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教师招聘:论赫尔巴特的重要思想

合集下载

论赫尔巴特的重要思想

论赫尔巴特的重要思想

论赫尔巴特的重要思想赫尔巴特1806年著《普通教育》,并在哥尼斯堡大学创办第一所教育研究所。

赫尔巴特是近代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他在教学的心理学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作为“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

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他在心理学研究中第一次作了运用数学法的尝试。

他提出两个重要概念:“意识阈”和“统觉团”。

赫尔巴特的重要思想也是我们历年来的重要考点,接下来我们重点探讨赫尔巴特的一个原则,两个基础,三个中心以及他的四阶段理论。

一、赫尔巴特的一条原则赫尔巴特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教育性教学原则”是德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以道德的养成为最高目的的。

教育必须形成学生一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使之成为“完善”的人,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还是教学要进行道德教育,就必须进行教学;不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就无从实施道德品格的教育。

知识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的联系.基于这种思考他明确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即强调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同时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须依赖于教学。

他指出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即“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

他不承认有“无教学的教育”,同样也反对“无教育的教学”。

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相反,道德教育(或者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二、赫尔巴特的两个基础赫尔巴特(1776-1841)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从小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同时也广泛接受了各种新的思想。

1806年著《普通教育》,并在哥尼斯堡大学创办第一所教育研究所。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科学第一步工作是先发现教育的最高目的,而后寻求达成这种教育目的的工具。

他以所研究出的心理学、伦理学以及形而上学,来指导其教育理论,并以伦理学为其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普通教育学》(1806)和《教育学讲授纲要》(1835)等。

1、教学阶段论要理解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论,首先有必要了解他的"专心"和"审思"这两个概念。

所谓"专心",是指在某一时间内只专心研究某一个东西而不考虑其他东西。

没有专心,就不能正确和透彻地把握、领会"一切值得注意、值得思考、值得感受的事物"。

所谓"审思",是指把一个又一个"专心活动"统一起来。

赫尔巴特说,"我们所要求的专心活动不能同时发生,它们必须逐个产生。

首先是一种专心活动,接着再有另一种专心活动,然后它们才在审思中汇合起来!人必须有无数次这种从一种专心活动过渡到另一种专心活动去的变迁,然后才会有丰富的审思活动,才能随心所欲地返回到每一种专心活动中去。

赫尔巴特认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

他把教学过程分成4个连续的阶段:一是明了。

指教师讲解新教材,把教材分解为许多部分,提示给学生,便学生领悟和掌握。

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专心"状态。

教师适宜于"采用简短的、尽可能易理解的语句进行讲解,"而在讲解之后,立即让一些学生(而不是全部学生)确切地重复出来,这常常是适用的方法"。

二是联想。

指通过师生谈话把新旧观念结合起来。

教学的任务是把前一阶段教师所提示的新观念和学生意识中原有的旧观念结合起来。

这是统觉的初级阶段。

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人专心"。

"自由交谈是联想的最好方法,因为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机会去尝试作出偶然的联想,而这种联想对他来说恰恰是最轻而易举的,最不费力气的,同时可以获得机会去改变这种联想,使之多样化,并按他自己的方式掌握已学过的东西。

论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及对教育的启示

论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及对教育的启示

摘要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对许多国家的教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把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并论述了教育目的、儿童的管理、教学理论、性格与训育思想,这些思想对我国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赫尔巴特理论基础教育思想启示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他提出的一整套教育理论体系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德国教育的发展,也对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赫尔巴特是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建立他的教育学思想体系的。

他认为,教育学应该把伦理学作为论证教育的目的,心理学作为论证教育的方法。

1.1伦理学(实践哲学)基础赫尔巴特受到莱布尼兹和康德的影响,提出所谓的“永恒”的道德观念和伦理体系,并加以说明教育的目的,即拥有五种道德观念的人。

这五种道德观念是: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

这些道德观念是永恒不变的,是巩固社会秩序的永恒真理。

1.2心理学基础赫尔巴特说:“教育者的首要科学,不是全部科学,是心理学。

人类活动的全部可能性的概要,均在心理学中从因到果地陈述了。

”[1]他充分运用心理学来论证教育上的各种问题。

2教育目的赫尔巴特说:“教育的最高目的、最后目的包括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

但是特别放在教学面前的较近的目的,可以表达为———多方面的兴趣,较近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最后的目的。

”[2]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德行的培养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具体而论,教育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2.1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是要求学生必须在一定的专业范围内有一定的准备,为将来选择工作时的种种可能性加以考虑。

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是获得广泛而又完善的观念的强大动力,一个人的兴趣是多方面的,那么接受的新知识和形成的新观念就越丰富。

[3]不仅直接影响德行的形成,而且其本身就是“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担负的责任,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结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总结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总结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Herbart)是德国教育学家和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具有重要影响。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强调个体的发展和全面的教育,其主要包括思维清晰的教育、道德和宗教教育、教师的重要性以及学习过程的重要性等方面。

首先,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强调思维清晰的教育。

他认为,个体的思维应该经过一定的程序和训练,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赫尔巴特主张提供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教育个体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推理,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

他认为,思维的清晰性对于个体的智力和道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注重道德和宗教教育。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培养个体的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品格,引导个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此外,赫尔巴特还认为宗教可以给予个体安慰和指导,对于人的精神和道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赫尔巴特还特别强调教师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师是教育的关键,他们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良好的教育方法。

赫尔巴特主张教师应该成为个体的引导者和启发者,鼓励个体的自主学习和思考。

他还提出,教师应该充分了解个体的个性和需求,根据个体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最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习过程是教育的核心,个体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自主学习来获得知识和经验。

赫尔巴特主张提供刺激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激发个体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他还认为,学习应该是积极的、指导性的和有目标的,并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总之,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以个体发展和全面教育为核心。

他主张培养个体的思维清晰性、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注重教师的角色和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他的教育思想对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具有积极的影响,为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讲稿1、生平及经历人物生平赫尔巴特是近代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他在教学的心理学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作为“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他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

但他过于强调教师及书本的作用,教学方法也有形式化倾向。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他的教育理论已经完全不合时宜了。

赫尔巴特被西方教育史界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一书被视为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赫尔巴特对黑格尔(Hegel)的思想非常崇敬。

他曾感到不能亲自听到黑格尔的演说,是很大的遗憾。

当黑格尔去世的时候,他希望能到柏林大学担任讲座,接任其位置,可惜没有成功。

2年之后,他回到格廷根大学教书,一直到1841年去世,这时期作品比较少;他写了一本最实用的书称为“教育学纲要”(The Outline of Educatoinal Doctrine)。

2、《普通教育学》•全称《从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学》。

1806年出版。

赫尔巴特在书中企图以心理学的观点来阐明教育学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教学论方面的问题。

他在绪论中提出,教育者应掌握的首要科学是心理学,同时指出教师需要教育学这门科学,更要掌握传授知识的科学。

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是继夸纽斯《大教学论》之后对教学论进行全面综述的一部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赫尔巴特所论述的教育性的教学和教学阶段论等,都是他总结教学经验而提出的规律性的东西。

既反映了他长期对教学理论进行研究的心血所在,又反映了西方教学论在这个历史时期的进展。

《普通教育学》的价值就在于它第一次从人的认识规律出发,以心理学为基础,提出了完整的、严密的教育、教学理论,完成了教育史上的一场变革。

它被视为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普通教育学》内容简介:普通教育学是有关教育一般问题的知识体系,它是教育科学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必修课程,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养成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能和一定的教育管理与研究能力等等。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在近代教育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与之比肩,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乃至之后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巨大、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

在他看来:“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

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

”他在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学理论,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道德教育理论,从而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普通教育学》反映了他的主要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管理、教学和德育。

在管理部分,他提出了纪律问题。

他认为纪律的本质就是约束儿童的意志,管理本身并不是教育,而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

他提出了威吓、监督、命令、禁止和惩罚等管理的方法,对待学生采取严酷的态度,很少注意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赫尔巴特的德育论主要是论述五种道德观念的培养问题。

他认为人类道德的基础是五种永恒不变的观念,即内在自由、完善、善意、法权和正义;观念是最根本的要素,人的一切心理过程--情绪、意志、思维、想象等,都不过是观念的变形。

人们用这些观念来调节个人意志和社会冲突,就能使自己成为服从既定法制的、有美德的人。

根据这个理论,他主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完美德性的人”。

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在教育史上起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他阐明心理学对教育学的意义,要求以心理学作为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赫尔巴特曾受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莱布尼茨等人的影响,他把莱布尼茨的统觉观念应用到他的教育学上来,认为统觉作用就是利用已有的观念吸收新的观念并构成统觉团。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同时,赫尔巴特也是“现代教育学之父”及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因此,他是教育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位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部具有学科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并且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在近代教育史上,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乃至之后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一个,为了方便各位考生备考,我们将其思想总体上归纳为“一原则”、“二基础”、“三中心”及“四阶段”,接下来进行详细的阐述:1、一原则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阐明了教育教学之间的联系,他明确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他认为,教学是形成道德观念,培养道德品质的最基本的手段,强调道德教育要建立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之上;道德教育应该通过教学进行,教学的目的是早就学生的德行。

2、二基础赫尔巴特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前者指明目的,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完善道德,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后者指明教育学的途径、手段和障碍。

赫尔巴特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道德理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学理论,并且将心理学中的统觉观念用于教学,强调教育学科科学性。

3、三中心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我们通常把赫尔巴特的三中心论称为“旧三中心”,而把杜威的“儿童为中心(学生为中心)、经验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称为“新三中论”,这里需要各位考生在备考中重点区分。

4、四阶段赫尔巴特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清楚——明确的感知教材;(2)联想——使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3)系统——知道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基础上做出概括和总结;(4)方法——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总结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总结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总结
赫尔巴特(Wilhelm von Humboldt)是德国教育家、政治家,也是德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代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式等方面。

首先,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的个性和自由。

他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主张教育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具有自主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公民,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和技能。

其次,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内容应当是全面的、综合的。

他主张学校教育应当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而不是片面追求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他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概念,强调学生应当接受全面的教育,包括人文、自然、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此外,赫尔巴特还提出了以个体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他主张教育应当注重个体的发展和成长,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学生的成绩和排名。

他强调教育应当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倡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

他还主张教育应当是学生主体的过程,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个性和自由,教育的内容应当是全面的、综合的,教育的方式应当以个体为中心。

这些思想对于当代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当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借鉴和发扬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为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公民而努力。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总结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总结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总结赫尔巴特(August Hermann Francke)是18世纪德国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赫尔巴特坚信教育的重要性,并强调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品格为中心。

本文将通过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总结,探讨他是如何通过自己的理念和实践,在当时的社会中塑造了教育的发展。

首先,赫尔巴特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自由发展。

他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着不同的潜能和才能。

因此,教育应该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并最大限度地发展。

他反对机械的教育方法,强调学生的个人参与和自由选择,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次,赫尔巴特注重实践和经验。

他主张通过实践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他建立了许多实验学校和社区项目,提供给学生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赫尔巴特相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不仅是被动地接受和背诵。

他的实践导向教育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通过实践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第三,赫尔巴特注重德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道德良好、责任感强的公民。

他主张教育应该以宗教信仰为基础,通过宗教的指导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赫尔巴特创办了教育机构,并将宗教信仰和教育相结合,以此来塑造学生的品格和道德观念。

他强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仅在知识上有所进步,而且道德上也有所提高。

第四,赫尔巴特注重个体与社会的联系。

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只有在社会中发挥作用,个体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强调社会责任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和服务项目。

他通过实践项目和社区服务将学生与社会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自由发展,注重实践和经验,重视德育和道德教育,强调个体与社会的联系。

他的教育理念对当时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后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产生了启示。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总结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总结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总结赫尔巴特(John Dewey)是20世纪初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实践的重要性,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面对现实世界的能力。

以下是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总结。

首先,赫尔巴特强调了学生的实际经验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和文化中真实的活动,通过亲身经历和互动来建立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应该通过实际的体验来学习,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抽象的知识。

赫尔巴特主张教育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将学习融入到他们的实际经验中去。

其次,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赫尔巴特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学习经验和实践来培养判断力、批判思维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面对现实世界的挑战。

此外,赫尔巴特还强调了教育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个体学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了社会的发展。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成为有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公民。

赫尔巴特主张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最后,赫尔巴特提出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能力来制定教学计划,关注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赫尔巴特主张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潜能。

总的来说,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实践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面对现实世界的能力。

他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总结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总结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总结赫尔巴特(Herbert Spencer, 1820-1903)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家,被公认为进化论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个人的发展和社会进化的关系上。

以下是对他的教育思想的1000字总结: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以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中心,他强调个体自由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自主思考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他主张以个体为中心的个性发展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倡导从经验和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赫尔巴特提出了“知识追求”的教育目标,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他主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得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

赫尔巴特对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见解。

他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知识和经验的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他主张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学习,提倡学生参与问题解决和实践活动,从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他主张采用个别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赫尔巴特还关注教育的社会功能。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发展,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稳定。

他强调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反对教育的功利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和品格,使他们成为道德高尚、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然而,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首先,他的教育思想过分强调个体的发展,忽视了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其次,他对教育目标的理解过分注重知识和理解能力,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如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社交能力。

此外,他的教育思想对教育的实践指导有限,缺乏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

总的来说,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在其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对后来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总结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总结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总结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总结
赫尔巴特(Wilhelm von Humboldt)是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和政治家,也是德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

他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对教育目的、教育机构和教育方法的论述。

首先,赫尔巴特强调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

他认为每个人应当通过教育来培养自己的智力、道德和良好的品质,以实现个体的潜能最大化。

他强调教育不应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而应培养人的创造力、判断力和自主性。

其次,赫尔巴特主张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环境。

他认为学校应该是一个积极参与的社区,学生应该在其中有机会自由地发展他们的思想和才能。

赫尔巴特强调学校应该提供各种自由的资源和机会,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此外,赫尔巴特提出了教育方法应该以个体为中心的理念。

他主张教育应根据个体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而不是一刀切的教学方式。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教育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差异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最后,赫尔巴特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他认为学生应该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传递。

他主张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使他们能够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主动地进
行思考和创新。

总的来说,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环境,教育方法应以个体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些思想对现代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在个性化教育和创新教育方面。

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

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

系统:即在新旧知识联系的基础上寻找规律性结论,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教师应采用综合的教学法使初步联合起来的种种观念与课程的内容和目的相联系,获得新的结论。
方法:通过练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新的场合,使学生掌握技巧,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教师采用练习法指导学生将知识付诸实践。
联想:通过新旧词语的比较,建立知识的联系;
赫尔巴特简介
01
教育思想简介
02
赫尔巴特教学模式
03
赫尔巴特教学模式运用及其发展
04
赫尔巴特教学模式
一、赫尔巴特简介
赫尔巴特 (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也是欧洲教育心理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有“教育学之父”的称谓。代表作是1806年的《普通教育学》。 他的突出贡献就是将教育理论建立在哲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试图揭示教育、教学的规律,深化了教育学研究的内容。
二、教育思想简介
01
02
他认为心灵原始是一无所有,只是接受外界印象的受容器。我们内省了解的,只是一些感觉、愿望和观念。心灵作用首先靠与外界接触,而后产生种种统觉。
的自然成长论”,主张以教师为中心,把教师摆到儿童心灵塑造者的位置。
统觉是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形成新观念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引起旧观念的活动; 新旧观念的斗争或者联合; 统觉团的形成——形成新知识; 新知识的强化; 统觉理念的核心是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 他从心理学“统觉”观念出发引申出自己的教学理论,提出了以教学过程的四个程序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四、赫尔巴特教学模式的运用及其发展
明了:明确的感知新教材,主要表现为揭示教学和分析教学。 要求老师首先应该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情况,只有这样 老师才能恰当地提出新观念,引导学生寻找相关的旧观念去 感知它。 联合:说明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这一阶段,要求教师主要 采用分析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自由的、无 拘无束地谈话,使学生的旧观念与新观念建立关系。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是什么赫尔巴特被西方世界称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上是“教育科学之父”,那么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希望对你有帮助!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一:赫尔巴特最著名的教育思想就是四段教学法。

他认为老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应该分为四步走,第一步:明了,也就是给学生教授新知识的阶段。

第二步:联想,也就是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联系的阶段。

第三步:系统,做出概括和结论。

第四步:方法,也就是将所学习到的知识用于实际,比如习题解答或者是书面作业等。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二:教育性教育。

这种教育学思想是说要将教学当做道德教育的最基本的手段和途径,老师应该通过教学传授知识,形成各种道德观念,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学生的品德。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三;训育,是指在儿童身上培养一种有利于教学进行的心理状态。

训育一般包括限制、赞许、责备、惩罚、建立有益的生活制度等五个方面,同时赫尔巴特还指出了训育与管理所存在着的区别,赫尔巴特认为管理一般都是关注的当前的作用,而训育是关注儿童未来,训育是持续的、不断的、慢慢的深入人心和渐渐的停止的,能够使人感觉到一宗陶冶的力量。

赫尔巴特生平经历赫尔巴特全称为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科学教育的奠基人,被称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教育科学之父”,在世界近代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以与赫尔巴特相比肩。

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1776年5月4日,赫尔巴特生于德国奥尔登堡的一个司法官家庭。

幼年的时候得益于母亲和家庭教师的共同教育。

以后进入了拉丁学校学习。

1794年,赫尔巴特进入耶拿大学,上学期间他研究康德、费希特等人的哲学著作;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关于一切存在都是统一的和不变的学说,大大的影响了赫尔巴特。

1797年初,他在还没有修完大学课程的时候,就去瑞士做了一贵族的家庭教师;赫尔巴特对教育的兴趣就是因为这个工作引起的。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

赫尔巴特是19世纪上半期德国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的哲学思想是唯心主义的,政治思想有着明显的保守和妥协性,但教育思想中却包含着不少合理的、积极的因素。

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努力寻求教育规律,力图建立科学的教育学,为此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赫尔巴特将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的(选择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两部分。

前者是指培养和发展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以便他们将来选择职业;后者是指道德的目的,要求培养五种道德观念,这是教育最必要的、最高的目的,可见赫尔巴特非常重视德育。

所谓五种道德观念是指“内心自由”、“完善”、”善意”、“正义”、“报偿”的观念。

关于德育的途径,赫尔巴特强调首先是教学,教学是形成道德观念、培养道德品质的最基本的手段,因此他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性教学”的观点,要求任何教学都必须有教育性,而教育则不能离开教学。

赫尔巴特把教育与教学两者辩证统一起来,表明他对寓教育于教学之中这条规律已经有了认识,这种观点的提出不但在教育史上有页献,而且已为现代教育学所承认,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赫尔巴特认为,进行德育还需要道德训练,所谓道德训练就是教育直接作用于儿童的情感,使道德愿望变为行动,使道德力量更持久。

训练的方法包括陶冶、赞许和谴责,良好的健康状况和教师的人格也对训练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在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方面,赫尔巴特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以学生的多方面兴趣为依据,主张设置多方面的课程,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内的门类广泛的课程体系,虽然其中仍保留了神学,并注重古典学科,但在当时已是一大进步,为现代普通教育的课程设置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赫尔巴特还提出了传授新知识的课堂教学程序,这就是著名的教学“形式阶段”,包括“明了(清楚)”、“联合(联想)”、“系统”、“方法(应用)”等4个步骤,使课堂教学有序可循,井然有序,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可以说,赫尔巴特对夸美纽斯以来近三百年课堂教学的经验作了很好的概括。

试评述赫尔巴特的主要教育思想

试评述赫尔巴特的主要教育思想

试评述赫尔巴特的主要教育思想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教育性教学的倡导者”以及“教学形式阶段的发明者”。

一、生平及著作作为一位法官的独生子,赫尔巴特幼年在母亲的关注下接受家庭教师的严格教育,培养了多方面的兴趣。

1797——1800年,他在瑞士从事家庭教师工作,在陪伴三个贵族男孩的过程中积累了教育经验,并开始思考教育性教学问题。

1806年,其教育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二、教育学的理论依据赫尔巴特一直关注哲学与教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应该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一)伦理学与教育目的赫尔巴特认为,应该将教育唯一的任务和全部的任务概括为“道德”这个概念,道德普遍的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标,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日常生活的道德判断可以按照内心自由、完美性、友善、正义和公正这五种道德观念加以修正。

这五种道德观念是人类普遍应具备的美德和巩固世界秩序的永恒真理,培养人们具备上述五种道德观念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二)教育学的心理学基础赫尔巴特指出,教育者的首要科学就是心理学。

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把心理学作为基础理论来阐明教学问题。

赫尔巴特认为凭借感觉或仅凭理性都不能真正认识事物,人的认识活动是通过心智活动从经验中产生观念,并不断地依靠旧的观念来同化新的观念,形成观念团的“统觉”过程。

赫尔巴特的心理学主要是以哲学为基础,仍属于“哲学心理学”的范畴。

三、教育学的三个组成部分赫尔巴特将教育过程分为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三个部分:管理、教学和训育。

管理的任务就是要克服儿童“不驯服的烈性,为教学和训育创造秩序。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手段,通过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使学生具有能正确决定意志的思想范围。

训育即道德教育。

在赫尔巴特教育体系当中,德育问题既是贯穿始终的纲领,又是专门的组成部分。

11——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11——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11——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二)观念赫尔巴特认为,世界是由无数个“实在”组成的,人的心灵也是一种“实在”。

心灵的活动,便是观念(英文为idea,德文为Vorsteilung)。

人的全部心理活动是各种观念的活动。

观念是他的心理学中一个核心概念。

它是指事物呈现于感官,在意识中留下的印象。

他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机能只是观念的活动,心理学就是研究观念活动的科学。

因此,他的心理学又称观念心理学。

赫尔巴特对观念的阐述受洛克、莱布尼茨等的影响。

他把观念的相互联合与斗争看作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他反对官能心理学将灵魂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官能,认为灵魂是统一的。

他指出,旧心理学用“官能”来解释一切,新心理学必须以“观念的运动”来解释一切。

赫尔巴特认为,不同观念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它们的性质都是不变的。

这样,一个观念不至于变成另一观念,以保持观念的清晰性(clearness)。

观念的清晰性体现了观念自我保存的趋势。

他试图用力学来解释观念活动。

他的心理学包含了观念的静力学和动力学。

根据他的动力学观点,观念在不同时间有强弱的差异,彼此互相吸引或排斥。

由于不同的观念有强度上的差异,每一观念与其他观念发生关系时,努力实现自我保护。

观念的每一运动都限于两个定点之间:即完全受制止的状态和完全自由的状态。

然而,观念不会因相互抑制而完全消失。

当观念产生对抗时,弱的观念只是作必要的“退让”,减弱其强度或清晰性,由一种现实的状态,退为一种潜在的状态。

因此,受压抑的观念仍然存在,它只是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

(三)意识阈赫尔巴特认为,由于观念具有引力和斥力,人们只能意识一定的对象或注意有限的范围,不能同时注意两个观念,除非它们联成一个复杂的观念。

他由此提出了“意识闽”的概念。

他说:“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过一道界线,这些界线便为意识阈。

””强有力的观念处于阈限之上,为“意识的”;本质微弱或因受抑制而变得微弱的观念,处于阈限之下,是“无意识的”。

赫尔巴特主要教育思想 主张内容

赫尔巴特主要教育思想 主张内容

1.赫尔巴特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将心理学中的统觉观念用于教学。

2.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3.根据兴趣概念的分析,赫尔巴特区分了相互区别的阶段:注意、期望、要求和行动。

正是根据兴趣的四个阶段,赫尔巴特将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明了”是教学的第一步,该阶段处于静止的“专心”阶段,其心理状态表现为“注意”,在该阶段教师应该采用提示等直观教学讲授新教材,以便学生清晰而明了地感知新教材。

“联想”是教学的第二步,该阶段处于动态的“专心”阶段,其心理状态表现为“期待”,在该阶段教师应该采用分析教学。

本阶段中,学生已经能够将以往的观念正确地再现出来,并自然地引起某种联想。

“系统”是教学的第三步,该阶段处于静止的“审思”状态,其对应的心理状态是“要求”,在该阶段教师应该采用综合的教学方法。

“方法”是教学的第四步,该阶段处于动态的“审思”阶段,其心理状态为“行动”,在该阶段学生需要对已经系统化的观念体系进行不断的练习,以使获得的系统观念付诸应用,使之更加牢固和熟练。

4.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在西方教学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来“教育性教学”的概念。

5.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完善道德,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赫尔巴特提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

可能的目的是指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也可以称为“多方面的兴趣”,即教师必须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必要的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最高的目的,即道德。

二、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概括为“一原则、两基础、三中心、四阶段、五公民、六兴趣”,下面我们逐一进行介绍:①一原则即指教育性教学原则,强调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教学生知识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应教学规律中的教育性规律;②两基础指的是赫尔巴特将心理学和伦理学引入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并提出“统觉”概念,考试中主要以识记型单选题为主,需要大家掌握把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的第一人是赫尔巴特;③三中心指的“旧三中心”,即教师、课堂、教材(书本)中心,④四阶段即将教学过程概括为明了(清楚)、联想(联合)、系统、方法⑤五公民主要指赫尔巴特第五个观点是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因此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理论就属于典型的社会本位论,大家能够理解,做单选题备考;于此同时,赫尔巴特又把教育目的分为必要的目的和可能的目的,必要的目的就是将来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的五种品质:内心自由、仁慈、完善、公平、正义;而可能的目的就是将来可能从事何种职业就教以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关于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⑥六兴趣主要指赫尔巴特提出六种兴趣课程,他提出兴趣主要包括对自然的兴趣和对社会的兴趣,而自然的兴趣主要包括经验的兴趣、思辩的兴趣、审美的兴趣;而社会的兴趣主要包括社会的兴趣、同情的兴趣和宗教的兴趣。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浅析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浅析

浅析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课程:《中外教育思想史》浅析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摘要: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以哲学和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 包含了丰富的课程论思想、教学论思想、管理、教育性教学和训育思想, 这些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赫尔巴特; 教育思想; 理论基础; 课程改革;赫尔巴特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德国著名的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德国教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而且对其他国家的教育也有较大的影响。

赫尔巴特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提出了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 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些思想时, 会发现其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仍有很大的启示。

一、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一)哲学基础。

赫尔巴特把哲学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

理论哲学指本体论和认识论等, 实践哲学指伦理学或道德学。

他试图从实践哲学出发引申出教育目的。

他指出,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5种道德观念的人。

这五种道德观念是:“心自由的观念”, 即要求人从心出发由衷地行善; “完善的观念”, 即要求人们追求身与心的健康, 从而促使人不断地去追求德行的自我完善; “仁慈的观念”, 即要求教育者使学生避开一切会导致恶意的刺激, 同时唤起学生对仁慈的尊重; “正义的观念”, 即要求学生放弃争吵, 从而巩固对正义的尊重; “公平的观念”, 即当学生故意作祟时, 要给予应有的惩罚, 但必须严格把握惩罚的尺度。

赫尔巴特认为, 如果一个人有了这5种道德观念, 那就是一个有美德、完善的人。

而如果每个人都具有这5种道德观念, 就会有“稳定的秩序以及调和而有秩序的生活”。

这样, 赫尔巴特就得出了他的教育目的论: 培养有道德、为维护当时德国封建制度服务的人。

(二)心理学基础。

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是观念心理学。

他认为, 人的心灵是由不变的“实在”所组成, 它通过神经系统和周围环境建立联系,从而获得各种表象, 产生各种观念。

观念又通过相互之间的作用而形成了概念、判断、推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教师招聘:论赫尔巴特的重要思想
通过最新湖南教师招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湖南教招将于3月报名,4月笔试,笔试科目为《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湖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湖南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赫尔巴特1806年著《普通教育》,并在哥尼斯堡大学创办第一所教育研究所。

赫尔巴特是近代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他在教学的心理学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作为“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

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他在心理学研究中第一次作了运用数学法的尝试。

他提出两个重要概念:“意识阈”和“统觉团”。

赫尔巴特的重要思想也是我们历年来的重要考点,接下来我们重点探讨赫尔巴特的一个原则,两个基础,三个中心以及他的四阶段理论。

一、赫尔巴特的一条原则
赫尔巴特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教育性教学原则”是德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以道德的养成为最高目的的。

教育必须形成学生一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使之成为“完善”的人,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还是教学要进行道德教育,就必须进行教学;不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就无从实施道德品格的教育。

知识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的联系.基于这种思考他明确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即强调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同时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须依赖于教学。

他指出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即“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

他不承认有“无教学的教育”,同样也反对“无教育的教学”。

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相反,道德教育(或者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二、赫尔巴特的两个基础
赫尔巴特(1776-1841)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从小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同时也广泛接受了各种新的思想。

1806年著《普通教育》,并在哥尼斯堡大学创办第一所教育研究所。

赫尔巴特认为教
育科学第一步工作是先发现教育的最高目的,而后寻求达成这种教育目的的工具。

他以所研究出的心理学、伦理学以及形而上学,来指导其教育理论,并以伦理学为其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个人品格和社会道德。

三、赫尔巴特的三个中心
传统教学的的“三中心”是“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德国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三个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赫尔巴特注重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与赫尔巴特教学思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杜威教学过程的新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和经验中心。

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需要和经验出发组织教学。

四、赫尔巴特的四个阶段
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思想对教育的最大影响是,他在统觉论指导下提出教学过程的阶段论。

他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
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
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
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
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四段教学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欧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对全世界的中小学教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公资深讲师赵忠莉解析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湖南教师招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湖南教师招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招教考试大战中拔得头筹!湖南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邀请您一同刷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