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母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部编一年级新教材教学例谈
谈如何通过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谈如何通过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作者:张星华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年第18期摘要: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课后练习改变了过去认字、写字以及朗读背诵的模式,把中心定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上,注重知识结构和技能培养。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把每节课课后的知识能力要求和练习,分段贯穿到课堂教学当中。
本文以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课后练习题,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后练习核心素养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第一条线是把各个单元的中心内容进行显性联系,第二条是以语文素养为核心的各个隐性因素分布在课后练习当中,难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呈梯度地螺旋上升,这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框架的构建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本文结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谈谈如何运用课后习题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将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展开词句的读、记、说练习语文课堂是小学生积累和学习语文知识的主渠道,语文教师要全面研究教材,充分挖掘知识点,在课后练习环节中,对小学生进行引导。
部编本教材中的课后练习包括了两方面:第一方面,运用读一读、记一记的形式引领小学生练习和积累语文词汇,如《青蛙写诗》一课。
第二方面,运用读一读、说一说的形式,引领小学生练习运用语文词汇,如《小小的船》一课。
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这两方面进行结合,读中记,记中说,将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运用,利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内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将语文单元目标进行整合,进行句段练习部编本教材中的课后练习,对于句段练习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会学生识别逗号和句号,二是引导学生掌握逗号和句号的停顿方法,三是引导学生采用逗号和句号进行练习,感受其具体的用法。
统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核心素养)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意思。
2.能够正确书写本单元所学生字的汉字和组词。
3.能够初步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和笔顺规律。
4.能够通过朗读、讨论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和理解•生字、词语书写•汉字构造和笔顺规律的初步认识三、教学难点•汉字构造和笔顺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课文意思的理解与表达四、教学准备•课本•粉笔、黑板•学生课前准备的习字本•汉字书写练习册•彩色笔、纸张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热身•让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并进行书写练习。
2. 导入•展示新学字,并让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尝试理解课文的内容。
3. 学习重点•讲解并示范新学字的书写和笔顺规律。
•学生跟读、认读生词。
第二课时1. 复习•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生字、生词书写练习。
2. 学习重点•配合示范,让学生继续练习新学字的书写和认读。
•练习课文朗读,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三课时1. 复习•学生自主完成课文朗读和生字书写练习。
2. 学习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展开对话互动。
•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提高表达能力。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熟练掌握本单元所学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的内容。
2.背诵并朗读本单元课文。
3.自主选取一些生字进行书写练习,并理解其构造和笔顺规律。
以上就是本文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核心素养)的详细教学安排,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教学经验交流汇报
携手同行在新教材、新起点——“部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教学经验交流汇报2016年9月份,沿用了15年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改版了。
开学两周后,新版小学语文教材姗姗来迟,见到这位“新娘”,我们既兴奋又有些惶恐。
高兴的是我们很幸运的能赶上改版教材,但也不免担心,面对新教材该如何教呢?她的教学新理念是什么?有没有新的教学方法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一拥而来。
当时,我们没有教学参考书,没有教案,甚至网上查教案也没有,手里只有一本教材。
不久,新教材网络培训会召开,为我们指点了迷津,开启了有序教学的行程。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摸索,我总结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下面就针对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三个方面与大家分别探讨交流。
[一、拼音教学](一)新课标对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课标中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这样说的: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过去要求《汉语拼音字母表》必须“背诵”和“默写”,现在课标只要求能“熟记”和“正确书写”字母表。
因此汉语拼音的“地位”要适当,不要摆得过高,要降低难度。
拼音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难点,应当有新思路,处理好,不要让小学生负担太重,扼杀了学语文的兴趣。
一年级保底的目标:准确拼读;正确书写。
纵观拼音教学,拼音教学还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ppt)短期目标:准确拼读;正确书写。
(一年级)中期目标:在运用中巩固、熟练。
(二至中年级)长期目标:逐渐满足信息社会对拼音程度的要求(高年级)(二)拼音教学的编排方式我们打开课本翻看拼音教学部分,大家看这一课包含了哪些教学的资源呢?(互动一下)ppt展示:它包括了,字母、情境图、音节、词语、儿歌、识字、拼音书写。
这六部分。
教材重视学好拼音,但并不是单一的学拼音,而是将拼音与识字学词,口头表达整合设计,同步进行,听说读写齐头并进,综合发展各方面能力。
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浅析
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浅析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是中国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教材之一,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与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相适应。
该教材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素养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进行浅析,探讨其特点和教学价值。
一、教材内容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样,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材分为上下册,每册包括课文、习题和练习。
课文内容涵盖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情境,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涉及了学生所需掌握的基本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
习题和练习设计贴近课文内容,使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语言应用能力。
教材的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
既包括了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启蒙训练,又包括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二、教材特点1. 贴近生活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注重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为素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完成习题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2. 启蒙性强教材的内容设计简单清晰,注重启蒙训练,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发展规律。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材内容和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 教学内容突出语言基础知识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在内容设计上突出了语言基础知识的普及和系统化教学。
如声母、韵母、音节、字词、句子等,为学生打好语文基础,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材内容并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诵读、朗诵、演讲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情感情绪的表达能力。
三、教材价值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1. 促进语言基础知识的普及2. 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材内容涵盖了丰富多样的课文和习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亲近母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亲近母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作者:熊丽乔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9年第12期熊丽乔熊丽乔,广东省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教师。
母语一般是指一个人最初学会的本民族标准语,它肩负着本民族文化交流的使命。
母语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象征,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母语对于民族精神的培育,民族情结的孕育,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母语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人精神发育,融入社会,文化认同的过程。
本文认为,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小学的语文启蒙教学,一定要让孩子们亲近母语,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亲近母语,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一个从2000年开始至今,以江苏省扬州为实验基地,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亲近母语,呵护童年”为理念,以“倡导儿童阅读,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书香社会”为宗旨的实验项目。
儿童亲近母语就是让他们热爱本民族的语言,培养儿童良好的心性,提升儿童的核心素养,实现自我的发展。
语文核心素养,是孩子们最为基础的素养,也是促进其健康成长的必备因素,其由四个方面组成:语文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需要构建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经典文化。
儿童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以语言实践的创新与人文情怀的塑造[1]。
一、丰富汉字识字方法,激发母语学习热情汉字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是记录汉语的文字。
从图片演变过来成为形、音、义兼备的文字。
每一个汉字都可以看做是一副画或是一首诗,语文教师应掌握多种汉字的教学方法,使孩子们在识字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母语学习的兴趣,养成自主识字习惯。
1.通过汉字特征,帮助学生掌握生字。
象形文字经过千年的演变和流转,逐渐演变成适合人们生存的汉字形态。
象形识字具有观物取象,以象示意的特点,在上万个汉字里,象形字只有二百多个,但是他们确是最基本的汉字,构字能力最强,是学习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假借字的基础。
利用统编本教材,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以一年级教学为例
利用统编本教材,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以一年级教学为例作者:曹燕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9年第3期曹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
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言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
由此可见,语言建构,是语文教育的四大核心素养之首,是文化、思维、审美之根。
2011年版课标把语文学科定位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那么,如何利用统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基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特点,助力学生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呢?笔者通过一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语言的理解中进行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是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
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字词对于建构与运用语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借助生字的汉字文化,形象理解意思每个汉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与色彩,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汉字之美,让生字教学成为文化传承、审美培养以及语言建构的根,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统编本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一课,出现了生字“衣”。
教师先出示“衣”字,引导学生读正确;接着,出示三个词语“衣领、衣袖、衣襟”,让学生指指课件上衣服图片相对应的部位,再指指自己的衣服相对应的部位;然后,出示“衣”的古文字,告诉学生,这个古文字里面也藏着“衣领、衣袖和衣襟”,让学生在古文字上也分别指一指相应的部位,学生在指的过程中就把文字和图片进行了对应,既记住了汉字,也感受到了中国文字的魅力与趣味;最后,教师还可以和学生的生活链接,让学生找找身上的“衣”。
钻研教材,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钻研教材,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研究部编版新教材投入使用已经两三年了,今年我确是第一次接触新教材,和以前的教材相比,无论是内容还是编排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究竟在编排上有哪些特点?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上有哪些关联点呢?我从第一单元上着手研究浅谈。
一、新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非常典型和突出。
第一单元的教材,共有五节关于集中识字教学的课文,那么这五节集中识字的内容编者是怎样进行编排的呢?(一) 选择高频字第一课《天地人》,第二课《金木水火土》,第三课《口耳目》,第四课《日月水火》,第五课《对韵歌》,这五节课最典型的特点都是选取了最有代表意义的高频字。
什么是高频字?高频字就是常用字,也是基本字,在我们日常的交流和书报中呈现的使用频率最高的字。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一单元教材就是从高频字入手,选取具有典型特征的高频字40个,集中认读,打好识字基础。
这对于一年级小学生识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符合学生认识规律这五篇课文的编排,非常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第一课《天地人》共六个字。
这都是在孩子成长与生活中,所接触的具体的可感可观的事物。
因为学生对周边生活事物的认知,对人物以及人物角色的定位,这需要学生刚升入一年级时就需要分清。
第二课《金木水火土》,“金木水火土”是从基本字这个角度来进行设计和编排的,我们都知道“金木水火土”代表宇宙中的具体的物质,而这五个元素,在中国人对世界万物的理解中,有着典型的和不同的象征意义。
第三课《口耳目》,重点围绕着认识自己身体当中的典型器官,来进行识字。
“口耳目”是孩子说话、倾听、观察所必备的重要生理器官。
所以,孩子进行自我认识的第一步,就是从他的生理器官入手。
而且我们教材的编排特别有意思,在课文中,是用插图画了这些生理器官的一些作用来呈现的,这对于孩子来说,有利于贴近他的生活。
第四课《日月水火》,“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八个生字,是象形字。
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哪些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哪些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语文学习是他们开启知识大门的重要一步。
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不仅能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对其综合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那么,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哪些核心素养的培养呢?首先,语言建构与运用是一年级语文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核心素养之一。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语言的积累和初步运用是关键。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认读拼音、汉字,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并且能够初步运用这些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认识不同的事物,并学习用简单的词语来描述。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词语,如描述自己的玩具、喜欢的食物等。
在语言建构方面,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和书写习惯。
一年级是孩子形成良好语言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要耐心地纠正他们的发音错误,规范书写笔画和笔顺。
通过反复的练习和示范,让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
其次,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不可忽视的核心素养。
一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思维发展的起步阶段,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阅读故事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字形分析、部件组合等,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构成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教“日”字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太阳的形状,与“日”字的字形进行联系,从而加深记忆。
再者,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培养同样重要。
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充满童趣、优美生动的儿歌、故事和图画。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美、形象的美和情感的美。
通过朗读优美的儿歌和故事,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韵律和节奏之美。
在欣赏图画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画面,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绘画、手工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创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联性分析
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联性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核心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教案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联性进行分析。
首先,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密切相关。
在语文教学中,教案通常会安排一些阅读课文、朗读、写作等活动,这些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教案设计的多样化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其次,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密切相关。
在数学教学中,教案通常会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探究性活动等,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教案中的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主动思考、探索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
而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在情感态度培养方面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密切相关。
在品德与生活教育中,教案通常会安排一些情感体验、价值观培养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通过教案中的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美、善、爱,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而良好的情感态度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和谐相处,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最后,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在身体素质培养方面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密切相关。
在体育教学中,教案通常会安排一些体育运动、游戏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教案中的这些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培养自己的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an en in un ün》核心素养教案
六、拓展训练,提升能力
前鼻韵母宝宝玩的有些累了,现在我们把他们送回家吧。看一看。前鼻韵母宝宝都住在四线三格中的哪一层啊?认识了好朋友,我们来动笔写一写他们的名字好吗?谁来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要注意占格,还要写的工整美观,师板书一个,找两生写。
今天我们和五个前鼻韵母宝宝交上了好朋友,小朋友们要注意读准他们的发音,还要把他们的名字写的工整美观。下节课我们还会认识更多的拼音宝宝,在拼音王国里快乐的学习,好吗?
2.老师发现小朋友们很喜欢开火车的游戏,那我们这次开双轨火车读一读en宝宝的名字好吗?
3.读的真棒!能编个顺口溜记住他吗?
en宝宝也喜欢戴帽子,老师把几个戴好帽子的en宝宝藏在了你们的抽屉中。快看一看,你的抽屉里有en宝宝吗?谁找到en宝宝啦?快大声念出它的名字吧。现在小朋友们一起读一读带上帽子的en宝宝好吗?en宝宝可喜欢交朋友了,她和翘舌音zh ch sh交上了好朋友,你能读好zh ch sh和en想拼的音节吗?
2、前鼻韵母可喜欢和声母交朋友了,咱们教室里就藏着许多这样的音节宝宝,你能找到吗?(引导发现桌子上的语文书、文具盒、拼音本、教室的门、电扇等)来,我们再往外瞧瞧?还有哪些事物他们的音节含有前鼻韵母呢?(蓝天、白云、车轮)
小学语文一年级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小学语文一年级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范文近期,我参加了小学语文一年级统编教材的培训,这次培训让我对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也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培训中,专家们首先对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统编教材强调立德树人,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等有机融入教材之中。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为学生的人生打底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自信。
新教材在编排上也有了很大的创新。
比如,先识字再学拼音,这样的编排更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孩子们在入学之初,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基础,先识字能够让他们更快地进入阅读和学习的状态,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而且,识字部分采用了多种形式,如韵文识字、字理识字、随文识字等,丰富了识字的途径,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拼音教学部分,新教材也做了精心的设计。
不再是单纯地教授拼音的读写,而是将拼音与识字、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习拼音。
同时,教材还增加了许多情境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拼音的发音和用法。
这让我明白了,在拼音教学中,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拼音的魅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编教材在阅读方面,不仅增加了阅读量,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栏目,为亲子阅读和课外阅读提供了指导和平台。
这让我意识到,要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阅读,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同时也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口语交际也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
教材设置了丰富多样的交际情境,如“请你帮个忙”“打电话”等,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培养他们文明、有礼的交际习惯。
在识字写字方面,新教材对写字的要求更加严格,强调规范书写。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浅谈提升一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
龙源期刊网 浅谈提升一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作者:吴志英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3期摘要: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核心素养研究也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当下,更要着眼长远。
小学一年级教学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更要突显学科本体性教学内容,丰富语文积累,发展思维,提升阅读与表达力,提高最基本的也是必备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素养作为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更是基础的基础,学生学好了,对今后学习很有帮助,而把握不好就会对以后学习形成阻碍。
在日常闲谈中很多老师都觉得小学低段语文比较难教。
一是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比较参差,一部分刚入学的孩子怎么使用铅笔都不会,就不用说学习知识了;二是很多刚入的孩子也没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不要说提升素养之类的问题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确实道出了从事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心声,要走好这一步的确不容易。
但是,也有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多方面落实好每一步,在高校课堂的同时提升语文的核心素养。
一、培养良好习惯,夯实素养基础。
我们要认识到在一年级课堂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抓好纪律的关键。
你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须事先让他们清楚。
我们可以从学生入学以后逐渐教学生一些口令,比如我们在一年级教室旁边经常听到的“一、二、三、——快坐好”;“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等等这些师生常挂嘴边的口令。
教师和学生一唱一和,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
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减少走神的机会。
随着学生对学校教学环境的不断适应,我们在课堂上对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形成可以慢慢从有声的语言过度到动作或眼神的提醒,让学生学会看老师的眼神和手势,根据不同的情况,老师的动作表示不同的意思,随时不出声提醒学生却又不中断教学。
如:教师有食指竖靠嘴边做出嘘的动作,提醒说话的学生闭嘴巴,保持安静;老师两手重叠平放胸前,提醒学生注意做好认真听课;老师用有节奏的掌声,表示终止讨论或个人自主学习,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运用这些动作表示相关教学的指令,不仅可以保持教学的连贯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使学生养成专心听课的习惯,为夯实素养打好基础。
亲近母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统编本低年级教材教学例谈
亲近母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统编本低年级教材教学例谈作者:葛宗芳来源:《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第4期当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上好小学语文课,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筑基的作用。
加强母语学习,在这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母语不仅是一种伴随一生的语言,更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文化寄托的精神支柱,学好母语、亲近母语有着培养学生融入社会、养成良好品格、传承优良传统的重要作用。
小学生学习语文,从本质上来讲是语言的启蒙学习,特别是母语的学习,从会说到会读、会写是一个质的飞跃。
在这个过程中,加强课堂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品格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鼓励学生亲近母语,从母语中吸取营养,巩固所学到的知识,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实现素质提升的目的。
一、从识字中学习传承作为中华民族语言的载体,汉字的作用显而易见。
在学习认识汉字的过程中,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不同于世界上的其他文字,汉字是唯一一种几千年来连续不断发展的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每一个汉字都有其传承发展的脉络。
从殷商的甲骨文到后来的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文字的演变何尝不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也许形式变化丰富多彩,唯一不变的是铮铮的华夏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识字到学习祖国的历史文化。
在教学汉字“水”时,可以将甲骨文中的“水”字图片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看到那时的“水”字就像一条河流一样蜿蜒舒展,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祖先是根据水的形象创造汉字的。
教师接下来就可以向学生展示“水”字的演变过程,这样学生对“水”这个字的印象便会更加深刻,并从中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
二、从阅读中培养素质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通过学习语言读懂文化。
因此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阅读不仅是通过认识的文字读懂文章字面上的意思,还要通过训练读懂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有历史、文化、精神层面的含义。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落实语文核心素养——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落实语文核心素养——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作者:张敏华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7年第1期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教材秉承一年级上册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特点,按照“内容主题”和“语文要素”组织单元。
在语文要素的安排上,与一年级上册作好承接和提升。
全册教材由“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以及“快乐读书吧”等五个主要板块组成,具体安排了2个集中识字单元、6个阅读单元共、8个语文园地、4次口语交际和1个快乐读书吧。
下面就从五个主要板块来谈谈如何正确把握教材编排的特点,以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一、识字写字识字写字教材编排仍然遵循“识写分流、多认少写”的原则。
全册要求认识400个生字,会写200个生字。
识字的渠道分布在集中识字、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之中。
识字教材的编排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传统与现代元素交融,体现识字形式多样性从8篇集中识字教材的编排看,既有现代儿童生活题材的儿歌识字,又有以汲取传统识字教材之精华,以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为背景进行改编的选文。
尤为突出的是后者,它使识字教材的意义显得更为深远。
如,《2.姓氏歌》《8.人之初》是由传统蒙学识字教材《百家姓》和《三字经》改编,《6.古对今》由《笠翁对韵》改编。
这是继上册《对韵歌》之后,部编教材第二次出现对韵形式的韵文识字。
这些识字教材不仅为学生识字提供了很好的语言环境,也为儿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契机。
《1.春夏秋冬》是看图识字,但课文含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插图以扇形图画呈现,词语和短语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
这些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教学时,提倡图文对照、反复诵读,以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识记字形、感受汉语言文化之美。
(二)识字与生活链接,体现识字实用性部编教材倡导语文学习与生活链接,这种理念无所不在,特别体现在汉字的学习中。
新教材 新理念 新方法——部编版一年级新教材使用心得
新教材新理念新方法——部编版一年级新教材使用心得摘要:部编新教材不仅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材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在内涵上注重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梯度上循序渐进、在选文上注意营养和趣味并重。
关键词:语文教材部编本新教材一、汉语拼音传统的一年级语文教学都是以学拼音为主,识字为辅。
然而汉语拼音比较枯燥,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学习拼音压力较大,容易产生挫败感,有可能一开始就对学习失去兴趣,翻开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新编发现,拼音教学由原来的四单元减少到目前的二单元,在内容编排上要先认识“天地人”三个常用字,而不是“aoe”三个拼音,这是新教材在内容上凸现的变化之一,先安排一个识字单元,学习最简单的汉字,然后再系统学习拼音,由熟悉的语言带出拼音的学习,使拼音和识字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及早进入识字阅读阶段、体会阅读乐趣,能减轻低年级孩子的学习负担和畏惧心理。
新版教材拼音教学时,首先要充分利用情境图学习,在情境图中找字母,发现图画和字母的共同点,从而巩固字形,来看看以往教材和部编教材中《zcs》情境图对比:以往教材,女孩在黑板上写字母“z”,可爱的小刺猬,蚕吐丝;部编教材大树底下,小熊老师在教小刺猬认z,小刺猬可聪明啦!一下子就学会了,开始在本子上练写“z”,一旁,蚕宝宝高兴地在桑叶上吐丝。
经过对比,不难发现部编教材一改以往教材“单幅,单一”的配图习惯,将情境图这整合为一幅完整的图画,故事性强,展现的场景更有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识字和写字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新教材识字的编排遵循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原则,科学安排、控制总量、降低难度。
全册要求认识300个常用字(在课后以双横线标示),要求会写其中的100个字(在课后以田字格标示),重视打好识字写字基础,结合识字,学习常用偏旁;结合识字,学习基本笔画和笔顺,渗透汉字文化,体现汉字规律,着力于激发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学用相融,让核心素养落实---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学用相融,让核心素养落实 ---以部编版教材为例摘要:在素养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内容。
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人文素养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如果能够将学习和应用贯彻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当中,无疑能够真正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基于此,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浅谈如何在学用相融的过程当中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用相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育部课程标准研制组及修订组成员陆志平曾说过:教师在语文单元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使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就是在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同时也能够使得精神生长。
因此,教师在单元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应将单元知识与生活知识相联系,并且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当中学习知识,同时学会在生活情境当中运用知识,以此使学生沉浸在真实的情景当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一、综合分析,建立单元目标学用相融强调的是综合性,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必须综合分析部编版教材的特点,在综合解析的基础之上为学生设定单元目标,让学生找到单元之间的联系性,从单元入手学会“用”。
同时教师要将单元目标的作用发挥至极致,即要求学生结合单元目标找到联系,进而更好地学会将所学运用于课堂之上。
以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梅花魂》为例,在带领学生一起理解“何为梅花魂”后,教师便可顺势引出“此单元的目标为?”这一问题,带领学生回顾所学,并学会将知识输出。
这时,学生你一言我一句的讨论之中,教师可巧妙提点:每单元都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都有什么共同点。
这时会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融合,并思考:何为单元共同主题。
以此,带领学生与教师一起设置单元主题“童年往事,深刻记忆”。
如此,便能引领学生在设置过程当中,逐渐学会学以致用,归纳总结。
二、基于目标,创设特定情境对于小学生而言,其“理解单元目标,吃透单元目标,学习本单元的精华”难免存在局限,如此,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基于部编版教材的特点,创设特定的情境,引领学生基于情景抓住单元课文之间的联系性,进而推动学生在“用”的过程当中深层次学习,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ǎi ēi uí》核心素养教案
4.出示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引导学生用生字组词,说句子。1.自由交流对小白兔的认识。
2.借助拼音读一读儿歌,圈出4个生字:妹、奶、白、皮。
3.采用多种形式读儿歌。
4.自由认读生字,给生字找朋友。
5.全班展示。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次小组交流和一次同桌交流,充分地给予了学生学习交流、互助合作的自主权。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帮、互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让各小组把自己组的劳动成果由本组代表进行展示,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三、拼读音节。(用时:10分钟)1.出示:b—ái→báim—ěi→měi z—uǐ→zuǐ。
引导学生说说声母和韵母各是什么?
2.引导学生拼读这几个音节。
3.组织领读、指名读、齐读。1.认真观察出示的音节,交流每个音节的声母和韵母。
2.试读出示的音节。
3.多种形式练习读。3.我会填。
nài→( )-( )
课题
ai ei ui
备课人
X X X
使用版本
部编人教版
年
级
一年级上册
学科
语文
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本教学设计准备利用教材资源,以故事为切入口,通过看动画课件,说句子、读儿歌、识汉字等,使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发展。教学过程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在看看、说说、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克服汉语拼音教学机械重复、枯燥无味的毛病。
fēi→( )-( )
shuǐ→( )-(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教学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也逐渐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几项基本素质,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精神、信息素养和文化素质等。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结合核心素养来进行教学,已成为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部编教材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参考教材,也需要针对核心素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本文将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教学的相关问题。
1.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而核心素养的培养正是需要通过语文教学来实现的。
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精神、信息素养和文化素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形成较为全面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2. 促进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更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学内容不仅要精而且还要新,要围绕核心素养来设计和开展教学。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教材,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更新,结合最新的教学理念和研究成果,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的实际需要。
3. 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动机。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教学如果能够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便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1. 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2. 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教学要求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按语:小学低阶段语文教学的门槛看似不高,但教得好的堂奥却并不浅。
所谓“教得好”,既指好在有效高效地 实现教学目标,即教得懵懂无知的蒙童能识(字#会写(字#善(阅)读,更指好在让混沌初开的稚子对文字、文章、文化的 觉悟上,即让他们通过认字、读文,形成对字、文所表征,反映的人文或自然世界的敬畏感、价值观、好奇心、认知欲和探究 欲。
这里所说的“堂奥深”,是指要想“教得好”是不可能仅靠专业知识照本宣科能做到的,也不可能只靠“小聪明”机械套 用别人的教法能做到的,更不可能仅凭“跟着感觉走”的盲目实践来做到,换句话说,教学是有方法、有门道、有艺术的,且 在运用境界上有高下、优劣、文野、美俗之分。
要明白这一点,认真读一读舒翠萍老师这篇论文(以下简称“舒文%,大有益处。
舒文为我们提供了如何搞好识字教 学的基本路径,阐述了如何搞好阅读教学的有效章法,论说了如何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正确理念。
窃以为,这些观点、做 法和思想,“看似平常道却深”,是教好小学低年级以至整个语文课程的“不二法门”。
因为,“渗透汉字文化”的识字(写字 也同理)教学路径切中了汉字的文化本质(教重要少数”,通过读、思结合,“抓文本主要信息”,“落实语文要素”的章法抓 住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广积粮”式的“大量课外阅读”的理念扣住了语文习得、水平提高的根本之道。
通过文字看精神,通过教法见理路。
如果对舒文熟读精思,不难发现那些关于识字、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具体做法、 主张的阐述中,蕴藏着作者扎实的汉字、语言、文学、文化功力,体现着作者对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的深刻理解,透现 出融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且不断探索、反思、改革的求新创新精神(当然,这些也是以作者深厚的“热 爰母语”的亲近感和教学生“亲近母语”的责任感为基础的#这,应该是舒文更重要的阅读价值所在。
----程敬宝教授第38卷第1期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V 〇1.38N 〇.l2018 年 2 月Journal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Feb .2018亲近母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部编一年级新教材教学例谈舒翠萍(黄冈市东坡小学,湖北黄冈438000)摘要:母语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母语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人精神发育,融入社会,文化认同的过程。
小 学语文启蒙教学,怎样培养我们的孩子亲近母语,培养他们语文核心素养呢?本文结合部编一年级语文新教 材提出了如下主张:上好“入学教育%点亮热爱母语之灯;渗透汉字文化,点燃热爱母语之情;聚焦一点发力, 习得母语学习之法,教“重要的少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和大人一起读,感受母语神奇魅力。
从蒙童时期 就让学生亲近母语,大量课外阅读,输入大量的完整的文本信息,为言辞行为确立可效仿的典范,以期达到将 来的厚积薄发之功。
这是遵循语文的习得之道,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亲近母语;核心素养;部编一年级新教材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8078(2018)01-0040-05收稿日期=2017-10-29doi : 10.3969".issn .1003-8078.2018.01.10作者简介:舒翠萍(1965 —)女,湖北团风人,黄冈市东坡小学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
母语是一个人的本民族语言,是一个人的第一 语言。
它是一种承载着本民族文化的交流工具。
都德说,母语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一个民族的语 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母语对于民族精神的培育, 民族情结的孕育,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着 极其重要的作用。
母语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人精神 发育,融人社会,文化认同的过程。
笔者认为,我们 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启蒙教学,需要培养 我们的孩子亲近母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亲近母语就是让儿童亲近、热爱我们本民族 的语言,努力养育儿童良好的心性,培养儿童的语文核心素养,帮助儿童发展自我。
“语文核心素养”应是最基础、最主要、最本 质的素养,是具有生长力的素养,它包括四个维度 的内容: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 养。
笔者认为对于接受启蒙教育的儿童来说,就 是言语的构建和运用能力,审美情趣的健康高尚, 经典文化丰厚的积累。
培养儿童语文核心素养, 应致力于言语实践的创新和言语人格的牧养。
一、上好“入学教育'点亮热爱母语之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第1期舒翠萍:亲近母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41 •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
对于刚走人学校的儿童来说,学校的一切都是 的,又是新的,让孩 上语文学习比学习语文更重要。
编一年级新教 ,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安排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三个 活动板块,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顺利进行角 和身份 ,同时体会语文学习的快乐,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我是中国人”—身份认同这个板块的教学可让学 书上的 ,数数有多少 、,他们的衣着不同,但都露出了幸福的笑脸,笑脸表明作为一 国豪。
中国 :明"劳,非常伟大!要做一个让大家都崇拜的中国人,首先就要 学语文。
(二)“我是小学生”—角色转换这一板块的教学要让学 不再是幼儿园的宝宝,是一名小学生了。
在小学能 新同学,和蔼可亲的老师,能学到 都不的。
让学生对小学 充满期待,乐于师的要求 。
(三) “我爱学语文”—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种心里倾向,总是伴随着一■种的情 验。
说$不如 ”,因此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 至关重要。
老师可通过同伴 分 历,成果展示 发学生学语文的期待。
二、渗透汉字文化,点燃热爱母语之情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它已有六千多年的 历史。
它从 来,渐渐演 、形、意、C的文字。
有人说" 字就是一■幅画,每字就是一首诗。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尽 可能多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让识字教学过程变 成孩 受汉字文 ,感受中华民族 i 的方式,不断发现,不断建构的有趣历程。
通过识字,点燃学 母语之情。
(一)字理识字字理,也称造字理据,顾名思 义,即汉字造字的源头、道理和根据。
字 字是以汉字音形义 的关系作为切入点" ,解析字理,,的方块字 动形象的,激发学生的学习 ,通过引导学 察 考,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化抽象为形 象,既能加深记忆,又能让识字 愉悦。
(1)象形识字。
象形字具有观物取象,以象示 意的 。
因此,象形字的教学 出示字的原始图形,再演示由图到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建立 形、字形与字义的联系。
如“日”字教学,先出示 “日”字的甲骨文形体,像太阳的圆形,里面的一点 象太 的(有的说像太 的光)再讲解到汉字”日”的演变过程" 字都是方块字,就由圆变方"的为一,就 \“日,,了。
苏赫姆林斯基说:“正因为有一条鲜明的对 象、画面、直觉、表象的 不断流进儿童的,所以儿童的记 么敏锐和 ”“只有识字对儿童来说 一种鲜明的激动 的生活场景,里面充满了 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教学过 。
”像这样的字很多,如“月、水、火、山、石、田、土、人、木、羊、竹、、网、兔、鱼……”如果我们老师有 用象形,学生会觉得学习母语是一 愉快的事。
(2)会意识字。
有些字一看字形就能明白其 字义,由于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因此引导他们借 助形象 字,不 合会意字的 ,而且十分符合小学生的 和律,还能让学受到祖国汉字文化无穷的魅力。
如,《江南》一课要 字“采”"样教学:是什么字?什么?甲骨文的“采”是一只手正在采摘树上的果 实。
相机出示:这样学“采”字,相信学生对它的音形义会终 身难忘。
样的字还有 ,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二人从,三人众...累了,要靠在树上休息——休,手搭在眼睛 (目)上 眼 —看。
“人”跨 (一)表示“大”,古代在“田”间出“力”劳作的是“男”,那 么,像“休”“看”“大”、“男”等字出现在学生面前时 就不会是抽象的笔 号,而是一幅幅图画,甚至 还会浮现出动态性的内心视像。
有些字 ,如“八、人、入”三个字,看上去都是由撇和 相离、相接的关系组合,字形十分相似,书写时稍不注意就会出现 ,但是各自的构形理据却有根本的不同。
“人”小篆 是 侧面的象形(入”甲骨文像尖锐物体形,因为尖锐才会 有如锥刺入物体的 (八”,甲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第38卷骨文像分别相背形。
只要弄清了它们各自的造字 原理,就能明确撇和捺这样组合的原理,从根本上 掌握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
相当部分的汉字,只 要按照其字源意义讲析,就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地 识记了。
这样“讲”理的识字,其“质”是根本不同 的。
这样让学生在发现中识字,使学生在大脑皮 层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进而产生良好的无意识 记,促进学生记忆过程中的编码与贮存由自由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化。
(二) 形声识字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 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 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 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 字形式。
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符 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
这类字的教 学要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特点,知道形旁表义,表。
如一年级下册识字第3课《小青蛙》是一篇关 于“青”的字族文,老师可以借机渗透形声字的知 识,让学生知道日旁与太阳有关,目旁与眼睛有 关,竖心旁与心情有关,虫旁与昆虫有关,言字旁 与说话有关。
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还认识哪些带 这些偏旁的字。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能举一反三,由识一个字带动识一批字。
有些 形声字并没有像识字第3课一样归类出现,而是 分散在不同的课文中。
老师要善于适时渗透声旁 与字义的联系,慢慢地学生就会明白:金字旁往往 与金属有关,有三点水的与水有关:汗、江、河、湖、 海……文字属于第二信号,只有当它与第一信 号——它所代表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时,这个文字才有意义。
抓住形声字形旁表义特点,能迅速 打开两个信号系统的联系通道,为识记生字,了解 字义找到感性支柱。
有了这些知识点作基础,学 生会越来越喜欢学习汉字,主动识字的愿望会越 来越强,也能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 量阅读,亲近母语打好基础。
(三)语境中识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是在语言的使用中产生和发展的,尽管表意汉字 有丰富的内涵,但当它们脱离语境存在时,它们只 是理性的符号,而当字在语境中流淌,在文章中跳 跃的时候,它就变得鲜活、动感起来。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本的语 境,多角度、多层次引导学生识字。
认知心理学的 研究表明,对于学过的知识,人脑首先会将其存人短时记忆,这时候的记忆是不稳定的,很容易发生 遗忘。
只有通过保持一定的复现率,才能由短时 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在人的头脑中长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