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勘察设计试题库

合集下载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含答案)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核试卷试卷A,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内。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A.一阶段测设B.二阶段测设C.三阶段测设D.四阶段测设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汽车质量B.道路质量C.空气密度D.汽车车速3.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A.极限最小半径B.一般最小半径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D.临界半径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A.最大纵坡B.平均纵坡C.最短坡长D.坡度角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A.V=(A1+A2)LB.V=2(A1+A2)LC.V=(A1-A2)LD.V=(A1+A2)L/2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B.确定路线走向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D.确定路线的纵向坡度7.在地面上测量水准高差时,应将目标板()。

A.放在水准仪的三脚架上B.放在测量点的地面上C.放在测量人员的手中D.放在测量人员的头上8.某断链桩K2+100=K2+150,则路线(。

)。

A.长链50米B.短链50米C.长链25米D.短链25米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60m,ls=35m,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1.5m,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点10m处加宽值为()。

A.0.15mB.0.23mC.0.43mD.0.86m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D.便于选择半径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判断正误,如果正确,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划√;否则划×并改正错误。

道路勘察设计复习题

道路勘察设计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

其中“7918”是指(七条射线、九条纵线、十八条横线)。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4、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20 )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15 )年预测。

5、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三种。

6、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线形)的最关键参数。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

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二)级。

三种。

二、选择题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A )。

A 专供汽车行驶B 专供小客车行驶C 混合交通行驶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C )。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C 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4、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B )。

A 设计车辆B 交通量C 设计车速5、公路的设计车速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B )行车速度。

A 最小B 最大C 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三、名称解释1.公路技术标准: 是指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设计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

2.设计车速: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

3.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段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公路某段面的车辆数目)。

公路勘察设计试题库

公路勘察设计试题库

公路勘察设计试题库第一章简介1,填写问题1,现代交通由()、()、()、航空、管道等五种交通方式组成2.根据中国公路网规划,未来中国将建设“7918”公路网。

其中“7918”指()、()、()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XXXX年平均日交通量指换算成()的交通量5.高速公路是一条多车道高速公路,供汽车()和()进出。

6年,具有干线功能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按()年预测。

具有分布功能的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按()年进行预测7年,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始年应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开放年8.中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9.设计速度是决定公路的最关键参数()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XXXX年平均昼夜交通量B日平均小时交通量C最大交通量3,公路设计交通量指()A公路设计时交通量,b公路建成通车时交通量,设计期末交通量c 4年底交通量,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各种汽车换算成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是()A 1000-4000B 3000-7500 c 5000-15000 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A设计车速b交通量c设计车速6公路设计车速指设计路段的()行驶速度A最小b最大c受限零件3允许的最大值。

名称说明1。

公路技术标准2。

设计速度3。

交通量4。

公路容量4。

问题1。

什么是现代交通方式?与这些运输方式相比,公路运输的特点是什么?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我国公路分为哪几个等级?3.简述公路“两阶段勘测设计”的程序步骤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什么?设计速度的定义是什么?1,参考答案1,铁路,公路,水运2,七条射线,九条垂直线,十八条水平线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4,小公共汽车5,方向,车道,所有控制6,XXXX年平均昼夜交通量3,设计期末交通量4,C 5000公路技术标准:指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设计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种工程的设计要求 2.设计速度:指在天气条件好、交通量正常、车辆行驶仅受公路自身条件影响的情况下,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地驾驶车辆的最大速度。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库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库

1. 道路勘测中,下列哪项是确定道路中线平面位置的主要方法?A. 交点法B. 直线法C. 曲线法D. 导线法2. 在道路纵断面设计中,关于竖曲线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竖曲线是连接相邻两坡段的曲线B. 竖曲线半径越大,行车越安全C. 竖曲线半径越小,视距越短D. 凸形竖曲线有利于排水3. 下列哪项不是道路平面线形设计应考虑的因素?A. 行车速度B. 工程造价C. 地质条件D. 景观美学4. 在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关于路肩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 路肩是行车道的一部分B. 路肩宽度与道路等级无关C. 路肩用于支撑路面结构D. 路肩用于临时停车5. 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道路勘测中的高新技术应用?A. 无人机航测B. 三维激光扫描C. 传统水准测量D. 遥感技术6. 在道路设计中,关于超高设计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超高是为了平衡汽车在曲线段上行驶时的离心力B. 超高值越大,行驶越稳定C. 超高横坡率与汽车行驶速度有关D. 超高设置应考虑道路排水7. 下列哪项是道路设计中最基本的几何要素?A. 曲线半径B. 坡度C. 纵坡D. 平面线形8. 在道路设计中,下列哪项不是交叉口设计的重点?A. 交叉口的通行能力B. 交叉口的平面线形C. 交叉口的排水设计D. 交叉口的景观绿化9. 下列哪项是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必须包含的部分?A. 行车道B. 人行道C. 绿化带D. 分隔带10. 在道路勘测设计中,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道路的安全性?A. 增大曲线半径B. 减小纵坡坡度C. 增加路肩宽度D. 以上都是。

公路勘测设计试卷及答案4套

公路勘测设计试卷及答案4套

公路勘测设计试卷A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个等级,它们分别为。

2.公路勘测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和。

3.圆曲线最小半径有三类,即、和。

4.在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条,一条是,一条是。

5.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大于,且坡长不得最小坡长的规定值。

6.圆曲线上全加宽值的大小与、和等因素有关。

7.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不小于,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不小于。

8.高速公路的爬坡车道设在行车道侧,宽度一般为。

9.横断面面积计算一般采用法,土石方体积计算一般采用法。

10.本公里土石方调配完毕,应进行公里合计,总闭合核算式为:挖方+ = +废方。

11.沿河线布线的主要问题是选择、选择和选择。

12.已知越岭垭口两侧的纵坡均为5%,当垭口两侧的纵坡不变,高程降低5m时,路线可缩短米。

13.是整个外业勘测的核心,在整个公路勘测设计中起着主导作用。

14.公路定线有定线、定线两种方法。

15.按交通功能划分,立交分和。

16.“3S”技术是指、和。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不采用任何措施的平面交叉口上,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车辆。

A.直行 B.左转弯 C.右转弯2.某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1+380m,终点桩号为K27+394.58m,中间有两处断链,一处长43.36m,一处短57.9 4m,则该段路线总长为()A、26029.16mB、27380mC、26000m3.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 )来确定。

A曲线长 B.切线长 C.外距4.越岭线在选线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平面与纵面 B.纵坡 C.地质土质5.新建公路的用地范围是( )。

A.路堤(堑)边坡坡脚(顶)以外1m B.路基排(截)水沟外边缘以外lmC.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以外1m6.新建无中间带公路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以()标高为准。

道路勘测设计题库

道路勘测设计题库

hA.K1+350.5B.K1+149.5C.K1+450.5D.K1+249.510.新建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采用( )。

A.行车道中线处的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设置超高、加宽前该处中线标高B.行车道中线处的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设置超高、加宽后该处中线标高C.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设置超高、加宽前该处边缘标高D.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设置超高、加宽后该处边缘标高11.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B.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C.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D.解决路线的根本走向A.真坡是指最大纵坡B.真坡是指平均纵坡C.真坡是指定线所放的坡度根本上就是今后纵断面的设计坡度D.真坡是指最小纵坡13.数字地面模型简称为( )。

A.DMTB.TMDC.MDTD.DTM14.设为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G为传到制动轮上的车重力,那么作用在汽车上的最大制动力为( )。

A.GB.GC.G/D.G/15.在平面线形设计中,当同向曲线间的直线很短时,在视觉上容易形成直线与两端曲线构成反弯的错觉,破坏了线形的连续性。

这种线形称为( )。

A.S型曲线B.断背曲线C.C型曲线D.反弯曲线16.用作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 )。

A.5%B.6%C.4%D.3%17.横向力系数μ的适宜范围为( )。

A.0.3~0.4B.0.4~0.5C.0.1~0.15D.0.2~0.318.定线就是在选线布局之后,具体标定出公路的( )。

A.起点B.路线带C.中心线D.终点A.平面设计与设计车速无关B.平、纵设计均与设计车速有关C.纵断面设计与设计车速有关D.平面设计与设计车速有关,而纵断面设计与设计车速无关E.平面设计与设计车速无关,而纵断面设计与设计车速有关A.一级公路应有一定比例的路段保证会车视距B.高级公路、一级公路的视距采用超车视距C.二、三、四级公路的视距应不小于超车视距D.二、三、四级公路的视距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2倍E.各级公路都应保证停车视距A.对最大、最小合成坡度均没有限制B.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0.5%;当合成坡度小于0.5%时,应采取综合排水措施,以保证路面排水畅通C.对最大合成坡度没有限制D.合成坡度i H是由纵向坡度i Z和横向坡度i h组合而成,即i H=E.合成坡度i H是由纵向坡度i Z和横向坡度i h组合而成,即i H=A.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抛物线B.四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可不设置竖曲线C.各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置竖曲线D.竖曲线的形式可采用抛物线或圆曲线E.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圆曲线A.汽车重心越低,汽车的纵向稳定性越好B.汽车重心至后轴的距离越大,汽车的纵向稳定性越差C.汽车纵向倾覆现象和纵向倒溜现象的发生次序无法确定D.发生纵向倒溜现象之前先发生纵向倾覆现象E.发生纵向倾覆现象之前先发生纵向倒溜现象A.沿溪线不便于施工和养护,往往成为方案选择中放弃沿溪线的因素B.大体沿山脊布设的路线称为山脊线C.大体沿分水岭布设的路线称为越岭线D.沿溪线城镇居民点多,便于为工农业生产效劳,常成为山区选线中优先考虑的方案E.越岭线的展线形式有匀坡线展线和直连线展线两种A.任何减小视线远看的因素都会导致车速的提高B.车速越高,视角越小C.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和心理紧张的程度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增加D.车速越高,注视前方越远E.车速越高,视角越大26.属于公路栽植功能的有( )。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一、试题:1. 道路勘测设计的目的是什么?2. 道路勘测设计应包括哪些内容?3. 在道路勘测设计中,需要进行哪些测量工作?4. 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5. 请简要描述你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时的思路和步骤。

二、答案:1. 道路勘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道路建设的可行性和进行合理布局规划,确保道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适应性。

2. 道路勘测设计应包括:道路线型设计、横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排水设计等内容。

3. 在道路勘测设计中,需要进行以下测量工作:地形测量(包括高程测量和平面测量)、交通流量测量、土质分类测量、水文测量等。

4. 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因素:地质地貌、交通流量、施工材料、环境保护、地下管线及设施、土体稳定性、排水条件等。

5. 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时,我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 收集相关资料,包括规划要求、设计标准、地理地质资料等。

b. 进行地形测量,获取道路所经过区域的地形数据,包括高程和平面信息。

c. 进行交通流量测量,了解道路通行量,以确定设计参数。

d. 进行土质分类测量,获取道路所经过土地的物理力学特性,以评估路基、路面等设计要求。

e. 进行水文测量,了解道路所处坡度、排水条件等,以确定相应的排水方案。

f. 进行道路线型设计,根据地形数据和设计要求,确定道路的线型走向。

g. 进行横断面设计,根据线型走向和纵断面要求,确定道路的横截面形状。

h. 进行纵断面设计,根据线型走向和纵断面要求,确定道路的坡度和纵向曲线。

i. 进行交叉口设计,根据规划要求和交通流量,设计道路的交叉口结构。

j. 进行排水设计,根据水文测量结果和设计要求,设计道路的排水系统和设施。

这些步骤中,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以达到道路勘测设计的目标。

道路勘测试卷及题库答案

道路勘测试卷及题库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答卷一.填空题:21分1.高速公路为全封闭、全立交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分为四车道、六车道和八车道三种。

2.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可归纳为方格网式、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四种基本类型。

3.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车、鞍式车三类。

4.道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5.越岭线的展线方式主要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展线三种。

6.道路建筑限界由净空和净高两部分组成。

二、名词解释:16分1.S型曲线:相邻两反向曲线通过缓和曲线直接相连的线形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主要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3.回旋参数:、回旋线中表征回旋线缓急程度的一个参数4.计价土石方:所有的挖方和借方之和5.行车视距: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公路以及公路上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以便及时刹车或绕过,汽车在这段时间里沿公路路面行驶的必要的安全距离。

6.缓和坡段:当连续陡坡长度大于最大坡长限制的规定值时,应在不大于最大坡长所规定的长度处设臵纵坡不大于3%的坡段,称为缓和坡段。

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坡长应满足最小坡长的规定。

7.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8.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三、判断题:12分1.路线转角的大小反应了路线的舒顺程度,转角越大越有利于行车。

(×)2.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所要求的行车视距要长,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3.路拱对排水有利,但对行车不利。

(√)4.对于半径大于250m的圆曲线,可以不设加宽。

(√)5.超高的过渡可在缓和曲线全长可某一区段内进行。

(√)6.在路基土石方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计价。

(√)7.在计算横断面图中填挖面积时,填与挖应分别计算,而不能抵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

其中“7918”是指(七条射线、九条纵线、十八条横线)。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4、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交通量。

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6、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20 )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15 )年预测。

7、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8、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三种。

9、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线形)的最关键参数。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

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二)级。

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三)级。

1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一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三阶段设计)三种。

二、选择题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A )。

A 专供汽车行驶B 专供小客车行驶C 混合交通行驶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C )。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C 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4、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流量为( C )。

A 1000-4000辆B 3000-7500辆C 5000~15000辆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B )。

A 设计车辆B 交通量C 设计车速6、公路的设计车速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B )行车速度。

A 最小B 最大C 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三、名称解释1.公路技术标准: 是指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设计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

2.设计车速: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

3.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段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公路某段面的车辆数目)。

4.公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公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通行能力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两种。

四、问答题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与这些运输方式比较,公路运输有哪些特点?答: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及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其中①铁路运输:运量大、运程远,在交通运输中起着主要作用;②水运运输:运量大、成本低,运速慢且受到航道的限制;③航空运输:速度快、成本高,服务于远距离和有时间要求的客货运输;④管线运输:适用于液态、气态、散装粉状物体的运输。

与这些运输方式比较,公路运输有如下特点:①机动灵活,能迅速集中和分散货物,做到直达运输。

②受交通设施限制少,是最广泛的一种运输方式,也是交通运输网中其他各种运输方式联系的纽带。

③适应性强,服务面广,时间上随意性强,可适于小批量运输和大宗运输。

④公路运输投资少,资金周转快,社会效益显著。

⑤与铁路、水运比较,公路运输由于汽车燃料价格高,服务人员多,单位运量小,所以在长途运输中,其运输成本偏高。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我国公路分为哪几个等级?答:交通部颁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其中: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3.简述公路“两阶段勘测设计”的程序步骤。

答:两阶段勘测设计是公路测设一般所采用的测设程序。

其步骤为:先进行初测、编制初步设计和工程概算;经上级批准初步设计后,再进行定测、编制施工图和工程预算。

也可直接进行定测、编制初步设计;然后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通过补充测量编制施工图。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答:公路主要技术指标一般包括:设计速度、行车道数及宽度、路基宽度、最大纵坡、平曲线最小半径、行车视距、桥梁设计荷载等。

5.设计速度的定义是什么?答:所谓设计速度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

设计速度是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参数。

第二章平面设计一、填空题1、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2、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同向)曲线,而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反向)曲线。

3、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 6V或6倍设计车速)。

4、在转向相反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2V或2倍设计车速)。

5、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服度,还增加了(燃油)消耗和(汽车轮胎)磨损。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园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三种。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园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 )米。

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园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应设缓和曲线。

但(四级)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用直线径相连接。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其方程表达式为(、R·L=A2)。

10、无中间分隔带公路的超高缓和段过渡形式可采用三种方式,即(绕内边缘线旋转、绕中轴旋转、绕外边缘线旋转)。

11、圆曲线上全加宽值的大小与(设计车型、平曲线半径、设计车速)等因素有关。

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时,应在平曲线(内侧)设置加宽。

13、当公路需要加宽时,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第一类加宽)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第三类加宽)类加宽值;对于不经常通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第二类加宽)类加宽值。

14、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大地坐标系统、高斯3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15、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1.2)米,物高(0.1 )米。

16、行车视距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等四种。

17、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等三部分距离。

1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和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二、三、四级公路应保证(会车)视距的要求。

19、平曲线上行车视距的检查有两种方法,一是(解析法),另一是(几何法)。

20、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型是按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起来的线形形式。

二、选择题1、横向力系数的定义( A )。

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B 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 C横向力和垂向力的比值2、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 B )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3、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 B )的路面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A 路基未加宽时B 路面未加宽时C 路面加宽后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 外侧B 内侧C 中侧5、双车道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C )。

A 超车视距B 停车视距C 会车视距6、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7、新建双车道公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 A )。

A 内边轴旋转B 中轴旋转C 外边轴旋转8、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9、一般公路在旧公路改建时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C )。

A 内边轴旋转B 外边轴旋转C 中轴旋转10、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B )。

A 3%B 2%C 5 % D非定值11、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 D )。

A 离心力B 横向力C 垂向力 D横向力系数12、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 A )。

A 1:1:1B 1:2:1C 1:2:3D 3:2:113、汽车转弯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D )。

A 二次抛物线B 高次抛物线C 双柳线 D回旋曲线14、技术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大容许合成坡度的目的是(A )。

A 控制急弯和陡坡的组合 B控制最大超高横坡度C 保证冰雪路面行车安全 D比纵坡指标更科学合理15、不使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感到困难的平曲线最小长度为设计车速的(D )行程。

A 3sB 5sC 6sD 9s16、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 C )的法向距离。

A 路中线B 路面内边缘线 C行车轨迹线 D 路基内边缘线17、各级公路超高横坡度的最小值是( B )。

A 1.5%B 2%C 3%D 路拱横坡度三、名称解释1.横向力系数:即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2.缓和曲线:是指有超高的平曲线中,由直线段的双向横坡过渡到园曲线的单向横坡所需设置的渐变段曲线。

3.缓和曲线的切线角: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与起点(ZH或HZ)切线相交所组成的角。

4.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自驾驶员看到障碍物时起,至在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5.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在与对向来车相遇之前,完成超车安全回到自己的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四、问答题1.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什么?答: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①有利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②消除离心力的突变,提高舒适性;③完成超高和加宽的过渡;④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

2.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需从哪几个方面考虑?答:①控制离心加速度增长率,满足旅客舒适要求;②根据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所需经行时间;③根据超高渐变率适中;④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