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文科历史单元检测卷(五)
高二文科班历史月考考试试卷
高二文科班历史月考考试试卷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1、下列有关古代“仁”学的解说,不正确的是A.“仁”字是由孔子发明的 B.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C.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D.具有古典人道主义色彩2、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其仁政的表现,不包括A.重民思想 B.民贵君轻 C.天命是人们意志的表现 D.君民平等3、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A.春秋时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的儒学B.战国时荀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发展了孔子学说C.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D.宋代时朱熹集理学发展之大成,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4、史料记载: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
其反映的现象是A.儒家、墨家垄断教育B.教育开始普及民间 C.各国推行儒、墨思 D.私人办学现象出现5、“父前行,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6、儒学被确定为正统思想是在A.春秋B.战国C.秦代D.汉代7、隋唐时期儒学家针对当时的发展形势,提出A.天人感应学说 B.重农抑商思想 C.经世致用主张 D.“三教合一”8、理学的核心思想是A.人心是万物的本原B.格物致知 C.知行合一 D.天理是万物的本原9、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A.西汉B.隋唐C.北宋D.南宋10、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事物的发展规律1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明朝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
这里的“某人”是指12、鸦片战争前后,有识之士为了扭转学问与现实脱节、空谈义理的风气,积极提倡A.求富求强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经世致用 D.工商皆本13、以下关于顾炎武提出的“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尔矣!”主张的评论,正确的是①削弱了清初的君主专制统治②表明中国民主启蒙思想的滋生③鼓舞志士仁人为国家民族奋斗④影响了西方国家的启蒙和革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1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C. 造纸术经波斯传入欧洲 D.中国古代的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15、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训练:第五单元测试卷(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
选必一第五单元参考答案1.A结合所学可知,从贝币到汉代五铢钱,货币形制逐渐统一且便于携带,这是为了适应商品交易的需要,故选A;审美并不是制定货币形制的主要因素,因此审美观念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春秋战国布币与汉五铢钱为铜钱,故图片中的货币演变无法体现铸铁技术的进步,排除C;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并未统一,因此由商周贝币演变为春秋战国布币无法体现国家统一的推动,排除D。
2.B材料“开始正式发行官方交子……交子采取分界发行的办法”,而且明确了发行量上限,由此可知,政府规定了交子的发行办法,这有利于稳定国家金融秩序,B正确;A中的“金融信用体系”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长途贸易的发展和交子发行无关,排除C;交子发行方法中有发行量限制,因此不能起到缓解财政困难的作用,排除D。
3.B唐代”便换”接近于现代的汇票,从其流通程序来看,显然突破了之前的货币流通形式,说明这一时期货币金融领域出现了变革,B正确;“便换”不等于纸币,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排除A;通过题干无法判断当时的商业信用体系是否完善,排除C;题干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D。
4.B根据材料“这么巨量的白银输入……不但改变了以往的物物贸易方式,而且改变了传统的以奢侈品为主、以满足封建统治者需要为目的贸易格局”可知,白银的大量流入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方式和贸易格局,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白银大量的流入促进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没有涉及传统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变,并且不符合史实,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白银的大量流入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方式和贸易格局,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没有强调白银货币化的推动,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早在16-17世纪,中国就已经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不是白银流入导致中国对外交往走向封闭,D项错误。
5.B汉代把地方铸币权收到中央,并统一货币,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同时也规范了国家金融,增加了财政收入,B项正确一材料没有涉及到农民负担,排除A项一地方经济发展,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排除C项一统一货币有利于私营工商业的发展,排除D项。
2012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文科历史第五单元周练
2012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文科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3分,共90分。
1、新思想萌发的原因有( )①民族危机的出现②封建制度的衰落③鸦片战争的震醒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2、美籍华人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
……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二、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
”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A.革命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D.近代化史观3、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
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4、.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
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
”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5、《海国图志》在中国没有广泛流传,但是在日本却大受欢迎,重刻、翻译,各取所需的版本很多。
此书未能在中国流行的主要原因是A.士大夫们不重视 B.相同的著作很多 C.缺乏社会环境 D.缺乏物质基础6、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高二历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2. 以下哪部作品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 《史记》B. 《资治通鉴》C. 《左传》D. 《汉书》3. 唐朝时期,实行的科举制度中,进士科主要考察哪些内容?A. 诗词歌赋B. 经史子集C. 政治经济D. 军事战略4. 明朝时期,哪一位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海禁”政策?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厚照D. 朱由校5. 清朝末年,哪一次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___制度。
7.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李白被称为_________。
8. 宋朝时期,经济中心南移,形成了以_________为中心的商业区。
9.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时,实行了_________政策。
10. 清朝的_________皇帝在位期间,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2. 请简述清朝末年的“戊戌变法”及其失败的原因。
13.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4.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B. 汉朝2. A. 《史记》3. B. 经史子集4. B. 朱棣5. A. 鸦片战争二、填空题6. 郡县制7. 诗仙8. 江南9. 重农抑商10. 康熙三、简答题11.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考试科目、考试程序等。
它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促进了社会流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等。
12. 戊戌变法是清朝末年一次试图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运动,但最终因为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和慈禧太后的干预而失败。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下表为关于中国货币起源的记载(部分),表明( )A.史前货币材质杂乱B.尚需考古材料加以证明C.反映远古商品经济发达D.体现最早的手工业水平2.西汉立国之初,听民私铸钱币,遂有将铅、铁等掺入铜钱内铸作“伪金”者。
公元前144年, 汉景帝颁行《铸钱伪黄金弃市律》,禁止民间私铸货币,只准郡国铸币。
这一转变( )A.反映国家指导思想发生转变B.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迅速膨胀C.推动经济政策发生根本改变D.有利于铸币权逐步收归中央3.西晋和东晋政权面临着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在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的时期内未曾铸造铜钱。
但在民间,汉五铢钱和各种旧钱并行,且盗铸铜钱现象严重。
这表明当时( )A.庶族掌控铸币实权B.民间力量制约皇权C.商品经济仍具活力D.抑商观念上下背离4.中唐以来,唐政府始则禁用铜器,以谋增加钱之数量;继则维持绢帛之货币地位,以谋补助钱量之不足;再次则限制蓄钱,以谋钱之流通于市面。
这些举措旨在( ) A.满足商业发展的需求B.放松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C.推动货币制度的改革D.挽救日渐凋敝的社会经济5.据记载,清末中国使用的货币中,外国银元占39.38%,中国银元占7.16%,中国银角占10.74%,中国铜钱占11.7%,中国钞票占11.4%,外国钞票占14.32%,其他货币占5.3%。
这种现象表明( )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B.晚清的中国货币多元化C.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剧D.近代经济转型道路艰巨6.1949年,四川边远县份多已拒用金圆券,而由各商家自制票证。
还有以废弃的法币,写上数目,加上号章,当作现钞,流通使用,也有以物易物的。
材料说明( )A.外来资本冲击了金融秩序B.西南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C.四川民众的民主意识增强D.金融措施引发了市场混乱7.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
除买卖金银和汇票、票据贴现以及存贷款和发行可流通期票外,还负责向驻扎在国外的英国军队转送政府提供的资金,成为服务政府的金融机构。
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五单元检测试卷
…………○…学校:___…………装…………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五单元检测试卷一、单选题 1.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绵延两千多千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B .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C .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D .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2.外资航运业是最早侵人中国的外资企业。
李鸿章在创办轮船招商局受到顽固派阻挠时,理直气壮地说:“然以中国内洋任人横行,独不令华商展足耶!”这反映出,近代早期( ) A .洋务运动以抵制外国侵略为根本目的 B .洋务活动首先在航运领域取得成果 C .列强侵略客观上有利于近代经济发展 D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难以获得发展3.20世纪30年代,某报刊评论道:“上海近日以乘汽车为豪。
每至礼拜日,必有许多少年男女同乘一车,疾驰于南京路、静安寺路、福州路。
”这说明当时上海( ) A .汽车已经走进普通百姓家庭 B .交通全面实现现代化 C .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D .奢侈风气最为盛行 4.下表是1881年到1911年中国新建铁路里程表。
这反映了( )A .洋务运动推动了铁路修建B .近代民族工业无从发展C .西方列强实际控制了中国铁路修筑权和经营权D .清政府通过独资、借款、合办等方式控制路权府废止漕运。
而当西方已有的传统贸易商路被阻塞时,西方人急切地开辟新航路。
由材料可推断出中西方( ) A .对外政策不同 B .国家制度不同 C .经济发展形式不同D .思想文化的不同6.近代以前的清江浦“舟车鳞集,冠盖喧阗,两河市肆,栉比数十里不绝”;到清末民初,“自海道开通,河运失效,商业遂一落千丈。
津浦铁路通车后,出此途者益鲜”“昔之都会遂成下邑”。
据此推断( )A .外来侵略导致清江浦衰落B .清江浦兴盛衰落源于交通C .清江浦曾经是繁华的都市D .政府政策影响着城市经济7.如图中的历史人物堪称“大航海时代”的先驱,其远洋航行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
2019-2020学年高二6月质量检测历史(文科)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历史试卷(文科)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1.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
”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
”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 甲—儒,乙—法,丙—道B. 甲一墨,乙一法,丙—道C. 甲—儒,乙—道,丙—墨D. 甲—道,乙一墨,丙—儒【★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儒家思想主张道德教化,因此甲属于儒家思想;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因此乙属于法家思想;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因此丙的学说属于道家思想,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法、道的思想【详解】2.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A. 人的平等权利B. 人的善良本性C. 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D. 人的自由平等【★答案★】C【解析】孔子的“爱人”和孟子的“政在得民”都是有阶级差别的,排除A、D;B只符合孟子的主张,排除B;三者都主张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故选C。
3. 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是()A. 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B. 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C.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D. 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这里的“天理”指我国封建社会的儒家伦理道德,通过它来约束人们的日常行为,故选B。
A项是说科举选官制度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关心时政;C项说法错误,明清之际才出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的早期启蒙思想;站在统治阶级立场才谴责农民起义,故D错。
考点:宋明理学点评:宋明理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
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严格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的自然欲望,但是宋明理学注重人的内心修养,注重气节、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培养民族性格起了重要的作用。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单元阶段质量检测及答案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晚清时,大同还保留着一种叫“亮脚会”的习俗,妇女坐在自家的门口,伸出双脚让过路人观赏品评。
民国初年,女子的脚再次被展示在稽查员和大众面前,不过这次不再具有文上的“荣光”,而是作为铭刻于女性身体上的耻辱。
导致这一变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思想的崩溃B.革命运动的开展.进步人士的推动D.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故选B。
答案:B2.1866年某旅客从天津到上海途中餐饮情况:“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
”以上材料说明当时() A.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的主流B.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西餐馆服务周到、营养卫生D.西餐馆已由通商口岸进入内地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能力。
天津、上海都是近代沿海通商口岸,故B 可以从材料中反映出。
A、、D三项都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
答案:B3.辛亥革命后,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
脚跟形势先融,说道莲钩六寸长。
”对该诗的解不正确的是( )A.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B.当时服饰改革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地.服饰改革紧跟社会变革的步伐D.辛亥革命推动了国人服饰的变解析:审题时注意题干中的时间“辛亥革命后”,再由引文中的“旗装改汉装”“短衣裳”“脚”“六寸长”等信息,结合教材知识可知该诗反映的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服饰改革和不缠足运动,所以A项表述正确。
B项错在“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地”,因为当时农村仍处在封闭、落后状态,服饰改革并未得到迅速推广;据题干中的“辛亥革命后”可知,变的原因是辛亥革命的推动,D项表述正确;项符合史实。
故选B。
答案:B4.浸透汗水、打着补丁的咔叽布工装,斜纹布军装,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共同引领着20世纪70年代朴素、单调的服装潮流。
高二上册历史第五单元测评试题
高二上册历史第五单元测评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 儒家思想在“西学东渐”中历经沉浮,康有为“尊孔”,陈独秀“排孔”,二者的共同目的是()A. 借“尊孔”或者“排孔”的舆论力量来发动民众B. 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C. 借此否定守旧思想,以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D. 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并借此掀起思想启蒙运动2. (改编题)某学者曾说:“他(魏源)的思想中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微弱呼声,有过倾慕资产阶级政体的闪光,然而他却跳不出封建忠君思想的窠臼,可悲的扮演了为封建社会炼石补天的角色。
”这说明魏源的思想()①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②带有向西方学习的重要内容③其政治思想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性④其思想不可能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D. ①②④3. “我所认识的中国人之中,只有李鸿章比较热心改革,他具有最进步的思想。
”(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常胜军”首脑戈登语)这里的“最进步的思想”是指()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改革封建制度,实行君主立宪C.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巩固清朝统治D.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4.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这一言论在近代中国可能发生在()A. 洋务运动时期B. 戊戌变法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D. 新文化运动时期5. (改编题)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高二(5)班学生展开了评论。
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A. 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B. 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C. 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6. 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是没有把下列哪一项列为“夷”之“长技”来实践()A. 机器生产B. 议会制度C. 军事技术D. 科技教育7.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备受列强欺凌,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世界形势,力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逐渐将中国引进近代化的道路。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5专题一 走近历史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9世纪中后期中国学术文化界掀起了一股研究西北边疆舆地的高潮史学界尤其注重对蒙元史的研究具有国际文化意义的“蒙古学”得以创立这一学术动态体现出()A. “实边御夷”的时代要求B. “排满兴汉”的革命目标C. “和合天下”的民族政策D. “中体西用”的经世策略【答案】A【解析】2.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这一看法基本上成为主流认识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两者上限是截然不同的对此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 史学家学术争论难有定论B. “抗日战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C. 主流认识往往最具科学性D. “七七事变”才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答案】B【解析】材料认为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而且成为主流认识所以已经有了定论故A排除从材料可以看出史学界要求将抗日战争的起点由1937年提前到1931年从1931年9月到1945年8月长达14年的时间 1931年作为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既符合史实强调了中国抗战的长期性故B正确材料只是针对抗日战争的起点问题并不能推而广之认为所有主流认识都是科学的故C 排除结合材料我们可知材料观点认为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才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故D排除故选B3.如图为1957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崖墓的东汉击鼓说唱陶俑对其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表明东汉时期说唱艺术已成熟B. 实证成都是我国说唱艺术发源地C. 表明东汉时期市井文化的盛行D. 是研究东汉雕塑艺术的一手史料【答案】D【解析】根据“东汉击鼓说唱陶俑“可得出这是实物的一手史料故D项正确已经成熟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仅从东汉击鼓说唱陶俑并不能得出是发源地排除B东汉时期市井文化并没有达到盛行的程度排除C4.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康有为“托古改制” 袁世凯“尊孔复古” 吴虞提出“打倒孔家店” 对此最符合的史学理念是()A.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B.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C. 历史是虚无的D.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答案】A【解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以及不同时期人们站在现实立场上对历史的认知存在差异尽管都是为了维护统治和开展政治斗争的需要但材料反映不同时期人们对儒学的认识不同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5.相传沧州大运河东岸地区曾属于商王室子姓贵族勃方国勃方国把生产的海盐作为贡品进贡给商王室 20世纪中后期人们在位于河北省沧州海兴县军区盐场一带发现了距今3000多年的大型制盐遗址材料可以说明()A. 传说包含了一定的历史信息B. 对外贸易是商朝的经济支柱C. 考古发现需要有文献的印证D. 商朝已建立完善的赋税制度【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 20世纪中后期在河北省沧州海兴县军区盐场一带发现了距今3000多年的大型制盐遗址印证了勃方国把生产的海盐作为贡品进贡给商王室的传说这说明传说包含了一定的历史信息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外贸易的信息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中的“完善”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故选A6.19世纪末日本学者称李鸿章为世界五大伟人之一中国却称他为“当世秦桧” 对此认识最恰当的是()A. 这是日本的阴谋离间清廷B. 李鸿章出卖主权被日推崇C. 评价人物的视角和立场不同D. 因时代不同对人物看法不一【答案】C【解析】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他与曾国藩等人掀起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本学者称李鸿章为世界五大伟人之一是从他对中国近代化所做的贡献而言的中国却称他为“当世秦桧” 主要针对他签订的《马关条约》而言的中日学者评价的不同主要是由于评价人物的视角和立场不同故C正确故选C7.司马光评价王安石为“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 其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 蔡京对王安石变法推崇备至“取熙宁成法施行之” 梁启超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历史解释的主观性决定历史发展不具有客观性B. 司马光和王安石同时代所以他的观点更可信C. 历史学家的价值判断影响其对历史事实的选择D. 历史评价往往受到评价者生活时代背景的影响【答案】D【解析】司马光、蔡京、梁启超对王安石的评价各不相同司马光否定王安石变法是因为他与王安石的政见不同、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要是为推行维新变法服务说明对王安石的评价受到各自所处的时代的影响故D项正确历史发展具有客观性历史解释的主观性不能影响历史发展的客观性排除A项同时代人由于观点、立场的不同评价不一定就更具有正确性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司马光、蔡京、梁启超的历史事实的选择有什么不同从而导致三人历史评价的不同故C项错误故选D8.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推动了民族融合有人则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是迂腐的儒化和消极的汉化最终导致国家的衰亡也有人在肯定他汉化改革的同时又对其不加区别的吸收汉文化表示批评这些认识说明()A. 研究者叙述历史的主观性B. 历史事实随史料变化而变化C. 历史评价缺乏一定的标准D. 从不同评价中就能发现真相【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有人则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是迂腐的儒化和消极的汉化……”“也有人在肯定他汉化改革的同时又对其不加区别的吸收汉文化表示批评”可知研究者叙述历史时具有主观性故A项正确历史事实不会变史料的变化是因为记载历史的角度不同而导致的排除B项评价历史还是有一定的标准例如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排除C项材料强调反映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评价与“发现真相“无关排除D项故选A9.据《邮史趣闻》一文记载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船只带着西班牙国王给中国皇帝的信件准备前往中国但到的是美洲新大陆因担心回不到欧洲便把装有地图和信件的瓶子掷入大西洋 1815年一位船长在直布罗陀海峡拾到这个邮瓶这就是世界有名的第一次“瓶邮传书” 对此记载我们应持的态度是()A. 证据确凿真实可信B. 孤证不立没有价值C. 存疑寻找更多佐证D. 野史信息虚假传言【答案】C【解析】A项与B项相互矛盾但这二者却都不正确孤证不立这个观点正确但不能说没有价值只是需要其他的证据的支持与证明而已排除依据材料内容提供的时间材料中的内容是可能存在的故C正确D材料未体现排除10.关于五四运动学界有三种观点一认为“五四”精神仅代表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二认为“五四运动表现最充分最强烈的是“科学与民主精神” 三认为人的启蒙是五四运动的精髓和真谛这说明()A. 历史研究丰富历史认识B. 阶级立场决定历史解释C. 历史事件难以客观评价D. 时代变迁影响历史结论【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对五四运动的解释观点比较多说明历史研究丰富了历史认知故选A材料看不出阶级立场是决定因素排除B从材料的内容可以看出不是强调难以客观评价而是强调观点比较多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出时过境迁对五四运动评价产生的影响排除D故选A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霍布斯鲍姆的前三部著作与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编写上有何异同点?11.(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作者对第六、第七编时间分期的依据【答案】(1)同都是从全球角度编写历史都属于世界史异前者是断代史后者是通史【解析】(1)本小问的异同依据霍布斯鲍姆的前三部著作与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的内容从编写角度比较相同点从著作体裁的特点分析不同点【答案】(2)依据第六编1500~1763年这一时期新航路开辟西方进行殖民扩张世界市场不断拓展资本主义兴起并进一步发展第七编 1763~1914年这一时期西方进行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不平衡性加剧西方各国矛盾激化最终导致战争【解析】(2)本小问的依据依据材料二中的第六、第七编时间结合新航路开辟及其影响分析第六编的依据结合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分析第七编的依据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新华社电材料二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据新华社请回答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主导思想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历史背景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侧重点材料一军事、政治以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材料二经济、科技成果商品化原因材料一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两极对峙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 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材料二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为基本任务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际环境也趋于缓和【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即可进行分析判断材料一侧重于政治军事方面材料二侧重于经济科技方面据此回答第一问一定时期的科技文化是对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反应联系“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后的国际国内形式即可回答第二问13.(1)采用一个时间尺度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状况进行划分并说明划分的依据13.(2)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简评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1)时间尺度 1825年前后依据此前处于工场手工业和工业革命的初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暴露尚不充分经济危机并未出现 1825年后工业革命在欧美大陆拓展经济危机不断出现先波及整个欧洲进而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种由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之间基本矛盾所决定的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的、不可避免的【解析】(1)时间尺度根据材料“1825年资本主义第一次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可知经济危机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发展阶段标志因此可以以1825年前后作为时间尺度依据根据材料“1757年英国政府通过东印度公司发动侵略印度的战争 1776年英国亚当·斯密……(即《国富论》)发表强调自由市场、自由贸易以及劳动分工 1788年英国在澳大利亚建立殖民统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825年之前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处于工场手工业和工业革命的初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暴露尚不充分经济危机并未出现1825年后根据材料“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禁令促使了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和美洲的进一步扩展 1837年英国再次爆发经济危机棉纺织业、丝纺织工业都陷入困境农业产品价格暴涨”可知工业革命在欧美大陆拓展经济危机不断出现根据材料“1857年英国再次爆发经济危机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之后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可知经济危机先波及整个欧洲进而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由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之间基本矛盾所决定的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的、不可避免的【答案】(2)简评从生产力角度思考客观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步性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认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世界市场形成的必然性【解析】(2)简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这对于整个人类社会而言有重大意义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生产关系角度看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存在基本矛盾正是基于此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难以根除而且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其波及范围的危害性日益增大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据辛淑玲《浅谈社会观念的变化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国社会观念变化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并说明三则材料的史料价值【答案】影响英国人对金钱的狂热追求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不断提高生产率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王权日益衰落议会的权力进一步强化社会等级观念的逐渐消失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经济上自由主义思想适应了英国侵略扩张需要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资产阶级极力扩大生产增加了资本原始积累教育和科技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工业革命发生并最终促成了英国全面向近代社会转型史料价值第2段材料是研究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发展影响工业革命发生的第一手史料史料价值较高第1段和第3段是第二手史料要谨慎使用【解析】英国社会观念变化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可以从英国拜金主义的思想王权衰落民主意识的增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英国的科技教育和原始资本积累等等因素来进行综合概括关于题目中三则材料的史料价值运用史料分析的手段得出第二段材料是一手史料而第一段和第三段材料则是第二手史料在使用的过程中要对他们的真实性进行考察。
统编版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测试卷 A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测试卷 A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朝建立后,逐渐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交通网。
秦朝交通网的建设( )A.体现了“道法自然”的理念B.加速了东方六国的灭亡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D.保障了秦朝的长治久安2.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
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 )A.适应了经济格局的变化B.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D.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3.汉唐盛世皆是帑藏丰实,充斥汉武太仓的是“陈陈相因”的粟,玄宗开元时的公私仓廪则是“稻米流脂粟米白”。
引起政府储粮从“粟”到“稻米、粟”这一变化的主要条件(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交通运输不断发展C.洲际物种交流的影响D.政府均田成效显著4.某英国人著书说,中国的郑和船队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就到达过加勒比海。
你认为判断该说法是否成立的最可靠依据是( )A.史学权威的观点B.当地的民间传说C.历史文献的记载D.当地的出土文物5.16世纪末,每年约有25~30艘来自澳门、福建、宁波的华商船将丝料、瓷器、茶叶和其他货物运至被西班牙人控制的马尼拉,西班牙船队横越太平洋运抵西哥西海岸的卡普罗港,将其中一部分货物换取当地的黄金、白银,其余货物再连同黄金、白银一起运往欧洲。
据此可知,当时(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东西方贸易交往B.全球各地建立起直接的商贸关系C.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三角贸易的路线与内容发生了变化6.1880年,开平矿务局以“非由铁路运煤,诚恐终难振作”和“恐误各兵船之用”等理由,得到清政府许可,从矿区所在的唐山动工修筑一条铁路到胥各庄,名唐胥铁路,这是中国第一条国际标准轨距铁路。
高二历史第五单元测试卷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选择题(20题,20╳3=60,将正确答案写入下列表格中,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
”该思想家是A.康有为 B.梁启超C.严复D.胡适2、如果看到如下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A.魏源B.林则徐C.洪仁轩D.严复3、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
……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族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4、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这表明他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5、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
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A.取得了重大突破B.被全社会所认同C.推动了政治改革 D.取得了彻底成功6、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的思想的是A.“自强之术,在于练兵”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7、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
”这位思想家主张A.民主共和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8、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
“过火”思想指的是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C.实业救国论 D.民主和科学思想9、“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高中历史 单元综合测评5 岳麓版选修2-岳麓版高二选修2历史试题
单元综合测评(五)(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1.(2015· 全国卷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自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则应自进而建设政府,自立法度而自服从之,自定权利而自尊重之。
倘立宪政治之主动地位属于政府而不属于人民,不独宪法乃一纸空文,无永久厉行之保障,且宪法上之自由权利,人民将视为不足重轻之物,而不以生命拥护之;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
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某某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某某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某某立宪绝非一物。
——摘编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1)根据材料,概括陈独秀关于实现某某政治的主X。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陈独秀关于实现某某政治的主X。
(8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自进而建设政府,自立法度而自服从之”等信息概括。
第(2)问要从材料中归纳评价的要义即陈独秀主X唤起民众的觉悟,然后结合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组织答案。
【答案】(1)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多数国民须自觉居于主人地位,具有主动精神;自觉参与建设政府、制定并维护宪法。
(2)从思想文化层面反思清末民初某某政治失败的原因;认识到民众觉悟才是实现某某政治的关键,要唤醒国民的政治自觉;发展了某某思想;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2.(2016·枣庄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天下为客,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高二年级文科历史单元检测卷(五)
高二年级文科历史单元检测卷(五)(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1-3章)第Ⅰ卷(本卷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18年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期特和约》,该和约有利于苏俄A.清除国内反动势力 B.恢复国民经济 C.向社会主义过渡 D.巩固新生政权2.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
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A.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农产品自由贸易3.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4.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先后建立过多个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每个组织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中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首次被突破的背景下成立的是A.国际工人协会 B.第二国际 C.第三国际 D.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5.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A.凡尔赛体系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斯大林模式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召开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杜鲁门认为它“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
杜鲁门指的是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7.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并获得收复失地神圣权利的国际会议是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8.下列有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苏德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④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③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④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⑦④9.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反意大利法西斯的重大事件不包括A、发动阿拉曼战役B、召开德黑兰会议C、发表《大西洋宪章》D、登陆西西里岛10.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中立”的外交政策。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五次阶段测试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2016年春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测试(五)历史(选修)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于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左传》载昭公十一年“叔向曰:陈人听命,而遂县之”,哀公二年“(赵简子)誓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史记》载“(秦)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
材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A.郡县制已在全国X围推广B.郡的规模地位高于县C.郡县设置与兼并战争有关D.分封制遭到彻底破坏2.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材料表明A.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3. 明朝初年,政府为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规定盐商若赴边塞纳粮,可由官府酬给盐引(取盐的凭证),商人持盐引到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然后贩卖取利。
晋商抓住这一机会,获得了一次大发展。
这一事例A.揭示了官商结合是商人获利的主要途径B.开创了封建国家官营商业发展新路径C.说明了商帮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D.表明明朝初年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4.20世纪末,有学者在讨论辛亥革命的意义时,认为那时候的中国如果不经革命的剧变,却经由立宪运动逐步演化为宪政体制,即使有一虚君也胜于经历多少年的反复暴力革命。
该学者A.正确认识到了辛亥革命的不足 B.认为改良道路是近代中国的最佳选择C.主X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D.忽略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5. “《天朝田亩制度》表现了农民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即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
这种思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有巨大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在实质上又带有反动性。
2021年学年高二年级文科历史单元检测卷
2021年学年高二年级文科历史单元检测卷武汉市第三十中学高二年级文科历史单元检测卷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新航路的开辟加快了欧洲历史的发展进程,回答1-2题.1.读〝新航路开辟〞图,图中①②③分别是哪一位航海家开辟的新航路( )A.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B.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C.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D.麦哲伦.达·伽马.哥伦布2.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所谓的〝价格革命〞.下列关于〝价格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B.引起了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C.扩大了世界各地区间的交往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7.18世纪,英法率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政权,引导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潮流,回答3-5题.3.英国圈地运动的实质是()A.英国农业的资本主义化B.形成了资产阶级化的贵族C.造成了大量雇佣劳动力D.为英国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4.雅各宾派专政的下列措施中,违反自由贸易原则的主要是()A.没收逃亡贵族的土地B.对日用品实行最高限价C.废除一切封建权利 D.分小块土地出售给农民5.法国建立资本主义正常秩序的转折点是()A.雅各宾派专政B.热月政变 C.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D.雾月政变6.文艺复兴时期创立〝太阳中心说〞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哥白尼 C.布鲁诺D.开普勒7.议会是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有关议会的正确叙述是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的权威,并形成两党制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C.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制宪议会成为最高行政和立法机关D.孟德斯鸠主张议会和君主共同享有立法权8.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路易十六被称为〝国家的第一公务员〞,必须宣誓效忠国家和法律.表明A.法国人民推翻王权成立共和国B.该宪法体现了霍布斯的主张C.国王权力受到三级会议的制约D.法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9.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来看,美国1787年宪法的深远影响是A.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B.规定了美国为联邦制国家C.体现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就D.有力地推进了政治民主化进程10.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A.扫除国内封建势力的阻碍B.立法保护革命成果C.排除外国势力的干涉D.推动正在进行的工业革命11.拿破仑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主义发展,这主要表现在①削弱了西班牙在拉美的殖民统治②海地独立③促进了德意志民族的觉醒④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基础A.③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12.1810年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普遍展开,当时的国际背景是A.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B.法国军队占领西班牙C.海地赢得了独立 D.拉美经济的迅速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卷共两题,共52分.13.(20分)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①列举三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概括其主要学说.(9分)②欧洲启蒙思想最早在北美结出了政治成果,启蒙思想的哪些观念对北美独立与建国产生了什么相应影响?(6分)③北美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的文献,与后来法国大革命中的哪份著名文献体现了相同的思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5分)14.(32分)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历史上,共和制只是存在于城邦国家(如希腊的雅典共和国).一旦地域扩展,中央集权的政府就会发展成帝制.材料二1776年《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诞生时,13州结成的是松散联盟.中央政府权力很小,不设置国家元首,它只是13个独立主权国家之间的一个协调机构,它没有全国性的法律和军队,无权向各州课税和规定商业活动.各州享有独立与主权,它们自行征税.征兵,发行货币,自行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华盛顿将它比喻为:〝沙粒扭成的绳子〞.材料三美国历史学家J·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独立战争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10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立的公民,而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美国的历程》上册商务版1995年第P213—215页(1)(4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说的〝实验时期〞的起止时间大概是指哪一时段.(2)(6分)依据材料二,你认为美国建立之初,存在哪些弊端?(3)(4分)为什么人们普通认为〝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4)(4分)依据以上材料,你认为美国建立之初面临最大的难题是什么?(5)(8分)1787—1789年美国是怎样解决这一最大难题的?(6)(6分)结合史实说明美国建立共和政体能够成功的原因及其对欧洲和世界产生的影响.参考答案1.D2.C3.A4.B5.B6.B7.C8.D 9.D 10.B 11.C 12.B13.答案要点:(共15分)①伏尔泰的君主立宪主张,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②〝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是北美独立战争的理论依据,它们在《独立宣言》中得到充分体现.根据三权分立原则制定了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③《独立宣育》与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都体现了启蒙思想中的〝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精神,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范本.Produced By 大汉网络大汉版通发布系统14.(32分)(1)从《独立宣言》的发表到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4分)(2)中央政府权力太小.各州政府权力太大,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稳住社会秩序.维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6分)(3)历史上,共和制只存在于城邦国家,一旦地域扩展,中央集权就会发展成帝制.要在美国这样一个大国里确保共和制,这在常人看来是不可能的.(4分)(4)既要用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把13个州紧密地统一起来,又要在这样一个大国里确保共和制度.(4分)(5)1787年美国制定了一部宪法.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大权,加强和巩固了国家政权.为了防止独裁专制的出现,实行三权分立.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确保了民主共和制度.1789年,依据宪法进行大选,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8分)(6)(6分)成功原因: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而且是一个移民性国家,很少受封建主义因素的影响.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统治,民主政治因素有一定的基础.独立战争的领导阶层大多深受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理论的影响.尤其推崇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理论.产生影响:在美国之后,法国等欧洲国家通过一系列革命建立了共和政体;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后诞生的各国也多数采用共和政体;1912年中国通过辛亥革命也建立了共和政体;法国的《人权宣言》,中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国民主共和政治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文科历史单元检测卷(五)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1-3章)
第Ⅰ卷
(本卷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918年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期特和约》,该和约有利于苏俄
A.清除国内反动势力 B.恢复国民经济 C.向社会主义过渡 D.巩固新生政权
2.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
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A.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农产品自由贸易
3.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4.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先后建立过多个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每个组织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中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首次被突破的背景下成立的是
A.国际工人协会 B.第二国际 C.第三国际 D.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5.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凡尔赛体系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斯大林模式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召开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杜鲁门认为它“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
杜鲁门指的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7.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并获得收复失地神圣权利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8.下列有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苏德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④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
④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⑦④
9.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反意大利法西斯的重大事件不包括
A、发动阿拉曼战役
B、召开德黑兰会议
C、发表《大西洋宪章》
D、登陆西西里岛
10.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中立”的外交政策。
对这一政策的正确表述是
①适应国内外形势,维护自身利益②反映国际形势走向缓和③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④不利于地区冲突的缓和与解决⑤不关心美洲地区以外的事务
A.①③
B.④⑤
C.②③
D.①④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
①《大西洋宪章》②《开罗宣言》③《雅尔塔协定》④《波茨坦公告》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②④
12.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规定
A.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B.维持外蒙古现状
C.战后成立联合国D.废除美英在华治外法权
第Ⅱ卷
(非选择题:本卷共三题,共52分。
)
13.(32分)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二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里,研究“二战史”的著述很多。
对于二战爆发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大都认为二战爆发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结合史实谈谈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的认识。
(6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前,当时维护和平与民主的国家为什么没有能够阻止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8分)
胡锦涛主席在一次与美国布什总统会谈中曾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
(3)结合历史背景说明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怎样形成的?(12分)它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6分)
14.(8分)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控制石油成为遏制法西斯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
概括指出西方大国在这一问题上对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不同的态度和产生的不同影响。
15.(12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世界局势日趋紧张,酿成了两次世界大战。
(1)两次世界大战在性质上有何不同?(2分)
(2)指出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对基本矛盾。
(3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矛盾与一战相比有何不同之处?(3分)
(3)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和欧洲的国际地位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单元检测卷(五)答题卡
武汉市第三十中学高二年级文科历史单元检测卷(五)
参考答案
第Ⅰ卷
第Ⅱ卷
13、(32分)
(1)主要原因: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德日法西斯上台,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德意日法西斯向外侵略扩张是挑起大战的主要原因。
(6分)
(2)资本主义民主国家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侵略;社会主义苏联,在与英、法构筑安全保障体系失败后,采取避战自保政策;中国、西班牙、埃塞俄比亚等国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各自为战。
上述反法西斯力量未能联合起来,致使局部战争发展为世界大战。
(8分)
(3)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同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英美苏等国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尖锐化。
(6分)
1941年8月美、英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美英也开始对苏联提供一些援助;1942年初,中、苏、美、英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6分)
意义: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
(6分)
14、(8分)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未将石油列入对意人利的禁运范围。
结果助长了意大利侵略的气焰;(4分)
日本向东南亚扩张,企图建立亚太地区霸权,损中了英、法、美利益。
为此,英、美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输出石油。
结果,日本为取得战争土动权,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一战规模扩大。
(4分)
15.(12分)
(1)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基本矛盾:一战: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二战:法西斯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
(3)影响:对中国的影响:巴黎和会不顾中国是战胜国的事实,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让给日本;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
对欧洲的影响:一战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二战使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