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12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12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12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12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1. 《唐代涉商诗研究》指出,唐诗中出现的各种集市名称有:水市、山市、村市、草市、早市、晚市、夜市、鱼市、酒市、药市、蚕市、花市、灯市、槐市、鬼市等。

这表明唐代A. 政府对市场有严格管理B. 专业化的市场已经出现C. 商业活动时空限制取消D. 大量诗人身兼商人身份【答案】B【解析】“鱼市、酒市、药市、蚕市、花市、灯市”等均属于专业化的市场,所以材料表明了唐代已经出现了专业化市场,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体现出政府对市场有严格管理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商业活动时空限制取消是在宋代,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诗人往往也不身兼商人身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 宋陈昉,自其祖遗制以来,十三世同居。

上下亲睦,人无间言。

每食,必群坐广堂。

有犬百余,共槽而食,一犬不至,群犬不食,乡里皆化之。

州守上其事,免其徭役。

这说明A. 宗法制观念促进家族凝聚力B.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C. 封建王朝强制家族世代同居D. 宋代农民徭役负担沉重【答案】A【解析】“十三世同居、上下亲睦”等体现的是宗法制观念促进了家族的团结和睦即促进了家族的凝聚力,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观念的影响力而非理学的影响力,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封建王朝并未强制家族世代同居,选项C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免其徭役而未体现出宋代农民徭役负担沉重,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如今历史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理解、运用,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联系相关知识,一是为了对备选项进行筛选,二是为了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

但是需要考生们要把题干和备选项均仔细看两遍,千万不要只看一半就作出选择,那样往往会做错。

3. 程颐认为,君子并不是不追求个人的私利,但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

河南省林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河南省林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河南省林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梁启超认为:“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之一的周朝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

”周朝打破了“部落政治”的举措是()A.实行分封制 B.实行宗法制C.实行禅让制D.实行郡县制2、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说明西周政治( ) A.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B.周天子是受封诸侯的天下独主C.具有血缘政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特点D.西周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方式3、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4、假使有一位秦朝高官,他每天的工作很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要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这位高官是()A.太尉B.丞相 C.廷尉 D.御史大夫5、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A.颁布《秦律》,以法治国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C.丞相掌握大权D.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6、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日:‘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指鹿为马()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B.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C.丞相制度实行不合时宜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7、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数学12月调研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数学12月调研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

林州一中2015级高三12月调研考试数学(文)试题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设集合,则()A. B. C. D.【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得:,结合补集的定义可得:.本题选择A选项.2. 设是虚数单位),则复数在平面内对应()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得:,则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一象限,本题选择A选项.3. 设,则()A. B. C. D.【答案】B【解析】由可得,很明显,很明显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故,即:,则:,据此有:,结合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有:,即,综上可得:.本题选择B选项.点睛:对于指数幂的大小的比较,我们通常都是运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但很多时候,因幂的底数或指数不相同,不能直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比较.这就必须掌握一些特殊方法.在进行指数幂的大小比较时,若底数不同,则首先考虑将其转化成同底数,然后再根据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进行判断.对于不同底而同指数的指数幂的大小的比较,利用图象法求解,既快捷,又准确.4. 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数学名著《几何原本》中的“辗转相除法”,执行程序框图(图中“”表示除以的余数),若输入的分别为,则输出的()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故选C.考点:1、程序框图;2、辗转相除法.5.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半径为,且,则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为()A. B. C. D.【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得:,即:,即外接圆的圆心为边的中点,则是以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结合有:,则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为.本题选择D选项.6. 已知且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A. B. C. D.【答案】C【解析】绘制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所示,目标函数表示阴影部分中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结合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可得,由于不包括边界点,目标函数在点处取得最小值.本题选择C选项.7. 定义运算,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为偶函数,则的最小值是()A. B. C. D.【答案】B【解析】由新定义的运算有:,函数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函数的解析式为:,该函数为偶函数,则当时,应满足:,令可得的最小值为.本题选择B选项.8. 在锐角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的值为()A. B. C. D.【答案】A【解析】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则:,①锐角三角形中,由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有:,结合余弦定理:可得:,则:,②①②联立可得:.本题选择A选项.9. 设曲线上任一点处的切线斜率为,则函数的部分图象可以为()A. B.C. D.【答案】D【解析】由函数的解析式可得则.该函数为奇函数,选项BC错误;且当时,,选项A错误;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函数图象的识辨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从函数的定义域,判断图象的左右位置;从函数的值域,判断图象的上下位置.(2)从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图象的变化趋势.(3)从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图象的对称性.(4)从函数的特征点,排除不合要求的图象.利用上述方法排除、筛选选项.10. 某工件的三视图如图所示,现将该工件通过切削,加工成一个体积尽可能大的长方体新工件,并使新工件的一个面落在原工件的一个面内,则原工件材料的利用率为(材料利用率=新工件的体积/原工件的体积)()A. B. C. D.【答案】A【解析】结合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为圆锥,其底面半径为1,高为2,圆锥的体积:,如图所示,将其加工成一个体积尽可能打的长方体新工件,此长方体底面边长为的正方形,高为,根据轴截面可得:,解得:,则长方体的体积函数:,由可得:,结合导函数与原函数的单调性之间的关系可知:.则利用率为:.本题选择A选项.点睛:(1)求解以三视图为载体的空间几何体的体积的关键是由三视图确定直观图的形状以及直观图中线面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利用相应体积公式求解;(2)若所给几何体的体积不能直接利用公式得出,则常用等积法、分割法、补形法等方法进行求解.11. 已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分类讨论:当时,,此时有:,当时,,此时有:,综上可得:的取值范围是:.本题选择D选项.12. 设函数,若关于的方程有四个不同的实数解,且,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D【解析】作出函数f(x)的图象,由图可知,x1+x2=−4,x3x4=1;当时,x=4或,则;故,其在上是增函数,故;即;即的取值范围是.本题选择D选项.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设,向量,且,则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意可得:,,故:,据此可得:.14. 已知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数列的公差为__________. 【答案】【解析】由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得:,结合题意有:,即:.15. 已知三点都在体积为的球的表面上,若,则球心到平面的距离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设球的半径为R,则,解得R=5.设△ABC的外接圆的半径为r,,解得r=4.∴球心O到平面ABC的距离.故答案为:3.点睛:解决球与其他几何体的切、接问题,关键在于仔细观察、分析,弄清相关元素的关系和数量关系,选准最佳角度作出截面(要使这个截面尽可能多地包含球、几何体的各种元素以及体现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达到空间问题平面化的目的.16. 已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为,若与曲线相切,则_______.【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函数在处的导数为,所以切线方程为;曲线的导函数的为,因与该曲线相切,可令,当时,曲线为直线,与直线平行,不符合题意;当时,代入曲线方程可求得切点,代入切线方程即可求得. 考点:导函数的运用.【方法点睛】求曲线在某一点的切线,可先求得曲线在该点的导函数值,也即该点切线的斜率值,再由点斜式得到切线的方程,当已知切线方程而求函数中的参数时,可先求得函数的导函数,令导函数的值等于切线的斜率,这样便能确定切点的横坐标,再将横坐标代入曲线(切线)得到纵坐标得到切点坐标,并代入切线(曲线)方程便可求得参数.视频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已知函数.(1)当时,解不等式;(2)当时,有解,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 ;(2) .【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题意零点分段可得不等式的解集为.(2)由题意结合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可得的取值范围是.试题解析:(1)当时,,当时,,解得,所以;当时,,解得,所以;当时,,无解,综上所述,不等式的解集为.(2)当时,有解,有解有解有解,因为,所以,所以,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点睛: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法一: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法二:利用“零点分段法”求解,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法三:通过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图象求解,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18. 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满足 .(1)求角的大小;(2)若的面积为,求的周长.【答案】(1) .(2).【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结合正弦定理边化角,整理可得:,则.(2)由题意结合面积公式可得,,则的周长为.试题解析:(1)因为,所以,由正弦定理可得,即,又角为的内角,所以,所以,又,所以.(2)由,得,又,所以,所以的周长为.19. 已知四棱锥中,底面,底面为菱形,为的中点.(1)证明:平面平面;(2)若,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结合几何关系可证得平面,利用面面垂直的判断定理有平面平面......................试题解析:(1)因为底面,所以,连接,在菱形中,,所以为等边三角形,又为的中点,所以,又,所以平面,因为,所以平面,所以平面,平面平面.(2)因为,所以,在中,,同理,易知,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连接,由得,所以.20. 设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答案】(1);(2)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求得数列的公差为2,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结合(1)的结论可得:,裂项求和可得:.试题解析:(1)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则,解得,或(舍去),故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由,得,所以.21. 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 (1)求证:平面;(2)若为线段的中点,且过三点平面与线段交于点,确定的位置,说明理由;并求三棱锥的高.【答案】(1)证明见解析;(2)答案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可证得,,则平面.(2)为的中点,由几何关系可知:点为过三点的平面与线段的交点,结合棱锥的体积公式可得三棱锥的高为.试题解析:(1)在直角梯形中,,,所以,即,又平面,所以,又,故平面.(2)为的中点,因为为的中点,为的中点,所以,且,又,所以,所以四点共面,所以点为过三点的平面与线段的交点,因为平面,为的中点,所以到平面的距离,又,所以,有题意可知,在直角三角形中,,在直角三角形中,,所以.设三棱锥的高为,解得,故三棱锥的高为.22. 已知函数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2)当时,证明:对任意的,有.【答案】(1)答案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结合导函数的解析式分类讨论有: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当时,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2)原问题等价于在上恒成立,构造函数,据此可得,则恒成立. 试题解析:(1)由题意得,当时,由得且,则①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②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③当时,在上单调递增;④当时,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2)当时,要证在上恒成立,只需证在上恒成立,令,因为,易得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故,由得,得,当时,;当时,,所以,又,所以,即,所以在上恒成立,故当时,对任意的,恒成立.。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林州一中2015级高三12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墨、法三家在大致相同的时代,从不同的社会地基上破土而出,均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其各自的理论本位是不同的。

脱胎于殷周家族血缘社会的儒家,因为要守护当时主流社会贵族阶层世代传承的家族利益,所以需要倡导以血亲关系为根据的差等有别的仁爱观,需要尊崇祖宗制定、世代承袭的礼仪制度;也需要提倡祖宗崇拜、先圣崇拜;在社会治理上坚持德主刑辅,用人上主张亲亲尊尊;儒家认可有条件的天命观,对鬼神的存在未臵可否,也无非是要表明家族传承的天意神圣,并使人们对先祖的灵魂保持某种敬畏。

其所有观念无不反映着儒家从社稷本位出发,在时代变革中有所损益的家族传承意念。

墨家以下层民众为本位,因为小生产者没有稍微雄厚的物质财富可供享用,也没有世袭的利益需要守护,更多关注的是现实社会的生存与交往,因而要反对奢靡、节用节葬,意在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存生活;社会交往活动中,小生产者只能在对他人利益的维护中才能避免伤害,最终保护自身的利益,所以要破除等级,无差别地兼爱,利人利他;频繁战争的最终受害者都是普通民众,只有反对战争才能维护下层民众的利益,所以要倡导“非攻”;墨家宣扬鬼神的存在,认为天的意志不可违逆,是要用某种方式保证人们对兼爱原则的信奉和实行;社会治理上主张崇尚教化,尚贤使能,则反映着下层民众对家族出身的漠视,表达着他们对素质提升的关注和对个人能力的看重;墨家把大禹打扮成摩顶放踵、苦行救世的圣人,要人们崇奉效法,正表达了对兼爱精神的打造和推崇。

法家代表正在成长的权势阶层的利益追求,韩非构建了以君主个人权势为本位的“法、势、术”相结合的政治学说。

在韩非看来,人的本性都是利己的,君主就要利用人们的利己之心,以物质利益为诱饵,以隐秘的权术为手段,监督臣属和天下人遵照所颁布的法规行事;他反对先圣崇拜,不信鬼神,推崇权势与暴力,就是为了保证君主个人权势意志的伸张。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调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调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调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左传》有云:“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

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

载在盟府,大师职之。

”材料表明A. 周天子与诸侯王关系近乎平等B. “礼崩乐坏”的局面开始出现C. 诸侯之间通过盟约来维系和平D. 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已经确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

依据材料“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

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可知,西周加强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实行分封制,诸侯之间通过盟约来维系和平,故C项正确;材料“成王劳之,而赐之盟”体现了周王和诸侯王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周王是天下共主,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初年,分封制度刚刚建立的状况,故B项错误;官僚体制是秦朝统一六国后实施的,故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分封制作用: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 西周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步走向崩溃,下列成语最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A. 秦晋之好B. 四面楚歌C. 问鼎中原D. 草木皆兵【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晋之好代表的是一种政治上的联姻,是国家之间的联合,但后来渐渐将男女之间的婚姻也称作结为“秦晋之好”,与材料不符,排除A。

四面楚歌是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与材料不符,排除B。

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符合材料意思,故选C。

草木皆兵是指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与材料不符,排除D。

(解析版)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解析版)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六盘水市经济落后,但煤炭资源丰富,素有“江南煤都”之称。

2016年六盘水市坚持以农业改革为主线。

扩大特色产业规模,深入推进现代化山地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提升产业集约程度,建成连片种植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形成了全省最大规模猕猴桃基地、全省最大刺梨基地。

为筑牢产品质量安全防线、六盆水市启动了国内首个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已将水城县列为2016年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六盘水市的农业改革主要有①发展特色农业②专业化生产③农产品深加工④农产品安全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 六盘水市能发展特色猕猴桃产业的根本因素是A. 政策B. 市场C. 气候D. 劳动力3. 为促进六盘水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 扩大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B. 加大封山育林力度C. 加大煤炭深加工与转换D. 大力发展高新产业【答案】1. C 2. C 3. C【解析】1. 读材料可知:“扩大特色产业规模,深入推进现代化山地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故①对。

“提升产业集约程度,建成连片种植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形成了全省最大规模猕猴桃基地、全省最大刺梨基地”,故②对。

“为筑牢产品质量安全防线、六盆水市启动了国内首个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已将水城县列为2016年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故④对。

选C。

2. 在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气候因素。

气候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光、热、水等能量和物质,当地的气候因素往往决定了该地的种植制度。

选C。

3. 读材料可知:六盘水煤炭资源丰富,故加大煤炭深加工与转换可促进六盘水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C对。

盲目扩大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会对地理环境造成破坏,引发环境问题,A错。

教育最新K122018届高三历史12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教育最新K122018届高三历史12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12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1. 《唐代涉商诗研究》指出,唐诗中出现的各种集市名称有:水市、山市、村市、草市、早市、晚市、夜市、鱼市、酒市、药市、蚕市、花市、灯市、槐市、鬼市等。

这表明唐代A. 政府对市场有严格管理B. 专业化的市场已经出现C. 商业活动时空限制取消D. 大量诗人身兼商人身份【答案】B【解析】“鱼市、酒市、药市、蚕市、花市、灯市”等均属于专业化的市场,所以材料表明了唐代已经出现了专业化市场,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体现出政府对市场有严格管理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商业活动时空限制取消是在宋代,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诗人往往也不身兼商人身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 宋陈昉,自其祖遗制以来,十三世同居。

上下亲睦,人无间言。

每食,必群坐广堂。

有犬百余,共槽而食,一犬不至,群犬不食,乡里皆化之。

州守上其事,免其徭役。

这说明A. 宗法制观念促进家族凝聚力B.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C. 封建王朝强制家族世代同居D. 宋代农民徭役负担沉重【答案】A【解析】“十三世同居、上下亲睦”等体现的是宗法制观念促进了家族的团结和睦即促进了家族的凝聚力,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观念的影响力而非理学的影响力,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封建王朝并未强制家族世代同居,选项C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免其徭役而未体现出宋代农民徭役负担沉重,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如今历史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理解、运用,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联系相关知识,一是为了对备选项进行筛选,二是为了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

但是需要考生们要把题干和备选项均仔细看两遍,千万不要只看一半就作出选择,那样往往会做错。

3. 程颐认为,君子并不是不追求个人的私利,但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

【配套K12】[学习]河南省林州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2月份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配套K12】[学习]河南省林州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2月份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6级高二分校12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 有学者认为:“法家之学在先秦诸子中是最为新颖的,但亦有落伍之处。

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只是在一定的限度内是一致的,过此以往,便相冲突。

法家不知此义,误以为两者始终是一致的。

所以说法家的思想,也是落伍的。

”这一认识的主旨是( )A. 揭示了法家国家社会利益并重的实质B. 批判了法家的专制思想C. 辩证分析了法家在统一国家中的作用D. 否定了法家的进步意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指出:法家思想在先秦诸子中是最为新颖的,但误以为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始终是一致的,故这一认识实际上批判了法家的专制思想,B项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2. 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

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 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B. 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C. 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D. 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神化,所以董仲舒和孟子均未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所以,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也就是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君主与百姓的关系3.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是指()A.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B.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D. 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末期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精品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末期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精品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刘向在《战国策续录》中说:战国时期,“国异政教,各国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

上述材料意在说明当时A. 没有天子,没有诸侯,只有游说权谋之徒得势B. 孟子、荀子摒弃学术争端,联袂对抗游说权谋之徒C. 为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各诸侯国重视儒家和纵横家D. 从现实的目的出发,各诸侯国重视纵横家,摒弃儒家学说【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说明当时的各国诸侯从增强自身、巩固统治的现实目的出发,重视纵横家的学说而摒弃儒家学说。

故答案为D项。

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中的“弃捐于世”表明儒术是被各国诸侯抛弃,B、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均排除。

2.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A. 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 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 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根据材料推断即可,根据“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说明道家、佛家的地位变化较大,只有儒教的地位相对稳定。

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的发展·唐朝儒学的发展3. “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

“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

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

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A. 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B. 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C. 人欲与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概念D. 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答案】D【解析】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就是封建伦理纲常,而“人欲”是指不符合“天理”的欲望,故答案为D项。

2018届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河南省郑州市第⼀中学⾼三12⽉⽉考历史试题(解析版)2018届河南省郑州市第⼀中学⾼三12⽉⽉考历史试题(解析版)1. 钱穆说“⼜所谓情墨道法诸家之分派,严格⾔之,此亦惟在先秦,略可有之⽿。

⾄于秦汉以下,此诸家思想,亦复相互融通,⼜成为浑沦之⼀新体,不再有严格之家派可分。

“诸家思想的这变化A. 说明了诸家思想的区别消失B. 是社会发展需要的差异导致的C. 说明先秦诸家思想完全对抗D. 反映了思想⾃由⾃此完全消失【答案】B【解析】材料中“不再有严格之家派可分”并不意味着“诸家思想的区别消失”,故A项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诸家之分派”,秦汉以后朱家思想“相互融通”,这说明社会的发展变化导致思想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诸家之分派,严格⾔之”“略可有之⽿”信息说明虽然区分严格,但并不能说明“完全对抗”,故C项排除;“完全消失”的表述不合史实,故D项排除。

2. 唐律规定:徒刑以上的案件审结后,必须向当事⼈及其家属宣读判决,如不服判决的,可以提出要求,由原审判机关重审。

若仍不能改判的,可以逐级向上申诉,直⾄上书皇帝,但⼀般不得越级。

唐朝的上诉规定A. 有效地防⽌了冤假错案的发⽣B. 从制度上促进了司法的完善C. 成为唐朝盛世出现的核⼼因素D. 说明皇帝处理了很多的错案【答案】B【解析】材料中是关于上诉的规定,由“必须向当事⼈及其家属宣读判决”“由原审判机关重审”“可以逐级向上申诉,直⾄上书皇帝”等信息说明在制度上体现了司法的完善,但是并不能有效防⽌冤假错案,因为“⼀般不得越级”,故A项排除,B项正确;唐朝盛世的核⼼社会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皇帝个⼈的决策等,⽽材料中的司法不是其核⼼因素,故C项排除;材料中阐释了可以上诉到皇帝,⽆法说明皇帝处理很多案件,故D项排除。

【点晴】解题时需要紧扣“上诉规定”,强调的上诉的程序、过程,从制度⾓度分析,体现了司法的完善。

3. 郑樵在《通志》中说:“⾃隋唐⽽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五季(代)以来,取⼠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精编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数学(理)试题(精品解析)

精编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数学(理)试题(精品解析)

林州一中2015级高三12月调研考试数学(理)试题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60分)1.已知集合,则满足的集合的个数是()A. 2B. 3C. 4D. 8【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得结合,其中集合是集合的子集,利用子集个数公式可得:集合的个数是个.本题选择C选项.2.“”是“”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能推出“”,反过来,“”不能推出“”,因为,所以是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3.已知点在角的终边上,且,则的值为()A. B. C. D.【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得,可得,解得或(舍去),可得,可得,故选.4.已知函数,则的值为()A. 6B. 12C. 24D. 36【答案】C【解析】∵,∴,,,∴.选C。

5.已知曲线,则曲线在点P(2,4)的切线方程为( )A. 4x-y-4=0B. x-y+2=0C. 2x-y=0D. 4x+y-8=0【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得:,则:,据此可得切线方程为:,整理成一般式为: .本题选择A选项.6.上的偶函数满足,当时,,则的零点个数为()A. 4B. 8C. 5D. 10【答案】C【解析】∵,∴,故函数的周期T=2。

∵0≤x≤1时,且是R上的偶函数,∴﹣1≤x≤1时,,令,画出函数的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象得函数和的交点有5个,∴函数的零点个数为5个。

选C.点睛:对于判断函数零点个数的问题,常转化为两函数图象的公共点的个数的问题处理,解题时要合理构造出两个函数,然后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通过观察两图象公共点的个数确定函数零点的个数。

此类问题往往要用到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

7.为了得到,只需将作如下变换()A. 向右平移个单位B. 向右平移个单位C. 向左平移个单位D. 向右平移个单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所以只需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即可得到函数的图象,故选C.考点:图象平移变换.8.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若,且,则()A. B. C. D.【答案】C【解析】当时,得,即,由可知:,两式相减可得,即,故数列是从第二项起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故选C.9.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如下图所示的组合体,其体积,故选A.考点:1.三视图;2.多面体的体积.10.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点P在△COD的内部(不含边界).若,则实数对(x,y)可以是()A. B.C. D.【答案】D【解析】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P在△COD的内部(不含边界),且。

河南省林州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2月份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林州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2月份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6级高二分校12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 有学者认为:“法家之学在先秦诸子中是最为新颖的,但亦有落伍之处。

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只是在一定的限度内是一致的,过此以往,便相冲突。

法家不知此义,误以为两者始终是一致的。

所以说法家的思想,也是落伍的。

”这一认识的主旨是( )A. 揭示了法家国家社会利益并重的实质B. 批判了法家的专制思想C. 辩证分析了法家在统一国家中的作用D. 否定了法家的进步意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指出:法家思想在先秦诸子中是最为新颖的,但误以为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始终是一致的,故这一认识实际上批判了法家的专制思想,B项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2. 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

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 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B. 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C. 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D. 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神化,所以董仲舒和孟子均未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所以,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也就是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君主与百姓的关系3.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是指()A.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B.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D. 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数学12月调研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参考下载

【新】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数学12月调研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参考下载

林州一中2015级高三12月调研考试数学(理)试题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60分)1. 已知集合,则满足的集合的个数是()A. 2B. 3C. 4D. 8【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得结合,其中集合是集合的子集,利用子集个数公式可得:集合的个数是个.本题选择C选项.2. “”是“”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能推出“”,反过来,“”不能推出“”,因为,所以是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3. 已知点在角的终边上,且,则的值为()A. B. C. D.【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得,可得,解得或(舍去),可得,可得,故选.4. 已知函数,则的值为()A. 6B. 12C. 24D. 36【答案】C【解析】∵,∴,,,∴.选C。

5. 已知曲线,则曲线在点P(2,4)的切线方程为( )A. 4x-y-4=0B. x-y+2=0C. 2x-y=0D. 4x+y-8=0【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得:,则:,据此可得切线方程为:,整理成一般式为: .本题选择A选项.6. 上的偶函数满足,当时,,则的零点个数为()A. 4B. 8C. 5D. 10【答案】C【解析】∵,∴,故函数的周期T=2。

∵0≤x≤1时,且是R上的偶函数,∴﹣1≤x≤1时,,令,画出函数的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象得函数和的交点有5个,∴函数的零点个数为5个。

选C.点睛:对于判断函数零点个数的问题,常转化为两函数图象的公共点的个数的问题处理,解题时要合理构造出两个函数,然后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通过观察两图象公共点的个数确定函数零点的个数。

此类问题往往要用到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

7. 为了得到,只需将作如下变换()A. 向右平移个单位B. 向右平移个单位C. 向左平移个单位D. 向右平移个单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所以只需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即可得到函数的图象,故选C.考点:图象平移变换.8.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若,且,则()A. B. C. D.【答案】C【解析】当时,得,即,由可知:,两式相减可得,即,故数列是从第二项起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故选C.9.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如下图所示的组合体,其体积,故选A.考点:1.三视图;2.多面体的体积.10.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点P在△COD的内部(不含边界).若,则实数对(x,y)可以是()A. B.C. D.【答案】D【解析】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P在△COD的内部(不含边界),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12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1. 《唐代涉商诗研究》指出,唐诗中出现的各种集市名称有:水市、山市、村市、草市、早市、晚市、夜市、鱼市、酒市、药市、蚕市、花市、灯市、槐市、鬼市等。

这表明唐代A. 政府对市场有严格管理B. 专业化的市场已经出现C. 商业活动时空限制取消D. 大量诗人身兼商人身份【答案】B【解析】“鱼市、酒市、药市、蚕市、花市、灯市”等均属于专业化的市场,所以材料表明了唐代已经出现了专业化市场,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体现出政府对市场有严格管理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商业活动时空限制取消是在宋代,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诗人往往也不身兼商人身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 宋陈昉,自其祖遗制以来,十三世同居。

上下亲睦,人无间言。

每食,必群坐广堂。

有犬百余,共槽而食,一犬不至,群犬不食,乡里皆化之。

州守上其事,免其徭役。

这说明A. 宗法制观念促进家族凝聚力B.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C. 封建王朝强制家族世代同居D. 宋代农民徭役负担沉重【答案】A【解析】“十三世同居、上下亲睦”等体现的是宗法制观念促进了家族的团结和睦即促进了家族的凝聚力,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观念的影响力而非理学的影响力,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封建王朝并未强制家族世代同居,选项C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免其徭役而未体现出宋代农民徭役负担沉重,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如今历史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理解、运用,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联系相关知识,一是为了对备选项进行筛选,二是为了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

但是需要考生们要把题干和备选项均仔细看两遍,千万不要只看一半就作出选择,那样往往会做错。

3. 程颐认为,君子并不是不追求个人的私利,但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

这一思想A. 主张人应该去尽力追求私利B. 体现了“存天理,灭人欲”思想C. 有利于妥善处理公私的关系D. 为封建统治奠定了理论依据【答案】C【解析】材料是反对追求个人私利的,这种思想是有利于妥善处理公私关系的,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是反对尽力追求私利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反对追求个人私利的思想不是封建统治的理论依据,选项D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需要每一位考生特别注意的是高考解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排除法,运用排除法需要把握三个原则:一看选项是否和史实相符;二看选项是否符合材料信息;三看选项是否能够全面反映材料主旨信息,不可否认有不少选择题的选择肢连材料的主旨都揭示不了。

4. 徐中约说:“袁(世凯)没有看到,尽管在共和国初年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帝制不可复辟。

”这一论述的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A. 使民主共和政体得以确立B. 成功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D. 唤起工农反对袁复辟帝制【答案】C【解析】帝制不可复辟是由于辛亥革命已经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复辟帝制是不得人心的,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民主共和政体是名存实亡,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也未成功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辛亥革命并未唤起“工农”反对袁复辟帝制,选项D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5. 针对新文化运动时期新学者们“灭国粹而后输人欧化”的论调,吴宓在《论新文化运动》中指出,正确的做法应是:“西洋真正之文化与中国之国粹实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这说明新文化运动A. 对中西学犯了绝对主义错误B. 对国粹和西学辩证加以吸收C. 得到广大知识分子一致赞同D. 冲击了传统文化的社会基础【答案】A【解析】“灭国粹”是对中学的绝对否定,“输人欧化”是对西学的绝对肯定,所以材料说明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中西学均犯了绝对主义错误,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新文化运动并未对国粹和西学辩证加以吸收而是犯了绝对主义错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新文化运动也未得到广大知识分子一致赞同,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在做此类问题时首先审清时间、空间和设问限定词,准确提取材料信息,注意要全面,不要以偏概全,然后可以运用排除法去做即可。

6. 有人指出,经过长征,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使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发生了变化。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长征A. 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B. 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C. 推动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D. 使中共获得了巨大的政治优势【答案】C..................点睛: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当今历史试题备选项中的陷阱越来越多,当剩下两个选项无法选择时,就要比较每一个选项之间的的关系了。

因为目前现行的每一道选择题都是最佳选择题。

例如,选项与选项之间是否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否是因果关系,是否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有的选项说法自身就是错误的等。

7. 毛泽东指出:“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

人大的代表性当然很大,但它不能包括所有的方面,所以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

”这表明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A. 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部分C. 与人大职能有很多重合部分D. 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答案】B8. 1978-199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推广,经历了从不要包产到户到包产到户再到包干到户的过程。

1984--1991年,国企改革经历了“利改税”再到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租赁经营责任制的过程。

中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都A. 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B. 把计划经济变为了市场经济C. 强调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D. 政府由统一监管到放手不管【答案】C【解析】材料的包干、经营责任制等均强调了中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都是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出发的,即都强调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中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都未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把计划经济变为了市场经济只适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政府不是放手不管而是宏观调控,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9. 有学者指出,梭伦的社会改革秉承着中庸公平的思想,既为平民争取利益,又要维护贵族的特权。

这表明梭伦改革A. 实现了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B. 没有完全满足平民和贵族的愿望C.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D. 取消了债务奴隶制受到广泛拥戴【答案】B【解析】梭伦改革走的是中庸路线,是在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既没有完全满足平民愿望也没有完全满足贵族的愿望,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是伯利克里时代,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梭伦改革是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取消债务奴隶制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逐个排除法,一个一个的仔细分析。

10. 阿尔贝蒂(1404--1472年)写道:“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

”这位佛罗伦萨的贯族不仅是剧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风琴演奏家、歌唱家,且是建筑师、数学家、考古学家,摔跤和登山运动员。

他的言行A. 表明其成就的影响巨大B. 第一次认识到人的重要C. 说明当时的人无所不能D. 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思潮【答案】D【解析】材料是对人的肯定,反映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没有明确表述其成就影响巨大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早在智者运动时期已经认识到了人的重要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人无所不能是过于夸大了人的作用,就是在今天也不能说人无所不能,因为人类仍然有非常多的无法解决的问题,选项C说法自身就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1. 质能公式是狭义相对论最著名的推论,它导致了原子弹的诞生。

而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透镜和黑洞,也相继被引力观测所证实。

这表明相对论A. 受到核武器研发的影响B. 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C. 开阔了人们认识的视野D. 是唯一正确的科技理论【答案】C【解析】相对论突破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观念,从根本上动摇了建立在旧观念基础上的牛顿引力理论,起到了开阔人们认识视野的作用,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核武器研发受到了相对论的影响而非相对论受到了核武器研发的影响,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相对论是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相对论并非唯一正确的科技理论,因为还有非常多的正确的科技理论,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2.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的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

这反映了苏联当时A. 工业生产未取得迅速增长B. 国内阶级矛盾仍十分尖锐C. 依靠对农民掠夺取得发展D. 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衡【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斯大林时期经济比例失衡而让苏联公民付出了代价、受到了损害,即选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生产是得到了迅速增长,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阶级矛盾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到对农民掠夺之类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文字材料型选择题的解答,读懂材料是关键。

需要考生提取材料的关键词或主旨信息,例如本题的材料就是很长,如果材料很长就不一定要读完,可以用划分层次、简化材料的办法提取主旨信息。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一切诏令皆出皇帝亲旨,大学士只替皇帝私人帮忙,全部责任在皇帝。

最初是皇帝亲自在内阁:后来有些皇帝不常到内阁,由内阁条旨、票拟送进去批。

甚至有几个皇帝则长久不管事,就变成怕见大臣了;于是经年累月,不再到内阁,一切公事都要送进宫里去,于是皇帝和内阁中间的接触,就多出一重太监上下其手的机会。

皇帝有事交付与太监,再由太监交给内阁。

内阁有事,也同样送太监,再由太监上呈与皇帝。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在行政上采取的是总统制,后为制约袁世凯,《临时约法》规定采取责任内阁制。

1912年6月,袁世凯在任命王芝祥的问题上,违背法律规定,剥夺总理的副署权,破坏责任内阁制,导致内阁总理唐绍仪辞职。

但从另一角度看,唐的辞职也表明了为维护责任内阁制而进行的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