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教育管理
高职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展 程 度来 衡 量 的, 开 了人 和 人 的发 展 , 会 发展 便 无 从谈 起 。 离 社 因此 , 职 教育 也 是一 样 , 果要 发 展就 必 须 站在 学 生 的 角度 高 如 来 思考 。高职 办 得怎 么 样 , 先要 看 培 养 出来 的 大学 生 是 否合 首 格 , 别是 思想 政 治素 质 是 否合 格 , 特 如何 衡 量 ? 那要 以培养 出
高 管 与 学 思 教 工 中 人 本 科 发 观 职 理 大 生 想 育 作 以 为 的 学 展
口 陈晶晶 汤 苗 苗
重点, 以道 德 规范 教 育 为基 础 , 以社 会 风 尚教 育 为根 本 , 以大 学 生全面 发展 为 目标 , 力开 展 多种形 式 的社会 主 义荣 辱观 教育 。 大 建 立 各级 领 导 和管 理干 部 亲 自抓 、 团 组织 经 常议 、 想 政 治 党 思 工 作 者具 体 做 、 学生 自我教 育 自我管 理 自我服 务 的 机制 。因 大 此, 高职 管理 育 人 以人 为 本 的科 学观 的理 论 意义 主 要 包括 : ( 一)强调 以人 为 本 。 体现 了科 学发展 观 关 于 学 生是社 会 发 展 的主 体和 前提 的基 本观 点, 并结合 、 融入社 会 主义 荣 辱观 教 育。
理 的 内容 、 法 和 手 段 , 方 建立 合 理 的规 章 制 度 和 有 效 的运 行 机 济 的 新 形势 对 人 才 的 素质 提 出 了新 的 更 高 的要 求 。如 何 帮助 大 学 生 树立 科 学 成 才 观 并 引导 大 学 生 成 才 已经 成 为 高 职 人 才 制 , 学 生 在严 格 管 理 中 养 成 良好 的 思 想 品 德和 行 为 习惯 。 使 在 高 职 的育 人 体 系 中 . 理 育 人 具有 特 殊 的 地位 和作 用 , 不 培 养 的 重要 课 题 。最 主要 一 点 就 是 要把 成 才 观 和 理 想 信 念 结 管 它 使 还 仅 要 保 证 学 校 各 项 工 作 的正 常 进 行 , 且 还 要 在 管 理 工 作 中 而 合 起来 , 大 学生 树 立是 人 才 都大 有 可 为 的观 念 , 要 坚 持 和 引 对 学 生 进 行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 因此 , 具有 非常 重要 的意 义 。构 加 强对 大 学 生进 行理 想 信念 教 育 , 导和 帮助 他 们 既树 立 社 会 共 又 高 建 社 会 主义 和 谐 社 会 对 高职 大学 生 思 想 政 治教 育 提 出 了更 高 主 义 、 产 主 义远 大 理想 , 树 立 符合 实 际 的具 体奋 斗 目标 。
突出重点与难点 加强教育与管理——理工科院校学生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策分析
的发展观。 工 科 院校 学 生 党 员 思 想 状况 和 存 在 的 问题
一
、
关于学生党员 , 我们应该看到两点 : 一是大多数理工科院校学生党 员具有坚定 的理想 信念 , 较强 的组织 纪律 观念 , 较强 的党性原则 , 对中 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大多数学生党员认为改革开放成就巨 大 , 自己得到 了实惠 , 使 生活质量 明显提高 。 近年来的反腐败成果 , 使绝 大多数党员相信我们党有能力从根本上遏制腐败 ,深化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 有效改善党 的领导 ,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伟 大成就对党员思想 产生了潜移默化 的作 用 , 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 代表” 重要思想正 E益深入人心。 二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党员还存在不少 l 口 问题 , 有 : 主要 1 学生党员发展的不平衡 , 、 整体结构不甚合理。 在一般 的工科院校 中, 学生党 员量少 , 在学生中的 比例偏低 , 有的分布不合理 , 常常是 低年 级无党员 , 高年级多党员( 也不超过学生数 的 1%) 而毕业生一旦离校 , O 。 班级党员的比例就直线下降 ,严重削弱 了学生党员的作用和对普通学 生 的 影 响力 , 定 程 度 地 阻 碍 了 党员 先 锋 模 范 作 用 的 发 挥 。 一 2 要求人党者少 , 、 后备来源短缺 ; 入党动机不纯 , 更趋“ 实用主义” 。 理 工 科 院校 大 学生 的思 想 具 有 与其 他 大 学 生不 同的 特 征 , “ 位 思 想 ” 即 本 比较 严 重 , 以 往 大 学 生 关 心 国家 大 事 、 事 政 治 相 比 , 与 时 现在 的 理 工 科 院校大学生更关心专业前景 、 个人就业问题等等方面 。所以 , 部分学生 入党是为将来谋求好 的职业 岗位创造条件 ; 的是想捞取政治资本等 , 有 把 入 党 当作 谋 取 利 益 的阶 梯 。 部分 学 生 党 员 入 党 后 政 治热 情 减 退 , 事 遇 高高挂起 , 相互推诿 , 有好处就一轰而上 , 功利心极重 ; 在学生 中表现平 平, 群众基础差 , 影响党员形象和威信。 3 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亟待加强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的不断 、 深化 , 党的基层组织 的结构形式 、 党员的构成和活动方式都发生 了一些 新变化。一般来说 , 工科院校 由于各种原因在校学生党员人数少 , 学生 党支部一般建 在高年级。近年来 , 随着一些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 而 党务干部配备和基层支部 的建设却未能跟上 ,致使低年级的学生不能 进入培养发展程序 ,而高年级 的学生面临毕业 ,无法发挥模范带动作 用 。同时 , 部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松散 , 的学生党支部除 了讨论党员 有 发展和预备党员转正时过组织生活以外 , 基本不组织 民主生活。 学生党 员思想认识不到位 ,理论水平得不到提高 。发展学生党员重数量轻质 量, 使得学生党员整体素质下降。 4 理工科 院校学生党员专业知识丰富 , 、 但政治理论素养欠缺 , 党性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
党 的 十六 届 j 中 全会 提 出 : 要 坚 持 以人 为 本 , 立 全 面 、 “ 树 协 调 、 持续 的发 展 观 . 可 促进 经 济 社 会和 人 的 全面 发 展 。” 形 新 势 下 ,高 校学 生 党 员 的 教 育 管理 作 为党 的建 设 的一 个 重 要 组
坚 持 以人 为本 在 党 的建 设 中 就 是要 坚 持 以党 员 为 本 。“ 党
员 是 党 的肌 体 的 细胞 和党 的行 为 主 体 ” 发 展 党 内 民主 , 设 , 建 先 进 型 执 政 党 , 须 充分 体 现 党 员 在 党 内当 家 作 主 的 地 位 , 必 尊 重党 员 主体性 , 障 党员 民 主权 利 , 现 党 员 对有 关决 策 的 民 保 实 主参 与 与 讨 论 。坚 持 以人 为 本 就 是 要 充 分 考 虑 到 大 学 生 党员 的特 殊 性 , 对 学 生 党员 中迫 切 需 要 关 心 的 就 业 创 业 、 济 困 针 经 难 、 理 健 康 等 问题 , 心 竭 力 地 给 予 支 持 , 他 们 更 好 地 成 心 尽 使
一
、
坚 持 以人 为 本 。 现 学 生 党 员 的 全 面 发 展 实
核 , 强 监 督 , 提 高 大 学 生 党员 整体 素质 建 立 良好 的 保 障 机 加 为
制 , 实做 到 全 程学 习全 程监 督 全 程 管理 , 葆 党 的先 进 性 。 切 永 ( ) 二 自我 教 育 与 组织 培 养 的统 筹 在 大 学 生 党 员 的 教 育 与 管理 中 . 自我 教 育 与 组 织 培 养 是 两 种 主要 的 学 习 形 式 .但 由 组织 统 一 进 行 培 养 教 育 的 时 间 较 为 固定 、 暂 , 短 内容 比 较单 一 , 与 人 员 多 , 需 要 一 定 的 资 金 参 且 支持 , 此 由组 织开 展 的 各 种学 习实 践活 动 非 常有 限 。 同时 对 因 于大学 生党员来 说 . 经具 备“ 已 自我 教 育 、 自我 管 理 、 我 服 自 务” 基本能力 . 的 因此 在 有 计 划 开 展 组 织 培 养 的 基 础 上 , 要 更 积 极 引导 学 生 党 员 加 强 自我 修 养 .提 高 学 生 党 员 的 积 极 性 和
科学发展观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和方法
2 0 1 3年 3期 ( 中)
小议校长的魅力
舒 伟 文
( 贵州省剑 河县革 东中学 ,贵州 剑河 5 5 6 4 0 0 )
摘 要:影响一所学校管理水平和教 育质 量的因素很 多,其 中 起 决定 作用的是一校之长,校长是一校之魂,一个好校 长就是一所好 学校。在学校管理层次 中处 于最高的位置 ,其本身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着全校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课堂教学 是教 育的主阵地,把科学发展 观贯 穿于 课堂教 学 r { t 足 我们 每个教 师义不
容辞 的责任和努力方向。 对现 代课 堂教 学 的理解 是科学 发展 观 贯穿于课堂教学中的根本 。科学发展观核心 是以人为本 ,我们教师必须树立一切为了学 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 了学生的一切 ,一切 围绕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思想 意识 。充 分发挥学生的 自主性。实现教师 、学生和教 学 内容的有机结合 。 在教 学 过程 中树立 和落 实科 学发展 观 应坚持 以下几个原则 : 正确评价 、全面发展 、多面成才。 我们评价学生时 ,往往按学 习成绩把学生分 为 “ 好 中差”三类 。这是不科学也是不全面 的,同时也会给学生带来思想压力 ,影响学 生 的积极性 ,限制学生的发展。应该说凡是 积极上进 、 勇于探索 、 敢于创新 、 品质优 良、 学有特 长者都是 可塑之才 。 人 才是 多种类 型 和 多种层 次的。这就要求 我们必须坚持全面 发展 和培 养个性 的统一 。肯定全 面发展 的同
二 、 知 识 魅 力
具有渊博 、 扎 实的专业知识 ,懂得教育
规 律 ,这 是校 长威信和魅 力 的主要因素 之 这种威信和魅力是建立在学校 的专业知 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之一 。作为校长不仅要钻 研各 门学科的知识 ,而且还要探究教育教学 规律 ,能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和 帮助。校长要静下来读书 ,用读书来提高 自 身素质 ,用读书来提升 自己的思想境界 ,用 读书来拓宽学校管理 的思路 。“ = f 5 生气是一 个教师的最好素质 ,书生卷气是一个学校 的 最好气氛” 。 校长的知识渊博 , 有较高的政策 水平 ,掌握教育科学知识 ,通晓教学业务 , 有 自己的办学思想 , 就会得到师生的敬佩,就 会赢得师生员工的信赖和支持。 校长就像块磁 铁那样深深 的吸着师生。如果校长知识浅薄, 对教学工作不重视 , 说不出所以然 , 工作上开 黄腔 ,瞎指挥 ,师生怎么能从 内心上佩服你 呢?在学校管理中你又有多大魅力呢? 三 、课堂 魅力 我认为要想当一位优秀的校长 ,首要 做好一名优秀的教师。~位优秀教师往往具 有 丰富 的教学实践经验 ,在教学实践的舞台 上 ,运用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形成 自己独具 特 色的教 学风格 ,如果 校长长期 站在讲 台 上 ,对教材运用 自如,有过硬 的教学实践能
试论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的管理载体
试论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的管理载体张蕊(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140)摘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5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本文论述了大学生科学发展硬嫩育的管理裁体的科学内涵,进而阐释将管理作为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载体的依据,以及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裁体所发挥的功能。
管理载体建设对于大学生科学发展砚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在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硬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管理载体;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依据;功能;实践;实效性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970一(2013)02一0068一0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把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有机整体全面把握,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社会建设,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
111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也要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学生、发展依靠学生,以全面思考、系统教育、整体推进、多管齐下为原则,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开辟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途径,努力实现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完美统一。
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教育载体很重要。
它可以承载、传导科学发展观教育内容,为教育主体所用,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而管理载体是科学发展观教育载体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的开展也必定发挥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的管理载体的科学内涵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的管理载体是以管理作为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的载体,将科学发展观的信息内容融入到对大学生的管理活动中,通过行政管理、制度规范、经济调控等管理手段,激发大学生的精神力量,加强品格修养,提升思想境界,最终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后期教育与管理——以重庆文理学院计算机学院为例
伍 的形象 。
二 、 进 一 步 加 强 和 改 进 大 学 生 党 员 发 展 和 后 期 教 育 与
管 理 必 须 靠 发展
二 是 重 视 发 展 前 的考 察 , 视 和淡 化 发 展 后 的监 管 。当 忽
邓小平 同志说 : 发展 才是硬道理 。教育部思政司司长刘 贵芹谈 到 : 站在新 的历史起 点上 , 进一步 加强和改进 大学生 思 想政治教 育 , 关键靠 发展 , 大发展 、 困难 , 小 小发展 、 大困
范 带 头作 用 。
关键词 :科 学发展 观 ; 大学生党员; 后期教 育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 : 2 11 D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3 3 3 (0 10 — 0 7 0 1 7 — 2 12 1 )9 0 1— 2
科学发展 观 ,是对党的三代 中央领导集体 关于发展 的 重要思想 的继 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 主义关 于发展的世界观
系列 培 训 或 就 某 一 个 专 题 进 行 深 入辅 导 。 二 是 可 以通 过 组
养 ,更要在入党之后加强教育与管理。教育与管理 同时存
己; 对群众反映 问题属实 、 确实尚不具备党员条件 的公示对 象, 党组织要做好教 育引导工作。 四是要统筹好 人党前与入党后的教育关系 。党员 的教 育要有规范性和持续性 ,不仅仅在入党前要加强教育 和培
是要抓好爱党 、 爱国主义 教育。二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三是要继续加强党 的理论知识教育 ,特别 要加强对党章 的 学 习和党性的认识 与深化 。 四是要加强时事政治学 习。 五是 要开展好警示教育 学习。 六是要开展好常规教育 。 开展 大学 生后期教 育的形式一是 可以通过邀请 校内外专家进行集 中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本单位科学发展情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本单位科学发展情况(思路+目标+措施+成效)(一)在发展思路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高职教育办学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
我在学校工作中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用发展的思路和举措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我和学校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以及相关文件和理论学习材料,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示范性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组织全校党员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明确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校的新要求,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推动全面建设高水平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发展思路。
(二)在发展目标上,科学合理定位,建设全国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我校根据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趋势,科学制订了发展目标:面向生活产业,保持轻工特色,调整专业结构,使轻工专业向生活产业进一步延伸;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建设与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国特色鲜明、高水平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广东省高职院校的排头兵;建设成为广东生活产业和全国轻工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广东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加油站”。
历史赋予我校人才培养的责任是:助推“珠三角”产业升级,为生活产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更广泛的技术服务。
(三)在主要措施上,联动运作,多管齐下,实现学校的协调健康发展学校经过十多年的高职办学历程,现已经进入内涵建设阶段。
要谋求学校新的科学发展,不仅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而且更要注重发展质量。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在综合实力、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科研成果、人才培养以及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校科学处理了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自身发展与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了教学、科研、人事、后勤等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探索科学配置、有效整合、合理使用学校现有资源的途径,实现了学校的规模、结构、层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 广东金 融学 院公 共管理系 ,广东 广州 , 1 5 1 502 )
[ 摘
要] 以科 学发展观为指导加 强新形势 下大学生的爱 国主 义教 育是 高校进 行大 学生思想政 治教 育工作 的重要 内
容 , 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具有重要意义。爱 国主 义是 中华 民族优 秀传 统文化 的核 心价值 体 系, 对加 是推动 中国社会奋 勇前进 的 巨大力 量,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的重要组 成部 分 , 每一 个 当代 大学生 必须捍卫 的尊严和神 圣使 命。新 形 是 势下 , 以科 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大学生的爱 国主 义教 育。 要 [ 关键词 】 科学发展观 ; 国 义 ; 爱 主 大学 生 [ 中图分 类号 ] 6 1 G 4 [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63- 882 1)1-05 2 17-37 (O2 O—o5—0
物是爱 国, 注身边孤寡老人 、 关 儿童 , 积极参与社会义工 也
社会 主义建设新 时期 。 中国共产党提 出了坚持 以人 为 本, 树立全面 、 协调、 可持续 发展 的科 学发 展观 , 进社会 促 和 人的全面发展 。 科学发 展观不仅对 建设社会主义事业、 实 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具有 划时代 的指 导意义 , 对加强和改 进 大学 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切 实的指导性 。 社会主义 建设新 时期 , 必须在党 的领导下 , 学发 展观 为指导加 以科 强 大学生 的爱国主义教育 。 1以科 学发 展观 为指导 。 行 “ . 进 以人 为 本 ” 的爱 国主 义 教育。 科 学发展观要求 “ 以人为 本” 在 高校 思想 政 治教育 , 中。 则体现为 “ 以学 生为本 ” 。对 大学 生进 行 爱 国主义教 育。 同样要坚持 “ 以人为本 ” 的原则 。大学 生 作为科 教兴 国战略的受益者 , 着新 生 的知识力 量 , 代表 有其 特殊 的历 史使命 , 具有强大的可塑性。 同时, 大学生作为还没有正式 踏人 社会 的学生群体 , 心智还不够成熟 , 容易被误导 , 至 甚 是被操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大学生的这些特征 进行 “ 以学生为本 ” 的爱 国主义教育 。 “ 以学生为本 ” 进行 爱 国主义 教育 , 首先要 帮 助学生 实现科技成才的历史使命。大学生除了要胸怀报国之志 外, 还要掌握报 国本领 , 这样才是真 正的爱国 。 时期 , 新 爱 国就是要 为社会 主义现代 化建设事业 、 中华 民族 的伟 大 为 复 兴打好基础、 做好准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教导 大 学生 , 国首先做好学生 的本分 , 知识 , 爱国情怀 和 爱 学好 把 理 想抱 负融 入刻苦学习之 中, 时刻谨 记“ 中华 之崛起 而 为 读 书” 充 分汲 取人 类社会所创 造 的一 切优 秀文 明成果 , , 深 入学 习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 。 努力用 马克思 主义 中国 化 的最新 成果武装 自己,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 观等, 努力成 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和掌握新兴知识力量 的高科 技人才 。只有掌握了过 硬的本领 , 大学生 才能成 为 祖 国未来 建设的 中流砥柱 , 能为 民族 复兴 作 出贡献 , 才 才 能在新形势下实现真正的爱国。 爱国需要理性引导 , 由当今 大学 生普 遍心智不 够 这是 成熟、 思想容 易被误 导 、 为容 易偏 激 的特 性所 决 定 的。 行 在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 , 思想政 治教育 者要 注意 对学生情感 的把控 , 不能 因为大学生过激 的爱 国情绪和行 为而否定他们 的爱 国心 , 也不 能助 长他 们 这种 偏 激 的情 感 。 到全 面客观 的对待 大学 生爱 国情感 的盲 区 , 肯 要做 在 定的前提下加 以理性的指导 , 从而逐渐消 除大学生在爱国 之心的驱动下所引起的盲 目和危害 , 消除他们 由于心智不 够成熟而造成 的过激行 为。“以学 生 为本 ” 重视 学生 的 , 思想、 心理特 征 , 以理性 的观念正确 引导学 生 的爱 国主义 思想 , 帮助学生真 正实现爱 国之志 。 “ 以学生 为本 ” 的爱国主义教育要 求鼓励 学生根据 自 身特点积极拓展爱国途径, 并做到“ 以好小 而不为” 不 。 爱国主义思想要求爱国家, 爱祖国河山, 爱骨肉同胞, 爱祖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必须把握的五个原则
从宏观来说 ,要做到 “ 三个认清” :
其 一 ,要 认 清 民 办 高 校 如 何 坚 挣 以邓 小 平 理 论 和
“ 三个 代 表 ”重 要 思 想 为指 导 ,全 面 贯 彻 中央 关 于 “ 兰 进” ( 进教材 ,进课堂 ,进学生头脑)的方针 ,提高民 . 办高校大学生的总想政治素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共 性 与个 性 相 统 一 的 切 入 点 ; 五 要 结 合 民办 高 校 管 理 体 制 的实 际 ,找 到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中 以人 为 本 ,寓
教育网络 ;其 五 ,思想 政治 教育工作体制不健全 ,思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于各项业务工作 中的切入 点。 最后 ,从 微观层 次来说 ,要提 高做好 民办 高校思 想 政 治教 育 的 自觉 性 ,必 须 脚 踏 实 地 ,建 立 “ 个 到 六
略上 从 全局 上掌 握 民办 高 校思 想政 治 教 育 的主 动权 : 要 遵 循 教 育 者 的 素 质 决 定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水 平 的 规律 ,建立民办高校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一
动特点。 在进行理论 灌输鼢 髑对 , 注重学 生博 礤罐l 素
性 和 重要 性 。 其 三 ,要 认清如 何根据 民办 高 校的特 点 、规 律 ,
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正确思路
科 学发展 观首先在 于它的科学性 。毫无疑 问 ,它 对思想 政治教 育管理 的指导意 义也首先在于它 的科学 性。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民办教育 促进法》 明确’ 定 : 规 “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 同等的法律 地位 , 国家保 障 民办学校的办学 自主权 。 ”随着我国改 革开放 的深入发 展和社会 主义 市场经 济体制 的不断完善 ,民办教育在 我 国的发展是 一个不可 阻挡的历 史趋势 。相对来 说 , 民办高校 的思 想政治教 育则显得 比较 滞后 ,表现 在 : 其一 ,不少民办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 , 往往说 起来重 要 ,做起 来往后靠 ;其二 ,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 育工作 的针对 性 、实效性不强 ,形式主义 、教 条主义 在有些 民办高校 中存 在还 比较严重 ;其三 ,学 生管理 方式方 法陈『 、老套 ,缺乏富有活力 的思想政 E I l 治教育工作机 制。其 四 ,心理素质教 育尚未引起足 够
阐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措施
阐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措施高校教学管理承担着保证教学工作通过有序运转来完成教育目标的任务,是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目标得以实现的枢纽。
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的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对高校的发展和前途至关重要。
而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高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1)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与高校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教学管理队伍在学校教学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育质量。
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很大一部分源于非教育管理专业,缺少系统的教育管理的知识结构,缺少对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深入了解,影响了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其次,教学管理事务庞杂,管理人员事务性工作很多,难以有更多的精力进行教学管理研究和创新实践。
此外,学校对教学管理人员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长远计划,聘任岗位低,职称晋升难,教学管理人员后继培训进修机会很少,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2)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教学计划、学生选课、教学任务安排等多方面已实现了网络化管理,但由于网络设施及教务系统软件的功能开发还不完善,使用起来仍不方便,不少事务还得手工操作,教学管理工作量很大,而且很容易出错。
(3)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
高校党政管理干部、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学科研精英阶层因所掌控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而具有较高影响力,容易滋生“长官意识”和“幕僚人物”。
相比之下,以普通教师和广大学生为主导的基层民主权力的影响力则极为有限。
这就抑制了普通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
(4)教学管理机构职责不清,一项工作重复进行的情况普遍存在。
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由教务处及学院或系部的教学秘书构成,其中教务处是教学管理的关键机构,学院或系部的教学秘书听从学校教务处的指挥。
然而许多高校都存在着各职能部门职责不清、思想不一致的情况,使很多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或者一项工作由不同的人或部门重复进行,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科学发展观要求下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
高工作效率。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教学管理人 员只能 但 进行最 基本的计 算机 操作 , 没有 充分利用 计算机 多项 功能和 网络技 术 ;更缺 乏软 件开 发能 力。这种状 况 反 映 出, 教学 管理 人 员还很 缺乏 系统的计 算机理论 和 网 络 技 术知识 。 又 由于一 些部 门现 代化设 备投入不 足 , 教学 网络 系统 不够 完善 , 很难 使 教学 管理 现代化 。 同 时, 延误了管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继续提高,出现管 理人 才培 养的恶 性循 环 。 面对如此现状 , 教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就显得 十分重 要 。必须通过 扎实 有效的全 方位学 习 , 自己 使 的综 合素 质和 实际 工作能 力得到全 面提 高 , 为一名 成 知 识广 博 、精通 管理 、掌 握现 代化技 术 、能够 妥善处 理工作 中所 遇 到的 各种 问题 的 复合 型人才 。 二 对高 校管理 人 员进行 继续 教育 的新要 求 中国的高 等教 育随 着改革 , 比与 以往的培 训模 相 式, 管理 人 员的 培训面 练 了挑 战也 遇到 _ r自身发展 的 良好 机会 。 ( 坚持 以人 为本 一) 创新管理机制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 心 。它强调 一切 工作要从 人的根 本利 益出发 ,促进人 的全 面 发 展 、不 断满 足人 的 日益 增 长的 物 质文 化需 求。 教学管理人员是办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 高校 教学 管理队伍 建设 坚持 以人为 本 , 首先 要树立 以教 师 为本 的理念 , 突出教 师的丰体 地 位作为 高校 人事 工 把
改革 提 供 参 考 。
关 键 词 : 学 发 展 观 ;高 校 管 理 人 员 ;继 续 教 育 科
中图分类号 : 7 6 8 ( 2 8 3
大学生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一、引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和环境等多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根本着眼点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中国更好更快的发展;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受教育的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即要求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和兼顾各方。
科学发展观不仅对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提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放在首位,要德育为先,把合格的政治素质作为将对从事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大学生的首要要求,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要以人为本,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护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尽可能地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要全面发展,即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发展,把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协调发展,统筹课内课外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的网络来推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统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统筹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作用,统筹思想政治教育三支队伍建设,统筹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要可持续发展,即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要环节,从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出发,建立既能立足当前,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又能着眼长远,保证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摘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以大学生成人成才为根本出发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和管理方法,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以人为本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生存健康,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人才多样化的需要。
一、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人本教育思想的缺失20世纪初,英国着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罗素将人本主义思想与教育管理相结合提出了“人本位”的朴素教育思想。
他指出:“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领,美好的生活不应服从消极的命令,而应在扩大和发展自然欲望和本领的过程中求得。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根据人类自身的发展特点,提出了反对行为主义的人本主义教育目标,即培养能够适应变化的、知道如何学习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人。
并形成了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它对人性持乐观态度,以重视人的价值为核心,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重视受教育者发展的主体性、全面性和差异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尽管这种教育思想过分追求和张扬作为个体的人的个性、自由及潜能的发展,但其内隐的对受教育者关心、理解和尊重的教育理念,与作为科学发展观之核心的以人为本所倡导的“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是相吻合的。
人本教育思想体现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即尊重学生人格个性,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潜能,实现学生价值,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实现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然而,长久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比较僵化的管理体制,其不合理性就在于它所主张的以服从、整齐划一为特征的管理价值取向与教育本质相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矛盾。
教育科学发展观心得范文
近年来,教育科学发展观一词在各行业中越来越频繁地被提及。
这个概念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科学发展观这个概念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对教育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实践心得。
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对教育发展的一种科学的看法和认识。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学发展观。
教育科学发展观包含着教育发展的规律,它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握好教育的发展规律,加强对教育发展的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发展观对于现今的教育实践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在当前的教育领域,很多教育机构和教师都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压力。
我们需要守住教育科学发展观这个指南针,追求教育的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近几年来,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教育也不例外。
在许多教育领域,已经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许多教育机构开始利用技术来定制化教学过程,通过数据分析来个性化地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
这些发展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尽量贯彻教育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我非常注重教育的全面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我也非常重视教育的科学化,尽可能地借助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教育研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结一下,教育科学发展观是教育实践的指南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当前教育领域的发展中,尤其是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时代背景下,教育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
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我将始终牢记教育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不断努力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为我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 全文
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强调科学技术的创新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国家层面,科学发展观被纳入各个领域的规划和政策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实践。
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1. 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注重在各个领域中贯彻全面发展的理念,比如教育领域要注重素质教育,医疗卫生领域要注重人的全面健康,环境保护领域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2. 协调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都需要协调发展,不能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
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城乡发展要协调,人口发展要与资源利用相协调。
3. 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未来发展为代价短期追求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注重环境的保护,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实施科学发展观的方式和途径1. 政府的引领作用:政府在贯彻科学发展观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需要在规划和政策中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同时加大对相关领域的扶持和投入。
2. 公众的参与:公众在实施科学发展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公众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同时鼓励公众参与各个领域的发展和管理。
3. 企业的责任:企业在实施科学发展观中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需要注重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不能只追求短期利润而忽视长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可持续性。
四、结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的根本方针,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引起重视并付诸实践。
只有全社会上下一心,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推动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树立“大教育”观和科学发展观
要切实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必须让教育回归教育,改变以教学、以传授知识取代教育的狭隘的教育理念;必须因材施教、分层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自我选择。
要树立“大教育”观和科学发展观■杨德广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2011年即将实施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当前,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育知为本,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考分。
教育本是对学生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
然而,当今的学校已把教育退化为教学,把教学退化为传授知识,把传授知识退化为追求考分,以考分高低判断学生的优劣,决定学生的前途命运。
把大教育变成了小教育,把全面发展教育变成单一的智育。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这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此,学校应把思想品德教育、素质教育放在第一位,把做人教育放在第一位,努力把每个学生培养成爱祖国、爱人民、有社会公德、有责任心的合格公民。
要对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教育,把“德育为先”、“推进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要切实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做到“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念,让教育回归教育,改变以教学、以传授知识取代教育的狭隘的教育理念,应把德、智、体、美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全面规划、逐项落实、综合测评。
目前,从小学到大学,90%以上的课堂教学被传授知识的智育所占据,学生成绩册上登录的是各门课的考试成绩,评奖学金、评优秀生、升学等都是按学生智育学习的成绩评定,实际上把德智体美四育变成智育一项,德育、体育、美育变得可有可无、无足轻重。
教育工作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教育工作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教育工作科学发展观是指在教育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的思想方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
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立足实际,科学规划。
教育工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我们要根据
实际情况,了解学校和学生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教育目标和发展计划。
不能盲目
追求形式,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教育策略,确保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要深入研究,提高专业水平。
教育工作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提升能力。
只有通
过科学的研究和学习,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教育发展的脉搏,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
方案。
因此,要不断深入学习教育学理论和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第三,要坚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积极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
形成有益的经验教训,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改进
我们的工作方法和教育手段,推动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最后,要注重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的把握。
教育工作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进程,我们不
能局限在短期的眼前利益,要有长远的眼光,把握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同时,要关
注社会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推动教育工作
与时俱进。
总之,教育工作科学发展观是教育工作者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论,只有坚持这些观念,才能够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教育管理
摘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发展观决定着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选择、确定。
科学发展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新世纪的高校管理知名方向、提升理念,为高校教育管理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指导。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253-01
一、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这个重大命题,切实把第一要务抓紧、抓实、抓好。
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新路子。
”
科学发展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宗旨、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回答了为何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高校教育管理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的根本指针。
高校教育管理要坚持“以育人为本”、“以人才为本”。
“以育人为本”
要求把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作为高校的根本
任务,在教育管理各个方面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以人才为本”要求把教师这一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办学之本,坚持管理必须为教学服务、紧紧跟上教学发展需要的原则,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科学分析教育情况,精心制订管理科学化、教育规范化,正确处理好管理、教学、科研的关系,着力解决办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技术,为高校教育管理提供坚实理论基础。
二、高校管理实现科学发展观要贯彻“三个坚持”
(一)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学生是学校主人的思想,落实学生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建议权、参与权和对学习的选择权;学校一切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二)坚持学校以人才为本,切实落实教师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办学,实行校务公开,民主治校;充分尊重和发挥校、院学术机构在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与学术有关工作上的决策权;始终把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建设的核心,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
(三)坚持办学面向社会,为社会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创造学习机会,提供相关服务在努力办好全日制教育同时,努力办好专业硕士学位、夜大、函授、网络教育、高教自
考助学、研讨班、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为人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服务,为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
三、高校教育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五个统筹兼顾”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是促进高校全面、协调、和谐发展,因此,必须做到“五个统筹兼顾”:
(1)统筹兼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任务,狠抓重点,培育办学特色;
(2)统筹兼顾教学科研、管理干部、教科辅助人员三支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强校战略;
(3)统筹兼顾学生的德、智、体、美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统筹兼顾重点学科和一般学科,以重点带动全校整体水平提高;
(5)统筹兼顾各层次教育,根据定位确定办学重点。
四、高校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处理好“七个关系”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高校建设发展的规律,我认为,要保证学院平稳、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七个关系”:
(1)处理好办学规模和教育质量的关系,在确保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办学规模效益;
(2)处理好专业结构调整和社会需求关系,确保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3)处理好内涵发展和外延扩大的关系,确保充分发挥各校区办学资源的综合效益;
(4)处理好办学硬环境和办学软环境的关系,确保在改善硬环境的同时,加强软环境建设;
(5)处理好事业发展和提高待遇的关系,确保在学校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教职工待遇;
(6)处理好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的关系,在物质奖励同时,大力加强大学精神文明建设;
(7)处理好对外合作和自主发展的关系,坚持平等互利,以我为主。
参考文献:
[1]郑雅萍主编.和谐校园的理念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