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粳稻品种演进过程中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变化

合集下载

3.b 关于中国土壤碳库及固碳潜力研究的若干问题

3.b 关于中国土壤碳库及固碳潜力研究的若干问题

英文版见 : Zheng J F, Cheng K, Pan G X, et al. Perspectives on studies on soil carbon stocks and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China. Chinese Sci Bull, 2011, 56, doi: 10.1007/s11434-011-4693-7
当前 , 随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正式提交 , 以全球变暖为主 要表现的全球气候急剧变化及其与不断增加的大气 温室气体的关系已经被接受为无可争议的事实 , 切 实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增加碳汇成为缓解气候变化的 首要任务 (UNFCC, Fact Sheet The Need for mitigation. http://unfccc.int/press/items/2794 php.2008) . 世界土 壤 (在 1 m 深度内 )有机碳库储量约达 1500 Pg, 另含 有超过 1000 Pg 的无机碳库 , 在全球陆地碳循环与 气候变化中具有关键影响 . 我国陆地面积广大 , 生态系统类型丰富 , 其中森 林面积约为 1.42×10 km (含表土有机碳 5.9 Pg), 草 地 3.31×10 km2(含表土有机碳 1.15 Pg)[3], 农田 1.30×
[8,9] [6] [5]
分别采用我国
第一次土壤普查资料和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 并根据 1:400 万中国土壤图的土壤面积估算得到中 国土壤总有机碳库分别为 100 和 92 Pg. Wu 等人
[10]
采用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 , 根据其建立的土壤 有机碳与容重的关系改进了碳密度估算方法 , 统计 方 法估 算得出 我国 总有机 碳库 约为 70.3 Pg. 稍后 , Yang 等人 [11]鉴于第二次土壤普查中西北地区调查样 点普遍缺乏 , 增加了对西北特别是青藏高原区的补 充路线调查数据 (增加 810 个剖面 ), 并基于新建立的 数据库中有机碳 -容重关系和有机碳密度的土壤剖面 深度变化关系 , 估算了全国土壤有机碳库为 69.1 Pg. 几乎同时 , Li 等人

2022年江苏水稻总体生产情况回顾

2022年江苏水稻总体生产情况回顾

2022年江苏水稻总体生产情况回顾2022年,江苏省水稻生产紧紧围绕粮食平安的目标,切实转变水稻生产进展方式,仔细组织实施超级稻示范推广、水稻跨越方案、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重大科技项目,加大稻作科技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力度,强化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大力推动高产技术普及化,水稻生产稳定进展。

(一)面积、单产和总产呈“三增”形势1、面积基本稳定。

据江苏地方统计调查局数据,全省水稻实收面积自2022年以来已连续四年稳定在3300万亩以上,2022年统计上报面积为3348.8万亩,较上年增6.72万亩,13个市合计面积为3352.9万亩,较上年增10.7万亩。

其中苏北五市、苏中三市、苏南五市水稻实收面积分别为1801.2万亩、883.9万亩、667.8万亩,分别占全省水稻面积的53.7%、26.4%、19.9%。

2、总产持平略增。

自2022年以来全省稻谷总产已连续四年稳定在1700万吨以上,2022年统计上报全省稻谷总产1770.9万吨,较上年增9.79万吨。

据13个省辖市统计上报总产达1868.6万吨,较省上报总产高97.9万吨,较上年增106.2万吨,其中苏北五市、苏中三市、苏南五市水稻总产分别为991.7、503.9、373.0万吨,分别较上年增48.39、19.82、38.02万吨,分别产5.1%、4.1%和11.4%。

你可能感爱好的关于水稻的讨论报告:2022-2022年中国水稻种衣剂行业市场进展现状及投资前景猜测报告2022-2022年中国水稻专用有机肥行业市场进展现状及投资前景猜测2022-2022年中国杂交水稻种子行业市场进展现状及投资前景猜测报2022-2022年水稻种衣剂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讨论报告2022-2022年水稻专用有机肥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讨论报告查看更多报告3、单产小幅增长。

2022年全省水稻统计上报单产为528.8公斤,较上年仅增1.9公斤,其中粳(糯)稻单产536.03公斤,较上年增1.33公斤,杂交籼稻亩产490.3公斤,较上年增7.17公斤。

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第 3 卷第 6 7 期
21 年 1 01 2月
农 业装 备技 术
Ag iu t a u p e t& Te h lg rc lur lEq i m n c noo y
Vo .7 N . 13 o6 De . 2 1 c 01
不同氮肥用量对 l 稻产量和氮素吸收\ ( 利用的影响
高 。南粳 4 、 稻 1 :2 N PK 两处 理 的产 5镇 1 PK 与 N 量差 异 均表 现不 显 著外 ,与其 它处 理 均达 显 著水 平 与极 显著 差 异 。 从表 3可 以看 出 ,不 同氮 肥用 量对 水 稻产 量 及 基构 成 因素 的影 响 。 1 有效 穗 : 粳 4 () 南 5以 NPK 处 2: 理最 多 , N PK 处 理 最少 , 与 N 笛 N PK 以 oo 。 除 : PK 与 :: 处理 的有 效 穗差 异 不显 著外 ,与其 它处 理 问 均差 异
吴吹 成 口

( 镇江市丹徒区土肥站)
要: 以水稻 品种 南粳 4 、 稻 1 5镇 1为材料 , 究不 同氮肥 用量在 不 同土 种上 种植 不 同水稻 品种 对 研
产量 及 氮肥利 用率的 影响 。结 果表 明 , 南粳 4 、 稻 1 5镇 1在 2030k /m2 7 、0 gh 的施 氮水平 时 , 、 、 氮 磷 钾
12 试验 设计 .
用量试验 , 结果表 明, 中等土壤 肥力条件下 , 在 两品
种 最佳 施 氮量 分别 为 20k/m 和 30k/m。氮 肥 7 gh z 0 g , h 利用 率较 常规 施 肥状 况下 提 高 3 5 % %。
表 1 供 试 土壤 理 化 状况
试 验 设 9个处 理 , 各处 理编 码见 表 2 。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品种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品种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中 图分 类 号 : 5 10 2 s 1 .6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10 (0 0 0 10 3 2 2 1 )2—07 — 4 0 l o
氮素是影 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氮素的施用量
及水 稻 对 氮 素 的吸 收 利 用 问 题 , 人 进 行 了大 量 研 究 , 结 论 前 但 不 尽 相 同 。 。 关 于 氮 素 的 吸 收 利 用 问 题 , 量 的 研 究 认 为 大 因水 稻 的 产 量 水 平 、 长 阶段 、 育 时 期 等 不 同 而异 生 生 。对
业 技 术 教 学 与研 究 工 作 。T l( 5 2)6 9 5 3 e:0 1 6 0 8 2 ;E —m i:cy @ alshe
l 3 e l。 6 . Ol a
设 施 纯 氮 为 7 k/ m N 、 5 k/ m N 5 g h 。( 1) 10 g h ( 2)和 2 5k/ m ( 3 3个 水 平 , 施 氮 ( O 为 对 照 , 蘖 肥 与 穗 2 g h N ) 不 N) 基
3 .4,gk , 效 钾 为 9 . 3m / g 3 6 n/ g 速 12 g k 。
1 2 供 试材 料 .
迟 熟 中粳 品 种 广 陵 香 粳 、 粳 4 香 9和杂 交 中籼 稻 组 合 两 优 培 九 、5优 6 4 ( 名 丰优 香 占 ) 汕 优 6 肥质量分数 比为 7: , 3 其中 , 肥 、 基 蘖肥质 量分数 比为 7: , 3 穗肥在倒 4叶和倒 2叶期分 2次施 用 , 比例为 1: 。栽插 行 1
距 粳 稻 为 2 1, 稻 为 2 . m, 插 株 距 均 为 1 l。肥 料 0O1籼 1 ' 6 5c 栽 2el T 为 主 区 , 种 为 裂 区 , 重 复 。 区 面积 为 1 。 品 3次 小 5m 。小 区 间用 塑料 薄膜 包 埋 。5月 1 日播 种 , 3 6月 1 日移 栽 , 稻单 本 栽 , 3 籼

不同土壤及氮肥条件下水稻利用效率和增产效应

不同土壤及氮肥条件下水稻利用效率和增产效应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一、试验前的准备设计阶段水稻生长过程中,对土壤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而氮肥是保证其正常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

因此,本文针对不同土壤及氮肥条件下水稻利用效率和增产效应进行研究,在简单了解试验设计后,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水稻的吸氮特性、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增产效应情况。

氮肥的合理施放是实现水稻高产的关键性因素,但在实际施放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生产效率降低问题。

即使在同一地区土壤条件下,品种上的差异,也会对水稻养分吸收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将强对不同土壤及氮肥条件下水稻利用效率和增产效应,可以为氮肥施用提供理论参考。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选择了砂土和黏土两种土壤条件进行种植,水稻品种上选择了五优稻2号、武香粳稻14号、华粳2号这三种展开试验。

除了五优稻2号采用单本栽插之外,其他品种都采用双本栽插。

利用凯氏定氮法来测定植株和稻谷的含氮率。

通过计算氮素收获指数、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艺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土壤氮素依存率,来分析不同土壤及氮肥条件下水稻利用效率和增产效应。

二、试验后的数据结论分析1、水稻的吸氮特性在试验过程中需要观察水稻不同器官吸收氮肥的情况,根据具体数据对比情况来看,秸秆、籽粒、总吸氮量在不同土壤和氮肥条件下都出现了显著变化。

以籽粒吸氮量为例,在生长初期吸氮量会随着氮肥施量的提高而提高,生长到后期时,吸氮量的增长速度逐渐下降。

秸秆吸氮量则始终保持着上升趋势,总吸氮量和籽粒相似,都是先大幅度增加而后增速放缓。

从品种上看,华粳2号的秸秆吸氮量最高,武香粳稻14号籽粒吸氮量最高,五优稻2号的总吸氮量最高。

2、氮素利用效率根据水稻氮素利用率结果来看,在不同土壤条件下,氮素利用率的各项指标在施用氮肥后都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氮素利用率指反映的是土壤氮对作物氮营养的贡献率,从实际试验结果来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提高,水稻对土壤氮的依赖性逐渐降低,对肥料氮的依赖性最提高。

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 (12) :1456 - 1461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刘立军1 , 桑大志1 , 刘翠莲2 , 王志琴1 , 杨建昌1 , 朱庆森1
(1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扬州 225009 ; 2 江苏省江都市高徐农业试验站 ,江都 225200)
本试验旨在吸纳国际先进的施肥技术 ,运用实 时、实地施肥管理模式 ,探讨在水稻产量不降低甚至 略有增加的前提下 ,降低氮肥施用量、提高氮肥利用 率的可能性 。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设计 试验于 2001~2002 年在江都高徐镇农户稻田
中进行 ,供试组合为籼型三系杂交稻汕优 63 。前茬 作物为小麦 。2 年的试验在不同的田块进行 ,两试 验地的土壤养分状况见表 1 。
(1 Department of Agronomy , Agricultural College , Yangzhou University , Yangzhou 225009 ; 2 Gaoxu Agricultural Experimental Station , Jiangdu 225200)
13. 3 10. 7
速效钾 Available K (mg·kg - 1)
104. 0 109. 6
有机质 Organic matter
(g·kg - 1)
12. 7 11. 5
1. 2 测定项目 1. 2. 1 叶片叶绿素含量 自移栽后10 d (6 月 20 日) 起 ,每 7~10 d 用叶绿素仪测定叶片 (抽穗前测 定心叶以下 1 叶 ,抽穗后测定剑叶) 的叶绿素含量 , 以 SPAD 读数 (精确至小数点后 1 位) 直接表示叶绿 素含量 。各小区每次测定 10 片叶片 ,每片叶片测定 上 、中 、下部 3 点 ,取平均值 。 1. 2. 2 考种与计产 于收割前2 d 每小区按平均穗 数取 12 穴 ,脱粒考种 ,测定干物重 ,保留样品用于含 氮率的测定 。成熟期各小区实收 5 m2 计产 。 1. 2. 3 氮素含量 用凯氏定氮法[10]测定植株及稻 谷的含氮率 。 1. 2. 4 稻米品质的测定 用 FOSS TECATOR 公司 生产的近红外谷物分析仪 (infratec 1241 grain analyz2 er) 测定精米的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 。其余稻米 品质按国家农业部 NY/ T259322002 标准进行测定 。

江苏省粳稻品种演进过程中产量和米质的变化

江苏省粳稻品种演进过程中产量和米质的变化

年代将其分为 6 个类 型 , 研究 了江苏省粳 型水稻 品种演进过程 中产量和米质的变化 。结果表明 , 在品种演进过程 中, 稻米的垩 白度 、 直链淀粉含量和蛋 白质含量有所 降低 , 消减值和米粉 中氮 素 、 硫素含量 降低 , 氮碳的稳 定同位素 比值
降低 , 整精米率 和崩解值提高 ; 产量 随品种演进而增加 , 其 主要原 因在于每穗粒数的增加。说明江苏粳 型水稻品种改
1 . 3 取样 与测定 1 . 3 . 1 考. 秀 j } 与诗 产
成熟期各 小区取 1 0 丛 代表性稻株 , 用于考查产量 构成因素( 每穗粒数 、 结实率 和千粒重 ) 。 各处理小区实
收计产 。
1 . 3 . 2 米质 测 定
6 0 年来 在江苏省 生产上广 泛应用 的 1 2 个代 表性粳 型
剧 成欣 张 耗 董晶晶 王志琴 杨建 昌
( 扬州 大学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 国家重点实验室 培育点 , 江苏 扬州 2 2 5 0 0 9 ; 通讯作者 ) 摘 要: 以江苏 省近 6 0年来 各阶段具有代表性 的 1 2 个粳 型水稻 品种为材料 , 依据 品种株型和基因型 , 结合种植
DO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6 — 8 0 8 2 . 2 0 1 3 . 0 6 . 0 0 3
中 国弗 米 2 0 1 3 , 1 9 ( 6 ) : 1 1 - 1 6
江 苏 省 粳 稻 品种 演 进 过 程 中产 量 和 米 质 的 变化
材料 , 共计 1 2 个 ,其 中连粳 7号和淮稻 1 1 为超级稻
( 表 1 ) 。依据株型 和基 因型结合种植年代将其 分为 2 0

江苏省不同种植方式水稻产量效益分析及应用评价

江苏省不同种植方式水稻产量效益分析及应用评价

江苏省不同种植方式水稻产量效益分析及应用评价【摘要】江苏省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之一,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效益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江苏省水稻种植的现状,然后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和对水稻效益的影响。

接着对水稻种植方式进行了应用评价,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最后对江苏省不同种植方式水稻产量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对于江苏省水稻种植的优化和提高产量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其他水稻种植区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江苏省、水稻、种植方式、产量、效益、分析、评价、现状、影响、应用、发展趋势、综合分析、建议、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江苏省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之一,水稻是江苏省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效益有着直接影响。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更新,不同种植方式的效益差异变得越来越明显。

对江苏省不同种植方式水稻产量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有助于为水稻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并推动江苏省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江苏省的水稻种植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气候挑战,传统种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稻米需求。

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资源有限、环境污染严重的背景下,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效益的影响,有助于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保护环境的可持续性。

对江苏省不同种植方式水稻产量效益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利于推动江苏省水稻产业的发展,提高水稻产量和效益,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江苏省不同种植方式水稻产量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旨在帮助农户和农业从业者更好地了解水稻种植方式的影响及应用,为他们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水稻产量提升: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可以找出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方法,从而增加粮食供给。

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引进与品比试验

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引进与品比试验

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引进与品比试验作者:陈绕生李慧李聪王丽乔林中来源:《食品界》2024年第05期江苏省淮安地区的农业生产以稻麦水旱轮作为主,蔬菜等其他作物为辅。

为了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水稻优质良种,我们引进了9个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

这些品种的农艺性状有较大差异,全生育期大多在150-170天,属晚熟品种。

结果表明:新品种南粳66和苏秀852的理论产量分别为655.7kg/667m2、637.0kg/667m2,在新引进的品种中处于前列,分别比徐稻3号(CK)高出97.2kg/667m2和78.5kg/667m2。

稻米品质指标都达到了二级标准,属优质水稻品种。

综合而言,适宜在本地区大力推广和应用。

在人口增长、耕地面積减少的情况下,粮食生产面临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市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优质稻米生产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

因此,在水稻产业方面,一要关注产量,二要关注质量。

基于此,我们与江苏省农科院、淮安市农科院开展了交流合作,通过引进优质水稻新品种在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来筛选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优质水稻新品种,然后进行示范种植与推广应用。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I.哈勃603;II.保丰805;III.佳禾2号;IV.苏秀852;V.华粳1801;VI.锡稻1号;VII.南粳66;VIII.金单粳600;IX.徐稻3号(CK)。

1.2试验方法在涟水县和淮安区开展乡村振兴项目,其间开展了引种比较试验。

试验田前茬为小麦,土壤肥力中等,展示品种种植随机排列,不设重复,不留保护行,同时在田头设立标牌。

每个展示品种田宽30m,长80m,品种田间间隔0.8m,均为机插秧。

5月10日采用自走式播种机播种,每秧盘200g种子,覆盖无纺布,采用微喷灌。

前茬麦秆全量还田,机械化切碎或粉碎,通过机械旋耕将之与泥土混合还田。

整地时,基肥施45%的三元复合肥40kg/667m2,尿素5kg/667m2;放水旋耕耙平,整平表土,提高草与泥的混合质量。

不同施氮量对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不同施氮量对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13 调查方 法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供试 材 料 .
每个小 区都 标定 调查 点 l ,从 6月 2 0穴 2日至
7月 2 日,每 隔 7 查 1次茎 蘖 数 。9月 2 日 0 d调 7
取 样 ,室 内考 种 ,调 查 每穗 粒 数 、千粒 重 等 产 量
构成 因素 。
壤肥 力 中等 , 壤土 。设 5个处 理 ,1N : () O 不施 氮 肥 ;
( ) : 施 纯 氮 150 g/m ; 3 N : 施 纯 氮 2 N1 0. k h ()2
10 k/ m ;4 N : 5 . gh ( ) 3施纯氮 2 0 k/ 当地生产 O 1. g m ( O h 惯用施 氮量 ) () N :施 纯氮 25O g m 。所 有 ; 5 4 5. / kh
( ) 为 7 k /m 。 磷 肥 做 基 肥 一 次施 用 ,钾 肥 10均 ( 8g h
分基 肥 和穗 肥 施 用 ,各 5 %,氮 素做 基 肥 、蘖 肥 0
和穗 肥施 用 ,分别 为 6 %、3 %和 1%。旱 育 苗 , 0 0 0 4月 9日播 种 ,5月 2 3日插 秧 ,9月 2 9日收 获 , 株行 距 为 3 m x1 . e 0e 33 m,每 穴 3苗 ,裂 区设 计 ,
关键 词 :氮肥;粳稻 ; 茎蘖动态; 产量 中图分 类号 :¥ 1 51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7-01 2 1)一o—00 — 3 61 57(01 2 03 0
目前 水 稻 生 产 上 普遍 存 在 着 不 合 理 施 用 氮 肥 量现 象 ,造成 水 稻 贪 青 、倒 伏 、病 虫 害 加 重 ,或
王 淑 华
( 岭 市蔬 菜 管 理 站 ,辽 宁 铁 铁岭 12 0 ) 0 0 1

作物栽培选择模拟试题

作物栽培选择模拟试题

作物栽培模拟试题1、油菜一生中根的生长可分为( ) A.扎根期 B.幼龄期 C.扩根期 D.衰老期2、禾本科作物茎中空,茎腔很大的作物是( ) A.甘蔗 B.苎麻 C.水稻 D.小麦3、下列作物中具有变态茎的是( )。

A.马铃薯 B.玉米 C.甘蔗 D.甘薯4、稻、麦的叶蘖同伸规律是( )。

A.n-1 B.n-2 C.n-3 D.n-45、棉花的株型可分为( )。

A.宝塔型 B.圆筒型 C.伞型 D.倒伞型6、油菜的分枝型和株型可分为( )分枝型。

A.上生 B.下生 C.蔓生 D.•匀生7、叶鞘具有的作用是( )。

A.保护 B.输导 C.贮藏 D.支持8、下列作物中无叶耳的是( )。

A.小麦 B.大麦 C.水稻 D.稗草9、稻麦等作物的叶片达到( )后为开始输出有机物质。

A.刚露叶尖B.定型长的四分之一C.定型长的二分之一D.定型长10、烟草、油菜等双子叶作物叶片自( )即进入功能期。

A.未展开B.展开C.伸展期D.定型后11、棉铃的发育可划分为( )等时期。

A.纤维伸长期B.体积增大期C.内部充实期D.开裂吐絮期12、据松岛研究,主茎总叶数15~17片的水稻花粉内容物充实期的叶龄指数为 ( )。

A.80~85B.85~90C.90~95D.10013、小麦进入减数分裂时,叶耳距多为( )cm。

A.-4~-6 B.-2~-4 C.0~-2 D.0~214、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 )。

A、1/2 B、1/3 C、1/4 D、1/515、我国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 )%。

A.30 B.40 C.50 D.6016、我国的六个稻作区中,面积最大的为( )。

A.华北单季稻作区B.华南双季稻作区C.华中单双季稻作区D.西南单季稻作区17、目前世界上被人们所栽培的稻种有( )。

A.光稃栽培稻B、普通栽培稻C、药用栽培稻 D.疣粒栽培稻18、我国栽培稻种的祖先是( )A.疣粒野生稻 B.药用野生稻 C.普通野生稻 D.非洲野生稻19、我国一般将茎秆长度在( )cm之间的水稻品种划为中秆品种。

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及效果研究进展

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及效果研究进展
徐 春春 ,李凤 博 ,周锡跃 ,方福 平
( 国 水稻 研 究 所 ,浙 江 杭 州 中 30 0 ) 10 6

要 :综 述 水 稻 生 育 过 程 中影 响 氮 肥 损 失 及 氮 肥利 用 率 的各 种 因 素 ,不 同 水 稻 品 种 、施 氮 量 、种 植 方 式 、
化 肥 种类 以 及不 同施 肥 方 法 对 水 稻 的 氮 肥 利 用 率 的 影 响 及 提 高我 国氮 肥 利 用 率 的 相 应 的 方 法 。
关 键 词 :水 稻 ;氮 肥 利用 率 ;技 术
中 图 分 类 号 :s5 1 0 2 1 .6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0 2 —0 7 2 1 ) 10 9 —4 5 8 9 1 ( 0 2 0 —0 8 0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其播种 面积和总 产分别 占全国粮食面积和总产 的 2. %和 3. %。我 72 68
产效 益 的提 高和农 业 的可持 续发 展 。总体 来说 ,稻 田中氮 素 的损 失 主要 有氨挥 发 、硝化 和反 硝化 、淋 洗 和径 流等途 径 ¨ 。
2 1 氨 挥 发 .
形式 在植 物体 内累 积 ;降低食 品和 饲料 品质 ;以气 体 的形式 逸散 到大气 中 ,造成 对大 气 的污染 。
国 6 %以上 的人 口以稻米为主食 ,常年稻谷 消费量保 0 持在 18亿 t . 以上。为 了减轻人 E增加对 粮食需求 的 l 压力 ,我国一直将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 ( 以下简称
单 产)作为水稻生产的主要任务 。14 99年以来 ,我 国 水稻产 量 已经 从 1 9. g・ m 提高 至 20 15k h 8 09年 的
N N含量大 于 1 g・ 的 占 2 .7 % ,根 据 国 O一 1m L 9 3 际卫 生组 织颁 布 的饮用 水质 量标准 ,N N 的最大 O-

施氮量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施氮量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施氮量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肖荣英; 王开斌; 刘秋员; 雷振山; 金明慧【期刊名称】《《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53)004【总页数】8页(P495-502)【关键词】氮肥; 水稻;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土壤氮素平衡【作者】肖荣英; 王开斌; 刘秋员; 雷振山; 金明慧【作者单位】信阳农林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信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信阳4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氮素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水稻氮素营养状况与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等有密切联系[1-2]。

因此,在生产中农民为了获得高产大量地投施氮肥。

研究表明,水稻产量并非与氮肥用量呈正相关关系,而是在一定氮肥用量范围内增加,继续增加氮肥产量反而下降[3-5]。

过量的氮肥不但不能提高水稻产量,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6],并且不同的水稻品种对氮肥用量的响应程度及氮素利用率不同[7]。

关于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及适宜施氮量等研究结果表明,其与水稻品种、环境条件、氮肥种类以及施用方法有关[1-8]。

王秀芹等[8]研究指出,相对于粳稻,籼稻的氮素需求量少于粳稻,并且籼稻的产量在高氮处理(300 kg·hm-2)时显著下降,无论籼稻还是粳稻,其氮肥利用率均表现为超过一定氮肥用量后下降的趋势;邹应斌等[3]、周江明等[4]、王道中等[5]以杂交籼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水稻氮素吸收积累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发现氮肥用量增加,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张洪程等[9]以50个早熟晚粳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提出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施氮量为225~300 kg·hm-2;章星传等[10]研究了不同粳稻品种对氮肥用量的响应,不同粳稻品种在产量、氮肥利用率方面表现不一。

成臣等[11]研究指出,甬优1538的产量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关系,以255 kg·hm-2施氮量处理产量最高,施氮量继续增加,氮肥的吸收利用效果降低。

江苏省不同类型土壤基础供氮能力对水稻产量的影响_徐茂

江苏省不同类型土壤基础供氮能力对水稻产量的影响_徐茂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29(4):1~5J ournal of N anj i ng A gricult ural Uni ver sity江苏省不同类型土壤基础供氮能力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徐茂1,2,3,吴昊1,王绍华1,李刚华1,杨文祥1,王强盛1,丁艳锋1*,沈其荣2(11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省信息农业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21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5;31江苏省农林厅,江苏南京210036)摘要:以近年来江苏省广泛种植的19个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为材料,在11个县市区196个田块进行试验,研究江苏省不同类型土壤基础供氮能力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土壤基础产量与其所能达到的最佳实际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不同类型土壤基础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黏土、壤土、砂土。

不同土壤基础产量及其土壤基础供氮量(全生育期植株总吸氮量)变异范围都很大,但不同土壤基础产量和土壤基础供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获得相同基础产量时不同类型土壤基础供氮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黏土、壤土、砂土。

100kg基础产量需氮量呈粳稻大于籼稻的趋势。

不同基因型水稻100kg基础产量需氮量由大到小均依次为黏土、壤土、砂土。

江苏省196个田块土壤碱解氮含量与基础供氮量呈现出线性正相关的趋势(R2<014000),但相关性较差。

关键词:水稻产量;土壤类型;基础供氮量;江苏省中图分类号:S15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030(2006)04-0001-05E ff ects o f basi c nitr ogen supp l y capac ity of diff erent textur e soil s onri c e yiel d i n Ji a ngsu ProvinceXU M ao1,2,3,WU H ao1,WANG Shao-hua1,LI Gang-hua1,YANG W en-x iang1,WANG Q iang-sheng1,DI N G Yan-feng1*,SHEN Q-i rong2(1.K ey L aboratory of C rop G ro w th R egu l a ti on,M i n istry o f Ag ricu lture/H-i T ech K ey L aboratory of Infor m ation A gr i culture,2.Co llege of R esources and Env iron m enta l Sc i ences,N anji ng A gricultura lU n i ve rsity,N anji ng210095,Ch i na;3.Jiangsu Ag ricu ltura l and Fo restry D epart m ent,N anji ng210036,China)Abstrac:t The effects o f bas i c nitrogen s upp l y capac ity(BNC)o f d ifferent texture so ils(sandy so i,l l o a m so il and clay so il)on potenti a l r i ce y ield(PRY)i n Jiangsu P rov i nce were st udied at196exper i m ent plots i n11counti es w it h19d ifferent rice var i e ti es. R esu lts showed that bas i c rice y ie l d(BRY),m eani ng rice y ie l d w ithout nitrogen appli cation duri ng who l e grow th stage,was sig-n ifi can tly correlated to PRY.BRY of clay so il was the h i ghest i n t hree k i nds of so i,l and t he BRY of sandy so ilw as lo w est.BRY w as positi ve l y co rre lated to BNC s i gnificantl y,even the BRY and BNC va ried largely w ith so il type.W h ile t he sam e BRY,B N C o f clay so il was hi gher than t hat o f l oam so il and sandy so i.l N itrog en require m ent fo r100kg grain y ie l d of B RY o f j apon i ca rice w as h i gher t han that of i ndica rice.B N C w as po siti ve l y correlated w ith alka line hydro lysable for all trea t m en ts,but t he coe fficien t o f de-ter m i nati on(R2)i s lower t han014000.Key words:r ice y ield;so il type;so il basic nitrogen s upp l y;Ji angsu Prov i nce氮是水稻生长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其吸收受水稻品种特性、施肥和土壤条件及环境因子等影响。

水稻氮高产高效与低产低效两类品种株型特征差异研究

水稻氮高产高效与低产低效两类品种株型特征差异研究
a u Ye nd LIG O—
Ke b r t r f Cr p Ge e c a d P y i l g fJ a gs o i e y La o a o y o o n t n h s o o y o in u Pr vnc ,Ya gz o i e s t Ke bo a o fCr p Ph i l g ,E o o y a d i n h u Un v r i y; y La r t r o o yso o y c l g y n
Cul v to i dl d Lo rRe c e fYa g z v r M i sr f rc lu e Ya g h u 2 5 0 Ch n i t a i n i M d ea we a h s o n t e Ri e , nity o Ag iu t r , n z o 2 0 9, i a n n
张洪程 2 魏海燕 2 马 群 ’ ,
杭 杰
李 敏
扬 州大学 江苏 省作物 遗传 生理重 点实 验室 ; 农业 部长 江流 域稻作 技术 创新 中心 , 苏扬 州 2 5 0 江 2 09
摘 要:以氮利用 高产 高效 型和低产 低效 型 的 1 粳 稻品种 的大 田试验研 究 了 2 5k mI 纯氮水 平下 株型特 征 的 2个 2 gh 2 类 型 间差异,以及株 型特 征 、 伏性 状 、 倒 产量 和氮肥 利用率 的相 互关 系 。 果表 明,水 稻上 三 叶的叶长 、 结 叶披 垂度 ,氮 高产高 效型 品种显著 低 于氮低产 低效 型,平 均分 别低 92 %、6 .%;上三 叶 的叶宽 、 体 L 、有 效 L 、高效 L I .9 53 群 AI AI A 和 比叶重,氮 高产 高效 型平均 分别 比氮低 产低效 型高 2 . %、82 %、1 . %、66 %和 58 %。相对 于氮低产 低效 92 5 .7 33 2 .6 .2 型 品种 ,氮 高产高 效型 品种植 株茎秆 节 问配置合 理,抗倒 能力增 强 。 稻的产 量 、 水 氮肥 利用 效率 与植株 上三 叶 的叶长 、 叶披垂 度均呈 显著 或极显 著负 相关 ,与上 三 叶的叶宽 、群体 L I A 、有 效 L I A 、高效 L 和 l n 重呈 显著 或极显 著正 AI : f l : : 相关 ,与抗 折力 、弯 曲力矩 和秆 型指 数呈 显著 或极 显著 正相关 。尤 其是 剑 叶 、倒 三 叶的 叶长和 叶宽 对氮 素利用 效率 的作用 较大 。说 明 良好 的株 型结构 是氮 肥利用 效率 提高 的前提 。

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效率评价

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效率评价

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效率评价作者:郑微微沈贵银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09期关键词:化肥;利用效率;化肥偏生产力;技术效率;肥耗;评估;江苏省化肥施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氮肥过量施用导致土壤酸化等,对耕地产出能力造成威胁,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

有效降低化肥施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是实现农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和优先任务[1],已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研究表明,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是有效降低化肥施用量的重要途径[2-3]。

科学评价化肥利用效率则是研究化肥减量增效的基本前提。

关于化肥利用效率评价的研究主要分为2类:一是从农学角度测算化肥吸收率[4-7],即(当季)作物吸收的来自所施肥料的养分占所施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率,大多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来测算。

二是从经济学角度用化肥偏生产力[8-10]与化肥技术效率[11-12]表征化肥利用效率。

化肥偏生产力等于作物产量与单位面积化肥投入量的比值;化肥技术效率指在产出和其他生产投入水平给定的情况下,作物种植的最小化肥施用量与实际化肥施用量的比值。

采用2类指标测算化肥利用效率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农学角度的效率评价对仪器、方法和代表性具有较高的要求,数据获取的成本较高。

经济学角度的效率评价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很大,评价结果存在较大缺陷。

此外,衡量化肥利用情况的指标还有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该指标可以表征化肥施用强度,进而表征化肥施用对环境带来的污染负荷,但受耕地复种程度的影响,测算的化肥施用强度偏高。

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化肥利用效率评价指标或体系对化肥施用情况进行评价,不论对理论研究还是实际生产均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引入肥耗的概念来构建化肥利用效率评价指标,对2010—2016年期间江苏省各市(县、区)主要农作物的化肥利用效率进行细化评价,探寻其中的特征、规律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江苏省各市(县、区)化肥进一步减量提供依据。

缓控释肥配施速效氮对优良食味粳稻南粳9108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缓控释肥配施速效氮对优良食味粳稻南粳9108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胡中泽,杨大柳,衣政伟,等.缓控释肥配施速效氮对优良食味粳稻南粳9108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24,52(6):125-130.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4.06.017缓控释肥配施速效氮对优良食味粳稻南粳9108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胡中泽1,杨大柳1,衣政伟1,王 安1,杨亚云2,陈春英2,王 显1(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江苏泰州225300;2.泰州市海陵区农业农村局耕保站,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在一次性基施模式下,探讨缓控释肥与速效氮的合理配比,实现水稻的轻简化生产。

以南粳9108为试材,开展2个稻季的田间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置3个缓控释肥与速效氮比例(缓控释肥∶速效肥=80%∶20%、65%∶35%、50%∶50%),研究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氮素含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施处理通过提高水稻穗数和每穗粒数,提高水稻籽粒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2年平均增产0.11%~11.69%,其中80%缓控释肥+20%速效肥、65%缓控释肥+35%速效肥处理水稻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P<0.05);缓控释肥占比越高,水稻籽粒和秸秆产量越高。

水稻成熟期,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3个配施处理水稻茎蘖数2年平均分别增加1.35%、0.72%和0 42%。

配施处理2年水稻4个时期平均LAI和地上部干物重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

分析缓控释肥与速效肥配比处理间差异,发现速效肥比例越高,对水稻前期LAI和地上部干物重影响越大;反之,对水稻后期LAI和地上部干物重影响越大。

与常规施肥相比,2年试验中3个缓控释肥配施速效肥处理能够分别平均提高氮素利用率49.93%、29.18%、9 96%,同时分别增加水稻氮素吸收量16 67%、9.07%、1.96%,缓控释肥配施速效氮能够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20, 46(5): 772−786 ISSN 0496-3490; CN 11-1809/S; CODEN TSHPA9
DOI: 10.3724/SP.J.1006.2020.92051
/ E-mail: zwxb301@
Abstract: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with 24 indica-japonica hybrid rice varieties (lines) of Yongyou series, from which three types (high yield and high AE (agronomic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HH], high yield and medium AE [HM], medium yield and medium AE [MM]) were selected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eties with high yield and high AE. The yield of HH type was 4.04%–4.38% and 13.37%–13.41% higher than that of HM type and MM type respectively, owing to the larger number of total spikelets, which was 5.87×108–6.20×108 hm–2. Compared with HM and MM type, HH type had a high percentage of tiller rate, which was 68.83%–70.05%. The LAI of HH type was maximum at heading stage and declined slowly after heading. As a result, the LAI of HH type was above 3.85 at maturity stage. Th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HH type was 7.91–7.99 t

水稻氮利用效率评价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水稻氮利用效率评价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水稻氮利用效率评价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江琳琳; 赵晗舒; 杨武; 赵明辉; 范淑秀; 曹英丽; 任彬彬; 马殿荣【期刊名称】《《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50)006【总页数】7页(P641-647)【关键词】水稻; 品种; 氮效率; 分类【作者】江琳琳; 赵晗舒; 杨武; 赵明辉; 范淑秀; 曹英丽; 任彬彬; 马殿荣【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东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北方超级粳稻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110161;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沈阳110161; 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沈阳11016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1101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11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2017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谷物面积的30%,稻谷产量占全国谷物总产量约34.57%。

随着现代高产品种的推广,通过施用氮肥来增加水稻产量已经成为一项重要措施[1-2]。

据统计,目前我国稻田的单季氮肥施用量是180kg·hm-2,远超出世界稻田单位面积氮素平均用量[3],而氮肥利用率却仅有30%~35%,远低于世界一般水平[4-5]。

氮肥的大量施用带给土地、环境巨大压力,不利于农业生产和人类生存,同时氮素的过度流失造成土壤酸化和板结,降低土壤的通气和蓄水能力,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和病虫害加剧,这一系列恶性循环可能造成氮肥利用效率不可逆转的持续降低[6-7]。

针对稻田氮肥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很多专家从氮肥管理模式[8]、调整施肥时期[9]、平衡施肥[10]、精确施肥技术[11]、研制新型肥料[12]及深施[13]等多方面展开研究。

大量研究表明水稻氮素积累和吸收利用效率在基因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筛选和培育水稻氮高效品种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之一[14-18]。

目前国内外还未建立统一的水稻氮高效评价体系,常用的氮高效评价指标有产量、氮吸收利用效率、氮素回收效率和氮素农学利用效率等,此外还有瞬间氮素利用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等[19-21],不同指标反映氮效率的不同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颖花量 、每穗粒数与产量保持 同步增加 ; 8 0年代以前 的品种有效穗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 9 0年代 的品种和 2 0 0 0年 以后 的超级稻品种有效穗 数随着施 氮量 的增加而增加 ; 各 年代 品种 的结 实率 和千粒重 均随
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 。在品种更替过程中 , 生物量和收获指数保 持同步增长 。总吸氮量 、 氮肥的农学利用率 、 吸收
中 国弗 米 2 0 1 3 , 1 9 ( 5 ) : 7 - 1 2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0 8 基 金 项 目 : 国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3 1 0 7 1 3 6 0 ;
3 1 2 7 1 6 4 1 ) ; 农 业 部 行 业 计 划项 目( 2 0 1 2 0 3 0 7 9 )

7 ・
陈 露等 : 江苏省中粳 稻品种演进过程中产 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变化
年在扬 州大学 江苏省作 物栽培重 点实验室农 场进 行 。
最活跃 的营养元 素 ,在作物产量形成过 程中起着决定 性 的作用旧 。在水 稻高产稳产与资源 高效利用 问题上 ,
氮肥利用率一直是热 点和难 点。 本试验 以近 6 0 年来在 粳 稻 品
1 . 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裂 区设计 , 氮肥处理为主 区, 品种为裂 区
种 为材料 ,研究 不同氮肥水平对 中粳 稻品种产量 的影
响, 比较 分析不 同年代 中粳稻 品种对 氮肥响应 的差异 ,
以期 为进一 步认 识氮素在粳稻产量形 成 中的作用与机
理, 为粳 稻的大 面积生产提供 科学的氮肥运筹依据 。
中图分类号 : ¥ 5 1 1 . 0 6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8 0 8 2 ( 2 0 1 3 ) 0 5 — 0 0 0 7 — 0 6
表 1 供 试 中粳稻 品种 名 称
作 为世界 上最 大的水稻 生产 国和稻 米消 费 国 , 我 国也是世界上粳稻种植 面积最大 、总产量最 高的国家
利用率 、 生理利用率 、 偏生产力 和 N吸收的产 谷利用率均 随着 品种更替呈现增加的趋势 。 在不 同施氮量水平下 , 各个
年代 品种 N吸收的产谷利用率均表现为 0 N > MN > H N,而 N吸 收的产谷 吸收量则 与产谷利 用率呈现相反 的变化趋
势。
关键词 : 中粳稻 ; 演进 ; 产量 ; 氮肥利用效率 ; 超级稻
专 论与 研究
DOI : 1 0 . 3 9 6 9 6 . i s s n . 1 0 0 6 — 8 0 8 2 . 2 0 1 3 . 0 5 . 0 0 2
中 国书 米 2 0 1 3 , 1 9 ( 5 ) : 7 — 1 2
江苏省 中粳稻 品种演进过程 中产 量 与氮 素 吸收 利 用 率 的变 化
陈 露 赵 康 杨 凯 鹏 张 耗 王志琴 杨建 昌
( 扬州大学农学院 , 江苏 扬州 2 2 5 0 0 9 ; 通讯作者 , E — m a i l : j c y a n g C /  ̄Z U . e d u . c n )

要: 以江苏省近 6 0 年来各 阶段具有代表性 的 1 2个 中粳稻 品种 ( 含超级稻 ) 为材 料。依据种植 推广 年代 , 结
合株型和基 因型 , 将其分为 2 0世纪 5 0 年代 、 6 0年代 、 7 0 年代 、 8 0年代 、 9 O年代 和 2 0 0 0年以后 6个类型 , 进行纯氮 0
( 不施氮 , O N) 、 2 4 0 k g / h m 2 ( 中氮 , MN) 和3 6 0 k g / h mz ( 高氮 , HN) 3种氮肥用量处理 , 研究氮肥用量 对不 同年代 中粳稻 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因素 的影 响,并 比较不 同年代中粳稻品种对氮肥 的响应 。结果表明 :在全生育期总施 氮量 0 ~ 3 6 0 k g / h m z 条件下 , 9 0年代 以前的品种产量 表现 为 MN > HN > 0 N, 2 0 0 0年 以后 的超级稻品种则表 现为 H N > M N > 0 N, 总
l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验材料与栽培概况
( 小 区) 。 小 区面积 2 7 . 1 mx 7 . 0 m, 随机 区组排列 , 3 次重
以江苏 省近 6 0年来各 阶段 具有 代 表性 的 1 2个 中粳稻 品种 ( 含超 级稻 ) 为材 料 ( 表 1 ) , 依 据种植 推 广 年代 , 结 合株 型和基 因型 , 将 其分为 2 0世纪 5 0年代 、
前茬 为小 麦 , 耕作层 有 机质含 量 2 . o 4 %, 有 效氮 1 0 6 . 2 m g / k g , 速效磷 2 8 . 5 m g / k g , 速效 钾 9 3 . 6 m s / k s 。5月 1 2 日播种 , 6月 9日移栽 , 株行距 1 5 c mx 2 0 c m, 常规稻双 本栽 , 杂交稻单本栽 。 全生育期 水分管 理等按 常规高产 栽培 , 严格控制病虫草害 。
l l _

江苏省作为我 国水稻生产 和消费大省 , 常 年水 稻种
植面积 2 0 0万 h m 以上 , 其 中粳稻面积 占 8 3 %左右[ 2 - 3 ] 。
以往 曾对 中粳稻 品种 演进过程 中产量 、株 型和源库关
系等农 艺和生理 性状 的变化规 律进行 研究 [ 4 _ 5 J , 但在 中 粳稻 品种演进 过程 中氮素 吸收利用 有哪些 变化规 律 ? 尚缺乏深入系统 的研究 。 氮素 ( N) 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 6 0 年代 、 7 0年代 、 8 0年代 、 9 0 年代 和 2 0 0 0 年 以后 6个 类型 。各材料均能在扬州正 常抽穗结实 。试验于 2 0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