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名词解释整理(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社会因素)与医学(健康或疾病)的联系与规律的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
积极健康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大卫生观: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
医学模式: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现象的总的看法、基本观点和实践原则,亦称医学观。
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认为疾病是鬼神作怪,天遣神罚,健康与生命乃神灵赐与,总之归之于某种无所不在的神灵。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把健康、疾病与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观察与思考
的朴素、辩证、整体的医学观念,称为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机械论的医学模式:把人体当成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是机器某部分故障失灵,需
修补完善”,人和动物不同在于“多几个弹簧和齿轮”,这就是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认为每种疾病都必然并且可以在器官、细胞或分子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学或化学改变,都可以确定出生物的或理化的特定原因,都应该能够找到治疗的手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是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亚健康状态:指机体虽然无明确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亚临床疾病:无症状疾病,无临床症状体征,但有临床检测证据。
整体病因论:疾病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生物、心理、社会综合作用结果的复合体。
健康投资:人们为了获得良好的健康而消费的食品、闲暇时间和卫生服务等资源。
人口流动:人口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变动和阶层职业上的变动。
社会制度: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制度的总和。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表现为亲密,也可以是疏远和敌对。
社会支持:即个体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物质和情感帮助。
城市化:城市数量增加或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其结果表现为城市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上升。
文化(广义):人类在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文化,指人类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
人格:是稳定地表现于个体的心理特质,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
心理压力:人们生活中的各种刺激事件和内在要求在心理上所构成的困惑或威胁,表现为身心紧张或不适。
社会事件:指个体在现代社会中遇到的重大正负性生活变化及危机。
文献研究:利用已有资料,采用整理、综合、分析等手段,最终达到研究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指以人群为对象的研究,阐述事物的特点及其发生和发展规律,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
定量研究:通过调查收集人群发生某种事件的数量指标,或者探讨各种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的数量依存关系的研究称之为定量研究。
访谈法: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面对面或电话交谈,了解情况,收集资料。
自填问卷法:用统一编排印制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的方法,问卷采用邮寄、集体发放、网络调查。
效度: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
信度:对同一事物的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一致性的程度。
卫生服务研究:是从卫生服务的供方、需方和第三方及其相互关系出发,研究卫生系统为一定的目的使用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过程。
卫生服务要求:指居民要求预防保健、增进健康、摆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所决定。
卫生服务需要: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
包括个人觉察到的需要、由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以及个人未认识到的需要。
卫生服务需求:是从经济学价值观出发,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购买而且有能力购买的卫生服务量。
卫生服务利用:是需求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
是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和卫生资源供给量相互制约的结果。
两周患病率:调查前两周内患病人(次)数/调查人数*100%
慢性病患病率:调查前半年内患慢性病人数/调查人数*100%
两周就诊率:调查前两周内就诊人数/调查人数*100%
卫生人力:指经过专业培训、在卫生系统工作、提供卫生服务的人员,包括已在卫生部门工作和正在接受培训的人员。
卫生人力规划:是指对未来人力需要量、供应量以及拥有量进行预测。
卫生人力需求: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劳动力发展等多种因素出发,研究卫生部门在目标年间需要卫生人力的数量和质量。
卫生费用:狭义:通常所指的卫生费用是指一定时期内为提供卫生服务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
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是指围绕特定的评价目标、评价对象和评价手段,对卫生服务的进展、成效和价值进行评判估量的过程。
健康危险因素: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包括环境、生物、社会、经济、心理、行为诸因素。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疾病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个体评价:通过比较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和增长年龄三者之间的差别,了解危险因素对寿命可能影响的程度及降低危险因素之后寿命可能延长的程度。
卫生政策:由政府或权威机构以社会健康为根本利益依据,制定并实施的关于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与策略、目标与指标、对策与措施的总称。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健康是每个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幸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
初级卫生保健:又称基本卫生保健,是指普及适宜的、技术可靠、社会能接受和负担的技术,使全体人民公平地获得基本卫生服务。
弱势群体:指其身体健康状况较差或较特殊或由于经济、医疗保障等方面有限,对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较差的人群。
人口老龄化: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老年人口增长的趋势。
指标是老年人口系数,即一个地区或国家60岁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的数量在该地区或国家人口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数。
老年型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
社会病:主要由社会原因造成的,与社会发展和进步方向相违背的社会性现象,这些现象与人群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
伤害:由于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以及电离辐射等物质以超过机体耐受总程度的量或速率急性作用于机体所导致的机体损伤,包括在某些情况下(如溺水或冻伤)由于氧气或热能等生命基本物质的急性缺乏所导致的机体伤害。
自杀:个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自愿地(而不是被别人所逼迫)、有意识地采取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非故意伤害:无意识的、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造成的人体损伤。
成瘾行为:因沉溺其中,导致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损害的任何活动。
毒品:法律禁止拥有和使用的精神活性物质。
主要指阿片类、大麻、苯丙胺、可卡因等。
吸毒: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吸食、注射等)使用能够影响人的精神状况,但为法律所禁止拥有和使用的化学物质的行为。
问题饮酒行为:任何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的饮酒行为。
慢性病:是指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慢性病的预防不仅仅是指阻止疾病的发生,还包括疾病发生后阻止或延缓其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造成的危害。
慢性病筛查: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有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的人区分开来。
也就是从外表健康的人群中早期发现未被识别的可疑病人或健康缺陷者及高危个体的一项预防措施。
健康管理:狭义的健康管理是指以人们的健康需要为导向,通过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状况以及各种健康危险因素的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及预测,向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通过制订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协调个人、组织和社会行动,对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干预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