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大齐学校李爽、井婷婷(一)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数学广角”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本单元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标准》中指出,第二学段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数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有了初步体会,特别是在一年级上册认数的时候,教材在“生活中的数”版块中就已经出现了像邮政编码、门牌号、车牌号这样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本单元就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数字编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字编码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比如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在这些号码中都蕴含着数字编码的思想,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

运用数字或者符号来描述事物,可以比较简洁、准确地表示出事物蕴含的客观规律,也便于我们分类查询和统计。

在这一单元我们主要是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向学生渗透数字编码思想,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并通过实践活动加以应用。

教材首先从老师点名的情境引入,说明我们可以用数字编码来区分班上的每个学生。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和应用。

2.掌握求解植树问题的相关数学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探讨、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植树问题的数学建模方法。

2.进行实际问题求解,并进行数学推理。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引入植树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问题背景和意义。

2. 学习探讨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在老师引导下学习植树问题的相关数学方法,并尝试解题。

3. 案例分析
•给出几个植树问题的案例,让学生尝试根据所学方法进行解题,并与小组成员讨论交流。

4. 总结提高
•整合学生的解题思路,总结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如何理清思路、提升解题效率。

四、课堂作业
1.完成课堂上给出的植树问题练习题。

2.自主选择一个植树问题进行分析,并写出解题思路和过程。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植树问题的引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
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树问题,并在解题中体会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2课时 植树问题(2)》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2课时 植树问题(2)》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2课时植树问题(2)》人教版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通过植树问题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面积计算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理解如何应用面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

教学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材、教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 1. 复习上节课所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自愿回答上节课的相关问题并给予表扬。

二、新课导入 1. 围绕植树问题展开引导,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植树区域的面积。

2. 解释正方形的特点和面积计算方法,引出正方形面积公式,即边长的平方。

三、讲解新知 1. 介绍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面积=边长×边长。

2.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计算一个正方形区域的面积。

3. 让学生跟着一起练习,确保他们掌握了计算方法。

四、教学示范 1. 老师在黑板上绘制一个边长已知的正方形区域,指导学生如何计算该区域的面积。

2. 老师引导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如何计算一块正方形土地的面积等。

五、合作学习 1. 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植树区域面积计算的问题。

2.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并让他们互相交流。

六、课堂练习 1. 布置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2. 督促学生完成练习,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总结反思•回顾本节课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掌握了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并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单元计划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单元计划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单元计划一、单元目标•了解植树问题的实际意义和社会价值•能够通过分析问题与应用数学方法解决植树问题•发展学生动手、动脑完成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二、教学重点1.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和意义2.累加数列的应用3.复杂问题的分步解决三、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介绍植树问题的背景及意义•讨论植树对环境的重要性2. 累加数列•复习以前的累加数列知识•演练累加数列在植树问题中的应用3. 复杂问题的分步解决•引导学生分析复杂的植树问题•提供分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四、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出知识点,激发学生兴趣。

2.合作学习:倡导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与交流能力。

3.引导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4.情景模拟:通过模拟实际植树场景,加深学生理解。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出植树问题的背景2.导入:复习累加数列的知识,为后续问题做铺垫3.展开:分组讨论植树问题,引导学生分析4.解答:引导学生运用累加数列知识解决问题5.讨论:整合解答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六、课后作业1.练习题:设计相关复习练习题,巩固知识点2.实践任务:让学生实际参与植树活动,体会植树的意义3.作文接龙:要求学生以“植树故事”为主题展开作文接龙七、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2.练习成绩:根据作业和练习的完成情况评定学生水平3.口头答辩:鼓励学生就植树问题展开口头答辩八、教学资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多媒体课件•植树图片、视频资料九、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还能提高协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植树问题作为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有助于学生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以上是针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的单元计划。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与意义。

2.能够掌握通过表格、图表等形式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四则运算解决植树问题。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植树问题的实质。

2.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准备好课件、黑板笔等教学工具。

–复习植树问题的相关知识点,熟悉教学内容。

2.学生准备:
–准备好课本、笔、作业本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给学生一个引导性问题引出植树问题的主题。

2. 学习
2.1 植树问题的背景介绍
•向学生介绍植树问题的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对植树问题的思考。

2.2 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通过示例或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如制表、绘制图表等。

2.3 练习与讨论
•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植树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加深理解。

3. 拓展延伸
•让学生分组自行设计一个植树问题,并向其他同学提出挑战。

4. 总结
•整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让学生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

六、课堂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设计一个新的植树问题,并写出解决方法。

七、教学反思
•教师应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分析学生表现和问题,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与技巧。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3课时 植树问题(3)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3课时  植树问题(3)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3课时植树问题(3)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公式,能够熟练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植树问题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树问题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教学难点: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植树问题的已有认知,引导学生回顾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 探究新知(1)植树问题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发现植树问题中存在的规律,进而推导出植树问题的公式。

(2)植树问题公式的应用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植树问题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进行变形。

3. 实践应用(1)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植树问题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植树问题公式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植树问题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与植树问题相关的现象,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3. 探究植树问题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植树问题的公式和应用,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注: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第3课时,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数学广角 第3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数学广角  第3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数
学广角第3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

2.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植树问题的相关概念。

2.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
1.理解植树问题中的各种条件。

2.能够正确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材:《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学生练习册等。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1.教师用引导性问题引入植树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讲解植树问题的定义和相关概念。

第二步:示例讲解
1.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植树问题的解题思路。

2.指导学生如何理清问题的关键点。

第三步:练习
1.让学生自行解决几道植树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2.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梳理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2.梳理植树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规律。

第五步:作业布置
1.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提醒学生复习巩固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有困难,需要加强引导和
解释。

2.需要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七单元数学广角《身份证号码的编排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七单元数学广角《身份证号码的编排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七单元数学广角《身份证号码的编排结构和意义》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P114 例 2.二、教材分析《身份证号码》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

在学习本课埃丫谝荒昙渡喜崛鲜氖焙颍印吧钪械氖卑婵榧焦裼收嗦搿⒚排坪拧⒊蹬坪耪庋挠τ檬道?其次,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到一些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另外,在学习例1时也初步了解了邮政编码的结构和含义,在此基础上本节课通过初步探索身份证号码的结构和意义,从而进一步了解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运用数字或者符号来表示事物蕴含的客观规律的简洁性、准确性、科学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身份证号码的编排结构与意义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究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了解身份证号码编排的结构和意义,初步学会编码。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身份证号码的编排特点,会用数字编码。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身份证号码的编排结构与意义。

四、教学方法: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体,我们应该从教与学两方面确定教学方法。

(一)教法:本课的教学力求树立以、“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教学的起点。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五年级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或见到过几个身份证号码,但对于身份证号码的编排规律却了解的很少,学生从知道身份证号码到了解身份证号码的编排规律,需要一个探究的过程。

为唤起学生对身份证号码的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上课伊始,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编码,你知道哪些?接着再问“关于身份证号码你知道哪些?”学生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寻问:今天这节可我们来学习身份证编码,你想知道关于身份证编码的哪些知识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本课内容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教案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11~P113以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3.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教学具准备:1、一个邮寄过的信封。

2、调查了解本地邮政编码、本校邮政编码、几个电话号码、几个车子牌号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是怎样编排的?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班有多少人?(50人)你自己的学号是多少?(28号、17号``````)老师点名时,如果不叫姓名,怎样来区分班上的同学呢?从而揭示课题: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二、新课学习1.同学们邮寄过信或收到过信吗?拿出已写好封面的信封,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同桌互相说说。

信封左上角那排数是什么?(邮政编码)2.指名介绍邮政编码的作用是什么?(邮政编码是我国的邮政代码。

机器能根据邮政编码对信件进行分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信件传递的速度)3.你想知道这些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吗?①.师生共同学习书P113的邮编是怎样编排的?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②.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本地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我们学校的邮政编码是多少?它们是怎样组成的?三、巩固练习1.你还知道哪些邮政编码?它们是怎样组成的?和同学交流一下。

我们收集了这么多邮政编码,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机器怎么能根据邮政编码的数字进行分拣呢?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同一个省、市的邮政编码前面有几位是相同的。

2.生活中的编码很多,你还知道哪些?(电话号码、车子牌号``````)3.谁来介绍一下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它们是怎样编排的?四、全课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收获有哪些?还有什么不明白?五、作业:书P118第1、2题。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稳固练习:
1.为了爱护公园里的一棵千年古树,园林局确定为它做一个圆形防护栏。

假如护栏有10个间隔,一共须要打多少根木桩?
2、四年级共选49位同学参与校运会开幕式,他们排成一个方阵人场。

这个方阵的最外层一共有多少人?
3、陈庄小学有一个长60米、宽40米的小操场,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长边上每隔10米种一棵,宽边上每隔8米种一棵。

操场四周一共种树多少棵?
4、李大爷以一样的速度在乡间布满线杆的小路上漫步。

他从第1根线杆走到第12根线杆用了22分钟。

他假如走36分钟,应走到第几根线杆?
5.华美小区要在区内的一块正方形草坪四周种树。

要使每边都有5棵树,可以怎样支配?请你画出示意图。

稳固练习:
1,在一条长32米的马路一侧插彩旗,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5面,相邻两面旗之间间隔相等,相邻两面旗之间相距多少米?
2,在公园一条长25米的路的两侧放椅子,从起点到终点共放了12把椅子,相邻两把椅子间隔相等。

相邻两把椅子之间相距多少米?
3,有一根木头,要锯成8段,每锯开一段须要2分钟,全部锯完须要多少分钟?
稳固练习;
1,一根木料,要锯成4段,每锯开一处要5分钟,全部锯完要多少分钟?2,一根圆木锯成2米长的小段,一共花了15分钟。

每锯下一段要3分钟,这根圆木长多少米?
3,小明爬楼梯,每上一层要走12级台阶,一级台阶需走2秒。

小明从一楼到四楼共要走多少时间?。

人教版数学 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 教材分析 教案

人教版数学  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  教材分析  教案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一、教学内容植树问题。

本单元内容由原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移来,例3调整为封闭曲线上的植树问题。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

2.通过画线段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尝试用植树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编排特点(1)题材更为丰富。

与原实验教材相比,本次修订后的“植树问题”新增了一些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如例3探讨在一条封闭曲线上植树的问题。

另外,教材在“做一做”和练习中增加了“每两棵梧桐树中间栽一棵银杏树”“马拉松比赛设置饮水点”“项链上的水晶”等实际问题,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多角度、有效地体会和运用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突出线段图的教学,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在“植树问题”中最重要的数学思想就是模型思想,而如何让学生理解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是教学“植树问题”的难点。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材突出了线段图的教学,通过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例1先画出形象的线段图,然后抽象成线段图表示两端都栽的情况,例2通过迁移呈现出两端都不栽的线段图,“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通过迁移画出一端栽另一端不栽的线段图,最后例3让学生理解在封闭曲线上植树的线段图的画法以及沟通它和一条线段上植树中的一端栽另一端不栽的联系。

教材通过突出线段图的教学,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不同情况下植树棵树、分割点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由此理解和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四、具体编排1.例1: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

植树问题教学的重点是解决点和间隔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模型。

但是当数据比较大时,不利于学生发现规律,所以教材编排上体现了化繁为简和建模的思想。

例1是关于一条线段上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教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教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环境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植树问题。

•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教案、教具、活动设计等相关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相关知识,准备参与课堂互动。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树木数量,并引入植树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植树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步:学习1.介绍植树问题的背景和情境,让学生了解问题的具体内容。

2.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植树问题。

第三步:练习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2.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植树问题解决方法的掌握。

第四步:拓展1.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其他类似的问题,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

2.鼓励学生给出更多解决植树问题的创新方法。

第五步:总结1.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2.结合实际情境,强调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的态度。

五、课堂反馈1.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植树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解程度。

2.结合学生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作业布置1.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植树问题。

2.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关注身边环境问题。

七、板书设计•植树问题•解决方法•环境保护八、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发兴趣是否充分。

2.学生对植树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

3.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的态度。

以上是本次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2)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2)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植树问题,将问题中的信息转化成数学语言。

•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能够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成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三、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植树话题,激发学生对植树问题的兴趣,引起学生思考。

2. 学习新知2.1 概念讲解•通过示范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广角中的概念•讲解如何从生活中的植树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2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尝试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合作,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其他与植树问题相关的数学拓展,如树木生长速度、树木防御问题等4. 总结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解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五、作业布置•布置作业:为学校校园规划出植树方案,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要求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寻找与植树问题相关的实际案例,并尝试解决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案旨在通过植树问题,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造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广角中的植树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第四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第四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第四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对植树问题解题方法的熟练掌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张植树问题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植树问题是什么?2.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植树问题是一种应用题,主要研究在一条直线上或围成一个封闭图形时,植树的数量和间隔的关系。

二、新课讲解1. 老师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老师讲解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包括画图法、公式法和列方程法。

3. 老师通过例题示范,展示植树问题的解题过程。

三、课堂练习1. 老师出示一些植树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合作学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植树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五、课堂小结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1. 老师布置一些植树问题的作业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2. 老师提醒学生要认真审题,注意细节,避免常见的错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在下一节课中,老师可以继续讲解植树问题的其他类型,如环形植树问题、不等间隔植树问题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第1课时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第1课时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课时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的第1课时,主要围绕“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线形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线形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概念理解:学生对植树问题中“间隔”和“植树棵数”的概念理解。

2. 计算方法:线形植树问题中,如何准确计算植树的总棵数。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黑板。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植树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2. 新授: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通过例题演示线形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总结线形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5. 练习: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解答疑问。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植树问题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进行。

通过图表和公式,直观展示植树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线形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2. 选做题:研究植树问题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例如环形植树、方形植树等。

课后反思本节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中,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掌握线形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关注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此教案共计约600字,详细阐述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等八个方面,符合2000字以内的要求。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第一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第一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第一课时)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在一条线段上植树时,两端都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 1,只栽一端时,植树棵数=间隔数,两端都不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找出规律,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植树情况下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熟悉的植树活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一条线段上植树,如果两端都要栽,植树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2)引导学生通过画图、举例等方式,自主探究两端都要栽时的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3)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总结规律:植树棵数=间隔数 1。

(4)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只栽一端或两端都不栽,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又如何呢?(5)学生分组讨论,分别探究只栽一端和两端都不栽时的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6)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总结规律:只栽一端时,植树棵数=间隔数;两端都不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植树情况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植树棵数与间隔数关系的理解。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举例说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思考:植树问题还可以应用于哪些生活场景?与家人或朋友分享你的想法。

四、板书设计略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了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7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7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2.能够分析问题,建立相关模型,解决植树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植树问题的本质。

2.掌握建立问题模型的方法。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植树问题。

三、教学难点
1.分析问题,提炼关键信息。

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备课资料、课件、植树问题案例。

2.学生准备:书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引入植树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2. 概念讲解(15分钟)
•解释植树问题的背景和实际意义,引导学生思考。

3. 案例分析(20分钟)
•展示一个具体的植树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取关键信息。

4. 模型建立(20分钟)
•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 小组讨论(15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总结(10分钟)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六、作业布置
•布置植树问题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并准备下节课展示成果。

七、课后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节课教学做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植树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和数学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玩转数对》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玩转数对》人教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数对的顺序性和数对与坐标轴的关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数对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地图上用数对标记不同地点。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学生们将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标记不同的点,然后进行坐标变换。
3.数对的应用: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如描述物体位置、进行坐标变换等。
4.数对与坐标轴的关系:了解数对与坐标轴的关系,理解数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意义。
5.数对与图形的关系:通过数对认识简单的图形,如线段、矩形等,并能运用数对描述图形的顶点。
本节课将结合教材内容,以生活实例为载体,帮助学生掌握数对的概念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对与坐标轴的结合: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数对与坐标轴之间的对应关系,特别是在进行坐标变换时。
-数对在图形中的应用:对于如何用数对描述图形的顶点和边,学生可能感到困惑。
举例:
a.教学难点一:通过教室座位图,教师可以改变座位的行和列,让学生重新表示,以加深对数对顺序性的理解。
b.教学难点二: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对找到对应的点,并解释数对与坐标轴的关系。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数对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数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 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 -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  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 -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 - 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封闭曲线的概念,并能正确地识别出封闭曲线。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计算在封闭曲线上植树的数量。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封闭曲线的概念2. 在封闭曲线上植树的问题3. 植树数量的计算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封闭曲线的概念,掌握在封闭曲线上植树的数量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封闭曲线模型,如圆形、椭圆形等。

2. 学具:直尺、圆规、彩笔等。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封闭曲线的图片,如圆形、椭圆形等,引导学生理解封闭曲线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在封闭曲线上植树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植树的数量。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实际的案例,如在一个圆形花园周围植树,让学生了解在封闭曲线上植树的问题。

4. 解题方法讲解:讲解在封闭曲线上植树的数量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公式推导或图形分析进行。

5.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在小组内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封闭曲线的概念和植树数量的计算方法。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在家中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在封闭曲线上植树的数量计算方法详细补充和说明:在封闭曲线上植树的数量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计算方法,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封闭曲线的特点封闭曲线是一种特殊的曲线,其特点是起点和终点重合,形成一个封闭的图形。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3课时 植物问题(3)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3课时 植物问题(3)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3课时植物问题(3) 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物问题(3)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能正确解答相关题目。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植物问题(3)的基本概念2. 植物问题(3)的求解方法3. 植物问题(3)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问题(3)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

2. 教学难点:植物问题(3)的应用,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方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植物问题(1)和(2),引入新课的内容。

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植物问题(1)和(2),那么植物问题(3)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新的问题。

”2. 探究新知(1) 植物问题(3)的基本概念教师向学生讲解植物问题(3)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例如:“同学们,植物问题(3)是这样的:有一块地,我们需要种上若干棵树,使得每棵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我们需要求解的是,这块地上最多可以种多少棵树。

”(2) 植物问题(3)的求解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植物问题(3)的求解方法。

例如:“同学们,我们可以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在求解一个等差数列的项数。

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求解。

”(3) 植物问题(3)的应用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植物问题(3)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同学们,植物问题(3)不仅可以用来种树,还可以用来安排座位、分配任务等等。

只要是需要将若干个物品等距离排列的问题,都可以用植物问题(3)的求解方法来解决。

”3.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植物问题(3)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同学们,这里有一些植物问题(3)的练习题,请大家认真完成,看看自己是否掌握了这个问题的求解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用数字进行编码。

5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
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用数进行编码。

(三)教学难点
学会用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关键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四)课时安排(共3课时)
数学广角…………………………………………………………………3课时
第周第课时编号: 52
第周第课时编号: 53
第周第课时编号: 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