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产业扶贫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德州市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附答案)

德州市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附答案)

德州市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附答案)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访谈录,完成下面小题。

青藏高原作为北极和南极之外的最大淡水储区,被称为“亚洲水塔”。

科学家认为,由黑碳排放引起的大气升温和冰川加速消融,将影响亚洲区域的水资源安全,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研究员康世昌告诉记者,化石燃料污染已被全球重视,但对青藏高原周边国家和地区来说,生物质燃烧比化石燃料排放的黑碳更多,发展新能源是一个更优选择。

记者:黑碳是一种什么物质?它主要来源于哪里?康世昌:黑碳是由化石燃料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通过大气环流被带到青藏高原,在冰雪表面一层层富集,它有很强的吸光性,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冰川表面是暗色的。

黑碳的累积加速了冰川融化。

我们发现喜马拉雅山脉一带的黑碳主要来源于南亚国家。

在这个地区,生物质燃烧排放的黑碳比化石燃料更多。

生物质包括秸秆、木柴、牛粪等等。

记者:有人说,“青藏高原冰川因烧牛粪面临融化”,但如果不烧牛粪,当地居民是否能用煤来替代?另外,每年秋收季节来临,大范围的秸秆燃烧是否也是青藏高原的黑碳来源?康世昌:煤是化石燃料,用煤炭来替代是不可取的。

“青藏高原冰川因烧牛粪面临融化”,这是错误的,没有考虑青藏高原的区域差异。

青藏高原内陆人口稀少,大片地方是无人区,因燃烧牛粪而增加的黑碳排放非常有限,影响到青藏高原的黑碳,主要还是来自中国境外,比如尼泊尔、印度等国。

中国燃烧秸秆的地区主要在东部,青藏高原在中国西部,大气环流是由西向东,所以中国东部地区的秸秆燃烧对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影响不大。

记者:减少生物质燃料的黑碳排放,有没有好办法?康世昌:一个办法是使用新型炉具,使生物质燃烧更充分,这样能减少黑碳的排放。

我看到,有国际组织在帮助尼泊尔山区居民使用节能炉具。

另外一个办法是使用新能源来替代,比如发展太阳能、风能。

记者:减少影响青藏高原地区的黑碳排放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康世昌:大气污染物可以跨境传输,减少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地区的黑碳气溶胶,需要跨境联合,国家政府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采取措施,环境外交可以发挥作用。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含答案)

一、名著阅读(共5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文旅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中蓄积变革力量,稳中有进。

各个城市的文旅融合实践,通过挖掘城市文化特色,在区域整体规划中统筹文化潜力、融合科技力量、盘活文化资源、创新文化场景,基于文化内质进行多维延伸,全方位赋能城市旅游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整体格局。

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的数字创意智慧旅游、“文化+ IP +数字消费”的互联网智慧旅游等新业态发展迅猛。

约翰·菲斯克说:“交换和流通的不是财富,而是意义、快乐和社会身份……消费者在相似的商品中做出选择时,通常不是比较其使用价值,而是比较其文化价值;从诸多商品中做出一种选择,就成了消费者对意义、快乐和社会身份的选择。

”由此可见,游客群体对以文化为内涵的数字创意文旅产品存在消费诉求,这也反映出对凝结文化精粹并融入科技元素的创意型产品所彰显的文化价值的肯定。

在对产品的期待与消费后,消费者间接地完成了对社会身份的选择。

材料二:数字技术创造智慧文旅新形态。

伴随 5 G 技术开始步入商用,VR 、AR 、区块链等技术频频介入文旅产业应用。

目前,国内已有1000多家景区开通了线上游览服务。

通过“虚拟景区”“云机游”“旅游+直播”“智能地图”等模式,利用VR 、AR 、全景影像等技术,在内容创造、虚拟运营、智能服务、交互体验等方面推出了更多的玩法,实现了景区的智慧化、数字化升级。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开通了“ Zoo 直播”,直播内容包括动物日常活动、饲养员工作、答网友问并科普相关知识等,使游客足不出户“云”游动物园。

据统计,累计观看量达到190多万人次。

可见,影响受众选择的不仅是事实本身,更是它扩散和传播的方式。

材料三:夜间经济成为文旅产业的重要板块。

中国的夜间经济早在汉代就初见端倪,夜市在宋代拥有了合法地位,商品交易和娱乐活动异彩纷呈。

《东京梦华录》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热闹非凡。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精准扶贫脱贫攻坚阅读练习与答案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精准扶贫脱贫攻坚阅读练习与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 7 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 2020 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人民日报评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材料二:(新华社发,国家统计局数据)材料三:中国财政部 11 月 18 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全国 2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 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算近日提前下达,共计 1136 亿元,以期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引发外媒关注。

据拉美社 11月18日报道,根据中国财政部的说法,其中一部分资金将分解到具体的地方政府,以在2020年加强脱贫攻坚战的力度。

报道称,这些资金将继续重点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支持力度。

“三区”是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区;“三州”是指甘肃的临夏州、四川的凉山州和云南的怒江州。

报道称,今年 10 月,中国国务院一位高级官员表示,预计到今年底,全国 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

再经过 2020 年一年的努力,中国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

该官员还提到,预计到今年底,全国 90左右的贫困县将实现摘帽。

(《外媒关注中国投入巨资决战脱贫攻坚》,参考消息网 2019 年 11 月 20 日)材料四:从范畴逻辑上看,精准扶贫解决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乡村振兴解决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限时:25分钟总分: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2分)材料一荒漠化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被称为“地球的癌症”。

为了“治病”,联合国于1994年大会通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2015年,联合国又确立了一个“世界目标”:到2030年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

荒漠化和土地退化也成为中国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威胁,影响超过4亿人口。

土地荒漠化、沙化是沙区经济发展滞后、农牧民生活贫困的主要根源,过度开垦、放牧、滥挖采也加剧了荒漠化的程度。

目前全国贫困县中,290个县在沙区,约占总数的35%。

在发展中,中国坚持把“治沙”和“治穷”结合起来,沙区成为“精准扶贫”的一块主阵地。

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各地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精准扶贫”的新路子,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统一。

“中国获得2017年‘未来政策奖’银奖释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就是一个易受荒漠化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可以找到一个睿智且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应对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凭借这些努力与成就,中国以及其他的‘未来政策奖’获得者,都在全球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引领者的作用。

”世界未来委员会理事会理事兼副主席亚莉珊德拉·王德尔女士说。

(摘编自李慧《中国获得2017年“未来政策奖”的启示》) 材料二可可西里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瑰宝。

可可西里生态保护及修复的过程是相当艰辛的,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从偷猎屡禁不止,到现在的零杀戮、零开采;从藏羚羊濒临灭绝,到其种群日益壮大开始自然迁徙,再到雪豹、野牦牛、野驴等频频出现,这背后,是一个个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索南达杰”式环保卫士的艰辛努力,是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基层管护员,从一级级管理处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科技工作者的倾情付出,是从法制到政策、机制,以及人的环保意识等整个生态链的梳理和重构。

申遗成功将本就名声在外的可可西里再次推上了国际舞台,提升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美誉度、知名度和关注度,也使得中国为保护可可西里的种种付出,更加具有全球意义。

2021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含答案

2021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含答案

2021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含答案2021高三语文一轮复专题: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含答案2021届一轮复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正如农耕养殖取代狩猎采集、工业经济取代农业经济是时代的必然一样,在生产力明显过剩、资源环境压力加剧、技术创新支撑力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共享经济的涓涓细流已经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浪潮。

XXX在《必然》一书中所言,未来30年中的最大财富和最有意思的文化创新都会出现在共享领域。

到2050年,最大、发展最迅速、营利最多的企业将是掌握了当下还不可见、尚未被重视的分享要素的企业。

任何可以被分享的事物——思想、情绪、金钱、健康、时间,都将在适当的条件和适当的回报下被分享,都能以上百万种我们今天尚未实现的方式,被更好、更快、更便利、更长久地分享。

在我们历史的这一刻,将从未被分享过的东西进行分享,或者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分享,是事物增值的最可靠的方式。

到那个时候,个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共享物品、信息、能源和服务;生产率极高、边际成本接近为零,所有权被使用权所代替,交换价值被共享价值所代替。

总之,在各种市场因素的作用下,技术创新应用的步伐不会停止;同时,人们已经被激发出来的对更方便快捷、体验优化的服务的需求不可能被重新抑制。

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强大需求,现代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共享经济新业态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

XXX”共享经济:在这个星球上,没有什么是不克不及从别人那里分享的)材料二:XXX)材料三:一方面,共享经济带来了百姓生活体式格局、思维体式格局的变革。

以共享单车为例,它的出现时解决人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起到了宏大感化,也使得都市中本来已被边缘化的自行车重回人们生活中。

对群众交通来说,共享单车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拥堵,有利于最大化地利用群众道路。

而共享汽车、共享玩具等平台的出现,有利于对社会闲置资源举行再次调配,从而让群众便宜地共享这些资源,更是“互联网+”思维体式格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江西省南昌市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卷语文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的“责”强调的是责任和担当,表达了国家治理中个体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意识。

在中华历史文明中,有许多与此类似的文化伦理。

这些文化伦理的初创期基本集中在春秋战国时期,并在其后的国家治理中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内容丰富而又各具特色的文化伦理派别。

就其对当前治国理政的现代价值而言,主要有以德治国、诚信爱国、家国同构三大内容。

以德治国。

中国的德治传统源远流长,很早就有“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说法。

商朝的治国方案中就已有德治思想萌芽,其后得到儒家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的仁政思想,孟子的“施仁政于民”“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思想都是对德治思想的进一步阐述。

董仲舒创立的“天人合一”的神学伦理思想体系更是将“天志”“天命”和道德联系起来,成为中国古代封建制政权组织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源。

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古代以德治国的思想与现阶段治国理政中强调的德治思想有着本质区别。

前者从本质上看就是人治,是与法治相对立的。

它的主要表现有三:一是要求最高统治者及其所有官吏都必须是道德高尚的或有道德的人;二是十分重视老百姓的道德教育,重视老百姓“羞耻心”的培养;三是强调对老百姓实行“德政”。

在当前国家治理的新征程中,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以德治国思想,必将为转型期的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诚信爱国。

儒家的孔子在《论语》中曾38次提到“信”,认为“民无信不立”;法家商鞅的“立木为信”……不同学派的政治家在其治理中均强调诚信的重要作用。

它是人们日常行为的一种范式,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

一方面,它要求国家对普通民众诚信,国家在制定各项公共政策之前须与社会大众达成契约,并按照该契约予以执行。

实用类文本产业扶贫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产业扶贫阅读练习及答案

七、现代文阅读(三)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材料一:在整个产业发展促进减贫过程中,国家主导的农村开发扶贫政策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012年以来,中国的减贫工作进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阶段,产业扶贫在扶贫大格局中的重要位置更为突出。

产业扶贫就是贫困人口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渠道。

在政府各项扶贫政策引导下,贫困户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扩大农产品出售,或者通过发展农家乐、民俗旅游等第三产业,促进家庭收入快速增加。

同时,通过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吸纳当地贫困人口就业,能够增加贫困人口的工资性收入,从而实现增收脱贫。

产业扶贫作为一种内生发展机制,能够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

产业精准扶贫构建了多主体、多要素参与的协作机制,凸显了贫困户的主体性,强调贫困户的要素参与,有利于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观念与提高实用技术水平,在政府“输血”的基础上培育贫困户的“造血”能力。

产业扶贫会影响贫困户的资本积累与生活方式,最终改变其生计策略选择,有利于长效脱贫。

贫困地区只有通过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才能把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内在的经济优势,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自循环、再增长。

产业扶贫就是对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缩短贫困人口由脱贫到致富,再由致富到小康的转变周期。

扶贫产业的发展除了帮助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外,还可以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在农村贫困地区形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格局。

(摘自《中国人口科学》2019年第6期,有删节)材料二:1978与2010年标准下的中国农村贫困变化情况材料三: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就是当前实现全面脱贫的关键抓手。

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更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教育扶贫,破思想禁锢、造脱贫根基,启民智民心、生脱贫茎叶,激创新之举、洒脱贫雨露。

切实激发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提高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题模拟训练(共5篇,附答案解析)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题模拟训练(共5篇,附答案解析)

1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题模拟训练(共5篇,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

”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就“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发表了重要讲话。

习总书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现代化强国的高度,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点部署、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点部署、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点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习总书记指出,农提出明确要求。

习总书记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扭住乡村振兴这个“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现农业全面升級、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就能为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結构画上句号,为举世瞩目的中国梦写下惊叹号。

“先立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体系。

束纲张目,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才能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做实。

(摘编自2019年03月《湖南日报河南日报》)材料二:2000-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增长率(摘自2018年02月9日《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研究与国情分析报告》)材料三:近年来,新疆哈密市五堡镇坚持以乡村旅游引领乡村振兴,基本形成环境因乡村旅游更美丽、产业因乡村旅游更兴旺、百姓因乡村旅游更富裕的乡村振兴发展态势。

近日,在伊州区五堡镇吐格受博依村,在伊州区五堡镇吐格受博依村,一场中式面点培训课程正在村委会进行,一场中式面点培训课程正在村委会进行,一场中式面点培训课程正在村委会进行,这场培这场培训是五堡镇为镇里旅游业发展培训后备餐饮人才。

2020年 全国Ⅱ卷(含答案)

2020年 全国Ⅱ卷(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

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

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

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

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

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来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

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

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

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

”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

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

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

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

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

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

从功能说,它们从宣扬皇权的政治性作品转化为私家收藏中的纯粹山水画;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2020年全国卷(II)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图片版)

2020年全国卷(II)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图片版)

【试题答案】
一、论述类阅读
1.B
2.C
3.D二、实用类阅读
4.C 2.B
5.①兼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施绿色扶贫的战略;②利用当地资源打造品牌,然后以区域品牌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扶贫。

三、文学类阅读7.C8.①多年后面对自己职业起点时的人生感慨;②带老馆长后人重游旧地时,对老前辈的深切怀念;③对岁月如梭、世事沧桑的生命感悟。

9.①坚持行业规矩。

不忘“不遇良工,宁存故物”的古训,为此甚至跟权威叫板。

②恪守职业操守。

敬畏与热爱自己的职业,为了一本书,即使再次失去工作,也认为“值得”。

③修书精益求精。

为染蓝娟不断试验,最终完成修复工作。

四、文言文阅读10.A 11.C 12.C13.(1)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皇上惊恐,采纳了进言。

(2)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为骄横。

五、诗歌阅读14.B15.第一问: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第二问: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六、名篇名句默写(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这个字打不出来,应为“车”字旁)(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3)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七、语言文字应用17.B 18.C 19.D20.①则会造成听力损失②无论暴露时间长短③如果音量过大21.①2020年6月1日,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③对建设海南自贸港做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④这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图片源自网络,答案源自考试中心)。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限时:25分钟总分: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2分)材料一荒漠化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被称为“地球的癌症”。

为了“治病”,联合国于1994年大会通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2015年,联合国又确立了一个“世界目标”:到2030年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

荒漠化和土地退化也成为中国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威胁,影响超过4亿人口。

土地荒漠化、沙化是沙区经济发展滞后、农牧民生活贫困的主要根源,过度开垦、放牧、滥挖采也加剧了荒漠化的程度。

目前全国贫困县中,290个县在沙区,约占总数的35%。

在发展中,中国坚持把“治沙”和“治穷”结合起来,沙区成为“精准扶贫”的一块主阵地。

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各地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精准扶贫”的新路子,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统一。

`“中国获得2017年‘未来政策奖’银奖释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就是一个易受荒漠化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可以找到一个睿智且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应对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凭借这些努力与成就,中国以及其他的‘未来政策奖’获得者,都在全球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引领者的作用。

”世界未来委员会理事会理事兼副主席亚莉珊德拉·王德尔女士说。

(摘编自李慧《中国获得2017年“未来政策奖”的启示》)材料二可可西里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瑰宝。

可可西里生态保护及修复的过程是相当艰辛的,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从偷猎屡禁不止,到现在的零杀戮、零开采;从藏羚羊濒临灭绝,到其种群日益壮大开始自然迁徙,再到雪豹、野牦牛、野驴等频频出现,这背后,是一个个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索南达杰”式环保卫士的艰辛努力,是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基层管护员,从一级级管理处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科技工作者的倾情付出,是从法制到政策、机制,以及人的环保意识等整个生态链的梳理和重构。

申遗成功将本就名声在外的可可西里再次推上了国际舞台,提升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美誉度、知名度和关注度,也使得中国为保护可可西里的种种付出,更加具有全球意义。

实用类文本脱贫攻坚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脱贫攻坚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脱贫攻坚阅读练习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有8亿多人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

今年,中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近期,不少外国媒体记者通过对中国乡村的实地采访,用数据和事实讲述了他们眼中的中国减贫故事。

——西班牙埃菲社一位农民从四川省中部一个荒凉的山区搬迁到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蓼坪乡清水村新家后,再也不用担心下雨,浴室和厨房都是新的,社区里还有学校、卫生站和敬老院,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当地村民表示,易地搬迁、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生态旅游、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逐渐使他们摆脱贫困。

——比利时荷兰语新闻网站Chinasquare 中国大力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有助于消除贫困。

“十三五”期间,中国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贫困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

截至2019年底,中国农村公路里程已达420万公里,并将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继续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促进乡村物流业发展。

中国村村通路、通汽车,缩短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农村与外界的联系更加通畅,交通条件改善助力当地民众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西班牙《国家报》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猕猴桃种植园将大数据等新技术用于猕猴桃种植与销售,将科技革新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助力当地农民脱贫。

该猕猴桃种植园里充满现代高科技元素:监控摄像头通过5G网络传送画面,太阳能板为控制害虫的系统供电,传感器收集各种数据……修文县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大数据部负责人介绍,自2018年当地对猕猴桃种植进行高科技管理后,实现了标准化生产,果品质量显著提升,价格相应提高,果农收入增加。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猕猴桃种植帮助修文县4163人脱贫。

——德国电视节目《世界明镜》数字化已悄然缩小中国城乡差距,中国农民通过网络直播销售新鲜农产品或地方美食,逐步过上富裕生活。

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实用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实用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实用类文本阅读一、现代文阅读1.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际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何为“新基建”?日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范围,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职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

(摘自韩鑫《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材料二: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化升级,新基建的谋划布局早已展开,为何要选择此时按下“快进键”?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

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基于新时代新使命,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

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

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

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摘编自吴月辉等《为新基建注入强动力》,《人民日报》2020年6月8日)材料三:中国出台经济扶持计划,以帮助国家摆脱疫情引发的危机。

《关于扶贫》阅读练习及答案

《关于扶贫》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2017年以来,中国脱贫攻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年度减贫任务将超额完成,贫困人口将再减少100万人以上。

与此同时,2017年中国产业扶贫新业态发展迅速,电商扶贫带动274万贫困户增收,光伏扶贫直接惠及80万贫困户,旅游扶贫覆盖2.3万个贫困村。

完成340万贫困人口搬迁建设任务。

健康扶贫救治421万大病和慢性病贫困患者,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比例提高到80%以上。

2012年以来,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五年共减贫6600多万人,年均减少1300万人以上。

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也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

(资料节选自《中国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报告》)材料二:图一静静增长与减少贫困徒儿中国贫困户主要成因类型及结构比例材料三:针对贫困人口的目标就是“两不愁三保障”。

“两不愁”就是不愁吃、不愁穿的问题,“三个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

在这“三个保障”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尤为突出。

因此,要实现打贏脱贫攻坚战的目标,必须花更大的力气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因病致贫、返贫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的话,大量的贫困人口不能如期脱贫,即使脱了贫也难以巩固、难以稳定,很可能又回到贫困人口的行列。

从工作的难度来看,因病致贫、返贫是脱贫攻坚的艰,是“艰中之艰”、“难中之难”。

这从几年的数据来看,因病致贫、返贫户占比一直保持在30%左右,可见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非常之大(资料来源:国务院扶贫办《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材料四:目前国内扶贫工作的投入转化率其实并不高。

从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数据看,2016年中央和地方在扶贫上合计投入了1000亿元,人均扶贫投入资金超过1万元。

但2016年中国的贫困人口标准也就在3000元左右。

从投入收益比来分析,国家在扶贫投入上的转化率其实只有30%左右。

高考实用类文本“中国精准扶贫练习及答案

高考实用类文本“中国精准扶贫练习及答案

高考实用类文本“中国精准扶贫练习及答案(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3小题,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发展报告(2022)》旨在记录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精准脱贫方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

其主题为“精准的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聚焦于从政策到实践的转化过程。

其研究目标为:阐明精准顶层设计转化为具体实践的丰富过程,揭示取得的成效、经验,分析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提出促进精准扶贫实践的对策建议。

报告指出,今后要进一步拓展贫困人口就业创业空间,实现贫困人口增收。

一方面,要加大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力度,通过产业扶贫和就近就业相结合,来拓宽贫困人口灵活就业和增收的途径。

西部地区还要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劳务对接工作,依托当地产业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支持贫困人口在省内就地就近就业。

另一方面,西部地区贫困省份要强化与东部帮扶省市的劳务对接关系,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

(2022-12-14《中国劳动保障报》)【材料二】中国创新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以每年减贫1300万人以上的成就,书写了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最伟大的故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德国《时代》周报前任总编辑、国际问题专家提奥·索默说:“上世纪70年代中国那些极度贫困地区如今都已不复存在。

在短短30多年间,中国已转变为一个发展动力十足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先例。

”7亿多人脱离贫困,是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

亚洲开发银行主任经济学家万广华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减贫脱贫成就举世瞩目,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各级政府全方位积极参与。

脱真贫、真脱贫,这个提法包含两方面涵义:一是彻底摆脱贫困,不会返贫;二是不仅仅指收入上升,而且要保证群众生活质量,包括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都得到根本性改善,从而真正过上美好生活。

他说:“这一要求是对扶贫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对全球减贫、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精准扶贫”练习及答案解析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精准扶贫”练习及答案解析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精准扶贫”练习及答案解析(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20__ 年 11 月,„„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据国务院扶贫办介绍,20__ 年至 20__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 9899 万减少到 1660 万,每年减贫人数都保持在 1200万以上,全国 832 个贫困县已脱贫摘帽 436 个,全国 12.8 万个贫困村有 10.2万个脱贫。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9 月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中显示,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 760 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摆脱中度贫困,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 0.7%至 2.9%。

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以来,在 20__ 年高质量脱贫目标的约束下,出现了大量的扶贫创新模式,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扶贫实践。

比如,土地流转、“扶贫车间”、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评价,中国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

”他认为,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摘编自《的拳拳为民情:“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20__ 年10 月 17 日人民网) 材料二:在精准扶贫的具体方法上,各地都推出了因地制宜的方法。

比如福建、浙江等地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开发的“乡村主题游”与“农家乐”项目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旅游扶贫为乡村产业兴旺和农业多功能化提供了方向。

据《印度教徒报》近日报道,中国提出了 20__ 年消除绝对贫困计划,这意味着中国剩下的 1000 多万贫困人口将走上通往更加美好生活的道路,其中,“红色旅游”起到了助力作用。

实用类文本脱贫攻坚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脱贫攻坚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按照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中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建立健全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动员体系、监督体系和考核体系,取得积极成效。

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减贫南南合作,为全球范围内实现减贫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2015年11月,中国政府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定》,明确脱贫攻坚总体目标。

各地也相继出台和完善“1+N”的脱贫攻坚系列文件,涉及产业扶贫、异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扶贫、金融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

截至2018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5年底的 5575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7%下降到1.7%。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7653元增长到10371元。

同时,贫困地区新业态快速发展,内生发展动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四川省乌蒙山片区“五位一体”产业扶贫治理模式(摘编自外交部《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2019)》,张文雯《四川省乌蒙山片区产业扶贫研究》)材料二:亿利资源集团在库布其治沙30年,投入产业资金300多亿元、探索出了“治沙、生态、产业,扶贫” 四轮驱动、平衡发展的库布其模式,创造出沙漠绿化+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癿生态产业体系。

亿利生态光伏项目采用“治沙+种草+养殖+发电+扶贫”五位一体模式,实现“生态修复、土地增值、光伏产业、种养殖产业、农牧民脱贫致富”癿五个层级的循环收益。

通过土地租用、项目建设期雇工、贫困户承包种植养护等方式带领当地人脱贫致富。

库布其当地的农牧民,是治沙事业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受益者。

亿利集团打造的沙漠生态产业链,让农牧民拥有了“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式农牧民”7种新身份,每种新身份都能帞来不菲的收入。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讲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真题训练2023版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讲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真题训练2023版

真题帮
解析 贵州省江口县探索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除了B项中所提到 的两项举措外,还有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
真题帮 3.贵州省江口县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内容有哪些共通之处? 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6分)
答案 ①兼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施绿色扶贫的战略;②利用当地资源 打造区域品牌,然后以区域品牌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扶贫。(每点3 分)
真题帮
文1 [2020全国卷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
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 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我们注重抓 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 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真题帮
解析 题干要求概括说明贵州省江口县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 内容的共通之处,由此可确定答题区间为材料三和材料四,材料三和材料四 分别介绍了贵州省江口县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综合分析材 料三和材料四可知,两者的精准扶贫工作均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地理资源实 施绿色扶贫的战略:贵州省江口县依托梵净山,发掘本地资源;云南省民族 地区利用河流和山区的地理环境,发展茶产业。两者均利用当地资源打造 区域品牌,并以之推动重点产业发展:贵州省江口县创建区域品牌,发展规 模化生态农业;云南省民族地区把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重点打造区域 品牌,做大做强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三个品牌。据此分点作答即可。
真题帮
解析 “交通资源的优势”于文无据,材料四并没有提到云南省交通资源 的优势。
真题帮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介绍了精准扶贫的具体内容、作用和价值,据此可知落实 精准扶贫政策是解决我国当前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B.材料三中,贵州省江口县通过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 标识两项举措,探索出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 C.材料四中,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推进精准扶贫、带动茶农增收,云 南省各级财政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 D.通过材料三、四的对比可以发现,云南古茶园如果发挥自身优势,做好 “茶旅”互动的文章,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当地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精准扶贫方略是我国目前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举措,它通过对贫困对象 的精准帮扶,争取拔除“贫根”,实现脱贫致富。 B.贵州省江口县把产品研发、标准认证等工作交给专业的企业进行运作,这 种做法推进了产业规模化,促进了产业良性发展。 C.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其生态资源、地理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交通资源 的优势,把茶产业作为当地重点产业来抓。 D.云南省古茶园区域拥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结合这两种 资源可以设计出更为精准的扶贫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材料一:在整个产业发展促进减贫过程中,国家主导的农村开发扶贫政策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012年以来,中国的减贫工作进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阶段,产业扶贫在扶贫大格局中的重要位置更为突出。

产业扶贫就是贫困人口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渠道。

在政府各项扶贫政策引导下,贫困户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扩大农产品出售,或者通过发展农家乐、民俗旅游等第三产业,促进家庭收入快速增加。

同时,通过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吸纳当地贫困
人口就业,能够增加贫困人口的工资性收入,从而实现增收脱贫。

产业扶贫作为一种内生发展机制,能够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

产业精准扶贫构建了多主体、多要素参与的协作机制,凸显了贫困户的主体性,强调贫困户的要素参与,有利于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观念与提高实用技术水平,在政府“输血”的基础上培育贫困户的“造血”能力。

产业扶贫会影响贫困户的资本积累与生活方式,最终改变其生计策略选择,有利于长效脱贫。

贫困地区只有通过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才能把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内在的经济优势,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自循环、再增长。

产业扶贫就是对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缩短贫困人口由脱贫到致富,再由致富到小康的转变周期。

扶贫产业的发展除了帮助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外,还可以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在农村贫困地区形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格局。

(摘自《中国人口科学》2019年第6期,有删节)
材料二:1978与2010年标准下的中国农村贫困变化情况
(摘自《中国人口科学》2019年第6期,有删节
材料三: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就是当前实现全面脱贫的关键抓手。

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更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教育扶贫,破思想禁锢、造脱贫根基,启民智民心、生脱贫茎叶,激创新之举、洒脱贫雨露。

切实激发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提高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特别就是要重视贫困人口子女教育确保她们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具备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

产业扶贫就是决战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也就是巩固长期脱贫成果的根本举措。

攻坚克难,必须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

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与社会三方面的力量作用,强化政府责任,引导市场、社会协同发力,构建多维扶贫的大格局;要进一步培育壮大特色扶贫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发展壮大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基地等带贫主体,提高带贫覆盖面与带贫能力;因地制宜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
优势,由“输血”转向“造血”,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摘自《光明日报》2020年4月30日,有删节)
材料四:2016年初,吉林农业大学被确定为洮南市那金镇好田村的包保帮扶单位,学校领
旱少雨、光照时间充足,便于生产与晾晒;地下水资源丰富且呈弱碱性,便于灌溉与提升木耳
品质;当地剩余劳动力丰富,村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高;玉木耳本身不与农争时、不与民争粮、不与粮争地。

这些优势都为发展玉木耳产业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在农大师生与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在好田村落地生根。

5年来,该项目共解决农
村剩余劳动力200余人次,这部分人人均收入增加2000元/年;该项目共覆盖贫困户125户,项目所得利润为贫困户分红,累计分红8万余元,实现了贫困户全覆盖户均收入增加500元/年。

(摘自《吉林日报》2020年5月7日,有删节)
1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就是(3分)()
A、得益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推进,到2012年时,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9 889万人,扶贫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B、按照1978年国家贫困标准,2007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规模首次降到两千万以下,贫困发生率比1978年下降29、1个百分点。

C、扶贫要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就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就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D、产业扶贫中,要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玉木耳产业能在好田村落地生根的重要原因
之一就就是利用了当地的资源优势。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就是(3分)()
A、国家主导的农村开发扶贫政策,在整个产业扶贫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B、材料二中两个贫困线标准不同,但1978年到2005年贫困发生率下降幅度相同。

C、产业扶贫需要政府、企业与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也需要贫困群众自身努力。

D、高校无论就是在教育扶贫,还就是在产业扶贫中都可以贡献智慧,发挥积极作用。

20、根据材料一,产业扶贫的意义有哪些?(6分)
18、A 19、B
20、帮助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增收脱贫;有利于长效脱贫,加快致富小康步伐;助力农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共6分。

每点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