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延模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拉延模结构设计过程
第2.1节技术要求
每一个项目都会与客户签定技术协义(或其它类似的文件),技术协义中包涵了客户对模具要求的所有相关信息,每一个项目开始前都应该认真阅读其技术协义。
接到生产任务后,首先应该查看工法图,了解相关信息,包括件名、产品的材质、料厚、坯料尺寸、生产线以及本序所使用的机台、模具闭合高度等信息。
根据产品材质的力学性能和料厚从技术协义(或其它与客户签定文件或自家设计标准—首先以客户要求为依据)中查寻模具是否采用壤块结构以及模具本体及壤块的材质,如果材质为锻件需采用壤块结构,铸件则为整体结构。
生产线分为手工生产线和自动生产线,自动生产线又分为普通自动线和高速线,自动线上的模具要设计相应的感应装置即感应开关,感应开关有直流和交流之分,具体视生产线而定。手工生产线工序件在两台机床之间的传递是通过人工完成的,而自动生产线则是能过机器人或机械手来完成。高速线与普通自动线最本质的区别体现在生产速度上。
通常情况下,拉延模安排在生产线的第一台机床上生产(有些需要落料的产品则不是),该机床根据生产线的不同有单动和双动之分,相应的模具结构也对应单动结构和双动结构。
工法图上会指示出每一序的模具闭合高度,对应的机床有最大闭合高度和闭合高度调节量(可从机床参数中查取),机床的最大闭合高度减去闭合高度调节量为机床的最小闭合度。一般情况下手工线模具的闭合高度为参考值,结构设计人员可做适当调整,但必须在机床的最大闭合高度-20mm与最小闭合高度+20MM之间调整。自动线的模具工法除了指示闭合高度外还会指示模具的基准点高度,都必须按照工法指示值设计,不可调整,若结构设计无法满足则向工法设计人员反馈。
查看完以上信息后检查工艺数模,对比工艺数模上的工艺内容是否与工法图指示的工艺内容一致,包括是否需要日期标记、件号标记、左/右件标记、到底标记及位置指示、CH孔位置、是否有切角、是否需要刺破刀等,若不一致应该向工法设计人员反馈确认。
了解了以上一些基本信息后开始模具结构设计,下面为左A柱加强板拉延模的模具结构设计过程。
第2.2节片体的检查
一、处理数模及分模线
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工法那边提供的是UG数模,另一种是工法那边提供的是CATIA数模。(1.)工法给的是UG工艺数模
先要对数模(片体)进行缝合处理,以方便后面的实体裁减操作。数模由产品和工艺面组成,一般情况下OP10即第一序的数模约定放在第10层,相应的工序线放在
第11层,后续以此类推,每一序的产品数模均放在16层。打开.part 文件后,
利用缩放功能放大检查数模的各个部位是否有明显的孔洞,如有需先将其逢补起来,如下图所示的圆孔和腰形孔,象这类形状较为规则的
孔洞通过“N边曲面”可以逢合起来,
(2.)工法给的是CATIA工艺数模
如果工法给的是CATIA数模,则直接在CATIA里面最GYSM进行修补。第一步可以先用结合命令把片体缝合一下试试,如果提示红色,则对其进行修补,直到能结合到一起,然后用提取命令检查片体,直到没有问题(如果工法是在CATIA中做的片体,一般都是很好修补的)。由于方法跟(1)差不多,就不在重复讲述了。
第2.3节凸模的设计
分模线与片体处理好后,我们开始做凸模的设计。由GYSM可以看出,这个是开口拉延,做凸模时,我们要用线把分模线给封闭起来(这个可以是在草图之前,也可以是做草图的时候,下面是以草图封闭分模线为例)。首先,用参考元素中的平面
建立一个基准面。
点击完成草图,退出草图设计。然后右键单击几何体,定义为工作对象。点击基于草图特征里面的凸台命令。把凸模的型面做出来,
实体拉伸出来后,不要先做退刀面,先把型面颜色涂上,不要等着最后在染颜色。操作方法是:首先选择结构树中的凸台,把图形属性里面的第一个颜色框改成型面的颜色蓝色,这时整个实体的表面都是蓝色。然后,选择非型面面,把颜色改成铸件颜色。再选择几何体,把颜色改成铸件的颜色。染好颜色后,开始做退刀面。
然后点击确定,凸模退刀面就做了。把退刀面涂上相应的加工颜色,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材质或者不同的加符号,图纸里的颜色都必须按照设计标准设定!
在这里顺便把凸模的起吊翻转螺纹孔做出来,
第2.4节压边圈的设计
先以凸模的底面做个平面,以新平面为基准面,创建草图,选中分模线和拉延边界线,投影到草图上,修剪不用的曲线,完成后如下图所示:
以草图拉伸实体,类型直到曲面,限制选择数模。以实体底面为草图基准,创建草图,如下图所示:
拉伸实体,把压边圈连成一个整体。由于两边的高度不一样,两个草图可以分开
选择。也可以通过多凸台拉伸
接着做压边圈的退刀面。压边圈的退刀面做法与凸模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压边圈的退刀面要向远离凸模的一侧偏置3MM(如果压边圈上有产品,则偏置1mm)然后再做10MM的退刀面。方法与做凸模的退刀面一样。
压边圈退刀面做好后做主筋,方法与凸模相同。
确定了导向形式后再来确定导滑面的宽度和高度。压边圈在X/Y方向上的导滑面的宽度分别由压边圈
在相应方向上的尺寸来确定,按设计标准取凸模尺寸的0.2-0.25倍。高度则由该件的拉延行程来确定,按照设计标准,压边圈在顶起状态下,压边圈导滑面与对应凸模上导板在高度上的搭接量为70MM(小件50MM)以上。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小件也尽可能的做70MM以上。双动拉延模为大件100MM小件80MM。
拉延行程是把压边圈向+Z方向移动一直到压边圈的面高出凸模最高点5-10MM时所移动的距离,亦是模具工作时压边圈的行程,在工法图中由工法设计人员给出。
确定导板数量以及导板在平面上的们置。导板的数量按照设计标准确定,如下图:
图2-29导滑板的设计标准(a)
导板在平面上的位置原则上按照标准布置,导板中心距边缘1/6L—1/4L之间,模具两侧相对的导板搭接量在50M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