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从公共管理发展的视角探究我国公共管理现状
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机遇和优势
数字化转型: 利用信息技术 提高公共管理 效率和透明度
可持续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 应对环境挑战
全球化机遇: 参与国际合作, 借鉴先进经验
创新驱动:鼓 励公共管理领 域的创新实践
和政策实验
我国公共管理应对挑战的策略和措施
强化公共管理法律法规建设,提高依法 行政水平
加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提升专业素质 和服务能力
我国公共管理现状
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 我国公共管理的现状分析 公共管理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我国公共管理的挑战与机遇 我国公共管理的未来展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公共管理的起源和演变
起源: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学科 逐渐兴起。
感谢您的观看
数字化转型:利 用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技术提升 公共管理效率和 精准度。
可持续发展:关 注环境保护、资 源节约等领域, 推动公共管理绿 色发展。
公共服务创新: 加强公共服务供 给侧改革,提升 服务质量,满足 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
全球视野:积极 参与全球公共治 理,加强国际交 流与合作,提升 我国在国际公共 事务中的话语权 和影响力。
深入推进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我国不断深化公共管理改革,加强公共 服务的提供和管理,逐步完善公共管理 体系。
数字化转型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我国公共管理正在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 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国际化发展阶段:我国公共管理正逐渐 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公共管理事 务,提升我国在国际公共管理领域的影 响力。
公共管理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公共管理效率 精细化治理:注重政策制定与执行的细节,提升公共服务的品质 跨界合作:加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合作,共同推进公共事务 可持续发展: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结合,实现公共管理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公共管理的新趋势与发展
公共管理的新趋势与发展公共管理是指对公共资源和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提供公共服务,并满足社会的整体利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公共管理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公共管理领域的新趋势及其发展,包括数字化转型、参与式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转型是公共管理的新趋势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核心内容。
在公共管理领域,数字化转型意味着运用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来改善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电子政务平台提供在线申请、在线支付和在线办事等服务,方便公众的办事流程。
同时,数字化转型也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分析和利用大数据,从而提高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够提升公共管理的效率和公众满意度,还能够促进政府和社会的互动和沟通。
参与式管理是另一个公共管理的新趋势。
传统的公共管理往往是由政府机关或政府官员独自决策和执行的,而参与式管理强调公众的参与和合作。
公众的参与可以提供更多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公众需求和期望。
例如,一些政府机构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举行公众听证会或开展在线调查,以便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参与式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还能够增强公众的满意度和对政府的信任。
因此,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正在采用参与式管理的方式来推动公共管理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公共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公共管理不可忽视的议题。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以满足当前的需求而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
公共管理需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来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引导和鼓励企业和公众采取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只有在全社会的合作下,公共管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近年来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近年来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一、概述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在多个维度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其深度和广度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
作为现代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公共管理理论致力于解析公共行政、政策制定、公共服务等领域中的核心问题,并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社会多元化等趋势的加速发展,公共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公共管理理论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和方法论,形成了多元化的研究视角和理论体系。
公共管理实践中的新问题和新现象也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
回顾近年来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进展,我们可以看到,研究者在公共管理的本质、价值、过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公共管理的本质方面,研究者强调了公共性、服务性、责任性等核心特征;在价值方面,公平、效率、民主等价值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阐发和深化;在过程和方法方面,研究者注重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不足。
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公共管理领域中的核心问题和前沿议题;另一方面,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还不够紧密,需要更加注重理论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将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公共管理领域将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和挑战,为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机遇和动力。
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将更加科学、系统、深入地解析公共管理领域中的各种问题,为实践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1. 公共管理理论的重要性近年来,公共管理理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是指导公共部门实践的关键指南,更是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公共管理理论为公共部门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策略。
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公共问题,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公共管理理论通过引入现代管理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帮助公共部门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演变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演变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协调、组织和行政管理的学科。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演变与现代国家和政府机构的兴起密切相关,其研究领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扩大和深化。
公共管理学的起源公共管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的美国。
当时,美国政府机构的快速发展与改革需要对公共事务进行更有效的管理,于是开始将相关研究和实践整合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在此背景下,公共管理学这一学科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
公共管理学的早期发展20世纪早期,公共管理学主要关注于政府组织和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在这个时期,政府机构开始使用科学和管理技术来提高效率和效益,同时也促使公共管理学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这一发展趋势使得公共管理学逐渐扩大了研究范围,研究对象也由政府机构转向了市政、社会服务等公共领域。
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随着公共管理学的深入发展,出现了许多理论体系和模型,其中较为重要的包括:分权化理论该理论认为,权力的分散和分权化是决定公共组织效率和效益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权力分散的合理运用,可以促进公共组织的发展和改革。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公共决策是一种社会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政府行为对社会经济各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该理论强调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平衡和交互作用。
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出现的新型公共管理思想,它的特点是高效管理、市场化运作、竞争机制和创新等。
该理论强调政府应致力于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供市场化、创新化的管理方式。
公共管理学的新发展随着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公共管理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技术的应用随着新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信息化、大数据等相关技术为公共管理提供了更加科学、先进和高效的管理手段。
例如,互联网、云计算等,能够促进公共服务的在线化、移动化和便捷化。
国际化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交流的无缝连接,公共管理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浅谈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264百家论坛浅谈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龚德超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要: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属于公共管理学科范畴。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对比国外研究和国内研究的异同,来追寻区域公共管理涵盖的内容,同时,提出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理论发展,包括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研究内容上的创新等。
通过进一步研究公共管理,来拓展区域科学、公共管理等学科研究的范围,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经济全球化;区域竞争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公共事务不断转变,最终演变出公共管理学,到目前为止,公共管理学已有诸多分支,而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就属于其中之一。
任何的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社会进步的需求,区域公共管理也是如此。
作为公共管理学的分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具有相对独立性,需要进行精准的分析研究。
因此,通过研究区域公共管理,能够促进学科发展。
1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1.1经济因素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政区竞争理论是政府行动的重点,根据达诺斯理论所指,共同体与政区间的竞争是通过公民与企业之间的约束来演化转变的,这些约束指的是政府、财政权利、法律等。
实际上,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也认为,自由市场经济发展后,区域间的竞争会呈现加剧的情况,主要是表现为资源竞争、人才竞争等方面。
可以发现,从社会演进的角度来看,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中,包括中央政府、区域政府之间会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区域政府为了获得有形或者无形的资源或者预期实现的目标,会围绕制度、政策、公共服务等方面开展竞争。
可以说,在经济化市场中,区域政府已经抛弃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管理方法,取而代之的是独立、开放性的横向竞争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方面发展地方主义的竞争,一方面发展珠三角、长三角的追赶式竞争,这表明,我国的地方政府之间是存在竞争关系的,因此,如何规避恶性竞争,促进良性竞争发展,就是区域公共管理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1]。
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理论公共管理理论是研究和实践公共事务的学科,它涉及到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如何管理和组织公共资源,以提供公共服务和满足公众需求。
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涉及广泛的领域,包括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经济学、组织行为学、政府运作、社会学和法律等。
本文将从公共管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核心概念、主要模型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公共管理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这是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人们开始认识到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和提供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这促使了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早期的公共管理理论主要侧重于行政管理和组织管理,主要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和组织效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管理理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并形成了一些核心概念和方法。
其中之一是公共选择理论,它强调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基于利益和权衡的结果。
另一个核心概念是权力和权威,它研究政府和组织如何行使权力和权威,以实现组织目标和公共利益。
此外,公共管理理论还建立了一些模型和框架,以帮助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其中之一是“政策过程模型”,它描述了公共政策从制定到实施的过程。
这个模型包括政策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等阶段。
另一个重要的模型是“领导力模型”,它研究政府和组织领导者在实现组织目标和公共利益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公共管理理论的实践应用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政府层面,公共管理理论指导着政府如何制定和执行政策,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公共服务。
在非政府组织层面,公共管理理论帮助组织更好地运作和管理资源,实现组织目标。
此外,公共管理理论也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促进了公共管理实践的进步和创新。
总的来说,公共管理理论是一门关于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学科,它涉及到政策制定、组织管理、决策行为、领导力等方面。
公共管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受到历史背景和社会变革的影响,它的核心概念和模型提供了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框架。
面向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缘起、路径与展望
面向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缘起、路径与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管理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面向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主要路径以及未来展望。
通过对公共管理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政府治理的实践经验,总结和提升中国公共管理的理论体系,进而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回顾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演变轨迹和主要特点。
接着,我们将探讨中国公共管理学的主要路径,包括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构建、实践应用和政策影响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分析中国公共管理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为中国政府治理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公共管理学的缘起公共管理学的缘起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那时的中国正面临着社会的剧烈变革和国家的转型。
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和民国的建立,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些变革为公共管理学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公共事务的复杂性日益增加,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来应对。
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也在逐渐转变,开始接纳和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和理念。
这种内外因的交织,促使了公共管理学在中国的萌芽。
西方公共管理学的传入和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20世纪初,西方的公共行政学已经开始形成并逐渐成熟,其理论和实践成果通过各种渠道传入中国,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学者和实践者开始积极探索和研究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体系。
这一体系的形成,不仅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为全球的公共管理学研究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三、中国公共管理学的路径中国公共管理学的路径是在不断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和回应社会变革挑战中逐步形成的。
公共管理中的区域发展政策研究
公共管理中的区域发展政策研究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区域发展是公共管理的重要领域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区域差距的日益加大,如何制定有效的区域发展政策成为了公共管理的重要课题和挑战。
一、区域发展的背景和意义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不同地区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一些地区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高,而另一些地区则经济滞后,居民收入低。
这种差异既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也加大了社会不平等现象。
因此,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成为了重要的任务,旨在逐步消除地区间的差距,促进社会的平衡和稳定发展。
区域发展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地区特点,因为不同地区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包括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
只有针对具体的地区特点,制定精准的政策,才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社会公平。
二、区域发展政策的研究内容区域发展政策的研究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
经济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目标,政府通常会通过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产业引导等手段,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关键,需要制定合理的社会保障政策,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
环境保护则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议题,政府需要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推动可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政策的研究还需要考虑政府的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政府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公众的需求和利益,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此外,政府的行政能力也是制定合理政策的关键,需要加强对政府的能力建设和监督。
三、区域发展政策的实施和评估区域发展政策的实施需要在政策制定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措施和行动来实现。
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支持、项目扶持、减税政策等手段,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区域发展政策的实施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以确定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公共管理中的区域发展与规划
公共管理中的区域发展与规划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学科,公共管理涉及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调与管理。
而作为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向,区域发展与规划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公共管理中的区域发展与规划的相关问题,并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首先,区域发展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之一。
区域发展是指在有限空间内,根据资源分布与经济社会需求,通过规划、组织、管理等手段,实现各项指标的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进步。
在公共管理中,政府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通过发展区域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手段,推动区域发展。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会引导外来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从而加速产业发展和就业增长。
区域发展作为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直接关乎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
其次,区域规划是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
区域规划是指根据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要素,制定出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
区域规划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布局、城市建设等因素,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公共管理中,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例如,在城市发展的规划过程中,政府可以提出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改善交通运输等措施,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与规划还涉及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
区域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区存在着资源禀赋的差异,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公共服务设施等。
公共管理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合理配置这些资源,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
例如,某地区的教育资源丰富,政府可以通过规划,提供更多的高质量教育资源,以满足该地区的教育需求。
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通过优化政策、加强投资引导等措施,推动中心城市与边远地区之间的资源配置。
此外,区域发展与规划还需要考虑社会参与与公众意见的调研。
对于一个地区的区域发展与规划的制定,政府应当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与需求。
区域发展与公共管理
区域发展与公共管理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区域发展和公共管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区域发展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还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和日常管理中。
本文将从区域发展和公共管理的相互关系、区域发展对公共管理的影响以及如何提升公共管理效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区域发展与公共管理的相互关系区域发展与公共管理紧密相连,互相影响。
首先,区域发展为公共管理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一个繁荣、发展的区域需要良好的公共管理体系来保障社会秩序、提供公共服务等。
另一方面,公共管理对于区域发展发挥着桥梁作用。
公共管理目的在于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区域发展提供保障。
二、区域发展对公共管理的影响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使得公共管理需要因地制宜,不同地域的发展需求和特点也需要相应的管理模式。
例如,发达地区的公共管理可以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方面,而欠发达地区则需要更多关注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因此,区域发展对公共管理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此外,区域发展还对公共管理的效能提出了挑战。
区域间的经济差距、社会福利程度差异造成了资源分配不均衡和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等问题。
这就要求公共管理部门在资源分配上要更加公平合理、服务供给上要更加均衡,以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三、如何提升公共管理效能为了提升公共管理效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 加强区域间合作与协调。
不同地区之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共享经验和资源,推动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政府间的合作是关键,同时需要加强民间组织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2. 完善公共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公共管理体系是提升管理效能的基础。
包括建设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推进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共享,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3. 加强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
公共管理领域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使他们能够在公共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公共管理的理论源流与变革管理
公共管理的理论源流与变革管理公共管理是指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和组织的过程。
公共管理的理论源流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政治哲学家和思想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他们提出了政治权力和公共事务管理的理论和模型。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和变革。
在20世纪,公共管理理论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变革:新公共管理和治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对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的批判和反思。
它强调市场原则的引入和效率的提高。
而治理理论则更加注重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参与的整合和合作。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源自一系列经济学、组织学和行政学的理论。
其中包括公共选择理论、博弈论、经济效率理论等。
这些理论提出了市场机制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强调效率和资源分配的优化。
新公共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市场化、竞争性和结果导向。
而治理理论则强调多方参与和合作的重要性。
治理理论的提出得益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强调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互动和协同。
治理理论认为公共事务管理不应仅仅由政府来负责,而应该通过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作来实现公共目标。
在公共管理的实践中,变革管理是一项关键的任务。
变革管理是指在组织或制度发生变化时,通过系统性的策划和管理来实现变革目标。
变革管理的理论主要包括系统理论、组织学、心理学等。
变革管理强调了变革过程中的参与、沟通和领导。
公共管理的变革管理还受到了新公共管理和治理理论的影响。
新公共管理强调结果导向和效率,提供了一些方法和工具来实现变革目标。
治理理论则提供了多方参与和合作的思路,促进了组织和制度的变革。
总的来说,公共管理的理论源流包括古代政治哲学和思想家的贡献,以及近代经济学、组织学和行政学的研究成果。
公共管理的变革管理则是在新公共管理和治理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系统性的策划和管理来实现公共变革目标。
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也将不断地继续变革和创新。
公共管理的变革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蓝艺
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蓝艺摘要:近年来,公共管理学科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作为其分支,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以及研究,能够有效解决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区域主义和区域竞争导致的区域公共问题。
当前,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方面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国家政府竞争和地区政府竞争力研究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研究等几个方面。
通过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研究,不仅能够开拓思维,还能够有效促进国家、地区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发展。
本文从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起源入手,深入分析了其发展历程,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研究;起源;发展;经济全球化一、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催生动因1.1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主义和区域竞争崛起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来说,其“区域”即指一个客观的地理位置或地理范围。
人们从原始社会发展至政治社会以来,其活动、生产及管理都处于一定的区域之内。
现阶段,人们对“区域”这一概念的定义界定不同。
区域这一概念,最早提出于公元前3世纪,当时的地理学者将地球表壳的许多低地域单元定义为区域。
从公共管理学科入手,可以将区域看成一种类似行政区域划分又高于国家以及行政区划的地理范围。
一方面,国家和行政区划都有明确的法律疆界,因此无法实现区域公共管理中“区域”外延的要求;另一方面,国家和行政区划通常进行“内部性”、“特色性”的公共管理活动,这与“区域性”的公共管理活动也存在着内容上的差异。
在民族国家诞生之后,就有了区域主义的出现。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区域主义在二十世纪中后期成为了国际社会的重要现象。
现阶段,全球化和地区化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
如何正确的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会,成为了当前全球各地的重点关注的问题。
区域主义,就是指临近国家或地区政府通过进行相应的组织以及合作,促进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以及互动意识。
从国际政治理论来说,地区意识以及趋于认同均可以划分到区域主义的范畴。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动了区域之间的竞争以及区域内国家、行政区域的合作,从而有效凸显出了地域的重要性。
浅析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浅析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起源与发展摘要: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一部分,是在经济全球化刺激下兴起的。
文章先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起源进行阐述,分析了区域竞争和区域主义对公共管理研究发展中的作用。
并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又阐述了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起源;发展一、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起源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是在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除此之外,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起源也有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特有原因。
1.经济全球化的刺激。
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起源,离不开经济全球化下区域主义和区域竞争的兴起。
区域主义又称地区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的一种理论,它强调的是巩固国家与周边地区的利益及外交。
区域主义和区域竞争曾在一段时间内沉寂,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各个区域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不断加深,各个区域之间也存在更加激烈的竞争,这些都为区域主义和区域竞争的重新崛起提供了条件。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区域化的竞争同时,也显示了地区竞争的重要性,这些都为区域公共管理的衍生奠定了基础。
要实现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为区域竞争创造优势条件,离不开政府职能的管理,这些超脱于传统意义上的竞争为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宏观视角层面的探讨和分析[1]。
除此之外,区域政区间的竞争加剧也推动了区域公共管理的出现。
无论是国家间的政府还是区域间的地方政府,都存在着政区间的竞争,主要是围绕制度政策和公共资源的竞争。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区域间的政府已经不再是过去封闭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而是既有平行竞争压力和单独地方利益的政府,是一种开放式的政府。
这也就更加剧了区域政府间的经济竞争,而政府要想在竞争中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和资源,就需要统筹发展采取区域公共管理的措施,这些因素都加快了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进程。
2.区域公共问题的兴起。
伴随着国际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为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态势[2]。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公共管理学科是在管理学科的基础上,针对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问题的研究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职能的改革,公共管理学科在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
本文将从发展背景和特征两个方面,对公共管理学科做简要介绍和分析。
一、发展背景1.1 全球经济发展的需求公共管理学科源于西方国家,20世纪初期随着现代国家的兴起和政府职能的日益增强,人们开始注意到公共部门管理的重要性和需要。
二战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公共管理学科快速发展。
现今,公共管理学科成为国际上研究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
1.2 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不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逐渐成为了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的转型需要更加以科学的方式来管理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
二、特征分析2.1 理论表现丰富、内容广泛公共管理学科具有开放性、多学科交融的特点,涉及领域众多,包括政府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公共参与、公共安全、公共财政和公共法律等。
对于公共管理的研究内容呈现了越来越广泛化、多元化的趋势。
此外,公共管理理论涉及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2.2 实践应用广泛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深度剖析了行政行为规范、监督、管理频繁、透明度以及参与度等方面的问题,研究成果在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
对于政策制定、执行以及改革方案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2.3 治理能力与创新思维的结合研究者在进行共性问题探索的同时,也在探讨未来公共管理的新方向与途径,尤其是在管理思维和治理能力方面的创新,为公共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思路。
公共管理学科在不断更新思维模式、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前提下,需要始终保持有创新思维和治理能力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三、总结总体而言,公共管理学科具有公共性、治理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等特点,为政府治理机制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论文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论文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论文面向21世纪的中国政策科学必须充分考虑公共部门管理研究(公共管理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把它放在公共管理的大视野中加以考虑,这有助于把握政策科学发展的未来取向,拓宽政策科学的研究主题,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加快政策科学的知识创新。
一、公共政策学的缘起政策科学又称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学)和政策研究,是二战后在西方(主要是美国)的思想库和大学兴起的一个全新的跨学科、应用性的研究领域。
它的出现被视为“当代公共行政学的最重要的发展”、当代政治学的“一次最重大的突破”以及当代西方社会科学领域的一次革命性变化。
政策科学的迅速成长以及它对各国政府政策制定和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它成为各国政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学科。
现在政策科学已构成当代公共管理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而富有活力的部分。
一般认为,“政策科学”概念是美国政治科学家拉斯韦尔首先提出的。
早在1943年的一个备忘录中,他就提到了“政策科学”的概念,而这一概念在出版物中的首次出现则是他与卡普兰在1950年合著的《权力和社会:政治研究的框架》一书。
1951年,拉斯韦尔在与拉纳合编的《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新近发展》一书特别是拉斯韦尔本人所写的“政策方向”一文中,首次对社会科学中的政策研究方向,即政策科学的对象、性质和发展方向作出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发展的基础,成了政策科学诞生的标志,拉斯韦尔因此成为“现代政策科学的奠基人”;政策科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形成,则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事,它以德洛尔的政策科学“三部曲”——《公共政策制定检讨》(1968)、《政策科学构想》(1971)和《政策科学进展》(1971)的'出版为代表,这些著作构成政策科学发展的第二里程碑。
“政策分析”一词则是美国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首先提出的。
他在1958年发表了“政策分析”一文,用“政策分析”表示一种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渐进比较分析类型。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报告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报告公共管理学科是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公共事务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在近几十年来,它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
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述:1. 独立学科的确立:公共管理学科最早是作为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存在的,但随着公共事务的不断增多和复杂化,公共管理学科逐渐独立了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现在,公共管理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
2. 研究领域的扩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共事务的变化,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除了传统的政府组织和政策管理之外,公共管理学科现在还涉及到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等领域。
这些新的研究领域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3. 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也得益于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一方面,公共管理学科借鉴了管理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组织行为学、社会学、政治学等。
另一方面,公共管理学科也根据公共事务的特点和需求,开发了一系列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如公共政策分析、绩效管理、公众参与等。
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4. 人才培养的提高: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也得益于人才培养的提高。
随着公共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设公共管理专业,并加强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
这些高校不仅注重理论教育,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出了大量具有公共管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公共管理理论的不完善、公共管理人才的短缺等。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共管理学科的不断发展,相信这些挑战将逐渐得到克服,公共管理学科将在未来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公共管理的理论源流与变革
公共管理的理论源流与变革公共管理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经历了不同的理论源流和变革。
本文将从公共管理的历史演进、不同学者对公共管理的理论观点、公共管理的实践需求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公共管理的理论源流及其变革过程。
1. 公共管理的理论源流1.1 古典管理理论的影响古典管理理论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管理科学的基本原则、组织结构和职能等方面。
亚当·斯密、马克斯·韦伯等著名学者对于组织理论和管理原则的探讨,为公共管理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1.2 行政管理学派的兴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行政管理学派成为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理查德·克劳斯·赫德里克、利维·施泰因等学者对公共管理中的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3 新公共管理的兴起20世纪末21世纪初,新公共管理概念在公共管理领域迅速兴起。
新公共管理注重市场化、效率、绩效管理等理念,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模式和方法,对公共管理的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公共管理的变革2.1 公共管理的市场化倾向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管理逐渐向市场化倾斜。
政府通过引入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等手段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公共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变革。
2.2 创新管理模式的探索公共管理领域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如全面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绩效管理等,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些管理模式的引入提高了政府行为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透明度。
2.3 社会参与和民主治理的强化在公共管理领域,越来越强调社会参与和民主治理。
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治模式的建立,能够更好地实现公共管理的目标,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3. 公共管理的实践需求与挑战3.1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挑战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公共管理面临着跨文化管理、多元化管理等诸多挑战。
[区域性,公共管理]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研究
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研究从国家角度来讲,区域性公共管理能够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进程,缩小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世界角度来讲,区域性公共管理能够加快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步伐,活跃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关系,由传统的内向型区域性公共管理模式转变为外溢型区域性公共管理模式,推动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
由此可见,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势在必行。
1. 区域性公共管理的概述1.1 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定义区域性公共管理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建设等方面进行的多元化公共管理,以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公共利益为管理核心,有效利用协商、洽谈、调解、谈判等方式方法对区域内部以及与该区域有横向或是纵向交错关系的区域进行公共管理[1]。
区域性公共管理涵盖以下几个内涵意义:第一点,多元化是区域性公共管理主体的突出特征,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私域机构以及第三组织;第二点,区域性公共管理以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公共利益为工作核心,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工作目的是解决复杂交错的公共问题,这些问题多是在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建设层面生成的;第三点,区域性公共管理的方式方法不同于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和政府组织的区域管理,不存在任何竞争性质和强制行为,而是在公正平等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协商、洽谈、调解、谈判等方式方法处理区域性管理问题;第四点,区域性公共管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马浩原理对象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区域个体与共体之间逐渐形成了交互重合的发展趋势。
1.2 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政府区域管理机制中新兴的主导形态是行政区行政,行政区行政是国家治理的历史产物,也是社会演进的时代标志,在人类行政区划史的伴随下诞生并发展。
由此可见,区域性公共管理是国家内部行政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主导机制。
传统的行政区域管理机制存在一定弊端,比如行政区域管理目标模糊、治理主体单一、权力至上等[2]。
随后,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影响作用下,国家行政部门对区域性公共管理的认识更加深刻,切实感受到区域性公共管理对构建有序社会的积极意义,使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发表时间:2019-03-14T15:25:47.23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中作者:蓝莉莉
[导读] 在公共管理学科中,区域公共管理是该学科的一个分支领域,如今我国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在整个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10127)
摘要:在公共管理学科中,区域公共管理是该学科的一个分支领域,如今我国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在整个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区域公共领域存在的问题也愈加明显。
对于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来说,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的研究、政府之间的竞争以及区域政府之间的竞争等等。
由此可见,加强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拓展科学,并对协调区域之间的共同发展有着很大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公共管理;区域公共管理
近年来,我国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正在向着现代化的公共管理学演变,逐渐产生了区域公共管理学,所以说,区域公共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在演变、进化过程中必进之路。
本文着重分析了区域公共管理的起源和发展现状。
一、区域公共管理的起源
1.1在经济全球化的区域主义和竞争中崛起
从时间的角度来说,区域是在区域主义和区域竞争之前出现的,所以说,区域公共管理中所说的“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自古至今,人们的生活、出行等都是在一个区域内进行的,因此,区域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最早对区域进行研究的是源于公元前3世纪的地理学,它将整个地球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域,地球就是由大大小小、无数个这样的区域所组成的。
随后,在其他的学科中也涉及到了区域这一概念,并有着各自的含义和定义。
在经济学中,将区域定义为人们的所有与经济相关的活动所组成的具有特定活动的社会综合体,在这个综合体中所有的活动都具有地域的特征。
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下,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了区域竞争的重要新,而且这已经改变了传统区域上的资源竞争优势,成为国家层面上的竞争。
因此,要想在经济全球化下提高区域竞争的竞争力,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和措施,这就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探讨。
1.2市场经济下区域政区间的竞争不断加剧
无论如何,政区之间的竞争是无法避免的,而且是不断存在,甚至不断的加剧。
而这种政区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区域政府为了获取一些资源,从而有效的实现一些目标,并进行一些政策、制度等的竞争,由此可见,这种政区竞争在一定的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政府观念和思想,政府部门也变得更加“开放”,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利益和核心竞争力。
虽然如此,但是我国在市场经济化和社会开放化的影响下,并没有出现严重的政府恶性竞争。
如何有效的避免恶性竞争,从而规范区域公共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区域政府协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1.3区域公共的问题不断涌现
在早期的农业社会条件下,整个社会的公共问题都是比较单一的,公共事务也相对简单,能够在短时间解决内部的公共行政问题。
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世界都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随之便是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公共问题就越来越复杂,区域公共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这样一来,地方政府就无法对公共行政事务进行解决,进而导致区域政府之间的相互合作出现各种问题,由此可见,区域公共问题在不断的涌现,需要进一步加深探讨。
二、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区域公共管理面对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有新的公共管理理念,这样才能实现创新性的管理。
下文着重对我国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做一个说明,从地方政府管理的研究等多个方面展开阐述。
从地方政府管理的研究来说,我国公共行政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是非常早的,在1990年就由提出如何对地方政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如何改变传统政府的区域规划、职能等经济建设问题。
此外,还对很多省、市、县政府管理模式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
政府之间的关系研究,分别对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包括历史、现状、集权等问题。
除此之外,还对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明确了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直接按的关系定位和未来的发展路向等问题。
区域行政问题的探讨,对于区域行政问题来说,它直接与国家行政区域的划分有着紧密的联系。
当行政区经济提出之后,我国就出现了诸多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等一些具有严重的地方主义保护的现象。
这样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需要加强对上述现象的杜绝。
政区竞争与地方治理研究,不同的政区之间有着相应的竞争,虽然我国没有出现恶性的竞争,但是其竞争力还是相当大的,如何将这种竞争转化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并避免恶性竞争就需要国家将一些有形的、无形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各个区域政府获取相应的资源,避免恶性竞争的出现。
实证研究的探索,在我国的区域共管理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很多实证研究的案例,有可能收到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实际的意义。
一些论著中对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十几个城市进行了调研,发现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与当地的政府有着直接性的联系,而且政府起着主导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可以加强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实证研究,提高研究和论述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总的来说,我国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视程度非常高,相信在未来我国会对区域公共管理会有更好的管理制度,并结合地方区域的特点,从加强实证研究等多个方面展开政策实施,从而对我国区域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等新形势下,区域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并顺应整个时代的变化,应对时代的发展对区域带来的挑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国人不断的加深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中实现高度的统一,从而促进区域公共管理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婷.高职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8(19):259.
[2]龚英.区域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研究——基于区域公共管理的视角[J].人力资源管理,2017(11):74-75.
[3]罗丹.区域公共治理:一种跨越行政区行政和区域公共管理的新范式[J].改革与开放,2017(16):158-159.
[4]李辉,王建莲.区域公共管理视域下的同城化:问题、成因与策略[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19(04):109-114.
[5]周靖.区域公共管理:一种连接行政区行政和跨域治理的新范式[J].中国集体经济,2017(19):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