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多媒体“班班通”的建设与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小学多媒体“班班通”的建设与应用

城乡教育的不均衡,直接体现在教育教学质量上。而“班班通”是使国家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走进课堂,服务教学,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实现西部农村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班班通的建设模式

中小学多媒体“班班通”建设应从硬件配备、软件配置、技术规范、资源建设、实施标准5个方面着手进行。目前可分为一下三种模式:

1.初级模式:电脑+电视机模式+局域网

在经济条件相对比较落后的农村中心小学校,因陋就简,利用台式电脑和农远工程项目配发的34寸大屏幕电视机组成学校班级的教学终端,每个班级通过校园局域网络使用学校农远工程卫星资源,实现了资源走进课堂、面向学生。

2.中级模式:电脑+平板电视机+办公电脑+局域网

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农村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利用电脑和大屏幕液晶(等离子)平板电视机组成学校班级的教学终端,学校每个学科(年级)办公室至少配备一台办公用的计算机,用作教师备课。

3.高级模式:电脑+平板电视机+办公电脑+资源库+校园网

在经济条件好的城区中小学校,利用电脑和大屏幕液晶(等离子)平板电视机组成学校班级的教学终端,学校每个教师配置一台电脑,配备涵盖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和校本资源库,建有功能完善的

校园网。学校教师教学、教育科研、学校管理实现信息化。

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学校在进行“班班通”建设时,应根据学校经济条件、教学需求、课程安排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按照一步到位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经济情况较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一步到位,如果学校不具备一次性装备“班班通”的条件,可以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部分班级和功能室配备“班班通”,采取教室互换方式或到功能室上课,以满足师生教学需求。

学校在“班班通”建成后,应制订“班班通”设备使用考核制度,制订多媒体教室课程表,按照课表、教案、授课、记载“四一致”的要求,督促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

建立设备“统一管理、定点维护”机制,降低学校“班班通”设备维护成本。指定区县电教管理部门作为辖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设备定点维护单位,负责学校所有信息技术设备的硬件修理、系统维护、网络维护、备件供应、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

三、加强培训,提高老师专业化发展

1.加强引导,转换教师角色

中小学校建成“班班通”以后,学校应加大引导教师使用“班班通”设备和资源的力度,加快教师思想观念转变速度。教师角色必须从教材执行者、知识的传授者、文化的传播者转变成为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协作者、学习进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2.加强培训,促进教师参与

首先,应做好学校校长培训工作,让校长清醒地认识到“班班通”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缩短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手段。其次,做好骨干教师培训。每所学校都应培养一名信息技术“班班通”骨干教师协助学校开展“班班通”应用工作。再次,做好学科教师培训,让每一个班级、每一位教师、每一门学科的每一堂课,随时都能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结合。

3.结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对教育资源的利用,实现资源与教学有机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实践中做到“三个转变”,即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管理方式的转变;注重“六个结合”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与资源的结合、课程教材内容与资源的结合、教师与资源的结合、学生与资源的结合、教学媒体与资源的结合、学科与资源的结合。

4.提倡变革,鼓励创新

学校可以利用“班班通”显示设备,建设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开设校园电视台,播放爱国主义影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创新教师培训方式。通过远教资源的“教师发展”栏目,让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促进农村教师教育理念的改变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推进教师备课方式的改革。通过远教资源的“课程资源”栏目,积极开展学科教研组跨学校的集体备课,让县内所有的教师都能够

共享教研组备课资源,达到薄弱学校和城区学校共同进步的目的。“班班通”是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认真构建起实施“班班通”工程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符合本地实情的“班班通”管理和应用模式,缩短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