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重点
马士华-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1.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工作流、信息流、物料流、资金流的协调与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半成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
2.供应链管理是指: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好的服务水平,通过协调供应链成员的业务流程,使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物料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能高效率地运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3.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关系:(简称:SCP)供需双方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一种战略性协议关系。
4.联合库存管理:是针对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相互独立的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提高供应链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是一种分担风险的库存管理模式。
5.第三方物流是指:是一种实现供应链集成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它通过协调企业之间的物流运输和提供后勤服务,把企业的物流业务,特别是一些特殊的物流运输业务外包给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
6.牛鞭效应:也称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是对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中传递时被扭曲了的现象的一种形象描述.当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和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使订货量产生了逐级放大的现象,达到源头供应商时,其获得的消费信息与实际消费市场中顾客的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需求变异将实际需求量变大了.
7.曲棍球棒现象 :即在某一个固定的周期内,前期销量很低,到期末销量却有一个突发性的增长,而且在连续的周期中,这种现象会周而复始,其需求曲线的形象似于曲棍球棒,所以称为...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1. 物流的定义和含义、活动要素和分类
定义:即物品的流动,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
物流的四个含义:
1.物品物质实体的流动,实物形态的转移;
2.有方向的流动,供应地-接收地;
3.包括运输、搬运、存储、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活动;
4.包括空间位置移动和形态变化.
2。供应链的概念和构成
概念: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构成主体:由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用户组成其中有个处于核心地位的企业,称为核心企业.
3。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概念和特点
基本思想—理念:
●横向一体化思想-强调核心竞争力
●战略联盟思想:非核心业务外包,资源外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借鸡生蛋
●竞合思想:合作性竞争,既竞争又合作
●顾客满意度思想:最大化顾客满意度为目标
●集成思想: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和组织流
●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目标
●更加关注物流企业的参与
概念:从供应链整体出发,管理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商与客户,以更低的成本传递给客户更多的价值。
特点:4R:快速响应、弹性、可靠性、关系
4.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价值优势
价值优势:向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或差异性
●产品附加值:快速供应、质量可靠、个性化满足
●服务附加值-利用服务进行竞争
供应链管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供应链管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共20题)
1. 以下哪个不是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
A. 降低库存成本
B. 提高客户满意度
C. 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D. 增加供应商数量
答案:D
2.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
A. 争夺市场份额
B. 降低生产成本
C. 高效物流管理
D. 合作共赢
答案:D
3. 供应链中的B2B指的是:
A. 企业对消费者的销售模式
B.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
C. 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合作
D. 企业对企业的市场调研
答案:B
4. 供应链网络中,以下哪个环节不属于一级供应商?
A. 原材料供应商
B. 零售商
C. 生产厂商
D. 配送中心
答案:B
5. 以下哪个指标被用于衡量供应链的效率?
A. 发货准时率
B. 销售额
C. 市场份额
D. 员工满意度
答案:A
6. 供应链协调的核心问题是:
A. 销售预测准确性
B. 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
C. 供应商的选择和合作
D. 风险管理
答案:B
7. 以下哪种企业不适合采用自有物流?
A. 高附加值产品制造商
B. 冷链物流企业
C. 大型零售企业
D. 互联网电商企业
答案:D
8. 供应链金字塔的底层包括:
A. 供应商
B. 零售商
C. 消费者
D. 物流服务商
答案:A
9. 以下哪个不是供应链中的关键绩效指标?
A. 产品质量
B. 客户满意度
C. 供应商数量
D. 交货准时率
答案:C
10. 下列哪项不属于供应链风险的分类?
A. 采购风险
B. 天气风险
C. 市场风险
D. 公共安全风险
答案:B
11. 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资流和资金流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是:
A. 信息协调
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供应链管理》期末复习资料(06物流1)
第⼀章供应链管理基础
1、传统管理模式及其缺陷?采⽤供应链管理模式会对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2、供应链的定义及结构模型?
3、供应链的类型和特征?
4、供应链管理的涵义?
5、供应链管理的驱动因素和运营机制?
6、供应链管理的运作⽅式?
第⼆章供应链的构建
1、供应链的结构模型?(链状模型的⽅向和级)
2、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
3、供应链设计的原则?
第三章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
1、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含义及意义?
1)含义:
2)意义:
(1)对于制造商/买主:降低成本(降低合同成本);实现数量折扣、稳定⽽有竞争⼒的价格;提⾼产品质量和降低库存⽔平;改善时间管理;交货提前期的缩短和可靠性的提⾼;提⾼⾯向⼯艺的企业规划;更好的产品设计和对产品变化更快的反应速度;强化数据信息的获取和管理控制。
(2)对于供应商/卖主:保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对⽤户需求更好地了解/理解;提⾼运作质量;提⾼零部件⽣产质量;降低⽣产成本;提⾼对买主交货期改变的反应速度和柔性;获得更⾼的(⽐⾮战略合作关系的供应商)利润。
(3)对于双⽅: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实现共同的期望和⽬标;共担风险和共享利益;共同参与产品和⼯艺开发,实现相互之间的⼯艺集成、技术和物理集成;减少外在因素的影响及其造成的风险;降低投机思想和投机⼏率;增强⽭盾冲突解决能⼒;订单、⽣产、运输上实现规模效益以降低成本;减少管理成本;提⾼资产利⽤率。
2、供应商选择的影响要素?
(1)质量因素(2)价格因素(3)交货提前期因素(4)交货准时性因素(5)品种柔性因素(6)设计能⼒因素(7)可靠性(8)地理位置(9)售后服务(10)快速响应能⼒
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考试题型:
判断题(10分)、单选题(20分)、多选10道(30分)、简答3道(25分)、案例(10分)
考试范围:
1。供应链和供应量管理的基本涵义是什么?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它是在多个存在关联交易的企业基础上形成的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它不仅是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种增值链。
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能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2。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P18
(1)“横向一体化”管理思想;(2)非核心业务一般应采取外包的方式分散给业务伙伴;(3)供应链企业间形成的是一种合作性竞争;(4)以顾客满意度作为目标的服务化管理;(5)供应链管理追求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和组织流的集成;(6)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目标管理;(7)更加关注物流企业的参与
3.“纵向一体化”与“横向一体化"的基本思想及特点
“纵向一体化":是企业处于对制造资源的占有要求和对生产过程直接控制的需要,传统上采用的策略是扩大自身规模或参股到供应商企业,与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企业是一种所有关系。(大而全、小而全)
特点:带来经济性、有助于开拓技术、确保供给和需求、削弱供应商或顾客的价格谈判能力、提高差异化能力、提高进入壁垒、进入高回报产业、防止被排斥。
物流专业供应链管理考试复习-
供应链管理期末总结复习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供应链是围绕,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的一个整体的增值网链结构。
答案A 核心企业
答案B 供应商
答案C 制造商
答案D 分销商
正确答案:(直接填一个答案
2.供应链管理的实质内容不包括。
答案A 以顾客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原动力;
答案B 强调企业应专注于核心业务,建立核心竞争力,在供应链上明确定位,将非核心业务外包;
答案C 各企业紧密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答案D 对工作流程、实物流程、信息流程和资金流程进行设计、执行、修正和不断改进;
正确答案:(直接填一个答案
3.供应链管理具有、共赢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等基本特征。
答案A 集成性;
答案B 连续性
答案C 合作性。
答案D 流程性;
正确答案:(直接填一个答案
4.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观点,即企业应从角度考察企业的经营效果,而不是片面地追求诸如采购、生产和分销等单个功能的优化。
答案A 总成本;
答案B 集成
答案C 财务。
答案D 经营;
正确答案:(直接填一个答案
5.供应链表现为由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物流商等上、下游企业构成的
结构,基于这一结构能够支持产品或服务形成并到达最终用户,满足用户需求。
答案A 网链;
答案B 供需;
答案C 流程;
答案D 框架;
正确答案:(直接填一个答案
6.供应链通过核心企业与相关企业的协作关系,利用信息共享、技术扩散、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的价值链激励机制等方法体现经营,通过进行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的活动或用创造更大的客户价值的独特方式进行活动,充分体现了物流企业为用户创造价值增值和节省费用的方式来获利的经营理念。
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重点!排版完美
第一章
1.牛鞭效应的概念
起源于宝洁公司对“帮宝适”产品需求的研究。
是指需求沿着供应链逐级变异放大,供应链上库存积压与缺货共存的现象。
2.牛鞭效应的现象,成因以及对应的解决措施(论述)现象:是指需求沿着供应链逐级变异放大,供应链上库存积压与缺货共存的现象。
成因:1、信息不共享2、预测能力差异3、提前期太长4、彼此之间的非合作零和博弈关系
解决措施:(1)信息共享:不了解实际的最终产品市场需求是订货持续扩大的最主要原因。如果上游的供应商能够获得直接的市场销售数据,同时下游经销商能够共享供应商的库存水平、生产能力等信息,所发出的订单就会更加明智而准确,相应的库存和缺货成本自然减小了(2)缩短提前期:既然提前期的存在会加大牛鞭效应的影响,那么缩短这个期间就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周期缩短了,这段时间里所需的存货数量减少,订货的灵活性增加,同时减小了缺货的可能性。所以,可以通过外包、频繁送货等手段缩短订货周期。(3)有效预测需求:即使每个阶段的供应商使用同样的需求数据,仍然可能因预测方法和判断方式的不同而引发牛鞭效应,因此科学的预测方法和准确的经验判断也不可或缺。当然,这种方法对于信息共享的要求也是很高的。(4)规避短缺情况下的博弈行为:面临供应不足时,供应商可以根据顾客以前的销售记录来进行限额供应,而不是根据订购的数量,这样就可以防止销售商为了获得更多的供应而夸大订购量。
3.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传递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至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期末考试
货载多而稳定,规定为基本港口就不在限制货量。
2.国际物流运输的主要单证:1银行汇票:支付工具,由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持票人或收款人的票据。2运输单据:它是交接货物,处理索赔和理赔以及向银行结算贷款或进行议付的重要单据。
3.配送中心的概念: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配送中心是以加速商品流通和规模效益为核心,以高水平代理和配送为主要功能,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为一体的现代综合流通机构,是国际通行的流通形式。
4.物流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就运输,包装,装卸,配送,搬运,存储,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5.物流中的效益背反:物流服务的高水平必然会带来企业业务量的增加,收入的增加,同时企业物流的成本也增加,使得企业效益下降,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会带来高水平的物流成本,,企业很难做到提高物流水平和降低物流成本。
6.国际货运代理的概念:根据客户指示储货、报关、验收、收款等。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贷人,发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或者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服务费的行业。
简述题:1.简述实现运输合理化的措施: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2财务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4发展中短距离“以公代铁”的运输。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6配载运输7“四就”直拨运输8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9通过流通加工,是运输合理化。
2.配送的作用:1完善了运输和整个物流.2提高了末端物流的效益。3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4简化事物,方便用户。5提高供应保证程度。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期末复习材料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期末复习材料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名词解释 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三、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四、案例分析题 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名词解释 (10个考5个,有划横线的为不确定的答案!!!)
1.供应链管理:所谓供应链管理,就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在从原材料到最
终产品的过程中,为了获取有效的物资运输和储存以及高质量
的服务和有效的相关信息所做的计划、操作和控制。
2.安全库存:为了防止不确定性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等而
准备的缓冲库存。
3.仓库管理:对库存货物和仓库设施及其布局等进行规划、控制的活动。
4.物流系统:所谓物流系统,是指由各个相关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提供高质
量物流服务的一个整体。
5.物流标准化:物流标准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包装、装卸、搬运、
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物流活动制订、
发布和实施有关技术和工作方面的标准,并按照技术标准与工
作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标准的过程。
6.采购:用户为取得与自身需求相吻合的货物和服务而必须进行的所有活动。
7.库存:库存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现在和将来的耗用或者销售而储备
的资源,包括原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
产成品等。
9.国际物流:是指货物(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制成品)及物品(包括邮品、展品、
赠物资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流动和转移。
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
简单题(10个考5个)
山农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复习题高起本》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按照所从事业务的属性分类,现代物流可分为、、、
、。
2、在我国,公路可分为国道、、、。
3、地理信息系统由、、、人员和方法五部分组成。
4、供应商管理主要包括供应商选择、、、。
5、电子采购的模式有、、。
6、CPFR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协同、、、。
7、按运输方式分,集装箱可分为、、、。
8、按运输方式分,集装箱可分为、、、。
9、货物盘点的方法有重点盘点法、、、。
10、物流信息就有广泛性、、时效性、。
11、联合采购的模式主要有和两种。
12、包装的功能有、、、。
13、货物出库的基本要求是“”。
14、按采购价格决定方式分,采购可分为招标采购、、、、定价
采购和公开市场采购。
15、供应商管理的核心是。
16、地理信息系统由、、、人员和五部分组成。
二、选择题
1、物流的概念最早形成于:()
A.日本;
B.美国;
C.中国;
D.德国。
2、JIT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制度,其核心思想是:()
A.在需要时,按需要的种类和质量生产;
B.在需要之前,按照一定数量和质量生产;
C.在需要之前,按照一定种类和质量生产;
D.在需要时,按需要的数量和质量生产。
3、装卸搬运设备运用组织的核心是:()
A.提高效率;
B.提高完好率;
C.提高工作日利用率;
D.提高工时利用率。
4、库存控制中ABC分类控制是指从价值和数量上A、B、C三类物资所占比例大概是()
A. 价值6:3:1,数量1:3:6;
B. 价值1:3:6,数量6:3:1;
C. 价值1:2:7,数量7:2:1;
D. 价值7:2:1,数量1:2:7。
5、物资运输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运输方式主要考虑两个因素,它们是:()
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名词解释
1、供应链:(GB定义)生产及流通过程,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
网络结构。(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造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组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2、供应链管理:对供应链设计的全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供应链
管理的基本思想: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强调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非核心业务一般采取外包方式分散给业务伙伴,并与业务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关系;供应链企业间形成的是一种合作性竞争;以顾客满意度做为目标的服务化管理;供应链管理追求的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和组织流的集成,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目标,这是信息流管理的先决条件;更加关注物流企业的参与。
3、供应链长度:从消费者到供应商的前导时间之和。链上每一节点都可能持有库存,
前导时间可用天数或小时来计量
4、供应链体积:是所有前导时间与持有库存(按时间计算)之和。(所有库存都要用天
数或小时来表示)它是当需求急剧下降时,需要对供应链中的存货排除干净的时间的计量。
5、拉式供应链:是指供应链的运作以最终顾客为核心,基于顾客的实际需求而不是依
靠预测来组织生产,要求整条供应链集成度较高,信息交换迅速,最终为了实现定制化服务。
6、推式供应链:是指供应链的运作以制造商为核心,制造商依据对市场的长期预测以
及产品库存水平,有计划、按顺序的将最终产品推向终端顾客。
7、绿色供应链:是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理念为基础,使供应链输出的最终产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期末考试 重点
第一章
1、物流:是指物资资料的实体运动过程及其相关活动的总称。
2、物流主要特征
实体移动性、质的不变性、商业服务性、活动系统性
3、商流与物流的区别与联系
4、物流基本活动及其过程模型
物流包括了以下几个功能性活动:
1、包装
2、运输
3、存储
4、装卸搬运
5、流通加工:分装,表层处理,商品搭配等
6、信息处理
7、其他增值服务:代收款项;代为安装等
其中:运输与存储为主要活动
物流的一般过程模型
5、物流的效用
(1)时间效用:“物”从供给者到需要者之间有一段时间差,由改变这一时间差所创造的效用,称作“时间效用”。时间效用通过物流获得的形式有以下几种。缩短时间创造效用;弥补时间差创造效用;延长时间差创造效用。
(2)空间效用: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也就是说,供给者和需求者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空间差。由改变场所的位置创造的效用称作“空间效用”。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效用;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效用;从甲地生产者流入乙地需求者创造空间效用。
(3)形质效用: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现代市场需求变化的一些新特点从事一定的补充性的加工活动,这种加工活动不是创造商品主要实体,形成商品主要功能和使用价值,而是带有完善、补充、增加商品功能性质的加工活动。这种活动必然会赋予劳动对象以附加的形质效用。
6、物流在企业生产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1)物流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保障
(2)物流是企业的重要利润源泉(成本冰山理论、第三利润理论)
(3)物流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服务中心理论)
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期末考试专用
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期末考试专用
一、名词解释
1.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好的服务水平,通过协调供应链成员的业务流程,使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客户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程(work flow)、物料流(physical flow)、资金流(funds flow)和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等均能高效率地运作,把合作的产品一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2.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工作流、信息流、物料流、资金流的协调与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半成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3.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简称SCP):也称供应商-制造商关系、卖方/供应商-买方关系,也称供应商关系。是为需求双方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一种战略性协议关系。
4.联合库存管理:是针对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相互独立的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提高供应链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5. 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一种实现供应链集成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它通过协调企业之间的物流运输和提供后勤服务,把企业的物流业务,特别是一些特殊的物流运输作业外包给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
6.牛鞭效应(需求变异放大):也称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是对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中传递时被扭曲了的现象的一种形象描述。当供应链的各个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使订货量产生了逐级放大的现象,到达源头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与实际消费市场中顾客的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需求变异将实际需求量放大。
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老师画的重点)
名词解释
1、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终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2、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能高效率的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的送到消费者手中。
3、供应链合作关系可以定义为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
4、CPFR(合作计划、预测和补给)的概念
CPFR是一种供应链计划于运作管理的新的哲理,它应用一系列的处理和技术模型,提供覆盖整个供应链的合作过程,通过共同管理业务过程和共享信息来改善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合作和伙伴关系、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最终达到提高供应链效率、减少库存和提高消费者满意程度的目的.
5、供应链同步运作的概念
供应链同步运作是指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协调地运作,使得整个供应链降低运作成本、缩短响应周期,以达到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6、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概念
VMI是一种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增加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地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
7、需求变异放大效应的基本思想(若考其概念也就答下面的)
当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到达源头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可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偏差,需求变异系数比分销商和零售商的需求变异系数大得多。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期末复习试题2套部分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北京邮电大学2007——2008学年第2学期《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试题参考答案(A)
一.判断题(20分,每题1分)
1. 供应链包括满足顾客需求所直接或间接涉及的所有环节。(V)
2. 补充库存环节发生在零售商和分销商的界面上。(V)
3. 产品开发战略界定由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刻意满足的顾客需求的类型。(V)
4. 为了获取战略匹配,公司应确保其价值链的所有职能形成协调一致的战略,
支持其竞争战略。(V)
5. 存货单元式(Stock keeping unit)仓储是一种使用传统仓库将所有同类产品储存
在一起的仓储方式。(V)
6. 季节库存是用来应对可预料的需求变化的库存。(V)
7. 拥有稳定需求的成熟产品通常最难预测。(X)
&时间预测法是最难应用的方法。(X)
9•计划期是总体计划制定决策的时间,通常是3〜5年。(X)
10•总体计划者所采用的大多数策略是综合策略,即混合策略。(V)
11•面对可预测变量,公司的目标是恰当地作出反应,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V )
12. 当产品的边际收益下降时,在旺季促销会使利润减少。(V)
13. 随着供给或需求的不确定性加大,必备的安全库存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V )
14. 在单产品的情况下,产品的供给率和订单完成率之间的差别很大。(X)
15. 在连续性检查中,库存进行不间断的检查,在固定的时间间隔订购批量为Q
的货物。(X)
16•当库存积压成本与库存缺货成本的比值变小时,最优的产品供给水平会下降。
(X)
17. 延迟策略对那些销售多种产品,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较大且互不影响的公司是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
第一讲物流概论
一、物流概念
1.物流:是指物资资料实体的时空变化及其相关活动的总称。
2.物流的“物”是指实体的物品或物料;“流”是指实体时空变化现象,即与时间相关的实体空间位置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是人的相关活动的结果。
3.物流所发生的领域及广狭义物流
产品制造领域中的物流:企业内部物流,生产现场物流
产品流通领域中的物流:进入流通领域中的产品称为商品,其流通也称为商业流通,商业流通包括了物流与商流。商业流通中的物流是现代物流重点所研究的,或称为狭义上的物流。
产品消费领域中的物流:消费者自主完成或其他人帮助完成的与消费有关的物流,如家中的物流。
以上领域中所发生的物流统称为广义上的物流。
二、物流活动的构成
(一)业务活动构成
(二)活动要素构成
(一)物流的活动构成
物流包括了以下几个的功能性活动:
1、包装
2、运输
3、存储
4、装卸搬运
5、流通加工:分装,表层处理,商品搭配等
6、信息处理
7、其他增值服务:代收款项;代为安装等
其中:运输与存储为基本活动
(二)物流活动的要素构成
主体要素:供方;需方;物流第三方
客体要素:物流的对象,需要进行物流处理的物资资料实体(有的书上称为流体);
载体(系统)要素:有形要素(由场所与通道组成的线路、作用于其上的工具、人);无形要素(制度、标准、法规等)绩效要素:目标;成本;时间;空间;收益;质量等
三、流通中物流的一般路径
物流路径由物流线路及活动发生起始构成;
一般的物流路径:工厂成品库?运输通道?中转库或站?运输通道?店或消费者;
流通中的物流活动发生在线路的开始与结束之间,从成品库发货开始到店或消费者收货结束。中转库起到联动作用。四、流通中物流与商流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 物流的定义和含义、活动要素和分类
定义:即物品的流动,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
物流的四个含义:
1.物品物质实体的流动,实物形态的转移;
2.有方向的流动,供应地-接收地;
3.包括运输、搬运、存储、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活动;
4.包括空间位置移动和形态变化。
2. 供应链的概念和构成
概念: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构成主体:由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用户组成其中有个处于核心地位的企业,称为核心企业。
3. 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概念和特点
基本思想-理念:
●横向一体化思想-强调核心竞争力
●战略联盟思想:非核心业务外包,资源外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借鸡生蛋
●竞合思想:合作性竞争,既竞争又合作
●顾客满意度思想:最大化顾客满意度为目标
●集成思想: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和组织流
●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目标
●更加关注物流企业的参与
概念:从供应链整体出发,管理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商与客户,以更低的成本传递给客户更多的价值。特点:4R:快速响应、弹性、可靠性、关系
4.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价值优势
价值优势:向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或差异性
●产品附加值:快速供应、质量可靠、个性化满足
●服务附加值-利用服务进行竞争
1.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客户关系管理(CRM)
2.更好地开展销售服务
5. 客户服务成为产品增值新源泉的理解
●科技进度及应用,使得产品在技术上具有趋同性,越来越多的市场成为“质量的功能上的无差异商品
市场”;
●改善服务水平,吸引更多顾客,成为竞争的重要法宝;
●优良的“客服”表现为5R: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条件,将正确的商品送到正确的顾
客手中
●本书将“客服”简单地定义为时间和地点的一致性,即产品只有在正确的时间和被要求的地点到达客
户的手中,该产品才有价值。
●优良“客服”的另一表现是:服务管理的一致性和高标准。
第二章
1. 客户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定义:发生在购买活动或相关行为之后的总收益与所发生的总成本之间的差别
影响因素:质量、成本、服务、时间
2. 客户服务及其构成要素
定义:在买方、卖方及第三方之间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使交易中的产品或服务实现增值。
构成要素:交易前要素、交易中要素和交易后要素
3. 客户服务对市场营销和客户维持的重要性
1客户服务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1)生产商或零售商的缺货费用巨大
2)为减少或消除缺货,生产商或零售商需要反应迅速的供应商
3)物流与客户服务对市场营销效益的影响
市场营销效益受消费者特权、客户特权和供应链效率等三个因素的影响,四者之间的关系是:
消费者特权×客户特权×供应链效率=市场营销效益
2客户服务与客户保持
●获取并保持客户是市场营销的关键,是企业竞争的重点
●客户购买的不是产品,是利益,是凝结在产品中的价值
●通过服务提升产品价值比改进产品性能更有优势
●客户服务是产品价值增值的来源
●周到的客户服务能够维持客户,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忠诚的客户能降低交易成本,是零成本的广告员
4. 服务细分的概念与步骤
概念:划分客户群,根据客户需要的相似性,将客户进行分类,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三个步骤:
●找出客户认为的客户服务的关键因素(划分的指标)
●设定客户服务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指标的权重)
●根据服务需求相似性,划分客户群
5.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在保证供应链总成本增加较少的前提下,按客户要求提供服务;能够用持久的、成本效益高的方式达到较高的“服务完美度”。(简言之:按照一定水平为客户服务)
6. 订单完美率及其计算
完美订单企业完全满足了客户的服务需求
完美订单率企业完全满足客户需求的比例
完美订单率=订单的(准时率×完成率×无错率)
7. “80/20”法则的含义
根据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80/20”法则,即大约20%的客户提供企业利润的80%,大约80%的服务成本将作用于20%的客户。
第三章
1投资回报率及其构成
ROI:净利润与产生该利润所用资本之间的比率,即单位投资的净利润。
ROI=净利润/所用资本=(利润/销售额)×(销售额/所用资本)=边际利润(MP)×资本转换率(CT)
提高投资回报率途径:提高边际利润;提高资本转换率
3物流成本的概念与构成 概念:为组织、实施、管理物流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及其物资消耗的货币表现,具体是物品在包装、装卸、运输、存储、流通加工、配送等实体流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总和。
构成:人工费、作业消耗、物品消耗、利息支出、管理费用
4 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与内容
概念:是对物流成本的管理,即对物流成本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控制.
内容:物流成本〔核算、预测、计划、决策、分析、控制〕
第四章
1 库存定义及库存分析的目的
定义:传统库存:组织所储备的所有物品和资源-仓库中物资;
物流系统的库存:流速为零的物料就是库存-不流动的物料
需求角度的库存:为满足未来需求而暂时闲置的资源。
库存分析的目的:确定合理的策略,即“何时订货”、“每次订多少”,使库存管理的总成本最小。 2 库存成本的构成及其含义
含义:指在存仓储在仓库里的货物所需成本,它还包括订货费、购买费、保管费。 构成:存储成本、生产准备成本、订购成本、缺货成本。
3 两种基本库存模型的概念
定量订货模型:库存量达到规定的再订货点时订货,每次订货量一定,两次订货的时间间隔不定; 定期订货模型:在预定时期到达时订货,每次的订货量不定,两次订货的时间间隔一定。 4 公平份额分配方法及其应用
公平份额分配方法:用来确定向每个配送中心分配的可得库存数额。
第一步:确定每个配送中心应达到的储备天数(DS)
第二步:确定每个配送中心应得到的库存数量
5 ABC 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以价值为基础的分类方法 按照库存物品价值,将物品分为ABC 三类
6 连续检查或定期检查时的再订货点或平均库存量计算
再订货点(ROP):还剩多少库存时开始订货。
2 物流对投资回报率的影响
先进循环周期J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