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知识点分类练习卷 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岳麓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设计:秦汉时期的政治(有答案)
一、知识梳理1/ 4二、基础练习1.(2019·全国高考1卷·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答案】C2.(2017.4·浙江高考·2)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
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A.皇帝制与郡县制B.郡县制与刺史制C.皇帝制与封国制D.丞相制与刺史制【答案】A3.(2017·海南高考·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
这客观上()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答案】B4.《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句中省略处应填入()A.分封之制B.郡县之制C.郡国并行D.行省制度【答案】B三、巩固练习1.(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表12/ 4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答案】C2.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答案】B3.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
20182019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分类练习卷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岳麓版
丰富丰富纷繁秦汉期间的思想文化一、选择题 ( 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8 ·福建莆田质检 ) 春秋战国期间,孔子主张“以道事君,不行则止” ,孟子认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汉代,董仲舒重申“委身致命” 、“善皆归君,恶皆归于臣”。
这类对君臣关系认识的变化表示,汉代儒学()A.比先秦儒学更为哲学化B.与先秦儒学有着实质的差别C.植根于先秦儒学的传统D.是对先秦儒学的弃取与创新分析据题干可知,一方面,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是对孔子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另一方面,其理论又是对孟子思想的完全否认与推翻,应选D项;A、B、C三项与题干资料没关。
答案 D2.(2017 ·湖北孝感模拟) 董仲舒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这是() A.外儒内法的思想B.法术势合一的统治思想C.“天人合一”思想D.变道家的道统为封建的法统分析据题干引文,从哲学的角度论证了封建统治合理的根源,“天不变,道亦不变”把封建统治与天道对比,用自然界的原则来论证封建统治的合法性,应选 D 项。
答案 D3.(2018 ·广东江门模拟) 董仲舒在君人南面之术上主张“天高其位而下其施”,“天高其位,因此为尊”是道家的术,“下其施,因此为仁”是儒家的道理。
由资料可推出董仲舒的新儒学()A.把天道观点和人文主义联合B.兼采道家驭人术与儒家行政术C.主张君主把修身与治国相联合D.是道教与儒学相交融的产物分析据资料可得董仲舒认为君主统治之术应把道家和儒家学说相联合,董仲舒的新儒学主张君主应把“道家的术”与“儒家的道理”相联合来统治,应选 B 项。
答案 B4.(2018 ·河北邯郸模拟) 东汉光武帝建立“举谣言”制,将民谣归入行政督查系统,以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歌谣来决定官吏的升黜,东汉出现了一系列因“谣言”而黜陟的官吏。
这反应出东汉期间()A.社会舆论决定官吏升黜 B .督查系统臻于齐备C.儒家思想影响政府决议D.选官标准发生变化分析据题干“将民谣归入行政督查系统”表现了统治者尊敬民心,以民为本,表现了儒家思想,应选 C 项;社会舆论决定官吏升黜,错在“决定”,故 A 项错误;“以反应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歌谣来决定官吏的升黜”表现督查系统不停完美,“臻于齐备”说法过于绝对,故 B 项错误;资料没有波及到选官标准,故 D 项错误。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3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经济-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课后限时集训(三)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经济(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每郡设监郡御史一名,是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在每郡设置的派出机构,其职责主要在于监察一郡地方官吏。
此后,这种派出管理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
这一制度( )A.削弱了地方权力B.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C.加强了中央集权D.维护了大一统的局面C[根据材料对派出制度的阐述可知并没有削弱地方权力,故A项错误;秦朝郡县制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的秦统一后在全国实施郡县制,同时设监郡御史监察一郡地方官吏,这些都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的方法,这种派出管理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故C项正确;根据郡县制的规定,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但不能保证维护大一统的局面,故D项错误。
]2.(2019·内江一模)秦汉之制,郡守每年秋冬向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与考课相辅的是监察,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随时按劾有罪赃的守、令或其他官吏。
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A.君主专制使分封制在秦汉完全丧失了影响力B.中央集权制度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C.科举制度使选拔的官吏责任感和执行力得以加强D.监察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范执政B[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对郡、县长官的考课和监察,这些措施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选B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这说明分封制在汉初仍有影响,排除A项;科举制在隋朝创立,排除C项;“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范执政”夸大了监察制度的作用,排除D项。
]3.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产生了两个“副产品”:一个是强化了郡县制,另一个是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
这主要说明( )A.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B.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C.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D.地方势力决定集权的发展A[郡县制和察举制下官员的任免都是依据才能而非血缘,所以说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使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故选A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故排除B项;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变化对中央集权的变化有主要影响,但促进社会转型夸大了其作用,故排除C项;地方势力对集权的发展有影响,但不能起决定作用,故排除D项。
2019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第4讲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学案
难点辨析此题难点在于排除A项。A项,表格数据变化反映了西汉中央与王国势力消长的过程,解决王国问题的过程始终贯穿着双方的矛盾斗争。故A项表述的迷惑性很大。但“渐趋激化”四字不符合史实,双方矛盾的激化表现为公元前154年的“七国之乱”。此后虽仍存王国问题,但矛盾程度趋缓,至公元前106年,王国问题已基本解决。故A项为错误选项,可排除。
(3)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
特点
表现
皇位世袭
嬴政自称“始皇帝”,由子孙传承皇权,不可转移
皇权至上
秦始皇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皇权独尊
皇帝有一系列专用称号: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等
主要信息:
答案井田制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
1.郡县制的利弊得失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不知有司之官……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答案正解C项为正确选项。王国问题的解决,中央集权的加强,中央控制区域的扩大,为解决边患问题创造了条件。
解题启示先易后难,先排除再辨析。对迷惑性大的选项,一定要找到迷惑点,抓住关键点进行分析,只有真正弄明白,才能保证无误。
考点二 秦汉时期的经济
秦汉时期的经济现象的时空定位
1.封建土部分土地,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盛行。
高三一轮复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思想(通史复习)
楚前 汉 战 争年 西 汉 建 立
汉文 高景 祖之 刘治 邦
年 王 莽 篡 夺 政 权
202
60
119
138
主题三 东汉的统治:(公元25年-----公元220年)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出 年现 *“ 刘光 秀武 建中 立兴 东” 汉 党锢之祸 班甘 超英 出出 使使 西大 域秦 蔡 伦 改 进 造 纸 术 184
【阶段特征】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时 期: •◇:表现:1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巩固,奠定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封建经济恢复发展; •3思想文化: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科技文化大发展。 •4外交:“中华文化圈“酝酿和扩大;丝绸之路开通。
秦朝时期的经济
• 农业:秦朝——“泰半之赋”(农民将收成的三分 重 之二上缴给国家。) • 徭役——秦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徭役主 要适用于大型工程或者统治者的奢侈宫殿工程 过度 等。) • 工商业——A秦朝统一货币(半两钱)和度量衡, 促进经济发展和全国统一 B“市”——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收受金钱时必须当面把钱投入陶制容器中。
建立
恢复 和 发展(休 养生息政 策)
衰亡
汉武帝的大一统
8 前 董 仲 舒 年 建 张 议 骞 设 出 立 使 太 西 学 域
与汉 匈武 奴帝 三派 次卫 大青 战、 霍 去 病 前 年 * 张 骞 第 二 次 出 使 西 域 西前 域 开年 始* 正设 式西 归域 属都 中护 央* 政标 权志 着
③文化: 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 化交流。创造灿烂的文明,保障中华文明的延续。
④外交:保障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利于集中 力量抵御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
20182019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分类练习卷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岳麓版
丰富丰富纷繁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一、选择题 ( 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7 ·湖北黄冈质检) 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官员选任方面完好部是熟习文史法律的“文吏”。
汉初,训练有素的文吏仍旧占有着政治机构的主导地位。
武、宣之时,文吏依然掌握着国家政权的主要命脉,而儒生已经从文化方面向整个社会开始浸透,文吏和儒生形成了对峙场面。
对此合理的解说是()A.汉承秦制,有所损益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贵族政治到文人政治D.黄老之术到霸王道杂之分析据题干“汉初,训练有素的文吏仍旧占有着政治机构的主导地位”可知,表示汉承秦制,“武、宣之时,文吏依旧掌握着国家政权的主要命脉,而儒生已经从文化方面向整个社会开始浸透,文吏和儒生形成了对峙场面”表示状况已经有所变化,应选 A 项正确。
答案 A2.(2017 ·河北石家庄质检) 秦朝此后,大臣给皇帝的上书多数在颂扬君主圣明的同时,千方百计地贬损自己,上书一般都以“臣等昧死”“臣诚愚鄙”等开头。
这说明() A.孔孟礼的看法全面传承B.“三纲五常”成为社会的广泛信条C.尊君卑臣成为政界常态D.儒学重申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涵养分析据资料“颂扬君主圣明的同时,想方设法地贬损自己”、“臣等昧死”、“臣诚愚鄙”得出尊君卑臣成为政界常态,应选 C 项;孔孟礼的看法全面传承,错在“全面”,故A项错误;“三纲五常”成为社会的广泛信条,错在“广泛”,故 B 项错误;资料只波及到君臣关系,没有重申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涵养,故 D 项错误。
答案 C3.(2018 ·宁夏调研) 《汉书·翟方进传》载:“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方法吏事,以儒雅缘饬法律,号为透明相,天子甚器重之,奏事亡不妥意。
绥和二年春,荧惑守心,方进不知所出。
上曰‘朕诚怪君,何持容容之计,将何以辅朕道群下?而欲久蒙显尊之位,岂不难哉。
’方进改日自杀。
”资料表示()A.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组成了威迫B.丞相位高权重,但命运掌握在皇帝手中C.以才能的大小作为丞相任职的标准D.取销了丞相,解决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迫分析据资猜中省略号前半段内容可知,方进在前一任皇帝在位时倍受相信和欣赏,省略号后半段内容可知新皇帝对方进不相信,因此方进自杀。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2.1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
由“世卿世禄”制产 由皇帝来任免,由察举、科举
官吏选拔
生
制等办法产生
主题二 “抑商”政策下的秦汉工商业的艰难发展
史料一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 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贡禹传》
史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 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令“初 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 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 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
(2)中央 ①大体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 ②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打击相权。 ③组成“_中__朝___”参与决策,削减“外朝”权力。
5.监察体制与选官制度 (1)监察制度 ①秦朝: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 的官员。 ②西汉: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主要由__御__史__大__夫__属下的官员承 担;地方设州部刺史,监察地方政治。
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 家的统一
3.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 (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有利于 商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2)汉代“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3)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和农业、 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发展。(4)两汉时期开通了陆上和海 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
[时空线索引领]
专题二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专题二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第 1 课时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
【关联考纲】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秦中央集权制度的 形成 (2)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秦始皇 3.古代中国的 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重农抑商”政策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板块二_第2讲_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含解析
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考点角度题号秦汉时期的经济汉代官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 1 汉代铁业官营的影响 2汉代田庄经济的发展 3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董仲舒“大一统”思想 4 东汉政府社会控制范围的扩大 5 秦汉时期汉字字体演变的意义 6 综合71.(2018·山西太原月考)汉代各地都市中的官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和商业机构称“市”或“亭”,而在汉代一些平民墓葬中出土的许多漆、陶器上,往往也有“市”“亭”等戳记,且离产地较远。
这说明汉代( )A.跨区域长途贩运已经有明显发展B.民间工商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C.官营手工业从事一定的商品生产D.墓葬中存在突破身份等级的趋向解析:C 跨区域长途贩运发展较快是在明清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民间手工业,故B项错误;平民墓葬中出土的漆、陶器上有“市”“亭”等戳记,表明市场上出售的产品部分出自官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作坊和商业机构,说明官营手工业从事一定的商品生产,故C项正确;贵族和平民在汉代不可能破除身份等级,故D 项错误。
2.(2018·福建厦门模拟)西汉时期,先前大量使用的青铜兵器逐渐被铁制兵器取代,退出历史舞台。
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是( )A.经济发展导致铸币铜料紧缺B.农耕工具革新推动兵器革新C.火药应用改变传统战争样式D.铁业官营促进冶铸技术进步解析:D 汉武帝时期实行铁业官营政策后,大大促进了冶炼技术的进步,带动了优质铁制兵器的发展,最终取代了青铜兵器,选D项。
A项中“铸币铜料紧缺”与史实不符,排除;铁农具早在春秋时期已经使用,故B项表述不当,排除;火药在唐末才开始应用于军事,故C项与题干时间不符。
3.(2017·湖南十校调研)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
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
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
”这反映了当时豪强地主经济( )A.已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B.具有综合性经营的特点C.破坏了自然经济自给性D.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解析:B 《后汉书》只是描述了东汉时庄园经济的存在,没有说明其在社会中所占的份额,故A项错误;通过“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通史复习测试卷: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第二单元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
权力的高度集中,成为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表现为:()A.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B.地方实行郡县制C.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一整套选拔及考核官吏的制度D.皇权至上和皇位世袭2、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A. 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B. 突出了权力的制约平衡C. 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D. 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3、《史记集解》中“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该材料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4、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
此材料表明( )A. 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B. 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C. 权力分工结构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D. 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5、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刘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
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
”这反映的民众意识是( )A.天下一统B.父为子纲C.皇位独尊D.中央集权6、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这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
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俭省,容易辨认。
郭沫若认为:“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采用了隶书。
”可见,郭沫若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A.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B. “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C. 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的成熟D.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7、《汉书·武帝纪》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2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第4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第4讲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届某某某某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监测)战国时期,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将全国人口编为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这一举措被称为“户籍相伍”;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
“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 A.确立起皇帝制度B.摧毁了宗法关系C.建立起官僚政治D.加强了基层治理解析:选D “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将过去血缘关系的氏族组织改造成为从户开始经什伍到乡聚再到县的严密的地缘关系组织,形成了完全意义上的基层地方行政组织体系,有利于加强基层治理和中央集权,故选D项;秦王嬴政确立皇帝制度,排除A项;材料强调基层治理,不涉及宗法关系问题,“摧毁”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而材料强调基层治理,排除C项。
2.(2019届某某乌鲁木齐一模)古代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的说法,到秦始皇时期,“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祭祀的对象。
”这反映出( )A.周朝礼乐制度遭到破坏B.秦朝继承了古代的祭祀制度C.秦始皇不遵循古代礼制D.秦朝大一统君主专制的形成解析:选D 材料信息“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祭祀的对象”说明秦始皇统一后建立了不同于分封制下的新的帝王祭祀体系,这也是秦始皇一统天下,构建专制权威的表现,故选D项。
3.(2019届某某内江一模)秦汉之制,郡守每年秋冬向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与考课相辅的是监察,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随时按劾有罪赃的守、令或其他官吏。
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A.君主专制使分封制在秦汉完全丧失了影响力B.中央集权制度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C.科举制度使选拔的官吏责任感和执行力得以加强D.监察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X执政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对郡、县长官的考课和监察,这些措施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可见分封制在汉初仍有影响,排除A项;科举制在隋朝创立,排除C项;“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X执政”,此说法夸大了监察制度的作用,排除D项。
【推荐精选】2018-2019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知识点分类练习卷 1.1 先秦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岳麓版
1.1先秦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河北唐山模拟)史载(周)武王克殷后造新都镐京,是为宗周。
后又于洛阳建一宏伟的东都,称为成周。
“成周”的修建意在( )A.维护分封制度B.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C.震慑商朝旧有诸侯国势力D.强化西周在东方的控制力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西周建立东都主要是强化对东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
分封制是西周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与材料中建都无关,故A项错误;西周时期被分封的诸侯国与王畿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是其建都达成的结果而非意图,故B项错误;商朝旧有诸侯国势力主要分布于宋,且位于王畿以南,故C项错误。
答案 D2.(2018·云南昆明质检)夏商时期,都、邑的数量很少,到了周朝则数量大增,呈现出星罗棋布的状态。
商代的甲骨文目前仅集中出现于殷墟一地,而周朝的青铜器铭文则遍布四面八方。
材料可反映出周朝文明的特点是( )A.开放扩散 B.等级森严C.贵贱有序D.自成体系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周朝都邑数量大增分布分散,青铜器铭文遍布四面八方,可知周朝文明呈现出开放扩散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周朝社会等级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周朝贵贱有序的礼制,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周朝文明自成体系,故D项错误。
答案 A3.(2018·湖南雅礼中学模拟)“天子有天下谓之天下,诸侯有国谓之国。
然有国者不可以称天下,有天下者或可以称国。
故诸侯谓之邦国,天子谓之王国”。
该材料主要说明( ) A.分封制与宗法制内在联系加强B.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C.宗法制下礼乐制度的直接影响D.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等级森严解析材料未提及宗法制,故A项错误;西周时期没有实现王权的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礼乐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天子与诸侯存在等级差别,故D项正确。
答案 D4.(2018·四川成都模拟)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大都以铭文的方式颂扬祖德,感念王恩,字数比商代有了明显的增加,也有一些青铜器记载了宗庙册命或赏赐中的诰、命、记、誓、训、颂等内容。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 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含答案
课时检测(三)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云南师范大学附中月考)从秦建国到始皇统一天下,秦人谈论的多是农战、攻伐、垦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等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
这反映了秦治国理念的()A.开放性B.务实性C.进取性D.民本性解析:选B“农战、攻伐、垦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故B项正确;材料所述内容没有涉及进取,也没有对未来的憧憬,更未体现开放性内容,故A、C两项错误;“秦人谈论”是秦民自身的言论,“民本”是国家政策层面的内容,故D项错误。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根据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论断,认为秦灭周,得水德,尚黑,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遂成为邹衍“五德终始说”的第一个实践者。
材料本质上说明秦始皇()A.强调其统治的合法性B.提倡君权神授的理论C.信奉阴阳五行的学说D.遵循以德治国的思想解析:选A“五德终始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行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对历史变迁、王朝兴衰做出解释。
“五德终始说”作为一种改朝换代的理论工具,受到历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以证明其政权统治的合法性,故A项正确;君权神授理论由西汉董仲舒提出,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阴阳五行”是对材料现象的描述,并非本质,且秦始皇信奉法家学说,故C项错误;以德治国是儒家的治国理念,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3.《史记·秦始皇本纪》:“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
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据材料可推断,郡县制()A.由秦王嬴政创立B.春秋战国已出现C.全面取代分封制D.加强了君主专制解析:选B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故A项错误,B项正确;秦朝建立后,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全面取代分封制,故C项错误;郡县制是加强中央集权,不是加强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分类练习卷:1.1先秦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Word版含解析
1.1先秦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河北唐山模拟)史载(周)武王克殷后造新都镐京,是为宗周。
后又于洛阳建一宏伟的东都,称为成周。
“成周”的修建意在()A.维护分封制度B.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C.震慑商朝旧有诸侯国势力D.强化西周在东方的控制力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西周建立东都主要是强化对东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
分封制是西周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与材料中建都无关,故A项错误;西周时期被分封的诸侯国与王畿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是其建都达成的结果而非意图,故B项错误;商朝旧有诸侯国势力主要分布于宋,且位于王畿以南,故C 项错误。
答案 D2.(2019·云南昆明质检)夏商时期,都、邑的数量很少,到了周朝则数量大增,呈现出星罗棋布的状态。
商代的甲骨文目前仅集中出现于殷墟一地,而周朝的青铜器铭文则遍布四面八方。
材料可反映出周朝文明的特点是()A.开放扩散B.等级森严C.贵贱有序D.自成体系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周朝都邑数量大增分布分散,青铜器铭文遍布四面八方,可知周朝文明呈现出开放扩散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周朝社会等级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周朝贵贱有序的礼制,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周朝文明自成体系,故D项错误。
答案 A3.(2019·湖南雅礼中学模拟)“天子有天下谓之天下,诸侯有国谓之国。
然有国者不可以称天下,有天下者或可以称国。
故诸侯谓之邦国,天子谓之王国”。
该材料主要说明()A.分封制与宗法制内在联系加强B.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C.宗法制下礼乐制度的直接影响D.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等级森严解析材料未提及宗法制,故A项错误;西周时期没有实现王权的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礼乐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天子与诸侯存在等级差别,故D项正确。
答案 D4.(2019·四川成都模拟)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大都以铭文的方式颂扬祖德,感念王恩,字数比商代有了明显的增加,也有一些青铜器记载了宗庙册命或赏赐中的诰、命、记、誓、训、颂等内容。
2019-2020年通史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阶段二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__秦汉课时1秦汉时期的政治
主题二 “重农抑商”政策下的艰难发展——秦汉时期的工商业 [史料研读]
史料一 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 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 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 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 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
2.西汉对相权的调整 ①防范宰相擅权。
(1)原因②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 ③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2)措施①②汉组武成帝“ 频中繁朝更换丞相”,参打与击决相策权,。削减“外朝”权力。
(三)秦汉时期的监察体制与选官制度 1.监察制度
(1)秦朝:中央政府和郡一级行政机关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机构, 分别是_御__史__大__夫_和____监__御__史____。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史料二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 于上”“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料三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 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 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 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主题一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史料研读]
史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 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 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 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 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秦汉1第1讲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 1 讲秦汉期间的政治、经济( 建议用时: 45 分钟 )一、选择题1.(2019 ·桂林、贺州期末联考) 文件里对于秦代“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丞相、御史医生及九卿参加国家事务的记录。
另据考据,秦代期间太尉一职并无详细的人员担当。
对此现象切合史实的解说是()A.稳固君主专制集权需要B.太尉一职实为后代杜撰C.秦代政局保持稳固太平D.秦代中央官制改动屡次分析:选 A。
秦代皇权至上,太尉虚设,是为稳固君主专制集权的表现,故 A 项正确;太尉是秦代设置的重要中央官职,故 B 项错误;秦代虚设太尉不可以说明秦代没有采纳大型军事行动,故 C 项错误;秦代中央推行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基本稳固,故 D 项错误。
2. (2019 ·南通调研 ) 《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其实不是新东西,也不是发源于秦。
但公元前221 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毅然摒弃了必定惹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
”资料评说的制度应是()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分析:选 C。
资猜中“公元前221 年”,秦灭六国后,采纳了一系列稳固国家一致的措施,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与资猜中“毅然摒弃了必定惹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符合,故 C 项正确。
3.(2019 ·福州质检 ) 西汉一朝共有22 家外戚,多半身世于布衣、战俘、刑徒、奴仆等。
“其始皆由贱而起,由至微而至尊”。
这表示()A.时代改革致使看法变化B.君主专制不停增强C.社会等级差别显然减小D.政治联婚作用上涨分析:选 A。
题干中“ 22 家外戚,多半身世于布衣、战俘、刑徒、奴仆”以及“其始皆由贱而起,由至微而至尊”并联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至秦汉期间的大改革,惹起人们思想看法的深刻变化,血缘和等级制度在政治生活中还没有占绝对优势,故 A 项正确。
4.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理解又齐整;曹参接任后,恪守不偏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河北石家庄质检)据《史记》记载,秦“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称颂秦始皇仁、义、圣、德,“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使“尊卑贵贱,不逾次行”。
这反映出秦朝( )A.重视人伦秩序和社会教化B.注重维护官僚政治体制C.借法家思想建立君主专制D.以仁义道德来遏制人欲解析据题干材料中“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尊卑贵贱,不逾次行”,体现出秦朝借法家思想强化人伦秩序,达到社会教化的目的,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秦朝官僚政治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整个社会人伦秩序,故C项错误;“端平法度”,秦朝是以法家思想而非儒家仁义道德来遏制人欲,故D项错误。
答案 A2.(2017·云南昆明一中月考)“黔首”一词在上古时指战俘奴隶;战国时被广泛使用,含义与“庶民”相同;秦始皇下令将天下百姓统称为“黔首”。
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建立B.奴隶制度的废除C.百姓地位的下降D.“大一统”的加强解析据材料“秦始皇下令将天下百姓统称为‘黔首’”,可知对百姓的称呼统一可以巩固政治统一,故选D项。
答案 D3.(2018·福建厦门模拟)汉代丞相犯罪,依“将相不辱”和“将相不对理陈冤”的习惯,不用出庭接受审问;即便重罪,亦由皇帝示意自裁。
这是因为( )A.无为而治的推行B.重罪轻罚的传统C.丞相地位的尊崇D.官僚集团的庇护解析据题干材料,汉代丞相位高权重,与材料中“将相不辱”相符,故选C项;无为而治,与材料中“依‘将相不辱’”“由皇帝示意自裁”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重罪,亦由皇帝示意自裁”并非轻罚,故B项错误;材料中“丞相犯罪”不等于整个官僚集团,故D 项错误。
答案 C4.(2018·福建宁德模拟)汉武帝时,拜卫青为大将军,“位在公上”;封公孙弘为丞相,“无爵”;授儒者孔安国为侍中,“朝廷荣之”。
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A.权力重心由外朝转向内朝B.意识形态由法家变为儒家C.中枢机构从独相变为多相D.中央行政机构的职能巨变解析据材料可得汉武帝时提拔布衣亲信卫青、孔安国等近臣构成中朝,逐步取代三公九卿的地位,“中朝”拥有决策权,“外朝”变为执行机构,故选A项;汉武帝时儒家思想逐步成为正统思想,表现为外儒内法,故B项错误;汉承秦制,据材料可得汉武帝时中枢机构仍是独相,故C项错误;据材料不能说明行政机构的职能巨变,故D项错误。
答案 A5.(2018·江西南昌模拟)“万岁”是古代中国皇帝的代称,始于汉武帝,后来礼颂皇帝时,都要用“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敬辞。
这反映了统治阶级意在( )A.突出君主独尊地位B.彰显帝王丰功伟业C.强化皇权主义思想D.固化君臣等级秩序解析据题干,从“万岁”到“万岁万岁万万岁”突出强化的是皇权的至高无上,故选C 项;突出君主独尊地位是在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时,故A项错误;彰显帝王丰功伟业要突出皇帝的功绩,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固化君臣等级秩序是指把君臣的等级秩序固定化,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
答案 C6.(2017·山西考前适测)汉代郡守有权任命属吏,属吏往往与郡守结为一种私恩关系,他们心目中只有郡守而无朝廷。
这一状况( )A.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稳定了地方的统治秩序C.使豪强地主势力崛起D.影响了人才的公正选拔解析据题干材料中属吏“心目中只有郡守而无朝廷”,反映出中央对地方官员控制的削弱,故选A项;B、C、D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答案 A7.(2017·山东青岛统测)下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活比较富足B.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成熟C.二牛一人犁耕法已经使用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解析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不难看出,这是一种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且最早出现于两汉时期,故选C项。
答案 C8.(2018·贵州黔东南模拟)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
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
这体现了( ) A.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B.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D.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解析据题干,官方和民间赞成早婚,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下,对劳动力需求的体现,故C 项正确;A项不能体现民间婚俗相关信息,排除;“女大三,抱金砖”是民间对政府规定的一种附和,故B项错误;早婚,多子多福,都是农耕经济要求的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C9.(2017·课标全国卷模拟)下图为汉代最先进的利用水力的工具。
此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汉代农田水利的发展情况B.当时铁制工具推广的原因C.水力利用技术开始于汉代D.西汉官营冶铁业生产状况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东汉的鼓风冶铁工具——水排,与农田水利无关,故A项错误;水排作为应用水力的鼓风冶铁工具,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推动铁产量的大量提高和铁制工具的推广,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汉代才开始利用水力,故C项错误;水排是东汉杜诗发明,不能反映西汉时冶铁业生产状况,故D项错误。
答案 B10.(2018·山东菏泽模拟)汉武帝统治时期,政府打击私商,培养官商;北宋政府通过官营商业增加政府收入;南宋以后对私人商业很少压制,并且商业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反映出( )A.南宋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商业的繁荣推动农业商品化C.官营商业逐渐成为市场主导D.统治者重视对商业的管控解析据题干材料“汉武帝统治时期,政府打击私商,培养官商;北宋政府通过官营商业增加政府收入;南宋以后对私人商业很少压制,并且商业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出统治者重视对商业的管控,故选D项。
答案 D11.(2017·山西五校联考)汉初改变了秦朝“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的做法,“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任民经营盐铁,形成官府与私人均可经营的局面。
汉初政策的变化( ) A.是立足改善中央与地方关系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C.是致力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属于社会财富再分配解析据题干材料,通过“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放松对民间的控制,从而达到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故选B项。
答案 B12.(2017·吉林长春)公元前114年,汉武帝下令实施“告缗”政策,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财产的商人,告发者可以得到没收物品的一半作为奖励。
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产”。
这反映出( )A.汉代普遍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B.商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C.政府缺乏保护个人私有财产的理念D.打击偷税漏税是政府的主要职责解析据材料“公元前114年,汉武帝下令实施‘告缗’政策,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财产的商人,告发者可以得到没收物品的一半作为奖励。
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产’”可以得出政府缺乏保护个人私有财产的理念,故选C项。
答案 C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8·江西名校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朝统治者实行“上本除末”的政策,正式把商人及商业活动贬为末等之民和末业。
秦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家为了加强对商人的监管,将城市商人户口进行专项登记,列入“市籍”,以区别一般编户齐民的“户籍”。
秦朝多次将六国的大手工业主迁徙到边远地区。
……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政策,目的在于彻底摧毁六国的经济势力,使反抗者失去经济基础。
同时将许多私营工商业主迁徙到秦朝统治地区成阳、巴蜀一带,允许他们继续经营手工业,也有加强秦朝统治的目的。
这与摧毁六国经济势力并不矛盾。
另外,商人被抑制还表现在徭役征发上。
……此目的也在于摧毁六国的经济势力。
由于秦朝短祚,富商们只是受到暂时的压制,很快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迅速复兴。
材料二汉武帝时,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剥夺来削弱高赀、富商大贾的势力,使抑商政策达到极端:实行盐铁酒专卖,迫使大商贾退出商业活动的主要阵地,起到了压制商人的目的……改币制,也在于打击“不佐国家之急”的商人;均输、平准的实行更是以官办贩运货易由政府垄断物价,而征收财产税及算缗、告缗几乎使全国所有富商大贾陷于破产。
同时朝廷任用商贾子弟东郭成阳、孔仅、桑弘羊等,相继“以赀”入朝为官,就是利用其固有经验,从商贾发财致富的经济活动中获取财政收入,以支持对外用兵。
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与民争利的措施,但到昭帝时,文学言:“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
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
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惠茗《论秦汉时期的抑商政策与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秦、汉两朝抑商的手段及其目的。
(16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汉实施抑商政策的结果。
(9分)答案(1)手段:秦朝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加强监管、严刑重罚、人口迁徙、征发徭役等措施抑制商业,同时推行奖励农业的措施;汉朝则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剥夺,主要表现为改革币制、政府垄断经营、任用商人为官等。
(8分)目的:秦朝时为保证农业的发展,摧毁六国的经济基础,增强秦朝的经济实力,维护秦朝的统治;汉朝则是为打击商人势力的膨胀,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以支持对外用兵等。
(8分) (2)结果:富商们在秦朝受到暂时的压制后,随着秦朝的灭亡迅速复兴;汉朝政府虽垄断经营,但社会上仍然是务农者少而经商者多。
(9分)14.(2017·山西名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是行了大公,“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创新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12分,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解答首先亮出论题,然后进行阐述。
可以从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或人才选拔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角度来分析。
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从郡县长官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的角度回答;人才选拔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从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的比较获得认识。
答案示例一论题: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3分)阐述: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裂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