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案例
班主任也管家务事离异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案例分析 (4)
班主任也管家务事离异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小玲是班的一个学生,她来自离异单亲家庭。小玲的父母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从此之后她一直跟着她的母亲生活。小玲的母亲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工作很忙,经常需要加班。因为父母离异,小玲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亲的陪伴,同时也很少有家庭活动或是跟妈妈共度时光的机会。因此,小玲常常感到孤独和浮躁,同时也有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二、分析及论述
1. 离异家庭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离婚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造成创伤。离婚会打破原有的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使孩子们面临许多问题,如家庭不和谐、父母争吵和冷战,以及孩子们面临的生活和社交问题等。这些问题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回到小玲的案例,她的父母离婚了,使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缺少父亲的陪伴和注意也对她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从多方面为孩子提供支持和教育,以减轻他们因离婚而造成的心理健康负担。
2. 离异家庭家务带来的影响和压力
离异家庭中,通常一个人需要负责所有的家务,这会导致单亲家庭孩子的生活极不便利。孩子需要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如打扫房间、购物等。这会给孩子带来生活上的许多麻烦和压力,从而产生心理负担。尤其是像小玲这样的孩子,不但缺少家庭支持,家务也需要自己负责,这些不利因素显然是增加了她的心理负担。
3. 孩子心理健康需要父母的关注和教育
每个家庭都应该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幸福的环境和良好的教育,做到让孩子在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成长。对于离异单亲家庭来说,单亲父母应该更加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同时,在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时,父母应该注意教育孩子要敢于面对困难,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以应对未来的生活和挑战。
单亲家庭个案辅导记录
单亲家庭个案辅导记录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单亲家庭是一种特殊的家庭结构,通常指由一位单身家长独自抚
养子女的家庭。由于家庭中缺乏另一位父母的陪伴和支持,单亲家庭
的孩子们可能面临更多的心理、情感和行为问题。对于单亲家庭的子
女来说,个案辅导是非常重要的。
最近,我在一所中学担任心理辅导员,接触到了一位叫小明的学生,他是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小明的父母离异多年,由于父亲
工作繁忙,他被母亲独自抚养长大。小明在学校的表现并不理想,成
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缺乏自信心,经常感到焦虑和沮丧。经过几次
与小明的交流,我决定给他进行个案辅导,帮助他解决心理问题,提
升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在开始辅导之前,我先了解了小明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他和
母亲的关系并不和谐,经常产生矛盾和冲突。小明感到被控制和束缚,他渴望独立和自主,但又害怕失去母亲的支持和关爱。在课堂上,他
经常表现得推诿责任,不愿承担失败和挫折,缺乏应对困难的能力。
在与小明的沟通中,我发现他内心充满了不安和恐惧,需要倾听和理解。
在辅导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认知行为治疗和解决问题技能训练
等方法,帮助小明逐步认识和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我与
他一起分析了他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帮助他找到问题的根源。小明逐
渐认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和思维模式,并学会用更积极的方式来面对
挑战和困难。我教导他一些情绪管理和问题解决的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冲突处理等,帮助他更好地控制情绪,解决困难和冲突。
在个案辅导的过程中,我和小明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互相信
离异家庭的学生的教育案例分析
离异家庭的学生的教育案例分析
“老师,你帮帮我吧,我真不知道拿这孩子怎么办了!”说这话的是我班小静同学的家长。小静,一个来自离异家庭的聪明小女孩。家庭的变故让她觉得爸爸妈妈都有负于她,于是养成了她孤僻、怪异的性格。由于离婚时她判给了爸爸,妈妈离开了她,她心里对妈妈充满了仇恨,几年来从来不愿意叫一声妈妈。而对于爸爸给她找的新妈妈,她也处处和她作对,常常无理取闹,爸爸也对她无可奈何,于是她爸爸找到了我这个“救星”,希望我能帮帮他。
针对小丫头的种种表现,首先我决定用爱心来弥补她缺失的情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爱是教育的最好调节剂。因此,我常用真挚的爱心对待她。哪天看她头发没梳好,我第一件事就是为她梳头;哪天看她衣服穿少了,我会拿出我自备的衣服给她穿。一件件的小事,让她慢慢接纳了我这个班主任,对我也有了一种亲近感,心里有什么话也慢慢愿意和我讲了。走进了小丫头的心理,是我跨出的第一步。我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谈心!心理学家认为:“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只有理解,才会做到有的放矢”。而谈心就是一种好办法,教师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让孩子体会到温暖、信任、愉快。每天,我留意小姑娘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及时找她谈话,表扬好的一面,指出不足之处,让她明确努力的方向。针对父母离异给她带来的伤害,我找了一个适当的时间对她说,父母分开不是你的错,他们的离婚,也是迫不得已的事,其中的苦衷,你现在还无法理解。但是现在,你应该坦然面对你周围的人,对于父母的分手,你不应该耿耿与怀,毕竟,你的生命是他们给的,你应该心怀感恩,学会包容,学会原谅父母。尽最大的努力去孝敬他们。而通过和小丫头谈话,我也知道她不愿意喊一声“妈妈”,很大程度是来自爸爸的阻拦,从内心上讲,她还是很想妈妈的。于是我决定先做她爸爸的工作,我几次找她爸爸谈话,告诉了他孩子的真实想法,希望他不要阻拦孩子找自己的妈妈,毕竟母女连心,她们是母女的事实是永远改变不了的。经过了我的几次努力,她爸爸也松口了,表示不再阻拦。做通了爸爸的工作,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小姑娘毕竟是小姑娘,在她心里,妈妈还是很重要的,只是几年没喊“妈妈”了,有点不好意思开口了。于是在母亲节那天,我特别布置全班同学一定要对妈妈说一声:妈妈,你辛苦了!对于小静,我特别鼓励、嘱咐她虽然不能当面和妈妈说,但一定要打一个电话给妈妈。虽然还是有点顾虑,但最后她还是完成了我布置的“任务”,而我也知道,我的第二个目标也顺利达到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是我做的第三件事情。面对离婚的现实,爸爸觉得有愧于她,因此,无论小姑娘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其父都会答应。针对这种现状,我和他的爸爸又进行了沟通,达成共识,对孩子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对于她在学校的各种表现,
班主任也管家务事离异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案例分析 (2)
班主任也管家务事离异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小玲是班的一个学生,她来自离异单亲家庭。小玲的父母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从此之后她一直跟着她的母亲生活。小玲的母亲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工作很忙,经常需要加班。因为父母离异,小玲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亲的陪伴,同时也很少有家庭活动或是跟妈妈共度时光的机会。因此,小玲常常感到孤独和浮躁,同时也有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二、分析及论述
1. 离异家庭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离婚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造成创伤。离婚会打破原有的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使孩子们面临许多问题,如家庭不和谐、父母争吵和冷战,以及孩子们面临的生活和社交问题等。这些问题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回到小玲的案例,她的父母离婚了,使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缺少父亲的陪伴和注意也对她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从多方面为孩子提供支持和教育,以减轻他们因离婚而造成的心理健康负担。
2. 离异家庭家务带来的影响和压力
离异家庭中,通常一个人需要负责所有的家务,这会导致单亲家庭孩子的生活极不便利。孩子需要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如打扫房间、购物等。这会给孩子带来生活上的许多麻烦和压力,从而产生心理负担。尤其是像小玲这样的孩子,不但缺少家庭支持,家务也需要自己负责,这些不利因素显然是增加了她的心理负担。
3. 孩子心理健康需要父母的关注和教育
每个家庭都应该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幸福的环境和良好的教育,做到让孩子在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成长。对于离异单亲家庭来说,单亲父母应该更加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同时,在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时,父母应该注意教育孩子要敢于面对困难,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以应对未来的生活和挑战。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例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例
第一篇: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例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个案
所谓单亲,即离异家庭或父母一方亡故的家庭,这种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孤傲、不合群、逆反、脆弱等心理特征,因此教育的难度相对较大,但就意义而言是可想而知的。下面是我遇见的二个案例。
案例之一
学生:陈某(女)
家庭成员:母亲病故,父亲、爷爷、奶奶
家庭情况:母亲去世较早,父亲没有再婚,跟随父亲以及爷爷奶奶生活。父亲在家经营袜业加工,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父亲为其配备了手机、电脑等,每个月提供较多的零花钱。在与其父亲的交流中得知,因为从小失去了母亲,家庭对其非常疼爱,觉得她失去了母爱,比周围的孩子可怜,所以在经济上加倍补偿她,尽量满足她的需求。
该生特征:表现不差,成绩差。但据说小学成绩还不错,升到初中后成绩就直线下降,但人还是比较聪明机灵,善观言察色;有“考试焦虑症”;平时花钱大手大脚,十分注重形
象打扮,很爱美。
采取的教育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暖心”行动,多鼓励多表扬,唤醒她的荣誉感。办公室、操场边,我多次单独找她谈心,表扬了她身上具备的优点和优势,告诉她要努力找出自
己的缺点和问题,要她成长成一名不单外表美心灵更美的人,我给她三天时间。谁知她第二天一早就来找我谈心,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我用她母亲临终时的话激励她,用她父亲不愿向她说的苦衷劝说她,使她争取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学习上,不要“心有旁骛”。
教育效果:一段时间后我注意到她就有了变化了,课间休息时大家跑教室外面,她有时在座位上看书,看到老师更有礼貌了,课桌下的小镜子不见了(同学反映她上课也不偷偷照镜子理头发了),平时的穿着打扮变的得体了,低头玩手机的时间少了。而且听她家人讲回到家后上网聊天也少多了,学习的劲头很足。近段时间各科考试成绩都有进步,尤其英语进步很快。对这个同学的教育和他们的转变使我想到:世界之大,各种类型的人都有,更何况处于青春好动的青少年呢?问题不在于他们的错误,而在于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对待这些看似讨厌不可救药的孩子时是不是应该扪心自问,“退”而求策呢?“问”什么?问自己最佳的教育办法;
单亲家庭孩子心理教育案例
单亲家庭孩子心理教育案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单亲家庭越来越成为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单亲家庭的
孩子由于父母关系的不稳定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和困扰。在这
种情况下,家长和老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和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介绍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教育方法和策略。
小明是一个11岁的男孩,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他和他的母亲一起生活,母亲是一名独立的职场女性,经常加班忙工作。由于父母离异的原因,小明经常感到孤独
和焦虑,对自己的家庭状况感到不满和烦躁。在学校里,他的成绩一直在下滑,情绪也比
较低落,老师们都对他的表现感到担忧。
针对小明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
家庭环境中的关爱和陪伴非常重要。由于母亲工作繁忙,导致小明经常一个人待在家里。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可以在家庭环境里创造更多的陪伴和关怀。母亲可以安排些时间
和小明一起做一些家务活动或者娱乐活动,增加母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可以让小明
感受到母亲的关爱和关怀,减轻他的孤独感和焦虑情绪。
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可以通过和小明交流,了解他的内心感受和
困惑,给予他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让小明了解到
自己的家庭状况并不是世界的终点,还有很多支持和帮助在等着他。学校也可以加强对小
明学习和生活的引导,帮助他建立自信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心理咨询和辅导团队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小明可能因为家庭背景的原因,对自己
的情绪和困惑缺乏适当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他去咨询心理健康专家,
教学案例——单亲家庭学生教育与管理案例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与管理案例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与管理案例
班级中问题学生的存在具有必然性、客观性和普遍性。
积极面对,分析研究问题学生的成因、心理特征和教育策略, 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激发潜能,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婚姻、家庭等社会意识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好多的家庭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地震。近年来所带的班级中,单亲家庭的学生人数是愈来愈多了。从教育的角度看,相亲相爱的父母,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对学生健康
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最良好的教育要素。反之,无一个完整的稳固的家庭的学生,其心理的发展容易产生偏差, 思想行为
上也就会常常出现这或那的缺陷,我们称之为问题行为。许多触目惊心的相关案例给家长,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单亲家庭小学生的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以下是从我在工作中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就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转化工作进行分析,并谈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案例:学生李某,9岁,生活在一个离异的家庭。在她还没有上学时,父母之间的感情就亮起红灯,家庭矛盾与日俱增。最终父母之间感情破裂而离婚。李某从小就在家庭矛盾激烈争斗中成长。父母离异后,李某与父亲生活在一起, 父亲后来又娶,后母对她是不理不睬,甚至不要她待在自己的身边,赶得越远越好。父亲又忙于生计,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与交流。使得李某在家庭中感到孤独无助,家庭中缺乏父母之爱,没有倾吐心声之处,使李某自卑,苦闷。消极悲观的心理,造成李某对家庭无归属感,上课老是心不在焉, 副无所谓的状态,学习成绩极差。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案例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案例
甲是一位来自单亲家庭的13岁男生。他的父母在他7岁
时就开始经常争吵,最终在他9岁时离婚。由于母亲忙于生计,甲缺乏关爱和交流,导致他自卑、苦闷,对家庭无归属感,研究成绩极差,行为自由散漫,不遵守纪律,与同学关系不融洽,常常为了小事与同学发生争吵,情绪易激动,言语粗鲁。
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离婚率的上升导致单亲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这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诸多麻烦。成功的生命教育需要从教会孩子做每一件小事开始,而不是告诉孩子抽象的道理。生命教育中有许多被忽视的教育细节,影响孩子的一生,也有许多有待开掘的生命教育细节,能在生活中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为了帮助甲,我全面了解了他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和家庭生活教育情况。通过与他的谈心和周围同学的了解,以及一位老师对其家庭的了解,我认为甲的脾气性格和表现与他的家庭状况和家庭教育有密切关系。因此,我首先从指导家庭教育着手,开展对他家庭教育的指导系列工作。
我首先培养了甲的积极情绪,让他坦然面对现实,理解单亲家庭是正常的社会现象。我告诉他,他是班级的一份子,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不保留一分。这样的平等让他觉得自己没有被孤立,不特殊。
二、事件的处理
2、营造和谐氛围,为走出心理阴影搭建桥梁。
我通过和甲的交流,发现他对家庭的怨恨和不满情绪很深。因此,我帮助他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他感受到自己被关心和理解。我还鼓励他参加班级活动和课外活动,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我和甲的共同努力下,甲的心理阴影逐渐消失,他变得开朗自信,与同学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孩子教育案例4篇
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孩子教育案例4篇
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孩子教育案例第1篇
魏平(化名),35票;李良(化名),33票;王平(化名),8票教室里传来班长喊票的声音,这是我班的学生在选举三好学生。我心猛地一跳,王平怎么才8票?她全班成绩第二!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座位上的王平头埋得很低很低
带着疑问我找学生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她孤僻、自私,别人问题时推诿敷衍,向她借辅导资料,她经常不愿意,生怕别人超过她。
为了帮助她克服自身缺点,我特意在一个下午放学的路上,与她边走边聊,我委婉地告诉她大家对她的看法,希望她能够在以后多跟同学交流,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她听后眼神中流露出迷茫。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默默地为她祈祷,希望她快乐。
性格上的缺点导致她与同学关系疏远,怎么办?
两周后的一天下午,我听到教室里闹哄哄的,还听到男生起哄的声音,我奇怪地走到教室门口,看到王平和另外一个女生丽丽(化名),正在教室里厮打。双方头发散乱,衣冠不整,互不相让,我急忙叫她们停下来。
办公室里,我严厉地批评她们,她们各执一词,都显得非常激动。要想了解真实情况,必须让全班同学发言。我按照以往的做法,让全班同学写他们目击的情况。条子收上来后,有三分之二的同学认定,王平错了。我狠狠地批评她,因为我已经单独跟她谈过,谁知竟不起任何作用,反而打起架来!怎不令我生气!哪知她竟大哭起来。
老师,是丽丽先动手打我的她一边哭一边说。王平也打了我!丽丽也不示弱。看着她们情绪都很激动,我决定冷处理。
事后,我问了几位同学,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我班管理采用值周制度,成绩前十名同学每人各值一周,负责本周各项工作。王平是第二名)本周该王平值周,丽丽因值日没有搞彻底,被王平罚搞值日,而丽丽不但不搞,还恶语相加,并大打出手,无奈之下,王平被迫还击。但为什么大多数同学认为王平错了?带着疑惑,我调查了一下,原来丽丽平时人缘好,学生评价不错,所以好多同学都偏向她。为了做好她的转化工作,我放学后去了她家。在她家,我见到了她的奶奶。原来她的父母在她七岁的时候离异,她有一个读高中的哥哥,她爸爸靠卖菜
一个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案例
一个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案例
XXX是一个性格内向、行为怪异的女孩,经常孤独地坐
在位置上发呆,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屑一顾。她胆子大,脾气倔,纪律散漫,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对人傲慢无礼,没有好朋友,研究惯不好,态度不端正,成绩平平。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她是一个“问题学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XXX“心理失衡”以
致难以合群的个性的原因,主要是不良的家庭教育和生活环境。XXX是个独生女,父母在她两岁时离婚,父亲患上了抑郁症,不能抚养她,她跟着婶婶和奶奶生活。婶婶家有自己的孩子,对她照顾有限,而奶奶一味溺爱,父亲也不能进行正常的心理沟通,长期得不到关爱和理解,成长中的烦恼也无人诉说,慢慢养成了孤僻、自卑、我行我素的性格。
对于这样的学生,单靠班主任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了解她的家庭状况后,我分别和她的父亲、奶奶和婶婶进行了沟通。我发现她奶奶年事较高,不具备教育孩子的能力,所以我和她的婶婶沟通,希望她能多点时
间关注这个不幸的孩子,给她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她打开心扉。没想到XXX的婶婶很理解我的良苦用心,也积极
地配合我的工作,表示不再外出打工,在家里陪伴孩子,这为我的学校教育工作打好了后方基础。
最终,通过多方面的帮助和关爱,XXX逐渐改变了自己
的性格和研究态度,获得了更多的朋友和认可。她变得更加自信、开朗,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一些性格内向、行为怪异的学生,我们不能轻易地给他们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而应该从他们的家庭教育和生活环境入手,通过多管齐下的教育策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实现自我价值。
关心离异家庭的学生——班主任教育案例
关心离异家庭的学生——班主任教育案例
(一)问题的发生:L厌学
L今天没来上课,不知是生病了,还是发生什么意外?担心着上完一节课,立刻与A的母亲电话联系,得知A既没有伤病,也没有碰到“意外”,而在家里哭着不肯上学,情况看来不乐观。L是不是和同学发生了矛盾?还是闹情绪?或者家里发生什么事?这个学期开学以来,他情绪低落,上课常开小差,经常拖欠作业,常到外面惹是非,屡受任课老师的批评,昨天我还批评他又和同学惹是非,上课不专心。L会不会因为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赖学在家呢?
(二)问题的症结:L担心什么
放学后,L的姐姐赶到学校,向我道明了原委。原来,近来这段时间,他们父母不和,常常吵架,正办理离婚,家庭破裂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他父亲不再关心过他们,因此,使他内心变得很仇恨父亲,行为也变得很叛逆,母亲的话也不听,六年级时也经常违反学校制度,学习自觉性较低,他姐姐有时间时才能监督他做作业。因此,他偶尔会听姐姐的话。他姐姐还道明一个原因,就是母亲没时间管教,也没文化,不懂教育,每天都是在市场做生意养家糊口,根本没时间顾及他的事情。他姐姐要上班,也没时间总督促检查他的去向。因此,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成长。今天,父母吵得特别凶,孩子给吓哭了。今天早上,他怎么也不肯上学,谁劝都不听。说到这里,L姐姐叹了一口气:“母亲的话,他是更加不听了。所有的人都只好顺着他。”
听完这席话,我总算弄清了L不上学以及近来情绪低落、上课不专心、成绩退步的原因:第一,父母失和,使他担心失去父母的爱,思想负担重;第二,L是一个性格比较叛逆的孩子,在家以他为中心,学习自觉性较低,虽有好转,也需在学校和家庭多方面的关注下才能按时完成作业。现在,L的母亲因为自身问题,更加迁就孩子了;第三,我们教师工作不够细心,没能及早发现L在校表现失常的真实原因,简单的批评反而加重了L的思想负担。
父母离异儿童的个案分析
父母离异儿童的个案分析
父母离异儿童的个案分析
父母的离异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幸的,家庭环境的突然改变,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严重扰乱,孩子会爱发脾气或烦躁不安;也有的会灰心丧气、孤独自卑。本文试图通过个案研究来探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关心、教育这类孩子,使之能够健康成长。
一、初见小科新
五月份的一天,小科新在姥姥的陪同下,来到了我班。只见她身上穿一件有些破旧的花裙子,脚上却穿着一双红棉靴,一双小手紧紧抓住姥姥的胳膊。看着她怪异的打扮,望着她倔强的小脸,我友好地伸出手想摸摸她的头,却被她触电般的尖叫声给吓了回来:孩子像小刺猬一样全身戒备着,一双大眼睛挑战式地望着我。
分析:前段时间,小科新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孩子判给妈妈。她只好由张店的奶奶家来到有些陌生的高青姥姥家。虽然姥姥细心照顾,百依百顺,但原先活泼开朗的孩子始终不主动开口说话,不但坚决不穿新衣服,这双奶奶过年时买的棉靴除了睡觉从来不脱。这不,大热天的,孩子还穿在脚上。在姥姥家从不出门的小科新在家人的哄骗利诱下才答应来幼儿园看看。可能由于父母离异,小科新的心灵受到了伤害,尤其是离开了从小生活的环境,离开了自己熟悉的亲人(奶奶、爸爸),孩子对周围的环境表现出极度的不安,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全身戒备地对抗着周围的一切。
二、小科新在园生活实录
观察记录一
今天是小科新人园的第三天,她已不像前两天那样哭闹了。课间自由活动时,小朋友们在各自感兴趣的区域兴致勃勃地玩着,小科新却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冷漠地观望,没有想要加入的迹象。我没有干涉,只是把她注视时间较长的区域玩具悄悄放在她面前,她不以为然地看我时,我就冲她笑笑。
(父母离异学生)学生心理问题分析教育案例
小学生心理问题分析教育案例
一、案例介绍:
我班有一名邵姓学生,父母离异,跟妈妈生活在一起。二年级时迷上游戏,为了逃避妈妈的唠叨,可以把自己关在房间一玩就是几小时,晚上也不分时间地玩,上课无精打采,作业跟不上,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到三年级已经是有点放弃的念头。但是他特别喜欢画画,下课画,上课画,做作业也画,练习本上,作业本上、书本上,到处他随意涂的画。开始我有点生气,就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有时还说几句刺激他一话,可效果并不理想。多次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地说教,不但没有引起他的重视,反而使他产生了逆反情绪,觉得老师有意针对他,和他过不去。
二、案例分析:
父母的分开,对幼小的他造成极大的伤害。虽然父母仍然非常的爱他,但和他父亲一起生活,却使他觉得很孤单:村中的顽皮小孩还要讥笑他,大人的同情、异样的目光更使他受不了。学习上由于缺乏动力,没有有效的监督,又由于教师的疏忽,没有及时掌握情况,从而使学习缺乏内驱力。反过来,又要受到教师责备,更使他简单的以力学习无味,而沉湎于打游戏机、画画,甚至喜欢上了不需要多与别人接触的活动,完全封闭了自己,平时问他话,很少接腔,爱理不理。
三、辅导方法:
从他的爱好入手,在同学们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有意地给安排画画的时间,我就让其负责帮助同学们的画画,协助其他同学完成美术作业。同时,把他推荐到学校美术课外小组学习。另外,只要课堂教学需要画图,都请他帮忙完成。画画的时间增加了,画画的次数增加了,让他树立了信心,点燃了学习的激情。
随着接触的深入,他已经对学习的重要性有所觉醒,我顺势让他做些基础性的题目,鼓励他,同时也成立合作小组让他担任付组长,让组长与其他同学都参与到帮助他的队伍中。
教育案例:离异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教育案例:离异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一、案例背景
社会一直都在不断地进步,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还改变了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人们越来越追求个体生命的自由,相应的生存方式也走向多元、复杂的选择,而离异成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随着婚姻的解体,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儿童数目在不断的增加。但是父母的离异对于孩子来说却是非常不幸的,特别是学龄前儿童,让他们的心灵会受到深重的打击。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
过完年,孩子们又回到了幼儿园,第一天的早饭快要结束时,毛毛突然说了一句话:“牛老师,我妈妈和我爸爸离婚了”。我赶紧问他:“谁告诉你的?”他面无表情地回答:“我妈妈说我长大了,可以让我知道了”。看着毛毛的眼神,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眼里写满了从未有过的忧郁。
片段二
很快到了三八妇女节,一大早我就把事先准备好的关于妈妈的歌曲在孩子们晨间活动时播放着,给三八节活动做好准备。就在我整理完活动材料转身时,猛然间看到毛毛在揉眼睛,我赶忙过去询问他,是不是眼睛不舒服,他低下头说没事儿。到了中午三八节活动时,我
又给小朋友放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并请孩子们讲讲妈妈为自己做的事情,体会妈妈的不容易,并协助孩子们给妈妈做一个小礼物。就在班里孩子都高兴的给妈妈准备礼物时,毛毛又开始揉眼睛,我立刻走到他面前,问他怎么了,却发现毛毛哭了,我问他为什么哭,他赶紧擦干眼泪,说有沙子进眼睛了才会流眼泪。但是孩子的掩饰终究是稚嫩的,我发觉到毛毛肯定有心事,而且一定和妈妈有关。
午饭后其他孩子去散步,我把他叫到我面前,我问他:“你是不是想妈妈了?所以一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才会哭?”毛毛说:“老师,我妈妈都好几天没给我打电话了,我在爷爷奶奶家也不敢给她打,我想让她回家看看我。”说着眼泪又流了下来,看到孩子可怜的样子,我心里也难受极了,把他抱进怀里,说了句:“想哭就大声的哭出来吧,别憋着了”。说完毛毛大声的哭了起来,在我的怀里颤抖着,那一瞬间我的眼泪也决了堤……并告诉他,我中午一定会给妈妈打电的,让他安心去睡觉。
关于离异家庭的德育教育故事
关于离异家庭的德育教育故事
摘要:
一、引言:离异家庭背景及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二、故事主体:离异家庭孩子的成长困境与德育教育的实践
1.亲情缺失导致的心理问题
2.校园欺凌与同伴关系紧张
3.德育教育介入的时机与方法
三、案例分析:德育教育在离异家庭中的实际运用
1.关爱与陪伴:弥补亲情缺失
2.心理疏导:解决心理问题
3.团队合作:改善同伴关系
四、结论:德育教育对离异家庭孩子的积极影响及推广意义
正文:
关于离异家庭的德育教育故事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离异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何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对这些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一个离异家庭孩子的成长故事,探讨了德育教育在离异家庭中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故事的主人公小明,从小生活在离异家庭中。由于父母的疏忽和关爱不足,他性格孤僻,容易焦虑,常常受到校园欺凌。在学校里,他没有朋友,同伴关系紧张,导致他越来越排斥与人交往。
面对这样的情况,德育教育工作者认为,这是对小明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机。他们首先从关爱和陪伴入手,弥补他亲情的缺失。通过与小明的父母沟通,教育他们意识到孩子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关心孩子的成长。
同时,德育教育工作者对小明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解决心理问题。他们通过谈话、游戏等方式,让小明逐渐打开心扉,释放内心的压力。此外,还鼓励小明参加各类课外活动,培养他的兴趣爱好,提升自信心。
为了改善小明的同伴关系,德育教育工作者还引导他参与团队合作。他们组织小明加入学校的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在团队合作中,小明学会了与人沟通、协作,逐渐融入了集体生活。
单亲小学生教育案例
单亲小学生教育案例
【篇一:单亲小学生教育案例】
王某,在班里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是
一个“问题学生”:性格外向,脑瓜很灵,特长众多。但他胆子大,
脾气倔,纪律散漫,常闹事,对人傲慢无礼,没有好朋友,学习习
惯不好,态度不端正,成绩平平。
长期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使得小小年纪的王某出现了严重的心
理失衡。一天到晚,他不是与人唇枪舌剑,便是幸灾乐祸。他认为
与别人对抗得越激烈,他越能享受到快乐。为此,老师和家长给他
找了一些有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书,想让他看后能正确认识自己
的错误。不料,他自己的问题倒没发现,老师、同学的问题倒看出
一大堆,时时以高标准要求他人,指出他人种种“不善待”自己的地方。
二、案例分析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我从其他老师和学生那里掌握了更多
有关王某的信息,通过了解,我们发现造成王某“心理失衡”以致难
以合群的个性的原因是多元的,但主要是不良的家庭教育和生活环境。
王某是个独生子,打小开始,父母的感情一直不和,在他读小学三
年级时,他的父母就因感情破裂而离异了,他被法庭判给了父亲。
离婚前他父亲已经因经商不利而破产,离婚后更无力抚养自己的儿子。所以,他的父亲只能将傅某寄托在他年迈的奶奶家里——老人
院里的一个小间套房。父亲没文化,很少与儿子进行过心理沟通,
而且时常要外出打工,所以王某的生活和学习问题只能由爷爷和奶
奶来料理。爷爷和奶奶对孙子总是过于宠爱、放任的,凡事都依王
某的,于是他在家一直处在以我为尊的轴心位置。只要大人有一点
不顺从他,他便翻脸不认人,肆意指责对方。因此,每当王某在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案例
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案例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转化后进生首先要转变后进生的思想(让后进生爱班集体;爱老师;爱同学等)。下面就谈谈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转变后进生的思想工作这一典型案例。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明(化名)主要表现:
1.纪律方面:自由散漫,日常行为习惯欠佳。
2.学习方面: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差。
3.思想方面:孤僻,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
二、个案背景:
1.小明父母离异,判给父亲抚养。父亲白天在外面做生意,晚上回家也不了解孩子情况,只看到孩子好的一方面,且认为孩子没有母爱,渐渐对孩子形成溺爱。
2.该生主要由年迈的奶奶代管,与其生活在一起。由于奶奶只有一个孙子,将其视为掌上明珠,宠爱有加,隔代教育效果差,造成孩子固执、任性等不良的性格。
3.该生零花钱较多,与同学攀比现象严重。但该生生活自理能力差,有较强的依赖心理。
三、原因分析:
通过和班主任老师、任课教师一起分析小明的情况,我们发现,造成小明现在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
1.家长离异的时候没有顾忌孩子的感受,没有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孩子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虽然该生判给父亲抚养,但是,其父因为忙于生意,没有多少时间照顾孩子,把孩子丢在年迈的奶奶家里,给孩子一种被抛弃,没人要的感觉,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内心失去平衡,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从而产生强烈的自暴自弃心理和逆反心理。
2.家长因为内心的愧疚,对孩子过分溺爱,特别是小明在奶奶家生活时,奶奶因为年事已高,教育能力很差,因此,没有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相反,过分的娇惯孩子,在物质上尽量的满足,基本上是有求必应,但是,对孩子的学习,则放任自流,长期这样,造成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骄横,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对学习没有兴趣,开始还能敷衍应付,后来,连应付都怕难了。
3.教师对这样的学生的教育,和一般的学生等同,没有采取必要的特殊措施。.按照学校正常的教育程序,是教育不好这样的学生的,但大部分老师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付出更多的关爱和耐心,如小明在六年级的时候,家长曾要求老师帮助该生下午辅导作业,但老师因为家庭事物较多而拒绝
了。这样,该生就失去了一个转变的机会。
4.小明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自身的原因,最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青年的影响和诱惑,和他们混在一起,讲什么哥们义气,吸烟上网玩游戏,整夜不回家。由于缺少必要的保护机制,不能切断这种诱惑,所以,学生会慢慢的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四、转化措施:
针对小明的特殊情况,学校决定采用特殊的教育措施,具体说来,分以下几步来进行教育:
第一步:进行家校沟通,学校把该生的父亲母亲以及该生的奶奶一起请到学校来,和学校老师一起商量对该生的教育方法。分析了该生身上现象产生的原因,指出其父母在教育子女上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告诫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当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改善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要让学生明白,父母的离异,是两个大人生活观念等方面的问题,不是爸爸妈妈要抛弃他。于是,我们要求家长在一段时间内,要和该生生活在一起,多给予生活上思想上的关心和爱护,多和孩子出去进行户外活动,加强亲子和谐。在交往的过程中慢慢的了解孩子的内心真实想法,不要操之过急。奶奶也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能过分的娇惯孩子,在物质上要有节制,不能有求必应。
在学校,召开班级所有任课老师会议,在对待该生的教
育问题上,所以老师统一思想,统一要求。同时要求老师们尽可能的发现该生的闪光点,想办法提高该生的学习兴趣。在校期间,老师们要随时注意该生的表现情况和任何一点进步,及时反馈,及时表扬。
第二步:家长学生老师一起制定该生的学习成长计划。
1.对该生的学习先适当降低难度,该生的家庭作业和其他同学有所区别,量也适当减少,题目也是最基础的。并且,与家长约定,只要该生在某一时间段认真完成了家庭作业,可以满足该生一个小小的要求或给予适当的奖励。
2.针对该生课堂上屡次违反纪律的情况,班主任和该生签订书面合同,合同上写明必须纠正的违纪行为及其地点时间和方式,规定如果学生遵守了合同,就给予何种鼓励,如果背信弃义,就要受到何种惩罚。合同由教师和学生签字,有时也请家长签字。合同根据该生的表现情况经常变化,慢慢提高要求。
3.家长学校一起努力,切断社会上不良少年对该生的诱惑,采用最初一段时间,由奶奶亲自接送该生上学回家,晚上规定正式的作息时间,按时睡觉。
第三步:由管到扶再到慢慢放手
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管制,让该生养成最基本的学习习惯,达到学校最基本的行为要求,然后,班主任老师和班干部一起商量,发动班级同学,一起帮助该生,让该生慢慢的
融入到班集体中。
经过一期的共同努力,现在,小明同学已经慢慢的融入了班级的正常学习生活。表现好了,能和同学合作完成很多的任务,学习态度大有好转,虽然偶尔还有轻微违纪行为,但是,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不知道的也愿意去请教老师和同学,虽然学习成绩还不是很理想,但最起码已经达到了一个正常的学生应该达到的一般标准。
五、启发与反思:
随着社会上离异现象的增多,夫妻双双外出打工,交通事故意外死亡率上升以及家庭成员身患绝症病故等现象的增加,孤儿、单亲以及特殊家庭学生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这些特殊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由于这些孩子过早的失去了正常的家庭温暖,过早的承受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其性格、智力、情绪,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良好发展受到压抑和扭曲,直接造成学生成绩下降,思想道德品质下滑,而且也导致了行为异常和心理异常。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未来人口素质的提高,无疑是一个不利的因素,因此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不可忽视。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以对学生诚挚热爱的情感,感染打动学生,让其转化为学生前进的心理动力,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和个性发展的方向。因此,我们要利用教师的特殊身份,关注和关心着这个群体,协调好监护人和孩子的关系,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