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2024年统编版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统编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B. 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分权制之间的矛盾C.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D. 封建社会内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C. 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开辟了道路D. 直接导致了中华民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3、题干: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辛亥革命后,短期建立起来的南京临时政府未能实现预期的革命目标D. 辛亥革命使得国际地位提升,大量外国资本涌入中国4、题干:以下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标志B.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C.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成功推翻了国民政府5、题干: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中,对世界文明进程影响最大的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6、题干: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 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D. 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7、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对秦国的军队建设影响最为深远?A、实行九品中正制B、推行县制C、奖励军功,按功授爵D、统一度量衡8、西汉初期,为了巩固政权,刘邦采取了哪种政策来安抚民众?A、实行分封制,设立诸侯王B、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实力C、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实行休养生息政策9、题干信息:(1)殷商时期中国使用的主要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 10、题干信息:(2)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的兵器采用冶铁技术铸造,其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A.增强了秦朝的军事力量B.推动了冶铁技术的发展C.体现了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先进性D.促进了秦朝国家的统一11、题干:关于秦朝统一六国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高中一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中一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随后半个多世纪,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打断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正常进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据此回答1—5题。
1.下列各项,最能说明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的是A.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加紧殖民扩张B.清朝政府奉行闭关自守政策C. 中国落后于英国必然挨打D.中国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2.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取得永久居住权始于A. 鸦片战争以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C. 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以后3.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侵占了我国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其中割让领土面积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A. 《北京条约)B.《瑷珲条约》C. 《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D.《中俄改订条约》4.右图记录了日本对中国人民的犯罪行为。
对此,1894年10月西方报刊曾评论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着野蛮筋骨的怪兽”,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丰岛海战,日军突然袭击B.镇压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C. 旅顺大屠杀D.南京大屠杀5.观察下列屈辱条约签字仪式的图片,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①图片分别反映《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签订②社会发展的先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之一③战争的性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④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开始和形成A. ①②③④B.①②③ C. ①④D.②③为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近代中国各阶层人民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抗争,推动着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据此回答6--14题。
6.右图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碑。
有关这张图片的解释正确的是A. 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地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B.近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开始的标志C. 近代中国第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高潮D. 暴露农民阶级阶级局限性最典型的一个事例7. 1851一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给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
人民版高一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
高一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及第Ⅱ卷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题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 B.宗法制C.分封制 D.郡县制2、对元朝设置的行政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尚书省 B.枢密院是国家制定政策的机构C.宣政院管理西藏及少数民族事务 D.一些偏远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3、中央电视台欲制作一个“纪念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节目,你认为地点最好选在哪个地方才最有意义A.贵州遵义 B.陕西延安 C.甘肃会宁 D.陕西洛川4.图1是北京大学为纪念一场爱国运动而发行的纪念章,这场爱国运动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载入我国史册。
这场运动应当是指A.义和团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5.在抗战期间,蒋介石夫妇曾被英美两国邀请到开罗参加国际会议,受到如此礼遇的原因是A..蒋介石的国际威望提高B.中国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C.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D.日本企图拉拢蒋介石6.近人《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
’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
”此事造成了A.太平军内部自相残杀 B.干王洪仁玕被黜去位C.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 D.天京被清军攻破7.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A.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确认了国民的权力和自由8、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下列中国领导人向美国表明的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是A. 一个中国 B.两种制度 C.三个世界 D.四项原则9.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争取外交平等10.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A.民主改革B.和平共处C.政治协商D.民族区域自治11.1971年7月,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一中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周朝的建立C. 秦朝的建立D. 汉朝的建立2.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汉文帝D. 汉景帝3. 下列哪个战役标志着楚汉战争的结束?A. 巨鹿之战B. 垓下之战C. 官渡之战D. 赤壁之战4.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科举制度?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唐朝的灭亡?A. 安史之乱B. 黄巢起义C. 五代十国D. 北宋的建立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______个诸侯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 汉朝的两位著名女性统治者是______和______。
3. 隋朝时期,______发明了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不再只依赖和关系。
4. 唐玄宗时期,发生了______,导致唐朝国力大幅削弱。
5. 宋朝的两位著名词人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描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2. 请简要介绍汉朝的丝绸之路对中西方交流的影响。
3. 请简要阐述唐朝的衰落原因。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请论述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2. 请论述宋朝的经济发展对文化繁荣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B4. A5. C二、填空题1. 六个2. 武则天、慈禧太后3. 隋炀帝4. 安史之乱5. 苏轼、辛弃疾三、简答题1. 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全国分为36个郡,下设县、乡、亭等基层政权。
皇帝拥有绝对权力,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职位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2. 汉朝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使汉朝与西域、欧洲等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3. 唐朝衰落的原因主要有:安史之乱导致国家政治动荡,边疆不安;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官僚制度腐败,政治效率低下。
福建省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2.西周时期,“天子”统治的地域叫“天下”,诸侯统治的领地叫“国”,卿大夫统治的采邑叫“家”,天下、国、家的层次得以落实。这表明周朝( )
A.统治秩序的发展B.中央集权日益强化
C.民族认同的增强D.世袭制度开始确立
3.战国时期,某学派主张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的理论。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C.中枢权力机构的异化D.清廷政治制度全盘西化
16.下表为1860年-1865年地方总督、巡抚族属统计比例表。
年代
满汉总督比例
满汉巡抚比例
1860
5:5
6:9
1861
5:5
4:11
1862
4:6
2:13
1863
3:7
1:14
1864
2:8
0:15
1865
1:9
0:15
据此可知,晚清( )
A.官员选拔制度发生变革B.满汉民族矛盾趋于缓和
福建省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友情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发现,江浙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在挖掘出大量极具地方特色文物的同时,均有作为祭祀礼器的玉琮出土。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
A.缺乏对西方制度的正确认识B.存在对中国历史的错误认知
C.秉承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D.具有跨时代的民主政治意识
19.下图是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 )
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期末质量监测卷高一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没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北京人遗址考古发掘出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由此可知,北京人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应是A. 打制石器B. 磨制石器C. 青铜农具D. 铁质农具【答案】A【解析】【详解】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因此使用的是粗糙的打制石器,A项正确;B是新石器时代的工具,排除B;C项在夏商周时期,D项在春秋时期,排除。
2. 下图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和半坡文化出土的陶器,尽管他们相距遥远,但它们又有着极其相似的文化特征。
人民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人民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下列哪位人物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并且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3、古代中国的宗法制与分封制密切相关,它们共同维系了西周社会的稳定。
下列关于这两项制度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宗法制中,家族血缘关系是划分等级和权力的基础。
B、分封制中,诸侯必须向周天子定期述职、缴纳贡赋并出兵打仗。
C、宗法制规定,大宗可以压制小宗,但不直接享有分封的土地和人民。
D、分封制中的诸侯需要向周王室分封土地,但不包括人口。
4、秦朝疆域辽阔,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在不同时代的影响各有不同。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封国制5、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南昌起义D. 抗日战争爆发6、以下哪种经济体制改革措施最早在欧洲实施?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市场经济体制C. 私有制改革D. 公有制改革7、明朝初期,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他的改革措施?A. 建立内阁制度B. 废除丞相制度C. 实行卫所制度D. 设立锦衣卫8、清代康乾盛世期间,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同时也潜藏着危机,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时期的潜在危机?A. 土地兼并严重B. 财政收入减少C. 官僚体系腐败D. 民族矛盾激化9、秦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措施。
以下哪个选项不符合秦朝的统治政策?A、推行郡县制,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统一货币、度量衡,以促进经济交流C、焚书坑儒,限制思想自由与文化发展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与外国交往 10、汉武帝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文化政策以强化中央集权和儒家思想的地位。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48分)1.山西又称“三晋大地”,今天山西省的简称还是“晋”,这一称谓源于古代的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史载,太公五月而报政。
周公曰:“何速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
”伯禽三年而报政。
周公曰:“何迟也?”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而后除之。
”伯禽“变其俗,革其礼”的封地是A.鲁 B.燕 C.齐 D.宋3.《三国志》提到,某职官自汉季以来“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以往)司察之而已”。
由此推断,该职官是A.郡尉B.刺史 C.三司使 D.枢密使4.唐代尚书省掌管之下的某部,一般设有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
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
唐代尚书省掌管之下的这个“部”是A.吏部 B.户部C.礼部 D.工部5.下表为伯利克里时期雅典人口中各类型人数统计表。
从表中信息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A.法律至上B.少数人的民主C.轮番而治D.间接民主6.《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由议会决定。
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议会的权力受到限制B.国王的权力不断扩大C.英国实行民主共和制D.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谁是国家最高主权的代表——国王还是议会?最终,英国人明确的答案出现于A.1649年 B.1689年 C.1701年 D.1721年8.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当今在世的君主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
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长河里,女王经历了十几位英国首相,见证了英国社会沉浮与世界变迁。
下列关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B.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C.英国是民主共和制国家D.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9.据统计,1782~1998年,遭美国国会众议院弹劾、参议院审判的文职官员共有16人,其中总统2人,内阁部长1人,参议员1人以及法官12人。
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
A. 极力提高皇权B. 竭力削弱相权
C. 削夺将帅权力D. 分权以削弱地方权力
15.元朝的辽阔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元朝设立的军政机构有
A. 北庭都护府B. 宣政院
A. 农业的发展B. 冶铸业的发展
C. 商业的发展D. 各国间商业交流频繁
4.战国时期,变法成为历史潮流。其中,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是
A. 李悝变法B. 吴起变法C. 商鞅变法D. 秦穆公变法
5.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
A. 义和团运动B. 太平天国运动
C. 台湾义勇军D.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23.“九七国耻”是指签订
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
C. 《辛丑条约》D. “中日民四条约”
2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规定
A. 实行总统制B.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A. 《南京条约》的签订B. 鸦片战争
C. 《北京条约》的签订D. 第二次鸦片战争
21.福建布政使徐继畬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之一。他留心搜集外国事务和西人著述,撰成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A 《四洲志》B. 《海国图志》
C. 《瀛寰志略》D. 《康輶纪行》
22.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文中“”处应为
C. 废除不平等条约D. 推翻封建帝制,实行共和政体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原卷版
4.北宋时,它主管盐铁、度支、户部,有“计相”之称,在权力中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
A 参知政事B. 尚书令C. 三司使D. 枢密使
5.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内阁正式确立于
A. “另起炉灶”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求同存异”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2.1954年12月,中国外交部指示驻印尼大使黄镇:对东南亚国家积极进行工作,稳定亚非两洲的和平中立国家,我们应争取参加这次会议。当时中国积极争取参加的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B. 万隆会议
C. 第26届联大D. 中共一大
11.中国近代某次《天安门大会宣言》:“夫和议正开,我等之所希冀所庆祝者,岂不曰世界中有正义、有人道、有公理,归还青岛,取消中日密约、军事协定,以及其他不平等条约,……侪我于战败国如德奥之列,非公理,非正义也。”与该宣言直接相关的事件
A. 揭开了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 高举伟大的爱国主义旗帜
C. 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D. 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
A. 欧洲共同体
B. 欧洲煤钢共同体
C. 欧洲经济共同体
D.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3.某宣言指出:“过去的历史和今天的现实表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可以和平共处,但是,独立、正义这一边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那一边是不能共处的”。发出该“宣言”的国际组织是
A. 欧洲煤钢共同体
B.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 不结盟运动
A. 1688年光荣革命B. 《权利法案》的颁布
C. 1832年议会改革D. 责任制内阁形成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试题解析版
A. 郡国并行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根据“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科举考试由中央组织进行,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有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D正确;郡国并行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与选拔人才无关,排除A;察举制的选官依据是品德,不符合材料“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排除B;九品中正制选官依据是门第,不符合“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排除C。
C. 推行郡县制度
D. 开创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从“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可以看出材料涉及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管理地方的制度是郡县制,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详解】
3.有古诗云:“山田久欲坼,秋至尚求雨。妇女喜秋凉,踏车多笑语。”材料中的“车”是指
9.如图事件被称为1937年南京屠城的“缩影版”,该事件发生于
A.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 甲午战争期间旅顺大屠杀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D. 九一八事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反映的是甲午战争中日本制造的旅顺大屠杀,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没有涉及到大屠杀,故A选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没有出现大屠杀,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甲午战争期间旅顺大屠杀,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甲午战争期间旅顺大屠杀,九一八事变没有出现旅顺大屠杀,故D选项错误。
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隋朝D. 元朝2、以下哪位是明朝的开国皇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翊钧D. 朱由检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实的描述,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B. 汉武帝开创了“文景之治”C. 隋炀帝建立了唐朝D. 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强了民族融合4、下列关于世界现代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一战后签署凡尔赛条约→ 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 1945年苏联Dieser京剧被确立为世界第一剧种B. 1945年美国和苏联盟军攻克柏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9年古巴革命C. 1969年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 1970年代美国发起“环境运动”→ 1989年东欧剧变D.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933年纳粹党在德国上台→ 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5、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政治措施?A. 实行分封制B. 统一度量衡C. 修筑长城D. 颁布秦律6、汉武帝时期,为了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政策?A. 推恩令B. 分封同姓王C. 设置刺史D. 实行盐铁官营7、以下关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今西安)B.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陆上贸易通道C.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D. 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是丝绸,不包括瓷器8、以下关于明朝“海禁”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A. 海禁政策是为了限制沿海地区的民间贸易B. 海禁政策始于明朝初年,结束于明朝末年C. 海禁政策导致明朝对外贸易长期处于封闭状态D. 海禁政策使得明朝在亚洲地区的贸易地位下降9、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了何种制度?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察举制 10、明朝时期,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始了大规模的海禁政策,限制海洋贸易,以防范倭寇侵扰?A、明太祖B、明成祖C、明仁宗D、明世宗11、宋代出现曲破、词牌等文学体裁,其原因是:A. 印刷术的普及B. 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C. 历代文学传统的积淀D. 汉族民族意识的高涨12、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A. 民主、平等、自由B. 民主、科学、民生C. 民族、民生、民权D. 民权、民主、民生13、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政治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C. 实行三公九卿制度D. 推行土地私有制14、关于宋代的科举制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宋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B. 宋代科举考试重视儒家经典的学习C. 宋代科举考试对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影响不大D. 宋代科举考试的录取率相对较高15、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与国民政府实行的“片面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是:A. 抗日战争的性质不同B. 抗日战争的目的不同C. 抗日战争的方针、策略不同D. 抗日战争的指挥权归属不同16、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民族独立B. 民主政治C. 社会主义改造D. 反帝反封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07年,浙江绍兴运行蒸汽织布机的染布庄有104家,同时还有200家传统的手工织染布作坊。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高一 历史(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三星堆两座器物坑出土的青铜器当中除青铜人像、神树、神坛等独具特征外,其中的青铜尊、罍与湖南华容、安徽六安、陕西城固等地出土的尊、罍从形态到纹饰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表明( ) A. 中华文明早期各地区之间已有交流B. 早期国家政权充满神权色彩 C. 商朝时对长江流域实现了有效管理D. 长江流域文明发展水平较高2.孔子一生慎重行礼,以为立身行事之准据;但《礼记·檀弓》中,孔子却屡行商制,又偶见孔子之随性行礼、漠视成规、默许失礼等记载,材料反映孔子( )A. 政治主张复杂多变B. 思想兼具原则性和灵活性C. 着重强调德治教化D. 深受道家和法家思想影响 3.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重构秦国体制,提升了制度效率,实现了国与民的利益均衡,推动了国家的崛起;统一后,秦朝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秦始皇将秦制推广至全国,导致制度僵化、效率下降,最终二世而亡。
秦亡的教训说明( )A. 制度建设需要与实际国情相结合B. 中央集权制度导致了秦朝的灭亡C. 法家的治国思想与时代格格不入D. 商鞅变法埋下了秦国灭亡的隐患4.汉光武帝废除更役制度,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同时注意整顿吏治,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
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A. 加强君主的政治权力B. 减少中央的财政开支C. 促进民众的政治认同D. 提高政府的治理效能 5.东晋政府设置侨州郡县以安置流民,以其原籍命名的地方行政机构登记临时户籍﹐以白纸书写﹐故称白籍,入白籍的侨人享受免调役的优待。
据此可知,白籍制度( )A. 造成基层组织的混乱B. 加快士族制度的形成C. 利于南方经济的开发D. 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 6.唐朝迁居长安的少数民族有几十万之多,仅突厥贵族被唐政府任命为将军、中郎将等五品以上官吏的就多达百余人,民众对于“胡装胡骑”习以为常。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A.任用酷吏治理地方B.颁布推恩令
C.徙六国贵族至关中D.确立察举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本题材料“豪民武断乡曲,恃财自重”可知,材料叙述的是地方豪强势力危害乡里,汉武帝针对这一现象采取的措施是:任用酷吏治理地方,A项正确;颁布推恩令解决的是王国问题,排除B项;徙六国贵族至关中,这是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排除C项;察举制是选拔人才的制度,与材料没有关联,排除D项。故选A项。
2.战国时期,代表平民利益,主张“兼爱”“非乐”“非攻”“节用”的思想家是( )
A.孟子B.荀子C.韩非子D.墨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代表平民利益,主张“兼爱”“非乐”“非攻”“节用”思想,D项正确;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排除A项;荀子主张礼法并治,排除B项;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3.秦朝建立后,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并整顿社会风俗。其主要目的是( )
A.加强社会治理B.促进经济交流C.巩固国家统一D.推动民族交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迁徙六国贵族豪强的措施,属于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因此其目的是巩固国家统一,C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主要是为维护国家统一服务,非加强社会治理、促进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排除ABD项。故选C项。
6.下图为隋炀帝大业5年(609年)至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户数统计表,其中M点之后户数剧烈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含解析 (1)
(上期)期末检测高中一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编号。
3.回答第Ⅱ卷试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内。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
这主要强调分封制A. 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B. 扩大了西周的疆域C. 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D. 巩固了西周的统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说明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故答案为C项。
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D 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信息不符,均排除。
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A. 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 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C. 婚姻中的门当户对D. 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答案】A【解析】【详解】“立嫡不以长”指中国宗法制中,帝王传位或公侯传爵时,即使庶子为长子也应传给正妻所生的嫡子,A选项符合题意。
一夫多妻制自父系氏族社会便已产生,与宗法制没有必然联系,B选项排除。
“门当户对”是门第观念的表现,与宗法制没有必然联系,C选项排除。
宗法制中诸子财产继承权分配是不平等的,D选项错误。
【点睛】宗法制建立的目的在于保持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高一 历史(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进入新石器以后,逐渐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其核心在( ) A.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辽河流域 D.中原地区2.西周封建过程中 ,哪一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 A.分封制 B.君主专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3. 哪一次改革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A.商鞅变法B.吴起变法C.庆历新政D.隆庆新政 4.上计是将地方上的各级官吏所管辖的在一 定时期的人 口 、财物和土地的变动数量以及税收 、支出的数量上报给相关官吏接受审计的思想。
由此可见 ,秦朝实施上计制度的 目的是( )A.规范官吏考核B.增加政府收入C.强化中央集权D.加强君主权力5.唐朝的妇女在婚姻生活中 ,可以嫉妒 、挑剔 、改嫁 、再嫁 、和异性交往可以不避嫌 ,妇女可以和男性一样从事商业活动;在政治领域中 ,她们也展现了毫不逊色于男性的领导才能。
据此可知 ,唐代( )A.男女地位已经平等B.受多元文化的影响C.市民阶层兴起D.出现儒学批判思想 6.三省制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
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逐渐成为权力中枢;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 ,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 宰相权力系统 。
这一演变主要说明了( )A.相权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B.相权结构完善削弱了皇权C.君主专制日渐强化的趋势D.君相权共存机制逐渐完善7.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是古代赋役制度史上一次重大改革。
其最重大的意义在于( )A.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C. 改变了长期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D. 取消了人头税,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8.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于各州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简称通判,与知州同领本州,裁处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审理等事,本州公文须经通判同意签押方可施行。
2023学年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含答案)
2023学年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含答案)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3题,满分为100分。
2.本卷采用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它地处钱塘江流域,毗邻杭州,还有总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的大型人工建筑基址,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出土的各式璀璨生辉的玉器。
”这一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A.红山文化B.大汶口文化C.龙山文化D.良渚文化2.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其中,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A.老子B.墨子C.孔子D.韩非子3.苏轼曾言:昔汉武帝以财力匮竭,用贾人桑弘羊之说,买贱卖贵,于时商贾不行,盗贼滋炽,几至于乱。
他批评的政策应该是A.郡国并行B.任用酷吏C.独尊儒术D.均输平准4.右图是《天工开物》对某一技术制作流程的图例,分别“斩竹漂塘”“荡料入帘”。
这一技术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火药制造D.制作指南针5.《资治通鉴》载:609 年至610 年,隋炀帝在洛阳举行大会。
“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自昏达旦,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胡客或过酒食店,醉饱而散,不取其直,曰:‘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胡客皆惊叹。
”这一记载能用以佐证隋朝A.盛极一时,但短命而亡B.短暂统一,但影响深远C.制度创新,但民不聊生D.劳役繁重,但泽被历代6.以下是汉唐选官制度的变革历程,从表中可看出科举制的实行时间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制度名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选拔标准德行、才能家世、道德、才能考试组织者地方官中央委任中正官中央官员A.加强了中央集权B.使官员人数不断膨胀C.确立了儒学独尊D.使知识分子醉心功名7.在舟楫通行的农耕文明时代,桥梁建设在技术上受制于石块的大小长短。
因革新桥梁技术而使赵州蛟河实现“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的桥梁专家是A.祖冲之B.李春C.僧一行D.郭守敬8.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一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随后半个多世纪,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打断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正常进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据此回答1—5题。
1.下列各项,最能说明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的是A.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加紧殖民扩张B.清朝政府奉行闭关自守政策C. 中国落后于英国必然挨打D.中国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2.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取得永久居住权始于A. 鸦片战争以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C. 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以后3.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侵占了我国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其中割让领土面积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A. 《北京条约)B.《瑷珲条约》C. 《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D.《中俄改订条约》4.右图记录了日本对中国人民的犯罪行为。
对此,1894年10月西方报刊曾评论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着野蛮筋骨的怪兽”,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丰岛海战,日军突然袭击B.镇压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C. 旅顺大屠杀D.南京大屠杀5.观察下列屈辱条约签字仪式的图片,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①图片分别反映《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签订②社会发展的先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之一③战争的性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④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开始和形成A. ①②③④B.①②③ C. ①④D.②③为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近代中国各阶层人民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抗争,推动着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据此回答6--14题。
6.右图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碑。
有关这张图片的解释正确的是A. 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地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B.近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开始的标志C. 近代中国第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高潮D. 暴露农民阶级阶级局限性最典型的一个事例7. 1851一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给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
右图所反映的战役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是A.为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B.解除了天京之围C. 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D. 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8.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清政府内部少数有识之土进行反思。
他们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开始兴力、洋务。
下列能反映洋务运动最初活动内容的图片是9.谭嗣同作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为变法慷慨殉难。
面对变法的失败,他在刑场上留下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浩叹。
导致他“无力回天”的根源在于A. 光绪帝力量弱小B.帝国主义的干涉和阻扰C. 袁世凯向慈禧太后告密D.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10.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割让台湾的消息传到台湾后,台湾人民A. 被迫接受日本的统治B.要求清政府迁都再战C. 希望俄国和德国出面干预D.组织义军抗击日军11.1898年,在山东义和团运动中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
”下列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A. 义和团运动就是一场反洋教斗争B.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C. 义和团运动有盲目排外性D.义和团运动的产生在于民族矛盾的激化12.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对三民主义评价正确的是①表达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和要求②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③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④彻底解决了反帝反封建的问题A. ①②③④B.①②③ C. ②③D.②③④13.民主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永远受到中国人民的尊重和纪念。
右图是为了纪念A. 镇南关起义B.武昌起义C. 黄花岗起义D.徐锡麟起义14.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革命出现了新曙光。
观察下列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①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②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③知识分子与革命实践结合,进步组织产生④中国共产党已成立A. 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中国人的思想和政治、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反映了中国进步的历程。
据此回答15--20题。
15.鸦片战争的失利,部分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该主张的实质是A. 对封建王朝的愚忠和维护B.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仿效C. 发展自己,反抗侵略D.树立崭新的爱国主义旗帜16. 近代中国一些进步思想家主张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第一次提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思想家及其论著是A. 魏源的《海国图志》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C. 梁启超的《变法通义》D. 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17.辛亥革命后,中国由帝制进入共和时代。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试图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以巩固民主共和。
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A. 主权属于全体国民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C. 实行总统制D. 实行责任内阁制18.19世纪中后期,在中国传统饮食之外,沿海主要城市开始出现西餐,吃西餐成为当时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这主要是因为A. 伴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吃西餐成为资产阶级的生活追求B.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文化随之传入C. 西方殖民者涌入中国,实行同化政策D. 对中国人来说西餐比中餐更有吸引力19.民国之初,跪拜、作揖等礼节被鞠躬、握手取代,并在青年中出现了一股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潮流。
造成送种风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生活习俗的影响B.民国建立后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文化运动时发展D .五四运动提高了人民的政治觉悟20.1915年,新文化运动产生。
在新文化运动中,首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是A BC D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与清朝晚期统治相比,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点。
据此回答21--22题。
21.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许多仁 人志土为民主共和而牺牲。
孙中山在悼念牺牲者时曾题一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此联是为了悼念 A. 黄兴 B .陆浩东 C. 宋教仁 D .|蔡锷22.1912――1919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高速发展,其主要特点是①面粉、纺织、化学等行业发展迅速②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③工商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④因帝国主义卷土重来而结束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1924--1927年,神州大地掀起一场国民革命的风暴。
据此回答23--25题。
23.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为 A.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 .人民大众与北洋军阀及列强之间的矛盾 C.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D .革命统一战线中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24.中国人民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被侵略的权益是在A. 南京、汉口B. 上海、九江C. 上海、南京D. 汉口、九江 25.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最突出的成果是A. 建立了巩固的广东革命根据地 B .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C. 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一些侵略权益 D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第II 卷(综合题 共50分)二、综合题(第26题2吩;第27题15分;第28题15分;共50分。
) 26.(2盼)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企业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材料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请回答:(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和明代的“机房”相比,最大不同点是什么?(2分)简述民族企业产生的原因。
(3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状况及原因。
(4分)(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
(4分)(4)结合材料三,指出近代中国轻重工业比例状况,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分)(5)根据材料四指出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1分) 各党派在议会中所占席位的比例及历史事实说明了什么? (2分)27.(15分)阅渎下列两幅1919年出现在北京市的对联,回答问题。
对联一:三鸟害人鸦鸽鸨一群卖国鹿獐螬对联二: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请回答:(1)对联一中的“鹿獐螬”影射哪些“国贼”? (3分)(2)两幅对联与哪一重要历史事件相关?(1分)(3)对联二说明该事件发展到什么阶段?(1分)有什么具体表现? (3分)(4)该事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分)它与以往的救亡斗争相比,体现出明哪些新的特色?(4分)28.(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材料二1. 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材料三国民党现正从事于反抗帝国主义与军阀,反抗不利于农夫工人之特殊阶级,以保农夫工人之解放。
——中国国民党“一大”《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大”提出的中共奋斗目标是什么?(2分)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2)材料二同材料一相比,党在当时的革命对象和革命目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有 何历史意义?(2分)(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国民党的主张有哪些是一致的?(2分)这些主张的一致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具有什么实际意义?(3分)附 加 题(20分)注:建议同学们选作此题,希望文科同学都选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戊戌变法”时期 1926年徐悲鸿画 剪辨之后的孙中山 1924年孙中山的康有为油画像 的康有为油画像 (1895年) 在广州 材料二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年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虽然,康有为生于1858年,孙中山生于1866年,他们近于同一辈人,但在社会政治思潮及其实践的急遽嬗变中,他们的脚步却是前浪推后浪,显示为两代人。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1.读材料一,分析康有为、孙中山图片形象及其历史背景。
(8分)2.(12分)读材料二请回答:(1)康有为、孙中山同是广东人,康有为年长孙中山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