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上)

合集下载

初三上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初三上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初三上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应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促进学生历史学习和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由为你整理初三上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初三上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一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1、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2、改革者:伯利克里3、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4、作用: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1、时间:7世纪中期2、改革者:孝德天皇3、主要内容: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②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文艺复兴(九上P58-59-60)1、时间:14世纪-17世纪上半叶2、最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3、中心思潮:人文主义4、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5、早期代表:代表人物国别主要作品及其成就但丁意大利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达o芬奇意大利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莎士比亚英国创作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6、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初三上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二四、新航路的开辟(九上P61-62)1、主要原因: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扩大;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的强烈渴望;奥斯曼帝国对东亚商路的控制。

2、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航海技术的发展。

3、开辟的过程航海家哥伦布迪亚士达o伽马麦哲伦开辟新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环球航行4、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欧洲人殖民扩张活动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九下历史部编版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九下历史部编版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促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 路,实现富国强兵,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19世纪中期,许多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而东亚的日 本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成为亚洲唯一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避免了与其他亚非拉国家相同 的命运。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872
1878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明治政府大力扶持企业
1872年,日本第一条铁路通车
1 8 7 2 年东京 与横滨 铁路通 车
2023/10/18
1 8 6 9 年,日 本建造 的第一 艘轮船 “孝明 丸”( “横滨 丸”) 从筑地 驶往横 滨 。
富冈缫丝厂于明治5年 (1872 年 )由 明 治 政 府 为 实现日本的近代化而第 一次成立的制纱厂。
材料一:天皇住在京都,而将军“另立门户”住在江户。结果江户反而成为全国的政 治中心,将军权力增大,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600年,直到1868年。
①政治上: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下,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材料二:幕府禁令: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 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只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
在日俄战争后,日本天皇
1877年,日本东京大学成立
1907年日本小学的入学率达到 98%,创造了当时世界纪录。
很得意的说过这样一句话: “打败俄国的不是日本军 队,而是日本的小学教师”
1910年,日本 95%以上的男子, 90% 以上的女子都接受过教育。
最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措施 ——改革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为日本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影响深远。
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明治初年日本军费支出 只占该年度经费预算的 20%左右,1887年增至 27.3%,1897年增至 49.4%。——小西四郎 《日本全史》

近现代史

近现代史

近现代史.13.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中国的外交和国防.袁腾飞.wmv近现代史.14.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上).袁腾飞.wmv近现代史.15.欧洲的资本主义兴起(下)、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上).袁腾飞.wmv 近现代史.16.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下).袁腾飞.wmv近现代史.17.启蒙运动、工业化初期.袁腾飞.wmv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1.明治维新(上).袁腾飞.wmv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2.明治维新(下).袁腾飞.wmv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3.戊戌变法(上).袁腾飞.wmv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4.戊戌变法(下).袁腾飞.wmv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5.俄国1861年改革.袁腾飞.wmv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6.中国古代的改革.袁腾飞.wmv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项训练.袁腾飞.wmv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8.英、美民主政治的建立.袁腾飞.wmv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9.法国大革命.袁腾飞.wmv改革-民主-战争-人物.10.近代中国的民主进程.袁腾飞.wmv改革-民主-战争-人物.15.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领袖.袁腾飞.wmv改革-民主-战争-人物.16.综合练习.袁腾飞.wmv近现代史.13.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中国的外交和国防.袁腾飞.mp3近现代史.14.欧洲的资本主义兴起(上).袁腾飞.mp3近现代史.15.欧洲的资本主义兴起(下)、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上).袁腾飞.mp3 近现代史.16.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下).袁腾飞.mp3近现代史.17.启蒙运动、工业化初期.袁腾飞.mp3近现代史.18.自由资本主义(上).袁腾飞.mp3近现代史.19.自由资本主义(中).袁腾飞.mp3近现代史.20.自由资本主义(下)、垄断资本主义(上).袁腾飞.mp3近现代史.21.垄断资本主义(下).袁腾飞.mp3近现代史.22.两次大战间的世界(上).袁腾飞.mp3近现代史.23.两次大战间的世界(下).袁腾飞.mp3近现代史.24.第二次世界大战、两极格局(上).袁腾飞.mp3近现代史.25.两极格局(下).袁腾飞.mp3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1.明治维新(上).袁腾飞.mp3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2.明治维新(下).袁腾飞.mp3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3.戊戌变法(上).袁腾飞.mp3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4.戊戌变法(下).袁腾飞.mp3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5.俄国1861年改革.袁腾飞.mp3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6.中国古代的改革.袁腾飞.mp3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项训练.袁腾飞.mp3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8.英、美民主政治的建立.袁腾飞.mp3改革-民主-战争-人物.09.法国大革命.袁腾飞.mp3改革-民主-战争-人物.10.近代中国的民主进程.袁腾飞.mp3改革-民主-战争-人物.15.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领袖.袁腾飞.mp3改革-民主-战争-人物.16.综合练习.袁腾飞.mp3政治史.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上).袁腾飞.mp3政治史.02.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下)、西方近代民主政治(一).袁腾飞.mp3政治史.03.西方近代民主政治(二).袁腾飞.mp3政治史.0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袁腾飞.mp3政治史.05.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二).袁腾飞.mp3政治史.06.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三).袁腾飞.mp3政治史.07.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四).袁腾飞.mp3当代政治格局.01.现代中国外交1.袁腾飞.mp3当代政治格局.02.现代中国外交2.袁腾飞.mp3。

明治维新的内容

明治维新的内容
明治维新(日语:めいじいしん)是指日本在西元1860年代到1880年代间,以维新志士所建新政府为核心的民族统一主义与西化改革运动。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这次改革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2]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明治维新的内容
明治维新的内容
问题:
明治维新的资料
答案:
明治维新的资料: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颁布宪法;
2。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兴办工业企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技术;
3。社会上:采取“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
4。军事上: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日本军人进行武士道教育。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
入党誓词的内容是什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和平共处五项原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
5。文化上: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效仿西方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向学生灌输忠君爱国思想;
6。思想上:大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努力改造落后愚昧的社会风气。确立了国民皆学的方针。打破了传统的身份等级制度,在政府“求知识于世界”的开放政策下,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
【相关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
学生动手活动,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并在多媒体展示学习成果。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背景
世界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
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度时期
参与者
反幕府的强藩,人民大众。
没有实权的皇帝与少数官僚
结果
成功
失败



背景
改革前,两国都处在封建统治之下,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性质
都就是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
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内容、性质、评价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①国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与西方列强的入侵,造成幕府封建统治的严重危机。
②由于明治维新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4、前提:倒幕运动
5、口号: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6、改革内容:
政治方面——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方面——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军事方面——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教育习俗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7、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8、影响A积极性:走上了……摆脱了……
学生二:我觉得在经济方面,经济上采取的措施吸收外来文化,善于学习。
学生三:我认为在教育与习俗方面,教育就是长远发展的基础,重视教育,提高了日本的名族素质。吸收外来文化,善于学习。
学生四:我认为在军事,因为军事强大可以挫败西方列强的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吸收外来文化,善于学习

(部编)《日本明治维新》ppt公开课课件

(部编)《日本明治维新》ppt公开课课件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 之下。幕府将军掌握了实权,将军的政厅 被称为幕府。公元1192年到1867年,是日 本历史上实行军事封建专制统治的“幕府 政治”时期,经历过镰仓幕府、室町幕府、 德川幕府三大幕府的统治。
材料 幕府禁令: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 国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长崎码 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
(1)背景:日本幕府统治出现危机,极端孤立。中国守旧 势力依然强大。 (2)领导者:日本,中下级武士。中国,具有资产阶级倾 向的知识分子、士大夫。 (3)参加者:日本,强藩、商人、农民、手工业者等。中 国,没有实权的皇帝、开明地主、少数官僚。 (4)改革内容:日本,全面而且行之有效。中国,未涉及 政治体制改革。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日本的明 治维新。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 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亚洲 强国的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和朝鲜,给中国等国 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板书设计
内忧 外患
幕府的封
建统治严 幕
重阻碍了 府 明
资本主义 统 治
的发展
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宣布《五条誓文》: 一、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 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 倦怠。 四、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
思考:五条誓文反映了日本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 事件?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二、倒幕运动 三、明治维新
19世纪50年代,当中国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 时候,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也面临丧失民族独立的危险。然而日本却通 过社会改革,摆脱了不平等条约的束缚,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 为当时亚洲唯一民族独立的强国。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华东师大版

识记内容 时间?根本原因(内忧)?外患?目的?改革者 ?内容(措施)?性质?作用(积极影响、消极 影响)?局限性?启示(对中国)?
明治维新前:对外政策——闭关锁国 明治维新时:对外政策——实行开放政策 明治维新后:对外政策——实行侵略政策。
明治维新成功根本原因:君臣一心,锐意改革。 明治维新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1、立足国情,坚持改革开放 2、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 3、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4、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最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 善于学习外国长处 (日本古代:近代) 重视教育 勇于改革创新
西方列强入侵 (美英法俄)
导致 导致
内忧
社会矛盾
加剧
外患
民族矛盾
幕 府 统 治 危 机
识记内容:明治维新 1、时间 2、原因 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 资本主义的发展(内忧) 外患:民族危机严重 美国培理黑船事件,日本 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二、倒幕运动—背景
• 1、幕府统治的危机
外患:民族危机严重
①最先打开日本国门的是哪个国家?在什么时间?
美国 1853年
②它强迫日本签订了什么条约?享受哪些权利?后 来又有哪几个国家入侵日本?日本面临什么危机?
条约:《日美亲善条约》
权利:开放港口、设住领事、享受最惠国待遇、后增设港 口、商埠和领事裁判权、议定关税等
国家: 俄、英、法欧洲列强 危机:沦为半殖民地危机 忆一忆:当时亚洲的中国、印度是怎样状况?
倒幕力量强大 依靠人民群众
二、相关问题的综合与比较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相同点: 1、原因相同: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国内危机严重。 2、性质上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3、作用(影响)上相同:都改变了社会性质,走 上资本主义道路,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改革 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都走上对 外扩张道路。

日本明治维新完整总结与解析[整理版]

日本明治维新完整总结与解析[整理版]

日本明治维新一、历史背景——幕府统治危机(明治维新物质基础)⑴表现:①城市: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发达,形成江户,大阪,京都三个中心,并开始参与藩政。

②农村:商品经济也渗透到农村,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A.经济较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普遍发展起来。

B.有些商人组织资本主义性质家庭手工业或直接投资手工工场。

C.一小部分兼营手工业的农民,开始使用雇佣工人,扩大自己的作纺。

③这些人在经营商业、高利贷或资本主义家庭劳动同时,还投资于土地,变成新兴地主。

⑵影响:①加速了日本社会分化,一部分成为资本家性质的剥削者,一部分破产沦为工资劳动者。

②使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部分大名逐渐与商人资本家接近。

③大批武士经济陷入困境,不满幕府统治。

农民起义,城市“米骚动”。

⑵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1837年,大阪,大盐平八郎起义:①原因:中下级武士经济状况恶化,对现实不满,②影响:充分显示幕府统治的危机。

直接打击幕府和巨商,暴动得到广泛响应和效仿。

③地位: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由武士联合农民和贫民的暴动。

(性质)⑶大名也开始挑战幕府权威;萨摩、长州等大名,加强自己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

争取在幕府政权中更多的话语权。

⑷天皇力图恢复统治权:被称为“京都囚徒”的天皇也利用反幕府力量恢复自己统治地位。

(“黑船来航”)⑴时间:1853年,美国,佩里。

⑵条约:《日美亲善条约》,也称《神奈川条约》。

⑶影响:使日本彻底结束闭关锁国的状态。

①政治上:国家主权受损害,内政遭干涉,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加深。

②经济上:A.日本成为列强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下级武士生活恶化,幕府大名财政更困难。

B.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③阶级上:激化了日本社会的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

④思想上: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要求变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⑴森严的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日本社会被分为士(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四个等级。

人教版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练习。

并祝各位同学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1、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2、改革者:伯利克里3、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4、作用: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1、时间:7世纪中期2、改革者:孝德天皇3、主要内容: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②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文艺复兴(九上P58-59-60)1、时间:14世纪-17世纪上半叶2、最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3、中心思潮:人文主义4、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5、早期代表:代表人物国别主要作品及其成就但丁意大利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达o芬奇意大利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莎士比亚英国创作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6、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四、新航路的开辟(九上P61-62)1、主要原因: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扩大;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的强烈渴望;奥斯曼帝国对东亚商路的控制。

2、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航海技术的发展。

3、开辟的过程航海家哥伦布迪亚士达o伽马麦哲伦开辟新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环球航行4、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欧洲人殖民扩张活动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5、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提示学生从规模、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比较)航海家规模目的性质影响郑和船多人多宣扬国威加强联系友好交往义举促进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哥伦布等船少人少开拓市场掠夺财富殖民扩张活动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殖民灾祸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九上P67-68-69)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军队,取得了最后胜利。

高二历史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高二历史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一、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1.政治:废除旧的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故今更废藩为县,务除冗就简,去有 具体做法: 名无实之弊,无政令多歧之忧。 (1)废藩置县:废除藩国,把全国划成3府72 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
(2)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废除 了武士阶层特权。 作用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为进 一步推行改革,富国强兵奠定了基础。
内容
材料一:“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 各就其役。” ——1872年征兵告谕 材料二: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在《御笔信》中 郑重宣布:“经营天下,安抚汝等亿兆,欲开拓万 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1)材料一透露的信息反映了日本明治政府改革军事之目 的是什么?改革军事的内容又是什么?
——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 具体做法 ? 材料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日本为此采取了什么举措? 上述材料体现了明治维新的什么措施?有何影响? 首先,引进技术等,建立样板企业;建设近代 交通通信事业; 然后,政府大力扶植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三,政府大力拓展海外市场
殖产兴业的具体内容就
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 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 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并且以国 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 样板,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的 成长。
目的在于对外侵略扩张,为大资产阶级 开拓国外市场。 改革军事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实行征兵制, 建立一支绝对忠于天皇的常备军。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明治政府改革军事的另一目的是 什么?
另一目的是加强对国内人民的统治,使 人民“各就其役”
(2005江苏卷)由于国情不同,世界各国工业化的途 径是不尽相同的,回答: 1、指出16C以来英国和19C中期以来的日本在工业发 展的早期阶段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以及政府所起的 作用。 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和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工业 2、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为例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积累资本; 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日本:通过明治政府大力改革,如地税改革、政府投 主要史实:政府投资、扶植私人企业、海外拓展。 资扶植、发动对外战争勒索赔款等,为工业发展积累 主要原因:国内市场狭小、资源不足、农业落后等 资本 原因,仅靠私人资本无力发展新工业。 不同点:英国工业起步阶段政府作用不大,主要靠私 人投资;日本工业起步时主要靠政府的扶植和保护

简要对比分析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原因

简要对比分析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原因

简要对比分析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原因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是日本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时期,两者都对日本的现代化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进行简要对比分析,探讨其成败原因。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它标志着日本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国家的转变。

明治维新始于1868年明治 Restoration,结束于1912年明治天皇去世。

一方面,明治维新的成功得益于日本当时内外部因素的积极助力。

明治维新之初,日本在遭遇外国侵略和内部动荡的情况下,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正是在这个时候,以明治维新为代表的一批志士乡绅率先发动了变革,他们通过推翻幕府政权,恢复天皇的统治地位,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变革。

明治维新的成败也与日本吸收西方文明的能力密不可分。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大量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制度,积极吸收借鉴了西方的生产力和管理经验,这为日本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戊戌变法是日本历史上的另一次变革尝试,它发生在明治维新之后,是日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举措。

戊戌变法始于明治十一年(1878年),结束于明治十四年(1881年),是日本明治时期一场政治改革的代称,由日本政府领导人,大久保利通等实施。

与明治维新相比,戊戌变法却并未获得成功,其成败原因也颇为值得深思。

首先要明确的是,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成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内部因素方面,明治维新日本实行了积极的变革政策,解决了封建体制和藩国割据的问题,推行了近代国家制度,使日本朝着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而戊戌变法,则由于政府领导者的意气用事,对国家政策缺乏深刻的认识,导致了改革政策的不适时宜和不成熟。

在外部因素方面,明治维新日本在国际风雨飘摇的时代里,通过西方列强的压迫和威胁,发展了一系列相关的国家政策,比如文明开化、摊丁入亩等,使日本发展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

而戊戌变法,则由于外部环境不利,导致诸多变革举措无法得到顺利实施。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

1853年
美国舰队登陆日本
日本对鸦片战争的认识: “近来清朝鸦片烟之乱,乃前车之覆辙。”
西方商船把大量的商品运进日本 “清儒虽然学问考证精密,但毕竟是纸上谈兵, 没多大实用。”
“中国拘泥于古法,日本应在未败前学习到西 洋之法。”
外国商人检验日本的出口生丝
萨摩藩建立的机械工场旧址
大 政 奉 还 图
美国的历史是两次革命的历史;
英国的历史是两次革命的历史,只 不过一次是政治上的,一次是经 济上的;日本的历史是两次改革 的历史……
亚洲
欧洲
一、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明治维新的原因)
日本(日出之国)的由来简介: 7世纪:大化改新,由奴
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12世纪末:幕府统治 镰仓、室町、德川
从12世纪起,一些武士出身的人掌握了国家政 权,天皇大权旁落。这些武士自称将军,他们的 统治被称作“幕府统治”。
该图现藏于日本东京圣德纪念馆。1867年,萨摩、长州等藩组 成讨幕联盟,策划武力讨幕;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席卷 包括京都等大城市在内的幕府管辖区。幕府统治摇摇欲坠。在此情 况下,德川庆喜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1867年10月24日他假意向朝 廷提出辞职,将政权交还天皇,称为大政奉还。
“尊王攘夷”
明治维新
6、内容
国内统一市场
A.政治方面:“废藩置县”
原始资本积累 B.经济面:“殖产兴业” C.社会生活:“文明开化” 生活方式改变 D.军事方面: “富国强兵”。近代常备军队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7、性质
明治维新
8.评价
①作用: 明治维新使日走从一个闭关 锁国 的封建国家, 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 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日本强大起 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 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

明治维新的评价

明治维新的评价

明治维新的评价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中重要的历史运动,它的出现是日本进入走向近代化的分水岭。

明治维新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来看待。

在政治上,明治维新重新安排了日本的政治体制,开放的宪法,为日本的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经济上,明治维新改变了日本以往一成不变的农耕经济,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建立了新的金融体系,催生了日本近代化的经济体系。

在文化上,明治维新带来了大量的西方文化,使得日本受到极大的文化冲击,日本文化得到了创新。

从政治上看,明治维新对日本近代史的影响是显著的,政治体系的改革为后来的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明治维新发生在日本的早期,并推行了改革,使日本从一个封建社会走向近代化。

并取消了僧侣的特权,实行道教及以上的官僚制度。

明治的任职制度,更新的宪法和宪法的执行,使日本政治变得更加开明而稳定。

经济上,明治维新改变了日本以往关注农业生产的经济体制,加强了国家赋税,建立了商业银行,推行了重商主义的政策,改变了以农耕为主的经济体制。

一方面,日本的工业和商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赋税的增加使日本国家财政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大量的外资进入日本,引发了投资热潮,使日本经济发展迅速。

文化上,明治维新引入了西方思想,开放了日本文化,引发了日本文化的变革。

与以往封建社会中死板一成的传统文化不同,明治维新带来了西方思想,新的文化理念使日本文化发生了转变。

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文学的繁荣发展,日本文学从宫廷文学向民间文学的转变,以及活跃的新闻业,使日本的文化界得以进步。

总之,明治维新对日本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令日本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为日本向近代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日本明治维新的政治和文化变革

日本明治维新的政治和文化变革

日本明治维新的政治和文化变革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一场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变革,该事件发生在1868年,标志着日本改变传统的封闭状态,迈向现代化的步伐。

在这一时期内,日本从一个被视为世界上最落后国家之一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现代和有影响力的国家。

本文将探讨日本明治维新的政治和文化变革,探讨这一事件对日本的影响。

政治变革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是一个封闭的国家,政治和文化方面都十分落后。

这场变革消除了日本封闭的状态,引进了西方国家的文化,包括思想、科技和政治制度。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政治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政府转向了中央集权的制度,这种制度消除了日本的分封制,使得整个国家的政治权利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

此外,等级制度也被废除,以前的种族和社会等级被视为平等的个体,人民拥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政府改变了以前的严格等级制度,从而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领导阶层主要由武士和大名组成,他们的权力是基于单纯的领土控制和等级制度的。

然而,这种制度并没有为日本带来繁荣和发展。

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变革,引进了西方的议会制度,成立了日本的新政府,建立了现代的行政机构和法律体系。

新政府为人民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规章,让国民知道他们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并确保了民主国家的基本原则,例如选举、表达自己的意愿等。

文化变革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文化和艺术也遵循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艺术属于存在于社会等级制度中的一部分。

这些压抑了日本的艺术和文化创新。

明治维新之后,随着日本开始自由地接触外部世界,他们逐渐吸收了西方的文化和艺术。

因此,他们开始逐渐走向一个更开放、更自由、更具创造性的文化环境。

在这一时期内,艺术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日本的传统绘画、建筑都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此外,明治维新也给了日本人民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外部世界的技术和科学知识。

这些知识包括了西方的现代工业、医学和政治等,日本人民逐渐了解到对现代化的需求和意义,因此开始接受时代的变化,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明治维新经济上的内容

明治维新经济上的内容

明治维新经济上的内容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改革,旨在推动国家现代化和强化国力。

这些改革包括:
1. 建立铁路和电信网络;
2. 采用发达国家的行政、金融和贸易机构;
3. 成立工业部、商业部和农业部,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
4. 采用国际标准的货币(日元);
5. 促进海外贸易;
6. 鼓励私人企业和投资;
7. 改善土地制度和农业生产技术;
8. 通过公共教育和职业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这些措施改变了日本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日本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富有和发达的国家之一。

日本的明治维新历史

日本的明治维新历史

日本的明治维新历史:近代以来,中国知识界每逢提及日本,大多认可其自明治维新起在政治、文化、教育体制诸多方面的变革,而严厉批判其变本加厉的军国主义侵略行径。

今年,旅日华人学者宗泽亚以大量日方历史档案为依据,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写出《清日战争》与《明治维新的国度》两书,相继在中国内地出版并引起关注,尽管作者对新史料的挖掘、对新视角的强调,使这套“姐妹篇”的部分描述和结论迥然有别于以往国内的研究,让人耳目一新,但大体而言,并未背离上述传统思路。

问题是,一些更加耐人寻味、更为关键的历史细节,往往容易被人忽略。

1、日本国际化的入场券《明治维新的国度》书如其名,对日本当时是个什么样的国度介绍非常多,但对明治维新本身的分析却有些粗略,尤其是此次近代化改革的核心议题——法律制度建设,着墨甚少。

一般认为,明治维新的真正目标,是建立一套近代化国家体系,其他改革都是辅助性措施,在19世纪末的东亚,“近代化”最大特点并不是能造多少枪炮、会造什么机器,而是有一套完整、规范的法律体系。

西方列强入侵东方各国,头等大事之一是取得“领事裁判权”:洋人在“贵国”犯了事,不能依据本地法律审判,而要用洋人自家的法律审判。

反过来说,要想收回治外法权,第一要务就是完善国内法律体制,明治维新之后,这也长期是日本政界高层的焦点议题。

1875年时为明治八年,日本发布太政官58号令,正式导入立宪政体;1876年9月,宪法取调局设立;1880年《日本国国宪案》规定天皇要发誓遵守宪法;1885年建立内阁;18《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1891年,日本加入国际公法会。

正因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日本才得以修改不平等条约,1888年、1893年,日本分别与墨西哥、夏威夷两国达成平等条约,英国也在1894年7月16日与日本修改原来的不平等条约。

注意,日英条约修改之后半个月,甲午战争才正式爆发,换句话说,英国并不是因为日本战胜清朝而成东亚强国才同意修改条约,而更多是因为日本法律制度已不断健全。

历史上的三大改革

历史上的三大改革

意义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意义在于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全面现代化的改革方案,尽管未能 成功实施。这次变法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热情和活力,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三次改革的区别
意义
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在于它废除了农奴制度,解放了农民,推动了农村的社会经济改革 。这次改革为俄罗斯帝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对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事件概述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中国清朝末期的一次 政治改革,发生在1898年。这次 变法是由光绪皇帝和一群改革派 政治家推动的,旨在加强中央集 权,推动现代化改革,以及提高 国家的整体实力。变法涉及政治 、经济、教育、军事等多个领域 ,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和光 绪皇帝的被废,这次变法仅持续 了100多天便宣告失败
事件概述
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罗斯帝国时期的一次重大改革,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这次改革 是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动的,旨在废除农奴制度,使农民获得自由和土地。改革涉 及到了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被视为俄罗斯近代化的重要步骤
内 根本目的

根本目的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日本的现代化和工业化,以 及加强中央集权,使日本成为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
历史上的三大改 革
-
1
事件概述
目录
CONTENTS
2
3
根本目的
意义
4
三次改革的区别
内 事件概述

事件概述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 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改革 ,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这次改 革是由明治天皇和一群改革派政 治家推动的,旨在将日本从一个 封闭的封建社会转变为一个开放 的现代化国家。改革涉及各个方 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 化等,使日本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镰仓幕府 (1192年-1333年) 室町幕府 (1336-1573) 江户幕府 (1603-1867)
幕府是指征夷大将军建立的军 事政权的政府机关。
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 将军,日本进入德川幕府统治时期。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1. 幕藩体制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农民 手工业者 商人

农工商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1. 幕藩体制 2. 锁国政策
禁止日本船出海和日本人与海外往 来,偷渡者处死 取缔天主教传教,对潜入日本者予 以告发和逮捕 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实行严密监视, 贸易活动由幕府严格管制 锁国令在哪些方面有严格限制? 禁止文化交流 禁止传教活动 限制对外贸易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1. 幕藩体制 2. 锁国政策 3. 统治危机
19世纪中期日本农民叛乱数据表
100 80 60 40
20 0
86
31
40
次数
1844-1851
1852-1859
1860-1867
1863年,长州 藩的高杉晋作 受命组建“奇 兵队”,抵抗 幕府。
高杉晋作
在德川幕府领导力大幅下 滑的同时,有力的藩群起对国 政提出建议,历史上称这些藩 为雄藩或强藩。其领导者就是 西南诸藩(萨摩、长州、土佐 和肥前),史称西南强藩。 ——《图解日本史》
——《大国崛起·百年维新》
奈良时代
奈良时代即以奈良(平城京)为都的时代。自710年至784年, 共计74年。是律令制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表现在政治经济 制度、阶级关系、文化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
平安时代
即以平安京(京都)为都城的历史时代,始于794年桓武天 皇迁都平安京,终于1185年镰仓幕府成立,历经400年。
幕府时代
始于1185年终于1867年共682年。在这期间,日本的实际 统治者是武士阶层的代表“征夷大将军”。天皇成为傀儡, 形式上是公家和武家共治,实质上则是武家一家独大。
1868年,新政府改元 “明治” 日本进入“明治时期”
(幕府所在地) 江户
1869年 迁都东京
江户1868年7月17日改名为东京
内忧外患 尊王攘夷 失败 倒幕运动 大政奉还
形式上结束了幕府统治 彻底结束幕府统治 建立明治政府
1868年 戊辰战争
在“求知识于世界”的 维新纲领指导下,日本派出 由政府高官组成的岩仓使节 团到欧美各国考察。此后, 日本开始了国家工业化。
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 尤其那些俸禄低微的武士,更是困苦至 极。穷武士甚至于出卖祖上传下来的武 器,连将军的赏赐物也被送进当铺。 ——武阳隐士《世事见闻录》 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武士 怎样的生活状况? 生活逐渐恶化,穷困潦倒
三井高利创办的银行
今世的诸侯,不论 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 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 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 的商人以维生计。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二、黑船事件
三、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至1864年6月统计,英国几乎 垄断了横滨的对外贸易,占据该地 贸易总额的11/13。1860-1868年, 横滨进口贸易总额增长了15倍,出 口额也增长了大约5倍。 ——《明治维新》
外贸逆差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黄 金和白银的比价是1:5,而国际市 场上却是1:15或16,也就是日本 的白银价格比国际市场上要贵三倍 多。
岩仓具视
德川内府奉还大政及辞退 将军职位,今已断然允准。圣 意决定,王政复古,以立挽回 国威之基。自今而后,废绝摄 政、关白、幕府,暂设总裁、 议定、参与三职,处理万机。
——《王政复古大号令》
四、“尊王攘夷”
五、倒幕运动
1.领导人 2.根据地 3.大政奉还 4.戊辰战争
1868年,幕府军在京都附近的鸟羽、 伏见和新政府军激战。
西南强藩
长州
肥前
木户孝允 萨摩
土佐
西南强藩
长州
肥前
西乡隆盛 萨摩
土佐
尊攘派与列强的交锋 1862年生麦事件 1863年萨英战争 1864年下关战争 攘夷失败 在幕藩体制下攘夷是不可能的
四、“尊王攘夷” 五、倒幕运动
1.领导人
高杉晋作、木户孝允、 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 2.根据地 西南强藩 3.大政奉还
日 本 的 纺 织 工 场
19世纪初,日本的农 业、手工业和商业都 有一定程度法治,以 丝织业为代表的手工 工场有了显著的发展, 大的手工工场有一百 多台织机和几百名工 人。
上列图片,反映了日本怎样的社会状况?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繁 荣 的 城 市 商 业
上列图片,反映了日本怎 样的社会状况?
商品经济活动频繁
——历史纵横
黄金外流
19世纪中期日本大米价格变化
单位:一斗米值两/黄金
4 3
2 1 0
3.38
2.19 1.37
米价
1856年
1858年
1860年
物价暴涨
“幕府诸侯,皆为 醉人,扶之无术, 唯赖草莽崛起之人, 并视辅佐天朝中兴, 乃匹夫之责。” 吉田松阴
思考: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给日本 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一口气读完日本史》
1854年 《日美亲善条约》
函馆
京都
江户Leabharlann 下田1858年《日美友好通商条约》 日本开放神奈川、长崎、新泻和 兵库为通商口岸 美国人所纳关税不得高于对日船 所征关税
在日美国人犯法由美国领事裁判
在日美国人可建立教堂
思考:
一系列条约的签订给日本 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丧失了贸易、关税、司法等主 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打开门户,民族危机加深 激化矛盾,幕府统治动摇 推动发展,自然经济瓦解 传播思想,变革呼声高涨
对开国的不满 产生将外国人驱 逐出日本的思想
对幕府的不满 产生推翻幕府, 归政天皇的思想
天皇支持攘夷
尊王攘夷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二、黑船事件 三、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四、“尊王攘夷”
四、“尊王攘夷”
1.主张 尊奉天皇,驱逐外敌 2.力量 中下级武士为主的各阶层
(日本社会)不但在身份上有士、农、工、 商之别,世袭罔替。农民也各有不同家世,商 人和手工业者也有固定身份,这种界限,简直 像铜墙铁壁,任何力量也无法摧毁。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幕府统 治具有什么特点?
等级森严,世袭固定
(大名)他们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相 对独立的统治权……管理行政,决定领地 内的租税率,征收赋税和拥有相应数量的 武士军队等。 ——米庆余《明治维新》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幕府统 治具有什么特点? 大名统治具有一定独立性
1867年,幕府为了消除倒幕派讨伐 的借口,假意将政权交还给天皇。
况且现今外国交际日繁, 朝权不出一途,纲纪难立,改 历来之旧习,政权奉还朝廷, 广尽天下之公议,仰承圣裁, 同心协力,共保皇国,必当与 海外万国并立矣。
——德川庆喜
宫廷中倒幕势力 的核心人物,为 打倒幕府,和萨 摩藩和长州藩联 合,形成宫廷同 萨、长的联盟。
——太宰春台《经济录拾遗》
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社会怎样的变化? 商人地位提升 传统的社会等级制度受到冲击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二、黑船事件
1853年“黑船来航”,美国 佩里准将率军登陆浦贺港。
美国的武力叩关引起幕府上下一 片哗然,持“攘夷论”和“开国论” 的两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攘夷论” 主张日本国体的尊贵,如遇外族入侵 必须回击;“开国论”则认为,同外 国通商是大势所趋。
中国游客春节在日本花近60亿
中断3年 中日韩外长再会面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早期文明
在日本神话中,太阳神天照大神的后裔神武天皇于公元前 660年建立日本国并即位为天皇。伴随着渡来人的移入,日 本逐渐成为一个农业社会。
飞鸟时代
飞鸟时代得名于奈良县的飞鸟地方。646年,孝德天皇参照 起源于日本本土的政治经济制度又吸收了中国隋唐的政治经 济制度,实行“大化革新”,同明治维新并称为日本历史上 的两次重要变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