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合集下载

初中五年级教案初步了解国际经济组织

初中五年级教案初步了解国际经济组织

初中五年级教案初步了解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组织是指由各国组成,旨在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解决全球经济问题的组织。

它们在国际贸易、金融、投资和发展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介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本文将初步了解国际经济组织。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1944年,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

它的目标是促进全球货币稳定和扩大国际贸易。

IMF的主要职责包括:1.提供财政和货币政策建议。

IMF定期对各成员国的经济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

2.提供贷款和金融援助。

IMF向会员国提供贷款,帮助其解决财政和国际收支问题,以应对经济危机和困难。

3.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IMF通过协调各国的货币政策和国际经济政策,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世界银行(WB)世界银行成立于1944年,总部也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

它的使命是减少全球贫困,促进经济发展。

世界银行的工作主要包括:1.提供发展金融和技术援助。

世界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和援助,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和农业等领域,推动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

2.支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世界银行致力于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投资与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相关的项目,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3.提供经济政策建议。

世界银行为会员国提供经济政策建议,帮助其改善经济管理和发展战略,推动可持续和具有包容性的经济增长。

三、IMF与世界银行的区别与联系IMF和世界银行都是国际经济组织,旨在促进经济合作和发展,但它们在职责和工作重点上有所不同。

IMF主要关注国际货币体系和财经政策,致力于维护全球货币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

它提供贷款和金融援助,帮助国家解决经济危机和困难。

世界银行则更专注于减贫和经济发展,通过提供贷款、援助和经济政策建议,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和农业等领域,推动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

公共经济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总结(重要)

公共经济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总结(重要)

公共经济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总结(重要)第⼀章导论1、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收⼊再分配、社会资源配置、宏观经济稳定。

2府部门和公共组织存在的意义和⾏为,回答政府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学问。

3政权的实体。

政府除了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辖区内⾮市场性社会⽣产活动,从事⾮市场性财富分配。

①⾮市场性社会⽣产活动:政府为满⾜辖区内全体居民的公共消费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征税或强制转移财富的办法来筹措资⾦,以不盈利为⽬的,从事⽣产和提供诸如国防、治安、教育、卫⽣、⽂化等公共产品和服务。

②费市场型社会财富分配:为了保证辖区内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与公正,维护社会稳定,采取税收制度和其他强制性⼿段对社会成员的财富进⾏重新分配。

4、公共经济学中政府的四个层次:第⼀层次是中央政府;第⼆层次是⼴义政府。

中央政府+各级地⽅政府及附属机构;第三层次统⼀公共部门,⼴义政府+⾮⾦融的公共企业;第四层次⼴义公共部门。

统⼀公共部门+政策性⾦融机构。

5、研究政府经济⾏为三个层次:第⼀层次,研究财政收⽀;第⼆层次,研究财政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第三层次,研究包括财政收⽀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6、财政学发展时所⾯临的问题:(1)要搞清公共部门应该从事哪些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是如何组织的(2)尽可能理解和预测政府经济活动的全部结果。

(3)评价政府各种经济政策。

7、相⽐财政学⽽⾔公共经济学增加了两⼤领域:(1)关于政府选择和政府决策的内容(2)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此外公共经济学全⾯采取了现代经济分析⽅法。

即注重实证分析法(已经发⽣了什么)⼜注重规划分析法(应该怎么办)。

8、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连接点(1)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管理、消费与市场调节及收⼊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直接经济⾏为(2)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也看成⼀个单个经济单位,对其经济⾏为能否实⾏最⼤化进⾏分析。

此外微观经济学的⼀些主要分析⼯具也被公共经济学⼴泛使⽤。

9、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整理)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整理)

1.封闭条件下,中国和美国的小麦与布的交换比率分别为1:4和2:5,那么在两国之间展开贸易后,小麦与布之间的交换比率可能为.A.1:6B.2:6C.3:6D.4:62.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只要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存在着价格差异,那么比较利益理论就仍然有效。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正确B.不正确3.作为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基础之一,规模经济意味着随着产量增加,()A.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下降B.平均成本变化不确定,边际成本下降C. 平均成本下降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上升4.以下说法中,()是错误的。

A.绝对优势理论是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提的,而相对优势理论则是以机会成本递增为前提的B.相对优势理论可以部分地解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层次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C.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D.无论是生产技术差异还是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导致国际贸易产生,都是以两国之间同一产品的价格存在差异为前提1.下列() 属于李嘉图模型的假定前提条件。

A.生产过程中使用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B.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C.生产要素可以在两国间自由流动D.生产要素非充分利用因此机会成本不变2.下列()不属于重商主义的观点。

A.货币是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B.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提高所有贸易参与国的福利水平C.出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入D.进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出3.下列关于技术差异论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分为绝对技术差异论与相对技术差异论B.劳动力在国内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而且机会成本保持不变C.参与贸易的两个国家福利水平都可以得到提高D.一国比另一国家的技术优势越大,则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的福利增加越大4.下列哪一条不是重商主义的理论主张()A.贸易不是“零和”的B.多卖少买,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得财富的基本原则C.国家应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D.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1.假定每单位x产品的生产需要4单位劳动与6单位土地,每单位Y产品的生产需要2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00 单位劳动与200单位土地,外国有200单位劳动与300单位土地,则根据H-O理论可推出()A. 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 本国出口X产B. X 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品本国出口YC. 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产品本国出口.D.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X产品本国出2.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美国与中国相比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与封闭条件下相比,中美两国进行贸易后()。

自考0141发展经济学笔记小抄重点总结预测押题压题自学考试

自考0141发展经济学笔记小抄重点总结预测押题压题自学考试

00141 发展经济学(前两章样本,完整版12页)[2000年版]于同申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一章发展中国家和发展经济学第二章经济发展理论第三章经济增长、贫困与收入分配第四章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第五章教育与经济发展第六章发展中国家的就业与经济发展第七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第八章科学技术、知识经济与经济发展第九章自然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第十章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第十一章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第十二章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第十三章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第十四章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第十五章外援、外国投资与发展中国家债务第十六章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第一章导论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革: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但是经济依然贫穷落后;为了摆脱贫困,重建经济,实现经济的起飞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主要目标;与此同时,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逐渐形成;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和发达国家的意愿。

(现实要求,需要理论产生)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起来的,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为主要对象,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规律的,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用性,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边缘性的新兴经济学科。

如何才能从落后形态过渡到现代化形态的发展过程,其影响因素如何,以及为此而应该采取的战略与政策。

发展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特点:(1)发展经济学更注重长期的、动态的经济发展过程(2)发展经济学研究更加注重国际经济的比较研究(3)发展经济学更加注重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般规律和具体国家的特殊性1.殖民统治时期:“)“落后国家”(Backward Countries)2.殖民体制瓦解后:“欠发达国家”(Less-Developed Countries)3.二战后:第三世界(the Third World)4.1964年联合国第一届贸发会议: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其他:“南方”与“北方”国家(南北半球)、“穷国”和“富国”二战后,摆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统治,政治上走向独立、经济上落★1.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低;人均收入水平都很低存在大范围的贫困其他方面生活水平都低(卫生保健水平差、婴儿死亡率高、预期寿命低、住房短缺)教育水平低下,人民文化水平低发展中国家人民享受现代生活的机会也少一个数据例子:1990年世界上最富裕国家——瑞士的人均收入是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一的埃塞俄比亚人均收入的270倍;瑞士人均收入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的印度的人均收入的93倍。

macro19-20

macro19-20

)
D.变化不确定 )的变动。
B.BP线变得更平坦 D.BP曲线向左方移动




5.BP曲线是用来考察国际收支平衡时( 个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关系。 A.国民收入水平与利率水平 B.国民收入水平与价格水平 C.国民收入水平与净出口额 D.国民收入水平与国际收支差额
)两

6.决定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 )。 A.收入 B.进出口差额 C.价格 D.利率
例题:

1.美元贬值将会(
) B.减少美国的出口和进口 D.增加美国的出口和进口 )。
A.扩大美国出口并减少其进口 C.减少美国出口并增加其进口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2.若利息率提高,则资本净流出( D.不确定


3.和封闭经济相比,包括净出口因素的IS曲线(
A.更加平坦 B.斜率不变 C.更加陡峭 4.如果本国货币贬值,BP曲线将会发生( A.均衡点沿BP线移动 C.BP曲线向右方移动
(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资本完全流动
国际收支赤字 扩张性货币政策 LM右移 本币有贬值压力 出售外币,接受本币(供给减少) •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如果政府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中央银行无法实施独立有效的货币政策 。
(三)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资本完全流动 出口需求增加 IS右移
国际收支盈余
本币升值 本国商品相对昂贵 本国商品需求减少 •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如果政府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出口增加对均衡产出没有影响。
(二)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个国家的货币与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 浮动汇率 ——中央银行不规定官方汇率,由外汇市场自发决定。 自由浮动: 中央银行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管理浮动:中央银行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如通过出售

二十国集团(g20)

二十国集团(g20)

二十国集团(g20)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9月25日由八国集团(G8)的财长在德国柏林成立,于华盛顿举办了第一届G20峰会,属于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12个重要经济体组成。

宗旨是为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按照以往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

[1]20国集团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该集团的GDP占全球经济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因此已取代G8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

G20的成立为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应对经济危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带来了新动力和新契机全球治理开始从“西方治理”向“西方和非西方共同治理”转变。

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这也是中国首次举办首脑峰会。

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成立背景20国集团是由包括美国在内的七个工业化国家的财政部长于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首次提出的。

其目的是防止亚洲金融风暴重演,并允许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和货币政策进行非正式对话,这有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

当时G20会议只有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参加。

自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金融体系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20国集团峰会取代了之前的8国集团峰会或20国集团财长会议,扩大了每个国家的发言权。

按照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

20国集团的GDP总量约占世界的90%,人口约为40亿。

2009年9月举行的匹兹堡峰会将G20确定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

形象标识2016年G20峰会会标图案,用20根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同时辅以G20 2016 CHINA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

桥梁寓意着G20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第二十章各国经济部门的作用

第二十章各国经济部门的作用

(dQx/Qx)/[(dPx/Px)de/e]
因为dPx=0,所以 X ( d Q x / Q x ) / ( d e / e ) ( d Q x / Q x ) / ( k )
x(k)Q xdQ x
▪ 同样进口需求弹性 (m Q m d P m ) /P m m Q m k d Q m
⊿CA
t0 O
t
时滞效应—J曲线
▪ 用货币贬值的方法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时,其效果具有时滞效应。所谓货币 贬值的时滞效应是指当一国的货币当局采取本币贬值的措施时,相关实际部 门贸易量的调整不会同步进行,调整需要一个过程。在贬值的初期,出口商 品价格降低,但出口商品数量由于认识的时滞、决策的时滞、生产的时滞和 交货的时滞等原因,不能立即同步增加,因此,出口收入会因价格下降而减 少,表现为⊿CA曲线先向下降,如上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汇率贬值引 起的出口商品价格降低使出口量大幅度上升,国际收支状况才会逐步改善, ⊿CA曲线就掉头向上升。
▪ 出口不直接受一国实际收入的影响。
▪ 净出口反向地取决于一国的实际收入。
▪ 九、汇率变动的效应与“J曲线”
▪ (一)马歇尔—勒纳条件
▪ 汇率变动会对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发生影响,一般说来,外汇汇率上浮 (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劳务输出,不利于劳务输入; 有利于资本流入,不利于资本流出,因此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外汇汇 率下降(本币升值)情况则相反,一般会恶化国际收支。如果不考虑资本流 动等其他因素,假设外汇供求只由贸易收支决定,那么一国贸易收支的状况 就代表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以本币表示的经常项目差额即贸易收支余额可 以表示为:CA=PX-ePf M
▪ v2、固定汇率制就是两国货币比价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被控 制在一定幅度之内。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一国的货币当局必须经 常运用贴现政策工具调控市场汇率,或者动用黄金外汇储备平抑 市场汇率的波动。当这些办法仍不能平衡汇率的波动时,货币当 局也可以实行外汇管制乃至宣布货币法定贬值或升值来重新调整 本币对其他各国货币的比价关系。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1)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1)

(1)B(2)B(3)A(4)B(5)B(6)A(7)C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一、选择题1.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A、政府转移支付B、政府购买C、消费支出D、出口2.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A、政府支出增加B、政府税收增加C、政府税收减少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少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4.商业银行之所以有超额储备,是因为:A、吸收的存款太多B、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5.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6.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二、计算题1、假设一经济有如下关系:C=100+0.8Yd(消费)I=50(投资)g=200(政府支出)Tr=62.5(政府转移支付)t=0.25(边际税率)单位都是10亿美元(1)求均衡收入;(2)求预算盈余BS;(3)若投资增加到I=100时,预算盈余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4)若充分就业收入y*=1200,当投资分别为50和100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为多少?(5)若投资I=50,政府购买g=250,而充分就业收入仍为1200,试问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为多少?答案:(1)Y=C+I+G=100+0.8Yd+50+200=100+0.8(Y-0.25Y+62.5)+250 解得Y=1000(2)BS=tY- G- TR=0.25×1000-200-62.5=-12.5(3)Y=C+I+G=100+0.8(Y-0.25Y+62.5)+100+200 解得Y=1125BS=tY- G - TR=0.25×1125-200-62.5=18.75由预算赤字变成了预算盈余,因为投资增加,带动产出增加,在相同的边际税率下税收增加,导致出现盈余。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整理)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整理)

第一章1.封闭条件下,中国和美国的小麦与布的交换比率分别为1:4和2:5,那么在两国之间展开贸易后,小麦与布之间的交换比率可能为.A.1:6B.2:6C.3:6D.4:62.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只要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存在着价格差异,那么比较利益理论就仍然有效。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正确B.不正确3.作为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基础之一,规模经济意味着随着产量增加,()A.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下降B. 平均成本变化不确定,边际成本下降C. 平均成本下降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上升4.以下说法中,()是错误的。

A.绝对优势理论是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提的,而相对优势理论则是以机会成本递增为前提的B.相对优势理论可以部分地解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层次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C.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D.无论是生产技术差异还是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导致国际贸易产生,都是以两国之间同一产品的价格存在差异为前提第二章1.下列() 属于李嘉图模型的假定前提条件。

A.生产过程中使用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B.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C.生产要素可以在两国间自由流动D.生产要素非充分利用因此机会成本不变2.下列()不属于重商主义的观点。

A.货币是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B.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提高所有贸易参与国的福利水平C.出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入D.进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出3.下列关于技术差异论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分为绝对技术差异论与相对技术差异论B.劳动力在国内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而且机会成本保持不变C.参与贸易的两个国家福利水平都可以得到提高D.一国比另一国家的技术优势越大,则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的福利增加越大4.下列哪一条不是重商主义的理论主张()A.贸易不是“零和”的B.多卖少买,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得财富的基本原则C.国家应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D.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第三章1.假定每单位x产品的生产需要4单位劳动与6单位土地,每单位Y产品的生产需要2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00 单位劳动与200单位土地,外国有200单位劳动与300单位土地,则根据H-O理论可推出()A. 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X产B. X 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品本国出口YC. 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产品本国出口.D.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X产品本国出2.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美国与中国相比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与封闭条件下相比,中美两国进行贸易后()。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课后习题及答案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导论(P1~P4)第一章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然性(P1~P2)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2~P4)第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P4)第二篇利益主体(P4~P11)第四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利益主体(P4~P7)第五章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P7~P8)第六章公有制的实现形式(P8~P9)第七章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经济权益(P9~P11)第三篇市场环境(P11~P15)第八章现代市场体系(P11~P12)第九章现代市场的培育与管理(P12~P14)第十章国内市场国际化与国际竞争(P14~P15)第四篇增长与发展(P15~P23)第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科学发展方式(P15~P17)第十二章推进经济现代化(P17~P18)第十三章走可持续发展之路(P19)第十四章经济国际化(P19~P20)第十五章公有制企业及其发展(P20~P21)第十六章繁荣农村经济(P21~P23)第五篇分配与消费(P23~P27)第十七章国民收入的分配(P23~P24)第十八章贯彻按劳分配原则(P24~P25)第十九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按要素分配”(P25~P26)第二十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P26~27)第六篇宏观调控(P27~P30)第二十一章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P27~P28)第二十二章宏观调控的主体与基本手段(P28~P29)第二十三章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P29~P30)第七篇前景(P30~P32)第二十四章努力实现光辉的前景(P30~P32)第一篇导论第一章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然性一、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证明,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只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能彻底摆脱三座大山的压迫,走上独立自主、民主自由、文明富强的道路。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必然性。

从国内看:到二十世纪上半叶,首先,在经济条件方面,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已经有了矿山、铁路、航运、制造、轻工、供电、供水、邮政、金融等大机器工业和社会化形式的产业,初步具备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力物质条件。

国际经济法教案(教学版)

国际经济法教案(教学版)

国际经济法教案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法的概念、渊源,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及其基本原则,国际经济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联系与区别,了解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发展经过,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及国际经济法的体系和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国际经济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联系与区别;跨国公司的法律制度。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国家竞争力与国际经济法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一)经济全球化所谓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跨越国界和地区界限各种投资的增加、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和跨国资金流动加快、信息交流和获得日趋方便。

经济全球化具有如下特征:1、市场全球化市场全球化意味着:(1)由于各国市场体制的建立,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成一体,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全球市场经济体制,通行的是价值规律和竞争原则;(2)较少的贸易壁垒和市场力的解放,使得货物、资本、技术、信息、服务以及人员的跨越边界的流动成为可能,并且得到空前发展。

(3)全球电子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不但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没有国界的虚拟大市场,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有力工具。

2、生产和消费全球化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化经济活动的主体。

跨国公司的跨国生产和提供的服务活动,促进了人员的跨国界流动以及消费的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与地区内部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包括本土的、国家的、区域性的)相辅相成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带动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它们之间是一种复合的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

4、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活动中统一行为规则的出现各国经济贸易政策和法律在矛盾中求得协调。

全球性、区域性多边经济组织制定的规则,维护着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的正常运转。

(二)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调整跨国经济交往的各种法律规范的丰富和发展。

国际经济法全套PPT课件

国际经济法全套PPT课件

5.国际惯例的选择 (1)确定某一做法是否属于国际惯例 区分公法上的惯例与商法上的惯例; 区分国内法中类似的规定与国际惯例 区分一般的标准合同和国际惯例 (2)确定某一惯例是否为我国所反对 (3)确定某一惯例是否会损害本身合法权益
三、国内立法 (一)国内立法的形式 1.国内经济立法 规范政府与私人之间的经济管理关系的法 律。用以确定政府与经济交往当事人间的权 利义务关系。 表现形式: 专门的涉外立法(如外商投资法); 非专门立法(如证券管理法) 2.国内民商立法 调整私人之间民商事关系的法律
(7)国际商务惯例取得新发展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托收统一规则》;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等
第三节 国际经济法的体系
一、国际经济法的体系构成 国际贸易法律(货物买卖、技术贸易、服务贸易) 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法律(国际投资、金融、税收) 解决贸易争端的法律 二、国际经济法的特征 体系庞用国际经济法规范调整国际经济关系 的方法与步骤 1. 利用共同规则 2. 利用局部适用的共同规则 3. 利用国际私法中的冲突规范 4. 利用国内涉外经济法的规定 5. 利用契约自由原则
第四节 国际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一、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的关系
(一)相同点——调整对象有重叠和交叉 (二)不同点 1. 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完全相同 2. 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完全相同 国际经济法——财产、经济行为 国际公法:财产、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等 3. 法律关系的内容不完全相同 国际公法——平等性、约定性 国际经济法——平等性与不平等性并存 4. 法律渊源不完全相同
1.公平互利说 论据:普惠制(非歧视性;非互惠性)的 出现使公平原则取代了平等原则 2.平等互利说 论据:普惠制尚未形成稳定的制度

国际经济法重难点

国际经济法重难点

国际经济法重难点《国际经济法》重难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国际经济法,是泛指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

换句话说,它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

国际经济交往中所发生的国际经济关系,在每一特定历史阶段,往往形成某种相对稳定的格局、结构或模式,通常称之为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变迁,取决于国际社会种类成员间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对比。

国际经济秩序与国际经济法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国际经济法,就其广义的内涵而言,是各国统治阶级在国际经济交往方面协调意志或个别意志的表现。

国际经济法是巩固现存经济秩序的重要工具,也是促进变革旧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

一、萌芽阶段的国际经济法(一)罗得法某些商事法规或商事习惯法,实质上就是国际经济法的最初萌芽。

长年实践积累形成的商务习惯常为当地的商务法庭断案时所援引适用,并且逐渐被汇辑为法典,这就是传说中的“罗得法”。

(三)中世纪的国际性商事法典这些特设的商务法庭依据求同存异的商业习惯或共同的行为规范所作出的判决,往往被编纂为各种商事习惯法法典,成为日后处理同类案件的依据。

其中影响最大、颇负盛名的是大约编纂于13世纪的《康索拉多海商法典》。

该法典与其他海事商法法典其共同特点则在于它们都不单一国家的国内立法,而都是用来调整国际商务关系的国际习惯法,在不同程序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

二、发展阶段的国际经济法从17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以前,数百年间,用以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和国内立法,大量出现,日益完备。

(一)双边国际商务条约在各国之间大量的双边商务条约相继出现以后,由于其中许多主要条款基本相同或相似,这些条款及其所体现的国际经济贸易惯例,就逐渐形成为用以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法的一般规则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际行为准则。

(三)多边国际商务专题公约其中影响较大的,如1883年签订的《关于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

国际经济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河南大学

国际经济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河南大学

国际经济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河南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下列选项中是国际经济学特征的是()参考答案:国际经济与国内经济的运行机制不同;国际贸易不同于国内贸易;国际经济学研究独立经济体(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学关系第一章测试1.如果两国在商品的生产中具有不同的机会成本,那么两国能够从专业化与交换中()。

参考答案:都受益2.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贸易后一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参考答案:不相切3.在封闭条件下,一国生产技术的改进降低了手机的生产成本,那么手机的价格____,手机的生产数量____。

()参考答案:下降;增加4.在封闭条件下,如果一国生产技术的改进降低了小麦的机会成本,那么面粉的价格____,小麦的生产数量____。

()参考答案:下降;增加5.机会成本不变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参考答案:错6.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来得更重要。

()参考答案:对7.贸易条件为进口价格与出口价格之比。

()参考答案:错8.国际均衡价格一定会处于封闭状态下两国的相对价格水平之间。

()参考答案:对9.沿着外凸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向上移动,则两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仍然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中,()。

参考答案: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获得贸易利益2.如果一个中国工人能够生产3单位棉布或1单位电视机,而一个日本工人能够生产4单位棉布或2单位电视机,则()。

参考答案:日本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在棉布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3.如果机会成本递增,则国际贸易将导致()。

参考答案: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而且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4.下列哪一条不是重商主义的主张的是()。

参考答案:贸易不是“零和”的5.下列属于李嘉图模型的假定前提条件的是()。

参考答案:只使用劳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在一国内自由流动,但在两国间不能流动;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6.中国生产棉布需5个工作日,生产计算机需8个工作日,美国生产棉布和计算机分别需3和4个工作日。

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第⼀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1.为什么说在决定⽣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当⽣产处于⽣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这时,要想增加某⼀产品的⽣产,必须降低另⼀产品的⽣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产品的⽣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点都表⽰⽣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产点在⽣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参见教材中第⼀章第⼆节(第26页)的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X商品的供给,得出相应的⽣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P/,通过类(b)中,以横坐标表⽰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Y商品的相对价格XY P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做类似推导即可求出。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

当⼀种商品达到均衡时,该商品的相对价格、均衡供给与需求、均衡状态下对⽣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都得以确定,则可得到另⼀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产要素需求,从⽽确定该商品的均衡状态下供给和需求。

4.如果⽣产可能性边界是⼀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参照教材图1-12、图1-13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的推导;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的形状,参见教材第46-47页。

5.如果改⽤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致?答案提⽰:相⼀致,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P19
00
AS190
0
AD1900
AS1999 AD1999
Q1900 Q1999 实际产出
从长期来看,总供给是产 出增长的主要的决定因素。
✓一个世纪以来,劳动、资本、 效率的提高导致了经济潜在生产 率的极大提高,使总供给远远地 向右移动。
✓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也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
Q ✓管理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也 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
经济均衡
我们将AS和AD放 在一起,以便发现 价格和产量的均衡 值是如何达到的。
宏观经济均衡 (macroeconomic equilibrium)是指 总产量和总价格水 平这样一种组合, 此时,买者和卖者 都不再愿意改变他 们的购买量、销售 量或价格水平。
P
25
所0

商 品
200

价 格 150

当价格水平下降(即通货膨胀为负)时,就出现通货紧缩 (deflation)。
价格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因为一个平稳运行的市场系统要求 价格必须准确、便利地传递关于相对稀缺资源的信息。
下一章详细学习。
2020/5/31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版权所有
10
第第202章节 生宏产观、经收入济和学就概业述
三、宏观经济政策工具(P356)
12
第第202章节 生宏产观、经收入济和学就概业述
三、宏观经济政策工具(P358)
4、国际经济
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政策制定者日益重视其国际经 济政策的制定。国际贸易本身不是目的,国家重视国际贸易是因 为它关系到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最终目标。
国际经济是一个联系着各国贸易和金融的复杂的网络。国际 经济体系顺利运行就能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但若贸易体系崩溃, 全世界的生产和收入都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因此,各国要考虑 到贸易政策和国际金融政策对它们国内的产出、就业和价格稳定 等目标的影响。

对外经济政策的政治学_社会联盟理论解析

对外经济政策的政治学_社会联盟理论解析

《国际政治科学》2008/2(总第14期),第55—80页。

Q uarterly Journal of Intenational Politics对外经济政策的政治学———社会联盟理论解析田 野内容提要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学与比较政治学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

为了探究国际经济对国内政治分化的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者提出了社会联盟理论。

由于采用了不同的经济学模型来解释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社会联盟理论内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分析路径,即以阶级分化为基础的路径和以行业/部门分化为基础的路径。

通过考察行业间的要素流动程度,两种联盟分析路径找到了相互汇合的逻辑与经验基础。

社会联盟理论以利益分配为基本着眼点,为分析对外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治纷争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理论工具,对比较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国际制度的国内合法性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利益 联盟 分析路径自亚当・斯密以来,主流经济学家就一直倡导自由贸易。

理论模型表明,自由贸易可以提高社会福利,避免保护贸易带来的效率损失。

但在各国贸易政策的实践中,保护贸易经常取代自由贸易成为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优先选择。

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斯穆特—霍利关税法》(S moot2 Ha wley Tariff Act),提高了几乎所有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关税,结果加剧了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大萧条”。

那么,这一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呢?《斯穆特—霍利关税法》通过后5年,美国政治学家沙特施奈德(E.E.Schattschneider)的研究发现,1930年之所以提高关税是因为寻求进口保护的特殊利益集团联合控制了整个立法过程。

①沙特施奈德对1930年贸易立法的研究为“对外经济政策的政治学”分析开辟了先河。

如果说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关于关税保护“在政治上不可战胜”的结论并不准确,他在描绘国际贸易倡导者原本要解决的根本政治问题方面则找对了目标。

②自由贸易虽然从整体上提高了国民福利,但其收入分配效应导致了“谁受益、谁受损”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购买力评价理论认为一国的汇率倾向于使在国内购 买贸易品的成本等于在国外购买这些商品的成本。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五、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
名义汇率
即市场汇率,是一种货币能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数量, 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被直接公布、使用的表示两国 货币之间比价关系的汇率。名义汇率不能反映两种 货币的实际价值,是随外汇市场上外汇供求变动而 变动的外汇买卖价格。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一、汇率及其表示方法 二、汇率制度: 三、自由浮动汇率下的汇率的决定 四、购买力平价理论 五、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 六、净出口函数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一、外汇与汇率
1、外汇 什么是外汇? 外汇是“国际汇兑”(Foreign Exchange)的简称,是 以外币表示的用以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 可兑换的货币和以外币表示的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三、自由浮动制度下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S2(欧元供给)
S1(欧元供给)
欧元的价格 $/Euro
E3 E2 E1 J
D2(欧元需求) D1(欧元需求)
O
均衡数量
欧元的数量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汇率的变动
宏观经济学
三、自由浮动制度下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美元的价格 ¥/$
S1(美元供给)
e
E Pf P
其中e为实际汇率,E为名义汇率,P 为国内产品价格,Pf为国外产品价格 (直接标价法)。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补充:
贸易条件是以同种货币表示的出口价 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之比,表明一单位出 口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品数额。
1 P 贸易条件 e E Pf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第二十章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
宏观经济学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定时期内,对一国与他国之 间进行的一切经济交易加以系统记录的报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组成
——经常项目:贸易收支 服务收支:包括投资收益 单方面转移收支(无偿转让) ——资本项目:长期资本—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政府和银行的长期借款 —企业信贷 短期资本 ——平衡项目:官方储备 错误与遗漏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四、购买力平价理论
基本思想: 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归根到底是因为外国货 币在其发行国国内具有购买力;外国人之所以需要本国 货币,也是因为它在本国具有购买力;因而,本国与外 国货币之间兑换关系(汇率)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 又由于货币购买力大小受到物价水平影响,所以货币兑 换率取决于两国价格水平比较。
r
A
C
nx F 国际收支逆差
O
y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BP曲线的移动
n EPf q r y ( rw ) P
r
本币贬值、国外利率降低
O
y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第二十章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第三节 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 IS-LM-BP模型
宏观经济学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二、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 各国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
固定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固定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指两国货币的比价(汇率)基本固 定,其波动界限规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汇率制
度。
最重要的固定汇率制——金本位制(1717— 1933)。在这种制度下,每个国家将自己的货币价 值确定为固定数量的黄金,再以黄金为基础建立起 各国货币之间的固定汇率。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BP曲线
BP曲线(国际收支曲线):
国际收支函数的几何表示。 BP曲线的推导 代数推导 几何推导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BP曲线的推导1
国际收支平衡条件:BP=0
即 所以
nx F 0
q y n EPf P ( rw r )
n EPf q r y ( rw ) P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duju77@
宏观经济学
第二十章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宏观经济学
本章提要
汇率和对外贸易 国际收支平衡 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IS-LM-BP模型 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模型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购买力平价与一价法则:
一价法则(the Law of One Price)——同一种物品在 统一的市场中应当有相同价格。 假定某种商品在A、B两个国家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且运输成本为零,那么,这种商品在A、B两个国家的 价格就应当相等。由于在不同国家市场上同一种物品 用不同货币标价,所以,均衡汇率(购买力平价)应 等于两国价格比率: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一、外汇与汇率
2、汇率 汇率的标价 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以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 外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即以外币来表示本币 的价格。 欧元、英镑、澳大利亚元采用间接标价法。 1英镑=2.0562美元 1欧元=1.4639美元 1澳大利亚元=0.8846美元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五、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
实际汇率
是用两国价格水平对名义汇率进行调整后的汇率, 反映了以同种货币表示的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水 平,从而反映了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实际汇 率不依外汇市场供求波动而波动,不是市场实际 外汇买卖的汇率,而应是买卖外汇的基础。外汇市 场上实际买卖外汇的汇率总是偏离实际汇率。
E AB
PA PB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PA、PB——A、B两国同种商品的价格 EAB——A、B两国货币的汇率
宏观经济学
例:假定一辆汽车在美国价值1000美元,在 墨西哥1万比索,汇率为100比索兑换1美元。 结果会怎样?(提示:这辆汽车在墨西哥价 值100美元) 比索对美元的价格上升到10比索兑 换1美元。
S1(美元供给)
J E1
D2(美元需求) D1(美元需求)
O
均衡数量
美元的数量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四、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决定的基础)
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 购买力平价的重要假设是一价法则——一个物品
在世界任何地方售价相同。
购买力平价理论规定,汇率由同一组商品的相对 价格决定。
O
y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马歇尔-勒纳条件:出口商品的需求汇率弹性与 进口商品的需求汇率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 时,本币贬值可以改善国际收支。 本币贬值对出口和进口的影响:
出口商品数量增加、外汇收入增加 出口 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下降、外汇收入减少 进口商品数量减少、外汇支出减少 进口
进口商品本币价格上升、外汇支出增加
宏观经济学
案例
肯德基的汉堡是全球统一型号的,在美国一个鸡 柳汉堡的售价是2.7美元,在中国的价格是10元人 民币,假设中国外汇市场的外汇牌价为1美元=7元 人民币。如果就考察鸡柳汉堡这一种商品,则美 元与人民币的购买力平价是多少?实际汇率是多 少?实际汇率说明了什么? 10 购买力平价 3.7(人民币元 / 美元) 2.7 7 2.7 实际汇率 1.89 10
证等。
国际支付手段的演变过程
黄金、白银贵金属作为主要支付手段时期 英镑作为主要支付手段时期 美元作为主要支付手段时期 各种可兑换货币作为主要支付手段时期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一、外汇与汇率
பைடு நூலகம்
2、汇率 什么是汇率? 汇率,即外汇汇率(foreign exchange rate)是 将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时使用 的比率,也可以说是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 币的价格。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浮动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指一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不固 定,随着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而自由波动的一种汇 率制度。 依据干预程度,分为:
自由浮动
管理浮动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自由浮动 ——中央银行不仅不规定官方汇率,而且不对汇市采取 任何干预措施。 管理浮动 ——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通过参 与购入和出售外汇影响汇率,试图使一定时期内汇价在 有限程度内波动。
(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 的浮动汇率制度)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三、自由浮动制度下的汇率的决定
汇率决定的供求分析: 如同商品价格由商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一 样,汇率取决于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 一个国家的商品和服务出口将产生外国 货币的供给和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反之,一 个国家的商品和服务进口将产生本国货币的 供给和对外国货币的需求。 简而言之,对本币的需求意味着对外币 的供给,对本币的供给则意味着对外币的需 求。
宏观经济学
二、净资本流出函数
净资本流出(资本账户差额)
从本国流向外国的资本量与从外国流向本国的资 本量的差额。 F=流向外国的本国资本量-流向本国的外国资本量
F ( rw r )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
二、净资本流出函数
r
F ( rw r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