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配套]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练习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K12学习]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课后习题新人教版

[K12学习]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课后习题新人教版

24 诗词五首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B.角.(jiǎo)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yān)脂凝夜紫。

C.折戟.(q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mó)洗认前朝。

D.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

2.下列各句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D.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学诗谩有惊人句同,。

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飞鸟相与..还(相伴)B.我报路长嗟.日暮(叹息,慨叹)C.浑.欲不胜簪(全部)D.黑云压城城欲.摧(将要)5.下列作品与作者及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春望》——杜甫——唐代B.《赤壁》——杜牧——唐代C.《雁门太守行》——李贺——宋代D.《渔家傲》——李清照——宋代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7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诗中的“结庐”“日夕”分别是什么意思?7.“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8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都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

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D.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练习新人教版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练习新人教版

*24 诗词五首*第一课时饮酒(其五) 春望名校讲坛1.写作背景(1)《饮酒》(其五):本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二三年间,是陶渊明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归隐之后的陶渊明常一醉方休,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借诗书写感慨。

(2)《春望》:该诗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在长安所作。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八月,杜甫将家小安置在鄜州(今陕西富县),只身前往灵武(今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遂困居长安。

该诗作于次年三月,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3)《雁门太守行》:李贺生活的中唐时代,藩镇割据,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多次重大的战争,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受到严重威胁。

《雁门太守行》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的。

(4)《赤壁》: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这一历史形势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34岁的东吴军统帅周瑜,是这次战役的关键人物。

这首诗是杜牧经过黄州(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想起了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历史,借题发挥而写的怀古咏史之作。

(5)《渔家傲》: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

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李清照曾追随宋高宗行踪,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此词中写到的大海、蓬舟等,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经历有关。

2.考点链接把握诗人情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结合背景。

这里的背景,一指诗词反映的广阔的社会现实,二指作者的人生经历。

(2)分析诗眼。

诗眼是解读诗词主旨的一把钥匙,阅读诗词,如果能抓住诗眼,就容易体会作者的情感。

(3)解读意象。

作者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风花雪月等意象中。

(4)借助典故。

用典就是运用古籍中的逸事、趣闻、寓言、传说或有出处的诗句等来以古比今、借古抒怀等。

【习题链接】见“饮酒(其五) 春望”“课内精读”T8,“拓展阅读”T11;“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拓展阅读”T13。

2018年秋季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2018年秋季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古诗词默写
3.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 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中有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辨已忘言
4.陶渊明的《饮酒》中描写山野美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将磨洗认前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折戟沉沙铁未销
2.杜牧的《赤壁》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东风不与周郎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铜雀春深锁二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古诗词默写
古诗词默写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摧”两字相对,反衬出边防将士维护 国家统一的无畏精神。这两句的意思是
默写自测
说,黑云压在城上,城像快要压垮一样,
照在将士们头上的阳光如同金色的鱼鳞 一样闪闪发光。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和夸 张的手法,描写鏖战之前敌我双方的军 威和声势。
古诗词默写
文本背 诵
名句理解
默写自 测
默写
自测
古诗词默写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默写
自测 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为全诗营造了气氛。同时此联对 仗工整,圆熟自然,诗意跌宕。 “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 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 “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 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 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 状,先后相悖。
黑云压城城欲摧 严阵以待的情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甲光向日金鳞开 。 ________________

【推荐K12】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同步训练新人教版

【推荐K12】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同步训练新人教版

《诗词五首》自主学习基础锤炼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簪.()燕.脂()提携.()折戟.()殷.勤()长嗟.()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人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悠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烽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胜簪: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夜紫: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殷勤: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

(1)陶渊明《饮酒》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望》中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雁门太守行》中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种壮怀激烈的豪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赤壁》一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对战争的结局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渔家傲》中词人翻旧典出新意,借鹏抟九万里的风力,把舟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经25年审核,2年等待,首个世界上获批的供食用转基因动物——转基因三文鱼终于被端上餐桌。

(将“首个”移至“获批”前)B.在西班牙东南部省阿尔梅利亚的海滩上有一只搁浅的小海豚被人们发现,然而却因为游客好奇争相和它合影,导致了它的死亡的原因。

(删去“的原因”)C.广州白云机场“海天走廊”16日正式启用,成为不少国内外感知广州的“第一站”。

配套K12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 诗词五首(第2课时)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

配套K12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 诗词五首(第2课时)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

24 诗词五首第二课时课时训练1.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4)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语。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浑.欲不胜簪(2)折戟沉沙铁未销.(3)黑云压城城欲摧.(4)我报.路长嗟日暮3.下列各项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阅读《赤壁》,完成4、5题。

4. “前朝”在这里是指。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中的“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阅读《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完成6、7题。

6.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第一、二句所写的梦境。

7.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课时训练答案1.(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4)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语。

2.(1)简直(2)销蚀(3)坍塌(4)回答3.B4.赤壁之战的时代5.“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

这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间接地通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化,以小见大,形象生动,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可谓别出心裁。

6.示例: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

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7.“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这两句诗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配套K12】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拓展阅读新人教版

【配套K12】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拓展阅读新人教版

第24课《诗词五首》拓展阅读下面一首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

开头紧扣题目,首联写“望月”,是千古名句,请对其进行简要赏析。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①怨遥夜,竟夕②起相思。

灭烛怜③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④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①情人:多情的人,有怀远之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②竟夕:终夜,通宵,即一整夜。

③怜:爱。

④盈手:双手捧满之意。

盈:满。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①清笳②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③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④,心未死!【注释】①雪晓:下雪的早晨。

②清笳:清凉的胡笳声。

笳,古代号角一类的军乐。

③漏:滴漏,古代用铜壶盛水,壶底穿一孔,壶中水以漏渐减,用来计时。

漏声断,滴漏声停止,则一夜将尽,天快亮了。

④鬓虽残:喻衰老。

【且读且思】“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一句写出了怎样的环境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写望月,“天涯共此时”写怀远,两句意境博大,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冷寂。

一觉醒来,灯光昏黄,令人生寒,一轮斜月挂在窗前,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

环境的冷清凄凉,衬托出词人心境的凄苦悲凉,这正是词人坚持收复山河而不被理解甚至遭到打击的悲愁心境的写照。

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我读我思】这首诗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有何异同?答案示例:这首诗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是刘禹锡的作品。

不同的是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咏怀古迹,不写人世兴衰,只写山水明月,而六朝古都的繁华都随流水东去的意思,都流露在字里行间。

诗歌没有正面抨击时政,而是吊古伤今,借古讽今。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诗人被贬谪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第1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第1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 诗词五首(第1课时)同步训练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 诗词五首(第1课时)同步训练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 诗词五首(第1课时)同步训练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4 诗词五首第一课时课时训练阅读《饮酒》,完成1、2题.1.下列对《饮酒》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写飞鸟具有象征意义,用飞鸟飞向天空喻指自己出仕。

B.诗中表现农村的恬美宁静和作者悠然自得的生活.C.诗中形象地表现了田园的优美和静穆,与诗人的心境契合.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意即这里有隐居生活的真正乐趣,作者想说却不知怎样表达.2。

“问君何能尔”一句中的“尔"指代。

(用诗中句子回答) 阅读《春望》,完成3-5题。

3.下列对这首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的“国破”指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D.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保家卫国的感情。

4.诗题是《春望》,那么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5.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个名句的妙处。

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6、7题。

6。

第三、四句分别从、两个角度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创造出一种的气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诗词五首第一课时饮酒(其五) 春望名校讲坛1.写作背景(1)《饮酒》(其五):本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二三年间,是陶渊明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归隐之后的陶渊明常一醉方休,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借诗书写感慨。

(2)《春望》:该诗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在长安所作。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八月,杜甫将家小安置在鄜州(今陕西富县),只身前往灵武(今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遂困居长安。

该诗作于次年三月,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3)《雁门太守行》:李贺生活的中唐时代,藩镇割据,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多次重大的战争,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受到严重威胁。

《雁门太守行》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的。

(4)《赤壁》: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这一历史形势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34岁的东吴军统帅周瑜,是这次战役的关键人物。

这首诗是杜牧经过黄州(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想起了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历史,借题发挥而写的怀古咏史之作。

(5)《渔家傲》: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

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李清照曾追随宋高宗行踪,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此词中写到的大海、蓬舟等,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经历有关。

2.考点链接把握诗人情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结合背景。

这里的背景,一指诗词反映的广阔的社会现实,二指作者的人生经历。

(2)分析诗眼。

诗眼是解读诗词主旨的一把钥匙,阅读诗词,如果能抓住诗眼,就容易体会作者的情感。

(3)解读意象。

作者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风花雪月等意象中。

(4)借助典故。

用典就是运用古籍中的逸事、趣闻、寓言、传说或有出处的诗句等来以古比今、借古抒怀等。

【习题链接】见“饮酒(其五) 春望”“课内精读”T8,“拓展阅读”T11;“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拓展阅读”T13。

01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

结庐.(lú)车马喧.(xuān)搔.更短(sāo)不胜簪.(zān)2.填空。

(1)陶渊明,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2)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杜工部”等。

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

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基础提升】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结.庐在人境..结:建造、构筑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2)问君何能尔.尔:如此,这样(3)悠然..见南山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4)山气日夕....佳山气:山间的云气日夕:傍晚(5)浑.欲不胜簪浑:简直4.默写。

(1)《饮酒》(其五)中体现陶渊明爱菊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家书是亲人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杜甫在《春望》中曾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形容家书的珍贵。

5.阅读下面的文字,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选择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如风筝、书法、二胡、诗词等),在文中的横线处补写句子。

文化是民族的根。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

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一)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完成下面的题目。

6.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A.“而无车马喧”的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好,为什么?“见”字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

(二)阅读杜甫的《春望》,完成下面的题目。

8.花、鸟平时乃可娱之物,诗人却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一种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移情于景。

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表达了诗人“感时(忧伤国事)”“惜别(恨别家人)”之悲。

9.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首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

“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03拓展阅读归次汉中境上陆游云栈屏山阅月游,马蹄初喜踏梁州。

地连秦雍川原壮,水下荆杨日夜流。

遗虏孱孱宁远略,孤臣耿耿独私忧。

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

10.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作者途中所见景物很多,但这里只选取“云栈”和“屏山”,这样高度的概括,表现了其诗作的精练特色。

B.此诗中间两联的描写,使读者既看到了汉中川原雄伟壮阔的地理形势,也看到了诗人深谋远虑的战略思想。

C.“孤臣”指留在边关与金人战斗的大臣。

D.诗人在描述汉中地理形势之后,接着又对金人的军事力量作了描绘。

“遗虏孱孱宁远略”,认为像这样兵力不多,又缺少战斗力的对方,怎会有深谋远虑呢?11.找出诗中诗人情感变化的词语。

并说说整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喜、忧、恨。

抒发了诗人渴望光复国土的心愿,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未能收复中原的深切忧虑和无可奈何的慨叹。

第二课时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01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燕.脂(yān)提携.(xié)折戟.(jǐ)殷.勤(yīn) 谩.(màn) 嗟.日暮(jiē)2.填空。

(1)李贺,字长吉,因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他为李昌谷。

有“诗鬼”之称。

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2)《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注》,作者杜牧,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后人称之为“小杜”,著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阿房宫赋》等。

(3)《渔家傲》选自《李清照集笺注》,作者李清照,宋代(朝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基础提升】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黑云压城城欲摧.摧:坍塌(2)折戟沉沙铁未销.销:销蚀(3)殷勤..问我归何处殷勤:情意恳切(4)我报.路长嗟日暮报:回答4.默写句子。

(1)《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的激烈场面的诗句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赤壁》中发表议论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李清照《渔家傲》中描绘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的句子是:天接云涛连晓雾,(一)阅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完成下面的题目。

5.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的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6.最后两句诗借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借用了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表现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或:报效朝廷、忠君报国的决心)(二)阅读杜牧的《赤壁》,完成题目。

7.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

8.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D)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做铺垫,使人心绪无法平静。

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被重写。

D.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9.(常德中考)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这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间接地通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化,(答出对这两句的理解,如“要是没有东风,孙刘联军必败无疑,东吴的两个美女将会被曹操掳去,关押在铜雀台”也可以)以小见大,形象生动,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可谓别出心裁。

(或“诗人把孙刘联军的胜利简单归结为偶然的东风,借题发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也可以)(三)阅读李清照的《渔家傲》,回答下列问题。

10.简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包含怎样的情感。

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

11.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A.词人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住所,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

B.词人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她并未就此满足,她还有新的更大的人生追求,那就是传说中三座仙山上的幸福生活。

C.尽管人生之路留下了痛苦的叹息,但词人并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还要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她还要风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

D.这首词借助奇妙的想象,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03拓展阅读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释】这首诗是作者被贬为龙标尉时所作。

12.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A.首句“醉别”叙事,“江楼”点出地点,“橘柚香”写景并点明时令,描绘了送别的环境,含蓄地写出了与友人分别的心情。

B.潇潇的“江风”,凄迷的“雨”,冰凉的“船”,这些意象是暖色调的,烘托出朋友相送,内心那无尽的温暖和惬意。

C.第三、四句想象友人和自己分别后的情景,一个“遥”字,既写出与友人相隔的距离之远,又暗示分别后相见之难,依依惜别之情传达得委婉动人。

D.古歌谣有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诗句“愁听清猿梦里长”以凄清的环境烘托愁苦心情,这两句在表达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3.该诗前两句写实,后两句写诗人的想象,这样虚实相间,寓情于景,巧妙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请结合诗句,说说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传达出诗人给友人送别时孤寂与悲苦的心情,同时表达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