,非病原菌。
6、中游工程主要指在最适发酵条件下,发酵罐中大量培养细胞和生产代谢产物的工艺技术。
发酵过程优化的目的是:①条件和相互关系进行优化;②复杂关系尽可能简化。
7、下游工程是对目的产物的提取与精制。
这一过程困难的原因是:一方面生物反应液中目的产物的浓度是很低微的。
另一方面是因为反应液杂质常与目的产物有相似的结构,加上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产品对温度、酸碱度都十分敏感,一些作为药物或食品的产品对纯度、有害物质都有严格的要求。
8、发酵工程的一般特点为:①生产所用的原料通常以淀粉、糖蜜等碳水化合物为主,辅料包括一定的有机或无机氮源和少量无机盐。
②微生物反应过程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数十个生化反应过程能通过单一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完成,因而所需产品可在单一发酵设备中一次合成。
③微生物能利用简单的物质合成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发酵工艺原理复习
发酵工艺原理复习名词解释:生理酸性物质:凡是经过微生物代谢后产生酸性物质的成分称为生理酸性物质生理碱性物质:凡是经过微生物代谢后产生碱性物质的成分称为生理碱性物质呼吸强度:指单位质量干菌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吸取的氧量.发酵热:习惯上将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引起温度变化的净热量称为发酵热临界氧浓度:各种微生物的呼吸对发酵液中溶氧浓度有一个最低的要求。
致死温度:导致微生物热死的最低温度或是导致生物体冻死的最高温度。
致死时间:在致死温度下,杀死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致死时间。
生物亚适量:生物素缺陷型菌种的谷氨酸发酵中,大量合成谷氨酸生物素浓度比菌体生长的需要量低,生成谷氨酸的最适生物素浓度称为菌体生长所需的生物亚适量。
简答题:1:为什么使用生物素缺陷型菌株进行谷氨酸发酵时,限制培养基中生物素的浓度,可以到达控制细胞膜的通透性?答:使用生物素缺陷型菌株且生物素作为催化脂肪酸生物合成最初反应的关键酶乙酰CoA羧化酶的辅酶,参与脂肪酸的合成,从而影响细胞膜的形成,最终影响了细胞膜的谷氨酸通透性。
2比较酸解法和酶解法的优缺点?答:酸解法具有工艺简单,水解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设备周转快的优点。
但是由于水解作用要高温,高压以及在一定酸浓度条件下进行的,因此,酸解法要求设备耐腐蚀,耐高温,和耐高压;酶具有较高的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的优点,但是反应时间长,要求设备多。
3:PH值对微生物发酵控制有哪些,谷氨酸发酵如何控制PH?答:生长和代谢,影响酶的活性,细胞膜的电荷状态和某些生物的合成途径;流加氨水调节PH,发酵前期的PH值以7.5左右为宜,中后期以7.2左右对提高谷氨酸产量有利。
4:在发酵的过程中,影响耗氧的因素有哪些方面?答:流体学特性,界面特性,温度,细胞的活性和浓度等。
5为何工业上常用高温瞬时的灭菌方法?答:灭菌操作可以采用较高的温度维持较短时间,可最大限度减少营养成分的破坏,提高了原材料利用率,要比较温度较低时间较短的灭菌效果好。
发酵工程复习
发酵工程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发酵及发酵产品各包括哪些类型?答案要点:一)发酵的类型:按发酵原料分类:糖类物质发酵、石油发酵、废水发酵;按发酵形式分类:固体发酵、液体发酵;按发酵工艺流程分类:分批发酵、连续发酵、流加发酵;按发酵过程对氧的需求分类:厌氧发酵、通风发酵;按发酵产物分类:氨基酸发酵、有机酸发酵、抗生素发酵、酒精发酵、维生素发酵、酶制剂发酵二)发酵产品的类型:以菌体为产品、以微生物的酶为产品、以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产品、生物转化过程2、了解发酵工程的组成、基本要求及主要特点。
答案要点:一)组成:上游工程:菌种选育、种子培养、培养基设计与制作、接种等。
发酵工程:发酵培养。
下游工程:产物的提取纯化、副产品的回收、废物处理等。
二)基本要求:发酵设备、合适的菌种、合适的培养基、有严格的无菌生长环境三)主要特点:1)发酵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反应安全,要求条件简单;2)发酵所用的原料主要以再生资源为主;3)发酵过程通过生物体的自动调节方式来完成的,反应的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单一的代谢产物;4)获得按常规方法难以生产的产品;5)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率高;6)维持无菌条件是发酵成败的关键;7)环境污染小。
3、为什么说发酵工程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答案要点:因为发酵工程在医药、食品、能源、化工、冶金、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抗生素的生产;饮料食品等的制造;沼气、微生物采油、生物肥料、生物农药以及三废处理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应用。
所以说发酵工程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4、了解发酵工业的类型及必备条件。
答案要点:一)发酵工业类型:食品发酵工业:食品、酒类1)传统分类非食品发酵工业:抗生素、有机酸、氨基酸、酶制剂、核苷酸、单细胞蛋白酿造业:利用微生物生产具有较高风味要求的发酵食品。
2)现代分类发酵工业:经过微生物纯种培养后,提炼、精制而获得成分单纯、无风味要求的产品。
发酵工程复习资料
一、填空(20分)1.酶的调节控制是代谢调控最重要和最有效的调节方式,涉及酶合成的调节和酶分子催化活性的调节。
2.酶合成的调节是一种通过调节酶的合成量进而调节代谢速率的调节机制,这是一种在基因水平上(原核生物重要在转录水平上)的代谢调节。
一般将能促进酶生物合成的调节称为诱导,而能阻碍酶生物合成的调节称为阻遏。
3.酶分子催化活性调节是一种较灵敏的调节方式,而酶合成的调节是一种相对较慢的调节方式。
4.根据酶的合成是否收到环境中所存在的诱导物的诱导作用,可把酶划提成组成型酶和诱导型酶。
5.组成型酶是微生物细胞生长繁殖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酶类,其合成不受诱导物诱导作用的影响。
诱导型酶是微生物细胞在诱导物存在的情况下诱导合成的一类酶。
6.阻遏作用有助于生物体节省有限的养料和能量,其类型重要有末端代谢产物阻遏和分解代谢产物阻遏两种。
7.代谢工程育种又称为第三代基因工程,是根据代谢途径进行定向选育,获得某种特定的突变株。
其重要优点是减少育种工作的盲目性,提高育种效率。
8.组成型突变株是指操纵子或调节基因突变引起酶合成诱导机制失灵,菌株不经诱导也能合成酶,或不受终产物阻遏的调节突变型。
9.抗分解调节突变株重要解决分解阻遏和分解克制问题。
在实际生产中,最常见的是解除碳源分解调节突变株和解除氮源分解调节突变株。
10.营养缺陷型是一类代谢障碍突变株,会使发生障碍的前一步中间产物积累。
在分支代谢途径中具有切除不需要的分支而使代谢流集中流向目的产物的特点。
11.渗漏缺陷型是一种特殊的营养缺陷型,是遗传障碍不完全的突变株。
其特点是酶活力下降而不完全消失。
在分支代谢途径中强调优先合成的转换。
12.抗反馈调节突变株是一种解除合成代谢反馈克制的突变株,其特点是目的产物不断积累,不会因其浓度超量而终止生产。
13.细胞膜透性突变株是指通过控制磷脂的生物合成直接改变细胞膜结构,或控制细胞壁的生物合成间接影响细胞膜的结构而达成增长细胞膜通透性,促使细胞内代谢物质往外分泌的突变型。
发酵复习资料 -
☆要实现发酵过程并得到发酵产品,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要有某种适宜的微生物;②要保证或控制微生物进行代谢的各种条件(培养基组成、温度、溶解氧浓度、碱度等);③要有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设备;④要有将菌体或代谢产物提取出来,精制成产品的方法和设备。
发酵生产过程是利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来获取产品的,与化学生产过程相比其特点为:1、生产过程通常都是在常温下进行,一般操作条件比较温和,各种设备不必考虑防爆问题,可能使一种设备有多种用途。
2、生产所用的原料常以淀粉、糖蜜等碳水化合物为主,并加入少量的有机和无机氮源,原料只要不含对生物有害的物质,一般不需对原料进行预处理。
3、生产过程中的反应是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的,因此数十个反应过程能够像单一的反应一样,在单一的生物反应器中进行。
4、能够很容易地生产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其中酶、光学活性体等的生产是发酵生产过程中最有特色的领域。
5、利用生命体特有的反应机制,能够高选择性地进行复杂化合物在特定部位上的氧化、还原、官能团导入等反应。
6、生产产品的生物体有时也是产物,其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酶等;除特殊情况外,生物体的培养液一般不会对人和动物造成危害。
7、发酵生产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是防止杂菌污染,尤其是噬菌体的侵入危害很大,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因此,生产过程的灭菌十分重要,它决定着生产的成败。
8、通过改良生物体的生产性能,可在不增加设备投资的条件下,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使生产能力上升。
发酵工业的优缺点:优点:1.产物结构复杂性和特异性: 2. 过程安全性:水相、常温、常压、中性、不燃不爆3.主要原料可再生性:阳光和土地4.原料可替换性5.反应自控性6.设备通用性7.副产物可综合利用性8.生产能力可提高性:突变与基因扩增9.产物类型可塑性:突变与转基因缺点:1.副产物多,分离精制困难2.反应速度慢3.原料转化率低4.反应浓度低5.生产稳定性差6.设备庞大,辅助设备多,投资大7.废水、废渣排放量大,处理费用高8.生产过程容易受到其他微生物的污染9.通气、搅拌、冷却等能耗大☆发酵工业对微生物菌种的要求1.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和生成所需的代谢产物,产量高的菌种。
发酵工程原理复习
发酵工程原理及应用一、填空1. 技术的建立是发酵技术发展的第一个转折时期。
2. 技术的建立时发酵工业发展史上的第二个转折点。
3. 技术的建立,是发酵技术发展的第三个转折点。
4.浅盘固体发酵的厚度一般为 cm。
5. 按发酵工艺流程分为、和连续发酵。
6.就类型来说,发酵罐是指带有通气和机械搅拌装置的发酵罐,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发酵罐。
7.常用的轴封有和轴封两种。
8.空气分布器两种分别是和。
9.发酵罐放大方法有经验放大法、、、数学模型法。
10.空气流量放大,以VVM相等的原则放大,ws2/ws1比值是。
11.空气流量放大,以Ws相等的原则放大,VVM2/VVM1等于。
12.空气流量放大,以KLa相等的原则放大, VVM2/VVM1等于。
13.发酵设计时,非几何放大多用于菌株对敏感的发酵放大设计。
14. 分批发酵、连续发酵、补料发酵比较,当发酵采用的微生物不受底物抑制,具有较强的基质转化能力和生产效率时,可采用发酵。
15.分批发酵、连续发酵、补料发酵比较,发酵微生物能高效地利用基质、菌种遗传性能稳定及抗杂菌污染能力强,可采用发酵。
16.分批发酵、连续发酵、补料发酵比较,以发酵后处理成本为主的发酵可采用发酵。
17.生产效率有和两种表示方法。
18.从土壤中分离出的固氮菌,用技术判断这类菌是否有荚膜。
19.发酵过程的溶氧参数,生长阶段要求,生产阶段满足。
20.酶的调节控制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和。
21.酶合成的调节分为和。
22.酶活性调节分为和。
23.酶活性的抑制主要是反馈抑制,受反馈抑制的调节酶一般是有。
24.细菌转导的类型有和。
25.F因子的四种细胞结构分别是F+、F-、和菌株。
26.F因子的四种细胞结构中,菌株没有性菌毛。
27.Hfr×F-杂交后的受体细胞(或接合子)大多数仍然是。
28.CM培养基又叫培养基,MM培养基又称培养基。
29.对菌株进行诱变时,诱变剂的选择,对于低产或野生菌,往往是首选。
30. 常用在酵母发酵产地和抗生素生产过程中作为碳源。
发酵工程简答题期末复习
发酵工程复习1.什么是微生物工程?微生物工程也称之为微生物发酵工程。
微生物工程学是以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工程学为基础,又与工程技术紧紧联系在一起而建立的一个完整的科学与工程技术体系。
它是研究利用微生物(包括“工程微生物”在内)及其代谢产物与工艺生产过程原理的科学。
2.了解微生物工程发展的4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1)微生物工程的孕育时期——天然发酵(或自然发酵);(2)第一代微生物发酵技术——纯培养技术的建立,柯赫,发明固体培养基建立了纯培养;(3)第二代(近代)微生物发酵技术——深层培养技术,如抗生素工业生产带动了生化工程的建立;(4)第三代微生物发酵技术——微生物工程,主流发展方向为工程菌;(5)第四代微生物发酵技术——微生物工程。
3.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三种类型?(1)初级代谢产物: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
(2)次级代谢产物: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微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
(3)转化产物:以外源物质为底物,通过微生物细胞的酶或酶系对底物某一特定部位进行化学反应,使它转变成结构相类似但更具有经济价值的化合物。
4.工业菌种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1)生产力:能在廉价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所需的代谢产物的产量高,其它代谢产物少(2)操作性:培养条件简单,发酵易控制,产品易分离(3)稳定性:抗噬菌体能力强,菌种纯粹,不易变异退化(4)安全性:是非病源菌,不产有害生物活性物质或毒素5.掌握实验室及工厂常用的微生物培养方法。
(1)固体培养实验室常见的固体培养方法;生产中常见的固体培养基:小麦麸皮(2)液体培养实验室常见的液体培养:试管液体培养,浅层液体培养,摇瓶培养,发酵罐培养;生产中常见的液体培养:浅盘培养,发酵罐深层培养,连续培养(恒化培养:通过控制培养基中营养物的浓度,使微生物在低于最高生长速率的条件下生长繁殖;恒浊培养:可控制微生物在最高生长速率与最高细胞密度的水平上生长繁殖,达到高效率培养的目的;多级连续培养;固定化细胞连续培养),补料分批培养,混合培养。
第一章 发酵工程——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大单元复习
第一章发酵工程—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大单元复习第一步:单元学习目标整合第二步:单元思维导图回顾知识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一)传统发酵技术1.发酵: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2.实例:腐乳制作(1)参与微生物:毛霉、酵母、曲霉等(2)原理: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3.传统发酵技术(1)概念: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卤汁等发酵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2)形式: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通过是家庭式或作坊式的(3)产物:腐乳、酱油、醋、泡菜、豆豉、酱等(二)尝试制作传统发酵食品1.泡菜制作的原理(1)菌种:乳酸菌。
a.分布:广泛分布在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等处。
b.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
c.常见种类: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其中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酸奶。
(2)发酵原理: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2.泡菜制作的实验设计a.制作流程b.准备材料①选择泡菜坛: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泡菜坛。
①选择原料:质地鲜嫩,肉丰富,无虫咬,无烂痕,无斑点。
c.制作过程①原料处理:将鲜菜修整、清洗、阳光下晾晒到菜表皮萎蔫时收起,切成条状或片状。
①配制盐水: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①1的比例配制盐水,并将盐水煮沸冷却。
①装坛:将经过预处理的新鲜蔬菜混合均匀,装入泡菜坛中,装至半坛时放入香辛料,继续装到八成满,再徐徐注入配制好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盖好坛盖。
①封坛发酵: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
要注意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
①成品:将封好的坛子,放在室温环境中约15天,便可制成清脆爽口的泡菜。
d.腌制条件在腌制过程中,要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
第1章 发酵工程 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1章发酵工程1.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一、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1. 发酵: 人们利用微生物, 在适宜的条件下, 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
2. 传统发酵食品——腐乳:(1) 原料: 豆腐。
(2) 参与发酵的微生物: 酵母、曲霉和毛霉等, 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3) 物质变化: 蛋白质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毛霉是怎样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的?提示: 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
3. 传统发酵技术:(1) 概念: 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 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卤汁等发酵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
(2) 特点: 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 通常是家庭式或作坊式的。
4. 下列食品是传统发酵食品的是②③④⑥⑦⑧⑨。
①豆腐②腐乳③酱油④香醋⑤豆油⑥泡菜⑦豆豉⑧馒头⑨米酒⑩豆浆酸奶米饭二、尝试制作传统发酵食品(一) 制作泡菜1. 菌种来源: 植物体表面天然的乳酸菌。
2. 原理: 无氧的情况下, 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反应简式: C 6 H 12 O 6 2C 3 H 6 O 3 (乳酸) +能量。
3. 方法步骤:4. 结果分析与评价:判一判: 结合泡菜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判断下列实验分析的正误:(1) 用水密封泡菜坛可以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要的无氧环境。
(√)(2) 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 泡菜中乳酸含量逐渐增加, 所以泡菜腌制时间越长越好。
(×)提示: 当乳酸含量为0. 4%~0. 8%时, 泡菜的口味、品质最佳, 如果发酵时间过长, 乳酸含量过高,口味不佳, 还需考虑亚硝酸盐含量的问题。
(3) 制作泡菜时配制的盐水可以直接使用。
(×)提示: 盐水应该煮沸冷却后再使用。
(4) 蔬菜和香辛料不能装满泡菜坛, 只能装八成满。
(√)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 试从泡菜的制作过程分析亚硝酸盐产生的原因。
提示: 泡菜是新鲜蔬菜经过乳酸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制作而成的, 蔬菜中的硝酸盐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被还原成亚硝酸盐。
第一章发酵工程的知识点复习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冲洗 榨汁装瓶 酒精发酵
先清洗后去除枝梗和腐烂的籽粒,从而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 损坏,增加被杂菌感染的机会。 留大约1/3的空间:①有利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 ②防止产生的CO2使发酵液溢出 ③防止瓶内压强过大导致发酵瓶炸裂 18-30℃;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排气)此后再拧紧瓶盖
乙酸发酵
防止杂菌污染
产物浓度
稳定、温和
自然界
基因工程
过滤 沉淀
蒸馏、萃取
发酵工程的应用
➢ 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 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 ➢ 在农牧业上的应用 ➢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2.啤酒的工业化生产流程 (1)啤酒发酵的工业化生产流程及操作目的
大麦种子发芽,释放淀粉酶
淀粉分解,形成糖浆 酵母菌将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以免接种环温度太
高,杀死菌种。
①将接种环放在火 ②在火焰旁冷却接 焰上灼烧,直到接 种环,并拔出装有 种环的金属丝烧红。 酵母菌的棉塞。
③将试管 口通过火 焰
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 菌种的数量逐步减少
④将已冷却的接 ⑤将试管通过火 种环伸入菌液中, 焰,并塞上棉塞。 蘸取一环菌液。
⑥左手在火焰附近 将皿盖打开一条缝 隙,右手将沾有菌 种的接种环迅速伸
• C.可将两种菌分别接种在同一平板的不同区域进行对比
√ • D.该平板可用来比较解脂菌分泌脂肪酶的能力
• 10.硝化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可有效净化水体中铵盐,降低对虾的死 亡率。科研人员拟从当地对虾养殖池塘中筛选出对铵盐降解率高且稳定 的硝化细菌菌株,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纯化菌种时,可以采用图中所示的接种方法接种
总结:微生物繁殖方式和代谢特点
菌种名称 生物分类 代谢类型
发酵工程复习提纲
发酵工程复习提纲《发酵工程》复习提纲一、名词代谢控制发酵、富集液体培养、自然选育、回复突变、分离纯化、诱变育种、结构类似物、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株、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发酵培养基、生理酸性物质、生理碱性物质、产物促进剂、种龄、倒种、双种、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细胞得率系数、产物得率系数、基质的消耗比速、菌体生长比速、产物形成比速、维持消耗、稀释率、倍增时间td、Monod方程、基质的消耗速率、细胞生长速率、产物生成速率、摄氧率(oxygen uptake rate,OUR)、二氧化碳释放率(carbon dioxide excretion rate,CER)、呼吸熵(respiratory quotient,RQ)、呼吸强度、临界溶氧浓度、总糖、还原糖、氨基氮、微载体培养、灌注培养(perfusion culture)、超临界流体萃取、膜分离过程、色谱分离、凝胶色谱分离二、论述1.何谓发酵?生物化学和工业上的发酵有何不同?2.何谓发酵工程?现代发酵工程的研究内容?3.何谓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举例说明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
4.工业化菌种的要求?什么是代谢控制发酵?5.讨论:生产抗生素的微生物能不能生产氨基酸?6.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7.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培养?8.菌种选育分子改造的目的?9.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业生产中的意义?10.什么是正突变?什么是负突变?什么是回复突变?11.高产菌株是正突变高,还是负突变高?12.什么是诱变育种?常用的诱变剂有哪些?13.什么是营养缺陷型?筛选营养缺陷型的步骤?14.请列举国内外主要的菌种保藏机构。
工业微生物菌种常用的保藏方法?15.微生物活力和稳定性测定16.什么是培养基及其分类?发酵培养基的要求?17.举例说明使用糖蜜作为发酵碳源需要注意什么?18.糖蜜主要包括甘蔗糖蜜和甜菜糖蜜。
19.糖分中影响谷氨酸发酵和柠檬酸发酵的主要有害物质有哪些?20.什么是生理酸性物质?什么是生理碱性物质?21.培养基成分中的玉米浆具有哪些作用?22.什么是前体?前体添加的方式?23.什么是生长因子?生长因子的来源?24.什么是产物促进剂?举例说明。
发酵工程实验复习题答案
发酵工程实验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包括:A. 细菌B. 真菌C. 酵母菌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发酵类型?A. 好氧发酵B. 厌氧发酵C. 光合作用发酵D. 固态发酵答案:C3. 发酵过程中,pH值的控制对于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形成至关重要,以下哪个pH值范围不适合大多数微生物生长?A. pH 4-6B. pH 6-8C. pH 8-10D. pH 2-4答案:D4. 以下哪种设备常用于发酵工程中?A. 蒸馏塔B. 离心机C. 发酵罐D. 蒸发器答案:C5. 发酵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形成同样重要,以下哪个温度范围不适合大多数微生物生长?A. 20-30°CB. 30-40°CC. 40-50°CD. 60-70°C答案:D二、填空题6. 发酵工程是一种利用_________进行生物转化的技术。
答案:微生物7.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次级代谢产物。
答案: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8. 发酵罐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机械搅拌罐,气升式罐,静态罐9.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是影响发酵效果的关键因素。
答案:生长速率,代谢途径10. 发酵产品的后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产品纯化。
答案:固液分离,浓缩,干燥三、简答题11. 简述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答案: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生产酒类、酱油、酸奶、面包等。
通过控制发酵条件,可以生产出不同风味和特性的食品。
12. 阐述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
答案:温度控制对于发酵过程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微生物有其最适生长温度。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代谢活性,进而影响产物的产量和质量。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重点、难点、热点专项解析—发酵工程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重点、难点、热点专项解析—发酵工程高考感知课标要求——明考向近年考情——知规律11.1阐明在发酵工程中灭菌是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前提。
11.2阐明无菌技术是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与无菌区域不被微生物污染的技术。
11.3举例说明通过调整培养基的配方可有目的地培养某种微生物。
11.4概述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实验室中进行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常用方法。
11.5概述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计数法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11.6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食品是运用传统发酵技术生产的。
11.7阐明发酵工程利用现代工程技术及微生物的特定功能,工业化生产人类所需产品。
11.8举例说明发酵工程在医药、食品及其他工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023·山东培养基的成分及其功能、无菌技术、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2023·山东泡菜的腌制、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2023·广东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其他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2023·浙江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微生物的接种方法、解读泡菜的腌制2023·山东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2023·北京培养基的成分及其功能、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微生物的培养与菌种保藏2023·全国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无菌技术、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2023·全国蛋白质的结构及多样性、蛋白质分离的原理及方法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操作2023·湖南基因突变、培养基的成分及其功能、动物细胞培养技术2023·浙江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命题趋势1.该部分内容的命题以选择题为主,属于年年必考的内容。
2.试题情境以下列两种居多:(1)以实际发酵的过程为情境考查传统发酵食品制作。
(2)以来自生产生活实际、与现实联系密切的实例为情境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及应用。
知识必备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1.千百年来,腐乳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发酵复习
名词解释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通过工程技术手段生产特定有用物质的生物工程技术体系。
厌氧发酵:不通空气条件下的微生物发酵。
深层培养:在液体深层培养基进行微生物发酵的纯种培养方法。
微生物转化产物:微生物代谢中,通过酶或酶系的生化反应,由某种化合物转化形成的含特殊功能基团的产物。
1. 实现生物细胞产物的工业化,必须经过〔〕阶段。
A.人化学工程B.发酵工程C.信息工程D.基因工程复习:1-22. 1928年弗莱明发现了能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才形成工业化规模的生产,被视为真正意义的现代()工业。
3. 早期氨基酸的制造是用〔〕法。
1964年我国利用()法生产〔〕并实现大规模生产,被认为是现代发酵工业的重大突破。
A.人蛋白质水解B.谷氨酸C.发酵D.转化4. 发酵产物主要分以下几类:起催化作用的()、与细胞生长代谢相关联的()、可以用休眠细胞反应来获得的(),以及微生物本身的()。
5. 尽管人们很早就使用发酵产品,但现代发酵工业建立的标志,却是上世纪40年代开始的〔〕生产。
复习:1-36.判断( ) 深层培养是厌氧培养的一种形式。
( ) 微生物菌体本身不属于发酵产物。
( ) 酶固定化技术的应用得益于微生物转化技术的兴起。
( ) 发酵工程的下游加工是由多种化工单元操作组成的。
( ) 推动现代发酵工程的所谓定向育种,是指包括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在内的、按照预先设想,利用某种方法得到所需要特定性状的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产品。
( )法国人巴斯德最早用显微镜证实了活酵母引起酒精发酵的现象,使人们用肉目艮看到了微生物的存在。
1.B2.青霉素、发酵3.A、C、B4.酶、代谢产物、转化产物、菌体/细胞5.抗生素6. ××√√√×名词解释原生质体:脱去细胞壁的细胞,是重要的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技术操作的工具。
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侧,包裹于细胞质外面的半渗透膜。
荚膜:某些细菌的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粘液性物质,有着明显的边界。
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
七. 种子质量的判断
1、细胞或菌体
2、生化指标
通常测定的参数有:
1)pH
2)培养基灭菌后磷、糖、氨基氮的含量变化
3)菌体形态、菌体浓度和培养液外观(色素、颗粒等)
4)其它参数,如某种酶的活力
3、产物生成量
4、酶活力
第四章 发酵工业原料及其处理
..
一. 培养基基本要求: 1)都必须含有作为合成细胞组成的原料。 2)满足一般生化反应的基本条件,如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3)一定的 pH 等条件。 4)工业生产培养基所用的原材料必须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质量稳定。
..
优点: 1.产物结构复杂性和特异性: 手性或光学活性 2. 过程安全性:水相、常温、常压、中性、不燃不爆 3.主要原料可再生性:阳光和土地 4.原料可替换性 5.反应自控性 6.设备通用性 7.副产物可综合利用性 8.生产能力可提高性:突变与基因扩增 9.产物类型可塑性:突变与转基因
..
自然选育的一般程序: 制备单孢子(单细胞)悬液 ∨ 适当稀释 ∨ 在固体平板上分离 ∨ 挑取部分单菌落进行生产能力测定 ∨ 经反复筛选以确定生产能力更高的菌株替代原来的菌株 七.诱变育种
表型迟延现象: 遗传物质经诱变处理后发生的突变,必须经复制才能表现出来。
..
第三章 种子扩大培养
一. 种 子 扩 大 培 养: 定义:菌种的扩大培养就是把保藏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生产 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和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后达到一定 的数量和质量的纯种培养过程。这些纯种的培养物称为种子。
二. 尽管工业用微生物菌种多种多样,但作为大规模生产,选择菌种应遵循以 下原则: 1、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并形成所需的代谢产物,产量高; 2、培养条件易于控制; 3、生长速度和反应速度较快,发酵周期较短; 4、满足代谢控制的要求; 5、选育抗噬菌体和杂菌能力强的菌株; 6、菌种纯粹,不易变异退化,以保证发酵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7、菌种不是病原菌,不产生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以保证安全。 8、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泡沫少,有利于提高装料系数和单罐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9、对需要添加的前体物质有耐受能力,且不能将前体物质作为碳源使用。
1综合选修0105概念3发酵工程 复习
1综合选修0105概念3发酵工程复习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1.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 )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单选题] *代谢途径(正确答案)2. 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发现了发酵原理后才逐步形成了发酵工程,这位微生物学家是()。
[单选题] *A.巴斯德(正确答案)B.拉马克C.列文虎克D.科赫答案解析:答案:A , 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酒精是由活的酵母引起的,发现了发酵的原理;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人,其主要观点是“用进废退”;17世纪后叶,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简单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菌;科赫是德国细菌学家,细菌学的奠基人,因发现结核菌和结核菌素,获19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 下列不需要利用发酵工程的是()。
[单选题] *A.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B.通过生物技术培育可移植的皮肤(正确答案)C.利用工程菌生产胰岛素D.工厂化生产青霉素答案解析:答案:B ,生产单细胞蛋白是利用发酵工程生产微生物菌体本身的过程。
利用工程菌生产胰岛素和工厂化生产青霉素是利用发酵工程。
通过生物技术培育可移植的皮肤是利用细胞工程的动物细胞培养产生可移植的皮肤。
4.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经历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早期积累阶段→中期发酵工业阶段→现代发酵工业阶段→创新发酵工业阶段B.原始发展阶段→现代发酵工业阶段→创新发酵工业阶段→生物技术产业阶段C.原始发展阶段→传统发酵工业阶段→现代发酵工业阶段→生物技术产业阶段(正确答案)D.原始发展阶段→传统发酵工业阶段→现代发酵工业阶段→基因技术产业阶段答案解析:答案C,发酵工程经历了原始发展阶段→传统发酵工业阶段→现代发酵工业阶段→生物技术产业阶段四个阶段。
5.下列不能用于菌种选育的是()。
[单选题] *A.人工诱变B.自然选育C.基因工程育种D.杂交育种(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答案D,菌种选育包括人工诱变、自然选育、基因工程育种等,杂交育种适用于有性生殖的生物。
发酵工艺原理复习题答案
发酵工艺原理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发酵的定义是什么?A. 微生物生长的过程B. 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积累过程C. 微生物的繁殖过程D. 微生物的代谢过程答案:B2.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主要进行哪种代谢?A. 有氧代谢B. 无氧代谢C. 光合作用D. 化学合成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发酵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A. 酵母菌B. 乳酸菌C. 曲霉D. 蓝藻答案:D4. 发酵过程中,pH值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促进生长和代谢C. 抑制生长和代谢D. 影响微生物的酶活性答案:D5. 发酵工艺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是什么?A. 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度B. 影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C. 影响微生物的酶活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6. 发酵罐中常用的搅拌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机械搅拌、气流搅拌、磁力搅拌7. 发酵过程中,_________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因素之一。
答案:氧气供应8. 发酵工艺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干热灭菌、湿热灭菌、过滤灭菌9.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是影响发酵效率的关键因素。
答案:生长速率、代谢途径10. 发酵工艺中,_________是控制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手段。
答案:营养供应三、简答题11. 简述发酵工艺中常用的几种微生物及其应用。
答案:酵母菌常用于酒精发酵和面包制作;乳酸菌用于酸奶和泡菜的制作;曲霉用于酱油和酶制剂的生产。
12. 描述发酵过程中pH值和温度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答案:pH值和温度直接影响微生物的酶活性和代谢途径,适宜的pH值和温度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反之则抑制。
四、论述题13. 论述发酵工艺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发酵工艺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在乳制品、酿酒、酱料、面包等行业中,通过发酵可以生产出具有特定风味和营养价值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简述发酵工业的发展史及各时期的特点?1900以前自然发酵阶段主要特点:嫌气发酵,非纯种培养,产品质量不稳定1900—1940 纯培养技术的建立主要特点:纯培养为主、嫌氧发酵,产品产量质量控制水平大大提高1940—1950 通气搅拌纯培养发酵技术的建立主要特点:耗氧发酵实现规模化纯培养发酵,一系列过程工程技术创新1950—1960 诱变技术与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主要特点:应用生物化学的代谢知识和遗传学理论,选育微生物突变株,从而调控微生物代谢,大量积累目标发酵产物。
1960—1970 开拓发酵原料时期(石油发酵时期)主要特点:解决发酵原料及人畜争粮问题;规模和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能耗过大。
1970年以后进入基因工程菌发酵时期,以及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的全面发展。
主要特点: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以及发酵过程优化及放大技术的全面进步;高产微生物代谢产物及非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基因工程菌构建及产品的发酵生产;主导碳氧经济发展,碳氢经济的替代及生物炼制技术的兴起1、纯培养技术的建立是发酵技术发展的第一个转折时期。
2、通气搅拌大规模发酵技术的建立时发酵工业发展史上的第二个转折点。
3、代谢控制发酵工程技术的建立,是发酵技术发展的第三个转折点。
4、浅盘固体发酵的厚度一般为2-3 cm。
5、按发酵工艺流程分为分批、补料分批和连续发酵。
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的意义?推动抗生素工业乃至整个发酵工业快速发展;建立了完整的好氧发酵放大技术及装备;奠定了现代发酵工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发酵工业的基本生产过程有哪些过程?1. 用作种子扩大培养及发酵生产的各种培养基的配制;2. 培养基、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的消毒灭菌;3. 扩大培养出有活性的适量纯种,以一定比例接种入发酵罐中;4. 控制最适发酵条件使微生物生长并形成大量的代谢产物;5. 将产物提取并精制,以得到合格的产品;6. 回收或处理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三废物质。
第二章发酵工业菌种复习未培养微生物定义?指迄今所采用的微生物纯培养分离及培养方法还未获得纯培养的微生物,其在自然环境微生物群落中占有非常高的比例,约为99%。
对发酵菌种选择的要求有哪些?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且生成的目的产物产量高、易于回收;生长速度和反应速度较快,发酵周期较短;培养条件易于控制;抗噬菌体及杂菌污染的能力强;菌种不易变异退化;对放大设备的适应性强;菌种不是病原菌,不产生任何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
菌种分离筛选的主要步骤有哪些?样品采集→样品的预处理→目的菌富集培养→菌种初筛→菌种复筛→菌种发酵性能鉴定→菌种保藏采集含目标微生物的样品时,样品的来源越广,获得新菌种的可能性越小。
从土壤中采集微生物,应取土壤表层以下5cm中的土壤。
从土壤中采集微生物,应取土壤表层25cm以下的土壤。
土壤越偏酸性,霉菌和酵母出现的可能性越大。
对菌株进行复筛时,一株菌株需要1个摇瓶培养就可以了。
组合型酶的合成不受诱导物诱导作用的影响。
初级代谢的定义?微生物产生的对自身生长和繁殖必需的物质称为初级代谢产物,而产生这些物质的代谢体系或过程称为初级代谢。
次生产物的定义?由生物体合成,但对其自身的生长、繁殖和发育并没有影响的一类物质称为次生产物。
1、酶的调节控制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酶合成量的调节和酶分子的催化活力的调节。
2、酶合成的调节分为诱导和阻遏。
分解代谢阻遏的定义?指有两种碳源(或氮源)分解底物同时存在时,细胞利用快的那种分解底物会阻遏利用慢的底物的有关分解酶的合成和累积。
酶活性调节分为激活和抑制。
酶活性的抑制主要是反馈抑制,受反馈抑制的调节酶一般是有变构酶。
诱变剂的定义?凡能诱变微生物基因突变,使突变频率远远超过自发突变频率的物理因子或化学物质。
什么叫细菌的转导?由噬菌体介导的细菌细胞间进行遗传交换的一种方式。
一个细胞的DNA通过病毒载体的感染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
细菌转导的类型有普遍转导和局限转导。
局限转导与普遍转导的主要区别有哪些?a)局限转导中被转导的基因共价地与噬菌体DNA连接,与噬菌体DNA一起进行复制、包装以及被导入受体细胞中。
而普遍性转导包装的可能全部是宿主菌的基因。
b)局限性转导颗粒携带特定的染色体片段并将固定的个别基因导入受体,故称为局限性转导。
而普遍性转导携带的宿主基因具有随机性。
F因子的四种细胞结构分别是F+、F-、Hfr 和F′菌株。
F因子的四种细胞结构中,F- 菌株没有性菌毛。
Hfr×F-杂交后的受体细胞(或接合子)大多数仍然是F- 。
CM培养基又叫完全培养基,MM培养基又称基本培养基。
什么叫基因工程?在基因水平上,改造遗传物质,从而使物种发生变异,创建出具有某种稳定新性状的生物新品系。
对菌株进行诱变时,诱变剂的选择,对于低产或野生菌,uv线往往是首选。
什么是营养缺陷型(auxotroph)突变株?是指丧失了合成一种或多种必需生长因子能力的菌株,它们只能在补充了相应的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上才能正常生长。
第三章发酵工业培养基设计发酵工业培养基的定义?是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生物合成各种代谢产物所需要的,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多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
一般设计适宜于工业大规模发酵的培养基应遵循那些原则?(1)必须提供合成微生物细胞和发酵产物的基本成分;(2)有利于减少培养基原料的单耗,即提高单位营养物质的转化率;(3)有利于提高产物的浓度,以提高单位容积发酵罐的生产能力;(4)有利于提高产物的合成速度,缩短发酵周期;(5)尽量减少副产物的形成,便于产物的分离纯化;(6)原料价格低廉,质量稳定,取材容易;(7)所用原料尽可能减少对发酵过程中通气搅拌的影响,利于提高氧的利用率,降低能耗;(8)有利于产品的分离纯化,并尽可能减少产生“三废”物质。
糖蜜常用在酵母发酵产地和抗生素生产过程中作为碳源。
油和脂肪作为碳源时,要供给比糖代谢更多的溶解氧。
常用的氮源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
玉米浆是氮源,其pH值超过7.有机氮源又成为速效氮源。
尿素作为氮源,常在青霉素和谷氨酸生产中应用。
铁是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成份,因此铁是菌体有氧氧化必不可少的元素。
故在一般的发酵培养基中都有添加。
什么是生长辅助物质?发酵培养基中某些成份的加入有助于调节产物的形成,这些添加的物质一般被称为生长辅助物质,包括生长因子、前体、产物抑制剂和促进剂。
生长因子的定义?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
有机氮源是生长因子的主要来源。
前体的定义?前体指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被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结合到产物分子中去,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其加入而有较大提高的一类化合物。
产物合成促进剂的定义?所谓产物合成促进剂,是指那些细胞生长非必需的,但加入后却能显著提高发酵产量的一些物质,常以添加剂的形式加入发酵培养基中。
对于放线菌或霉菌的产孢子培养基,则氮源和碳源也应丰富。
第四章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死物料或设备中所有有生命物质的过程称为灭菌。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空气、地表以及容器和器具表面的微生物的过程称为消毒。
发酵过程中染菌的不良后果有哪些?①由于杂菌污染,使发酵培养基因杂菌的消耗而损失,造成生产能力的下降;②杂菌合成一些新的代谢产物,或杂菌污染后改变了发酵液的某些理化性质,使发酵产物的提取和分离变得困难,造成产物收率降低或产品质量下降;③杂菌代谢会改变原反应体系的pH值,使发酵发生异常变化;④杂菌分解产物,使生产失败;⑤细菌发生噬菌体污染,微生物细胞被裂解,导致整个发酵失败等。
细菌发酵周期较短,主要防止噬菌体污染。
在生产疫苗时,污染的是死菌,可以不全部废弃。
不同发酵时期染菌对发酵的影响及防治方法?种子扩大时期染菌——灭菌后弃去。
发酵前期染菌——应迅速重新灭菌,补充必要的营养成分,重新接种。
发酵中期染菌——挽救困难,应早发现,快处理,处理方法应根据各种发酵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来决定。
发酵后期污染——染菌量不太多,可继续发酵。
污染严重,则提前放罐。
染菌的检查与判断,用肉汤培养基,温度应该设定为37℃和27℃。
发酵过程染菌,如各个发酵罐或多数发酵罐染菌,且所污染的是同一种杂菌,一般是空气系统问题。
紫外线可以对细菌芽孢和霉菌孢子灭菌。
热死时间的定义?在规定的温度下杀死一定比例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衡量灭菌彻底与否,是以能否杀灭细菌为标准。
为什么在灭菌时选择高温快速灭菌?低浓度1-2 %NaCl对微生物有保护作用,随着浓度增加,保护作用减弱,当浓度达8-10 %以上,则减弱微生物的耐热性。
一般培养基pH值为6-8 时,微生物最耐热。
发酵过程灭菌,连续灭菌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优点:可采用高温短时灭菌,营养成分破坏少,有利于提高发酵产率;发酵罐利用率高;蒸汽负荷均衡;采用板式换热器时,可节约大量能量;适宜采用自动控制,劳动强度小;可实现将耐热性物料和不耐热性物料在不同温度下分开灭菌,减少营养成分的破坏。
缺点:对小型罐无优势,不方便,对设备要求高;蒸汽波动时灭菌不彻底;当培养基中含有固体颗粒或有较多泡沫时,以分批灭菌好,防止灭菌不彻底。
空气过滤时,一般要求相对湿度达到50-60 %时可以通过过滤器。
空气除菌系统包括一般包括冷却、分离油水、加热和过滤。
20oC的大气被压缩至表压 2.5kg/cm2时温度是多少?(要求列出式子,带入数值,不用计算)T1=20+273=293k P2/P1=(2.5+1.033)/1.033=3.42 m=1.3 T2=T1(P2/P1)(m-1)/m=293×3.420.3/1.3=389k 空气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的定义?1m3湿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绝对量(kg)Φ):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饱和绝对湿度之比值或者空气中水蒸汽分压与同温度时的饱和水蒸汽压之比值,称为空气的相对湿度。
Φ=Pw/Ps压缩空气的露点比原始空气的露点更高,即更易析出水分,为什么压缩比愈大,露点愈高?提高过滤除菌效率的措施有哪些?减少进口空气的含菌数量,主要方法:正确选择进风口;提高进口空气的采气位置;采用粗过滤预处理。
设计和安装合理的空气过滤器,选用除菌效率高的过滤介质。
针对不同地区,设计合理的空气预处理工艺流程,以达到除油、水和杂质的目的。
降低进入空气过滤器的空气相对湿度,保证过滤介质能在干燥状态下工作,主要方法:使用无油润滑的空气压缩机;加强空气冷却和去除油、水;提高进入过滤器的空气温度。
稳定压缩空气的压力,采用合适容量的贮气罐。
第五章发酵工业的种子制备种子扩大的级数是指制备种子需逐级扩大培养的次数。
种子培养的定义?是指将冷冻干燥管、沙土管中处于休眠状态的工业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而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纯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