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难点

合集下载

公共基础知识难点重点

公共基础知识难点重点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公共基础重难点区分之十大常识概念

公共基础重难点区分之十大常识概念

1.民事和刑事民事案件起诉为自诉,就是俗话所说的“民不举官不究”。

当事方可以不通过法院,自行协商解决,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私了”;而刑事案件的起诉一般为公诉,套用上面那句俗话就是“民不举官也究”。

不管当事方的态度怎样,都不可能“私了”。

民法处理民事案件;刑法处理刑事案件。

2、公民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3、自然人、法人、法定代表人、法人代表自然人就是常规意义上的“个人”。

法人是法律赋予社会组织以人格,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主体资格的社会组织。

我国民法通则将法人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事业单位法人。

国家机关只在进行民事活动时才成为法人,才是民事的主体。

只能以自己的名义,而不能以国家的名义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只能以平等民事主体,而不能以法定管理职能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只能以本机关所必需的后勤服务保障为限,而不能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等营利性活动。

法定代表人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

我国法律实行单一法定代表人制,一般认为法人的正职行政负责人为其惟一法定代表人。

如公司为董事长或执行董事或经理((公司法)第13条),而证券交易所的法定代表人为总经理((证券法》第107条)。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为厂长或经理。

“法人代表”是指法定代表人指定的代表企业法人行为的自然人。

4、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简称“行为能力”。

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三种情况: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

法人的行为能力由法人的机关或代表行使。

①有行为能力人:在法律上能为完全有效的法律行为的人。

通常以精神健全的成年人为有行为能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政经重难点总结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政经重难点总结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政经重难点总结公共基础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知识总集,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多个知识面,其中政治部分又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部分包含政治经济学基本常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微观经济、宏观经济以及国际经济学等内容,法律部分包括法理学、宪法、行政法、民法和刑法等。

从上来看,其考察的范围广泛,内容庞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有的内容都详细看一遍是很不现实的,“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也是很不科学的。

关于公共基础知识这个科目的考试,历来被认为是比较难以复习,比较难以的高分的。

然而,从近几年的公共基础科目考试命题的特点来看,公共基础知识的考题越来越灵活,考查方式也日趋多样化。

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快速掌握指定考点、有效提高应试成绩是每个考生颇为关注的问题,这里涉及到复习备考的方法和技巧问题。

因此,考生必须要掌握该科目要复习的重难点,才能稳中求胜,顺利通过考试。

一、政治部分政治部分的知识在整个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属于必考知识。

其中的哲学知识由于较为抽象,出题也较为灵活多变,是很多考生头疼的部分。

因此,笔者通过对多年公共基础考题的分析发现,考生不需要掌握所有的哲学知识,因为考试的题数有限,不可能每个考点都考到,考生只需要把握住常考的重难点即可。

以下是对政治部分复习重难点的总计整理:第一,哲学概述部分。

这一部分的考点不多,考生要记住哲学的定义,能够区分清楚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较为重要的是弄懂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两者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同时记住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内容及各自不同的历史形态。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本部分主要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四大块。

其中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大块出题相对较少,而且题目简单,所以考生要把重点放在唯物论和辩证法。

第三,毛邓三部分。

计算机二级 选择题难点 公共基础知识部分 MS

计算机二级 选择题难点 公共基础知识部分 MS
C)环型
D)树型
(9)数据库设计中反映用户对数据要求的模式是()。
A)内模式
B)概念模式
C)外模式
D)设计模式
解析: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概念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公共数据视图。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用户的数据视图,给出了每个用户的局部数据描述,所以选择C)。内模式又称物理模式,它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
(7)负责数据库中查询操作的数据库语言是()。
A)数据定义语言
B)数据管理语言
C)数据操纵语言
D)数据控制语言
解析:数据定义语言:负责数据的模式定义与数据的物理存取构建;数据操纵语言:负责数据的操纵,包括查询及增、删、改等操作;数据控制语言:负责数据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与检查以及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功能。
(18)"千兆以太网"通常是一种高速局域网,其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大约为()。
A)1000位/秒
B)1000000位/秒
C)1000字节/秒
D)1000000字节/秒
解析:千兆以太网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大约为1000000位/秒。(一百万)
(8)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作用不包括
A)软件验收的依据
B)用户与开发人员对软件要做什么的共同理解
(12)汉字的国标码与其内码存在的关系是:汉字的内码=汉字的国标码+()。
A)1010H
B)8081H
C)8080H
D)8180H
解析:对应于国标码,一个汉字的内码用2个字节存储,并把每个字节的最高二进制位置"1"作为汉字内码的标识,以免与单字节的ASCII码产生歧义。如果用十六进制来表述,就是把汉字国标码的每个字节上加一个80H(即二进制10000000)。所以,汉字的国标码与其内码存在下列关系:汉字的内码=汉字的国标码+8080H。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知识点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知识点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知识点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培训文章本文旨在为准备参加教师招聘考试的考生提供公共基础知识的培训。

通过阅读本文,考生可以了解教师招聘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的要点、难点以及常见题型,为顺利通过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一、考试大纲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新课程理论和教师职业道德等几个方面。

考试形式多以客观题和主观题为主,考查范围广泛,难度适中。

二、知识点梳理1、教育学:教育学是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涉及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史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重点掌握教育学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现代教育家的思想。

2、心理学: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考生需要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心理发展规律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儿童及青少年的认知、情感和个性发展。

3、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招聘考试的重要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法律制度、学校管理条例、教育行政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以备应对相关考题。

4、新课程理论:新课程理论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

考生需要掌握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课程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新课程改革对于教育教学的影响。

5、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生需要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教师的职业责任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知识,以备应对相关考题。

三、考试难点解析1、教育学难点:考生需要重点掌握教育学的核心理论,如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关系等,理解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的关系,明确教育制度与教育实施的关系。

2、心理学难点:考生需要理解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儿童及青少年的认知、情感和个性发展特点,了解心理学的各种流派和理论,并能实际运用。

3、教育法律法规难点:考生需要理解并掌握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法律精神,了解法律程序和法律责任,熟悉各种教育法律文书,如合同、协议等。

《公共基础知识》要点重点难点靖讲

《公共基础知识》要点重点难点靖讲

《公共基础知识》要点重点难点靖讲公共基础知识是指一些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通用的基础知识,是大众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包含了多个领域,如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并在不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公共基础知识的要点、重点和难点。

要点:1.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和人类行为规律,为我们在社会中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指导。

2.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对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和科技创新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3.人文科学:包括历史学、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变,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4.法律知识: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帮助我们了解和维护自己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公平正义。

5.科学方法论:包括观察、实验、推理等方面的知识。

科学方法论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重点:1.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经济体系的特点,理解供求关系、价格机制、市场竞争等经济现象和规律。

2.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政治体系的特点,理解政治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政治现象和规律。

3.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规律,理解社会文化、社会组织、社会变革等社会现象和规律。

4.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心理过程、心理发展的规律,理解人格、情绪、认知等心理现象和规律。

5.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物理量、物质运动的规律,理解机械力学、热力学、电磁学等物理现象和规律。

6.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等化学现象和规律。

7.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细胞结构、遗传规律等生物现象和规律。

8.历史学的主要事件和历史发展的规律,理解历史文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历史现象和规律。

9.文学的经典作品和文学特点,理解文学创作、文学风格等文学现象和规律。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难点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难点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难点公共基础知识考察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科技、管理、人文和公文写作等等,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重点难点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公共基础知识重点难点1. 政治(1)考查的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毛泽东思想概论方面,主要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质与量辩证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人民军队建设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等。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外交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党的领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

政治经济学:商品的价值量、价值形式与货币、价值规律、剩余价值、需求供给与均衡收入再分配政策等。

(2)基本题型:该部分内容的命题形式有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论述、综合分析。

既考核考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也考核考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2. 法律(1)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涉及法学基础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

具体来说,考查法的概念、作用、法律渊源,宪法的重要法条,行政行为的基本知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开展,民法中的自然人、法人、合同等,刑法中几个涉及公务员犯罪的犯罪构成及刑罚等,经济法中的产品质量、损害赔偿责任等。

(2)基本题型:该部分知识的命题形式有单选、多选、判断、案例分析,题型变化不大,主要考查考生对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的精准识记,以及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把握和运用。

3. 行政管理(1)考查的知识点:政府职能、政府机构改革、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公共行政、行政管理过程、行政领导等。

(2)基本题型:该部分知识的命题形式有单选、多选、判断、案例分析、综合分析。

主要考查考生对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的准确记忆,以及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在编公共基础难点整理

教师在编公共基础难点整理

公共基础难点整理(7)1、日食: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

分为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

(观察不能直接观看,否则失明)2、月食,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地区,在地球阴影部分由于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分为月全食、月偏食和半影月食。

只能发生在农历正月十五。

3、地球:由内到外地核-(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壳4、太阳:分为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外部(由内到外)结构——光球、色球和日冕。

5、离太阳和太阳最近的金星。

水、金、地、土、火、木、天、海!(8)《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10)刑法主刑与附加刑。

(11)事业单位的含义:(12)创新驱动:(13)3D打印机:1、原理:和传统打印机原理一样,都属于激光成型技术的一种。

2、把数据和原料放进3D打印机,机器会按照程序把成品一层层打印出来,采用分层加工、叠加成型来完成打印。

3、打印的介质多样,从塑料到金属、陶瓷以及橡胶物质,任何复杂的设计均可用3D来打印。

4、无需机械加工和模具,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缩短产品周期,能够改变未来制造模式,但是使用范围还有限。

(7)民族区域自制:(8)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科教兴国和对外开放(16)10大垃圾食品:1、油炸、胭脂、肉类加工2、饼干、方便、罐头3、冰激淋、话梅、汽水4、烧烤(16)氢气:1、无色无味无毒2、最轻的物质,是氧的14分之一3、不易运输4、可以电解,但基本上从天然气和水煤气制作。

(17)石油和天然气在沉积岩。

毛泽东思想:1、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

2、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

3、《改造我们的学习》:1、对实事求是做出科学解释。

2、“墙头芦苇”。

4、《论联合政府》(党的七大毛泽东做的报告):1、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2、我党与其他政党的本质区别。

5、《反对本本主义》:第一本反对教条主义著作、首次提出思想路线的著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公共基础知识八大热点问题

公共基础知识八大热点问题

公共基础知识八大热点问题公共基础知识热点问题(一)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要性。

A.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B.市场经济具有竟争性。

学会经营才能更好参与市场竟争。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

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新农村建设如何实现“管理民主”。

(1)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维护农民民主权利,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2)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村民自治法,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提供法律保证。

(3)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和用,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3、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确性。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

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③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才能持续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在三大产业中,农业是薄弱环节,剩余劳动力多,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村自身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4、运用政治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通过政治领导,为其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保证。

公共基础知识难题、易错题解释

公共基础知识难题、易错题解释

公共基础知识易错题集合34.“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 )A.B.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C.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D.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答案:BCD.解析:生命科学的重大发展表明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再大,不能是第一性的东西,它不可能创造物质,否则,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了,所以排除A。

意识反映世界,同时在反映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世界,这是意识能动性的高度体现,BC 明显正确。

【知识点二:价值】核心内容:★三个概念——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1. 使用价值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2. 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仅有使用价值是不够的,它还必须是用来交换的,即具有交换价值。

3.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价值。

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两个关系——1.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 价值与使用价值辩证统一。

①二者的统一。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②二者的对立。

对于商品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来说,却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价值的真题示例】1. 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

(某省05真题)A. 移动电话本身的各种功能B. 移动电话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C. 为购买移动电话消费者所付出的货币D. 用来支持移动电话的软件【答案】B。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或载体,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成其为商品。

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移动电话的有用性,或者说是移动电话的使用价值,因此,B项是唯一正确的选项。

考生在回答此题时容易误选A,这里要清楚:移动电话本身的各种功能并不代表这些功能对消费者是有用的,也就是移动电话的效用或有用性,所以,A项是不正确的选项。

公共基础知识总结的几个问题

公共基础知识总结的几个问题

一、十二五规划中,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二、十二五主要目标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3、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4、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5、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三、扩大内需战略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

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避免经济大的起落。

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①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②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

③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④要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

⑤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公共基础知识点重难点回顾

公共基础知识点重难点回顾

公共基础知识点重难点回顾一、引言公共基础知识点是指在各个领域中都具有重要地位的基本知识点,它们是我们学习其他学科和应用技能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回顾一些公共基础知识点的重难点,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二、数学1. 数字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以及整数、分数和小数的运算,如何正确运用四则运算符号和优先级。

2. 代数:重点掌握线性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解法和应用,理解并正确使用代数表达式和等式。

3. 几何:理解和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如直线、角度、三角形、四边形等的定义和特点,以及相关的定理和公式。

4. 概率与统计:掌握基本的概率计算方法,如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等;了解统计学中的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等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物理1. 运动学:理解和应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时间等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自由落体运动和斜抛运动的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

2. 力学:掌握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以及万有引力定律的概念和应用;理解物体的质量、重量、惯性等基本概念。

3. 光学: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反射、折射、色散等现象的原理和计算方法;掌握光的成像规律和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4. 热学:理解热和温度的概念,熟悉热传递的方式和热量计算方法;了解热力学基本定律和热力学循环。

四、化学1. 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分类,熟悉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周期表上的常见信息。

2.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掌握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不同类型的化学键的特点和形成规律;理解分子结构的相关概念和表示方法。

3. 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熟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化学方程的方法;掌握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常见反应类型。

4.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反应,包括溶解性、酸碱性等。

五、生物1. 细胞:理解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器等的组成和作用。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原理(难点辨析)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原理(难点辨析)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难点辨析)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经历了三个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

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希腊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

代表性的观点如,荀子讲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张载讲的“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古希腊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始基”等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其基本特征是解释世界物质本原是以自然科学为依据,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及其某种属性作为世界的本原。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承认世界的物质性的基础上,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观点。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考点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划分。

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惟一的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如贝克莱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庄子讲的“万物与我为一”,孟子讲的“万物皆备于我”;陆象山说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绝对精神)视为独立自成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

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如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影子”、“人为天命所主宰”。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朱熹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行,理是万物之本”。

两者的主要区别:主观唯心主义夸大了感觉经验;客观唯心主义夸大了概念理念。

典型考题如2007年、2008年江苏真题:(2008年A类27题)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公共基础知识易错知识点

公共基础知识易错知识点

公共基础知识易错知识点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易错之处在于有时候会把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和近代的活字印刷术混淆。

2.世界五大洲:指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

易错的是有
些人可能会把北美洲和南美洲混为一体。

3.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最新数据,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然而有时候会错误地认为是印度。

4.世界最高峰:指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之上。

但有时候会
错误地认为是乔戈里峰。

5.世界最长河流: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但有时候会错误地认
为是亚马逊河。

6.世界四大洋: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洲周围的南大洋。

有时候会将北冰洋作为四大洋之一
7.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

易错之处在于有时候会
将黄河当作最长的河流。

8.美洲有几个国家:美洲包括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共有35个
国家。

有时候会错误地认为只是北美洲和南美洲。

9.人体含水量:成年人的身体含水量约为60%~65%,易错的是有些
人认为人体的含水量远远高于这个数值。

10.中国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但是中国本土最高
的山峰是贡嘎山。

11.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易错的是有些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实际上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而宇宙没有明确的中心。

12.欧洲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是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有时候会错误地将乌克兰作为欧洲最大的国家。

如何应对公共基础知识中的难题

如何应对公共基础知识中的难题

如何应对公共基础知识中的难题【正文】公共基础知识在各类考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而其中的难题更是让很多考生头疼。

然而,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就能够应对这些难题。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有效的应对公共基础知识中难题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公共基础知识的难题往往与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有关。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基础知识的学习上。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籍、上网搜索等方式来扩充和巩固知识。

此外,还可以结合做题训练,通过反复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二、分析难题的特点面对公共基础知识中的难题,我们需要学会分析问题并找出其特点。

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和要求。

其次,要分析问题的类型,找出其中的关键词或者规律。

例如,在数学题中,可以通过观察有没有给出题目中的数据,是否需要进行计算等来确定解题方法。

对于阅读理解题,要注意从题干中找出关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推理。

只有正确把握问题的要点和关键,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难题。

三、培养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在应对公共基础知识中的难题时,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首先,要注重思维训练,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度。

可以通过做数学题、逻辑题、解密题等方式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其次,要学习解题技巧。

不同类型的难题可能需要不同的解题方法,我们要学会选择合适的解题技巧来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参加模拟考试、做练习题来提高解题技巧。

四、多练习、查漏补缺在应对公共基础知识中的难题时,多做题、多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大量的练习,我们可以不断巩固和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熟悉各类题型,并掌握解题方法。

同时,做题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总结和归纳,及时查漏补缺。

如果在做题过程中出现错误或者不会的情况,要及时分析原因,并查询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学习。

2023年村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试卷号:38

2023年村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试卷号:38

2023年村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50题)1.【单选题】假如在某个发展中国家名义利率为8%,通货膨胀率为17%,则实际利率为( )A..25%B.1.36%C.-9%D.9%正确答案:C2.【判断题】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但它并不排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正确答案:正确3.【判断题】在任何一个法律关系中,参加人既是权利承担者,也是义务承担者正确答案:错误4.【单选题】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主集中制正确答案:C5.【判断题】“一国两制”已经在香港获得了实现正确答案:正确6.【判断题】公共行政组织,具有统一性、系统性和层级性正确答案:正确7.【判断题】我国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是“稳定物价、发展经济”正确答案:错误8.【判断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正确答案:错误9.【判断题】我国《民法通则》关于公民的规定不适用于外国国籍的自然人或无国籍的自然人正确答案:错误10.【单选题】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产生物质B.意识转化为物质C.意识决定物质D.意识创造物质正确答案:B11.【单选题】宪法规定,社会主义( ) 神圣不可侵犯A.全民所有制经济B.公共财产C.集体所有制经济D.市场经济正确答案:B12.【判断题】经济处于顺利发展时期商业银行的资本持有量可以相对少于其他时期正确答案:正确13.【单选题】录用特殊职位的公务员,经( ) 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简化程序或者采用其他测评办法。

A.中央B.市级C.省级D.县级正确答案:C14.【判断题】联合行文时,必须做好会签工作,使各机关或部门领导人均履行签发手续正确答案:正确15.【单选题】××市教育局欲申请财政支持,拟写请示,公文的主送机关应为()A.××市财政局B.××市人民政府C.××省人民政府D.××市人民政府、××市财政局正确答案:B16.【单选题】在下列几类公文中,一般不带“附件”的是:()A.印发类公文B.转发类公文C.普发类公文D.呈报类公文正确答案:C17.【判断题】在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事物的主要矛盾。

公共基础知识难点重点必考必备

公共基础知识难点重点必考必备

12、“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B,1993年,理科)。

A. 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 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C. 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 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1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是通过(A,1994年,理科)。

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14、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C,1995年,文科)。

A. 承认世界多样的统一B. 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 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15、《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D,1996年,文科)。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1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A,1999年,理科)。

A.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 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 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17、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C,2000年,文科)。

A. 决定性B. 预见性C. 能动性D. 主动性18、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B,2000年,理科)。

A. 客观性B. 能动性C. 对象性D.任意性19、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C,2001年,文科)。

A. 是人类的主观意识B. 既非物质,也非意识C. 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D. 是意识的客观内容20、“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D,2001年,理科)。

A. 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 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公共基础难点解析

公共基础难点解析

一、剩余价值的产生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模型是:一个工人每天在工厂劳动12小时,创造的价值量是12个物化劳动小时(马克思用来衡量价值量的单位,以下简称为“价值单位”。

工人每小时创造的价值量是一个“物化劳动小时”,即一个价值单位)。

然而他一天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只有6个价值单位。

资本家把新创价值的一半(6个价值单位)作为工资,支付给工人。

另外6个单位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他的利润。

在这个模型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均为6小时。

剩余价值率(马克思用来衡量剥削程度的指数)是6/6 =100%二、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观点的意义和作用是多方面的,当我们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时,主要是指:第一,从世界观来说,人是通过实践活动来把握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的,人的世界观是在实践中形成的。

第二,从认识论来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基础,是检验认识之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第三,从历史观来说,实践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依据,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因此,实践的观点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就不能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成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应该是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的东西。

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直接地把指导实践的认识(想象模型)同实践产生的客观结果(实体)相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的真理性。

四、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具体表现在: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科学地解释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方向、形式等问题。

②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人民银行职责范围与银监会监管职责范围从2003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责由中国银监会行使。

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责也有相应变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宏观货币政策制定.、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中国银监会监督对象为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其职责主要围绕两者展开。

考生需详细了解以免在多选题中发生文字混淆而误选。

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措施中国银监会监管措施:市场准入、非现场监管、现场监管、监管谈话、信息披露监管。

考生在学习中需对每项措施的详细监管步骤熟练掌握,以应对在多选题中常出现监管措施分解的情况。

三、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与准会员单位学习中需严格区分两者的定义。

中国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是具有法人资格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准会员单位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银行业协会。

清楚两者的概念后再做选择与判断时,思路就会非常清晰。

四、“五大行”成立时间、股份制改革、上市时间的判断在一些选择题或个别判断题中易出现关于“五大行”成立时间、改制时间、上市时间的试题。

考生在学习中需注意总结。

例如交通银行是“五大行”中成立最早的,于1908年成立,也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于1987年4月1日组建,并于2005年6月23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成为我国最早海外上市的银行。

五、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业务范围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是2007年批准设立的新机构,尤其是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业务范围需重点把握,在往年的单选、多选、判断中都曾出现过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考题。

六、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与不同外资银行间业务范围的区别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包括: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与外国银行分行。

其中外商独资银行与中外合资银行享受国民待遇,可经营部分或全部的外汇与人民币业务。

其他外资银行必须设立具有独立资格的法人银行方可享受国民待遇。

七、中国银监会负责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区别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各自负责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分析并掌握中国银监会负责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中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与货币经纪公司各自从事的业务,在考题中中国银行业概况部分所占比重尤大。

第二章银行经营环境一、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及其指标的理解(一)物价稳定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也是货币供求失衡、物价不稳定的表现,社会经济稳健运行,既要避免高通货膨胀,也要防范通货紧缩。

(二)国际收支平衡与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是国际收支差额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合理范围,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与赤字都是国民经济失衡等的表现。

二、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的综合识别了解不同划分标准划分标准,不同类别的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在此基础上综合掌握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的识别,例如:某企业发行3年期债券融资,按照期限划分,3年期债券属于长期金融工具,所对应的是资本市场;按照融资方式划分,属于直接融资工具,所对应的是初级市场。

三、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一)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当社会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对较低时,中央银行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考生需熟练掌握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目标。

例如:公开市场买入债券,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

(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中央银行一般会赛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来降低总需求水平,考生需熟练掌握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目标。

例如:公开市场卖出债券,提高再贴现率等。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综合应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政策,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使用才能更好地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例如:当一国经济高涨时,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四、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2004年,我国开始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学习时需熟悉这一制度的内容并掌握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与存款准备金率的关系。

五、货币供应量层次关系熟悉我国基础货币的构成,按流动性不同,我国货币供应量可分三个层次:M0,M1,M2,其中M0为流通中现金;M1是显示购买力;M2是一般意义上的货币供应量;M2与M1之差为准货币,是潜在购买力。

第三章银行主要业务一、有关银行业务政策的调整考生备考时需要关注近两年有关银行业务政策的调整,例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的调整、存款账户实名制的出台、人民币存贷款计结息问题的规定、《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的施行、《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的出台等。

一般新政策的变化容易形成当年考试的题点,考生要经常关注时事,不要在此丢分。

二、复利适用的储蓄存款考生复习时需掌握一点:除活期存款在每季度结息日将利息计入本金作为下季的本金计算复利外,其他存款不论存期多长,一律不计复利。

三、计息时间与方式从2005年9月21日起,我国对活期存款实行按季度结息,每季度末月的20日为结息日,次日付息。

计息方式主要有两种:积数计息法与逐笔计息法,其中积数计息法多用来计算活期存款利息,逐笔计息法多用来计算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息。

考生在备考复习时需熟练掌握两种计息方式的实际应用,此处可能会考计算题。

四、定期存款在逾期支取、提前支取、利率调整时相应的计息方法定期存款在逾期支取或提前支取时,超过原定存期部分(除约定自动转存外)或提前支取部分按支取日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存期内利率调整,仍按存单开户日挂牌公告的定期存款利率计息。

这一部分可能会考计算题,考生复习时应熟练掌握各种计息方法。

五、单位活期存款账户中的4个账户的开立情形了解、掌握单位活期存款账户中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的用途。

六、借款业务考生复习时需了解同业拆借的特点及我国实行的人民币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指标体系;掌握债券回购业务与同业拆借业务相比的优势;了解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了解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的条件。

七、个人贷款业务与公司贷款业务内容考生需重点复习、掌握个人贷款业务的种类,熟悉公司贷款业务中流动资金贷款业务的分类,了解固定资产贷款与房地产贷款的内容及银团贷款的原则与银团成员各自的工作内容。

八、信用证业务流程及银行常用信用证的种类与福费廷业务内容常用信用证的种类经常在多选题中出现,考生应了解这三类信用证:不可撤销信用证、跟单信用证、不可转让信用证。

福费廷业务中放弃的两个方面及其业务实质的部分出判断题的概率较高。

另外,在贸易融资中,考生复习时需特别了解一下票据贴现的内容。

九、债券投资业务与现金资产业务内容考生复习时需重点掌握债券投资的目标与投资对象,了解债券投资收益率的计算与债券投资所面临的风险,熟悉现金资产业务的内容。

十、中间业务考生复习时需重点掌握外汇业务与清算业务的内容、熟悉托收的概念及分类、了解传统结算方式的“三票一汇”、了解信用卡消费信贷的特点与借记卡的分类、了解各类代理与托管业务。

其中重点掌代理证券业务与资产托管业务、熟悉备用信用证与一般信用证的区别;熟悉承诺业务中客户授信额度与票据发行便利的内容;了解个人理财与对公理财的基本内容;了解电话银行与手机银行的区别。

根据历年考试规律,在中间业务中以上知识点的考查较多,考生在复习时应抽出时间熟悉这一部分的内容。

第四章银行管理考点难点分析一、银行风险的识别、判断银行各种风险特征的识别:信用风险为最复杂的风险种类,操作风险的可转换性,国家风险的国际性,对银行市场价值威胁最大的声誉风险等,考生在复习中要注意区分每种风险的特征,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银行公司治理主体及其职能考生在备考时需了解银行公司治理的主体构成,熟悉每个主体各自的职责: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董事会是这一权力机关的业务执行机关,承担银行风险管理实施监控的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执行董事会决策,监事会对银行业务活动及会计事务等进行监督,考生在复习中进行详细的分析、汇总,就能很容易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三、银行内部控制内容的掌握考生备考时需特别关注这部分的内容,了解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熟悉内部控制的原则与构成要素。

四、《巴塞尔资本协议》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1.《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掌握《巴塞尔资本协议》内容的四个部分需重点学习、记忆,并应用于实际,如:在已知条件下,银行资本或核心资本的计算。

2.《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新增内容与资本监管的“三大支柱”在熟悉《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基础上,考生还要掌握《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新增的内容,并准确地理解何谓“三大支柱”。

同时还需掌握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并应用于实际中(注意资本中的扣除项目)。

3.我国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安排与监管资本构成内容的掌握关于我国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安排与我国监管资本构成的内容,考生备考时需要了解中国银监会确立的分类实施、分层推进、分步达标的基本原则。

熟悉监管资本中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的内容以及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应从资本中扣除的项目。

4.中国银监会资本干预措施内容的掌握考生复习时需掌握中国银监会对“资本充足、资本不充足、资本严重不足”这三种情况下的银行的干预措施。

5.提高资本充足率方法的掌握考生复习时需掌握分子对策、分母对策、综合措施的内容。

五、合规管理内容的掌握考生复习时需掌握合规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与合规管理部门的职责内容。

六、关于金融创新的了解了解金融创新基本原则,掌握客户利益保护中“买者自负”的含义。

第五章银行业监管及反洗钱法律规定一、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监会就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的区别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职责的划分容易混淆,在前两年的考试都有考到,自中国银监会成立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能移交给中国银监会,但是当银行业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困难,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时,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监督,银行业监管部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权对此并不排斥,也不会造成对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双重处罚。

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各项监督管理措施的识别对于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管理措施、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接管、重组、撤销、破产的监管措施及其他监督管理措施这些内容,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分析、汇总,强化记忆,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违反银行业监督管理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理措施的识别对于擅自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非法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的处理措施与依法成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处理措施要区别掌握,考试中各种处理措施易混合搭配。

考生在复习时只有逐条记忆,方能应付各类考题。

四、各监督管理机构反洗钱职责的划分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下设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其中,要加强对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监督管理机构、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各自的职责的熟悉程度,考试中经常出现对各监管机构职责的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