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文章结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如何把握文章结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文章是由多个段落组合而成,其内容是根据段落大意来综合的,各段之间是根据其所表达的内容围绕中心排列的,语句间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把握住这种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考题点拨:
例文一:
六个馒头
1高一那年,我们学校组织去千岛湖春游。
②新来的李老师一宣布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教室里马上被大家的喧闹声炸响。同学们纷纷问起一些关于春游要注意的事项和所交的费用等问题。最后,李老师问了一句:“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很长时间,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站起来,谁也没有注意到角落里来自山区的那个女孩子,她犹豫着举起手,手指颤抖着却没有张开来,嘴张了几张却没有声音。但她还是站了起来,用极低的声音问:“老师,我可以带馒头吗?”一阵其实并没有恶意的笑声刺激着女孩,她的脸通红通红的,低着头默默地坐下,眼泪沿着脸颊流了下来。李老师走过去,抚摸着她的头说:“你放心,可以带馒头的。”
⑥第二天,到了吃早饭的时候,女孩子偷偷一个人走了出去。雨已经停了,女孩子的心却在落泪,本来可以不来的,干吗非要央求父亲借钱交春游费呢?女孩子一边后悔一边默默地落泪。班长找到女孩子,拉起她的手就走,说:我们吃了你带来的馒头,你这几天的饭当然要我们解决呀!女孩子喝着热腾腾的粥,吃着软软的馒头,眼圈红红的。
其次,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
有些文章,为了表述明晰,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内容之间的联系,找出这些词语并加以分析,对考生把握文章结构有一定的帮助。如表示时间顺序的词、关联词、有指代作用的词等。
第三,要辨明重要的语句。
文章中的有些句子,如总起句、过渡句、前后呼应的句子,往往能够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辨明这些句子,就为我们把握文章结构,理清写作思路提供了重要参考。
如何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如何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李明隆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文章结构是指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它是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
作者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思维的发展都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因此,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
可见,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
如果能够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结构,也就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了。
这里所说的“文章”,可以是语段,也可以是整篇文章。
1、分析语段的结构,把握语段的思路分析语段结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扣中心,以纲带目。
中心句是语段的“总纲”。
分析语段结构,如果语段有中心句,首先必须找准中心句。
凡属先摆观点然后分析论证,或者先摆情况后解释说明,或者先总说后分说之类的语段,第一层都划在始发句与后续句之间。
与此相反,属于先分析论证后得出结论,或先分述后总结之类的语段,第一层则划在终止句前面。
如果是照应式语段,第一层则划在始发句后,第二层则划在终止句前。
(2)理思路,弄清结构。
语段的结构形式不外乎两种:一是纵向结构,一是横向结构。
弄清结构形式,语段的层次便基本明晰了。
下面用上述两种方法来分析一道高考试题。
下面这段文字有九个句子,对段内层次有四种不同的理解,选出正确的一种()①今天的改革要求我们这一代人为民族振兴付出代价。
②这个代价就是艰苦奋斗,要打算过一段苦日子。
③经济学上讲投入产出。
④我们今天吃点苦,就是为子孙后代投入。
⑤有人看改革只顾眼前利益,这是很浅薄的。
⑥在世界历史上,任何一个转折时期都是充满动荡和艰苦的。
⑦现代人看欧洲的文艺复兴以为是太平盛世,其实那时的人很苦,是在艰苦中开创新纪元的。
作文中的写作思路与逻辑结构
作文中的写作思路与逻辑结构写作思路和逻辑结构是作文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决定了一篇文章的逻辑严密程度,同时也影响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在撰写作文时,我们需要有清晰的写作思路和合理的逻辑结构,才能让文章更有说服力和表达力。
本文将从写作思路和逻辑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写作思路是指作者在写作前对文本内容和结构的整体把握和规划。
作为写作者,我们需要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和主题,思考清楚我们要表达的观点和观点的逻辑关系。
只有理清了思路,才能使文章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构思写作思路时,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第一,明确主题。
我们需要明确自己写作的主题是什么,主题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要通过文章传递给读者的思想观点。
只有明确了主题,我们才能围绕主题展开论述,避免在文章中偏离主题。
第二,确定观点。
在明确了主题后,我们需要确定自己在文章中表达的观点。
观点是作文的重要支撑,它决定了文章的立意和表达方向。
在确定观点时,我们需要有充分的思考和理由支持,这样才能使观点更加有说服力。
第三,组织思路。
在确定了主题和观点后,我们需要组织自己的思路,分清主次关系,将内容进行有序排列。
可以运用归纳、分类、比较等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路的组织,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其次,逻辑结构是指文章内容之间的关联和衔接方式。
一个合理的逻辑结构可以使文章行文流畅,思路清晰,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在构建逻辑结构时,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第一,先后顺序。
文章的逻辑结构应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进行组织。
这样可以凸显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第二,因果关系。
合理利用因果关系可以使文章的观点和论证更加有力。
我们可以通过列举原因、阐述结果或者推理论证来表达观点,使读者产生共鸣和认同。
第三,总分关系。
总分关系是一种常见的逻辑结构方式,通过将文章拆分为总论和分论来组织内容。
总论部分介绍主题和观点,分论部分展开详细解释和论证,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明了。
【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技巧:理清思路 和理结构
【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技巧:理清思路和理结构【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技巧:理清思路和理结构知识要点:1、结构是文章的骨骼。
2.如果一篇文章要写得清晰、层次分明、前后一致,就必须安排得当。
3、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测试说明:组织材料,安排结构,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1.详细和缩写确定材料的主次和详略是结构的重要问题,它对表现中心思想起保证作用。
详写,就是把与中心思想关系大的材料写得具体些、详尽些;略写,就是把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太大的材料写得概括些、简略些。
详略得当,能使文章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结构紧凑。
详略不当,势必造成文章主次不明,使读者无法把握中心。
在处理细节写作和素描时,我们首先应该满足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
文章的中心事件或主题应该写得详细,其他事件和问题应该写得简短;典型材料应写得详细,而一般材料应写得略为详细。
例如,鲁迅的故乡根据“我”回家的经历展开了情节。
有很多人物和事件要写,但作品只选择了润图和杨嫂的东西。
在这两个人中,他们分为初级和中级。
杨嫂的故事只在一个场景中用几句精彩的话展现了她的性格。
写闰土是不同的。
作者以细腻的抒情笔调描绘了年轻的润图活泼英俊的形象,并描述了30年前“我”与润图之间的一次交流。
然后,作者细致地描绘了30年后,闰土在外貌、衣着、行为和性格上的巨大变化,讲述了闰土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和不幸,表达了“我”的情感和希望。
这种待遇完全是由“揭示三山压迫下农村贫困和民生的黑暗现实,证明农村需要变革,为下一代开辟新道路”的中心思想决定的。
其次,要根据文体性质决定详略。
说理的文章,重在阐明主要论点的论证部分,因此,说理部分要详写,引证事例则略写。
例如《纪念白求恩》介绍白求恩的光辉事迹,开头只用了七十四个字,接着便详尽地阐述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指出我们应向他学习的地方。
2.段落和级别写作时,为了把文章的中心有层次地表现出来,一定要分段。
划分段落要根据中心的需要和内容的多少而定。
既要注意一个段落只说明一层意思,又要注意不要分得太细,同学们习作常出现两种情况:有时段落包含的内容太多,本来好几层意思,硬挤在一起,弄得层次不清;有时段落又分得太细,本来只有一层意思,硬分成几段,搞得支离破碎。
语文阅读理解并分析文章的结构
语文阅读理解并分析文章的结构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阅读理解题。
阅读理解题是考查我们对文章内容理解的能力,同时也涉及到对文章结构的分析。
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如何进行语文阅读理解以及如何分析文章的结构。
一、语文阅读理解的步骤语文阅读理解的步骤主要包括:整体把握、局部理解和深层次思考。
在整体把握阶段,我们需要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以及各个段落的主题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局部理解阶段,我们需要仔细阅读每一段的内容。
可以通过划线、圈出关键词等方式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和段落的含义。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理解文章中的紧扣逻辑和上下文的词语关系,这样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在深层次思考阶段,我们需要对文章进行思考和分析,思考作者的写作目的、态度和观点。
可以借助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喻意等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
二、文章结构的分析方法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布局。
通常,文章可以分为引言、正文和结尾三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用来引入文章话题,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也要提供一定的背景信息。
在引言部分,作者会通过一个有吸引力的开头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并引出文章的主题。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论述和论证。
正文部分的结构可以根据内容的逻辑关系分为时间顺序、因果关系、对比关系等不同的结构。
在正文部分,作者会通过事实、分析、比较等方式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读者能够全面理解作者的意图。
结尾部分是文章的总结和归纳,用来呼应引言部分,并对文章的主题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在结尾部分,作者可以通过总结、呼吁、反问等方式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除了引言、正文和结尾这三个基本部分,有些文章还会包括过渡段、补充说明、对比对照等其他部分来丰富文章的结构。
三、阅读理解中的技巧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技巧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1.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思维的逻辑性,理清作者的论述思路,抓住文章的关键信息。
怎样理清文章的思路
阅 读 《 济 南 的 秋 天 》
学习方法
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
一、依据文章的体裁特点理清思路 不同文章的思路,遵循着不同的规律。理清文 章的思路,可以从不同的体裁入手。作者写文章时 总要受到体裁的限制,而每一种文体又都有各自的 特点。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可以依据不同文体的 特点去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怎样理清文章思路
什么是思路
叶圣陶老爷爷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
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 思路,指的是写作时作者思维发展的线索,在 文章中体现为各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
“我相信用这个办法练习读和写,练就这样一项 基本功,将会一辈子受用不尽。” “善于看文章的人一定要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 ——叶圣陶 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使我们迅速了解课文内容, 提高阅读速度,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阅读 分析文章的能力。
.
关键语句有时出现在文章的结尾。《诺曼底号遇 难记》以“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 利”来称赞船长而结束全文,在理思路的时候要注意 到。 关键语句有时表现为文章中过渡句,如《十三岁 的际遇》第十段 “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 人”,,由书写到了人。阅读时,有意识的捕捉那些 标志性的语句,就能清楚、快捷的理出文章的思路。
.
以上我们介绍了理清文章思路的几种方法,在 实际阅读中,我们经常会是几种方法综合使用,以 便比较迅速地把握文章思路。
四、抓住文章中的语言标志
.
理清思路
一篇文章,常常有自己的语言标志,有时直接以 词语出现,有时以句子出现,阅读时应加以注意。 (一)文章中的关键标志词: 1、衔接上下文的:如“首先……其次……”, “一方面……另一方面……” 2、表递进关系的:如“更、而且” 3、表转折的:如“但是、相反、与此不同” 4、表总结的:如“因此、总之、由此可见” 5、文章标题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命题透视一、什么是文章的结构、思路结构是文章的内部组织形式,反映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结构要服从文章主题表达的需要。
一般认为,文章结构的内容包括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标题、款识、补记等。
结构体现作者的思路,有什么样的思路,就有什么样的结构。
思路是指作者谋篇布局的思维轨迹。
理清作者的思维轨迹,是把握文章结构的重要一环,思路理清了,文章的“文脉”就抓住了,文章的整体结构也就了然于胸,这是对任何文章整体认识和理解的关键一环。
二、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的方法⒈整体阅读感知文章,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划分文章层次结构,提取文意要点。
⒉辨明文章体裁,熟识文章结构的常见类型,理清文章顺序,找准文章线索,把握思路脉络。
三、分析文章结构思路应注意的问题⒈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时要考虑好过渡段的层次归属,看清过渡段与上下文的联系,注意开头、结尾与主体的衔接。
⒉要准确把握文章的线索,有的文章采用的是双线结构,要分清主次与明暗,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短语、句子(它往往是线索的聚焦点)。
类题讲练【命题角度01】解析过渡和照应【知识解说】过渡和照应是使文章段落层次保持连贯、文章脉络上下畅达的一种手段。
文章的过渡段、照应段都是结构段,主要作用就是连接层次和段落。
过渡有明、暗,暗的过渡不用过渡段等语言标志,行文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连贯。
但大多数文章的过渡,由过渡段或过渡性的语句来衔接,这是明的过渡。
文章的哪些地方需要过渡呢?一般是内容由总到分或由分到合;文意的转折、交接处;叙述与议论的转接处;记叙类文章中倒叙、插叙与顺叙相接处;由写景而抒情、或由抒情议论而写景的衔接转换处等等。
文章在前面写到的有关内容,后面应作适当的回应,这就是照应。
与照应相关的另一概念“伏笔”,是指作品中对以后要写到的内容作某些“埋伏”、“暗示”。
照应是对前文说的,伏笔是对后文说的。
照应能体现思路的严谨、缜密,结构的紧凑、精巧。
分 析 文 章 结 构,把握文章思路
四、高考真题例释
《时间怎样地行走》15题
• 答案:小时候贪玩而痛恨时间的管束——初中 时漠视时间而不刻苦学习——后来对时间麻 木而无所作为——十几年前发现白发而感叹 时光飞逝——现在明白应该和时间一起走过 充实的人生。 解释 1、以人生过程为线,贯穿对时间的不同感悟 2、标志性语句:第1段“曾是我童年。。。。” 第2段“我那时……”第3段“我上初中后……” 第4段“后来……”第5段“十几年前……”第6 段“我终于……”。
二、高考设题形式
2008江西卷《朦胧的敬慕》 17、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点放在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上
• 一、体察文体特征,选准角度
• 文体不同,作者运笔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也是不同的 。
• 记叙性文体 按照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时空转换顺序或者
五、关于思路类答题模式:
• • • • 首先写…… 其次写…… 再次写…… 最后写……
实战演练
• 《朦胧的敬慕》17题参考答案: • 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 的结构方式。 • ①②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 • ③—⑩段分写:③④⑤段写作者为鲁迅守 灵时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 时瞻仰孙中山先生是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 的深远影响。 • ⑾⑿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六、关于结构类答题模式
文章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第一层写 了( ),第二层写了( ),第三层 写了( )……
<<听朗诵>>17题答案
• ①以收听朗诵开头.迅速切入主题,看似 随意,实则精心; • ②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论述影响历史与世 事流传的原因,紧扣主题,层层深入. • ③以明确鲁迅文章与道义共存的主旨收尾, 前后照应,顺理成章。
如何理清写作思路
如何理清写作思路在写作过程中,理清思路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组织好文章结构,还可以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你理清写作思路。
一、明确写作目的在开始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
是要说服读者,还是要提供信息或娱乐读者?明确了写作目的,就可以更好地选择和组织内容,使文章更加有针对性和具有吸引力。
二、进行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是收集和整理写作素材的有效方式。
可以将大量的想法、观点和信息写下来,不加筛选地记录下来。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扩展思维,发现新的思路和观点。
三、确定主题和中心思想在头脑风暴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主题即文章的总体内容,中心思想是围绕主题展开的核心观点。
通过确定主题和中心思想,可以为写作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
四、分析读者需求在写作过程中,考虑读者的需求和期望也非常重要。
读者是我们写作的对象,只有满足他们的需求,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引起共鸣。
因此,在选择和组织内容时,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五、制定写作计划制定一个明确的写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和思路。
可以先列出几个关键点或段落,然后在每个关键点或段落中逐步展开,以此构建文章的逻辑框架。
六、使用逻辑连接词在文章中使用逻辑连接词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逻辑性更强。
可以使用表示因果关系、对比关系、顺序关系等的连接词,如因此、另一方面、首先、然后等。
七、进行段落划分合理划分段落可以使文章更易读懂。
每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并围绕这个主题句展开论述。
段落与段落之间要有过渡,以保持文章的连贯性。
八、反复修改和润色写作不是一次完成的过程,要经过多次修改和润色才能使文章更加完美。
在修改时要检查逻辑性、语法错误、词语搭配问题等。
可以请他人帮助进行审阅,以获得有价值的反馈意见。
总之,理清写作思路是写作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明确写作目的、进行头脑风暴、确定主题和中心思想、分析读者需求、制定写作计划、使用逻辑连接词、进行段落划分以及反复修改和润色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文章,提高写作水平。
分析文章结构_把握文章思路
创新设计(绿皮书)P245《负重的河流》 第6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1、生动刻画出胡杨林坚韧顽强的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 力 2、内容上,深化主题,以胡杨林的生死暗示河流的变化, 表现生命离开河流之后的困顿 3、结构上,从树到人,承上启下,结构更加严密。
创新设计(绿皮书)P248“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 娘是我们家的瓦”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 析。 答: 1、内容上,强调瓦对人们来说不可或缺,表达了人们对 瓦的依赖与敬畏之情。 3、结构上,收束上文,点明瓦的保护功能,
这两部分前后照应,体现了作者对自然认 识的逐步深化。从最初对自然单纯的喜悦感受 进而领悟到:自然不仅有喜悦,有时还会被忧 伤笼罩,身处自然中的人也是如此。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关系 体现在结构上的照应和认识上的深化。
• (20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3、高考题例
创新设计(绿皮书)P247《太阳梦》 1、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 者的写作思路
答: 1、艰辛寻“梦”——画山画得苦 2、“梦”的实现——从太阳梦中获得灵感,独创“西藏 山水画派”。 3、再寻新梦——陷入苦闷期,想再上一个艺术高峰。
4、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模式
划分层次,依次写出层意。题干没交代线索的, 还要先指出线索。 首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写…… 开头写……中间写……结尾写…… ①……②……③……
剧”的“舞台布景”和作为“悲剧”的“舞台布 景”两方面展开,表达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 种认识。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这句 话位置上位于开头,结构上两个关键词“喜 剧”“悲剧”正好统领文章主体,情感上表达 了作者的认识。
理解文章结构与主旨的技巧
理解文章结构与主旨的技巧在我们日常的阅读中,无论是学术文章、新闻报道,还是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理解文章的结构与主旨都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获取信息,还能让我们更深入地领会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结构与主旨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技巧。
一、通读全文,把握整体在开始深入分析文章之前,首先要进行一遍通读。
这就像是在进入一座陌生的城市之前,先从空中俯瞰,对其整体布局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在通读时,不要纠结于细节,而是要着重感受文章的大致内容、风格和语气。
比如,读一篇议论文,要留意作者提出的观点和所采用的论证方式;读一篇记叙文,要关注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通过这种初步的浏览,我们可以对文章的类型和主题有一个大致的判断,为后续的理解打下基础。
二、分析标题和副标题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它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揭示文章的主旨。
一个好的标题能够准确地概括文章的核心内容,或者至少给出一个重要的线索。
例如,“人工智能对未来社会的影响”这个标题,很明显是在探讨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从挫折中崛起——一个创业者的故事”,则可能是讲述某位创业者如何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经历。
副标题有时也能起到补充和说明的作用,进一步缩小文章的范围或者突出重点。
因此,仔细分析标题和副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之前就对文章的主旨有一个初步的预期。
三、留意段落的开头和结尾段落的开头和结尾通常是作者表达重点的地方。
开头往往会引出段落的主题,而结尾则可能是对主题的总结或升华。
比如,一段开头写道:“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那么这段很可能是在讨论环境保护中个人的角色和责任。
段落结尾如果写道:“综上所述,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这就进一步强调了段落的核心观点,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来保护环境。
通过关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我们可以更快地抓住段落的主旨,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怎么理清文章思路
怎么理清文章思路理清文章思路文章的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包括文中句与句的联系,段与段的关系,整体谋篇布局等,准确的分析文章结构,是把握文章脉络的重要手段,更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
(一)、结构与思路的关系。
文章的结构是指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它是文章思路的外在形式的表现。
文章的思路则是文章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文章的思路主要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以及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
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和理由。
文章的结构组织是否严密、清晰;而思路是否清晰、严密,又表现他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了鲜明的印象、想法、态度和情感。
一般来说,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有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总分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和转折关系。
从外部的语言标志入手,是分析段落组合结构关系的简捷途径。
比如:“然后、接着”等词标志着承接关系;“而且、况且”等词标志着递进关系;“因此、由此看来”等词标志着选择关系;“但、可是、然而”等词标志着转折关系;“只有这样、这样”等词标志着条件关系;“意思是说、具体地说”等词标志总分关系。
(二)、分析结构、理清思路的方法。
1、要抓住文体特征,注意不同文体的结构思路。
记叙文的方法:①按时间先后顺序划分;②按地点的转换来划分;③按照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发展的过程来划分;④按照文章内容的不同角度来划分;⑤按照“总—分—总”的逻辑顺序来划分。
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等结构全文。
说明文的方法:①并列式;②连贯式(按时间、空间顺序);③递进式;④总分式等。
常按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结构全文。
2、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
①文章中的关键的标志词语包括:A、衔接上下文的,表示语法关系的关联词语:表示并列:“一方面……另一方面……”;表示承接:如“首先……其次……”;表示因果(总结的):“因此”、“总之”、“由此看来”;表递进关系的:“更、而且”;表示递进:“更加”、“而且”;表语意转换:“相反”、“与此不同”;表转折的:“但是、相反、与此不同”;B、表指代性的词语,如“此”、“这”、“即”等;C、表态度的:如“我认为、我觉得、应该”。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记叙)
06 写作实践:记叙文写作指 导
选定主题与构思情节
确定主题
选择一个有意义且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主题,如 亲情、友情、成长等。
构思情节
围绕主题,构思一个生动有趣的情节,包括起因、 经过、高潮和结局。
制造冲突
在情节中设置冲突,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吸引力。
塑造人物形象与描绘环境
刻画人物
通过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塑造鲜活的人物形 象。
人物塑造
刻画人物性格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 动等描写,展现人物的鲜明性格。
塑造人物形象
运用肖像、神态、动作等描写手法, 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梦境、幻觉 等表现手法,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 世界。
情节设置
安排故事情节
根据主题需要,合理安排故事的 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场景描绘
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描绘, 将读者带入到故事情境中,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 性。
对比手法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不同 事件或情节之间的差异和 联系,加深读者对文章主 题的理解。
嵌套结构
大故事套小故事
悬念与揭晓
在大故事中嵌入一个或多个小故事, 使文章层次丰富,增强阅读体验。
通过设置悬念和揭晓悬念的方式,引 导读者逐步深入阅读,激发读者的阅 读兴趣和好奇心。
加紧凑。
《荷塘月色》情感把握
1 2
描绘荷塘美景
通过对荷塘、荷叶、荷花、荷香等元素的细腻描 绘,展现了一幅优美的荷塘月色图。
抒发内心感受
在描绘美景的同时,作者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感 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3
情景交融
作者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 感世界。
分析段落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
分析段落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在写作过程中,良好的段落结构对于整体文章表达的清晰度和逻辑严密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分析段落结构可以帮助作者理清文章的脉络,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论述。
本文将探讨如何分析段落结构,以便更好地理清文章的脉络。
一、段落的基本构成每个段落通常由主题句、论述句和支撑句组成。
主题句即该段落的核心思想或主题,论述句用于展开主题,支撑句则提供细节和论据以支持论述的可信度。
在分析段落结构时,我们首先要理解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并找出论述句和支撑句,以确定段落的逻辑脉络。
二、段落之间的关系文章中的各个段落之间应该有明确的联系和衔接,以确保整体文章的连贯性。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来理清文章的脉络。
段落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因果、对比、举例、递进等。
通过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论证和推理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三、段落结构与整体脉络分析段落结构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理清文章的整体脉络。
在一篇文章中,段落结构的设置应该符合整体脉络的需要。
通常来说,开头的段落用于引出话题和阐明主题,中间的段落用于论述和分析,结尾的段落用于总结和概括。
通过分析段落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思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四、优化段落结构的方法为了优化段落结构,使得文章的脉络更加清晰,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1.确保每个段落只讨论一个主题: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避免在一个段落中讨论多个不相关的话题。
2.使用恰当的连接词:合理使用连接词可以更好地衔接段落之间的关系,如"因此"、"然而"、"此外"等。
3.通过重复关键词来强调段落的主题: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使用相同或近义词的关键词来强调段落的主题。
4.合理运用分析方法:使用分析方法来进一步展开段落的论述,增加段落的深度和可信度。
5.思考逻辑关系:在分析段落结构时,多考虑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对比关系等。
理解文章结构的技巧与策略总结
理解文章结构的技巧与策略总结在我们日常的阅读和写作中,理解文章结构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
它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够帮助我们打开文章的内涵之门,更清晰地把握作者的意图和思想。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理解文章结构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与策略。
首先,要留意文章的标题。
标题往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能够为我们提供理解文章结构的初步线索。
比如,“论友谊的重要性”这个标题,我们大概就能猜到文章可能会围绕友谊的价值、表现以及如何维护等方面来展开。
其次,关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段落。
开头通常会引出主题,为整篇文章奠定基调。
结尾则往往会对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和升华。
例如,一篇论述环保问题的文章,开头可能会讲述当前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引起读者的关注;结尾则可能会提出一些具体的行动建议,呼吁大家共同努力保护环境。
段落的划分也是理解文章结构的关键。
一般来说,每个段落都有其相对独立的主题或功能。
比如,有的段落用于阐述观点,有的用于提供论据,有的用于反驳对立观点。
通过分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结构。
比如,在一篇议论文中,可能会先提出论点,然后用几个段落分别从不同角度提供论据来支持论点,最后再进行总结。
文章的体裁对于理解结构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记叙文通常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者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组织;说明文可能会采用总分总、总分、分总等结构;议论文则常见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阅读过程中,留意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和句子,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理清文章结构。
比如,“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综上所述”“总而言之”等总结性的表述。
对于复杂的文章,我们可以尝试绘制思维导图。
将文章的主要观点、段落主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能够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文章的结构。
此外,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也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结构。
比如,作者是为了呼吁社会关注某个问题,还是为了介绍一种新的理论或技术。
理解文章结构的技巧与策略
理解文章结构的技巧与策略在我们的阅读和写作生涯中,理解文章结构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它就像一把钥匙,能够帮助我们打开文章的内涵之门,更清晰地把握作者的意图和思想。
无论是应对学业中的阅读理解,还是在工作中处理各类文件和报告,掌握理解文章结构的技巧与策略都能让我们事半功倍。
那么,什么是文章结构呢?简单来说,文章结构就是作者组织和安排材料的方式,它决定了文章的条理和逻辑顺序。
常见的文章结构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形式。
不同的结构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总分总结构能够使文章首尾呼应,观点鲜明;总分结构则先提出核心观点,再逐步展开论述;分总结构则先分别阐述各个方面,最后总结归纳。
要理解文章结构,首先得学会分析标题。
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它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初步的线索,让我们对文章的主题和大致内容有一个预期。
比如,“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这个标题,很可能会采用提出问题、分析原因、给出解决方法的结构来进行论述。
接下来,留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段落也非常重要。
开头段落通常会引出主题,点明文章的写作目的或者提出核心观点。
结尾段落则往往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有时还会给出一些展望或者建议。
通过仔细阅读开头和结尾,我们能够对文章的整体框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段落的划分也是理解文章结构的关键。
每个段落通常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段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
有的是并列关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同一个主题;有的是递进关系,逐步深入地探讨问题;还有的是转折关系,通过对比和反差来突出重点。
当我们能够清晰地分辨段落之间的关系时,文章的结构也就逐渐清晰起来。
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标志性的词语和句子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结构。
比如,“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然而”“但是”“不过”等表示转折的词语,以及“总之”“综上所述”等表示总结的词语。
这些词语就像路标,指引着我们在文章的道路上前行。
对于议论文来说,其结构通常比较清晰明了。
快速准确分析文章结构
快速准确分析文章结构在我们日常的阅读和写作中,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文章结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还能提升我们自身的写作水平,使我们的表达更加清晰、有条理。
那么,什么是文章结构呢?简单来说,文章结构就是作者组织材料、表达思想的框架和方式。
就像建造房屋需要有稳固的框架一样,写文章也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构来支撑内容。
常见的文章结构有总分总结构、并列结构、递进结构等。
总分总结构是最常见的一种,作者先提出总的观点或主题,然后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再总结归纳。
比如一篇论述“读书的重要性”的文章,可能会先开篇点明读书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接着分别从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等方面详细论述,最后再次强调读书的不可替代性。
并列结构则是将几个相对独立、但又有着内在联系的部分并列在一起,共同为表达主题服务。
比如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特色的文章,可以分别从美食、文化、风景等方面平行展开,各自独立又相互呼应。
递进结构则是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或者逻辑关系,层层深入地进行阐述。
比如探讨“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可能会先从合理安排时间说起,然后讲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再深入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了解了常见的文章结构类型后,我们来看看如何快速准确地分析文章结构。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文章的标题和开头段落来获取一些关键信息。
标题往往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文章的主题和重点,开头段落则通常会点明主旨或引出下文。
比如,看到标题“智能手机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我们就能大致猜测文章可能会从多个方面探讨智能手机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社交等带来的改变。
而如果开头段落提到“智能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就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猜测。
其次,留意段落的主题句。
主题句通常是段落的首句或尾句,它概括了该段落的主要内容。
通过抓住主题句,我们能够迅速把握每个段落的要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
现代文阅读怎样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现代文阅读怎样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要想把握住文章的总体思路,就应该从分析文章结构入手,从归纳各段段意入手。
给文章划分层次,理清段与段以及一段之内句群或句子之间的层次关系,是把握文章思路脉络的手段,也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观点态度的手段。
具体操作如下:1.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这是解答阅读题必经的第一步。
在做题时,应该在整体把握住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逐段逐层弄清文章段意、层次,只有如此,才有可能理清文章的思路。
2.把握不同文体的结构特点。
记叙文的结构: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感情的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文章内容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进展……
议论文:内容有三部分(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结构体式有四种(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
说明文:抓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理(逻辑)顺序等特点。
3.注意语言的标志。
比如,结构上有“第一”“第二”“第三”之类序数;层次有“首先……其次……最后……”“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同时”等。
4.注意找出中心句。
一篇文章,找到中心句,就意味着大致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一个段落,抓住了中心句,就意味着大致可以弄清这个段落的层次结构。
文章中还有一些过度、总结句和提挈下文的句子,也是我们解答问题、分析段内层次之间相并、相承、相属关系时的重要依据,要充分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把握文章结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考点解读:文章的结构是指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它是作者写作思路的外在表现。
作者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才能传达出来。
文章的思路则是作者在行文时思路发展、前进的路线,即文章按照一定的调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文章的思想主要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以及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而思路是否清晰、严密,又表现在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鲜明的想法、态度和情感因此,如果能够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结构,就能够准确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受内容制约的,要分清文章的结构,首先应从整体上把握全片、全段的大意;其次要找准答题的区间,明确检索的范围。
把握文章结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在考试中的考点有:1、记叙的要素、顺序和人称;2、继续的线索;3、故事的情节;4、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过度、照应等;5、材料的取舍和文章的详略安排;6、说明顺序;7、划分层次、段落、归纳段意、层意等。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结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呢首先,要抓住问题特征。
1、记叙文阅读记叙文,可以根据人或事的不同,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划分;(2)按地点的转化来划分;(3)按照任务的思想感情变化发展的过程来划分;(4)按照文章内容的不同角度来划分;(5)按照“总---分---总”的逻辑顺序来划分。
小说要根据故事情节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安排来分析。
2、议论文议论文因为要求能以理服人,故而要求语言和文章的结构都要严密,逻辑性强。
议论文一般都由论点、论据和论证组成论点。
论点就是作者的观点,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一般有两种:(1)立论,即就一定的事物或问题正面阐述自己的主张或见解,同时用充足的说服力强的论据来证明;(2)驳论,即通过反驳错误或反动的观点来树立起正确的观点。
阅读议论文,需明确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来进行论证的,就是要分析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从而理清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3、说明文阅读说明文,要把握文章所要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
常用的说明顺序有:(1)时间顺序,即以时间先后来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2)空间顺序,即按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从外到内外、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依次说明;(3)事理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
其次,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
有些文章,为了表述明晰,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内容之间的联系,找出这些词语并加以分析,对考生把握文章结构有一定的帮助。
如表示时间顺序的词、关联词、有指代作用的词等。
第三,要辨明重要的语句。
文章中的有些句子,如总起句、过渡句、前后呼应的句子,往往能够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辨明这些句子,就为我们把握文章结构,理清写作思路提供了重要参考。
最后,要抓住语句间的组合关系。
文章是由多个段落组合而成,其内容是根据段落大意来综合的,各段之间是根据其所表达的内容围绕中心排列的,语句间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把握住这种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考题点拨:例文一:六个馒头①高一那年,我们学校组织去千岛湖春游。
②新来的李老师一宣布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教室里马上被大家的喧闹声炸响。
同学们纷纷问起一些关于春游要注意的事项和所交的费用等问题。
最后,李老师问了一句:“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很长时间,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站起来,谁也没有注意到角落里来自山区的那个女孩子,她犹豫着举起手,手指颤抖着却没有张开来,嘴张了几张却没有声音。
但她还是站了起来,用极低的声音问:“老师,我可以带馒头吗”一阵其实并没有恶意的笑声刺激着女孩,她的脸通红通红的,低着头默默地坐下,眼泪沿着脸颊流了下来。
李老师走过去,抚摸着她的头说:“你放心,可以带馒头的。
”③出发的前一天,女孩子拿着饭票在学校食堂买了六个馒头,然后低着头好像作贼似的跑回宿舍。
宿舍里几个女同学正在收拾春游要带的零食,一边唧唧喳喳地议论着什么。
女孩子直奔自己的床,迅速地用一个塑料袋把馒头装了进去,女同学的议论声似乎小了一些,女孩子的眼圈红了。
④出发的那天下起了雨,女孩子没有带伞,只好和别的同学挤在一把伞下,为了不因为自己而使同学淋湿,女孩子不住地把伞往同学那边移,等到达目的地千岛湖时,女孩子身上的背包也已湿漉漉的了。
大家纷纷冲向饭馆吃饭去了,女孩子一个人呆在招待所里,从背包里取出馒头。
可是,由于塑料袋破了一个洞,湿透背包的雨水将馒头泡透了,女孩子就这样一边流泪一边嚼着被雨水浸泡过的馒头。
⑤女孩子还没有吃完一个馒头,同学们就回来了。
她没有料到她们会回来得这么快,来不及藏起湿透了的馒头,只好匆忙地往还没有干的背包里塞。
班长突然说:“哎呀,我还没有吃饱呢,能给我吃一个馒头吗”女孩子不好意思摇头也没有点头,班长已经打开她的背包啃起馒头来。
其他几个同学也纷纷走过来拿起馒头一边嚼一边说,其实还是学校食堂做的馒头好吃。
转眼,女孩带来的馒头都被同学们吃完了,女孩子看着空了的背包只有无声地落泪。
⑥第二天,到了吃早饭的时候,女孩子偷偷一个人走了出去。
雨已经停了,女孩子的心却在落泪,本来可以不来的,干吗非要央求父亲借钱交春游费呢女孩子一边后悔一边默默地落泪。
班长找到女孩子,拉起她的手就走,说:我们吃了你带来的馒头,你这几天的饭当然要我们解决呀!女孩子喝着热腾腾的粥,吃着软软的馒头,眼圈红红的。
⑦后来总有人以吃了女孩子的馒头为理由请她吃饭,使她不再嚼干涩难咽的馒头,使她可以和所有其他同学一样吃着炒菜和米饭。
女孩子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她默默接受了同学们不着痕迹的馈赠,默默地享受着这份单纯却丰厚的友谊。
⑧回来之后,女孩子变了。
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明媚的笑容,更加努力地学习,积极地去帮助别人。
后来,这个女孩不仅是班里学习最好的一个,也是人缘最好的一个。
⑨因为女孩子知道,同学们给她的是金钱所不能买到的善良和真诚。
她们的友谊就像春天里最明媚的那一缕阳光,照射在她以后的人生道路上。
1.文章为什么要以“六个馒头”为题目(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文二:上天种的花①记得小时候,在院子的墙根处,看到一朵异样的植物,正在玩耍的我们姐弟仨惊奇地叫起来。
②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植物,以前从没见过,它白白的圆而厚的叶盘,肉鼓鼓肥嘟嘟的,支撑它的也是胖乎乎的根茎,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欣喜不已。
整个模样,像一把白色的伞,忍不住用手轻轻地触摸它。
我叮嘱弟弟妹妹小心点,唯恐一不小心,碰坏了它。
它的形状和我们以前见到的“狗尿苔”有点类似,但那种狗撒尿而形成的植物,长着灰不啦叽、薄薄的几乎没有一点厚度的叶片,细而瘦弱的茎杆,看着就让人生厌,没过两天就被太阳晒得蔫巴了,无精打采地耷拉下它被风干而裂成几个口子的叶片,最终萎缩、瘫倒在地面上。
③眼前这个是什么呢从没人种植,怎么凭空生出了这样一个让人喜欢的东西它肥硕的根,扎在浅浅的墙根上,阳光照不到它,雨水淋不住它,又没有肥沃的土壤,如此贫瘠的环境,却富有生命力地生长着,简直不可思议。
我们拉了母亲来看,她说这是蘑菇,和那“狗尿苔”是一类的,但“狗尿苔”有毒不能吃,这蘑菇是像肉一样可以吃的好菜呢,好好看着它,再停两天就可以采下来了。
④听着母亲的描述,我们好像已经吃到嘴里似的,心里美滋滋的,只有到春节才可以尝到肉的岁月里,突然知道了世上还有和肉一样吃的好东西,当然是乐不可支了。
为了防止鸡、鸭、小猪来糟踏,我们就日夜严加看守,弟弟找来个破碗扣着它,我们就不时地揭开碗看看它生长的进度,等稍大了些,在它旁边搭建一圈小篱笆,以防它惨遭袭击,几颗心像保护宝贝似的既紧张又喜欢。
⑤终于成熟了。
我们把长成的蘑菇,小心翼翼地摘下,母亲把它洗净后一点点地撕碎,下到面条锅里的时候,我们就双手支着小脑袋,眼巴眼望地等着饭菜飘香的时刻。
⑥往日只洒些盐巴的素面条,寡淡无味,现在有了这像灵芝一样的好蘑菇的浸润,吃起来格外有味道。
绵软、滑溜、细腻但富有韧性的蘑菇,虽没有母亲说的如肉一样的香,但却没有肉的油腻,也确实是少见的爽口,我怀疑天地间的精华,都浸透在它丰韵的身上了,只可惜太少了,每人碗里只有可怜的几片。
⑦后来眼睛就格外留意潮湿的墙根处了,居然又幸运地遇到了几个盛开如花的大蘑菇。
⑧“妈妈,这样好吃的蘑菇,为啥别人家里没有呢”⑨母亲认真地想了一下说:“孩子,这是上天种的花啊,他看咱家的孩子乖,就把他种的花,移给了咱几棵。
”母亲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的头,慈祥地笑着。
⑩是么怪不得只我们家有呢,一时我们就骄傲地昂起了头。
读了两年书的母亲,大字不识几个,也就会写几个歪歪斜斜的字而已,给我们讲不来做人的大道理,更不会讲“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感化我们,但她的“上天爱乖孩子”的道理,通俗易懂,我们欣然接受了。
想啊,我们是乖孩子,上天都知道,上天怜惜我们的清苦,把他心爱的花,都赏给我们吃呢。
(11)早不记得我们那时是不是真的很乖,但从此,我们时时都在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力做得听话、懂事,不惹母亲生气。
在家里,每当有好吃的时候,我们从不争不抢,你推我让。
在外面,我们不淘气,不惹厌,友善地和身边的每个人相处,母亲满意的笑容,就常常在脸上挂着了。
(12)其实我们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的说法,但总认为有一双意味深长的眼睛,时刻在天上方严肃地注视着,自己是一览无余地暴露在那双法力无边的视力之内,所以我们坦诚做人,不偷不拿,不骗不坑,我们爱自己的手足和亲人,进而去爱他人,爱这个人间。
(13)如今我们都已长大,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融入到洪大的人流中,就像一滴水涌入江河毫不起眼,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都得到了上天种的花。
1、阅读选文第1—10自然段,完成下面表格2、选文第11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测试:测试一:爱心项链1、这是美国东部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推销员克雷斯的汽车坏在了冰天雪地的山区。
野地四处无人,克雷斯焦急万分。
因为,如果不能离开这里,他就只能活活冻死。
这时一个骑马的中年男子路过此地,他二话没说,就用马将克雷斯的车子拉出了雪地,拉到了一个小镇上。
当克雷斯拿出钱对这个陌生人表示感谢时,,中年男子说:“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