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谱遥感第三章

合集下载

第3章遥感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

第3章遥感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
❖ 经探测器输出视频信号。 ❖ 经电子放大器放大和调制。 ❖ 在阴极射线管上显示出一条相应于地面扫描视场内的
景物的图像线,这条图像线经曝光后在底片上记录下 来。 ❖ 接着第二个扫描镜面扫视地面,由于飞机向前运动, 胶片也作同步旋转,记录的第二条图像正好与第一条 衔接。依次下去,就得到一条与地面范围相应的二维 条带图像。
缝隙式摄影机
镜头转动式摄影机
3.1.1 摄影类传感器分类
➢ 全景摄影畸变:相片两端的地表景物被压缩。
3.1.1 摄影类传感器分类
3. 多光谱摄影机
多光谱摄影机指对同一地区,在同一瞬间摄取多 个波段影像的摄影机。采用多光谱摄影的目的 ,是充分利用地物在不同光谱区,有不同的反 射特征,来增加获取目标的信息量,以便提高 影像的判读和识别能力。
❖ 又由于扫描总视场为 11.56°,地面宽度为185km,因 此扫描一次每个波段获取6条扫描线图像,其地面范 围为 474m * 185km。
❖ 又因扫描周期为73.42ms,卫星速度(地速)为 6.5km/s,在扫描一次的时间里卫星往前正好移动 474m,因此扫描线恰好衔接。
❖ 自西往东对地面的有效扫描时间为33ms,即在33ms内扫描 地面的宽度为185km,按以上宽度计算,每9.958 μs内扫描 镜视轴仅在地面上移动了56m,因此采样后的MSS像元空间 分辨率为56m * 79m (Landsat为68m * 83m)。
四、 ETM+增强型专题制图仪
表3-4
波段号 类型
1
Blue-Green
波谱范围 /um 0.450-0.515
地面分辨率 30m
2
Green
0.525-0.605
30m
3
Red

遥感导论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遥感导论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一章:1.遥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被侧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3.作为对地观测系统,遥感与常规手段相比有什么特点?①大面积同步观测:传统地面调查实施困难,工作量大,遥感观测可以不受地面阻隔等限制。

②时效性:可以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探测,发现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动态变化,传统调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获得地球上大范围地区动态变化的数据。

因此,遥感大大提高了观测的时效性。

这对天气预报、火灾、水灾等的灾情监测,以及军事行动等都非常重要。

(比较多,大家理解性的删除自己不需要的)③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遥感获得地地物电磁波特性数据综合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人文信息。

由于遥感的探测波段、成像方式、成像时间、数据记录、等均可按照要求设计,使获得的数据具有同一性或相似性。

同时考虑道新的传感器和信息记录都可以向下兼容,所以数据具有可比性。

与传统地面调查和考察相比较,遥感数据可以较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干扰。

④经济性遥感的费用投入与所获得的效益,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⑤局限性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有限,有待进一步开发,需要更高分辨率以及遥感以外的其他手段相配合,特别是地面调查和验证。

第二章:6.大气的散射现象有几种类型?根据不同散射类型的特点分析可见光遥感与微波遥感的区别,说明为什么微波具有穿云浮透雾能力而可见光不能。

①瑞利散射(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②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③无选择性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的多时发生的散射).大气散射类型是根据大气中分子或其他微粒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发生。

高光谱遥感的概念

高光谱遥感的概念

遥感的发展趋势 (1)随着热红外成像、机载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高分辨力表层穿透雷达和星载合成孔径 雷达技术日益成熟,遥感波谱域从最早的可见光向近红外、短波红外、热红外、微波方向发 展,波谱域的扩展将进一步适应各种物质反射、辐射波谱的特征峰值波长的宽域分布。
(波段范围扩展从可见光、近红外、发展到中 远红外、微波)
(6)建立适用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逐步实现遥感图像专题信息提取自动化。 (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
(7)3S一体化
(8)随着高空间分辨力新型传感器的应用,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从1KM、500m、250m、 80m、30m、20m、10m、5m发展到1m,军事侦察卫星传感器可达到15cm或者更高的分辨 率。空间分辨率的提高,有利于分类精度的提高,定位和目标识别,但也增加了计算机分类 的难度。
总结起来,高光谱分辨率遥感信息的分析与处理,侧重于从光 谱维角度对遥感图像信息进行展开和定量分析,其图像处理模式的 关键技术,例如:
(1) 光谱重建,即:成像光谱数据的定标、定量化和大气纠正模 型与算法,恢复地物光谱的真实面目;
一些针对传统遥感数据的图像处理算法和技术,如:特征选择与提取、图像分类等技术 面临挑战。如:用于特征提取的主分量分析方法,用于分类的最大似然法、用于求植被 指数的NDVI算法等等,不能简单地直接应用于高光谱数据。
3、如何处理高光谱遥感数据?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来自于成像技术的不断完善,成像光谱仪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同时 海量数据也给应用和分析带来了不便。
➢ 常规遥感的局限:波段太少;光谱分辨率太低;波段宽一般>100nm;波段在光谱上不连续, 不能覆盖整个可见光至红外光(0.4~2.4nm)光谱范围。
➢ 如一个TM波段内只记录一个数据点,而航空可见光/红外光成像光谱仪(AVIRIS)记录这一波 段范围内的光谱信息用10个以上数据点。

高光谱遥感实验指导书

高光谱遥感实验指导书
b) Spectral → MNF Rotation → Forward MNF → Estimate Noise Statistics From Data
(2) 选择 cup95eff.int 文件,默认 Spatial Subsetting, Spectral Subsetting, 和 Masking,然后点击 OK,打开 Forward MNF Transform Parameters 的对话框;
实验内容
1、 MNF变换 cup95eff.int是本次实验使用AVIRIS的高光谱影像,已经经过消
光和大气校正。在ENVI中打开该影像,按照下列步骤进行MNF变换处 理:
(1) 从 ENVI 的主菜单按照下列之一的方式打开 MNF 的对话框
a) Transform → MNF Rotation → Forward MNF → Estimate Noise Statistics From Data
6
实验三 地物光谱测量与成像
实验目的
1、 了解地面高光谱数据获取的一般方法和测量过程 2、 了解地物光谱仪的一般工组原理 3、 理解地物光谱测量是定量遥感建模的重要内容
实验内容
1、了解野外便携式地物光谱仪的原理、使用和操作 2、使用野外便携式地物光谱仪测量典型地物(水,土,作物)的 光谱曲线
预备知识
I
实验一 高光谱遥感数据获取
实验目的
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具有较高的光谱分辨率,每个波段的范围小 (窄波段),通常具有数十个至 200 多个窄波段。本次实验的目的是 利用 ENVI、Erdas 等软件观察 TM、AVIRIS 和 Hyperion 等遥感数据或 者实验室使用 Headwall 高光谱相机拍摄的高光谱图像数据,认识高 光谱数据的图谱合一的特点。

遥感导论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遥感导论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一章:1.遥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被侧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3.作为对地观测系统,遥感与常规手段相比有什么特点①大面积同步观测:传统地面调查实施困难,工作量大,遥感观测可以不受地面阻隔等限制。

②时效性:可以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探测,发现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动态变化,传统调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获得地球上大范围地区动态变化的数据。

因此,遥感大大提高了观测的时效性。

这对天气预报、火灾、水灾等的灾情监测,以及军事行动等都非常重要。

(比较多,大家理解性的删除自己不需要的)③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遥感获得地地物电磁波特性数据综合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人文信息。

由于遥感的探测波段、成像方式、成像时间、数据记录、等均可按照要求设计,使获得的数据具有同一性或相似性。

同时考虑道新的传感器和信息记录都可以向下兼容,所以数据具有可比性。

与传统地面调查和考察相比较,遥感数据可以较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干扰。

④经济性遥感的费用投入与所获得的效益,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⑤局限性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有限,有待进一步开发,需要更高分辨率以及遥感以外的其他手段相配合,特别是地面调查和验证。

第二章:6.大气的散射现象有几种类型根据不同散射类型的特点分析可见光遥感与微波遥感的区别,说明为什么微波具有穿云浮透雾能力而可见光不能。

①瑞利散射(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②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③无选择性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的多时发生的散射).大气散射类型是根据大气中分子或其他微粒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发生。

遥感导论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遥感导论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一章:1.遥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被侧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3.作为对地观测系统,遥感与常规手段相比有什么特点?①大面积同步观测:传统地面调查实施困难,工作量大,遥感观测可以不受地面阻隔等限制。

②时效性:可以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探测,发现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动态变化,传统调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获得地球上大范围地区动态变化的数据。

因此,遥感大大提高了观测的时效性。

这对天气预报、火灾、水灾等的灾情监测,以及军事行动等都非常重要。

(比较多,大家理解性的删除自己不需要的)③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遥感获得地地物电磁波特性数据综合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人文信息。

由于遥感的探测波段、成像方式、成像时间、数据记录、等均可按照要求设计,使获得的数据具有同一性或相似性。

同时考虑道新的传感器和信息记录都可以向下兼容,所以数据具有可比性。

与传统地面调查和考察相比较,遥感数据可以较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干扰。

④经济性遥感的费用投入与所获得的效益,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⑤局限性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有限,有待进一步开发,需要更高分辨率以及遥感以外的其他手段相配合,特别是地面调查和验证。

第二章:6.大气的散射现象有几种类型?根据不同散射类型的特点分析可见光遥感与微波遥感的区别,说明为什么微波具有穿云浮透雾能力而可见光不能。

①瑞利散射(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②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③无选择性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的多时发生的散射).大气散射类型是根据大气中分子或其他微粒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发生。

高光谱遥感第三章讲解学习

高光谱遥感第三章讲解学习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三种场地定标法的优缺点比较
反射率法
辐亮度法
投入的测试设备和获取 飞机飞行高度越高 的测量数据相对较少。 大气校正就越简单
优 省工、省物且满足精 精度也就越高 点 度要求
辐照度法
由于利用地面测量的大气 漫射和总辐射之比来描述 大气气溶胶的散射特性, 故减少了反射率法中由于 气溶胶光学特性参量的假设 而带来的误差
大气的散射与辐射光波长有密切关系,对短 波长的散射与长波长的散射要强的多,分子散射 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
气溶胶的散射强度随波长的变化与粒子尺度 分布有关;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大气辐射传输方程
到达遥感器处总的上行辐射为:
Ls Lsu Lsd Lsp Ls 遥感器处总的上行辐射 Lsu - 地表对太阳光的反射辐 射 Lsd - 地表对天空光的反射 Lsp -向上散射的程辐射
① 有关大气介质特征参数的获取 ② 具体实用的大气辐射传输模型的研究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 大气辐射校正常用算法
- 采用大气参数的方法 - 5S模型 - 6S模型
– 直接采用大气物理参数,增加多次散射计算 • LOWTRAN辐射传输模型 • MODTRAN辐射传输模型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要对大气气溶胶的一
缺 些光学特性参量做假设 点
为精确进入大气校正 还需要反射率法的全 部数据,该方法投入 的设备、资金和人力 相对较多
测量数据相对较多,漫射
和总辐射之比的测量在高 纬
度地区对精度由较大影响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2 大气辐射传输理论
-大气对遥感辐射传输的影响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研究第一章引言高光谱遥感技术是一项新兴的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将对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第二章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高光谱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物质在多个波段上的吸收、反射和辐射情况,来对物质进行识别和分类的技术。

它通过获取物质在很多个波段上的不同反射率或吸收情况,来获取它们的不同特征,从而进行物质的识别和分类。

第三章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3.1 矿产勘查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地表物质在多个波段上的不同反射率或吸收情况,可以获取地表的矿物组成信息。

在矿产勘查中,通过获取矿物的反射率信息,可以进行矿物的识别和分类。

同时,高光谱遥感技术还可以获取地表矿物的分布情况,加强对矿床的探测能力,提高勘探精度。

3.2 地质灾害勘查通过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在多个波段上的反射率情况,可以获取地表地貌、岩性等地质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应用于地质灾害的勘查,例如洪水、泥石流等。

通过获取雷达影像和遥感图像,获取地表状况,可以对这些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提高预测和应对的效率。

3.3 油气勘探高光谱遥感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油气勘探。

由于油气在多个波长上的反射率具有特定的特征,通过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获取这些特征,以帮助油气勘探的精度。

因此,高光谱遥感技术成为了探测油藏储层和油气运移过程的一种新方法。

第四章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案例研究4.1 矿场勘探案例利用高光谱遥感影像及其特征库,结合地面地质调查和样品分析等方法,可以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价。

一项研究表明,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对铁矿石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分类,同时可以对铁矿区进行灰度区域的天然群分类。

4.2 油气勘探案例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油田开发与勘探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一项研究表明,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光学干涉能力的好处,减少由于树冠、水体等自然要素造成遮挡和干涉的影响,提高了油藏开发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高光谱遥感图像大气辐射校正的模型
– 统计学模型法
• 经验线性法、内部平均法、平场域法、对数残差法
– 大气辐射传输模型法
• 5S、6S、LOWTRAN、MODTRAN、ATREM、 ACORN、FLAASH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经验线性法
– 实测两个定标点的地面反射光谱值,计算图像 上对应像元点的平均辐射光谱,再利用线性回 归建立反射光谱和辐射光谱间的相关关系,求 出系数k, b就可得到DN值与反射率R之间的关系 式,可以进行像元灰度的反射率反演。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 MODTRAN辐射传输模型 – 可以计算0到50000cm-1的大气透过率和辐射亮度, 在440nm到无限大的波长范围的精度是2cm-1 ,在 22680到50000cm-1紫外波范围的精度是20cm-1。 目前版本已经到4.0,光谱分辨率已达到1cm -1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AVIRIS在每个扫描行的 开始和结束都要对定 标器进行测量。该机 上的定标系统是由一 个硅探测器反馈电路 控制稳定的石英卤灯。 测量的定标数据包括 一个亮信号、一个暗 信号和两个光谱信号, 用来监测仪器辐射性 能。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3)场地定标 原理:机载或星载成像光谱仪飞越辐射定标场 地上空时,在定标场地选择若干像元区,测量成 像光谱仪对应的地物的各波段成像反射率和大气 光谱等参量,并利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型等手段给 出成像光谱仪入瞳处各光谱带的辐射亮度,最后 确定它与成像光谱仪对应输出的输出的数字量化 值的数量关系,求解定标系数,并估算定标不确 定性。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成像光谱仪的定标 有三个阶段的定标
仪器实验室定标
机上或星上定标
场地定标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1)实验室定标
光谱定标 - 确定成像光谱仪每个波段的 中心波长和宽度 辐射定标 相对定标 绝对定标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相对定标
确定场景中各像元之间、各探测器之间、各 波谱段之间以及不同时间测得的辐射量的相对值。 绝对定标 通过各种标准辐射源,在不同波谱段建立成 像光谱仪入瞳处的光谱辐射亮度值(L)与成像光 谱仪输出的数字量化值(DN)之间的定量关系。
R , F
是相对反射率
R 是像元辐射值 F 平场域的平均辐射光谱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该方法使用的两个重要假设为:
– 平场域自身的平均光谱没有明显吸收特征 – 平场域辐射光谱主要反映的是当时大气条件下 的太阳光谱 该方法的三个主要缺陷: – 得到的是相对反射率 – 不适合大量多条带高光谱数据的处理 – 这种何校正
• 使用经验线性法,对定标点有如下要求
– 定标点要选择尽可能各向同性的均一地物;
– 定标点地物在光谱上要跨越尽可能宽的地球反 射光谱段; – 定标点要尽可能与研究区域保持同一海拔高度。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 内部平均法
– 假定一幅图像内部的地物充分混杂,整幅图像的 平均光谱基本代表大气影响下的太阳光谱信息。 把图像DN值与整幅图像的平均辐射光谱的比值确 定为相对反射率光谱,即
R A 是分子、气溶胶层的内在反射率
Tdown , Tup 是由太阳到地面以及地表到遥感器的大气透过率 S是大气反射率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 6S模型(Second Simulation of the Satellite Signal in the Solar Spectrum) – 适用于太阳反射波段(0.25-4μm )的大气辐射传输模 式。 – 假定大气无云的情况下考虑水汽、CO2、O3和O2的吸收、 分子和气溶胶的散射以及非均一地面和双向反射率的 问题 – 对5S模型的改进:考虑了目标高程、表面的非朗伯体 特性、新的吸收分子种类的影响,采用了好的近似算 法来计算大气和气溶胶的散射与吸收的影响,其中气 体的吸收以10cm-1光谱间隔来计算,且光谱积分的步长 达到了2.5nm。
场地定标常用方法:
- 反射率法 - 辐亮度法 - 辐照度法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发射率法—在卫星遥感器过顶时同步测量地面目标 反射率因子和大气光学参量,然后利用辐射传输 模型计算出遥感器入瞳处辐射亮度值。 辐亮度法—主要采用经过严格光谱与辐射标定的辐 射计,通过航空平台实现与卫星遥感器观测几何 相似的同步测量,把机载辐射计测量的辐射度作 为已知量,去标定飞行中卫星遥感器的辐射量, 从而实现卫星遥感器的标定。 辐照度法—利用地面测量的向下漫射与总辐射度值 来确定卫星遥感器高度的表观反射率,进而确定 出遥感器入瞳处辐射亮度。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3 高光谱遥感图像大气辐射校正 – 高光谱图像的大气辐射校正主要是获得 地物真实的光谱反射率,即将遥感器获 得的辐射亮度DN值转换为反射率值。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3 高光谱遥感图像大气辐射校正 – 高光谱遥感器在飞行平台上获取的地物 辐射能量值可以表述为:
① 有关大气介质特征参数的获取 ② 具体实用的大气辐射传输模型的研究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 大气辐射校正常用算法
- 采用大气参数的方法 - 5S模型 - 6S模型 – 直接采用大气物理参数,增加多次散射计算 • LOWTRAN辐射传输模型 • MODTRAN辐射传输模型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辐射传输方程为
dI I s I B s J dz
是介质所有气体及粒子的吸收系数之和 s 是介质所有气体及粒子的散射系数之和
B是介质热发射能量 J是其它方向入射波的散射能量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应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型解决遥感影像的大气校正需 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R , F
是相对反射率
R 是像元辐射值 F 整幅图像的平均辐射光谱值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 内部平均法有两个缺陷 – 得到的是相对反射率 – 一些图像均值并不能完全代表太阳的全谱段辐 射特性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 平场域法
– 选择图像中一块面积大且亮度高而光谱响应曲 线变化平缓的区域,利用其平均光谱辐射值来 模拟飞行时大气条件下的太阳光谱。将每个像 元的DN值与该平均光谱辐射值的比值作为地表 反射率,以此来消除大气的影响,即
• 5S模型(the Simulation of the Satellite Signal in the Solar Spectrum) 大气上层测量的目标反射率可以表示为
ToA Tg ( R A TdownTup
1 S s
s
),
s 是海平面处朗伯体的反射率
Tg 是大气透过率
-地面反射率
Lp 2 飞机-地面间的程辐射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机载成像光谱仪入瞳处各光谱带的辐射亮度值Lt 与机载成像光谱仪扫描地面地面定标场地时输出数 字量化值DN之间的数值关系
DN - b Lt a a (增益系数 ), b (暗电流 )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1. 2. 3. 4. 成像光谱仪定标 大气辐射传输理论 高光谱遥感图像大气辐射校正 高光谱遥感图像几何校正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1 成像光谱仪定标
成像光谱仪定标的目的: 建立成像光谱仪每个探测元件输出的数字量 化值(DN)与它所对应视场中输出辐射亮度值之 间的定量关系。
L0 ( ) Lsun ( )T ( ) R ( ) cos L path ( ), L0 ( )是入孔辐射能量 L sun 是大气上层太阳辐射 T()是整层大气透过率 R()不考虑地形影响的表观反射率
是太阳高度角 L path ()是程辐射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 对数残差法
ij
DN ij DN i*
DN * j DN **
ij 是第i像元j波段的反射率
DN ij 是第i像元j波段的图像值 DN i*是像元各波段均值 DN * j 是j波段所有像元均值 DN **是图像各像元各波段均值
该方法的意义在于:为了消除光照及地形因子的影响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 6S辐射校正模型 – 输入五类参数:
• 太阳、地物与遥感器之间的几何关系-用太阳天顶角、 太阳方位角、视角天顶角、视角方位角四个变量; • 大气模式-定义了大气的基本成分以及温湿度廓线包 括7种模式。 • 气溶胶模式-定义了全球主要的气溶胶参数,6S中定 义了七种缺省的标准气溶胶模式和一些自定义模式。 • 遥感器的光谱特性-定义了遥感器各波段的光谱响应 函数,6S中自带了大部分主要遥感器的可见光-近红 外波段的相应光谱响应函数,如TM、MSS、MODIS等。 • 地表反射率-定义了地表反射率模型,包括均一地表 和非均一地表两种情况。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大气辐射传输方程
到达遥感器处总的上行辐射为:
L L L L
s s su sd su sd sp
sp
L 遥感器处总的上行辐射 L - 地表对太阳光的反射辐射 L - 地表对天空光的反射 L -向上散射的程辐射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第三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 辐射与几何校正
(3)场地定标 辐射校正场包括 敦煌陆面试验场和青海湖水面试验场; 辐射标准和设备定标实验室; 光学特性和环境参数观测实验室; 辐射校正资料处理、存档和信息服务实验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