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
新制度经济学(仅供参考)
新制度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科斯定理:在正交易费用的情况下,法律及制度在决定资源如何利用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P74【科斯中性定理:若交易费用为零,不管初始权利如何配置,自由交易都会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状态。
】2.交易费用:是一系列制度费用,其中包括信息费用、谈判费用、起草和实施合约的费用、界定和实施产权的费用、监督管理的费用和改变制度安排的费用,即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费用。
P443.搭便车:是一种发生在公共财产上的问题。
是指经济中某个体消费的资源超出他的公允份额,或承担的生产成本少于他应承担的公允份额。
指一些人需要某种公共财产,但事先宣称自己并无需要,在别人付出代价去取得后,他们就可不劳而获的享受成果。
4.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P665.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影响不能通过市场来解决。
P636.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的信息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由于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7.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是指用于特定用途后被锁定很难再移作他用性质的资产,若改作他用则价值会降低,甚至可能变成毫无价值的资产。
8.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它的实质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
P1829.路径依赖:指一个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一旦在外部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而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
P18710.资源诅咒:指的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限制作用,自然资源丰富的经济体反而呈现出令人失望的经济发展绩效的现象。
有以下解释:贸易条件波动、荷兰病、挤出效应、政治制度弱化效应。
新制度名词解释+简答
09经2内部交流资料。
仅供参考第一章:机会主义行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尽最大能力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自私且不惜损人,只要有机会,就会损人利己。
不完全理性: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经济活动交易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 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
四:3.P12-13 4.P14-15 5.P16-19 7.P21-22第二章:市场型交易费用:主要包括:1.搜寻和信息费用.2.讨价还价和决策费用. 3.监督和执行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即组织内部的交易的费用.包括:1.设立维持或改变组织设计的费用. 2.组织运行的费用。
资产专用性: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
它与沉入成本概念有关。
交易频率:指同类交易的重复发生的次数。
人格化交易:从本质上讲是将经济活动范围限制在熟人圈里,进行重复的面对面交易。
非人格化交易:在这类交易形式中,市场得以扩大,长距离与跨文化交易得到发展,交易费用明显上升。
四:4.P50-54 5.P55-56 6.P58-60 9.P66-69第三章:.代际外部性:人类代际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
问题主要是要消除前代对后代,当代对后代的不利影响。
双向外部性:指两个经济主体相互之间造成外部性。
科斯第一定理:在市场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产权安排对资源配置没有什么影响。
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产权的不同界定将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
科斯第三定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现实世界,制度安排的生产本身是有成本的。
四:3.P80-82 7.P90-92 10.P110-113第四章:产权制度:是制度化的产权关系或对产权关系的制度化,是划分、确定、界定、保护和行使产权的一系列规则。
私有产权:就是将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收入的享用权界定给一个特定的人的产权安排。
共有产权:如果产权的主体是由多个经济主体所构成的共同体,权利为共同体内所有成员共同拥有,则称这种产权为共有产权。
第六章新制度经济学(二)(1)
3、Why does the firm exist--、 What decides the scale of the firm--4、区别 、 新古典经济学-- --交易费用为零 新古典经济学--交易费用为零 新制度经济学-- --交易费用为正 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为正
(二)人的行为假定
1、人的行为动机是双重的 、 1)财富最大化 财富最大化 2)非财富最大化 非财富最大化 2、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有限理性( ) (1)信息不完全 )信息不完全(imperfect information) bounded brain constraints ---uncertainty (2)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 )信息不对称( )
1、 定义 新制度经济学――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 新制度经济学 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 济发展中的作用。 法研究制度在经 济发展中的作用。 2、主要内容 、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 制度的构成 制度与经济发展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产权制度
(一)交易与交易成本 交易与交易成本 1、交易 、 (1)类型 ) 平等人间的交换关系-- --买卖的交易 平等人间的交换关系--买卖的交易 上级对下级的关系--管理的交易 上级对下级的关系--管理的交易 -- 政府对个人的关系-- --限额的交易 政府对个人的关系--限额的交易 市场-----企业 企业-----政府 市场 企业 政府
(1)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一定团体中所有成员共 一定团体中所有成员共 同具有的认识、信仰和价值等。 同具有的认识、信仰和价值等。 (2)Habit--指人们在长期的交 往中 ) 指人们在长期的交 形成,并通过教育和模仿, 形成,并通过教育和模仿,从一代向 下一代人传递的行为“定式” 下一代人传递的行为“定式”。 3、 Executive Constraints --确保一个国 、 确保一个国 家的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贯彻落实的 一套监督、检查和惩戒的制度。 一套监督、检查和惩戒的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新制度经济学考点
名词解释1、交易费用,就是在法律意义上和有形的意义上的转移发生时所产生的各种金钱的和非金钱的代价。
2、X非效率是指独家垄断下企业经营目标偏向于守成而非进取,从而造成效率低下。
垄断企业不仅会造成低配置效率,而且会造成缺乏动机、有机会不利用的X低效率。
3、寻租是社会中的个体利用合法非法手段获得特权以占有租金的活动。
4、设租是权力个体在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阻止供给增加,形成某种生产要素的人为的供给弹性不足,造成权力个体获取非生产性利润的环境和条件。
5、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
它与沉入成本概念有关。
6、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7、私有产权就是将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收入的享用权界定给一个特定的人的产权安排。
8、如果产权的主体是由多个经济主体所构成的共同体,权利为共同体内所有成员共同拥有,则称这种产权为共有产权。
9、集体产权是一种介于完全私有产权和共有产权之间的中间形式。
集体产权是指产权的主体是一个集体,行使各种权利的决定必须由一个集体做出,即由集体的决策机构以民主程序对权利的使用做出决策。
10、国有产权也是一种介于完全私有产权和共有产权之间的中间形式。
国有产权在理论上是指产权由国家拥有,国家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来决定谁可以使用或不能使用这些权利。
11、公地悲剧”就成为描述资源和环境退化的一个代名词:任何时候只要许多人共同使用一种稀缺资源,便会发生资源和环境的退化。
第一章1、新制度经济学产生(1)1937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首次“发现”了交易费用,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960年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揭示了制度对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
2、新制度经济学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主要是沿着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的,一是对构成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基础的交易费用和科斯定理的进一步研究,二是对产权、契约、企业和国家等制度特殊的研究,三是对制度及其变迁和演化这一制度一般问题的研究。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新制度经济学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正式制度正式制度也叫正式规则,它是指人们(主要是政府、国家或统治者)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
正式制度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
它们是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与普通法,再到明确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2、“公地灾难”如果不确立私有产权而是采取共有产权的形式的话,必然会导致对这种物品或资产的过度利用,出现“公地灾难”。
“公地灾难出现于共同拥有的资源由众多人使用的情境之中。
其中,每一个人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该公共资源时都能获益,但如果所有的人都如此行事,就会出现资源遭破坏的灾难性局面。
”3、诱致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
它的发生必须要有某些来自制度非均衡带来的获利机会。
5、社会资本广义的社会资本是指政府和市民社会为了一个组织的相互利益而采取的集体行动,该组织小至一个家庭,大至一个国家。
6、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也叫非正式规则,它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
7、资产专用性用于特定用途后被锁定很难再移作他用性质的资产,若改作他用则价值会降低,甚至可能变成毫无价值的资产。
8、强制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现的制度变迁。
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及其政府。
9、诺思悖论国家具有双重目标,一方面通过向不同的势力集团提供不同的产权,获取租金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国家还试图降低交易费用以推动社会产出的最大化,从而获取国家税收的增加。
国家的这两个目标经常是冲突的。
10、囚徒困境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二.简答题1、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区别1、表现形式不同。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1、制度(诺斯):制度是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互动的规则。
2、制度的分类及定义: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制度中性和制度非中性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非正式制度:是由一定的地域范围的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无意识的形成约定成俗、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
3、交易的定义威廉姆森:当一种物品或服务在不同的技术界面上被转让时,交易就发生了。
交易意味着活动的一个阶段的终止,另一个阶段的开始。
4、交易与产权的关系:(1)产权界定不清楚,事实上使得“潜在的交易成本无穷大”,阻碍交易的实现。
生产成本的区别:(1)为生产出一定量的产品在技术上的必要的人、财、物的耗费,即“生产成本”;(2)与人打交道时发生的交易成本。
5、存在原因:威廉姆森交易费用存在的三个原因(1)受到限制性的理性思考(2)机会主义“用虚假的或空洞的,非真实的威胁或承诺来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
(3)资产专用性一种资产一旦形成,就只有一种用途,而不能转作它用。
6、威廉姆森的关于交易的三个维度:交易频率、交易的不确定性、资产专用性7、交易类型→契约类型→治理结构A交易频率(1)古典契约市场治理B交易的不确定性(2)新古典契约三方治理C资产专用性(3)关系契约 a双方治理(混合)b统一治理(科层)8、交易费用的测量的两个层次及其变化趋势一是制度或体制的差异引起的交易费用,不同的制度下交易费用是存在差异的; 二是测量商品或劳务的标准及技术变化引起的交易费用,如货币、国家度量衡的统一、政府制定的产品标准等,这当中测量的问题及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总是存在的,如信息成本。
9、技术进步后交易费用的变化趋势技术进步是提高还是降低了交易费用一方面技术进步可以产生新的有效的度量方法使交易费用降低另一方面,技术进步意味着出现更复杂的商品从而提高交易费用10、产权的定义及分类产权是一组由财产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组成的权利束。
新制度经济学考点
幻灯片1(三)新制度经济学概念、研究对象●概念●“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最早由威廉姆森提出。
●新制度经济学就就是用新古典经济学去分析制度的构成与运行,并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与作用(科斯)。
●研究对象●“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科斯);●“制度经济学的目标就是在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决定与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诺思)幻灯片2●(四)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1)效用最大化。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们总就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并把效用最大化假说扩展至所有人的选择,从而抛弃了新古典理论陈旧的二分法——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幻灯片32)有限理性新古典经济学不仅把人假设为单一的“经济人”或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机器,而且假定“经济人”具备完全理性,即假定人随时随地都自觉地,而且全智全能追求“最大化”或“最优化”,就是具备完全理性的“经济人”。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完全理性不符合人类行为的现实,因而提出了“有限理性”的假设。
幻灯片4●有限理性,这种假设源于:●现实生活就是复杂的●事物就是发展的,因而其属性与状态就是不稳定的与不可确知的,此二者决定了我们所掌握的信息就是不完全的●人的头脑也就是一种稀缺资源,因而人的行为能力也就是有限的搜集信息、处理及计算、行为本身的执行都就是有成本的。
由此,人们“有达到理性的意识,但又就是有限的”(西蒙,1972)。
幻灯片5●有限理性不仅反映了客观现实(事物就是复杂的与多变的),而且也反映了人的经济特性:个人不会为了信息的完全而不顾成本去搜集;也不会不顾算计成本去处理所有信息;人的脑力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为了有效利用它,必须重视节约与合理使用。
幻灯片63)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基本意思就是,经济活动人会以狡黠的方式追求自身的利益,她会随机应变,投机取巧,她会有目的地、有策略地利用信息(包括有时说谎、隐瞒、欺骗等)。
新制度经济学考点
幻灯片1(三)新制度经济学概念、研究对象●概念●“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最早由威廉姆森提出.●新制度经济学就就是用新古典经济学去分析制度得构成与运行,并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得地位与作用(科斯).●研究对象●“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得实际出发来研究人,实际得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得制约条件中活动"(科斯);●“制度经济学得目标就是在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决定与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诺思)幻灯片2●(四)新制度经济学得基本假设1)效用最大化。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们总就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己得效用,并把效用最大化假说扩展至所有人得选择,从而抛弃了新古典理论陈旧得二分法-—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幻灯片32)有限理性新古典经济学不仅把人假设为单一得“经济人”或追求利益最大化得机器,而且假定“经济人"具备完全理性,即假定人随时随地都自觉地,而且全智全能追求“最大化"或“最优化”,就是具备完全理性得“经济人".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完全理性不符合人类行为得现实,因而提出了“有限理性”得假设。
幻灯片4●有限理性,这种假设源于:●现实生活就是复杂得●事物就是发展得,因而其属性与状态就是不稳定得与不可确知得,此二者决定了我们所掌握得信息就是不完全得●人得头脑也就是一种稀缺资源,因而人得行为能力也就是有限得搜集信息、处理及计算、行为本身得执行都就是有成本得.由此,人们“有达到理性得意识,但又就是有限得”(西蒙,1972)。
幻灯片5●有限理性不仅反映了客观现实(事物就是复杂得与多变得),而且也反映了人得经济特性:个人不会为了信息得完全而不顾成本去搜集;也不会不顾算计成本去处理所有信息;人得脑力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为了有效利用它,必须重视节约与合理使用。
幻灯片63)机会主义得行为倾向基本意思就是,经济活动人会以狡黠得方式追求自身得利益,她会随机应变,投机取巧,她会有目得地、有策略地利用信息(包括有时说谎、隐瞒、欺骗等)。
新制度经济学
第一讲制度:制度是指有约束力的规则体系,这些规则可以是正式的法律法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风俗习惯、道德伦理。
制度的作用:①降低交易成本、②为经济提供服务、③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④提供激励机制。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分析框架):①不完全信息假设。
(交易双方所获信息可能不等,即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②有限理性假设。
(要更深刻的理解现实世界的制度与运行,就必须承认人们只有有限分析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③个人主义的效用最大化假设。
(坚持认为任何组织的集体行动不能像个人那样简单套用效用最大化假设,而是在微观环境下,研究他们的互相影响)④机会主义假设。
(即人们的一种狡诈的自私自利的倾向)第二讲交易:交易是经济主体之间所发生的的产权的转让。
交易的类型:康芒斯——买卖的交易、管理的交易。
诺斯——人格化交易、非人格化交易内部交易、外部交易产品的交易、要素的交易第三讲产权:产权是由社会规则约束和保障的,关于财产使用的,一系列排他性权利的集合。
产权的内涵:①产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工具;②产权是关于财产使用的制度;③产权是附着在财产上的一系列权利的集合。
总来来看,产权作为一种排他性的权利,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制度;在社会规范的约束下,不存在至高无上的无限制地使用财产的权利(约束性)。
产权的基本属性:排他性、可分割性、可交易性产权的功能:产权的功能源于资源的稀缺性。
①激励和约束功能;②外部性内在化;③资源配置功能。
产权的起源:指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初的产权的建立或形成,是人类社会从无产权到有产权的变化。
产权的形成机制:贝茨构造了一个以博弈分析为特点的、关于产权制度形成机制的分析模型。
总之,产权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其从无到有,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博弈形成相应共识的过程。
产权的类型:①私有产权(权利主体为个人的权利)、②共有产权(产权的主体是由多个经济主体所构成的共同体)、③集体产权(产权的主体是一个集体,行使对资源的各种权利的决定必须由一个集体做出)、④政府产权(产权由政府拥有)、⑤公有产权(产权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拥有)。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一、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一)比较:把制度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新制度经济学对正统经济理论的一场革命。
经济理论的三大传统柱石是——天赋要素、技术和偏好。
随着经济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仅有这三大柱石是不够的。
新制度经济学家以强有力的证据向人们表明,制度就是经济理论的第四大柱石,制度至关重要。
(二)特点:1、新制度经济学充分假设,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
不同制度下绩效是不一样的。
2、新制度经济学坚持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技术本质,而且还在于管理方式结构,后者带来不同的经济类型中信息传递、激励和分权控制的区别。
3、新制度经济学用的是比较方法,一种可行的形式与另一种相比,而不是与抽象的无磨擦的理想形式相比较。
比较中的基本概念就是交易成本。
4、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组织的中心问题,归本求源是人类活动者的行动属性,行为假设被看作是现实中的重要部分,这个层次的严重失败将导致制度经济学的危机。
(三)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范围:1、交易成本和产权;2、政治经济学和公共选择;3、数量经济史;4、认知,意识形态以及路径依赖的作用。
关注和研究得最多的是交易成本和产权。
可以说,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部分。
(四)7个基本信念1、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制度对经济绩效有重要的影响。
2、强调运用新古典理论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再引入博弈论、演化经济学及行为经济学等是可以弥补新古典经济学在分析制度上的不足的。
3、理论和经验分析应该是交互式的并且一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演化。
这两者(理论和经验)的互动成为新制度经济学建立理论体系的一条有效路径。
4、学科间的研究对于理解制度的作用以及制度怎样影响经济行为和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研究的范式可以被其他社会科学所借鉴。
注重对制度从不同层面的分析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的共同任务。
新制度经济学名词解释
1.有限理性是指人的行为“既是有意识的、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
即人是有意识的的想把事情做到最好,但是人的智力是一种有限的稀缺性资源,总不会做到尽善尽美。
2.机会主义倾向:在非均衡市场上,人们追求收益内在、成本外化的逃避经济不胜任的行为。
3.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规则,具有持久生命力,并构成世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
4.正式约束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以正式文本形式颁布的、并往往以国家权威为后盾强制实施的一系列规则。
5.若制度是以非成文的形式存在,或虽有成文形式,但没有权威机构执行这套制度和惩罚违规者,则称此类制度为非正式制度。
反之,制度以成文形式存在,且有权威机构付诸实施,则称之为正式制度。
6.交易费用:是企业(也包括个人)在寻找与其它企业或个人进行经营活动时,为在价格方面或其它方面达成协议、合同、契约,并确保其条款得以实施而所产生的成本。
7.资产专用性某项资产能够被重新置于其他替代用途,或是被他人使用而不损失其生产价值的程度。
8.产权定义:产权的直接形式是人对物的关系,实质上却是产权主体之间的关系。
9.私有产权就是将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收入的享用权界定给某一特定的人或家庭,他可以将这些权利同其他附着了类似权利的物品相交换,也可以通过自由合约将这些权利让给其他人。
10.对公共产品进行数量分配必须借助于某些政治机制和强制机制,或依靠某个集体提供,公共产品的一系列权利束由集体成员共享,构成共有产权。
11.外部性问题:某项交易活动通过非价格机制的传递而对第三者产生有利的或不利的经济影响12.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更优、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
制度变迁也是新制度产生,并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的过程。
13.路径依赖是指过去对现在和将来产生的强大影响。
诺斯:“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
14.制度均衡:是指在影响人们的制度变迁需求和供给因素一定时,制度变迁的供给适应制度变迁需求、制度安排不再变动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新制度经济学名词解释
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是一个侧重于交易成本的经济学研究领域。
交易成本是指在建立商品交易过程中,没有被交易主考虑到而损耗掉的成本,例如讨价还价花去的精力与时间,为防止受骗而采取的保险措施等,这些举动花费的成本都是交易成本。
具体来说,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研究制度运行的机制、规则和制度变迁,其理论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
其中,交易成本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它主要关注的是如何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市场效率。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企业理论、契约理论、组织理论、政府管制等众多领域。
同时,新制度经济学也受到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影响,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第一篇: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它涵盖了经济学与制度之间的双向关系,既关心制度对经济的影响,也关心制度在经济经验影响下的发展。
2.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
3.有限理性: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面临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此所获得的信息也就不完全。
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
4.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新凯恩斯学派认为,不完全信息经济比完全信息经济更加具有现实性,市场均衡理论必须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予以修正。
5.产权: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6.寻租:个人为增加个人财富所作出的对社会净财富发生不利影响的努力。
7.科斯定理: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不管初始权利如何配置,自由交易都会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状态。
在正交易费用的情况下,法律在决定资源如何利用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8.制度创新:所谓制度创新是指社会规范体系的选择、创造、新建和优化的通称,包括制度的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等。
9.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它的实质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
10.路径依赖:它指一个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一旦在外部性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而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
11.产权残缺:所有权的残缺可以被理解为是对那些用来确定“完整的”所有制的权利束中的一些私有权的删除。
12.诺思悖论:一方面,国家权力是保护个人权利的最有效的工具,另一方面,国家权力又是个人权利最大和最危险的侵害者,导致无效的产权安排和经济衰落。
这就是有名的“诺思悖论”。
新制度名词解释 简答
09经2内部交流资料。
仅供参考第一章:机会主义行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尽最大能力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自私且不惜损人,只要有机会,就会损人利己。
不完全理性: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经济活动交易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 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
四:3.P12-13 4.P14-15 5.P16-19 7.P21-22第二章:市场型交易费用:主要包括:1.搜寻和信息费用.2.讨价还价和决策费用. 3.监督和执行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即组织内部的交易的费用.包括:1.设立维持或改变组织设计的费用. 2.组织运行的费用。
资产专用性: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
它与沉入成本概念有关。
交易频率:指同类交易的重复发生的次数。
人格化交易:从本质上讲是将经济活动范围限制在熟人圈里,进行重复的面对面交易。
非人格化交易:在这类交易形式中,市场得以扩大,长距离与跨文化交易得到发展,交易费用明显上升。
四:4.P50-54 5.P55-56 6.P58-60 9.P66-69第三章:.代际外部性:人类代际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
问题主要是要消除前代对后代,当代对后代的不利影响。
双向外部性:指两个经济主体相互之间造成外部性。
科斯第一定理:在市场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产权安排对资源配置没有什么影响。
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产权的不同界定将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
科斯第三定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现实世界,制度安排的生产本身是有成本的。
四:3.P80-82 7.P90-92 10.P110-113第四章:产权制度:是制度化的产权关系或对产权关系的制度化,是划分、确定、界定、保护和行使产权的一系列规则。
私有产权:就是将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收入的享用权界定给一个特定的人的产权安排。
共有产权:如果产权的主体是由多个经济主体所构成的共同体,权利为共同体内所有成员共同拥有,则称这种产权为共有产权。
新制度经济学知识点
1.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是应用现代微观经济学分析去研究制度和制度变迁的产物。
它源自这样一种命题,即理性选择(在具体的约束条件下)将创造和改变诸如产权结构、法律、契约、政府形式和管制这样一些制度。
2.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特征:(1)新制度经济学充分假设,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
不同制度下绩效是不一样的。
(2)新制度经济学坚持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技术本质,而且还在于管理方式结构,后者带来不同的经济类型中信息传递、激励和分权控制的区别。
(3)新制度经济学用的是比较方法,一种可行的形式与另一种相比,而不是与抽象的无磨擦的理想形式相比较。
比较中的基本概念就是交易成本。
(4)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组织的中心问题,归本求源是人类活动者的行动属性,行为假设被看作是现实中的重要部分,这个层次的严重失败将导致制度经济学的危机。
3.试比较新旧制度经济学的异同点。
(1)康芒斯、凡勃伦、加尔布雷斯等美国制度主义学者称为近代制度学派,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经济学并没有什么理论上的渊源关系。
(2)在某种程度上讲,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经济学在理论上还是对立的。
近代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反理论的,他们尤其反对古典经济理论。
(3)新制度经济学恰恰相反,他们利用正统经济理论(包括古典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与现实问题。
(4)近代制度经济学的失败是因为它没有提出实证的理论学说,仅仅是对正统经济理论的不满和批判态度。
他们没有留下什么理论工具(或范式)供别人或后人去使用。
近代制度学派没有理论框架。
(5)近代制度主义的错误主要表现为,方法上和认识上的,制度主义者变成了出类拔萃的资料收集者。
他们在奠定了制度规范和习惯的重要地位后,低估了花大力气描述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和功能这种工作的意义。
(6)近代制度学派认为经济体系的组织和控制问题,即经济体系的权力结构应该摆在第一位。
新制度经济学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
新制度经济学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新制度经济学:是以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经济学。
时机主义行为:是指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
不完全理论理性:诺思认为,人的理性不完全的含义: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经济活动交易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
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
单项选择BBBCDCB简答题1、新制度经济学是怎样产生的?1937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首次“发现〞了交易费用,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1960年科斯的?社会本钱问题?一文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提醒了制度对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
2、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NIE是以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经济学。
(1) NIE对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研究所使用的是“经济学〞方法。
(2) NIE重点研究的是“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
NIE不仅要对所有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共性进展深入的研究,而且十分关注经济生活中对经济绩效至关重要的一些具体制度〔如产权、契约、企业、国家等〕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
5、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设有何修证和扩展?〔1〕对经济人假设的扩展——人既有利己主义的一面,也有利他主义的一面〔2〕从合理利己到时机主义行为及诚信假设的提出〔3〕从完全理性到不完全理性的行为假设7、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有什么联系?A 新制度经济学坚持新古典经济学个人理性主义前提下的均衡分析框架,坚持偏好、技术、禀赋三大构造,坚持完全竞争的工具性假设。
B 引入交易本钱范畴,拓展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C 运用传统的本钱—收益分析方法对经济制度作局不能均衡分析和比拟静态分析,以效率为标准,解释制度产生的原因及其变迁根据。
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
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第一篇: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一、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什么是制度《现代汉语辞典》把“制度”区分为两重涵义:第一,它是指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第二,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如封建宗法制度等等。
这与英文单词“institution”的涵义不尽相同。
“institution”是一个涵义极其丰富的词,从15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往往把习俗(custom)、惯例(convention)、传统(tradition)、社会规范(norm)等等都包含在其中,有时也指由一定规则在内的机构、组织或团体。
凡勃伦(T.Veblen)首先将制度问题纳入科学研究。
“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
人们是生活在制度――也就是说思想习惯――指导下的,而这些制度是早期遗留下来的。
今天的制度,也就是当前公认的生活方式。
” “制度必须随着环境刺激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就其性质而言,它就是对这类环境引起的刺激发生发应的一种习惯方式,而这些制度的发展也就是社会的发展。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第86-92页)2.什么是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λ以科斯、诺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强调运用正统经济学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去发现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λ研究重点: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人类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二、为什么叫“新制度经济学”1、旧制度主义经济学1)以凡勃仑为代表的美国制度学派。
强调:A)用本能(生产制度的技术本能,财产制度的获取本能)心理来解释人类行为(而不是功利主义);B)用进化论哲学说明制度变迁(而不是博弈论);C)主张国家干预2)康芒斯的制度经济学。
主张用社会学方法研究制度。
提出“交易”是基本分析单位。
2、后制度主义经济学(加尔布雷斯、缪尔达尔)主张:A)社会学的分析方法;B)强调非市场力量,重视道德与伦理因素;C)重视价值判断,忽视实证分析;D)反对自由放任,主张政府干预三、新制度经济学的特点与核心范畴3.1特点λ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λ将制度作为经济变量,是内生变量λ遵循经济学的自由主义传统(强调:竞争条件下的自利会引致利他)λ在传统经济学的三大基石(禀赋、技术、偏好)的基础上引入第四大基石—制度3.2 核心范畴:交易与交易费用“交易”与“生产”相对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制度经济学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新制度经济学:是以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经济学。
机会主义行为:是指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
不完全理论理性:诺思认为,人的理性不完全的含义: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经济活动交易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
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
单选BBBCDCB简答题1、新制度经济学是怎样产生的?1937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首次“发现”了交易费用,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0年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揭示了制度对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
2、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NIE是以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经济学。
(1) NIE对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研究所使用的是“经济学”方法。
(2) NIE重点研究的是“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
NIE不仅要对所有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共性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十分关注经济生活中对经济绩效至关重要的一些具体制度(如产权、契约、企业、国家等)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
5、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设有何修证和扩展?(1)对经济人假设的扩展——人既有利己主义的一面,也有利他主义的一面(2)从合理利己到机会主义行为及诚信假设的提出(3)从完全理性到不完全理性的行为假设7、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有什么联系?A 新制度经济学坚持新古典经济学个人理性主义前提下的均衡分析框架,坚持偏好、技术、禀赋三大结构,坚持完全竞争的工具性假设。
B 引入交易成本范畴,拓展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C 运用传统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经济制度作局不能均衡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以效率为标准,解释制度产生的原因及其变迁根据。
概括为:新制度经济学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制度问题,但是这种利用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照搬式的应用,而是一种修正、有发展的运用。
威廉姆森指出:“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他们正在做的乃是对常规分析的补充,而不是对它的取代”。
8、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是什么关系?差别:价值判断标准不一样、研究对象的把握不同、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态度不同、在理论一般性方面的区别创新:分析方法上的创新、理论体系上的创新、基本理论范畴上的创新、研究领域方面的创新关系:新制度与旧制度经济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纲领,有着各不同的硬核和保护带,他们之间不存在“修正”关系。
虽然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有着相同的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的制度及其变迁,但它不是在旧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第二章交易费用理论一、名词解释交易:交易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制度经济学的最小单位。
交易不是“交货”意义上的“物品的交换”,而是以财产权利为对象,是人与人之间对自然物的权利的出让和取得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本身含有“冲突、依存和秩序”三项原则,实质上是人类交易关系的三个基本特征。
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就是在法律意义上和有形的意义上的转移发生时所产生的各种金钱的和非金钱的代价。
交易费用的外延由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和政治型交易费用三类构成,或者由制度交易费用和给定制度条件下交易的费用两类构成。
(管理型交易费用:即组织内部的交易费用。
包括1、设立、维持或改变组织设计的费用;2、组织运行的费用。
政治型交易费用:即集体行动提供公共物品所产生的费用。
包括1、设立、维持和改变一个体制中的正式与非正式政治组织的费用;2、政体运行的费用。
)制度交易费用:略资产专用型: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
它与沉入成本概念有关。
”二、单选CBACCBA简答1、康芒斯对交易的论述有哪些内容?把交易作为比较严格的经济范畴建立起来并做了明确界定和分类的是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
他认为经济关系的本质是交易,他定义了交易的内涵,分析了交易活动的具体类型和形式。
交易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制度经济学的最小单位。
交易不是“交货”意义上的“物品的交换”,而是以财产权利为对象,是人与人之间对自然物的权利的出让和取得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本身含有“冲突、依存和秩序”三项原则,实质上是人类交易关系的三个基本特征。
交易的类型:买卖的交易,即法律上平等和自由的人们之间自愿的买卖关系。
管理的交易,是一种以财富的生产为目的的交易。
限额的交易,也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关系,在限额的交易里,上级是一个集体的上级。
2、决定交易费用的因素威廉姆森的分析威廉姆森是从资源的“转移”在有形的意义上发生的角度来理解交易的,这种转移意义上的交易既发生在市场间,也发生在企业内。
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主要包括两种,即合同签订之前的事前交易费用和签订合同之后的事后交易费用。
对于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威廉姆森主要是从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以及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的。
在威廉姆森看来,对交易成本起决定作用的六种因素并不具有相同的重要性。
他特别强调了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这三种因素对交易成本的决定性作用,其中又以机会主义最为根本诺思的分析诺思认为,交易费用包括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和政治型交易费用。
诺思并没有对这三种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而主要是分析了市场型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
对市场型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诺思主要从商品的多维属性和特征、信息不对称与人的机会主义动机、交易的人格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区分交易费用上升的因素与决定因素威廉姆斯和诺思对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的分析,其实只能说明交易费用上升的原因,并不能说明交易费用的产生。
即使假设交易者具有完全理性,没有机会主义行为,也没有不确定性,商品和劳务的属性单一,交易是简单的人格化交易,人们为完成交易仍然需要付出代价。
要揭示交易费用的产生原因,需要在认识到交易具有稀缺性的基础上,从交易主体、交易环境和交易客体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上来说明。
首先,交易主体因素。
其次,交易环境因素。
最后,交易客体因素。
有关交易费用产生原因和决定因素的既有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每一种交易都有其不同于其它交易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不能把市场型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完全套用到其它交易类型的分析上。
有关管理型交易、政治型交易和制度交易的交易费用决定因素的深入研究仍然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第四章产权理论名词解释产权:产权的直接内容是人对财产的一种行为权利,而这种行为权利又体现了人们之间在财产的基础上形成的相互认可的关系。
这就是产权的本质特征。
产权清晰:所谓产权清晰,指的是不同产权主体之间产权权属关系的清晰。
即不同产权主体之间有清晰的产权界限存在,可以分清楚谁对某项财产拥有产权以及拥有何种形式的产权和拥有多大份额的产权。
产权残缺:产权残缺是指对一种物品、资产或资源的控制权与收益权相分离的现象。
单选ACBDADB简答题1、产权的权利构成包含哪些基本因素?对产权权利构成的基本因素,也存在不同的观点。
这里主要包括“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
张五常和埃格特森坚持产权权利构成的“三要素说”。
他们认为,产权权利主要由使用权、收入享受权和自由转让权三种权利构成。
张五常:私有产权是一种结构,主要是由三种权利组合的,即私人使用权、收入享受权和自由转让权。
私有产权中,所有权不重要。
①私人的使用权是指有权私人使用,但可以不私用。
重点是有权决定由谁使用和怎样使用。
另外一个重点,是这使用权的范围一定是有约束、有限制的。
没有用途的约束或上限,他人的权利不能受到保障,私有产权就不能在社会中成立了。
②有私人使用权的资产必须有私有的收入权或租值,否则在竞争下资产的使用会有非私产或公共产的效果,出现租值消散(rent dissipation)。
③有私人使用权与收入权,不一定有私人转让权。
埃格特森:第一是使用一项资产的权利——使用者权利,即规定某个人对资产的潜在使用是合法的,包括改变甚或销毁这项资产的权利。
第二是从资产中获取收入以及与他人订立契约的权利。
第三是永久转让有关资产所有权的权利,即让渡或出卖一种资产。
国内学者:对产权权利构成的基本因素,国内学者大多坚持“四要素说”,即认为除了上述三种权利外,所有权也是产权权利构成的重要因素。
如黄少安和刘诗白等就持这种观点。
当然,即使是产权权利构成的“四要素说”,也存在差别。
如黄少安认为构成产权权利的四要素是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而刘诗白则认为构成产权权利的四要素是所有权、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2、如何认识产权的激励与约束功能?产权的内容包括权能和利益两个方面,任何一个主体,有了属于他的产权,不仅意味着他有权做什么,而且界定了他得到了相应的利益,或者有了获取相应利益的稳定的依据或条件。
这样,其行为就有利益刺激或激励。
有效的激励就是充分调动主体的积极性,使其行为的收益或收益预期与其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或者说与其努力程度一致。
产权的激励功能就是保证这种基本一致。
界定了产权就能使产权主体为了自己的相应利益而努力行使产权权能。
确定产权并不是单纯地赋予权力、承担责任,而是责、权、利一体的确定。
现代公司的经理们为什么有努力从事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因为他掌握经营权,股东们将经营性产权分解出来委托给他了,这种产权使他有管理公司的权力和责任,同时,也有收益。
经营权的行使状态即经营绩效的好坏与他自己的效用密切相关。
假设公司经理没有经营性产权,或者说,只有管理的权力,却没有相应的利益或利益预期,他就不可能积极地为公司经营而努力,至少这种努力不会持久。
所以,产权的界定可以起到稳定而长久的激励作用。
约束和激励,对于经济活动主体来说,可以说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力量。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约束也是一种反面的激励。
当然,约束和激励虽然都是作用于主体的力,却是两种不同的力,作用方式和方向都有所不同。
激励对主体来说,是一种诱致性、吸引性的力,调动其某方面的积极性,鼓励他做什么或做得更多更好。
而约束却是一种逆向的、限制性的力,是抑制其某方面的积极性,阻止或限制他做什么,或者使之不要做过头。
3、如何认识产权安排效率比较的标准及影响产权安排效率的因素?在西方经济学中,对效率进行评价主要有两个标准:一个是作为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标准的帕雷托最优,另一个是作为微观企业生产效率评价标准的投入产出比。
产权安排的效率就是产权制度安排成本与其效用或收益的比。
由于产权安排总是作为一套约束和保护个人行为的规则而存在,其作用或效用就每个人来说都一样——使自己的交易行为受到保护、认可和约束。